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奥巴马跟布什总统相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30:40 作文素材
奥巴马跟布什总统相比作文素材

篇一: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

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

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和群众的支持,但更重要的则是他拥有出众的演讲技能使得他竞选成功,下面将对奥巴马的演讲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和布什不同的是,奥巴马可以自己写作,并提出基于个人思考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克林顿不同的是,奥巴马更加可信、坦白、透明,但他和克林顿一样拥有雄辩的口才并对普通民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004年7月27日,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基调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大无畏的希望》,奥巴马充满激情地宣示:“不存在一个自由主义的美国和一个保守主义的美国,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不存在黑人的美国和白人的美国、拉丁族裔的美国和亚洲人的美国,而只有美利坚合众国。”这次演讲使很多年轻的民主党人欣喜若狂,很多上了年纪的民主党人也为之热泪盈眶。正是这场演讲让名不见经传的奥巴马开始声名鹊起。一个希望的火种开始在美国熊熊燃烧。

演讲大师

他是个天生的演讲家,有着“令政客妒嫉的嗓音”,加上其个人魅力无穷,调动现场气氛能力一流,演讲中带着某种直指人心的魔力,每每能使得群情激昂。

奥巴马的演说富有节奏感,味道十足、语气恰到好处,几乎带有一种催眠和传教的功能。即使当他面对成千上万人演讲,也能让每个人都觉得奥巴马就是对他一个人在说。这是在希拉里的竞选集会中难以看到的。美国历史上优秀的政治家,如林肯、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都是演讲高手。在传媒日益发达的当代,这一点直接关系到能否感动选民、取得共鸣。 善于演讲并非奥巴马的天赋,在演讲问题上,他也曾遭遇过惨败。2000年,奥巴马在民主党的提名战中,以一票之差败给了对手博比·拉什。奥巴马落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身上的教授气质和精英气息,这使得平民百姓对他感到隔膜。

奥巴马决定从失败中学习,他首先改掉的是学究的演讲方式,他造访区内各个黑人教堂,学习黑人牧师讲话的节奏和夸赞的神态,并观察听众的反应,不断学习调整。人们被他“任何人都可以分享我的激情,取得自己的成功”的口号打动。两年后,奥巴马停掉了在芝加哥大学的课程,全力竞选国会参议员。2004年,他竞选成功,正式从芝加哥大学辞职。 善用排比

奥巴马在演讲中善于使用排比句,取得排山倒海般的效果。2007年9月12日,奥巴马在艾奥瓦州克林顿市的一所大学里发表了题为《翻开伊拉克问题的新的一页》的演讲,奥巴马说,“我在2002年反对这场战争。我在2003年反对它。我在2004年反对它。我在2005年反对它。我在2006年反对它。”

2008年1月3日,奥巴马在艾奥瓦党团会议选举获胜之夜发表演讲,这篇演讲激情澎湃。演讲一开始,他首先肯定了今天的胜利,宣布预言家

的失败,非常成功地渲染了作为第一位预选获胜所代表的深意。他连用排比句,气势磅礴,很具感染力:

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每个人都能看上病和看得起病。我在伊利诺斯州就通过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的携手合作实现了这一目标。

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终止所有把工作运往海外的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并给美国最值得享受减税的中产阶级减税。

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农场主、科学家和企业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国家一劳永逸地摆脱石油的主宰。

最后,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我要结束伊拉克战争并让我们的士兵回家;我要恢复我们的道德地位;我知道9·11不是骗取选票的借口,而是使美国和世界联合起来应对21世纪这个世界面临的共同威胁:恐怖主义和核扩散,全球变暖和贫困,种族屠杀和疾病。

演讲的精义就在于要感染人、打动人,从而 “迷惑”大家理智,赢得大家支持。所以,煽情、升华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这篇演讲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其中娴熟的排比句的运用功不可没。在场听到他演讲的美国学者认为奥巴马不仅仅是一个候选人,他更是在发动一场运动。

爱讲故事

奥巴马演讲的另一特色是喜欢在演讲中举出具体的事例,以生动的故事承载深奥的政治理念。比如下面这段演讲词:

