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关于重庆大轰炸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24:48 作文素材
关于重庆大轰炸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中国近代史论文,关于重庆大轰炸的论文

重庆大轰炸

摘要:一系列日军对重庆平民的野蛮轰炸行为,那种“躲警报”、“钻防空洞”的艰苦生活,运用了“高密度轰炸”、“疲劳轰炸”、“月光轰炸”、“无限制轰炸”等战术的一次大轰炸。是包括重庆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难以忘却的伤痛,这是一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上海的浩劫。

站在重庆的大地之上,仰望今日湛蓝的天空,你无法想象成群结队的轰炸机盘旋的天空,无法想象那警报响彻云霄的天空;

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的你无法想象“躲警报”,“钻防空洞”几乎成为生活常态的日子;

看到今天的高楼林立的重庆,你无法想象他昔日被日军轰炸五年半,投下数以万吨的炸药后满目疮痍的场面;

沉醉于重庆美丽的夜景,你无法想象大火连烧三日不灭的景象。

那些我们无法想象的情景,在1938-1943年的重庆,真真切切的存在着。 而,这些也都是因为日军的大轰炸!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的迁都重庆,重庆这一偏居西南内陆的普通城市因中日战争的爆发而发生了其历史上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由一个地区性的重镇一跃而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中心,由地处川东的一座山城上升为一座与纽约、莫斯科、伦敦齐名的国际知名都市,由一个古老的商业城市发展成为战时中国门类最齐全的工业基地,由一座先前在全国事务中默默无闻的地区城市一跃而成为指挥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外敌入侵并取得第一次伟大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神经中枢。在重庆地位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则陷入泥潭,其“速战速决”、“速和速结”的阴谋也遭到失败。为配合其正面战场的进攻,破坏大后方的社会经济秩序,摧毁大后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动摇大后方人民的抗敌决心和信心,以达到迫使国民政府与之媾和的目的,从1938年起,日本帝国主义即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对大后方各重要城市进行了长时期的野蛮轰炸。而作为中国战时首都的重庆,也就首当其冲,成了大轰炸的主要目标,也成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都更早地、更久地、更多次数地成了战略轰炸的目标”。

在抗战时期,日本虽重庆进行了以下三阶段的大轰炸:第一阶段从1938年2月到1939年1月,其主要手段是通过空中侦察和试探性攻击,了解重庆的气候状况、地理环境和防卫能力,为其日后的大规模轰炸作准备。第二阶段从1939年5月到1941年8月,为日本帝国主义实施“重庆大轰炸”的主要阶段。在此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其侵华政略战略,凭借其强大的空中优势,先后采用“高密度轰炸”、“疲劳轰炸”、“月光轰炸”、“无限制轰炸”等战术,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多达数百次的大轰炸,并相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重庆“五三”、“五四”大惨案——1939年5月,重庆雾季刚过,已停止了三个多月轰炸的日机突然对重庆实施猛烈空袭。5月3日、5月4日两天,日本出动飞机63架,向重庆投炸弹176枚,燃烧弹116枚,对重庆市区进行疯狂的大轰炸,共炸死市民3 991人,炸伤市民2 287人,毁房屋4 871间,市民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而带来的一度繁华的重庆市区顿成断垣残壁,战时首都遭到了其有史以来最为惨痛的大浩劫。这以后,日军又利用其航空工业的迅猛

发展及其航空作战飞机数量的增加、性能的加强,于1940年5月30日制定了以轰炸重庆为主要目标的“101号作战计划”。“i01号作战”自1940年5月开始至1940年9月4日结束,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日军共出动飞机2 664架次轰炸重庆,投弹10 024枚约1 405吨,炸死重庆市民4 119人,炸伤重庆市民5 411人,毁房屋6 952幢。特别是1940年8月19、8月2日两天的大轰炸,其轰炸规模、惨烈程度以及由此给重庆市民和重庆城市带来的损失,与1939年日军对重庆的轰炸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1941年6月5傍晚,日军对重庆进行偷袭,造成了震惊中外的“较场口大隧道惨案”,市民因窒息死亡的即多达1 000人左右。第三阶段从1941年9月到1943年8月,为日本帝国主义实施“重庆大轰炸”的尾声。在此期间,随着美国对华空军援助增加所带来的中国制空权的增强,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所实施的军事重心的转移,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的轰炸开始减少和削弱,到1943年8月23日机最后一次轰炸重庆市区止,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所实施的“重庆大轰炸”才告结束。

