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体育颂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14:10 体裁作文
体育颂读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读《体育颂》有感

读《体育颂》有感

年级:六年级 班级:六(3)班 姓名:张明程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体育颂》。

体育是一种运动;是一种美;更是一种精神。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那些马拉松长跑运动员身上,我们可以亲感觉到;从哪些绿茵场的足球运动员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从哪些乒乓球从小到大的运动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从那些冰上的舞蹈以及芭蕾的优美。妩媚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体育。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活动力!你像容光焕发的使者,向中老年的人们。你像高山之巅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不可超过一分一秒,逾越高山一分一厘,你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你能将体力与精神融合成一体。

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能让各民族建立愉快的联盟;你能让各界的青少年相互尊重和学习;你能使不同民族变得更高尚。

体育!我爱你!

篇二:中华美德颂读后感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

南谯区章广中学九(1)班 邵理想

读了《中华美德颂》之后,我感触颇深。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要想使中华美德发扬光大,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弘扬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只是“纸上谈兵”,实际生活中也不见得去做。生活中的我们不一定要做大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上车先让老人先上,看见老人要让座??谦让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们的记忆里“谦让”这个词已渐渐被有些人淡忘了??

有一次,我在站台上等2路公交车。上车时座位都坐满了人。到了白云商厦这一站时,上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还带着一位年幼的小孙子,居然没有人让座。那位老奶奶领着孙子从车门口一直走到车尾,可满车的人却毫不在乎,视若无睹。坐着的人心安理得,连正眼都不去瞧一下她们。当老奶奶走到我跟前时,我毫不犹豫地把座位让给了她们。车子每到一个站点,广播里都会播放“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给不方便的人让个座”。而今天,满座的人,面对她们却不加理睬。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公开招

聘人员,一位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就因为她多次主动给别人让座,被招聘单位说成是“缺乏竞争意识”而拒绝聘用。

诚然,上面两种社会现象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足以代表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毕竟生活中的阳光多过乌云。生活中,同学之间也是应该要互相谦让的。发生矛盾了,要互相谦让。古人不是有“三尺巷”的美谈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本身要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具备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的人!别让陋习沾染我们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指导教师:邵战军

篇三:自由颂读后感

自由颂读后感

这首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由颂》不仅仅是普希金的传世名篇,文学史上的佳作,它也深深的影响到了我们的诗人的人生命运。走入工作岗位的普希金,更进一步接触了社会现实,关注着自己那个被专制体制掌控的祖国的命运,他开始将笔端从以往的爱情,友谊,生活领域转向时代的主题脉搏。他接受了法国大革命的进步思想,认为俄罗斯应该打破农奴制度的枷锁,走上法制国家的道路,他赞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无论是沙皇不能超越法律之上,他的权力来自法理而不是天。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自由颂》,仿佛是一声晴天的霹雳,集权体制的最高层--沙皇感到惶恐和震惊,这首诗被禁止,或者用我们熟悉的词--封杀,我们的诗人也被流放。所有的集权体制有着共同的特点,禁锢思想以麻痹人民,对于意识到问题的知识分子所发出的呐喊,进行可耻的迫害,防治民众觉醒。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由颂》最初就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上流传开来,成为了劈向沙皇专制体制的第一声惊雷。

自 由 颂

[俄]普希金 1817

去吧,从我的眼前滚开,

柔弱的西色拉岛的皇后!

你在哪里?对帝王的惊雷,

啊,你骄傲的自由底歌手?

来吧,把我的桂冠扯去,

把娇弱无力的竖琴打破......

我要给世人歌唱自由,

我要打击皇位上的罪恶。

(诗歌的第一节就充满了一种战斗性,西色拉岛上的皇后指的是爱神维纳斯,传说她住在那个岛上,放弃温情的脸孔,呼唤着劈向沙皇的惊雷,作为一个工作在沙俄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能有勇气向这个专制体制发出这样的呐喊,需要的是勇气。诗歌的第一节直接比达了主题--歌颂自由,谴责专制政体的罪恶。)

请给我指出那个辉煌的

高卢人的高贵的足迹,

你使他唱出勇敢的赞歌,

面对光荣的苦难而不惧。

战栗吧!世间的专制暴君,

无常的命运暂时的宠幸!

