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象牙塔教育平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31:28 体裁作文
象牙塔教育平台体裁作文

篇一:象牙塔教育小课签到表

篇二:大学是象牙塔吗

大学是象牙塔吗

查尔斯·汉迪如是说: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定的进程表,而是给每一个孩子的一份私人的进程表。

我记得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学校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大学生书写一份自己的人生规划书或大学四年的规划书,然而有几人能真正按照自己所规划的那样去走完自己的大学之路或是人生之路呢,真的凤毛麟角······

每个人都是自己个人管理监督师,监督能力弱了自然会被监督能力强的人所打败,很多大学生在走完大学时一直抱怨着:这个大学算是混过来了,大学上了一点用处也没有,就是无所忧虑的玩了几年。大家都在玩,这种“幼儿园生活”真的让人想想后悔不已。但也有很多学生却不后悔于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他们会说:在这里,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我懂得了交流与合作,学到了从小学到高中我不曾体验的多方位的的知识,眼界有所开阔并且生活的非常开心。

大学,每个人都遵循着自己的环绕轨道乐此不疲的度过着每一天,构成了丰富中带有乏味的大学生活,心中有了一个伟大的信仰与目标的在大学里不至于成为一个无头苍蝇最后收获寥寥,做事没有方向只管一时青春蓬勃时间充足乐意为此享受的在毕业时也不可能会取得自己做满意的大学硕果。生活是一本伟大的书籍,怎样去翻读它,就要看你用什么样的技巧了,大学不是整天无所事事,闷在宿舍或教师,做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的翁中乌龟,小心翼翼。大学是应该一群充满无限求学朝气与生机的青年学子的殿堂,在这里,每个人都有着伟大的自尊自信和胆识,学业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不盲从不自负,有着全球性的视野,正确的世界观。事业上:顺应国家颁布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规则,当今的时代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不断变化着,大学生就业供小于求,大学生贬值,于是个人胆识与魄力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足够的创业胆识与技巧就无法顺应自己的满足欲在社会中生存。毕竟这才是真正的大学,大学—大人之学。

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说过: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够上到由优秀的教师教授的最好的课程。这句话说的对极了,生活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老师,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现不善于去学习,其实我们在大学里学习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讲座,大部分都是知名专家开展的个人学术讲座,很多学生并不珍惜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墨守成规的去教室上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情愿在不喜欢的课程上倒头大睡,也不愿去听大学里很久才有一次的学术讲座,学习是有选择性的,然而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他们来大学里学习是学什么的,如果一个学生在校园中能针对性的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就不会荒废自己宝贵的大学时间,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与学习方法,该怎么去在大学里学习只有自己最清楚。

时代发展着,大学,对于来越多的人来说早已不再是一个很难企及的梦想,虽然成功并不意味着大学,但是还是有很多父母情愿花大把的钱让孩子们去体验大学,因为他们懂得,真正让孩子懂得如何走完大学了,孩子便能更好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而如果校园里不思进取了,注定将一事无成,而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希望铤而走险,因为这是历练孩子的时候。 大学是象牙塔吗?

这是很多大学的大学生们所不断讨论的问题,由于个人经历不一样所以个人见述不一样,但按照我的观点:大学并不是象牙塔。

大学像一片丛林,里面可能有巨树,也有小草,或者还时而可以看见干枯的树枝,然而不管怎么样,丛林还会存在,不会因为一根干枯的树枝或一颗庞大显眼参天之树的而终止整

个丛林的生态循环。多样化的校园构成的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你可以是一文不名的人,也可以是一鸣惊人的人,可是一定要记住,不要用自己所体验的大学生活来概括全部,因为生存的法则不一样,所以见到的就不一样。

大学不是象牙塔,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只要去做,便可以做到,可以有个性,可以有批判,可以有疯狂,可以有安静,可以有狂傲,可以有······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好好经营我们的大学,因为我们还是没有成长好的大树。

大学不是象牙塔,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已经作为一个成年人有了自己的存在,如果还是把自己当做一个长不大的娃娃,那我们准备长到什么时候呢,准备用一辈子来做“娃娃”吗,不是,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独立,要在渐渐中懂得生存的道理。