“我记得在匹兹堡遇到的梯姆·韦勒夫妇,他们正在想办法为自己年幼的儿子寻找供移植的肝脏;我还记得伊利诺伊州西北部东木连市的谢默斯·阿赫,一个正准备去伊拉克实现报效国家的美国青年,以及他父亲脸上洋溢着的对儿子的自豪感。我还记得在圣路易斯碰到的一个黑人女孩,她说她正在努力考大学,尽管她们家祖祖辈辈连一个中学毕业的人都没有。感动我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奋斗精神,更在于他们在艰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决心、乐观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意志。这种精神使我想起我曾听到的一次牧师布道时说的一句话:大无畏的希望,这就是美国精神的最好表现。”

奥巴马也会提到自己的成长故事。2004年7月27日,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奥巴马是主要发言人之一。奥巴马这样介绍自己的身世: “我的父亲是个外国留学生,在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出生并长大,他幼时牧羊,在简陋的铁皮校舍里上学。我的祖父是个厨师,一个佣人。但我祖父对他的儿子的未来抱有更大的梦想。通过顽强拼搏,我父亲拿到了去美国留学的奖学金。美国是一片神奇的国土,对未曾来过的人而言,美国是自由和机会的象征。在留学期间,父亲遇到了母亲。我母亲出生在堪萨斯的一个小镇上。她父亲在大萧条时期为了养家糊口,不是在石油钻塔下打工,就是在农场务农。珍珠港事件后,他自愿(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奥巴马跟布什总统相比)入伍,加入巴顿的部队,曾在整个欧洲大陆辗转作战。在后方,外祖母养育着他们的孩子,并在一条生产轰炸机的工厂流水线上干活。战后,他们研究了《士兵福利法案》,通过联邦住宅管理局买了一套房子,并移居到西部寻找机会。他们对自己的女儿也寄予了很大的梦想。一个共同的梦想,在两个不同的大陆酝酿。

我的父母不仅共享美好的爱情,他们还共同坚信这个国家有巨大的潜力。他们赐予我一个非洲名字:巴拉克,意为?老天保佑?。他们相信在宽容大度的美国,一个人姓甚名谁不会妨碍其通向成功。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送我去这片土地上最好的学校就读。在富足的美国,即使你并不富裕,你也能发掘出你的潜力。现在他们都过世了。不过我知道,在这个夜晚,他们正在星空骄傲地俯瞰着我。”

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奥巴马以一句坦诚告白“我是同胞弟兄的守护人,我是同胞姐妹的守护人”,使很多代表听得热泪盈眶。这篇著名的演讲使奥巴马在党内的名声一炮打响,光芒直逼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 语言通俗

和布什不同的是,奥巴马可以自己写作、推理,并提出基于个人思考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克林顿不同的是,奥巴马更加可信、坦白、透明,但他和克林顿一样拥有雄辩的口才并对普通民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奥巴马的演讲才华得益于在教会服务的经历,他从中学到了一种很能打动人心的说话方式。知识分子说到种族平等,可能会引用《独立宣言》里的名言,但是奥巴马会像黑人牧师那样说“我们黑人也是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样子创造的”,比较而言,还是后一种说法更有感染力。

语言通俗,并不意味着思想也浅薄。奥巴马在竞选中,有一个演讲尽显其演讲中的冷峻一面,让人们领略到奥巴马演讲的另类风采。2008年3月18日,面对自己的牧师发表谴责美国的布道录像被公开后引起的轩然大波,奥巴马选择在美国宪法诞生地费城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演讲,奥巴马说,美国的种族问题很复杂,“赖特牧师那一代人对他们当初所遭受的侮辱、怀疑和恐惧依然记忆犹新,他们的愤怒和苦涩也就如影随形。”“如果我们现在选择逃避,我们只是后退到各自的角落,我们将永远无法一起面对挑战,解决问题”。他指出,黑人的愤怒是过去种族隔离政策的产品,50年前,歧视黑人被合法化,到现在黑人与白人之间还是贫富悬殊,因此,“愤怒是真实的,是强有力的,要凭主观愿望使之消失,及对其作出谴责,只会令不同种族之间的误解造成的裂痕扩大。”