而你们,匍匐着的奴隶,

听啊,振奋起来,觉醒!

(第二节中提到的高卢人研究者认为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法国革命诗人雷勃伦,有人认为是法国大革命中牺牲的诗人安德烈-谢尼耶,还有人认为是法国国歌《马赛曲》的作者日-德-李尔。但无论是谁,从小接受法国文学熏陶的普希金,后来又接受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成果,法国文化对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第二节,他呼唤那些悲惨的社会底层的奴隶们觉醒起来。从欺骗中觉醒,普希金也是这样,沙皇政府成立皇村学校为的是培养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帮凶,但却在它的体内启蒙了这些知识精英,最终他们要做的是这个专制体制的掘墓人.)

唉,无论我向哪里望去——

到处都是皮鞭,到处都是锁链,

对于法理的致命的侮辱,

奴隶软弱的泪水汪洋;

到处都是不义的权力

在偏见的浓密的幽暗中

登了位——靠奴役的天才,

和对光荣的害人的热情。

(“到处都是皮鞭,到处都是锁链”一个知识分子,无论身处何时都能感受时代的痛苦,在这皮鞭和锁链之下是哀怨痛苦的人民,法理被专制最无耻的玩弄,强暴,而造成这一切罪恶的核心就是那个有着“光荣害人热情的人”,普希金在诗歌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社会问题之所在,并且能有勇气将他揭穿,好像中国的海瑞直接骂到嘉靖皇帝,因为这个核心模式不变其他一切也都不会变。)

要想看到帝王的头上

没有人民的痛苦压积,

那只有当神圣的自由

和强大的法理结合在一起;

只有当法理以坚强的盾

保护一切人,它的利剑

被忠实的公民的手紧握,

挥过平等的头上,毫无情面。

只有当正义的手把罪恶

从它的高位向下挥击,

这只手啊,它不肯为了贪婪

体育颂读后感

或者畏惧,而稍稍姑息。

当权者啊!是法理,不是上天

给了你们冠冕和皇位,

你们虽然高居于人民之上,

但该受永恒的法理支配。

(诗人不是单纯的控诉这个罪恶的体制,而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自由与法理的结合,这才是保证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

啊,不幸,那是民族的不幸,

若是让法理不慎地瞌睡;

若是无论人民或帝王

能把法理玩弄于股掌内!

关于这,我要请你作证,

哦,显赫的过错的殉难者,

在不久以前的风暴里,

你帝王的头为祖先而跌落。

(这一节,诗人举出了历史的例证,那个殉难者指的是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他承担了他的祖先,波旁王朝各位先王的过错,这也是给当时在位的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告诫,前车之鉴,但是握有暴力机器的专制统治者是很难理解到这一点的,维护专制也就是维护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后世的历史还在重演这样的故事,奇奥塞斯库式的历史剧如同现代版本的复制)

在无言的后代的见证下,

路易昂扬地升向死亡,

他把黜免了皇冠的头

垂放在背信底血腥刑台上;

法理沉默了——人们沉默了,

罪恶的斧头降落了......

于是,这个恶徒的紫袍

覆在了带着枷锁的高卢人身上。

(那个新的穿上紫袍的人是复辟帝制的拿破仑,普希金赞赏法国大革命,但是并不是盲目的推崇,他发对法国大革命中的过激行为,也反对拿破仑的登机复辟,一切问题都应该在法理范围内解决。)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专制的暴君和魔王!

