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文成县大峃镇岭脚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19:52 字数作文
文成县大峃镇岭脚村字数作文

篇一:文成红枫线路指南

【红枫全攻略】文成赏红枫,教你怎么玩!

2014-11-30 携手国旅

大会岭古道: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岭脚村至百丈漈富垟村,东西走向,元明古道。约4500多级台阶,全程约5公里。路面早期用不规整的乱石,中晚期用青条石铺就而成。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还有竹林,且人文景观众多,有会吉桥、岭脚亭、半岭亭、会云寺、云亭庵、云顶寺,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等,其中还有从清道光至民国期间的石碑9块,香炉1个,半岭亭的一座用规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凿而成的正方体古灶台。

餐饮推荐:

半岭农家乐

红枫农家乐

左右逢源生态农庄(团队)

松龙岭古道:位于文成县大峃镇沙垟村至里阳乡垟外村猫狸塘,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2.4公里。古道上通里阳乡,下达大峃镇、泰顺县、玉壶镇、平阳县。古道路面主要以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多拐,中段保护完好,以古色的圆石拼成,极富韵味。古道两旁遍布多种名木古树,以枫香为主。沿途有竹林、农家乐、高山民居、徐三公庙、龙儿头路亭、金畔相公殿等人文景观,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途中香枫旁设有水井,有条石做成的坐登,供路人休息。

餐饮推荐:

红枫庄园农家乐

山城溪鱼庄

徐村岭古道:位于文成县大峃镇上徐村徐村街171号至里阳乡外村田垄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建筑,全程约3.5公里,平均路宽0.7米,因古道两旁植有76株古枫香,而得名“红枫古道”,古道连接里阳乡与大峃镇,也是旧时里阳乡通往泰顺县、平阳县的重要交通要道,路面由天然块石铺就,沿途有人文景观娘娘殿、路亭、简易木亭、近现代北岸山水口文化景观、吴锡顺大桥、崇德亭,还有高山民居、古枫香群,植被丰茂,景色宜人。

餐饮推荐:

红枫农家乐

五十二岭古道:位于文成县龙川乡村头村至过山村山丘口亭。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3.5公里。古时上通百丈漈、南田,下达黄坦、大峃,路面早期用不规整毛石,晚期用条石铺就而成。古道两侧遍布枫香、松等树,沿途有五十二岭北、中、南三座单孔石梁桥,有板栗、梨子、葡萄、桃子、柚子、李子等园地,还有供人们假日休闲、吃喝玩乐的场所----农家乐。

餐饮推荐:

山水果园农家乐

醉宵园

篇二:大会岭古道

大会岭古道

大会岭古道,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北,东起于大峃镇岭脚村,西至百丈漈镇富垟村岭头,西北走向,旧时是文成县境北通青田县、景宁县、云和县、龙泉 市,南达瑞安市、平阳县的重要交通要道。该道始建于元代,具体何年已无可考证,全长4.8公里,4500多级台阶,平均宽1.2米左右,最高海拔710 米。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有枫树、松树、竹林等,尤其是枫树,有80余株,平均胸径85厘米左右,大多有数百年树龄,从岭头贯穿到岭脚,很是壮观。 夏天浓荫蔽日,秋日丹枫似火,远远望去宛如长龙腾空,蜿蜒盘绕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非常美丽。秋末冬初时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因而 又有文成县红枫古道第一岭的美誉。

大会岭虽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且人文景观众多,相传明开国元勋刘基曾从此古道经过。古道沿途集中了多种文物遗存类型,显示了各个时代的历史 文化气息,有会吉桥、岭脚亭、半岭亭、会云寺、云亭庵、云顶寺、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等,其中还有从清道光至民国期间的石碑9块,香炉1 个,在半岭亭还有一座用规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凿而成的正方体古灶台。

2009年1月,大会岭公布为文成县第六批县级文保单位。如今,随着文成旅游业的发展,大会岭红枫古道早已美名远扬。每至秋末冬初,游客便络绎不绝,其繁盛远胜古时

篇三:温州文成 红枫古道

一、线路介绍

【路线名称】:红枫古道

【路线地点】:温州文成县

【强度系数】:★★ (最高5星)

【精彩系数】:★★★★ (最高5星)

【步行里程】:全程10公里,4小时左右。

【步行装备】:轻装

【线 路】:龙泉—文成县 –五十二岭—天顶湖(农家乐、摄影) --大会岭—文成县城---龙泉 ★小贴示:大会岭穿越是需要从海拔800米的高山穿越到山脚,一路下坡,请做好护膝准备,最好携带登山杖;