奥巴马是在发表这篇演说的当天凌晨3时写完演说稿的。一些评论家赞赏道,这是美国历代重要政客有关奴隶制往事的讲话中,“最个人化兼讨论最广泛”的一篇。演说结束后,奥巴马看到同为非洲裔的妻子在后台哭泣。美国媒体对奥巴马的讲话多有正面的评价,一些评论家认为,奥巴马此番讲话给人非常成熟的印象,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大将风度。

篇二:论布什与奥巴马总统演讲的文体学特征终稿

论布什总统与奥巴马总统演讲的文体学特征

——以伊拉克战争的战争檄文与撤军报告为例

201111038 张传帅

文献综述:

公众演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既不同于口语文体那样随意,而又不像书面语体那么正式,但同时它又兼具两者的特点,因而备受语言学家研究的关注。徐振忠(1990)从英语演说辞的发展史出发,重点介绍了英语演讲的文体特点。徐有志(1994)则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以及修辞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公众演讲英语的特征。王佐良(1987)在《文体学引论》中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以及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 为例,从语音、句子结构以及修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为公众演讲的典型代表,美国总统的演讲历来被视为分析的重点对象。钟丽君(2010)从人际语义的两个层面——语气和情态,分析了奥巴马的就职演讲。曾亚平(2009)和肖阳(2011)则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了奥巴马的选举获胜演讲以及本?拉登被击毙后的演讲。当下从文体学角度对美国总统演讲的文体学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布什与奥巴马两位总统。张竞碧(2011)、颜培芬(2011)、孔昭莉(2011)以及曾亚平(2011)均是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修辞方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进行分析。高燕(2007) 则对布什总统2002年在清华大学的演讲进行了文体学解读。

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近些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美国总统的演讲,研究的角度也日益丰富;从内容上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有关奥巴马与布什总统演讲的文体学特征的比较仍不是很多,除汪少华(2011)以及牛中娟(2011)分别从隐喻学以及元话语理论角度对两任总统进行对比分析外,我们很难再看到对两人演讲的文体学比较,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空白。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以7年之久的伊拉克战争为线索,以布什与奥巴马先后关于这场战争的两次电视演讲为文本,对两人演讲的文体学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疑似”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发动的一场全面战争。战争在2003年3月20日打响,直到2010年8月31日奥巴马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这场战争才最终平息。可以说,这场历时七年零五个月的战争因一篇演讲(布什总统对伊的战争檄文)而起,又止于另一篇演讲(奥巴马对伊撤军报告)。因此,这两篇演讲便成了我们全面认识伊拉克战争,以及两位总统演讲的文体特征的重要依据。本文将结合伊拉克战争的社会语境,从词汇、句法、时态以及修辞方面,对比研究布什与奥巴马演讲的文体学特征。

一、词汇 1. 代词的使用:

在英语演讲中,代词的选用一般为演讲者所重视。在演讲时,代词的恰当运用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现个人身份、立场与目的,从而在听众当中引发共鸣。在这两篇演讲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代词,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深受两位总统的青睐。

图(1)

据图(1),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战争檄文还是撤军报告中,第一人称总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代词。在撤军报告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所有格our 共使用了85次,是使用次数最多的代词,同时它还是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实词。根据统计,第一人称代词以及所有格形式在演讲原文共使用了 151次,占全文总字数的5.9%。在战争檄文中, 这一比例也高达4.6%。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传播者在民族、宗教、阶级、教育水平、年龄、爱好、职业、经历等方面与信息接收者相似,那么就会有助于提高信息传播效果。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认同策略”。因此,第一人称代词在文中的频繁使用其实是有一定文体意义的。举例来说,在布什对伊战争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We will meet that threat now, with our Army, Air Force, Navy, Coast Guard and Marines, so that we do not have to meet it later with armies of fire fighters and police and doctors on the streets of our cities.

