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马航我们等你回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30:19 体裁作文
马航我们等你回家体裁作文

篇一:马航事件中中国媒体成被动

马航事件中中国媒体成被动

其主要表现:马航失联事件过去多日,各路信息层出不穷,其中不少说法一再受到官方否认,哪些信息是有效信息,哪些信息利于推动事件真相,需要敏锐且专业的观察。近一段时间,部分国外媒体挖掘出不少此事件中的关键信息,而国内媒体则相对表现欠佳,国内民众真正要了解事件进展,多数时候只能“据外媒报道”。

当中国媒体在搬运外媒报道过程中网络上也以一则微博这样评论外国媒体的表现:“它们的报道真正对马来西亚形成了压力,体现了媒体的力量所在。这就是软实力。”至于国内媒体,“除了搬运外媒,就只会一遍遍喊着‘马航我们等你回家’‘我们为你祈祷’作苍白廉价的煽情。”

不难理解此次中国媒体的表现受到关注的原因,按理中国媒体在报道过程应有一定的优势。而迄今为止,中国媒体在推动事件进展方面作用有限,倒是廉价的煽情让民众印象深刻。 煽情无助于问题解决,上一篇专栏文章提到媒体的角色问题,期望同行把视角放在事件应对及还原方面,可能国内媒体低估了事件,倾向于相信这是一次偶发事件,以致错失了报道时机。当然,正如不少网友反映的那样,中国媒体报道国际新闻表现向来欠佳,甚至对国际新闻也不甚感冒,“我们只是信息的搬运工”尽管略显苛责,但却是当下的现实。

国内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很少有独家消息,尽管此次事件与中国关系紧密,但客观地说,具体到对事件的报道,涉及的是诸多技术环节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而中国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向来偏向于国际上的中国议题,这一定位可能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是讨巧且经济的。

很多中国的权威媒体向来以“传递中国声音”为己任,尽管在国际新闻中并不缺席,甚至也有过让人惊艳的表现,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作为第一家雇佣当地人做通讯员的中国媒体,新华社在伊拉克通讯员的帮助下,领先各国媒体10秒发出战争爆发的消息,新华社一度声名鹊起。但这样的表现很罕见,对于一些精细化的国际新闻报道,中国媒体往往显得有些漫不经心,近年来媒体界倡导新闻专业主义,这是一种新的现象,也是一种迟到的回归。 过于苛责媒体无济于事,此次网友对中国媒体的失望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媒体如何做得更好?有学者分析认为国外媒体的上佳表现主要基于数据意识和科学精神,归根结底,中国媒体的欠佳表现不是意愿而是技术问题,就此而言,先进的传媒既是一国软实力同时还是硬实力的体现,面对此次马航失踪中国媒体也应表现出不同的实力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照搬而已。

篇二:与马航有关新闻的收集

新闻分类

我的看法

3月8日,马航失联的日子。在那之后,与马航相关的新闻立刻充满了我们的生活。事实报道、家属反应、新闻发布会等等,各色的新闻不断,似真似假,难以分辨。每当找到一点线索,马方就会立刻站出来否认,调查不断进行,疑点也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分辨的眼睛,能在众多的新闻中分辨出哪些是真实的。众多消息充斥这我们的视野,我们在转载一些消息的时候要辨认清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能因为自己的盲目而传播一些虚假的或负面的消息。这是身为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

无论出现怎样的报道,只要没拿出充足的证据之前,我们都一直相信,飞机只是暂时消失了,不久它就会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篇三:2014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押注试题补充(含考点、热点及答案)

马航失联综合性测试题答案

1.(1)“客观来说,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没必要反应过度,游客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其次,从统计来看,飞机仍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

(2)示例1:马航MH370我们永远等你回家;示例2:祈福马航 平安回家;示例3:为生命祈福;示例4:知道你晚到了,我们在等你。

(3)示例:逝者已矣,惟愿生者坚强。

2.(1)中国政府启动“马航事件”应急机制

(2)严把安全管理(审查)关 建立常态化的人道主义救援合作机制 构建国际协调平台

(3)示例1:生命永不“失联” 示例2:马航失联动世界 亲人祈盼早团圆

3.

