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9:01 字数作文
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字数作文

篇一: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_((整理精校版)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_(

作文辅导

0426 0540

23日,2015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大学校长齐聚清华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外校长热议的一个话题。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

缺少对科研、教学的卓越追求

多位中国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顶尖大学在学术、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氛围仍不够,许多人安于现状,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此外,同行之间的纯学术交流和批评不多,缺乏在争议中不断精进的文化环境。

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认为,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各方面瞄准世界一流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要勇于“与高手过招”,要拥有培养“社会领导者”的雄心和目标。

美国芝加哥大学被誉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摇篮,自创校以来从这里走出了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

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齐默告诉记者,芝加哥大学崇尚激烈学术论战是高产诺贝尔奖得主的“秘诀”,学生和教师团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做学术,任何研究成果都必须要经受得起来自多方面的、激烈的论战才能“站得住”。诺贝尔奖得主跟本科生一样,发表任何学术成果也要被质疑、被挑战。

建于1167年的英国牛津大学已培养出以数十位英国首相、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杰出人才。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表示,牛津同样崇尚学术论战,营造并维持“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论战氛围是学校办学精神的灵魂。 汉密尔顿认为,以清华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要致力于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追求卓越。世界一流大学要在教学、科研、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文理兼顾等各方面向卓越的标准看齐,只有这样,这所大学才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第二页:

第三页:

各界观点

牛津校长汉密尔顿:

据新华网报道,汉密尔顿说,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首的顶尖院校每年在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非凡成绩,美中不足的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改善空间。汉密尔顿表示,他很有信心在短期内看到大量中国的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清华副校长谢维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不久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宣布计划在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并在205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这其中,“文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主管文科的副校长谢维和的话说,“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没有文科是不行的。”

美国教育专家姚鸿恩(微博):

美国教育专家在微博交流会上与网友交流时说,清华在世界上排名,有时候可以排个200名左右。世界最好的100所大学,美国占了50名。所以美国任何一所州立大学都超过清华、北大。若从师生角度来看,清华北大有好老师,有好学生,但若从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制度等方面来看,真的无法跟美国的普通大学相比。

篇二: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大师?”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

“——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大师?”

这是如今很时髦的两个问题,解读众说纷纭,角度千奇百怪——从时代上看如何如何,从社会方面诠释如何如何,从人的角度说如何如何,不一而足。而往往说到最后,总而论之,曰:体制问题。

是体制问题的原因吗?恐怕不能说明一切。但探究新中国的大学“体制”无疑是回答这两个问题的一把很好的钥匙。而恰好,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建设有一个“总”的“体制问题”:1952年院系调整。这次“苏联经验”“延安经验”指导的大变化,其深远影响在今天也能够清楚感受得到

告别“美国模式”的民国高等教育

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端于晚清:从公派留学生赴美,到美籍传教士丁韪良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再到用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和几所教会大学,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很早就打上了浓重的美国色彩。

这种教育的特点,即所谓的“博雅教育”,用现在的话说,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美国模式”办的大学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自由、独立发展。民国时期,这种精英导向的大学人才培养方针结出了许多硕果,而毫无疑问,这种模式很容易被打上诸如“精英”“个人主义”“少数人享有”等标签。

1949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让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地位岌岌可危。但在撤离中国之际,自信的美国人却也留下了一段余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中美关系白皮书》称:“其固有之深邃文化和民主个人主义,终将重新发挥其力量,而将其外部桎梏扫荡无余”。面对挑衅,毛泽东丝毫不客气的将“民主个人主义”打上“份子”或“拥护者”的复数字样,决心全面清除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美国模式的“博雅教育”,在49年之后,注定要走向终结。

外交“一边倒”,教育模式也“一边倒”

取而代之的,自然是苏联模式。作为成功打胜二战、正在不断崛起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大国,老大哥苏联给新中国领导人呈现了一幅美妙的崛起道路——在国家的强制力量下,在计划经济的指令管理下,人们像机器上的螺丝钉班各司其职,很快就能实现社会化大生产,见证社会主义工业神奇的力量。

为此,国家需要大量的工科技术人才,教育的重心放在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紧密相连,按产业部门、行来甚至按产品设立学院、系科和专业(例如拖拉机学院、坦克系等等),确定招生和学生分配;本家对

高等教育实行垄断,学生全部免费。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培养“专家”的教育体制。这种体制,还被打上了“民族的”、“公平的”、“大众的”等标签。

在共产党刚刚执政的时候,对这种图景还是持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高校教育制度要改,但要慢慢来。但正如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突然疾进一样,随着抗美援朝和苏联来华专家的到位,随着领导们对自己党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信心满满的增长,高校改革突然就由和风细雨变为狂风骤雨,一往无前的在1952年开展起来