复数人称代词We在这里的使用意在强调美利坚民族的团结,尤其是强调演讲者与听话人目标的一致性。布什总统想要告诉美国民众:战争不是一个人的决定,而是为了全民族的共同利益。这样,听众在不知不觉中便与布什站到了相同的立场上,布什也因此达到了演讲的目的所在,即民众对于这场战争的肯定。据盖洛普的民调显示,在战争的前一个月里,对伊战持肯定态度的美国民众比例高达73%,这与布什在战争前期的宣传有一定的关联。

相比第一人称的使用,第二人称的使用虽没有那么频繁(参加图?1),但还是很好地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战争檄文中,For your sacrifice, you have the gratitude and respect of the American people 一句听起来布什总统似乎在直接与参战美国士兵对话。这样就从情感上直接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得听话者倍感温暖与鼓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布什与奥巴马总统在第三人称的使用中稍有差别。在布什总统的演讲中,第三人称共出现了3次,只占全文的0.5%;而在奥巴马的报告中,第三人称及所有格形式共出现了38次,占全文的1.4%,是布什使用频率的三倍。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演讲的具体背景,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出现这样的差异是极其正常的。

And you can know that our forces will be coming home as soon as their work is done. (摘自布什演讲)

As Commander-in-Chief, I am incredibly proud of their service. And like all Americans, I’m awed by their sacrifice, and by the sacrifices of their families. (摘自奥巴马演讲)

第三人称一般指称的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美国赴伊部队。通过仔细分析两篇演讲的原文,我们不难看出:布什的演讲重点在于向世界说明出兵理由,寻求群众支持,因而把大篇幅都用在描述伊拉克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而奥巴马着重点则在于回顾总结,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对过去七年中美国军队的现状做出一些说明,因而会更多地使用第三人称单数。由此可见,一些形式均是为内容所服务。

2. 形容词以及副词的使用:

从演讲的内容上来说,演讲可以分为政治演讲、学术演讲、生活演讲、法庭演讲以及宗教演讲等5种类型。(邵守义,1991:49)很显然,布什与奥巴马的演讲都属于政治演讲。而政治演讲的一个特点便是很少使用形容词或副词等修饰性成分,这一方面是出于增加政治演讲客观性的考虑,另一方面是避免因个人在争议问题上的倾向而引发事端。这个特点在两篇政治演讲中都有所体现,但因报告篇幅过长,所以在这里我们只是分别节选了两篇演讲的一个段落为文本进行分析:

I know that the families of our military are praying that all those who serve will return safely and soon. Millions of Americans are praying with you for the safety of your loved ones and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nocent. For your sacrifice, you have the gratitude and respect of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you can know that our forces will be coming home as soon as their work is done. (Bush’s Speech)

From this desk, seven and a half years ago, President Bush announced the beginning of military operations in Iraq. Much has changed since that night. A war to disarm a state became a fight against an insurgency. Terrorism and sectarian warfare threatened to tear Iraq apart. Thousands of Americans gave their lives; tens of thousands have been wounded. Our relations abroad were strained. Our unity at home was tested. (Obama’s Speech)

在第一段引文,全段共有72个单词,修饰性副词只出现了4次,无一形容词。而在第二段引文中,没有出现一个修饰性的成分。纵观两篇演讲,修饰性成分的使用频率也不是很高,而这正是政治演讲的鲜明特点之一。即演讲者在演讲时其实表明的是一个阶级或者国家的立场,因而很少使用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或副词。

3.词频上的一些发现:

一般说来,演讲文体中的用词要明显地比散文以及小说复杂,所用的词也较大,内部结构也明显复杂很多。在下面的表格所列出的使用次数最多的实义词当中,大词(字母多于六个,或音节多于三个的词语)占据了近三分之一。诸如security, responsibility, commitment, prosperity, coalition, democracy 这样的抽象词语也被大量的使用。这是政治演讲的一大特色,抽象名词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是出于外交辞令模糊性策略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使得公众演讲的措辞更加正式,思想也更加地深远。

图(2)

布什与奥巴马在用词上的一个区别是:在布什的演讲中,诸如forces,military,coalition以及defend这样与战争直接相关的词语较为常见。而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他对词语的运用则似乎避开了这些冷冰冰的词语,一些像people,security,future, home, new, support, prosperity 这样的能够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意义的词语更为常见。布什选择较冷的词语是出于战争严肃性的考虑,而奥巴马的选词则更倾向于鼓舞美国民众,激起民众对于发展经济的信心。

除了以上谈到的被两位总统经常使用的词语以外,还有一个词语历来在美国总统的演讲中备受青睐,这就是“领导”(lead, leader或者leadership)一词。这个词语在奥巴马的演讲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了美国傲慢的态度,即自居世界领导者的身份。

As the leader of the free world, America will do more than just defeat on the battlefield those who offer hatred and destruction -- we will also lead among those who are willing to work together to expand freedom and opportunity for all people.