在1938年至1941年的4年里,日本出动飞机5940架次,轰炸重庆127次,投弹约15 677枚,炸死市民9 900余人,炸伤市民10 233人,毁坏房屋8 250幢又33 300间。

这些数据是如此的触目惊心,让人忍不住战栗。

在这大轰炸中,重庆人民并未屈服,更未被日军的淫威所吓倒。而是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大轰炸。在大轰炸最为惨烈的1940年8—9月,重庆各界人民纷纷表示:

重庆市民断不能因敌机之威胁而失去一物,此物实为敌人所欲剥夺者,换言之,即重庆市民决不因空袭而动摇其坚强不拨之抗战意志是也。敌人或欲妄图毁灭重庆,然吾人则深信重庆断乎不致沦为废墟,倘即成废墟,吾人亦必决心在此瓦砾之基础上,重建未来之光荣。

重庆纵使被炸成为平地,吾人亦当以血汗于废墟上建立光明灿烂之新重庆,虽茅室斗室,不嫌其陋,珍惜之,爱护之,不轻易离开寸土,以粉碎敌人毁灭重庆之迷梦。

纵使重庆全成焦土,中国人民亦必在政府领导下,与日本军阀继续搏斗,决不屈服??

重庆人民面对日军的狂轰乱炸,不怯弱,不退缩,而是斗志昂扬!

虽然处于劣势,但重庆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将自身的损失降到最小。 重庆人民在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进行无区别轰炸、滥炸无辜市民的同时,也开展积极的反空袭斗争,他们挖掘防空洞沟壕、疏散人口、开辟火巷,以最大的努力减少空袭所带来的损害,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从1939年的平均1颗炸弹炸死5个半人,降到1940年的1颗炸弹炸死1个人,再降到1941年的平均3颗炸弹炸死1人。从而保证了战时首都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也稳定了广大市民的抗战信心和情绪。另一方面,重庆人民又于大轰炸的艰苦条件下坚持生产和工作,他们有的将工厂、机关、学校迁至市郊继续办公,有的则将机器设备搬人防空洞,以“多生产一颗子弹,即多消灭一个敌人”的信念,坚持生产和工作。

从上可以看出重庆人民在面对大轰炸时的临危不惧、井然有序和团结一心,坚决抗日的决心、精神。来势凶猛的轰炸并未让重庆人民胆怯,而是更加斗志昂扬!誓死捍卫家园!也让大家团结一致,抵抗日军侵略!向世界展示了山城人民的团结精神!

潘洵在“抗日战争中日军轰炸重庆”的研究论文中写到“我认为,重庆大轰炸,是世界战略轰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认为重庆能成为历史的一大转折,就是日本激起了我们老百姓的怨恨,进而从无形中给了革命一种群众基础,进而也能是八年抗战取得胜利,从而为中国为重庆写下了光辉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按国际公约和惯例,战争中,一般只针对军事目标进行轰炸。而从前大轰炸,是从军事轰炸走向政略、战略轰炸,不分前线和后方、军队和百姓的无差别轰炸。我认为日军的无差别轰炸原始想激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来逼迫中国政府投降,没想到却激发了对日军自己的仇恨。也正是因为这种仇恨讲军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然而我们都知道惨烈的重庆大轰炸只是日军侵华的一小部分,日军对中国的恶行罄竹难书!让中国人原谅不能勇敢承认面对自己的罪行的日本是困难的。是他们让中国硝烟弥漫,让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中,让无数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同时重庆大轰炸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国防必重防空,发掘和利用重庆大轰炸的历史资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加强现代防空建设。

那战争既是煎熬,也是上帝赐予中国的礼物,也是一场洗礼。

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是知耻而后勇,振兴中华!抛开对日本的成见,好好向日本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造成了无法统计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中国人民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灵伤害,那创伤虽已结疤,但疤痕下任然流淌着鲜血。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疤痕不仅不会消退,而会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国人的心中,让我们记住那民族的伤痛,告诫我们要振兴中华!