【古道描述】:

“红枫古道,江南少有。存之不易,堪称佳景。”红枫古道之名源于浙江文成。每到深秋,万物萧索之际,文成的山岭上却因有红枫的点缀而显得生机勃勃。但见古道与红枫相映、霜叶与秋絮翻飞;沧桑中透着几点浪漫,热烈中带着些许寂寞,引得无数男男女女,寄情相思。

浙江文成红枫古道多、长、奇、丽,均修建于元明时代,经历代积累和不断的修复,遍布文成,连通文成的大镇小乡。文成境内现今保存较为完好的红枫古道尚有七十余条,共计古枫3000多棵,几乎乡乡有红枫古道,其中县城大峃镇周边即分布着十来条,最为著名的是大会岭、龙川岭(五十二岭)、松龙岭、岩庵岭。秋日丹枫似火,红枫与古道一同蜿蜒盘绕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秋末冬初时节,岭上攀岭赏枫者、竞先拍照者摩肩接踵,燃起文成旅游冬天里的一把火。

红枫古道第一岭:文成大会岭

浙江文成县地处温州西南部,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的谥号为县名。该县多山,旧时交通闭塞,境内有数十条红枫古道,大会岭是其中最著名的。大会岭上起富垟村岭头自然村,下至大峃镇岭脚村,全长约十里,有4300余级。岭上有很多松树和枫树,大的有数百年树龄,合抱大树有数丈高,夏天浓荫蔽日,秋至满目丹枫,非常美丽,引来游人如织。大会岭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已有千年历史。瑞安县志载:清时大峃苔湖人陈庆昌单独出资800银元倡建大会岭石板路,岭上大部分路段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条石长约1.5米,宽约30公分,厚约20公分,非常整齐美观。其中一段“斗米直”有 320余级,笔直陡峭,相传挑担者要吃斗米才能上此处。

在通公路前,大会岭是文成重要的一条交通要道,它下经大峃镇可通温州、瑞安、上可通南田、西坑及景宁、云和等县,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担者塞途。一些热心士绅纷纷捐资建路亭、寺庙、捐田产设立茶堂,由专人负责,向行人免费供应茶水及供行人休憩。

明成化年间,花园人王魁金、魁珠在岭头建云亭庵和岭头亭,王魁尚在半岭岩下建佛龛和一简陋凉亭, 供过往行人休憩。清朝时云亭庵改为云顶寺,凉亭亦重新修建,并增设茶堂,免费为行人供应茶水。西坑敖里人周道亮一次担盐过岭,中暑晕倒,幸被半岭亭好心斋公所救,康复后即发愿心,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出资在半岭兴建会岭堂三间,大峃施主潘淳亦捐俸助建,洙川(今大峃徐村)吴氏众人乐助山场。周道亮还捐附近良田22石作茶堂经费用。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周之后裔继承其志,复出资修葺老堂,并在下首续建五间,塑佛像,招僧人,颇具规模。为感谢周家德行,会岭堂每年中元节盂兰盆会均送一对各重三斤的寿桃给周家,直至1949年。以后,半岭亭、会岭堂均数度修葺,今半岭亭尚存一座用规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凿而成的正方体古灶台,约略可见当年情景。半岭处还有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

半岭下有景曰“流米岩”,流米助建大会岭的民间传说妇孺皆知。

解放后,随着交通迅速发展,大会岭已不再是往昔盛状,唯有秋天枫红时,尚有许多游人来观赏,画家、摄影家前来采风创作。

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发展,文成红枫古道美名远扬。每至秋末冬初,游客便络绎不绝,大会岭也因此,其热闹远胜古时。

大会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岭脚村至百丈漈富垟村,东西走向,元--明古道。约4500多级台阶,全程约5公里。路面早期用不规整的乱石,中晚期用青条石铺就而成。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还有竹林,且人文景观众多,有会吉桥、岭脚亭、半岭亭、会云寺、云亭庵、云顶寺,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等,其中还有从清道光至民国期间的石碑9块,香炉1个,半岭亭的一座用规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凿而成的正方体古灶台。

该古道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沿途集中了多种文物遗存类型,显示了各个时代的历史气息。 龙川五十二岭

地址 文成县龙川乡村头村至过山村山丘口亭

位于文成县龙川乡村头村至过山村山丘口亭。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3.5公里。古时上通百丈漈、南田,下达黄坦、大峃,路面早期用不规整毛石,晚期用条石铺就而成。古道两侧遍布枫香、松等树,沿途有五十二岭北、中、南三座单孔石梁桥,有板栗、梨子、葡萄、桃子、柚子、李子等园地,还有供人们假日休闲、吃喝玩乐的场所----农家乐。