It should also serve as a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tends to sustain and strengthen our leadership in this young century.

篇三:奥巴马与布什主义异同

105 与布什主义相比较,奥巴马的的外交政策做了哪些调整,并比较异同

奥巴马主义的主要特色,也是与布什主义的关键差别,在于奥巴马采纳的“成本效益分析”。利比亚战争爆发后,美国传媒连篇累牍分析所谓“奥巴马主义”。何谓奥巴马主义?学者于时语撰文“成本效益分析——奥巴马主义浅析”认为,奥巴马主义的主要特色,也是与布什主义的关键差别,在于奥巴马采纳的“成本效益分析” 。

利比亚战争爆发后,美国传媒连篇累牍分析所谓“奥巴马主义”(Obama doctrine)。这里doctrine一词,翻译为“教义”也许更恰当,指的是历届美国政府发动战争的“指导方针”。

奥巴马政府这次刻意降低五角大楼行为实质,甚至不用“战争war”一词,而称之为“动态军事行动”(kinetic military action),仍然不能掩盖“奥巴马主义”的出笼。随着2012年总统大选紧锣密鼓,这也会成为美国内政课题。

论客们的重点,是奥巴马主义和前任“布什主义”的异同。两者的表面差别在于布什的单边主义,与奥巴马精心纠集的“国际社会”多边行动。而两者的共同点,是《华尔街日报》赞赏指出:奥巴马实际继承了布什主义的“先发制人”,因为利比亚战争实在是美国和北约采取的军事主动。

奥巴马主义和布什主义相同点

奥巴马主义和布什主义的最大共同点,无过于两者都以美国自身利益为最高考量。正如

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承认伊拉克战争关系到石油资源,奥巴马选择利比亚开刀,连《纽约时报》都不得不承认与也门、巴林、科特迪瓦局势相比之下的双重标准和道德伪善。

以我的看法,奥巴马主义的主要特色,也是与布什主义的关键差别,在于奥巴马采纳的“成本效益分析” 。

当然,任何政治决策的背后都有类似的得失算计,但是布什政府的特色,是近代少有的鲜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总统本人作为“重生基督徒”的强烈宗教信仰。布什宣称他在伊拉克战争等决策上听从“天父”,而不是自己老爹,是个明证。

我当时因此评论布什政府注重的是“政治账”,而不顾经济账。在切尼副总统和新保守主义怂恿利用下,布什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无底洞,良有以也。

美国传媒无论左右都同意奥巴马决无布什那样的热情冲动,而擅长冷酷的算计。《华尔街日报》因此认为奥巴马的利比亚战争决策,是基于一项“成本效益分析”。我觉得这是奥巴马主义的很好总结。

奥巴马关于利比亚战争的公共演讲,在“人道主义”和“制止种族灭绝”的道德宣传之后,特地强调了军事行动的经济“成本核算”原则,并且拿布什政府耗费上万亿美元的伊拉克战争作为反面例子。

平心而论,当年布什总统发动伊拉克战争时,也基于当地的丰富石油储藏,打过“廉价战争”的如意算盘。只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新保守主义驱使、无视伊拉克实际国情的一厢情愿,所以后来大亏老本。

对比之下,奥巴马的常春藤精英班子确实胜过布什政府,在利比亚战争决策上做出了兼顾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成本效益分析,尤其是不出动地面部队,以避免重蹈万亿美元的无底洞。

先是奥巴马到利比亚大打出手后粉饰太平,不承认“战争”发生,白宫对利比亚战事的形容词是:“有活力的军事行动”(“kinetic military action”),令《华盛顿时报》于3月26日发表以“奥巴马的‘战争论’出击——其政府企图逃避明显事实”(Obama's War on“War”——Administration tries hard to dodge the obvious)为题的社论。继而奥巴马无法躲闪,于是在3月28日晚到华盛顿国防大学发表28分钟的精辟讲演,其内容实质与布什在后“九一一”时代发表的、被称为“布什主义”的好战言论十分相似,只不过没有布什那种“牛仔”蛮气而已。

