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金华婺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26:02 体裁作文
金华婺剧体裁作文

篇一:金华婺剧

金华婺剧,发源于浙江金华,是金华最古老的戏曲。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当地的人们有的叫她为农村戏,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因金华历史上素称婺州而得名。她拥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婺剧在金华这个拥有浓厚艺术文化的城市,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比发源于江苏昆山,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只晚200年。

婺剧是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剧种,艺人多系农民出身。以前,农闲时出外组班演戏,农忙回家生产,直到抗战初期才开始有固定的班社出现,长期流动于乡村演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婺剧在表演艺术上以鲜明生动与强烈粗犷相结合,不但保留了许多傀儡、傩舞、目莲戏等古老的表演动作和程式,且拥有变脸、耍珠、舞叉、窜火、窜梁、穿刀、十八吊等大量特技表演。

“以前,婺剧团的戏班子到了某个村子演出,不管有多忙,大伙都要撂下活去看戏。附近乡村的人,也会赶去凑热闹。如果是专业剧团来演出了,那更是万人空巷,连房顶都会挤满人。”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处处长楼存记向记者描述了他印象中的婺剧。“看戏的时候,最开心的就属小孩子了,不仅能看戏还能吃到许多好东西,那个开心劲就别提了。”每当正月里或到了特殊的节日,金华农村的婺剧团演出,可谓忙的不可开交。这时农村“鸡毛换糖 ”的小贩也忙着赶过去做生意了。 婺剧的出现也同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写戏人”方景昊的说法证实了婺剧在金华的火爆。方景昊常年在金华农村走动,看哪些村子要演戏,能出什么样的价格,然后根据每个村子的要求,跟相应的婺剧团联系。“现在农村人有钱了,都争着要看戏,比如庙会开光、节庆什么的。尤其是正月里,剧团根本忙不过来。有些好的剧团,一年能演出500多场。”据了解,金华目前有专业剧团10多个,农村剧团近百个,平均一个剧团一年能演出300场左右。婺剧成为金华农村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婺剧老剧种焕发出新光辉

京剧是国剧,可婺剧是京剧的祖宗。戏剧大师、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前说过:“京剧的前身是徽戏,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看来还得到婺剧中去找。”梅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徽剧进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它源于明朝中叶的弋阳腔和明末的义乌腔,吸收西秦腔、石漮腔等唱腔所塑成。在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使大批皖南人移民金华,带入了徽戏,逐渐合流,构成了以徽戏为主体的戏剧剧种———婺剧。

同治初年,金华本地就有徽班30余个,农村的“太子班”(业余徽班)以千计数,足见其盛。当时的艺人,足迹遍及穷乡僻壤,为农民演戏,庙会、集市更显闹猛,有时一个地方,会有两三个戏班同时演出,互相摆行头、亮角色、比高低、争观众,唱“对台戏”,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在长

期舞台实践中涌现出一批群众欢迎的名演员。解放初期的有周越先、徐京福、周越桂、徐汝英等;近一些的有郑兰香、吴光煜、葛素云等;再近一些的有陈美兰、张建敏、周志清、朱元昊等人。

婺剧保留了大量优秀徽戏剧目与珍贵史料,如《列国记》、《龙凤阁》等,有的已是海内孤本。不少大戏,至今仍能从婺剧徽戏中找到原来的模样。在表演方面,保留了徽戏许多独特古朴的程式与技巧。以脸谱为例,目前,除京剧外,也只有川剧和婺剧还保留自身的独特的脸谱系统,婺剧脸谱有200多种;又如婺剧的表演方面,上世纪40年代,婺剧服装无水袖,故演员的功夫多在手指与手腕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再如,其行当,角色十分复杂,多达十五六种,角色分工严密,一般不串演,十分讲究。

解放前,老艺人生活艰难,走街串巷,风餐露宿,生活没有保障,长年累月在农村演出,深受农民群众喜爱。解放后,该剧种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1952年底,浙江省文化局以衢州婺剧实验团解散后留省文工团婺剧组人员与大荣和班合并建立浙江婺剧实验团。1956年元旦,以婺剧训练班为基础整顿婺剧实验团,成立了浙江婺剧团。为保留婺剧的地方特色,把原定设在杭州洪春桥的团址改设在金华。

浙婺在坚持为人民群众演出外,还担任了出国演出任务,把这门艺术介绍到国外;在保留传承婺剧传统艺术外,推陈出新,兼收并蓄了其他剧种的长处,取得令人可喜的成就。音乐创造了新的板式,丰富了伴奏乐器;舞美也从简到复杂,有了不少创新;在表演上继承、吸收,使之特色更浓郁;在创作上,整理了《西施泪》、《断桥》、《对课》、《僧尼会》等。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观看《对课》演出后,接见演职员时称赞道:《对课》改得好,有新意,神仙斗不过凡人,老不如少,想占便宜的人占不到便宜。令人欣慰的是“又有新声说婺州”。新一代婺剧人,创造了婺剧的新辉煌。在出作品上,新创作了《白蛇前传》、《贺家桥边》、《梦断婺江》、《江南第一家》、《昆仑女》等,多次获国家奖、省级奖;在出人才上,涌现了陈美兰、张建敏等一批新秀,陈美兰、张建敏获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陈美兰还获文华奖,一批新演员脱颖而出;在出效益上,浙江婺剧团继承了为农民演出的光荣传统,2003年12月,该团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全国和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在送婺剧下乡同时,2004年该团成立了“三农艺术团”、后又成立“歌舞团”,将更多精彩的剧目献给农村、农民。2006年1月至6月仅半年时间,浙江婺剧团在金华城乡23个村(社区)演出163场。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篇二:金华婺剧发展现状及市场化运营

