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无声的朋友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32:12 字数作文
无声的朋友ppt字数作文

篇一:《无声的朋友》说课稿 - (1)

生活,有你更精彩

——《无声的朋友》说课稿

龙泉驿区大面小学 牟世美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我们的生活因爱护公用设施而更加精彩!今天,我想通过《无声的朋友》这一主题让孩子们学会爱护公用设施,懂得“爱护”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一、紧扣主题,悟教材

《无声的朋友》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的第一个活动主题。这一主题包括“有它真方便”、“听听它们的诉说”两项内容。本课从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入手,让孩子们感受公用设施给我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进而引导孩子们关注身边的公用设施现状。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懂得爱护公用设施,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爱护公用设施与本单元后面的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环境都是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都是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所必备的素质。这个主题与生活联系密切,易于帮助孩子们树立公德意识,也为培养学生更为抽象的公共道德做好铺垫。

二、分析了解,知学情

四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纯真、善良,可塑性、模仿性很强,正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期。在他们的生活中,虽然享受到了公用设施提供的方 便,但也存在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对他们进行以此为主题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水平。

三、深入分析,立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对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标要求,我拟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道在我们学校和居住地区有哪些公用设施, 了解公用设施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调查公用设施现状,知道如何爱护公用设施。

3、懂得爱护公用设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品德,能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课前我将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收集或者绘制公用设施图片。

四、依据目标,定方法

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连贯而统一的过程,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更加注重孩子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因此在《无声的朋友》一课的设计中我以“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了组织活动、创设情境、对话交流的教法。

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将课堂充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润物细无声”地明白事理,形成行为。指导学生运用实地调查、合作交流、信息反馈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五、活化课堂,说流程

新课标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应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注意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摩、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为了更好地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设计了四个学习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识我们的朋友”,了解生活中的公用设施。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迫,而是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一开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都交了哪些朋友?” 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在这一基础上,进而引出课题。“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这样一群‘朋友’,他们默默地为我们服务,却不求回报。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板书课题)“他们就是 ‘无声的朋友’(学生齐读课题)”。

“瞧,他们来啦!”(课件出示公用设施图片)“孩子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他们一边看图,一边说名称。这个时候我

顺势引导学生知道这些就是“公用设施”。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展示课前收集的公用设施图片,加深了学生对公用设施的认识。

在这7分钟的学习中,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被激活,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个环节:“夸夸我们的朋友”,明确公用设施的作用。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在这种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才最直接,最有效。

在孩子们认识了公用设施后,我提出:“孩子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公用设施,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呢?”学生列举生活中各种公用设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如果此时学生的思维扩展不开,可以引导他们看教材中52页的图片了解公用设施的作用。)随后,我提议孩子们即兴表演:扮演公用设施,夸夸自己(说说它们的作用)。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的表演。他们还分别扮演了路灯,健身器,报栏等等各种公用设施。(板书:方便生活,美化环境)

在这14分钟的学习中,通过汇报和表演孩子们感受到了公用设施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认识到他们是我们离不开的好朋友。

第三个环节:“听听朋友的诉说”,了解公用设施的“生存现状”。 配乐描述,创设情境。接下来,我让学生看课本53页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公用设施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学生此时的心情变得沉重。紧接着(配乐)出示更多公用设施遭到破坏的图片。“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呢?”这些惨不忍睹的画面,使孩子们早已心潮澎湃,高高的举起小手想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音乐是能很好传达情感的方式,恰当的音乐和图片相结合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设施遭受破坏的状况,激起他们爱护设施的情感。

“如果这些无声的朋友遭到破坏后,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不便呢?” 指名学生回答后,我进行小结:“其实伤害了这些生活中无声的好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的健康生活,是我们自己。严重的还会触及法律。”随后我出示更为严重的公用设施遭受破坏的调查结果。接着指导孩子们读一读课本54

页的法律小资料。让学生知道人人都应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通过刚才10分钟的学习,孩子们明白了伤害了这些生活中无声的朋友,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不便,还让国家财产遭到破坏,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让孩子们懂得从小学法、知法、守法,从而为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个环节:“我为朋友做点啥”,规范行为,落实行动

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孩子们明白了破坏公用设施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有了认识接下来就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

“面对朋友痛苦的呻吟,面对朋友无声的哭泣,面对朋友无助的神情,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擦洗公用设施,有的说绘制宣传画,还有的说劝阻、制止破坏公用设施的行为??。

“瞧!他们已经行动起来了!”(课件出示维护公用设施的图片)“让我们也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珍惜公用设施,做文明、守法的小公民。”紧接着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进行商议,在课后开展“我为朋友伸援手”的活动。 “知行合一”是德育的最高境界,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孩子们知道了破坏公用设施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通过课后实践,孩子们养成了爱护公用设施的习惯。进而提升孩子们的公共道德和文明水平。

第五个环节:总结本课,升华情感

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保护公用设施看似小事,但如果人人行动起来,我们的生活会更精彩。让我们从现在就行动起来保护我们——无声的朋友!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是一个微型教案。本堂课我采用的是纵横交错式的板书。纵向以“公用设施”的作用为内容,板书:“方便生活、美化环境”。横向以培养学生品德行为的形成为内容,板书:“爱护、珍惜”和“文明、守法”,让学生明白:只有爱护、珍惜公用设施才能成为文明、守法的小公民。

无声的朋友

公用设施

爱护、珍惜 文明、守法

方便生活、美化环境

以上是我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陈述。最后用一句歌词结束我的说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谢谢各位!