如果说过去两年来存在着“奥巴马主义”的话,他3月28日的讲话正是对“奥巴马主义”宣判死刑。这篇讲话不但存在着逻辑思维的矛盾,更是漏洞百出。它说“鉴于军事行动的危险与代价”美国不会“贸然动武去解决世界的诸多挑战”,却又强调在“利益与价值观念处于险境”时“有责任行动起来”。

他说:“我已经清楚地宣布,我会毫不犹豫地快速地、斩金截铁地、单独地使用军事力量来保卫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盟友以及我们的核心利益。有时候,虽然我们的安全并不直接受到威胁,但我们的利益与价值观念是受威胁的。”又强调必须“见义勇为”,

更说出“摒弃美国作为领袖的责任,特别是我们对人类的责任就等于背弃我们自己”,与布什奉上帝之命到全球“推广自由”异曲同工。

奥巴马这些豪言壮语和他说的美国在伊拉克曾经“误入歧途”以及“如果我们企图用武力推翻卡达菲政权,我们的同盟就会分裂。我们就必得使用地面部队,或者从空中杀害平民。对我们青年男女的危险就会更大。代价也会更大”摆在一起,人们就不知道他是“鹰”还是“鸽”了。美国言论有人说奥巴马和布什都是“自鸣得意的道德主义”(smug moralism)的一丘之貉。

奥巴马口中美妙言辞不符合地面形势发展,他讲演中洋溢的“制止屠杀利比亚平民”的热情与射到利比亚的美国火箭毒焰背道而驰。从美、英、法动武的第一天开始就看不到卡达菲部队对平民开火,而是干预者猛烈打击卡达菲的军事力量(美国国防部估计已损失四分之

一),等于片面帮助利比亚内战的一方。

上自盖茨、下至各级指挥的美国军方一直反对这次动武是人所共知的,美国情报部门埋怨奥巴马不先弄清利比亚内乱的性质、不认真考虑军事介入的后果、不明确军事行动的具体目标、不考虑退场战略就贸然行动。与军方及情报部门来往密切、素有鹰派形象的《华盛顿时报》对这次动武批评得特别响亮即是旁证。

篇四:中国人眼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给美国总统打分奥巴马:6.3

北京时间2012年11月7日,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终于以奥巴马的成功连任落下帷幕。

14个月以来,这场旷日持久的竞选鏖战,不仅使美国国内的利益相关者深受影响,中国与世界也一样关注。

这是一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总统选举,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却在候选人之间的政策交锋中频频闪现。

两位总统候选人,都宣称要帮美国人“重夺”被中国制造业“抢走”的工作岗位。他们关于中国的各种论调,尽管表述不一,分寸各异,但似乎有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美国眼下的困境,肇因之一是中国。

中美关系是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这已成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共识。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美国和中国的利益汇合点已明显增多和拓宽,相互依存度大大加深。中国与美国,本应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但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却成了美国失败政策的“替罪羊”。

尽管许多人都了解,美国大选中,候选人为吸引眼球常常抛出偏激言论,但是对中国话题的炒作,不负责任的抹黑,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民众对美国领导者的认知。这样的情绪,将怎样影响中美关系的民意基础,值得认真观察与评估。

当过电影明星的里根,曾被认为很“幽默”,爱骑自行车的老布什在北京生活期间的种种“趣闻”,许多中国人至今还能历数??今天,当《环球》杂志记者采访中国的普通民众,请他们评价其心目中的美国总统时,却发现,无论是大学教授、高校学生、退休外交官,还是国企员工、金融业者、淘宝店主,抑或是渔民、工人、农民工,对这个美国符号的印象无一例外地夹杂了抱怨甚至批评。