金华婺剧发展现状及市场化运营

【摘要】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此背景下,地方戏剧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想要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合理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加大创新力度,以期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本文以金华婺剧为例,探究分析了现在地方戏剧的发展现状,为地方戏剧的市场化运营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金华婺剧;现状;市场化;建议

一、引言

所谓地方戏剧,即具有某个地域风格特色的,为当地人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地方戏剧作为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地方戏剧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资金不足、市场狭小、缺乏发展动力。在此前提下,地方戏剧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必然要依靠其市场化运营,主动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来,保持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地方戏剧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地方戏剧剧种的发展研究和政府主导下的地方戏剧发展规划,从市场营销管理的角度研究地方戏剧发展的成果较少。因此,可以说地方戏剧市场化研究并不十分完善。本文通过对金华婺剧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地方戏剧市场化运营的合理建议,旨在帮助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受众对金华婺剧的认知现状

目前,金华婺剧在当地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就市场本身而言,地方戏剧的受众主要是针对时间充裕,有足够的精力欣赏戏剧的群体,这一群体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处于非工作状态,有足够的时间和物质基础观看婺剧,而在精神文化不丰富的年代,观赏婺剧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主要精神生活。

如图1所示,婺剧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它是当地人民主要观赏的戏剧,对那个年代的受众影响较为深刻。中老年人对婺剧的认可程度比较高,也愿意去欣赏婺剧。与此相比,在信息化时代成长的年轻人对婺剧这种古老艺术表现形式和其陈旧的剧本故事没有较大的认可程度。在被调查的青少年中,喜爱婺剧的青少年只占到了20%~30%。这就导致了婺剧发展缺乏后劲,没有延续其发展的目标市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的流通速度越来越快,青少年处在各项文化的交流碰撞之中,且青少年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传统而古老的婺剧在青少年当中很难普及开来。

此外,调查中还发现,表演婺剧的民众越来越少,除专业演员外,只有少数老年人表演婺剧,而几乎没有青年人表演婺剧,他们对学习婺剧表演也不感兴趣。因此,婺剧在中老年群体中认可度较高,在青少年中认知度较低。这种现象也就直接导致了婺剧发展的断层,影响了婺剧的长远发展。

三、金华婺剧商业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戏剧商业化运营的含义

地方戏剧商业化运营指的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将戏剧演出从剧目策划、成立剧组、排练、直到正式演出、营销推广等过程进行的一系列专业化操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戏剧总体构成中的众多局部形态,由于感受到日益强烈

的文化交流障碍,从而陷入某种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商业化运营不仅可以帮助地方婺剧团摆脱生存窘境,还可以激发其提高专业化程度,紧扣时代需求,创造出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演出剧目。

2、金华婺剧在商业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戏剧剧本单一,缺少时代气息。我国地方戏剧剧本单一,多以历史题材的剧本为主。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受访的剧团演出剧本大多为传统剧本,即在婺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典剧本。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剧本数量较少,改革开放至今为止的剧本更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新的剧本涌现。据了解,现有婺剧剧本700余种,所描写的题材均为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且这些故事都为观众所熟知,并且已经以电影、电视剧和其他戏剧等方式上映。

剧本的单一,导致受众较少,进而影响了市场的开拓。婺剧作为地方戏剧,其受众主要为当地居民,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腔调唱词也立足于为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然而,剧本的单一使得当地的受众在欣赏该剧之后,就不再对其产生兴趣。只有部分忠实的受众坚持反复观看同剧本的婺剧。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具有地方方言腔调的地方戏剧更无法被大众所接受。纵观婺剧的发展,其表现现当代生活的剧本几乎没有,这就导致了其受众从当地民众发展为当地的老年民众,年轻人虽然可以接受传统的剧种,支持婺剧的发展,但是无法接受不能反映现当代生活的剧本。地方戏剧团想要在商业化模式下运作,必须创作出与时俱进的剧本。

(2)地方戏剧缺少有效的宣传方式。由于地方戏剧缺少有效的宣传方式,影响了人们对于地方戏剧的关注程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报纸和电视并不是唯一获得信息的手段,而普通的宣传单和宣传彩页其所覆盖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地方戏剧的市场也就越来越狭小。城市人民的精神生活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电影、电视剧行业的不断进步而发生了改变。在技术革新和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单一,精神生活主要集中于本地的地方戏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和高清电视以及立体电影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大众精神消费的重点。而电影和电视剧的宣传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和电影作品其宣传方式覆盖了电视、宣传彩页、杂志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宣传方式。