篇二:四下四单元作文

借助召开的班级故事会,练习把文章写得有详有略,培养抓住细节准确表达的能力。

●要点阐释

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练习内容

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召开班级故事会,把跟班级故事会有关的内容写下来。如:自己准备时的情景,给别人讲故事的情景,听别人讲故事的情景,班级故事会召开时的情景??

●课前活动

1.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故事,并练习绘声绘色地讲下来。

2.教师精心准备写作前召开的班级故事会,引导学生关注讲故事者的语言、动作、表情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激活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2.把过程写具体,感受写深刻,有详有略。

关于重庆大轰炸作文

3.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激发个性化思考。

认真观察讲故事时的情景,并且能有详有略地写出跟班级故事会有关的内容。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讲故事时的情景,并且能有详有略地写出跟班级故事会有关的内容。

授课类型

作文指导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小试牛刀

同学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妈妈的怀里,在奶奶的膝前,在安静的教室里,在长长的书架旁,听故事、读故事的美好情景,因为故事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的快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今天让我们走进故事长廊,再次感受它的魅力。不过,今天要请同学们当主角,把好听的故事送给大家,我们来开一个班级故事会。(板书:班级故事会)

看得出来,大家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跃跃欲试呢。不过,故事会开始前,我想先听听大家在课下是怎么做准备的。为了大家能快速回忆,并且能说得条理清晰,你可以参考老师给你的提示:

1.听到老师宣布要开班级故事会,你是怎么想的?

2.你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故事的?

3.选好故事后,你又是如何练习讲的?

回忆一下,谁先来给大家汇报汇报?

指名汇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讲述,指导把准备时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下来。

还有谁乐意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准备时的情况?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请组员为你提提建议,力争说得清楚、具体。 大家说的这么好,不及时写下来就太可惜了,拿出本子,趁热打铁,赶紧把准备时的情况记下来吧。

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请两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一名优秀的,给大家引路;一名中等的,师生共同修改,教给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方法。

学生自由修改习作片段。

二、演绎故事,说中点拨

1.让小手休息休息吧,赶快进入我们的班级故事会。

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不能请每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但我可不想做一个偏心眼的老师,只请那么三两名同学。这样吧,请你们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互相讲,然后推荐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竞赛,怎么样?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成员相互讲故事。

教师巡视检查、督促、提醒,力求全体学生都能发言,都能把自己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小组成员互听互评,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表达水平。

3.小组代表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竞赛,引导学生说好讲故事的经过。

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讲故事者的动作,表情,语言的特点;听故事者的神态,各种不同的表现;自己听故事时的心情,想法;讲故事者当时的心情,想法等。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要说好讲故事的经过,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说清楚这次故事会中自己认为讲的最精彩的地方。

(2)要注意说出一两个有代表的听众的表现。

(3)能真实地说清自己与众不同的收获或体会等等。

三、写出感受,指导赏析

1.同学们,我们的故事会开得这样成功,如果不把这次故事会的有关情况保存下来,谁都会遗憾的。如果它能以“班级故事会”为主题被写下来,一定会在大家心目中得到永久的珍存。

接下来请同学们以“班级故事会”为主题,把跟班级故事会有关的内容写下来。如:自己准备时的情景,给别人讲故事的情景,听别人讲故事的情景,班级故事会召开时的情景??注意写的时候要有详有略,最好能抓住一两个细节重点描写。如果你认为刚上课时写的准备时的内容有用,就把它放在你文章的合适位置。

2.学生自由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完成初稿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进行初步的相互修改。