大学一定不是象牙塔······

美术学院 动画设计2班 曹玲 00912215

篇三:安全教育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和范畴

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外部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与主体对环境危险的认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等息息相关,后者正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这项教育应包含如下内容。第一,生命安全教育。影响生命安全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灾害类,如地震、火灾等;事故类,如交通事故等;刑事犯罪类,如杀害、抢劫、绑架等;生活隐患类,如宿舍用火用水用电不当引发的事故、饮食不注意导致的食物中毒等。要教育引导学生规避以上因素,学会防灾自救。第二,财产安全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避免财产的不正常损失,如因盗窃或诈骗等导致的财产损失。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持有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遇到学业就业压力,看到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交障碍等能够积极进行心理调试,不致抑郁彷徨,不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自伤自残等举动。第四,网络安全教育。要教育引导新形势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提高警惕,不能沉迷其中,不受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教唆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互相影响。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文化,对涉世不深、分析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新形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2.社会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当前全社会教育的注意力仍然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法纪、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则关注不够甚至有所忽视,导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必要的资源投入。

(二)校园因素

1.校园安全环境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已由象牙塔演变为开放的小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外来人员与学生同在校园内生活,不法之徒乘虚而入,敲诈勒索,侵害学生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扩招而新建的校区不少位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水平不高,刑事犯罪风险相对较高,食品安全状况堪忧。

2.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关心与就业率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仅停留在文件、报告层面,没有在整个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部分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投入较多,但却忽视了安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工作陷入被动。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体系。多数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重说教、轻实践的问题,教育形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安全教育远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家庭因素

1.少数父母成为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深刻影响着孩子,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过马路闯红灯,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习惯吃路边摊,孩子也少不了馋嘴要吃;父母不重视用电防火安全,孩子的防火防电意识也往往不强。

2.过分溺爱对大学生安全产生“负能量”新形势大学生多为“90后”,父母溺爱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溺爱会产生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除了学习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去做,也就使孩子失去了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教育、获取安全知识的机会,对危险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溺爱也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容易感到彷徨无助,面对挫折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容易心情抑郁、自怨自艾,甚至反应过激、报复他人。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由懵懂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其目的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是要将其打造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高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提升安全教育的成效。

(一)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大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尊重自己和他人,理性、淡定地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在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远离侵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高校应当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各项安全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补充,甚至将安全教育课程定位于必修课,用“学分”的刚性要求唤醒学生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2.强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人身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案例显示,大学生遇到危险时往往手足无措,坐以待毙,以致酿成惨祸,这也凸显了实用技能的重要性,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能培养:

(1)基本逃生技能,如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不要贪恋财物等。

(2)基本防盗防抢技能。如加强个人财物的保管,接快递保持警惕,不贪占小便宜等。

(3)基本急救能力,学校安全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专业人员现场演示等教会学生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的具体操作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等。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不要沉溺其中;提醒大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防止各类网络电信诈骗及黑客攻击;有效识别、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提高甄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轻信网络上的各种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从心理上构筑网络“防火墙”。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显示,由于学业、就业和情感等缘故,1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伤人、自虐等事件。高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广泛开展心理安全教育,通过广泛宣传、举办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同时要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遭遇家庭变故和学业、情感挫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进开展心理干预,防止出现问题。

(二)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当转换思维,从“学校要学生学习什么”向“学生希望提供什么”转变,做好安全教育需求调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不断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提高工作针对性。

2.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好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等传统教育载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增加有关实战演练的内容,如邀请公安、消防等单位走进校园举办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街道、派出所,帮助学生对社会整体安全形势以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地域、场合、时段有直观的认识。

3.充分用好新媒体教育平台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生活。学校也应与时俱进,充分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例如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风格、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推送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身安全,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与网络、影视公司合作开发安全教育趣味游戏、微电影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健全完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建立安全教育责任制高校要将校园安全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部门以及各年级、班级设置专项负责人,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与学生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及工作预案,确保有备无患。

2.健全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各高校应当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学生安全、重视安全防范的良好氛围;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有效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人员的排查和管理,面向学生加强安全服务的宣传,使更多有安全需求的学生可以便捷及时地获得安全服务。