反观地方戏剧,在针对婺剧的调查中仅仅看到少许的新闻报道和部分宣传彩页,以及乡间的口头散播作为其宣传手段。甚至可以发现,婺剧就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是能够被本地大众所接受的,而部分非长期票友的民众却因为不知道其演出的信息而错过观赏。地方戏剧在宣传上一直偏向于老年人,其受众定位也是老年人,其宣传不能够有效的引起民众的关注,同时忽略了对非老年市场的培养,进而导致了其发展市场越来越狭窄,并逐渐地淡出大众的视野,仅仅被小部分人接受和欣赏。

(3)地方戏剧发展定位不明确,缺少长期发展战略。长期以来,地方戏剧的发展主要依靠各个地方剧团,而地方剧团或依附于政府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分下属的职能单位而存在,或由民间自发的组织,自负盈亏,没有或者较少地有资金来源。这种现象沿袭了改革开放之前的体制,并没有实现市场开放。体制的僵化是地方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地方戏剧则仅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工具,并未从商业和市场的角度来看待地方戏剧的发展。反观西方的马戏团,虽然也受到了电影、电视行业的冲击,然而其采用市场化运营方式,积极地改良演出节目,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市场定位不清,直接导致了组织在发展过

程中偏离其轨道;而长期发展战略意识模糊,影响了组织的良性运转。正是这些原因,从根本上制约了地方戏剧的发展定位。在婺剧的发展过程中,大多剧团没有以商业化的本质来看待自身的成长,没有长期发展战略,而是以勉强养家糊口和发展兴趣爱好的角度定位。因此,定位的不清晰,导致了地方婺剧团只能勉强达到盈亏平衡;长期发展战略的缺乏,造成了婺剧自身发展的停滞不前。

(4)缺少科学的管理。目前,作为地方戏剧的表演机构,地方戏剧团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或者是民间自发组织筹建。在此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统一的筹划。在管理上,没有以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观念对戏剧团进行科学的筹备和组织。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婺剧大多是在农村和社区进行表演,大部分的剧团只有微薄的演出费,很多演员靠第二职业生活,这也间接导致了戏剧团在管理上必然会出现漏洞。此外,剧团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一人身兼数角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明确的职责定位,造成了管理的混乱,从而导致了地方戏剧团不能按照盈利组织的方式来激励员工;没有科学的管理,也就无法使地方戏剧团走上正轨,进而进行改良和创新。

四、地方戏剧市场化运营的措施

1、采取科学的企业化管理模式

地方戏剧团现有组织模式大多仍为传统的“班主制”,不能起到市场化运营效果。因此,地方戏剧团应进行组织变革,采取科学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责权分清,各司其职。要做到科学的管理,首先要将演员与管理角色分离。演员应以其本质训练为首要任务,应由专人负责剧团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其次,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地管理演员的绩效和发展,演员才能摆脱“班主制”的束缚,更加有效的组织演出。地方戏剧实行企业化运营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冲击,甚至导致多年的入不敷出。然而,地方戏剧的市场化运营确是市场经济下地方戏剧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各种戏剧市场的充分竞争,才能给地方戏剧的发展带来活力。

2、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和策划

在商业化运营过程中,地方戏剧团作为服务业的一种,要充分了解受众的消费心理,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和详细的先期策划,了解受众的消费倾向和关注点,最大限度地了解目标客户的消费行为。目前,地方戏剧团要想吸纳更多的受众,就必须进一步地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之后,对不同的市场和受众开展不同的市场分析与调研,对受众的数量、群体的特征和演出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在制定市场策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感受和对本剧的可接受程度,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案。在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进行营销方案策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针对中老年群体,营销方案应该以传统的演出剧目为主;针对青少年群体,应做到大胆创新,积极吸收时代元素,使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接受婺剧。

3、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金华婺剧

由于地方戏剧团在宣传过程中,宣传手段单一,宣传方式陈旧,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地方戏剧的知名度,应该以多种宣传方式相结合,合理地利用宣传工具。类似东北地方戏剧“二人转”,其最初的宣传方式同样是以宣传海报和义演为主,效果较差。后来经过系统的改良,与地方电视台、省台联合,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以娱乐节目的方式宣传,通过穿插于电影、电视剧和小品之中,渐渐的影响受众,逐渐被受众所接受。以婺剧为代表的地方戏剧,应该充分借鉴东北地方戏

剧“二人转”的宣传模式,利用电视和网络媒体,加强宣传力度,扩大自身知名度。

4、适度改革,与当代市场经济相适应

地方戏剧团要想长期发展壮大,就应该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地方戏剧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其影响了一代代人。这在当时,是流行于街坊闹市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与当代的电影院有相同的公共功能。而发展到现在,其功能已经越来越弱,发展遇到了瓶颈。因此,地方戏剧应该适度改革,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地方戏剧团应该创作适合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剧本,改变剧本单一的现状,满足当代人对不同题材戏剧的需求。作为服务业,地方戏剧团应该立足于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提高其服务的附加值。建立差异化服务,有利于利用现有资源,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从而借助“演员明星”“会员分级”等条件,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保持客户忠诚度。