4.选择典型习作全班进行评改。

(1)评议佳作,明确如何才能写出优秀作文,学生相互取长补短。结合本次习作的重点进行评议:优秀作文的哪些地方最值得你学习?可重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会的过程、表达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2)评点问题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师生共同评析几篇问题作文,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的策略。指导评改的方法:第一步先从内容上看,是否把故事会的经过写具体了;第二步再看文章是否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第三步从表达方法上看是否合理。

5.依据评议的方法,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6.朗读修改后的习作,共同品赏。

四、誊抄美文,集结成册

将自己修改后的作文工整地抄写在作文纸上,集结成册。 ●例文点评

我把机会错过了

?下面宣布获得‘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他们是张凯、王文波……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看到获奖的同学兴高采烈,眉飞色舞,我一面报以热烈的掌声,一面暗暗地埋怨自己:?胆小鬼,你真是个十足的胆小鬼!明明准备得那么充分,为什么就举不起那只手呢??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后悔吗?那还得从老师宣布要召开?班级故事会?说起。

篇三:南京大屠杀小作文

勿忘国耻 热爱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美丽而强大的国度,她的名字

叫——中国。五千年来,她创造了无数不朽的文化,五千年来,她哺育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绝对不能忘记祖国的屈辱的历史。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封建王朝的腐败,使中华受尽了欺凌,终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为了祖国,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而壮烈牺牲;有多少科学家废寝忘食,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多少人出国留学后时刻不忘祖国,学成本领后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回来建设祖国;有多少??

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怎样爱国呢?首先,我们要爱父母,爱师长,爱集体;第二,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之人,用科学振兴中华;第三,我们要锻炼好身体,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第四,不管什么时候,都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多为人民服务。

爱国,是种无比高尚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爱国,为国争光!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有灿烂的文化,富饶的土地,咆哮的黄河,奔腾的长江,还有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但是,我们的国家曾经被人践踏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 1840年,英、德、美、俄等十一个国家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十一条不平等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我圆明园,烧我圆明园。1937年,日本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惨案——南京大屠杀。

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奋斗的历史,无数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新中国。

黑暗终于过去,迎接我们的是灿烂而耀眼的光芒,第一颗原子弹的引爆,一千多次世界冠军的获得,北京奥运的举办,嫦娥二号的发射,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民族。

今天,我们置身于这美丽的校园,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我们一定要学好本领,为了祖国灿烂的明天!最后,让我们高呼: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牢记历史 警醒未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淡忘了这段惨痛的民族历史。

虽然现在每年南京市民都会自发举行悼念活动,但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南京人民的惨痛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应当永远铭记的国家历史,是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浓重一笔。设立公祭日,就是要通过全民纪念的形式,让全体人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保持对历史苦难的痛感,从而时时警醒,倍加珍视当前得来不易的和平。

公祭日活动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吸引着众多海外华人的关注和参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必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对同胞死难者的缅怀,对民族历史的铭记,对和平发展的珍视,对民族富强的期盼。

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参与进来,不仅为了告慰死者,更是为了激励生者;不仅为了铭记战争、更是为了珍视和平;不仅为了牢记历史,更是为了警醒未来。

勿忘国耻 振兴国家

2014年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的意义在于,唤醒人们历史记忆,避免忘却与麻木,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都无法忘记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这是历史上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一天就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天!在那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谁也无法精确地估计。

七十七年过去了,国耻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说声对不起。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却遭到欺凌宰割,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牺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300000的意义

今天,2014年12月13日,同学们知道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吗? 1937年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那是怎么样的景象?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

30万啊!30万人是个什么概念?

科学这样告诉我: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液大约为4800毫升。30万人的血液,应该约有1500吨!如果用10吨的车装运这些血,则需要150辆车。150辆车组成的车队,可谓浩浩荡荡,见首不见尾。

科学还这样告诉我: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为15000HZ。30万人若同时发出绝命的怒嚎,则产生的巨大震撼力超过八级地震,能将20层高的摩天大楼推倒??