3.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涵盖安全教育课程教授者、年级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主体的安全教育队伍,邀请公安、消防、网络、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配合建立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渠道,帮助家长改变“学生安全问题只是学校责任”、将学生送入学校后“大撒把”、对学生安全不闻不问的错误观念。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摸排掌握,任何一方了解到影响学生安全的不利因素均需及时向另一方通报,共同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学生安全实现从学校到家庭的无缝衔接。

篇四:走向憧憬中的象牙塔

走向憧憬中的象牙塔

——中国高校应该向着象牙塔式发展

摘要

“象牙塔”作为一种人们理想中的净土,一直为众人所向往。大学在未可就者眼中就是象牙塔般的圣地。现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众多弊病和挑战,逐渐失去了引导思想进步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象牙塔”这一概念和高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史、文化、社会、价值观、思想与创新角度论述象牙塔式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建设象牙塔式学府的观点,从人的方面分析建立塔式学府的一些必备条件,最后联系国内教育改革现状做了简要分析,向社会发出呼吁。

关键词

象牙塔 高等教育 北大 社会 文化进步 思想创新 价值观 正文

象牙塔的本义

Ivory Tower是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 Old Testament, song of songs)

第7章第4节,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Solomon)曾作诗歌1005首,其中《雅歌》都是爱情之歌。在第五首歌中,新郎是这样赞美新娘的,“?Your neck is like an ivory tower. Your eyes are pools in Heshbon,by the gate of Bath-rabbim?.”(??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很清楚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

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在书函《致维尔曼》中批评同时代的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 “象牙塔”一词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

在汉语中,象牙塔原指忽视现实社会丑恶悲惨之生活,而自隐于其理想中美满之境地以从事创作,意为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躲进孤独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凭主观幻想从事写作活动;外延涵义主要是“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院正是这种地方。象牙塔只是一个概念,人们把它用在生活中是为了用来说明自己生活的不现实。

由此可见,现代意义的“象牙塔”可以解释为一个不受社会众多因素影响的自由之地。很显然这样的世外桃源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众人的憧憬!就如同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出一样!可是热机效率达到1是不可能的,人们却在不断的使其接近1。

走向象牙塔

1.教育的现状决定高校教育不会停滞不前。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些令人不满的地方???:高校部分教师不再具有起码的师德,缺少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角色——学生的楷模。多少教授、博导同时又是某企业的老总或顾问。大学课堂里不见了他们的身影,而闪烁在各地的辅导班当中。教

授凶杀、外遇、师生冲突频频曝出??且不论原因如何,只是现象都使人灰心;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产业化”,试问一个普通本科生在四年大学生活后要花去多少钱,按照2005-2009年物价计算我得到的结果是不低于五万元人民币,真的是每个家庭都支付的起?助学贷款不过是帮你找个借钱的地方,而且直接导致还款人并不会想如何成长为一名有用大学毕业生,而是去想毕业后应当怎么多多赚钱,先还贷款。由此可想到,我们的高校在培育什么;逐步西化的高等教育,各高校不断引入所谓的“海归”,他们带来除了先进知识之外的同时文化冲击是可怕的。不平衡的文理科发展,大众的印象中,学理工类的人才是聪明的,有能力的,然而众多的理工类“人才”得到的是什么,翻译复制粘贴一些外文文献,混个证而已。疯狂的高校合并,难道三个臭皮匠合体就真的成了一个诸葛亮;方兴未艾而又脆弱的民办教育,随着社会潮流发展而变化的教育形式,这些学校才是真正需要承担起社会专业人才——也就是西方的白领、蓝领——的载体;所谓名牌大学,某某工程大学承担不了科教兴国的重任——教育的改革较之飞一般的工、农、商、卫发展就像蜗牛一样缓慢??中国高等教育的缺点远远不止这些,这就说明,高等教育需要改变。

2.其次,任重而道远的高等教育。摆在高等教育教育面前的重任,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勉强可以完成第一个任务,在第二个任务上,缺乏第三个需要的高精尖人才,所以创新方面,中国高等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诺贝尔奖的现状使国人感到不齿,新式的高等教育是我们的希望。借鉴于军事科研部门的丰硕成果,学术气息浓厚且不受世俗干扰的校园、研究院正是我们需要。可想象牙塔式的校园不正是如此?