5、开拓多样化的盈利模式

地方戏剧团要想发展壮大,就应该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开拓更为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当今社会,文艺表演与现代旅游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方戏剧团可以效仿《云南印象》,除了卖票商演,还可积极探究自身的文化特点,挖掘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寻找与自身特点和气质相符合的旅游景区进行长期合作。只有开拓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地方戏剧团才能长期稳定地生存,进而在表演中强化创新能力,为自身发展增加活力。

【参考文献】

[1] 徐英子:论我国戏剧演出的商业化运作[J].当代戏剧论坛,2001(5).

[2] 曾亚玲、李娌:旅游景区文艺表演的文化内涵和商业化运作[J].长春大学学报,2007(11).

[3] 姚振发、张建成:婺剧下乡难“脱身”:浙江婺剧团送戏下乡受到农民争抢的启示[J].戏文,2000(2).

[4] 方宏烨:试论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之义乌婺剧

中国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金华义乌婺剧

作者:浙江农林大学广告152班龚双双

第一部分:背景说明

一、调查目的:

1、感受金华义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2、体会实践的作用,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激发自己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调查对象:义乌婺剧团团长

三、调查时间:2015年12月

四、调查方法: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及实地采访

五、调查地点:义乌稠城镇下车门

第二部分:调查过程

一、前期调查

1、通过网络收集采访对象的信息

义乌婺剧团成立于1949年4月。前身是金华徽班徐乐舞台。1953年4月在江西省玉山县演出,改为江西玉山婺剧团。1955年5月演出到义乌,登记为浙江省义乌县婺剧团。1987年7月改称为义乌市婺剧团。迄今已历60余个春秋,可谓生生不息,历久弥坚。60多年来义乌婺剧团的群英粉墨登场,以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艺术功底,为婺剧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剧团主要演出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赵氏孤儿》、《黄金印》、《英雄泪》、《相国志》、《拨浪鼓金曲》、《义乌兵》、《鸡毛换糖》、《双风冤》、《吕布与貂蝉》、《双枪陆文龙》、《八仙过海》、《恩仇记》、《临江会》、《挡马》。《义乌兵》和《鸡毛换糖》是为宣传义乌精神而拍。

剧团主要获奖情况有:1993年盛剑光参加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演出《拨浪鼓金曲》获演员一等奖。1996年10月郑义明参加浙江婺剧节大奖赛演出《义乌兵》荣获演员一等奖(楼巧珠、张国标),音乐一等奖(楼敦传、诸葛智屏作曲),舞台设计一等奖(张荣奎)。2003年7月参加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演员戏曲表演大赛:楼巧珠获十佳小生金奖,方萍获十佳花旦金奖,葛鹏飞获十佳鼓师金奖,龚奎兴获伴奏金奖。剧团有钱啊英、吴连英、罗胜英等三位

婺剧著名演员(艺人),载入《中国婺剧史》史册。

剧团演出的《相国志》、《吕布与貂蝉》、《八仙过海》、《战雁州》、《黄金印》和《杀狗劝妻》等剧目被拍摄成VCD片。《斩吕布》、《八仙过海》、《赵奢收赋》、《临江会》和《挡马》等剧目被浙江电视台录制成电视艺术片。《临江会》、《米糠敲窗》、《九件衣》和《拷打提牢》等剧目被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摄制成舞台艺术片。

2、通过亲朋好友询问采访对象的空闲档期

时间定为12月25日晚上

二、采访中期

25号晚上赶到义乌婺剧团团长家中,对他进行采访,团长非常平易近人,我本来还想采访楼巧珠女士(楼巧珠于2009年凭借《赤壁周郎》中周郎一角荣获第19届上海戏剧“白玉兰”奖,成为全国婺剧演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但因其正在排练新戏没有时间,团长便提议可将楼巧珠唱戏的音频赠与我。他还与我探讨了一些关于婺剧的问题,一点也不嫌弃我这个门外汉。

以下为采访义乌婺剧团团长的内容

三、采访后期

采访完团长之后,本想再去广场上拍一段现场唱戏的视频,但因天气太冷,并没有人在唱戏,所以我便回去整理团长的采访视频了。

第三部分:基本结论

针对此次调查,我设计了一份关于义乌婺剧的调查问卷并发布。

填问卷的大部分人年龄在三十岁以下,且半数以上是义乌本地人,比较受此年龄阶段的人喜爱的剧种有婺剧、京剧、黄梅戏等,十分之九的人更喜欢看现代电视剧。半数以上的人平时根本不看婺剧表演也从未了解过婺剧,

但是如果给他

们机会去看婺剧还是有半数以上的人愿意去了解婺剧、去欣赏婺剧。对婺剧未来的发展被调查者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