[影响]绝无仅有的院系调整:工科院校与综合性大学比例严重失衡

面目全非的改造

经过小范围的院系调整试验后,中央教育部于1951 年11 月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拟订了全国工学院院系调整方案,揭开了1952 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的序幕。52 年秋季,中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于1953年结束。

经过调整后,不仅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全国高校数量由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53年后的183所,更重要的是,52年以前的那些著名高等院校,几乎经历了面目全非的结构改造。

以南京大学为例:调整前的南京大学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等7 个学院共35 个系,经过这场伤筋动骨的院系调整后仅保留了文、理方面的13 个系,并且严格分成文科和理科,南京大学由一个综合性大学变成了虽然名义上叫综合性大学实际上却是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类似欧美的文理学院,其他的12 所综合大学也大体如此。

调整中的高校人才流动比例,在世界科学史、教育史上绝无仅有

学者沈登苗曾以90年代中科院编纂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收录的中国科学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52年院系调整前后这些著名科学家的分布和去向,结果如下表:

从中可看出,院系调整后原在高校的314名科学家留本校任教的仅82人,只占总数的26%;调离原校的有232人,占总数的74%。即代表每个学校的精英有近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如此的调动幅度恐怕在世界科学史、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越是原先有名的院校越被拆的惨。以清华浙大为例作说明:

清华:院系调整前,清华大学的现代科学家首屈一指,且其人文学科的力量也不弱,理当是国内最牛且应被最看好的大学。但在这次调整中,原本拥有的65位收录的科学家被调走了52个,仅仅留下了六分之一!从此清华元气大伤,也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工科专门学院。

浙大:建国初年,浙大集合了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等著名教授,师资队伍整齐又强大,尤以理学院论,“是全国第一流的”。然而这次调整中,原本拥有的26位收录的科学家居然被调走了24个,调出率高达95%,而一个都没调进来。处于巅峰状态的浙大,就这样被肢解了。

高校彻底“苏联化”

院系调整之所以能够“雷厉风行”,是整个意识形态及社会氛围在支撑,包括大学里的思想整顿,也包括不容置疑的“向苏联学习”。前教育部副部长王明达回忆说:“我们那时候的大学生政治热情非常高,很活泼,每天准时起床睡觉,会参加一小时的身体锻炼,还有生产劳动。我们那时候的教育目标一个是要求政治正确,一个是着重培养专业人才——学习苏联培养重工业人才,还有一个就是要生产劳动。喜欢看的书都是讲革命的进步的书籍,必看的有《毛选》和《中国青年》。”

经过调整后,“私立高校全部改为公立,各院校的性质和任务均较前明确,工科院校得到了发展,综合大学得到了整顿,这样使高等学校在院系设置上基本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 ——所谓的符合需要就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23.9% 降至1952年的10.9%。一大批历史悠久的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被改为工科院校。

而随着各地新设工科院校的增多,1986年,这一比例更跌至4.3%。“向苏联学习”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案例]“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文学科遭遇冬天——以社会学为例

人文学科的原罪

前述以科学家为代表的人才流动调整,还仅仅是挪这或者挪那的伤筋动骨。而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来讲,52年院系调整则不啻为一场灾难。

作为“美国模式”影响下天然容易成长的人文学科,在民国期间,中国的这些学科的发育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产出了一批有相当影响和水准的学者,历史学、哲学、社会学都不乏人才,比起当时中国理工科学者在世界上的地位要高得多。但受“英美自由主义”影响的人文类知识分子,不仅因中美关系的恶劣而要遭清除,更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格格不入,“资产阶级”性质的非马克思主义体系的那些人文学科命运可想而知。其中的社会学则遭遇了“灭顶之灾”。

社会学学者带着枷锁的挣扎

民国时期的社会学,因为与英美教会大学关系紧密,接受其捐助进行研究,建国后一开始就有了原罪。抗美援朝后,费孝通、雷洁琼、严景耀及潘光旦等社会学者,分别发表了批判美国的文章,以及检讨自己为什么不仇美,但却过不了关。而在课程方面,他们则要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与其本身观点格格不入的课程,而在土改运动中,这些社会学家更是要亲身参与土改,以明白他们的理论错在什么地方。到后来,费孝通、陶孟等人竭力反思自己的观点,却仍然逃脱不掉社会学系被全部砍掉的命运。而主要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苏联人不认可。