对于连任的奥巴马,《环球》杂志请20位受访者对其综合表现进行量化的评分。满分为10分,这位美国总统得了6.3分。

这并不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样本调查,但其中传递出的信息,仍然具有某种指标意义。这样的评分,其直观的价值在于,再次提醒人们关注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中国人对美国总统的印象,折射出两国关系,又会作用于两国关系。中国民众对美国和美国总统的认知、见解和情绪,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不可小视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组报道,是写给中国读者的,也是写给美国总统的。

20个中国人眼中的美国总统

好像说得比做得好

《环球》杂志记者/罗争光 朱翃(发自上海)

孙雯 女 39岁 前世界足球小姐 上海

当年我在美国踢女足世界杯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来更衣室看望我们,我也算和他有过零距离接触吧。在和美国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对克林顿的组织能力、政治魅力有较高的评价。其实我们也知道,当时克林顿来更衣室看望我们,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喜欢足球这项运动,而是因为当时的中美关系有点紧张,他要借助这样一个场合表达一些善意和友好的态度,所以我说,他挺聪明的。

平时我很少去关注美国总统选举什么的,毕竟太遥远了。一方面是因为我从事体育工作,人家是政治领域,隔行如隔山;另一方面这又是其他国家的政治事件,所以关注不多,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瞟一眼,听一两句而已。

但2008年美国大选的时候,我正好在芝加哥,会在电视里看到他们的竞选广告,会在大街上看到集会。印象中,奥巴马在当地也有许多争议,关于他的政策以及一些政治理念等。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统,这挺不容易的。

美国总统大选4年一次,美国的民众司空见惯了,中国的老百姓现在也比较熟悉。在我的印象中,那些候选人都是政治家,他们大都读了很好的大学,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对社会、公共事务、法律、国际关系或者国际政治都很了解。

其实,像我这样的老百姓,看到美国总统候选人,会觉得他们很专业,有种在看他们表演的感觉,而且觉得他们好像说得比做得好。其实中国普通百姓最关心的是美国的政策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没有影响,至于美国总统是怎样的人,关注度倒在其次。

没有包装未必“星光闪闪”

《环球》杂志记者/周彪(发自北京)

童颖 女 24岁 时尚类杂志编辑 北京

我对美国总统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只知道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在任期间发生的一些大事件。我的成长期正值小布什任期,所以我对那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知道得更多一些。我不喜欢小布什,甚至很怀疑他为什么会连任。到了奥巴马当选总统那一年,我开始关注他。

我知道,美国总统有着完美的包装与宣传团队。这些包装与宣传,甚至会深入到总统的生活中。我经常在《摄影之友》网站上看到美国历届总统的私人照片,都是些御用摄影师拍摄的作品。如果没有这样的包装与宣传,美国总统们未必会那么“星光闪闪”。

美国式的现实主义和机会主义

《环球》杂志记者/潘莹(发自乌鲁木齐)

阿衣努尔(维吾尔族) 女 37岁 医生 新疆乌鲁木齐

总体来看,我觉得美国总统和大选体现了美国式的现实主义和机会主义,但真正的民主体现不足。比如说,无论是总统、候选人还是民众,首先考虑的都是各自的利益和机会,其次才是他们的所谓民主、人权、自由等。

拿小布什来说,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率、连任等)和美国的利益(能源、经济等),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为理由,发动了两场战争,破坏了中东地区的稳定局势,他还一直干扰和阻止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脚步。相对于小布什,奥巴马有些积极合作的态度,但是他对中国仍然存在消极的看法,有着消极的举动。

和以前相比,我认为美国总统今后会更加重视经济和技术领域。如果他能解决好他们国家的经济危机,那就是对全世界的大好事;如果他能推进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那对我们医生来说也是件好事。

总统只是代言人

《环球》杂志记者/郭朝飞(发自北京)

马瑞娜 女 28岁 淘宝店主 四川成都

对于美国总统,我比较关心他们在经济贸易和国际社会上对我国的态度和立场。但我又觉得他们只是国际经济贸易巨头以及美国选民的代言人,其态度和立场要受到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出台的一些政策也可能是身不由己。他们本身可能对中国没什么了解,说不定还没有来中国旅游过的美国普通家庭了解得多呢。

为什么他们长篇累牍地谈国际事务

《环球》杂志记者/李克难(发自北京)