多数人认为应多写一些新颖的剧本,融入现代元素又不失婺剧传统特色,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可以开设更多的婺剧戏曲班,让新一代的孩子对婺剧有更多的了解,能让婺剧后继有人,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永久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400多年来,婺剧以其优美的旋律,古老浑朴、强烈粗犷的艺术特点,深受义乌广大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承上启下、继往开来,都为了让婺剧这朵古老的艺术奇葩永放异彩而倾注心血,不遗余力。近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也始终把弘扬婺剧作为义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来抓,义乌更是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利用好婺剧这个文化遗产,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义乌人要让婺剧演遍全国,走向世界。

第四部分:附件(调查问卷)

篇四:“对家乡戏--婺剧的研究”的研究报告

徽戏的正宗,京戏的祖宗,南戏的活化石——婺剧

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有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戏曲,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华美雍容的装束,异彩纷呈的曲目,演绎的着人生百态、古往今来,其丰富的强调响彻世界的东方!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特有的戏曲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然而你可知在如,诗一般的江南,流传着一种独特的剧种——婺剧,他被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称作是京剧的祖宗,可见其在中国独有的戏曲艺术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400年来,婺剧以其特有的光鲜亮丽,直到今天依然在家乡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跃动。出于种特有的美的好奇与对家乡文化的热情,我们观看了婺剧的名家名段,聆听了婺剧的著名曲目,粗略了解了婺剧知识,后又查阅各类资料,从而对婺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经过了两个月的忙碌,终于,我们获悉了一系列的婺剧信息,懂得了全面的婺剧知识。

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这5种风格各异、对比鲜明的戏曲声腔与时调于一身,其音乐的丰富多彩在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首屈一指。这使得婺剧音乐当之无愧地成为婺剧艺术的精华所在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之

一。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称婺剧。婺州大地的戏剧,特别的艺术出自于特殊的地方。

婺剧源于明朝中叶,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婺剧剧目丰富,传统深厚,特色浓郁,影响深广,有徽戏“活化石”之称。200年前,四大徽班进京,融二黄、西皮、昆、秦诸腔之长,衍变成了京剧。徽戏自身反日益衰弱,甚至连其发祥地安徽,也因受到京剧倒流的影响而逐渐消失。婺剧则是徽剧早在徽班进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是中国戏曲舞台保留徽戏剧目与资料最多、最完整的剧种之一。它拥有800多个大小剧目,3000余首曲牌。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曾这样赞过婺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是的,我们再后来的研究中确实发现了在婺剧中有国粹京剧的魅影。

原来,金华、衢州自古为东南四省通衢之地,陆路、水路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历史上出过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戏剧家,为地方戏曲艺术的孕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800多年来,它始终置身在浓郁的戏曲文化包围之中。它东南的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北面的绍兴,是乱弹调腔流行的中心;西面江西弋阳、乐平是高腔发生、盛行的地带;东面又是余姚腔、海盐腔的发源地;西北的皖南地区则是微调的发生地。这些地方与金华山水紧密相连,不仅激发了婺剧的产生和发展,也很自然地把各地戏曲艺

术带到了这片土地上。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经济的发达推动了艺术的萌芽、滋长。

我们了解到,婺剧在旧社会的摧残下,艺人流离失所,解放初仅在金华地区留下少数班社。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婺剧获得新生。1953年,浙江省文化局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成立了金华专区婺剧实验团和浙江婺剧实验剧团,1954年决定兴办浙江省婺剧团。接着,全区大部分县相继成立婺剧团。为使婺剧后继有人,浙江婺剧团1955年招收郑兰香、吴光煜等一大批青年演员,1958年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创办了浙江戏曲学校婺剧班,该班在全省招演员、乐队45人,是新中国第一代婺剧中专生,毕业分配全省各婺剧团。

1957年全省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戏曲调演。婺剧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和积极性,一方面对演出传统剧目进行推陈出新,逐个进行整理,另一方面对传统艺术进行挖掘抢救,纪录出版了《婺剧传统剧目汇编》、《婺剧音乐、徽戏部分》使大部分传统剧目和唱腔曲牌得以保存。并整理和加工出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黄金印》、《送米记》、《孙膑与庞涓》、《米栏敲窗》、《父子会》、《马前泼水》等剧目参加调演。编、导、音、美及演员全面获奖。婺剧艺术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获得了新生。

古老的婺剧艺术,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无微不至的关怀。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杭州观看了婺剧优秀传统小戏《牡丹对课》后给予热情肯定和鼓励,并接见郑兰香等优秀青年演员说:“你们这个戏改得不错,有新鲜感;神仙斗不过凡人,老不如小,让老想占便宜的人得不到便宜。”1962年婺剧首次进京演出《双阳公主》、《三请梨花》、《牡丹对课》、《僧尼会》、《断桥》等剧目,受到首都文艺专家的高度评价。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后给予热情肯定和鼓励。周恩来三次观看演出,并邀请部分演员到中南海住所,作长时间的亲切谈话。著名戏剧家田汉还特地为浙江婺剧团的演出题诗,以资鼓励。