我们苦难的30万同胞,当年就是这样被一群野蛮的异国侵略者断头割喉、百般躏蹂甚至首体分离而亡??这是多么悲惨而残暴的一幕!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一场大悲剧!

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到今天,已经整整77年。

77年后的2014年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一项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开始在南京大屠杀之日,确立为“国家公祭日”。

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同时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唤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共同悲痛。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篇四:重庆导游篇序

江山大域——重庆市情

“耿直巴渝风,豪气山水城”*。横贯中国的东方大川——长江,从“世界屋脊”注入四川盆地,在其东南缘相继北接嘉陵江、南纳乌江两大支流,切穿巫山、东出夔门…由此孕育了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市——重庆,造就了世界最壮美的大江峡谷——长江三峡。

直辖后的大重庆,立足川东平行岭谷,沿长江可东达我国东西部自然分野的巫山山脉,溯嘉陵江流域东北而上,可抵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的秦巴山地,顺乌江东南而下,可深入我国南方腹地的大武陵山乡。“江山”大域,支撑了重庆成为当代中国城乡统筹的最大直辖市;“江山”根基,给重庆这个中西部唯一的国家战略性中心城市,积蓄了区域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得天独厚的势能。 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评价重庆是“一座相貌很有特色的城市”;美国历史最悠久、最畅销的旅游手册《Frommer’s》作者们,更认为重庆包容、开放的宽宏气魄,有上流社会,有底层风情,更立体的形象为不少城市所无法比拟。

大江怀抱的“山城夜景”,不仅凸显了立体大都市的雄奇多彩,也深蕴了“江山重庆”的风情万种。

*四川外语大学王毅教授

远东传奇——重庆文脉

远古三峡,大江传奇。距今约200万年,重庆东端三峡腹地的巫山龙骨坡古猿人遗址,拉开了大三峡乃至中国和亚洲的人类历史帷幕。

重庆,拥有三建国都的历史。尤其是抗战八年,担当战时首都及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区指挥中心,成为愈炸愈强的“民族脊骨”,以及与华盛顿、莫斯科、伦敦比肩的远东二战国际名城。

历史上蒙古铁骑的“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合川钓鱼古城,“独钓中原”、坚守36年,令蒙哥大汗折戟,创造了改写世界中古历史进程的奇迹。 重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巴渝”、“三峡”、“红岩”、“抗战”、“三线建设”五大地域文化;以七次大移民、三次大开放、三次中央直辖为主要标志,铸就了重庆自强自信、开拓开放、包容创新的区域人文精神。

以成为中西部唯一国家战略性中心城市和中央直辖市为契机,以“渝新欧”国际大通道“亚欧桥头堡”建设为开放拉动,重庆,可重塑新的远东国际名城形象。

“非去不可”

——重庆特色旅游

江山大域,远东传奇,风情重庆,非去不可!

长期以来,重庆主要是作为三峡旅游的过境地。近年,“重庆非去不可”的形象推广,引领了重庆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突破。

地域个性的根基,别具一格的表达,强势聚焦的冲击,鲜明直白的沟通,深入诠释的空间,使“非去不可”对重庆特色旅游的营销引导,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2012年,重庆相继首次作为中国唯一入选城市,入选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畅销旅游、旅行杂志《Frommer’s》和《Lonely Planet》的年度“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及 “世界十大最具潜力的地方”。

壮丽的长江三峡、峻秀的乌江画廊;精美的大足石刻,奇绝的岩溶天地;激情的山水名城,浪漫的温泉之都;引导了新重庆旅游最突出、最核心的特色魅力。

“浴火重生”

——重庆分区旅游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嗥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