五十二岭为我县最具特色的红枫古道之一,是研究古时交通发展状况的古建筑。

松龙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镇沙垟村至里阳乡垟外村猫狸塘,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2.4公里。古道上通里阳乡,下达大峃镇、泰顺县、玉壶镇、平阳县。古道路面主要以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多拐,中段保护完好,以古色的圆石拼成,极富韵味。古道两旁遍布多种名木古树,以枫香为主。沿途有竹林、农家乐、高山民居、徐三公庙、龙儿头路亭、金畔相公殿等人文景观,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途中香枫旁设有水井,有条石做成的坐登,供路人休息。

松龙岭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历史悠久,是研究我县旧时交通的实物资料。

岩庵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珊门村至里阳乡西山村漈头庵,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2公里,古道上通里阳乡,下达大峃镇、泰顺县、玉壶镇、平阳县。古道路面主要以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多拐,左道上人文景观众多,有云江亭、观音殿、三宫殿、娘娘殿、大雄宝殿、韦驮殿、魁生殿、五仙大殿、青云亭、怡然亭、茶亭、地主庙、双枫亭、洞桥,其中岩庵寺为县保单位;古道植被丰茂,树木遮天,多处远观奇石自然景观。 岩庵岭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至今行人络绎不绝,可见,岩庵岭对当村村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3其他会岭猫狸擂岭

位于大峃镇三叉路口至垟丼村,旧为文成、平阳、泰顺三县百姓交通要道,行人络绎不绝,以山高岭陡而名,海拔约400米。古道两边共有59棵红枫,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全程从岭脚到垟丼约3.6公里。路面即有用长1.3米-1.4米不等,宽0.35米-0.36不等的青石板铺设。位于垟丼村的那段古道边有嘉庆癸亥年(1803)始建,同治癸亥年(1863)、光绪元年(1875)、1995年修建永福堂(俗称茶堂亭)和光绪二十年(1894)移迁到此的吴氏宗祠、民国二十三年(1934)建造的吴氏宗祠分祠,途中还有同治拾参年(1874)始建的宗福堂,岭脚有陈十四娘娘殿和五显爷殿、清泉亭。1979年该古道村人集资局部重修过。 猫狸擂岭古道现为我县居民健身场地,也是我县旅游胜地。

道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吴垟村镇靛青山。道岭是沟通百丈漈、二源、南田与大峃的重要交通枢纽。岭脚原有木廊桥,因年久失修,现重建有钢筋水泥混浇的跨桥。过桥到道岭脚左右两各竖有民国七年(1918)的“长岭脚”资助石碑。道岭根脚到道岭脚头全程约5公里,沿途共有36个拐。道岭古道起步的脚较为讲究,皆用青石板铺设,约50米,后全用乱石铺设,路多拐,耸而陡。过道岭脚,走不远便见有一路亭,亭前竖有大清光绪十一年立的“木桥碑”资助古石碑一块。半岭上还有一座古亭,亭旁有山泉供路人饮用。岭头有景福堂,堂前有2块光绪庚寅十六年(1890)石碑和香炉1个。道岭历经数百年,仍保持原貌。 玉壶五十都岭

位于文成县玉壶镇龙坑村枫树龙至二源乡岭头村榅树下,南北走向,明清建筑,全程约3公里,平均路宽

1.1米,路面前期以块石铺就为主,中、后期条石修善。古道 南上通往二源乡、南田镇,北下可达玉壶镇、

周壤乡,中途过数村。沿途自然景观优美,山清水秀,其中有天然瀑布崖两处,人文景观有增福桥、安定桥、五十都岭石板桥、岭头村观音殿、岭头亭、茶叶坑路亭、坳门亭,还有古枫香树105株。

五十都岭历史悠久,是我县较特色的红枫古道之一,是当时二源乡、南田镇、玉壶镇、周壤乡重要交通要道,是研究旧时人们生活、交往、审美的实物资料。

樟台枫门岭

位于文成县樟台乡东城村樟岭自然村至双马村黄坭岗头,南北走向,明代古道,全程约2公里。古道上通双马村黄坭岗头,下达大峃镇、玉壶镇、瑞安市。路面早期用不规整天然毛石,中晚期用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而成。古道两旁遍布名木古树,以古枫树为主;人文景观多处,其中有著名的樟岭亭、樟岭峰门亭、樟岭公墓、养兔基地等。