然而,在十年动乱中,婺剧倍受洗劫。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婺剧又获新生。文革中砸烂的婺剧团又重新恢复演出。被禁锢多年的优秀传统剧目又重新与广大观众见面。并新创作《西施泪》、《梨花狱》、《铁灵关》、《白鲞娘》、《讨饭国舅》、《商鞅变法》、《血剑》、《吃醋拜相》、《李渔别传》、《义虎案》。现代戏《心肝宝贝》、《雷锋啊雷锋》、《桃子风波》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西施泪》、《梨花狱》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

改革开放后,农村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业余婺剧团如雨后春笋。1982年统计,金华地区就有554个,出现了热气腾腾的新景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4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将永康县舟山乡婺剧团演出的《姐妹缘》(顾锡东编剧)拍摄成连环画在全国发行。 1985年,义乌义亭区婺剧团应北京市政协、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邀请,赴首都演出历史名剧《海瑞罢官》,

受到好评。一个农村剧团上北京,不仅推动了婺剧的发展,也为浙江赢得了荣誉。

近几年来,婺剧又曾在文化部和浙江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安排下,先后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演出和交流。

匆匆的,时光荏苒婺剧已走过了400多个春夏秋冬,我们看到了婺剧的过往烟云,看到了婺剧一步步向着今天走来,还要一直走下去走向未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自然地,有着400多年的历史的婺剧,经历了风雨坎坷,形成了特有的鲜明的艺术特色。令人感动,为之震撼,那种美是深入人心的。接下来我们发现剧的独特之处。

一、婺剧腔调的介绍

1、高腔

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

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

2、昆曲

昆曲,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实际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 现其剧目已较少演出,部分曲调则为乱弹声腔所吸收,如乱弹曲调中含有[昆头][小桃红][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断。

3、乱弹

因专工乱弹的“乱弹班”多出自浦江县,故又称“浦江乱弹”。以二凡、三五七、芦花为主要唱调。其流行地区除金华、衢州、严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庐一带演出。二凡具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认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调。三五七具有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属早期吹腔。有人认为其形成与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诸腔有关。芦花则源于吹腔一类,系徽戏遗响。

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乱弹在婺剧中,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拔子”四个声腔。“三

五七”“芦花调”由安徽“石碑腔”演变而来,用笛主奏,曲调华丽、流畅、舒展,唱调字少腔多,后发展为字多腔少的“叠板”。“二凡”是秦腔传到南方后演变而成的声腔,在婺剧中又发展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种不同属性的曲调,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紧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别具有激昴、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拔子”也有“倒板”“回龙”“原板”等板式。按定调性质,一般“二凡”与“三五七”相联,“芦花”与“拔子”相联。剧目较多,如《芦花絮》《桂芝写状》《雪里梅》《珍珠衫》等。

4、徽戏

自皖南传入。清末以来,大量皖人迁往金华一带,多数经商,徽戏随商路流入,金华、衢州两府本地徽班达三十余个,仅1918年前后开设的本地科班就有十余个。婺剧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芦花、吹腔等老徽调为主。唱西皮、二黄,表演粗犷、泼赖、朴实、健康,剧目有《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等。其中《火烧子都》《水擒庞德》等的表演风格,在今皮黄剧中较少见。

5、滩簧

相传源出苏州滩簧。乾隆、嘉庆年间(1936-1820),金华已有曲艺滩簧坐唱班。有人认为,滩簧系由往来于衢州、兰江的花船船娘卖艺带入,先有业余坐唱班,后由婺剧艺人衍为戏曲,成为婺剧声腔之一。有“浦江滩簧”、“兰溪滩簧”、“东阳滩簧”之分。剧目有《僧尼会》《断桥》《牡丹对课》等。解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僧尼会》《断桥》在剧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创造。

6、时调

是明清以来时尚民间小戏的统称。有来自明清俗曲,有的属南罗,有的为油滩,有的源于地方小调。由当地民歌、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演唱农村生活小戏的声腔,剧目有《走广东》《卖棉纱》《王婆骂鸡》等。

以上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二、婺剧的艺术特点

1、婺剧的角色行当

过去称为“十三顶半网巾”,即四白面:小生、老生(正生)、老外、副末;四花面:大花面(净)、二花面(副净)、三花面(丑)、四花面(武净);五旦堂:花旦、正旦、作旦、老旦、武小旦,此为十三行。外加“三箱”(管砌末,兼演神仙、老虎、狗)兼杂脚,为“半个网巾”。后又增加了三梁旦(衢州一带称花旦为“大梁旦”,作旦为“二梁旦”,“三梁旦”意即第三位花旦角色)和小旦(又称“小包头”、“拜堂旦”,专演丫头、宫女等很少开口的角色),共十五行角色。一个班社,过去多为二十八人(尤其是徽班)。计班主(亦

称“领班”,实为老板)一人,“承头”(即“戏蚂蚁”,组班时帮助邀角请人,组班后主要负责接洽演出场地,50年代已取消)一人,乐队五人,后台管头箱(衣箱)一人,盔箱(帽、盔、髯口)一人,三箱(砌末)一人,总务一人,伙头二人,加一十五行演员,共二十八人。