篇二:《无声的朋友》说课稿

《无声的朋友》说课稿

赵官小学——万晓叶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一、说教材

《无声的朋友》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的第一个活动主题。这一主题包括“有它真方便”、“听听它们的诉说”两项内容。首先,我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环境是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是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的必备素质。

人类已走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用设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社会中也存在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公用设施经常遭到毁坏。这表明,人们的公共意识、文明水平亟待提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显得相当重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2、了解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爱护公用设施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他们对公用设施爱惜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由于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连贯而统一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就可以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升华,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德育最高境界。但这种情感体验很难在单纯的道德认知中产生。因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内容。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为此,《无声的朋友》一课的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借助幻灯片ppt、课前调查等,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 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在学法指导上则着力于引导学生掌握独立自主、思考的方法。在思考讨论中寻求答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联系生活,了解“朋友”

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为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交朋友吗?都交了哪些朋友?他为什么能成为你的朋友呢?通过师生互相之间的交流,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在这一基础上,进而引出课题: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朋友,他们默默无闻地为我们服务,不求回报。他们就是我们“无声的朋友”(出示图片),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爱护他们。瞧,他们来啦!此时,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公用设施的图片,要求学生看的同时说出名称,并引导学生知道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用设施(板书:公用设施)然后,要求学生联系本地社会实际,交流讨论,列举出生活中其他的公用设施,丰富学生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夸夸我们的朋友”明确公用设施的作用。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地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或已经得到过这些朋友的帮助?接着,交流课前布置的活动作业,指名汇报课前观察我们身边的公用设施的结果,并把学生画的公用设施简笔画以及拍的照片在黑板上展示。然后,再次课件播放公用设施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在

城市的建设中多么需要公用设施啊!它们日日夜夜地为我们服务,美化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无尽的便利。

第三个环节:走进生活,领悟破坏的恶果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公用设施关注并不多,甚至有意、无意之间还有破坏这些公用设施的行为,教师有必要纠正、丰富学生的认识,正确指导他们的行为。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谈话引入后,课件出示教科书上的卡通动画,让学生谈谈听这些公用设施诉说后的感受。接下来,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课前调查身边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公用设施的危害,并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参与其中,从情感上对受到伤害的公用设施的遭遇产生共鸣、加深体验。然后,课件展示更为严重的直接危害人们生活和生命财产的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让学生再次体会破坏公用设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个时刻,课件出示宪法规定,告诉学生:破坏公用设施是不文明的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最后,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失去了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第四个环节:深化感情,指导学生践行

“知行合一”是德育的最高境界。为此, 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可以开展哪些力所能及的活动爱护我们的公用设施?然后制定好自己小组的行动方案,记录在行动卡中, 要求各小组下节课先以学校为例,开展行动。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1、写宣传标语、倡议书;

2、办手抄报;

3给学校的“朋友”进行一次净化。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概括,是一个微型教案。本节课的板书简洁扼要地概括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使它成为认知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的达成构建视觉效果。这节课我的板书如下 :(课件出示)

无声的朋友

方便生活 公用设施 公共生活讲道德

美化环境

篇三:无声的德育

无声的德育,有声的教育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浅谈

我们著名音乐家洗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曾有以下的回忆,我写自以为比较成功的作品《风》的时候,正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住在巴黎一间七层楼上的小破房子里,那夜又刮大风,我没有棉被,睡也睡不着,只得点灯写作,寒风打着墙壁,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祖国的苦、辣、辛酸,都汹涌过来,我不能自已,借风抒怀,写成了这个作品。在我国历史上也早就有孟母三迁(迁居)的故事,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潜能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育人是校园文化的宗旨,我校在这方面的尝试是用无声的德育,进行有声的教育。]

一、无声的德育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的空间,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精神指向为核心,以表现出来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为了营造处处是课堂的人文环境,我校在环境布置上,注重从小处入手,从各个方位入手,让学生接受无声的熏陶。如:学校教学楼的墙面上,醒目地写着学校的校风、班风和学风。新学期伊始,全校二十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总会出好一块手抄报,图文并茂放在教室前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上面是科任老师的新学期寄语:

“欢迎回家”

“孩子,欢迎你回来!”

“新学期,你我一起努力!”

“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再看下面的署名:有的是“爱你们的老师”,有的则写“你们的朋友”,还有的写“与你一起成长的人”……孩子们对于这些寄语,真的非常喜欢,有的走进校园看一遍,报好了名,离开时再仔细地读上一遍,然后带着喜悦上路。

如果说上面的寄语是小处入手的,那么,除了教室前的,还有校园里悬挂的横幅标语:“新学期,师生一起律动”、“让我们一起追求成功”师生一走进校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力量。

虽然,我们的校园并不大,但是,校园里处处有美丽的风景线。你看,行人一走进校园,从校们口一直到教学楼,才一百多米的距离,其间种上了13棵小树,每颗小树下面,是学校里三到六年级各班展出的中队快讯,上面播送了各个中队里的新闻,看看上面的标题吧,那是孩子用心写的:“进步五(2)”,“新闻播报”,“请你看过来”……每一周,学校都会有这样的展览,用不着校长再在广播里大声朗读,孩子们已经在课间余暇时,仔细读过,20个班级,每班都是孩子轮流出的,主要是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里面来,观察更全面些,能及时反映班里孩子的精神风貌,了解孩子们的成长动态,这样的美事,孩子们怎会不乐意呢?他们

的劲头可大啦。在无声的阅读时,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来说,无时不在接受教育啊。 每星期,学校德育处都会对各班的各项常规进行评比,所以在校园里有一块最大的黑板,上面是同学写的值日记录,分别记载了每个班级的早读、课间操、卫生、纪律等情况,这块黑板在教学楼的过道里,每个师生每天都会经过那个地方,都会忍不住地看上一遍,哪班得优秀啦,哪班良好啊,哪些是待整顿的啦,一目了然,特别是哪些待整顿的班级,一看到自己那方面不行,那么,班主任就一定会在三天内进行整改,如果情况良好,那么,评估的结果再换成合格。这种无声的教育,往往给老师和学生都留了一点教育的“空白”,它能正确引导教师进行学生常规教育,让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