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

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人人会在你的额上

读到人民的诅咒的印记,

你是世上对神的责备,

自然的耻辱,人间的瘟疫。

(历史和人民会最终完成对暴政的审判,有罪的人必有应得的下场)

当午夜的天空的星星

在幽暗的涅瓦河上闪烁,

而无忧的头被平和的梦

压得沉重,静静地睡着,

沉思的歌者却在凝视

一个暴君的荒芜的遗迹,

一个久已弃置的宫殿

在雾色里狰狞地安息。

(这里的宫殿指的是俄罗斯的米哈伊洛夫斯基宫,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代暴君保罗一世就是在这里被杀死,这是又一个举给沙皇的例子。)

他还听见,在可怕的宫墙后,

克里奥的令人心悸的宣判,

卡里古拉的临终的一刻

在他眼前清晰地呈现。

他还看见:披着肩绶和勋章,

一群诡秘的刨子手走过去,

被酒和恶意灌得醉醺醺,

满脸是骄横,心里是恐惧。

(克里奥是古希腊神话中司掌历史和史诗的女神,普希金从小对《荷马史诗》就深有研读,所以在其作品中多出会用到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卡里古拉是古罗马著名的暴君,最终为自己的近臣所杀,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丁度-巴拉斯的电影《暴帝卡里古拉》中有所了解。)

不忠的警卫沉默不语,

高悬的吊桥静静落下来,

在幽暗的夜里,两扇宫门

被收买的内奸悄悄打开......

噢,可耻!我们时代的暴行!

像野兽,欢跃着土耳其士兵!......

不荣耀的一击降落了......

戴王冠的恶徒死于非命。

(土耳其士兵,是因为当时的许多东方君主都以土耳其军队作为自己的近卫军,相当于中国皇家的御林军,这种近卫军在宫廷政变中历来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保罗一世就死于其中。)

接受这个教训吧,帝王们:

今天,无论是刑罚,是褒奖,

是血腥的囚牢,还是神坛,

全不能作你们真正的屏障;

篇四:诗歌-西风颂读后感

After reading ODE TO THE WEST WIND

——写在读完《西风颂》之后

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呵,狂野的西风,你把秋气猛吹, 不露脸便将落叶一扫而空, 犹如法师赶走了群鬼,

If I were a dead leaf thou mightest bear;

If I were a swift cloud to fly with thee;

A wave to pant beneath thy power, and share

如果我能是一片落叶随你飘腾,如果我能是一朵流云伴你飞行,或是一个浪头在你的威力下翻滚,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吹响一个预言!呵,西风, 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

以上是出于个人喜欢,在英语老师的介绍下,自己做的摘抄。英语阅读其实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更应该注重课外。在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把这首长诗,从头到尾初学了一遍。个人感觉,这不仅能满足我对中英文诗歌的喜好,还能结合语法学习相关的语法点(如if从句中的虚拟语气),更加培养了我好的学习习惯,让我意识到,个人探索、个人研究在我学习方面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以下是撇开课堂英语语法以外,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歌,所做的资料查询与搜索,这真正让我学到了课堂之外的许多知识。

背景: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竟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人民正酝酿着反对封建复辟势力的革命斗争。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诗人胸中沸腾着炽热的革命激情。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 (摘自网络)

赏析:

雪莱自己说:“构思和基本写成这首诗,是在佛罗伦萨阿诺河岸的一个树林里,当日气温和煦,清新,而这场暴风正集聚水气,倾泻下秋雨。如我所预料,在日落时分,狂风大作,雨雹如注,伴随了西萨尔滨地区特有的那种壮观的雷电。”由此,可以知道,那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是诗人亲自感受过的,正因为如此,诗人笔下的西风才如此真实、壮观!

我读《爱的哲学》

Love's Philosophy爱的哲学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

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 河水又汇入海中,

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 ever天宇的轻风永远融有

With a sweet emotion; 一种甜蜜的感情;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 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

All things by a law devine万物由于自然律

In one another's being mingle--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

Why not I with thine? 何以你我却独异?

See the mountains kiss high heaven你看高山在吻着碧空,

And the waves clasp one another; 波浪也相互拥抱;

No sister-flower would be forgiven谁曾见花儿彼此不容:

If it disdain'd its brother: 姊妹把兄弟轻蔑?

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 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

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月光在吻着海波:

What are all these kissings worth, 但这些接吻又有何益,

If thou kiss not me? 要是你不肯吻我?