2、表演艺术

由于长期在广场演出,形成夸张、粗犷、强烈、明快的特点。如武将出场,以迅速后退一步,并亮一高架子来突出人物,与其他剧种的站定后前跨一步不同。又如其他剧种一招一式都讲究圆,动作呈连续变化的曲线,而婺剧却往往圆中带直,曲线中出现折线和直线来显示动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强烈。它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即所谓“武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如《断桥》是一出文戏,但白素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连串的舞蹈身段,许仙的“吊毛”、“飞跪”、“抢背”、“飞扑虎”等跌扑功夫,其吃重程度均不下于武戏。反之,武戏《水擒庞德》,却慢招缓式,在乐曲中开打,以舞蹈动作取胜。

过去婺剧无水袖,因而手腕和手指功夫十分突出。旦角的开门、整装、整容等动作,无不注重手指的颤动功夫;净、生等角色的各种云手动作,也十分注重转腕,翻掌加上亮相时常曲腿亮靴底,与傩舞和佛教舞蹈颇有接近处。此外,角色上场时两肘(下臂)平曲,大拇指翘起,其他四指并拢,“起霸”时尽用身子旋转动作,扬鞭催马时鞭梢总是向上等,又与傀儡戏的动作相似。同时,婺剧中还保存了许多特技表演,如《火烧子都》中通过筋斗带彩的三变脸,《滚灯》中的顶灯,《大补缸》中的翻梁和七十二吊,《肉龙头》中的红拳、舞叉,《僧尼会》中的耍佛珠,《水擒庞德》中的“倒插顺风旗”,《三打王英》中的“倒喝水”,《相梁刺梁》中的“飞僵尸”等。

3、人物塑造

有些剧目往往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理解人物,即使帝王将相亦然。如《九锡宫》中已官填封九千岁的程咬金,在人们为他祝寿时,竟自顾自偷吃起枣子来。又如《三结义》中的刘备,却是个好吃白食、油嘴滑舌的二流子。

4、点戏

婺剧班社过去演出,必先点戏。由二旦色头饰珠翠,脸敷脂粉,身穿红绿男客衣(褶子)。其一持牙笏,上开戏名,另一持笔,请“庙会头首”以笔点戏。演出之前,必先闹台,称“闹头台”,一般只用打击乐器奏出各种锣鼓点,取其热闹,借以招揽观众,谓之“闹头台”。但是,每逢头场演出,则必闹“花头台”,在锣鼓中插入大唢呐、小唢呐、笛子、胡琴主奏的四支乐曲,时而委婉清柔,时而激昂雄壮(“花头台”乐曲今已成为独立的民间吹打组曲),观众通过“花头台”来品评乐队水平。“头台”闹完,继以“蹈八仙”(有“堆花八仙”、“追桃八仙”等多种,均以蟠桃会众仙为王母庆寿为内容),再“跳加官”(俗称“跳白面”、“天官赐福”)、“跳魁星”、“跳财神”,然后演三至四出“摘剧”(折子戏),称为“开台”。每逢头场开台,徽班必演《百寿图》(《满床笏》《打金枝》),乱弹班必演《九锡宫》。演此两剧,一为取其吉利;二为亮

篇五:婺剧介绍

婺剧,俗称“金华戏”,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 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 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 班。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 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 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 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 衢州古称“西安”, 故名。 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 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 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乱弹,因专工乱弹的“乱弹班”多出自浦江县,故又称“浦江乱弹”。以二 凡、三五七、芦花为主要唱调。其流行地区除金华、衢州、严州(治今浙江建德) 外,也常在昌化、桐庐一带演出。二凡具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源出于 西秦腔, 也有人认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调。 三五七具有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 属早期吹腔。有人认为其形成与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诸腔有关。芦花则源于 吹腔一类,系徽戏遗响。 徽戏,自皖南传入。清末以来,大量皖人迁往金华一带,多数经商,徽戏随 商路流入,金华、衢州两府本地徽班达三十余个,仅 1918 年前后开设的本地科 班就有十余个。婺剧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芦花、吹腔等老徽调为主。唱西皮、 二黄,表演粗犷、泼赖、朴实、健康,剧目有《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 等。其中《火烧子都》《水擒庞德》等的表演风格,在今皮黄剧中较少见。 滩簧,相传源出苏州滩簧。乾隆、嘉庆年间(1936-1820),金华已有曲艺 滩簧坐唱班。有人认为,滩簧系由往来于衢州、兰江的花船船娘卖艺带入,先有 业余坐唱班, 后由婺剧艺人衍为戏曲, 成为婺剧声腔之一。 有“浦江滩簧”、 “兰 溪滩簧”、“东阳滩簧”之分。剧目有《僧尼会》《断桥》《牡丹对课》等。解 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僧尼会》《断桥》在剧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创造。 时调,是明清以来时尚民间小戏的统称。有来自明清俗曲,有的属南罗,有 的为油滩,有的源于地方小调。由当地民歌、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演唱农村生 活小戏的声腔,剧目有《走广东》《卖棉纱》《王婆骂鸡》等。 以上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 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