本土高级工艺美术师蔡跃宏根据重庆直辖后的新版图,创意设计了重庆的“火凤凰”(旅游)标识形象。同时“火凤凰”线条由来于40城区巧妙的相连,恰似一只“火凤凰”,该图案形象的概括了,以线穿点,以点带面,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城乡统筹,飞跃式发展的城市布局。充分表达了热情,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继往开来的重庆人文精神。 “火凤凰”图形标识(如图2.2)是将着重庆40个区县的点连接而成,头颈胸部分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渝西走廊,尾部为美丽的三峡库区,江北机场,白市驿机场均在鸟的北翼之上,渝东南少数名族分布在凤凰南翼,长江为主动脉,正好贯穿鸟的全身。“火凤凰”与重庆生态,经济,人文,历史,地理相吻合。并且贴合西部大开发,“火凤凰”面向西部,展翅高飞。

“火凤凰”标志的研究,完全体现重庆地域区县版图位置特点,也包含了发展,人文等寓意。是重庆文化的标识产物。

以渝西大都市圈为重心,“火凤凰”华彩展翅连接了全市38+2个行政区域所在地,高度契合了新重庆的版图;既与远古巴渝神鸟及《凤凰涅槃》*不朽名篇有不解之缘,更富重庆旅游空间引导和直辖新格局取向的绝佳审美表达与寓意,已被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及重庆部分形象宣传推广使用。

“江山重庆”的地理版图涵盖了“渝西”大城乡风光、“渝东北”大三峡风光、“渝东南”大武陵风光三大旅游地域板块。重庆“一圈两翼”与“五大功能区”及“一心三带”的区域与旅游发展新格局定位,令“火凤凰”穿越时空、“浴火重生”,循长江干支流之血脉,引领人们飞越嘉陵上源、巴山腹地、武陵心脏,饱览渝西山水名胜、渝东北三峡风光、渝东南乌江画廊,去不断探索、发现、游历最美新重庆。

* 1941年11月1 7日在郭沫若50寿辰纪念会上,抗战文化人士汇聚一堂,于关系民族存亡之重庆大轰炸时期,激情吟诵《凤凰涅槃》,极具象征性的凝聚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抗战精神。

篇五:2013高考满分作文

2013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蝶舞青春

有人说,蝴蝶飞不过沧海。可你告诉我,那是因为她不知道海的那边有等待。于是我相信有彼岸,彼岸有花开,花开在梦想的土壤上,但我需要飞越一片海。 年轻的我们总是满怀着希望,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看阳光照进来,在书上拼出梦想的图案。那时以为梦想很近,只需振动翅膀,努力飞行,像古时的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只盼一朝为臣,足矣!那时以为时间很多,青春很长,我们尚年幼,大声地笑,欢快地说,当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可是好像,我们只是留恋了一朵花开的时间。

高考倒计时开始了,我们慌乱了,那被金色光芒笼罩的海洋,退却了绚烂的色彩,只剩下纯净宽广的蓝。我们睁着惶惑的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分分明明的写着“怎么办”。这时,你说:“食指有首诗叫《相信未来》,我们应该相信有岸,那里有很多花园,有一座座象牙塔,也一定会有我们为青春翩舞的身影。”于是我们一起望向你指的方向,迷茫中透漏着一丝希望的光芒。

坐在考场上,一脸平静的我内心波涛汹涌,抬头看见挂在墙上的钟,我想此时我们的心情就像那口钟里的针。有些人的心是时针,很是镇静,有些人的心是分针,不疾不徐,而我的心就是那根秒针,不停地滴答,怎么都静不下来。卷子发下来,眼前一片白,稚嫩的翅膀在白浪里挥舞,隐约有父母焦灼的脸,期盼的眼神。

就这样高考结束了,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深深地吐了口气,想到:不知道是我在等待梦想,还是梦想在等待我,抑或两者都不是。后来才发现,是一阵蓝色的海风将我吹离了方向,飞向另一座花园,嗅着另一种芬芳。而我的梦想从不曾褪色,开着绿色的花朵,永不凋零。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大学亦不是终点,只是供我们休憩,构筑另一个梦想的岛屿,我们仍在路上,青春不朽!