篇四:马航失联报道中,中国媒体落后在哪里

马航失联报道中,中国媒体落后在哪里

文/马少华

【作者介绍】马少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腾讯《大家》专栏作家。曾长期担任媒体评论员和专栏作者。近著《什么影响着新闻评论》。

马航失联事件本身尚无了局,而中国媒体人自身的反思,却已经足够沉痛。这样的反思对于事件本身并无直接的影响,却可能为这个行业树立新的批评标准。

第一波反思针对的是国内媒体纷纷传播“发现了”的假新闻,第二波反思集中于主流媒体的煽情修辞。而当马来西亚总理在3月15日的发布会上确认MH370转变航向——等于坐实了国际媒体多日前通过自己的探究而发出的质疑,中国媒体人的反思也最终把本次事件中“新闻竞争”的失利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层面。

我们现在可以想一想,如果不考虑中国媒体人自己的职业荣誉,如果不考虑国际新闻媒体的“倒逼反证”对于这一事件的转折所产生的影响,那么,在马航事件的搜寻中那些

远涉大洋的中国军舰,难道不是像年前我国在埃及动乱中一架架派往非洲大陆接回同胞的飞机一样,向国民和世界证明和展示着国家的硬实力吗?至少,这也是我自己前些天的真实感受。

但是,事件的发展本身让我们看到了:军舰、飞机,甚至太空中的卫星,那些耗费更大的“硬实力”,它们只能“探测”而并不能“追问”。而马航事件,则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少的机会——“新闻的力量”与军舰、飞机、卫星的力量相“比试”的机会,即使我们不把这看作是一个新闻媒体与主权国家“比试”的机会。

一位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朋友问我:“马老师,对于说中国媒体在马航事件中全盘输给外媒的论点,您是怎么看的?”

我理解他这个问题背后复杂的心理纠结——可能是一种不甘心,也可能是一种对职业信心的寻找和确认。

作为一个离开新闻媒体十多年的人,我对此没有很成熟的看法。那些远赴马国在新闻发布会上焦急等待、怨声不断的中国记者们可能体会更深。而我的看法只是:如果新闻在

平时更多地定位于宣传,那在极端情境,你对它提供关键性新闻事实寄予太高期望可能就不够合理。不管新闻记者自己是否有更高的追求,关键在于资源,而不在于志向。

而一个行业本身要具有世界范围的实力,进而成长为自己国家的软实力,它就必须按行业自身发展规律成长起来。

实际上,我们是在较晚的时候——是在别人拿出了真东西,别人推动了事件发展时,才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场新闻业的竞争。由于我们有154位同胞处于灾难之中,我们在情感和伦理也难以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场“新闻战”,就像我们很难把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舰船投入海上搜寻看作是国家间的“军事竞争”一样。但中国新闻业事后有这样的感受和反思并无不妥。

一个在国内广泛转发的微信这样写道:

“马航事件新闻战——几乎所有的干货都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路透、BBC等英美媒体挖出来的。CNN司法口老记找到国际刑警坐实假护照;WSJ(《华尔街日报》)挖掘罗罗引擎线索,后披露折返;NYT(《纽约时报》)认定西拐,很可能从美政府线人处拿到雷达数据;ABC第一

时间披露众包搜索;BBC等最后找到卫星公司,让我们知道了8:11。它们的报道真正对马来西亚形成了压力,体现了媒体的力量所在。反观中国媒体,除了搬运外媒, 就只会一遍遍喊着‘马航,我们等你回家,为你祈祷’作苍白廉价的煽情。”

中国媒体当然不止有“苍白廉价的煽情”,也有大量记者奔赴吉隆坡的新闻发布会,也有记者登上巡航搜索的军航、飞机,就像他们近些年出现于伦敦奥运会、索契冬奥运一样。但是,与其说这反映了中国媒体的经济实力,不如说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实力。实际上,不仅是重大体育赛事,只要国内受众足够关注,天涯海角都可能在短时间内集聚着中国记者。但这又怎么样呢?