同的组合。高、昆、 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 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婺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 较有影响的剧目有: 《黄金印》 《孙膑与庞涓》 、 、 《三请梨花》、《断桥》、《西施泪》和现代戏《桃子风波》等。 婺剧的表演夸张、生动、形象、强烈,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所谓:“武 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由于过去服装原无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 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画的人物姿态,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变脸、 耍牙、滚灯、红拳、飞叉、耍珠等。 角色行当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净)、二花面(副)、小花 面(丑)、四花面(武净)、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 三位花旦)、杂(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 同 治、光绪年间(1862--1908),婺剧班社达四十余班。1935 年后,婺剧始有女 演员, 曾先后办了民生、 文化、 民乐、 小文化等女子科班 (徽班) 各“三合班”、 , “乱弹班”也都通过随团收徒等方式,培养了不少出色女演员。 建国后, 在有关部门支持下, 组成婺剧改进会 (后改为金华地区戏曲联合会) , 并于 1953 年成立了浙江婺剧实验剧团, 各地也成立了一批“共和班”。 1955 年, 各剧团联合招收了二百多名学员,培养了一批人才。1956 年,在浙江婺剧实验 剧团基础上成立了浙江婺剧团, 并对婺剧的传统艺术进行较系统的挖掘记录和继 承改革工作。至 80 年代初,婺剧共有剧团十二个,其中原为徽班的七个,三合 班的二个,两合半班的一个,乱弹班的二个。1、西吴高腔 戏曲剧种。因曾流行于浙江金华西吴村,故名。据说明末即已盛行。有人认 为西吴高腔系 义乌高腔 之讹音。过去由衢县一带的三合班演唱,现在婺剧也偶 有演唱。在发展过程中和西安高腔曾互相影响。采用后台帮腔,又加了管弦乐伴 奏。音乐曲调较西安高腔为粗犷、淳朴。传统剧目有《磨房相会》等。 2、西安高腔 戏曲剧种。曾流行于衢州(治所今浙江衢县)。衢县古名西安,因此也叫 衢 州西安高腔 ,过去由当地的 三合班 演唱,现在婺剧也偶有演唱。是江西弋阳 腔传到衢州一带演变而成。 在发展过程中受昆腔、 吹腔较多影响, 采用后台帮腔, 又增加笛子伴奏和过门。帮腔的形式和方法都较自由,除 滚唱 和部分引子外, 每句帮唱句尾一字或数字。传统剧目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 3、侯阳高腔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

东阳、义乌、浦江等地。原由 东阳班 演唱。现在婺 剧也偶有演唱。有人认为系湖南岳阳高腔传到东阳之后被讹称为 侯阳高腔 。所 唱曲牌带有较多民歌色彩,以管弦乐伴奏,但仍用乐师帮腔。旋律简单,很少用 滚唱形式。传统剧目有《白鹦哥》《梁山伯》《卖水记》等。侯阳高腔和绍兴的 调腔有较多的共同点。 4、松阳高腔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遂昌、龙泉一带(浙江原有松阳县,1958 年并入遂 昌县)。起源于明末清初,清代光绪年间颇盛行。常用花腔以及高八度假嗓。加 有管弦乐伴奏,但用帮腔。板式分套板、平板、紧板、倒板、叠板、叠子、科子 等七种。伴奏曲牌分别来自昆曲、徽戏和民间打击音乐。语言主要用松阳官腔。 传统剧目比较丰富, 《夫人传》 《白兔记》 《芦花记》等整本剧目现在仍能演出。 解放前已衰落,解放后进行了挖掘和整改。 蛇步蛇行 这是婺剧滩簧 《断桥》 中白素贞和小青的表演。 白素贞和小青不是人间妇女, 而是亦人亦蛇,因此她们在表演中就要兼有两者的风格。婺剧《断桥》的表演, 几已尽善尽美。白蛇和青蛇的台步轻捷细碎,S 形地前行,犹如蛇行水面,飘飘 欲仙,加上优美的舞姿,使人感到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小青在追赶许仙时,杀气 腾腾,一旦停住,就来个“三窜头”,即把头突然窜抖三下,好似水蛇觅食时凶 悍而敏捷的形态。解放后表演《断桥》白娘娘和小青的演员已有好几代,最早的 要数陈美娟和陈娟弟,其后有徐汝英和金凤茶,刘玉莲和江淑英,倪志萱和朱珠 凤,方磊和龚健,方晓蓉和金国娟等。她们表演的“蛇步蛇形”,保持着浓郁的 婺剧特色。在徐勤纳导演的《白蛇前传》里。 人物塑造上,有些剧目往往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理解人物,即使帝王将相亦 然。如《九锡宫》中已官填封九千岁的程咬金,在人们为他祝寿时,竟自顾自偷 吃起枣子来。又如《三结义》中的刘备,却是个好吃白食、油嘴滑舌的二流子。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