李孜 男 31岁 城市规划师 北京

让我感受尤为深刻的是,其他国家的总统一般都只是讲国内的事怎么处理,而美国总统很多时候都是在谈国际事务。为什么他们长篇累牍地谈国际事务?这说明美国的定位还是要在未来几十年内主导世界的发展,而美国总统的责任就是要让美国保持这样的领导地位。

美国印钞票让我的工资打了八折

《环球》杂志记者/李克难(发自北京)

杨仲超 男 26岁 律师 香港

奥巴马治下的美国,没有小布什时候那么强了。现在美国还没有从两场战争的消耗中恢复过来,国内经济又不好。美国虚弱的时候,奥巴马还要打压新兴经济体,以维持美国的相对优势。

美国总统跟我最大的联系就是美国印钞票让我的工资又打八折了。新兴经济体受到美国的伤害严重,现在美国这么搞,弄得东亚的投资环境也开始变差了。

一面示好一面打压

《环球》杂志记者/贾启龙(发自乌鲁木齐)

李高 男 26岁 战士 新疆乌鲁木齐

从最近的几任美国总统来看,他们给世界人民的印象应该是虚伪的。他们打着各种幌子,来谋取自身和美国利益。比如说,这一年多叙利亚战火不断,南海、东海争端再起波澜,这背后都能看到美国总统和美国政府的影子。向全世界发号施令,充当世界警察,利用武力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搅乱国际局势,这些都是美国总统的一贯做法。

在中美关系方面,我感觉美国近几任总统一直是一方面向中国示好,另一方面又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争端,给中国发展制造麻烦,他们还经常诋毁我国对外形象,夸大“中国威胁论”。

中日紧张美国使坏

《环球》杂志记者/张国俊(发自晋江)

陈国鑫 男 42岁 渔民 福建晋江

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奥巴马是这个国家的总统,但听说他当总统这几年美国失业的人很多。

按理说,作为美国总统,你把美国管理好就行了,但美国总统总是在世界上到处干预,好像是个世界警察,什么都管,这无形中造成了世界混乱。在我的印象中,近几任美国总统对我们国家表面上说得好听,其实暗地里时不时做不利于我们的事。

比如说钓鱼岛问题吧,中日关系紧张,你说美国没在背后使坏?这对于我们出海打鱼的渔民来说还是有一定影响的。钓鱼岛海域从来都是福建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区,按理说我

们渔民可以自由地在这些海域捕捞,可是现在这种情况,我们也担心。

美国的问题怪不得我们

《环球》杂志记者/黄浩苑(发自深圳)

马新国 男 55岁 农民工 广东深圳

我看报纸上说,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希望奥巴马做总统。但我的看法是,不管谁当美国总统,谁支持日本抢占我们的钓鱼岛,谁就难说是个讲公理的人!

要说美国和美国总统对我的影响嘛,我觉得是他们自己扛不下去了,硬逼人民币升值。这几年我们的东西不好往外卖了,工厂的老板说没有钱赚了,发不出工资了,我们农民工都存不下什么钱了。

美国就以为自己是老大,谁不听话就打谁。

以前中国穷,美国看不起中国,现在中国发展了,美国又怕中国超过它,总是挑是非,说中国人抢了生意,让美国人没有工作。可是你看啊,现在印度、越南那里的工资更低,工厂都往那里跑了,也没见中国跳出来对别人指着鼻子骂啊。所以美国的问题怪不得我们,只能怪它自己。

对中国一直在进行遏制、再遏制

《环球》杂志记者/郭朝飞(发自北京)

毛欣艳 女 25岁 金融业者 山东青岛

我挺关心美国大选的,前几届选举也都关注过,想看看谁能当选。可能是个人看法,我感觉美国总统都对中国不太友好。

在中美关系中,总是感觉美国对中国一直在进行遏制、再遏制。尤其是在经贸方面,这几年美国一直在向中国施压,我从事的是金融工作,我感觉美国的对华经贸政策随时可能会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总统也就是个“纸老虎”

《环球》杂志记者/周彪 (发自北京)

王福林(化名) 男 40岁 出租车司机 北京

我觉得美国总统肯定是个人物,否则也当不上总统。美国总统算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

篇五:课件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测试得73分答案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