二、潜在的美育

校园文化的建设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校园的自然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布置。“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说话”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由于我校是一所老学校,地方不是很大,所以学校尽量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无限的教育。

由于每个教室的外面是瓷砖,为了利用好这一块宝地,学校开展了壁画展览。开展了“绿色的童话”壁画展和“绿色故事会”,在五年级一个班的墙壁上,题目是《别去打扰花儿开放》,瞧:小溪边,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几株紫色的花儿正在竞相开放,一群孩子正快乐地在那儿玩捉迷藏。“嘿!”一只蝴蝶飞过来,“小朋友,别去打扰它,花儿正开放呢,过几天再来好吗?”蝴蝶带着春天的梦想飞向了远方……

一年级的墙壁上:画的是动物森林会。星期天,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召开运动会,来的小动物可多了,大象当裁判,乌龟和小白兔又进行了跑步,到底谁得了第一名呢……美丽的童话里寄托了孩子们纯真的梦想,同时也启迪了孩子的智慧,究竟怎样才能获得胜利呢?大家可要猜一猜。

三年级的花圃里,学校的护绿小队写了一个警示排:“小花小树在成长,请多关照。”“别踩痛了小草”……

低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绿色故事会”比赛-----根据瓷砖画进行想象故事,孩子们可高兴啦。

雪白的教室,绿色的墙壁,走进我们的校园,你一定会被围墙上的大幅照片所吸引,这里的几幅彩色照片,充分展示了学校拉丁舞特色,令人赏心悦目。长廊里“轻轻慢步过走廊”等宣传图片,潜移默化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童言串串、沙画、儿童画,都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在这充满了童趣的浓郁氛围中,每个师生怎能不追求成功呢?人们常说: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校园管理规范化的补充和提升。这话真的一点也不假,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接受无声的人文教育,同时,也在浓厚高雅的文化氛围中享受潜在的美的熏陶。

三、有声的教育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环境是师生充分成长的主要生活空间,师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变化与校

园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园文化环境是师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磁场”。

我校的每个教室前,都有一块“班级争章栏”。那是学校开展的雏鹰争章活动,每一周的升旗仪式上,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都会宣布五项常规评比结果,然后颁发集体奖章,当班长从校长手中接过奖章贴在自己班级的荣誉栏里,孩子们总是欢呼着,兴奋着,小小的成功总能激发孩子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快乐成果袋”是我校取消三好学生以后诞生的新生事物,在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角落,陈列着孩子们的快乐成果袋,那是孩子们的阶段学习成果。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档案袋,可是,孩子们对它有着不一般的情感,无论你打开哪个成果袋,里面是孩子们的宝贝——一本优秀的作业本,一张满意的试卷,一张难忘的优点卡(“优点卡”是能产生长久激励效应的一张张短文卡片。卡片有老师写给学生的,有学生写给同学的,有家长写给孩子的,还有学生写给老师的。星期一庄严的升旗仪式后,校长将老师们在上一周内写的优点卡,郑重其事地发给学生。这种方式,在全校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效应,获得优点卡来之不易,孩子们对它真是情有独衷),还有外出比赛获得的奖状、奖牌、证书……

“快乐成果袋”,一排排静静地整齐地陈列在教室架子上,里面记录着孩子点点滴滴的成果,动态地展示着孩子成长的轨迹。班队课上,老师会让孩子进行成果交流,学校分年级也会进行成果袋的展示,课余饭后,孩子们总是喜欢站在成果袋前,翻翻、看看,比比,“你的进步比我大”,“你的成果比我多” 、“你的袋子比我丰满,我要赶快行动……”孩子们就这样欣赏着、比较着,进步着,内心世界也就丰盈着、收获着,喜悦着……他们心中的目标会渐渐明朗起来,他们的潜能会慢慢开发出来,他们的个性也会飞扬起来……

也许快乐成果袋是静态的,但是这样的校园文化的创设所形成的感染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企及的,它已经悄然地告诉了孩子那些是应该做的,那些是应该坚持的品质,目标在哪里?良好的竞争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这些对孩子的个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教师成果袋”的诞生,是学校在对孩子关心的同时,又关注了老师的体现。“我教育、我思考、我存在……”,是教师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成了校园文化新的风景线。同时,一个成功的教师必然教育更多成功的孩子,为使校园文化的功能效力发挥最大,老师的教育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地革新。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地表现出来。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纸一画,图书资料,绿化、美化,“三风”建设,无不对师生的成长起作用,那是有声的教育。优点卡、快乐成果袋,走进绿色的“童话”……这是实实在在的德育,这是以文化育心灵的德育。如果我们在校园文化的细微处都注意建设、引导,必将使我们的孩子感悟美好的人生,培植他们健康向上的心灵。

《塑造爱国与成才信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爱国成才教育的操作关键在于以爱国与成才为基本思想的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体现,如何有效地提高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揭示以爱国与成才为基本思想的理念在当前中学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反思以爱国与成才为基本思想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建设中应有的地位,并探讨它的自身建设规律。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我们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课题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统整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体现在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亦称隐性课程)两方面,显性课程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潜在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后面的这些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的,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我们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努力使其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校园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并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教育性原则。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胜衰。道德兴,国家兴;道德兴,民族兴--这是现实得出的结论。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须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探求激发学生学习成才的规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涉及面广,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校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避免出现各行其事、相互掣肘的局面。例如,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一要建立组织系统,从领导机构到专、兼职辅导老师,再到学生必须环环相扣;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基本上形成序列,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特点、不同兴趣爱好学生发展的需要。

最后,艺术性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应努力做到四季各有特点,阳春葱笼滴翠,盛夏浓荫覆地,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校园建筑的设计、景点的安排,努力做到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

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

目前,我们已经做的一些工作:

1、 发掘环境文化。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们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教室里、走廊上,悬挂的是历届毕业生以及在校普通班、美术特色班学生的优秀作品,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又两次动员各年级全体学生收集格言警句,要求在爱国与成才的主题下,结合两个信念:只要努力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热爱祖国,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收集有关人格、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等的格言警句,每班选定名人或自编的共两条格言警句经过加工制作分别布置在教室内外。通过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这些格言警句的确对部分同学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哲理隽语让学生体会,凡人小语使学生共鸣,名人名言叫学生醒悟思索。课题组还提议组建校“小记者团”,创办校报《晨曦报》,建立长桥中学网站,校刊、校报及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将原有的宣传橱窗留出一半作为爱国成才教育的专栏,定时更换其中的内容,学生和老师们课余时间看专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必然升华。

2、 修炼礼仪文化。

健康的、高雅的交际方式和能力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怎样处理同学间关系?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怎样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怎样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等等。优化学校人际环境,开展尊师爱生活动,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发挥班级环境的熏陶教育,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班风、学风、集体舆论、文化氛围等,老师和学生无论是在课堂或课后都倡导“赞赏鼓励”。目前,“老师好!”已经成为校园流行语。

3、 充实活动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现代中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死读书、读死书有悖于中学生身心。基于这一认识,走出课堂,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组织了“小记者团”,每月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在课题组的提议下,学校成立了我校科学院(理科)、社科院(文科),设立两院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学生中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的榜样,也使院士们以科学家为榜样,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发愤学习,并通过大力宣传来激励广大同学的学习上进心,从而推动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发展。科学院和社科院院士每学期都要分别进行课题研究,如这次暑假我所负责的社科院将进行:上海市民的素质--长桥中学师生协作与合作精神综合调查。我们还开展了全校范围的校长助理招聘,竞选出学生校长助理;每月评选最值得表扬者,并让他们担当升旗手;校运会人头攒动,健儿们生龙活虎;世界环保日的环保宣传教育,倡导学生爱校、节能;校园科技节上,学生们放飞飞机的同时也放飞

篇四: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教师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也是最普遍的职业之一,在于教师的工作普通甚至琐碎,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然而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感人的师德故事。

经历过高三才知道高三的时间有多紧,赶新课带旧课,奔毕业迎高考,加上原有的常规活动,高三生活可谓紧张极了。可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生活中,展现出了高三语文组那份厚重的宁静,润物细无声。

陶文老师,是我们组的灵魂,是学生崇拜的偶像,他那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无一不使我们为之倾倒。这是陶老师最有魅力的地方,陶老师的课堂是丰富而又有味道的,陶老师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即使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又使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知识,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陶大师”。同时陶老师有着高尚品德,有高尚的操守,有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在教学工作中,陶老师主动承担了我们集备组的大部分工作,大到教学方向,小到学生日常的练习题,无不都是陶老师智慧的体现。处在这样紧张纷杂的环境中,陶老师却始终能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张宏梅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女神”,又是良师益友。教学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着眼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批改反馈,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课堂上,柔声细语、抑扬顿挫、饱含激情,课间你又会看到张老师在和学生倾心交流,谈学习,更谈人生,在高三如此紧张的环境中,张老师却能独具匠心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张弛有度地学习,极大的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深受学生的信赖。

池滢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一丝不苟的人,作为上届高三的优秀代表留任,有着优雅规范的言谈举止。她的课堂也是如此,规范、透彻、清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每句话都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池老师并没有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虽然刚刚接手新班不久,但却很快跟学生融为了一体。课下,时常看着她给学生辅导功课,那么耐心细致,那么不厌其烦。池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都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一日一练,真正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堂堂有收获,把细微处做到了极致。

吕雪、闫宁、李颖老师,是我们组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教师,课堂上活力四射,让学生听得有味,又严慈相济,让学生确有收获。课下,跟学生谈笑风生,懂得如何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优势与潜力,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设计模型,充电加油,描绘未来。课上课下在与学生互相切磋、互相勉励中建立起朋友般的深厚友谊。

高三语文组,有的是充满朝气的进取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业精神。高三很忙,但是高三工作非常有序,忙而不乱。走进高三办公室,你能感觉到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本组老师的切磋是经常的,我们一起研究教材,研究习题,表现出良好的教研、合作氛围。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又齐心协力、互助合作。

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润物细无声!

(三)语文组 毛茂

用心关爱学生

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需要爱,唯有爱才能浇注出鲜艳的花朵。这

爱需要我们教师来付出,需要我们教师来传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高二十四班的班主任雷惠芝老师是我们年轻教师非常尊敬的一位教师,平日里我们都亲切的叫她大姐。在这位大姐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对于同样是班主任的我来说,更多的就是如何关爱学生。

现在我们国际部每个班人数不多,二十几个学生,这个数字听起来让人会有好组织,好管理的印象,其实不然。这些孩子入学时成绩都很低,学习习惯不好,自律能力很差,可以说给我们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雷老师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用她的爱心,细心的呵护他们。班里有个叫王某某的学生,因痴迷上网,总是旷课,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着急。一次这个学生又去上网,很晚了还不回家,无奈家长拨通了雷老师的电话,不顾已是深夜,雷老师和家长一起开始穿梭在一家又一家网吧之间,终于找到了正在上网的学生,看到一脸焦急与疲惫的家长老师,孩子终于悔悟,不在到网吧上网,从这以后,同学老师们见到的是一个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的他。当我和雷老师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问她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她淡淡的和我说,当时马上到秋天了,天气已经渐冷了。一旁的我不禁在心里想:“天气虽冷,怎么能敌的过老师对学生的爱呢?”