接近象牙塔≠脱离社会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决定了其社会性不可动摇。脱离社会的学校,即使在完美也不过是空想。虽然象牙塔是达不到的,然而接近象牙塔(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并非远离社会。这里的象牙塔式的校园不但不能脱离社会,而且会更大限度的对社会作贡献,当然离不开社会大家庭的支持。无论历史、文化、环境还是价值观、创新都是在社会前提下才有意义。

人类的教育史可以大致概括为三个时代:神话与习俗时代,即“感性时代”,绵远3000年的哲学时代,以及贯彻上世纪到现在的“科学教育时代”。作为“科学教育时代”代表的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前文我们已经列出了部分。时代在进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意味着未来的高等教育必将有一个“文化转向”???。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史上,20世纪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等)中诞生的新文化运动,继而学子们又以文化先驱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改变中国的“五四运动”。当时的北大之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现在的北大比绝对称得上“象牙塔”了——一个不受社会众多因素影响的思想开阔,学术自由之地,而且备受社会的支持,教师无需为生计发愁,学生免除学费??。但是受到西方文化侵略严重的北大等高等学府的现在,正在逐步远离塔式的教学,于是乎人才大量外流,“一流本科生,二流硕士,三流博士”的现状日趋严重。我们需要的是传承5000年华夏文明的创新校园文化,而不是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高等教育培育出来的是我们社会的精英,历史赋予他们推动思想进步的重任,建立一个能够培育出创新思想的“塔式”校园文化迫在眉睫。

“人之初,性本善,心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多么的关键。大学是未来的精英们初步阅读人生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他们需要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大学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更大的收获是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等,知道了人生的目标,学会了选择。而如果不接受高等教育,直接进入社会,正是青春年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或者过早的受到打击而一蹶不振。虽然有少数人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中站住了脚步,并为世人称赞,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学以其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人文,多彩的校园活动,前辈的谆谆教诲,社会的浅层接触--------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大好青年由未成熟走向成熟这个过渡期的最佳场所。试问我们花大力气培养的精英们应该是未来社会大厦的规划者,还是所谓“适应”某些工作缺口的小工?浅水难出蛟龙,唯有高耸于天地间的象牙塔才能教育出能越过龙门的鲤鱼。而且,人人追求进步的塔中风尚不仅保证塔中人不受外界低俗影响的保证,也是向社会输送的人才需要带给社会的新鲜血液。

历史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战争与杀戮,人们的价值观在血与火之中进步。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滞后是这些不幸的根源。每一次的经济、政治的飞跃都会使这种滞后难以继续维持下去,于是只能用伤痛来实现跨越!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生产力飞速前进,难道我们还要等待那次会使无数同胞丧生、导致经济倒退的“跨越”?与时俱进,社会大家庭需要不断新思想、价值观的推动才能跟上经济的步伐。而这些新思想、先进的价值观从何而来?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辛勤的工人,也不能于寄希望劳累的农民,当然也无法求取于日理万机领导人们。一个产生新思想、先进价值观的最高效地方——象牙塔式的大学会为社会思想、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

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大部分都出自于高等学府、研究院。回想这些人类财富的产生过程,科学家、思想家们要么是在当时思想、言论相对自由独立的学院,要么是在自己开创的一个类似于象牙塔的空间中。当今的国内的学府已经基本上矮的和其他社会设施一样了,不再有直插云霄的气魄,故而高等教育弊端重重。社会需要创新,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责怪开公司的博导,各地考研辅导班中的教授,而应该建立一个可以让他们专心于学术的环境。美丑是相对的,丑在更丑中是美,要更美只有在美当中才能实现。塔式的高等教育恰好是远离陋习的美得所在。优雅校园环境、追求进步的学习风气、没有后顾之忧的科研环境、美得学府文化、超然的价值观理念,如此象牙之塔师生们还会丑闻频传、四处奔走吗?这才是精英诞生的地方。