苏联顾问一锤定音——费孝通苦求毛泽东受挫

苏联顾问阿尔辛捷也夫是这么说的:“为什么要设这一?系?或不设那一?系?,这从什么角度来考察呢?只能从?系?的任务即以培养哪种人才为设?系?的出发点来考察有些?系?的任务很明确.一看就知道它负有培养哪种人才的任务.但也有些?系?的任务尚欠明确……什么叫作社会学?在科学的领域内根本就没有这种科学,如果它以社会为研究对象。那应该是历史唯物论的任务。社会学这个名词是不能成立的,在我们的大学里不应该有两种思想并存。我们在资产阶级的所谓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之间,只能取其一。”尔后,社会学整个专业就面临取消了。

据张冠生记载,当费孝通在中南海的一个会场上当面向毛泽东谏言,甚至苦苦哀求,希望不要让社会学断子绝孙,多少留一个种,留点苗苗时,据费孝通回忆说,当时,毛泽东的手势和语气都非常干脆:不能留,坚决断子绝孙!

1953 年底,作为一个学科的社会学在中国大陆上彻底消失。原先的社会学学者,吴文藻、潘光旦、吴泽霖及费孝通去中央民族学院。陈达、吴景超、李景汉、赵承信等先去中央财经学院,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孙本文到南京大学地理系任教;史国衡则完全脱离了教学岗位,在清华大学担任总务工作。

[探究]院系调整的深层原因:推广“延安经验”

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大学体系

人文学科因与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冲突遭到打压可以理解,但前文提到的理工科学家为何要如此折腾,除去要符合苏联化的教育模式外,也跟“延安经验”的推广有关,即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在“阶级斗争”的宏大叙事框架里,民国造就的知识分子自然地被打上“小资产阶级”的烙印。而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留下的大学、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留下的大学各科系、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留下的大学各科系的教师,尤其要拆散各名牌大学、重要科系及其骨干教师,“割断了各大学与解放前的历史联系”,或者说“基本割断了原来教授与学校的历史联系”,将大大有利于新政权对知识分子的掌握和驾驭,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

院系调整与“思想改造”

北大校长马寅初于1951年10月23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北京大学教员的政治学习运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必须按照国家的需要,彻底的调整院系,改革课程,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最主要的关键,就是要.. 自觉自愿地进行了思想改造”。这里清楚揭示了院系调整与50年代初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关系,而广州的一份院系调整总结里,更是明确指出“在各种工作会议上,我们也反复强调院系调整工作的好坏,是检验思想改造成绩的标准”。

这次与院系调整相结合的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可以算是建国以来历次对知识分子“改造”的第一次行动。但也有不合作者,一九五三年科学院请陈寅恪先生担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提出“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最终他没有去成。

自然科学家都稀缺,何况人文大师?

52年院系调整,从适应我国刚起步的工业化建设来讲,是有着很大意义的。52年全国工科学生的数量,已经是49年以前最高年份数字的三倍。日益发展的工科院校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恶果也是很明显的——

据沈登苗的统计:被中科院《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收录的科学家中,从1949年后大学毕业成为现代科学家的区区43人,仅占大陆科学家总数603人的7.1%。其中,1949~1952年23人,1953年以后仅20人,占3.3%,而这本传记收录的最晚毕业的科学家是到1962年。

从这个数据可以管窥出,新中国早期在培养顶尖人才的效率方面远不如民国,这其中52年之后又不如52年以前。这还仅仅是自然科学方面,人文学科的培养成果怕是只能用窘迫来形容。中国总是出不了诺贝尔奖,看来不能总是怪罪于西方人的偏见了。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大师?”,看看52年苏联化的院系调整,想必读者会有些想法了。

篇三: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因素

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因素

【摘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一直是中国近几年的梦想。中国的大学在经过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对世界局势多样化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学的地位与作用也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通过对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发现,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因素,是任何一所大学的灵魂,指引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形成别具一格的大学特色,真正的提升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世界一流大学

从1993年的“211工程”的启动,我国进入全面的建设时期。一方面对列入重点的近百所大学进行拨款,提供资金与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根据各个重点大学自身特点制定自己的时间规划和建设部署。从实际的情况看来,中国的一流大学的创建比较注重物质条件上的提升与校园硬性设施的改善,而缺乏内在精神与理念的关注与升华。阿什比说:“任何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①从他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所一流大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遗传,即内部理念与精神的传承,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下,形成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理念与精神,从而指引其发展;二是环境,它是大学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之一,也是满足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要求。