班里的李某某,因为父母离异,心灵上受到创伤,情绪极其低落,不愿意到学校来上课。这个孩子在所有的任课老师眼里都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孩子,看他这样的消沉下去,雷老师非常的心急,为了找回以前那个朝气蓬勃的他,雷老师多次到他的家中进行家访,与他谈心,与他的妈妈沟通。终于,这个孩子又回到课堂上,但是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没过几天这个孩子又呆在家里不愿意上学了。这时,雷老师并没有就此放弃,她想孩子的心里一定是非常不好受的,让他一时改变过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对他有信心,相信他一定会战胜自己,于是雷老师又再次的来到这个学生的家中,多次的与他谈心,鼓励他。终于,老师同学们又再次在课堂里看见他,大家欣喜的发现以前的那个他又回来了。在教室里,看到充满自信又有活力的他,我想最幸福、最高兴的莫过于雷老师了。

想起一首歌《爱你等于爱自己》,用心爱我们的学生,我们赢得不只有学生的尊敬,更多的是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教师真的要从心里去爱他们的学生。

(四)数学组 崔艳

身边的感动

六年前,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六年的辛勤耕耘,六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班里淘气任性、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他们常常使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后来,是我身边的同事用他们高尚的师德感化了我。

王红老师是我们的集备组长,任务繁重,工作繁杂,她身上有作为教师的所有美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经常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她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以温暖和尊重,真正的从心灵深处去感化和触动,这是王老师对教育对爱的诠释。她身体一直不好,却从来没有因此耽误学生哪怕一丁点的学习,从来没有给别人添一丁点儿麻烦。每次看到她强忍疼痛坚持给学生上课时,我总是觉得很心疼,我想只有把自己深沉的情感注入教育事业中才会有这样的奉献与牺牲吧。

蔡镇老师是我们组的核心人物,他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值得我去学习的。虽说他经验丰富,但是每节课在他眼里都是新的,都是零起点设计的,因此他的课常教常新,每一堂课都给人意想不到的创意,学生都说听蔡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钟鸣主任也是我们组的一员。他身兼数职,又要做领导工作,又要教课,可他总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好像多少工作都难不倒他。不管有多忙,都能及时参与集备,而且还经常给我们一些好的指导与建议,他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教学风格,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的。

张文澜老师温润如玉,总是不急不躁地面对一切,用老师的温柔引发出孩子们最善良的童心,表扬和鼓励培养着班级积极向上的风气。师爱是一种鼓励,她经常鼓励学生:“在我眼里,你们是最棒的,你们能行,一定能行”。老师的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扬起了自信的风帆,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她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课,带给我很多震撼与感动。 王晓霞老师认为:教育学生不仅要靠老师的说教,更要靠老师以身作则。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忽视不得。因而,她非常注意规范自己的每一言行,任一举止。每次上课之前,她总要先将头发理齐,衣服理好,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教学十几年,她从来没跟学生发过火,更没有大声呵斥过学生??遇到一些淘气的学生惹她生了气,她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静下来再解决。她说:“教师向学生发火,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对学生要严格,但不是严厉。”她用全部的爱真心地耐心地走进学生,忧伤着学生的忧伤,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是学生最好的朋友和亲人,是学生喜爱的教师。

吕鹏老师肯吃苦,能钻研,心里想的最单纯,那就是学校、学生。每天她都是我们办公室来的最早的,又是走的最晚的,她以优秀的个人魅力与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积极上进的精神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她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位学生掉队,作为班主任,她深深的懂得教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鼓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灵相容的接触点。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她潜心研究班主任工作,摸索出了一套让学生“自尊、自爱、自制”的自主管理模式,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到了她手里,在她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在正确而独特的教育方法引导下,都无一例外地转变为好学上进的学生。 孔子说过“德不孤,必有邻”,有这样一群播种太阳的人在身边,周围还有谁的的身上会没有阳光呢?正是他们至诚的师爱又唤回了我的工作激情和美好梦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再困惑,我亦心甘情愿。

后来,有一些朋友问我:“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而我只是笑而不答。说起来,教师这份职业到底给了我什么?一份可以矜持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我也说不清楚。可是,我知道,身为一名教师,从此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我的心灵。看着从自己手中放飞的希望在天空中勾画出一道道七彩虹,那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教育事业是爱心的事业。虽然注定了清贫,注定了平淡,但无悔于我的生命,无悔于我的选择!无悔于我的青春!

(五)英语组 柯晶

寻找身边魅力的身影

暑假里,读了《教育魅力》一书,深刻感受到只有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才能做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和引导者。我从事教师工作亦有数十载,从最初走上讲台的青涩到对知识的把握游刃有余,期间教育历程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也一直耕耘于专业的自我提升,因为我深知有魅力的教师是学识过硬的教师。在阅读《教育魅力》一书时,我第一次平静地思考教师教育的魅力真切所指:人格魅力、师爱魅力、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让教师独具魅力,拥有一群“粉儿”的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不断修炼自己,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魅力教师。

想想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或是一个组里的,或是同教一个班级的,又或是爱好相投的,无其不有其独到的教学魅力。有的学识渊博,有的平易近人,有的气场强大,有的靓丽活泼,有的爱心满满??每天与这些魅力四射的教师们工作学习在一起,不仅学生是粉儿,就连教师们也都互相欣赏,身心愉悦的投入工作。让我们来寻找九中校园里的美丽身影吧。

开学的第一天,走廊里一阵阵干脆利落的高跟鞋踏地的声音逐渐近了,学生们都安静期待着这位独具魅力的教师---匡老师。同学们上下打量着这位短发干练、气质独特的老师。匡老师一口流利的英语自我介绍影响了多少学子们踏上高中英语学习的追梦路。完美的课堂设计、