象牙塔式校园的建立

象牙塔中主角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总有长成的一天,而教师在塔中所待日久,同时也是各级学子思想、价值观、文化知识的传播纽带,同时肩负着科技、教学创新的重任,因此教师是塔式高校能够建立的关键所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高校教师不是神,但是在专业教育上应当严格要求,当然这样的教育精英社会也应当给予丰厚的回报。教师专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长。作为一名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本来就具备知识传授者、学生楷模、管理者、心理医生、学生的朋友和知己等职业角色[4]。然而,教师的认知结构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创造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5],因此在先前基础上,象牙塔式学府中的教师还应该是新思想的引航人,进步价值观、学术创新的传承者,专业知识的楷模等。除此之外品德,专业态度无不向塔中的教师提出挑战。如此高的要求注定人数很少,其实很接近象牙塔式的学府并不需要很多,区区数所而已。而其他的高校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成为高塔与社会大平地之间的缓冲。各行业部门所要的对口人才由民办高校和职

业教育学院来培养。

同样,对于学生的选拔要求也是很高,这与现行教育不谋而合,所不同的是,选拔的手段和标准。不能只依赖高考的分数,更多的是全面素质的考察,各项能力的综合选拔,之后按其兴趣、基础、天赋进行专业的培养。最近实行的校长推荐的选拔形式只是一个前奏。这种培养要以思想道德的培养为首,即主要激发其创新思维。这不但符合教育 的“育人”而非“制器”目的,而其为新思想、先进价值观的产生打下基础。现行的教育改革也在想着这个方向迈进[6]:既重知识传授,更重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和塑造;既重认知过程,又重情感体验、一直锻炼和行为训练;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过程。当然象牙塔式教学并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些,更加应该注重的是学术的交流、思想的创新以及对社会的价值观影响,为处在滞后文化下的人们引导方向。

结论

综上所述,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确实是社会所需要的。建立起数座象牙塔式的高等学府是民族崛起、国家进步的

象牙塔教育平台

强大动力。由点及面地新文化传播使文化不会成为阻碍经济高度发展的桎梏。而且种种的教育改革也是向着塔式教学发展。不同程度的塔式教学分布很好的解决进步与社会需要的两方面问题,并且能使其有所专。因此,现在的工作就是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赋予高等教育工作者更合理的物质回报,制定高校发展目标,并逐步完成各学府的象牙塔化进程。同时,完善教师和学生选拔方式,最后建立起造福现代和未来的象牙塔式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 《中国大论坛》(孙宜学 主编)之《中国教育现状沉思录》 柏岳 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 《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五版)》[美]珍妮·H·巴兰坦 著,朱志勇 范晓慧 主译,凤凰教育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石中英 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教育心理学新编(修订版)》汪凤炎 燕良轼 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应湘 向祖强 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刘献君 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篇五:坚守心中的象牙塔

坚守心中的象牙塔

——燃烧在复旦大学里的岁月

自出生以来,我跌跌撞撞地走过了18年,其实在这18年的生命里,我的道路算不上崎岖,甚至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毫无挫折而言…但我始终还是觉这18年里生活过得跌宕起伏,这并不是表面上的起伏,而是内心的激荡.这十八年来,我是弯着腰走过来的,是在妥协中走上了平坦中的道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的。然而,社会认同越来越多,对自己的认同却越来越少了。很久以前,大概是小学吧,就已经对人生有规划有理想了。理想从来没有消失过,但是总是在变化,或是出于成长的局限,或是出于现实的压迫,又或是出于价值观的转变。从小孩到成年,越来越接近现实,但是离心中最初的梦想却越来越远了,也许这是人生中正常的蜕变,然而,我心有不甘,不甘内心那一泓清澈的泉水枯竭,不甘内心的私人空间被扰乱。

转眼间,我走过了幼儿园,走过了小学、中学,现在,终于到了大学了,这貌似已经是人生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与社会处于隔离状态的最后一段时光了。 对于大学,我没有多大奢望,也没有多大幻想,但是我起码还是饱含着期待、憧憬和敬畏的感情来面对大学的。大学,在我心目中,是自由、平等、前卫的象征,也是一座高高耸立的象牙塔,周围都是向往真理的朝圣者,没有一丝污染,没有一丝猥亵。而我,便是其中的一者,我愿用我激情而短暂的岁月,去守护心中那永远而神圣的象牙塔。无论现实怎样变化,变得如何残酷,我内心的象牙塔都不应发生任何变形,我也将一直站在理想这边,用墨水,用笔尖,守护着内心的象牙塔。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