《爱的哲学》是诗人雪莱于1819年发表的一首著名抒情诗。诗分为两个诗节,每节有八个小句,排列成十六行。该诗呈隔行押韵,运用了比喻、反诘等各种修辞手法,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雪莱的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来揭示自然界及人类共有的规律。诗人首先以丰富的想象及朴素的文风对自然景物一小溪、河流、大海和风儿等进行描述,归纳出万物都成双成对、互相融合的客观规律,然后把它推及人类的爱情之上,指出爱情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感情。第二诗节诗人从对自然界的 描述过渡到人类之上,直指人类的爱情,鼓励相爱的人们不要害怕世俗的阻力,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给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可能是受英语老师的影响,最近同学们掀起了“诗歌热”,尤其是最近老师推荐的雪莱的诗,虽然英语里面也有许多古文,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以及老师的帮助,对这首诗也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英文诗歌的美,不亚于中文的古诗!

《楚门的世界》“读”后感

读一本英文小说,或看一部英文电影,并写一篇读后感,这是这个暑假的英语作业。由于我假期繁忙的缘故,更由于我对英文电影的偏爱,我选择了“读”电影《楚门的世界》。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真正让我反思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实在,还是由别人创造并且操控的近乎虚拟的空间呢?电影中的楚门生活在一个由人为操控的真实但却虚幻的空间中,除了楚门,其他人全部是本色演出的演员,楚门每一天遇到的人、需要做的事情都是导演事先安排好的,以至于他看到的天空、游玩的大海等等无一不是人造的产物。

其二,有什么真的完全能够控制人完全让人失去自主认知吗?电影中的楚门从最一开始的对施维亚的无尽的爱,对去斐济的炽热的追求到见到自己已经溺死的父亲重新活过来,这些事情都深深引起了楚门的好奇心还有无尽的探知欲,最终楚门在历经了人造的风暴、狂风之后终于揭穿了这个惊世骇俗的阴谋,楚门用最后一句“祝你早安、午安、晚安”结束了这样一场华丽的闹剧,但是,现实世界中我们每个人到底有没有那么一个“EXIT”按钮呢?这个还是由人为设置的按钮,或许我们这些人是没有办法享用,因而我们在时刻经历着梦想的炽烈还有破灭,现实的喜怒哀乐,所以说似乎我们每个人又始终被操控着,无法挣脱命运的魔爪。

一部真正好的作品是不该有定论的,或许,这便是这部电影,这本“小说”,给我上的人生一课!

篇五:中华美德颂读后感

?? 中华美德

中窑小学 何烨

今天,我阅读了《中华美德颂》这本书。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具有五千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史,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始终贯穿着中华儿女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节气和道德品质。中华美德主要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对我们的民族而言,中华美德就像源泉,滋润人们心灵的生长;中华美德就像脊梁,支起人们挺起的胸膛;中华美德就像号角,鼓舞人们前进的脚步。

这本书讲了许多记忆深刻的美德故事,有汶川地震中的最美女教师袁文婷,有沿冲村父老乡亲的健康卫士柯尊知,有人民的好法官宋鱼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舍己为人的“最美司机”吴斌。 “最美司机”吴斌,他是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司机。2012年5月29日中午,吴斌和往常一样,车上载着24名乘客从无锡返回杭州。可就在11:40左右,一块大铁片从天而降。大铁片击破挡风玻璃,砸向正在专心驾驶的吴斌,重重地击向吴斌的腹部。面对险情,吴斌并没有慌乱。他的手迅速抓牢方向盘,挣扎着伸长右腿,踩住刹车,客车开始减速,安稳地停在了路旁。随后他艰难地解开安全带,打开客车门,指挥乘客紧急疏散。就这样,吴斌忍住剧烈疼痛,用坚强的信念,在24秒内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系列精准的停车操作动作,将客车稳稳地停在了高速公路的安全区域。车上的24名乘客安然无恙,而吴斌因伤势过重,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职业的责任和担当。他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要做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同学们,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