在马航事件中,中外媒体的对比告诉我们:仅仅“到达”,仍然不是“媒体的力量”本身。因为,有一些新闻没有“现场”,而有一些“现场”无法到达。

“媒体的力量”包含着机制、经验、资源等几个方面,这几个因素相互涵育。对于中国不少媒体而言,日常承担着较大的宣传功能,使其在面对突发性事件的临场判断和资源调动都不免打折扣,日常的经验与资源积累也自然不够。尤

其是专业性的经验与资源,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是仅凭媒体经济实力“到达新闻现场”那么简单。

实际上,对于马航失联事件这样一个特殊的、可能极具标志性的事件而言,把到达吉隆坡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叫做“到达现场”,或者把登上在海上巡航搜索的飞机叫做“到达现场”,可能都是有一点可笑的事,不仅反映了思维的局限,也反映了姿态的被动,尽管站在打开舱门的直升飞机上航拍大洋搜寻,具有很好的画面感,既反映了“新闻”——就是搜索本身,也反映了在“新闻”中的记者。

“搜索报道”,这样一种对“继发性事件”的报道,非常耐人寻味。它在真正的新闻无法获得时重新定义了新闻,也为新闻记者找到了一个心安理得且风光无限的位置,尽管它可能离真正的新闻仍然很远。

马航失联事件的新闻现场在哪里?在茫茫大洋?在吉隆坡的新闻发布会?还是在你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和资源而无法到达的地方?马航失联事件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也许根本打破了灾难报道新闻现场的一般概念。哪里能够发现突破性的信息,哪里就是新闻现场。

篇五:2014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押注试题补充(含考点、热点及答案)

2014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押注试题补充(含考点、热点及答案)

【马航失联】原定2014年3月8日0点41分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起飞,6点30分抵达北京的一架波音777客机,却在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联,至今全无踪迹。机上共载有239人,其中包含12名机组人员。227名乘客来自14个不同国家,其中有154名中国人。目前,航班仍然失联。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等多国投入搜救中。让我们一同守望MH370,为所有乘客祈福。2014年3月 24日14:24马总理确认马航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

【中方行为】2014年3月 8日09:53中国政府启动应急机制;12:13习近平李克强就马航客机失联作出重要指示: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尽快核实机上中国乘客具体情况。2014年3月 9日03:00中国海军派2艘舰艇参加马航失联航班救援。2014年3月 11日中国海军派出史上最强搜救阵容 近10颗卫星支持。

【马航阴影】 “一直以来,新马泰、新马都是海南游客出游的传统热门旅游线路,但自从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以来,上述旅游线路的咨询人数急剧减少。”海南一出境社负责人温先生表示。“一些游客对于马航事件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导致咨询量锐减。我们也跟很多国内旅行社一样,暂停了赴马游线路。”海南另一家旅行社负责人何先生表示。

【面孔故事】

买买提江·阿布拉,35岁

刘如生77岁,鲍媛华63岁

【微博网友】

①日日关注夜夜盼,噩耗传来泪涟涟。归国路上万重山,半路折翅永难见。

亲人丽都泪化雨,抚摸照片泣无及。世间如有孙行者,一探龙宫裹尸还。

②心在痛,在悲!还是想出现惊喜,他们还活着,在一个小岛上,在期待着我们救他们,好好地生活着,祖国不会忘记你们,在继续找寻着,坚持啊!

1.马航失联事件阴影发酵,有人对空航安全产生担忧,你如何劝解(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马航我们等你回家)?(2分)

答:“客观来说,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没必要反应过度,游客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其次,从统计来看,飞机仍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

2. 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你我仍存美好的期盼,你如何表达??(2分)

答:示例1:马航MH370我们永远等你回家;示例2:祈福马航 平安回家;示例3:为生命祈福;示例4:知道你晚到了,我们在等你。

3 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你如何安慰其亲友?(2分)

答:示例:逝者已矣,惟愿生者坚强。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