温馨的课堂小活动、交心的师生沟通??在接下来的与匡老师的每日接触中,匡老师教过的孩子们都深深的爱上了她。她以其独特的学识魅力、强大的气场和对学生满满的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QQ和微信里有匡老师经常和学生沟通的文字。有的温馨感人、有的充满正能量。却都总是营养丰富,或让我随她的语言静心凝思,或感同身受。记得最近一条:整个九月,只修了三天。有一半以上都被咳掉了。于是看到跟帖的学生一片,每一条都充满了对老师的关心。这是心与心的交流所得到的回报。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也换来了学生们对教师的爱与仰慕。

从事外语教学,也是另一个让匡老师成为魅力教师的重要原因。有人说多另一门语言,就打开了思想的另一扇窗户。它让你看世界的眼光更加敏锐,想问题的角度更加独特。在匡老师的英语课上,学生听到的不仅是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更多的是他们学到了获得知识的技能,在语言学习里寻找异国文化的魅力。匡老师巧妙的话题导入、自然流畅的环节衔接、恰如其分的课堂活动将语言学习一步步推上高潮。“爱上匡老师的课”是学生们共同的愿景! 在我的身边,寻找这样的魅力身影,怎是难事?经过走廊,听陶大师娓娓道来,犹如书香沁入心脾。观察方大师治班,才明白张弛有度,忽近忽远的程度是需要技巧的。在他们的激励和影响下,我唯有虚心下来,扑身下去,努力提升境界,净化心灵,提高治学技能。心向往之,不能成为他们,也日日修炼,追随其后。也喜欢这样一句话,“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用学识、用爱心、用善良??,对准音调。于是与学生的沟通便没有距离、没有鸿沟,于是你的魅力也就日渐散发。

(六)英语组 董琳茹

我身边的最美老师

美,不同人有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拥有光鲜的外表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有人认为心灵的纯净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有人认为轰轰烈烈的经历让人感觉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这些美,让人觉得赏心悦目,让人觉得激情澎湃,让人觉得自然平和,但什么样的美才是最具感染力的呢?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美丽的群体,她们每天都用平凡诠释着伟大。她们每周都以最靓丽的姿态出现在校园,她们是讲台上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她们是校园里的青春派,她们是一个团队,她们就是礼贤中学英语组全体成员。这是一个很努力的团队,这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因为大家都拥有者孩子般天真执着的心态,用真心和真情在工作。

犹记得今年暑假的军训,我们组的盛明峰老师、代永慧老师和王金凤老师分别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军训期间,她们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在默默无声地传播着对学生的爱。学生军训时,她们及时为学生水杯里续上热水;学生感冒,她们亲自把学生送到校医那里;学生内务整理时,她们挨个宿舍挨个床铺指导整理。盛明峰老师的班级,在他用心的指导和管理下,分别获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歌咏比赛一等奖,阅兵式一等奖等骄人战绩。

犹记得今年暑假的恺尔课程培训,当所有老师都在享受愉悦假期的时候,英语组所有成员克服了炎热的天气,每天按时来到学校,接受高强度的培训。我们的组长匡文超老师,每天都最早出现在教室,协助加方老师Valeeta准备好课堂需要的各种材料。迟翔老师主动接过培训教室的钥匙,担起了早起打开教室房门的责任。汪雪老师在身体状况不佳的状况下,依旧按时参加每天的培训。即使是可以在家里好好休息的准妈妈杨倩老师,也依旧冒着酷暑,从不迟到,一直坚持到培训的最后。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大家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其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最后大家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资格证书,为这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还记得本学期开学初,我们英语组组长匡文超老师赴上海培训刚刚结束,夜里回到青岛,第二天一早就又赶着监考司法考试,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不得不为之感动。不久前,柯晶老师和代永慧老师代表学校赴临沂参加展评课,三天紧张的优质课评选,仅仅休息不足十小时。回来后,柯晶老师重感冒严重,依旧带病坚持上课,我们都不得不为之感动。这种极强的责任感让我佩服不已。

从我们组的每个老师身上,我都能读到他们对礼贤教育的深沉的爱。我能感受到他们用激情点燃着学生,用温暖呵护者学生,用智慧启迪着学生。这是一个乐观、阳光、积极、努力每天都在蓬勃向上的团队,这个团队用自己的言行和辛勤诠释着另一番不一样的美!

(七)物理组 高丽娟

我身边的榜样

——平凡中的你和我

曾在教师表彰大会、电视上听过、看过很多关于优秀教师的故事,他们经常为了自己的学生,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顾不上照顾自己的老人,顾不上保护自己的身体,甚至老人去世,孩子生病都不曾露面,甚至付出了自己的健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优秀的老师,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有时候我也会陷入沉思。。。。。。

有一天我看到一语句话,很受触动,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想在对待工作上,我们虽然说不上所有的事情都无私,但是我们是如此的爱着别人的孩子。

我们的校领导是不是每天都是7点20前巡视在教学楼里,我们的班主任是不是都是7点20之前早早的站在了教室里,维护好了班里的纪律。

中午有多少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学生答疑,来的学生一拨又一拨的,而自己从不耐烦,但是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那么耐心。

有多少老师下了班之后还坚持在岗位上,晚自习的时候,年轻的班主任任由自己的孩子在托管,也到教室看看,尽管值晚自习的老师也在教室里面。值夜自习的老师,更是顾不上自己的家庭,坚持到晚上10点。

我们是如此的爱着别人的孩子,榜样,就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得要歌颂我们这些在平凡中认真做事的老师,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

榜样又就在我身边。

众多班主任中的王荫振老师,是年龄偏大的老班主任了,每天都尽职尽责,学农期间,天气寒冷,却早早的陪着孩子跑操、进车间,得了重感冒,晚上睡觉喘不动气,回校后也很严重,就是这样,打着吊瓶也仍旧坚持在教室里、讲台上,为了别人的孩子,付出自己的爱心。 众多教师中的刘晓玲老师,任教5个班,1个理,两个文,一个日语理,一个日语文,教案繁多,课时繁多,两个校区来回跑,腿都跑细了,没有任何埋怨。即便有老师外出,安排的代课也欣然接受,一天5个班的课也照旧坚持下来。于景晔老师,一个下午有四节课,这四节课一个理,一个文,两节中加班的课,一个下午需要换共四个不同的课时。我想,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们,他们就在你的身边,也在我的身边,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为了别人的孩子,尽可能的倾出自己的所以的一切。