19世界的德国柏林大学,被称为现代大学的开端,也让各国大学竞相学习与效仿,追根溯源就是柏林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独特的大学精神。柏林大学以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和以学术自由为大学精神,形成独特的大学精神,因而被以后各国大学所津津乐道。“柏林大学的建立不只是增加了一所大学而已,而是创造了一种体现大学教育的新概念。”②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由于传统的自由教育办学理念,使整个学校都处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不能为工业变革时代所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被社会各界质疑。这两所英国古老的大学迫于社会的压力而不得不转变其传统的办学理念,才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被世界所瞩目的美国哈佛大学,在它发展的初期,由于效仿的是当时与世隔绝的英国的大学,因而发展极其缓慢。其后,哈佛大学开始学习德国大学的经验,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培养有用的人才,创新大学精神,改善办学理念,使哈佛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通过对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发现,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因素。雅斯贝尔斯曾说过:“重新确立大学的观念是首要的任务”。③以此得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观念的创新,即精神与理念的创新。近年来,大学在经济浪潮的洗礼下,大学精神的衰退,大学办学理念的迷失,制约

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展。那么,中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关注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建设?

首先,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管理制度,并以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为支撑。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塑造着大学的品质与质量。办学理念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因素之一,对其的办学特色和规章制度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没有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支撑,那么先进的管理制度也只是空有其表,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因此,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建设,同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管理制度,以实现创建过程中的新发展。

其次,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具有时代的特性。大学的发展应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精神与办学理念,使大学的发展不但适应时代前行的需求,而且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指引。同时,也要摒弃自身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因素,以保证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活力。只有在精神与理念上的突破,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应对时代挑战。坚持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与办学特色,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营造一个与时俱进的氛围。

最后,根据自身的特色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义务。任何一所大学都有着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使命,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着适合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着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与高水准的学术水平,为国家的方方面面做出杰出的贡献,这也是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是中国梦实现的一个环节,在以文化软实力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时,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显得是那么的重中之重。中国在向世界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大对一流大学的创建,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这就更加突出了一流大学创建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精神的提升,办学理念的创新,是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关键,任何一所大学都应以此为中心进行创建。

参考文献:

[1]张洪波.试论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N].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27.

[2]崔庆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哈佛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3(7).

[3]田原,喻恺.亚洲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模式[J].负担教育论坛,2013(11).

[4]王义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5]肖伶莉.论大学的社会职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9.

[6]耿有权.论”一流”理念的价值及其实践[J].辽宁教育究,2004(6):20.

[7]【美】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注释:

①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②【英】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任宝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30页。

③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3页。

篇四: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什么

篇五:十三五规划----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样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样?

国务院发布方案,提出“双一流”战略规划三步走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国务院昨正式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项新的国家重大规划,首次对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进行了具体规划,按照分三步走的战略,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数量和实力要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战略规划三步走

1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2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3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目前高校的定位分三类

1

是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和国际高水平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大学,将力争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和前列。

2

是拥有一部分国内前列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优势学科的高校,可以通过强化主干学科和特色,争取进入国际同类高校的前列。

3

是拥有单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则可以把进入这一学科的世界一流水平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双一流”战略规划三步走

按照战略规划,三步走方案(见上表)把建设目标细分为世界一流和世界一流中的前列两个不同层次,不但要有大学和学科进入到世界一流,还要逐步进入到世界顶尖位置,最终从整体数量和实力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解读称,这个计划从2016年开始正式启动新一轮建设,每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测,同时也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使这个重要计划取得更好的效果。

新一轮一流大学和学科的五年建设周期也和国家的五年规划同步,由国家总体规划,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支持,并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根据实际合理选择建设的路径。

克服985、211工程的局限性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

211工程和985工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211高校既包括中央部属高校,也包括地方高校,主要是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提升学校办学实力。而985高校则是在211高校中选择了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39所中央部属高校,以学校整体实力提升为目标,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多年来,211和985工程起到了集中资源,重点突破的作用,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过,从运行机制上也逐渐暴露出一定局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过去这种模式先敲定资格,本身比较机械,有很多做得比较好的非985、非211的高校没有得到激励。 “双一流”不再有终身制

过去,高校只要进了211、985就相当于端上了铁饭碗,每年都有固定的经费支持。在这方面,新一轮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方案有明显变化: 一是实行动态管理,不再有终身制,业绩不佳就要被退出。

二是211、985,不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院校,只要有学科优势和特色,都有机会获得政府财政支持,有助于克服把高校分成三六九等的现象。

三是注重总体规划和内涵发展。新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还要从师资队伍、创新人才、文化传承、成果转化等更多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一定程度上说,现在更注重修练内功。

“211工程”与“985工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1995年由国务院批准后启动。

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表示:“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中国教育部决定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时间(1998年5月)命名为:“985工程”。

据统计,截至2011年,共有112所高校进入“211工程”,39所高校进入“985工程”。此后,这两项工程均不再新增学校加入。

据新华社 央视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