现在忆起高考,亦有几分“忆峥嵘岁月”的慷慨与豪迈,那是一种磨砺,是一种成长。高考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片海域,飞跃它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超越,是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在那片海域上我们迷茫过,然而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我们沐浴风雨、阳光、海浪,这些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分离,这只能是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珍惜友情,珍惜时光,感恩父母,感恩曾陪我们前进的人。

我在象牙塔里翩然起舞,也汲取力量,准备踏上另一段征程。高考那片海已让我不再害怕,因为她教会我如何飞行。青春仍在继续,我仍会努力前行。蝶舞青春,舞出我们的精彩人生!

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的选择拒绝。 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自治?

1

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坚决丢下慈善这件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人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

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发现了“苦力”的价值的基础上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运动中,与其称他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为所有农民、苦力的老师、朋友。他曾说:“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不愿安居太师矣,空谈误国计,而是扎根到农民中,探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善举——开化与教育。

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要成为坚固的岛屿,需要慈善的力量来修补脆弱的堤坝,而要让慈善有力前进,就必须行善者脱下救世主的眼镜,带上捐助对象的眼镜,扎根到他的世界中,问一句:“你需要什么,我们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么?”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们以对的方式共同前进。

点评

本文紧扣富翁热心慈善事业,捐助三个家庭的材料,引出有关慈善的话题,并以此为中心内容展开论述,符合本次作文的材料内容和含意范围。

文章开篇简单点出慈善的意义后,顺势提出慈善遭遇婉拒的尴尬问题,进而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行善方式不当,紧接下文论述如何改变方式,以人类共同体的平等身份行善,并举晏阳初的事例以佐证。最后,以共同努力改善慈善的方式为愿望收束全文,回答了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

文章观点明确,真正有效的善行需要采用适合捐助对象的行善方式,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间搭建起平等互信的桥梁,让善意顺利进行,让爱心顺利传播。对当前慈善存在的社会问题分析较深入,认识较深刻,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思路清晰,论述较有层次。

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2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点评

“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地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作者不被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确实,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2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爱双向流动

中国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点评

3

写考场文章以立意为先。这篇文章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其立意境界很高,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呼吁“让爱双向流动”。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并且一直传递下去。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围绕着“让爱双向流动”,作者在第二段,从施舍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双向流动的意义。第三段,运用了两个事例,作者从受助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流动的价值。第四段从反面例子入手,表达了单向的爱的痛苦。最后发出呼吁: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

2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

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我可以进来吗?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捐赠漠视受赠者的尊严。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定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他们是被帮助了吗?还是他们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

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时,千万提醒自己:不要伤害了受赠者脆弱的尊严。

我们在帮他人,同时也是在帮自己。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放低姿态,请小心呵护受赠者的尊严吧!

点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其突出的特点是观点鲜明,论据较充实,论证较有力。文章从作文题提供的第三个家庭对待捐助的态度引出自己的观点即:“做慈善,应该维护他人 4

的尊严。”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述和做法,主要采用了举例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了维护受捐助者尊严的重要性和效果。作者为了让读者明白尊重受捐者尊严的意义,还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说明了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受捐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还能够联系现实,在肯定当前一些人善举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劝告做慈善的人应该放下架子,小心呵护受捐者。全文思路清楚,论证较严密有力。结构较严谨。

全文表现出了作者对现实的关心,对正确慈善和提升慈善质量有较深入的思考,与那些说空话和套话的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当慈善遭遇傲骨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绞剑苏幌滦奶拍苁拐獬〈壬平源蠡断玻┱呖模苷咭部摹4蠹一ハ嗬斫猓憬剿沂┓剩拍苁勾壬浦鞲幼咀吵沙ぁ?/p>

点评

此文伊始,紧扣材料,点明慈善有益世道人心,接着笔锋一转,提出当慈善遭遇傲骨,双方出现如何面对之难题,文章由此焦点切入,选取施受之关系角度立论,可谓审题精准。文章先写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两个例证阐释说明何为正确的捐助方式。相较于陈光标,微尘团体的行善不是伤害而是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文章接着分析受捐心态,依然采取一反一正两个例证进行论述,文章指出,意气用 5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