正是这些平日里默默付出的平凡的老师们,使得我们学校的成绩年年高升,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们送到了理想的大学,却把自己的背累坨了,把自己的腰累弯了。 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在隐藏着众多优秀者的社会中,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其实,榜样,就在你我身边。那就是你,那就是我,那就是这些爱着别人孩子的平凡的人。

(八)物理组 尚英

平凡之中见师爱

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已经渡过了11年,在这十几年里,我身边的老师们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办公室里怎是人山人海,他们在给学生答疑;每天晚上5:10下班的铃声响起时,他们仍伏在案上,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这是最常见的景象。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敬业呢?我想,那就是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爱吧!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我很敬佩和尊敬的老师——赵海燕老师,赵老师已经在工作岗位奋斗几十年。在工作上,她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对待工作,她从来都不马虎,当我们制作的学案表述

篇五:较量无声 文字版

较量无声文字版

一部据称是国防大学内部教学片的《较量无声》,甫一公开‘泄露’竟引来轩然大波。真不知道,无论从我党对文化艺术一惯坚持的 ‘双百方针’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从与时俱进到了今日的主流媒体一直在不遗余力地鼓噪多元文化、包容异质思维的角度而言,一部提醒民众居安思危的宣传教育片有何不妥?

如此看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果真是充满艰难险阻之旅。果真需要普普通通无数个你我为之奋斗。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无声的朋友ppt)

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过程,必然始终伴随与米国霸权体系的磨合与斗争。这是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纪较量。

我们从哪里来?为何而来?我们到哪里去?应怎样去?历史始终在等待和记录着我们的回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米国及西方国际阵营战略调整获得重大成果的年代。米国自越战之后长期推行的软争霸和平演变战略在这个年代的后期终于看到了曙光。苏联,这个昔日始终令对手生畏的超级大国,此时,像一个中了慢性毒药开始发作的病人,逐渐显出了难以挽回的颓势。尽管它还拥有足以毁灭对手甚至世界的巨大军事能力,但经济和财政的困难、国内的社会矛盾特别是领导集团的政治迷茫和动摇,以使得这个庞然大物步履蹒跚、摇摇欲坠。

1989年8月15日《米国基督教箴言报》的文章以骄傲的口吻写道:“对苏联的伟大米元攻势正成功的发展。三万颗核弹头和用最新科技成果装备的世界上最大的军队却不能掩护自己的国家领土拒绝渗透的米元。它已经把俄国的工业消灭一半,打垮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并瓦解了苏联社会。苏联已不能抵抗!所以,专家们预言说,它的覆灭是最近两至三年的事。而我们则应当对那些伟大计划给予应有的评价——塔夫特制定了它,罗斯福润色了它,而且,而后的历届米国总统都彻底地执行它。”

1991年11月,撒切尔夫人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抑制不住激动地说:“我负责任地告诉各位,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会听到法律上苏联解体的消息。”

米苏的全球争霸恰恰成为了中国最重要、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七十年代末,走出十

年动乱阴霾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痛苦而深刻的反思中,重新校正了前进的方向。以更加成熟、理性、睿智的政治眼光,深刻洞悉了国际形势和自己的历史方位。抓住米苏争霸对我的战略需求,及时调整对外政策,果断做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实现了决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历史转折。

(背景声——邓小平讲话片段:“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米之间曾出现过一个令人深刻的十年蜜月期。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悬而未决的现实矛盾,此时在表面上都以淡化。(背景声——邓小平赴美访问时演讲:我们将同米国政府领导人和各界朋友共同探讨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和合作问题。)

中米之间似乎真得从对手变成了伙伴,从对抗变成了合作。而实际上双方的决策层都清楚:这种关系现状的形成,对于中国而言,是为了改变安全环境、发展环境,摆脱封锁、封闭,走出一条全新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动战略选择。对于米国而言,则是为了集中应对主要对手、实现米苏争霸战略目标而被动收缩战线的策略选择。

从国家利益出发,把握国际合作与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与开辟中国道路、中国前途的抉择。同时,也是中米之间,全新历史关系的开始。

在两国长达两百多年的交往中,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完全独立、平等的身份得到米国的战略需求与尊重。而这一关系的改变,实际上也预示着两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合作表象下掩盖着的未来较量。

片头字幕:较量无声。

上集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穹顶上,骄傲地飘扬了七十多年的这面旗帜(前苏联的斧头镰刀国旗)被缓缓降下。苏联亡党、亡国的悲剧终于在世界瞠目下上演。一个有着近九十年历史、近两千万党员的超级大党,宣布解散。

(纪实镜头画面——“但我还没有看。”会议主持人说道,同时将手中的文件举起。“就在这里读嘛。”时为苏联民选政权总统的叶利钦却伸出食指指着那份文件对主持人说。与此同时,镜头中主席台下的与会者发出哄堂大笑并纷纷鼓掌。会议主持人对台下的如此举动则显得异常尴尬。镜头再次摇向在主席台上讲话的叶利钦:此时此刻我将签署总统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会场中有人在说道。)

这个曾经令世界生畏的超级帝国几乎是在瞬间轰然倒下。而这个庞然大物的解体,竟然就像当时一家西方媒体所描述的——是在苏联全社会的集体沉默中完成的,甚至听不到一声叹息!

回望历史,我们时常会发现,这一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往往被人解读成冷战结束的标志。(纪实画面字幕: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叶利钦等要员宣布退出苏共。)而事实上它恰恰是发生在冷战结束之后而不是之前。这是一个绝对不应该被忽略和误读的细节。无论它是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在客观上,苏联的解体都是冷战结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纪实画面字幕:今天俄罗斯联邦决定,将沙俄时代的三色旗作为国旗——时任俄罗斯联邦民选政权总统的叶利钦)

当主导着世界格局半个多世纪的米苏两大阵营的冷对抗,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指引下,逐渐冰雪消融,并最终以苏联方面主动放弃所谓冷战思维而握手言欢时,其结果却并没有出现西方政治家们预言的世界大同和历史福音。热情地伸出橄榄枝终结冷战的苏联,不仅没能得到自己期盼的战略回报,反而在对手的顺势一击下,瞬间毁掉了几代人七十多年艰难积累并付出了民族高昂代价所成就的全部基业。

(画外音——原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前国家杜马副主席瓦·亚·库普佐夫:23号白天,苏共中央书记处有五位书记被搜家。画外音——原立陶宛共产党中央书记尤·尤·叶尔

马拉维丘斯:我因为积极宣传共产党,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画外音——原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前国家杜马副主席瓦·亚·库普佐夫:我看到那些大学生,还有那些受指使的人员,有一些外国使馆的车,给他们送来吃的喝的,他们纷纷向我们吐痰、侮辱我们,这是我人生经历的最屈辱的一刻。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讲话:苏联的解体,是二十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讲,它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这一超级的历史嘲弄留给了世界争论不休的种种疑惑。而留给俄罗斯的则是社会的倒退、国家的衰落、和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

(纪实画面字幕:1993年,民选上台的叶利钦政权悍然下令军队向议会开炮。)

(背景资料:1993年10月4日,莫斯科发生炮打白宫事件。资料来源:透视俄罗斯 官网,刊登日期2013年10月4日。20年前的1993年10月4日成为俄罗斯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其标志性事件被称为“炮打白宫”或“十月事件”。该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苏维埃制度的终结与俄罗斯总统共和制的确立。始末经过:“炮打白宫”事件是俄罗斯最高执法机关与最高立法机关持续激烈斗争的结果,简言之就是叶利钦总统和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副总统鲁茨科伊为首的议会之间的冲突。1993年10月初,冲突全面爆发。10月3日下午15时,一部分在白宫门前声援议会的示威人群冲破内卫部队的封锁,冲进白宫大楼。另一部分民众在俄罗斯劳动党领导人带领下计划占领奥斯坦金诺电视中心。内卫部队开枪驱散了示威人群。晚间19时,奥斯坦金诺电视中心发生爆炸,示威人群开始对其进行冲击,内卫部队开火反击,结果造成46人死亡以及多人受伤。10月4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莫斯科进入紧急状态,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命令坦克师开进市内。当日清晨,坦克部队占领莫斯科主要街道,并与保护议会的近卫师发生交火。上午10时,国防部指挥的武装力量向最高苏维埃办公大楼“白宫”开火。重型炮弹在议会大楼里频频爆炸,楼内四处起火,黑烟冲天。重火力打击之后,叶利钦命令特种部队“阿尔法”和“信号旗”对白宫进行武装占领。“阿尔法”部队指挥官劝说议会领导人哈斯布拉托夫与鲁茨科伊缴械投降,而“信号旗”部队指挥官却拒绝执行叶利钦的命令。下午5时,议会方面最终宣布缴械投降。随后,参与保卫白宫以及冲击电视台的主要领导人物均遭逮捕。持续了一年有余的两权之争终于在叶利钦的重炮之下以议会的失败而告终。)

今天,这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大变局,已逐渐散去了重重迷雾。一些历史的脉络,在冷战胜利者对战略成果骄傲的盘点和炫耀中,隐隐浮现。米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彼得·施瓦茨在前不久出版的《胜利—米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中毫不隐晦地写道:“前苏联的垮台不是上帝青睐米国,而是里根政府奉行的政策所至”。他透露,关于前苏联的体制在客观上是否具有生命力里根政府并不感兴趣。米国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生命力降低到零。彼得·施瓦茨甚至露骨而傲慢地说:“谈论前苏联的崩溃而不知道米国秘密战略的作用就像调查一件神秘死亡案子而不考虑谋杀。他在书中详尽披露了米国政府采取隐蔽的斗争策略及手段,逐步动摇前苏联领导集团对自己制度的信心。诱导其一步步走向解体的具体过程。历史不能假设,但研究历史的假设却有助于把握现实和未来。从苏东巨变无数种如果的推测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基本结论——没有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冲击,苏联的存在和稳定不一定就是必然的。但一个放弃了政治旗帜、放弃了理想信念、放弃了思想武装和敌我意识最终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对手的政党,一个不是自我完善而是自我否定、不是锐意进取而是固步自封、不是相信人民的力量而是相信西方神话,进而失去了执政根基的政权,一步步走向衰落和覆亡,则一定是必然的!

苏联的解体使米国成为了持续近半个世纪冷战的最终胜利者。同时,也使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米国的下一个对手。中美关系迅速逆转。在中国535风波后即已结束的中美蜜月期,随着苏东巨变的历程,也进入了更加寒冷的季节。国际格局骤然发生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国内的剧烈动荡,使中国和米国都重新面临着一次重要的战略选择。

(对美国来说,是在未来彻底遏制中国?还是在接触中改造中国呢?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战略选项。刚刚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成功搞垮了最大的战略对手苏联,在空前胜利中,受到巨大鼓舞的米国精英们,在慎重的权衡后,大胆地选择了后者,他们非常自信地认为,只有接近、接触和接纳中国,逐渐将中国纳入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才能更有力地分化和瓦解中国。这是战略成本最低、代价最小、而效果最好的方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