樟岭枫门岭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是研究古时交通发展状况的实物资料。

西坑八都岭

位于文成县西坑镇塘垟村蒲斜桥头至南田镇横村横山底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古建筑,全程约3.6公里,平均路宽0.9米,路面以毛石铺就为主,台阶用条石,南上通往南田镇,北下达西坑镇,是旧时南田镇与西坑镇的交通枢纽。沿途有古枫香树38株,大松树8株,其中有腰围0.7米的大松树,还有人文景观官钟桥(水泥铺面,现化建筑)、八都岭石板桥、八都岭凉亭、塘塆水井、养猪厂、茶叶基地等。

西坑八都岭历史悠久,是研究我县旧时村落形成、人们交往、生活习俗的实物资料,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大峃吴垟岭

位于文成县大学镇吴垟村靛青山电厂至里阳乡余山村下余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古道,全程约2.5公里。古道南上通里阳乡余山村,北下达大学镇、泰顺县、玉壶镇、平阳县,总共36拐。古道路面主要以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两旁植被茂盛,名木古树众多,以古枫树为主。沿途有杨府殿、拐路亭、靛青山路亭、靛青山亭、瀑布崖石拱桥等人文景观还有自然景观瀑布崖、“望夫石”。

吴垟岭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是研究我县古时交通的实物资料。

南田武阳岭根岭

武阳岭根岭位于青田县岭根乡岭根村滩坑水库南岸埠头至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南北走向,南上通往南田镇、文成、景宁、瑞安,北下达青田县、丽水、景宁。明代古道,全程10.1公里,路面早期的大多由毛石铺就,中期的有三处由条形花岗岩铺成,晚期的改为山土夯实的机耕路,平均路宽1.2米。途中名木古树的有枫香树86株及众多的腰围两人和抱的送客松、迎客松;沿途人文景观的有民国三十二年(1943)“一勺堂石碑记”石碑一块、岭头小寺院遗址、岭头过廊、岭头路亭、岭头云来门、半岭田五显爷殿、明代半岭田茶屋、半岭田两通亭、岭根水库埠头;武阳的“明刘基修建房舍碑志”的石碑一块、古水井、石臼、牲畜食槽、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明开国太师文成公故里”纪念碑、清代故里亭、刘基祖父刘庭槐墓、刘基武阳始祖刘基墓;还有半岭亭底吊瓜基地、滩坑水库岭根埠头临时停靠点。

文成有“九都九条岭,条条通天顶”说法,武阳岭根岭是其中著名的一条,是我们县红枫古道之一,是旧时温州文成过往丽水青田的交通要道,是研究文成发展史的实物遗存。

平和黄狮垄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平和乡新田村季家源自然村至新田村黄狮垄自然村,东上西下,明代古道,全程约2公里。古道路面由毛石铺就,多拐,较陡,平均路面宽约0.8米。沿途有古苦槠树、香楠树、古枫香树数棵,山坳竹林,南门溪大石岩,南门溪天然河坦,南门村古民居、新南村小电站。

黄狮垄岭穿过南门村,依南门溪而上,是平和乡村落交通要道,是我县研究村落交通的实物资料,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路两旁有古苦槠树、香楠树、古枫香树,从西端往下300米为台阶路段,较陡,途中有50米天然不规整踏跺路段,周边环境优美,南门村至季家源村500米路段水泥铺面。

损毁原因 年久失修,长年累月被风化,路面有风华迹象,部分路面铺路石有空缺。南门村至季家源村800米路段水泥铺面,古道原样被破坏。

自然环境 新田村位于文成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13.8公里,年均气温18℃左右,平均降雨量约1700毫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该村三面环山,层峦迭峰,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人文环境 新田村目前有人口1193人,352户,以叶姓为主,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外出劳务经商为辅的村

村落,该村有大面积的茶叶基地,养殖业以家禽为主,经济属欠发达地区,通村公路已贯通,对外联系便捷。

平和郭山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平和乡郭山村张宅自然村至二十五坑村,南下北上,明代古道,全程约5公里,前期路面由天然毛石铺就,后期由条形桃花石铺就平均路宽1.2米。古道穿过十十五坑村、驮岭头村、大岭村、雪山村、半山村、小宅村,北通往平阳县、瑞安县,现达平和乡、学口乡,沿途有高山民居数家、蔡氏宗祠、竹林、山间小溪、小石板桥、娘娘殿、310树龄苦槠树、111树龄笔管榕、数株古枫香树,环境优美。 郭山岭是旧时文成过往平阳的交通要道,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古道北端至二十五坑村村委会为水泥路,娘娘殿现代建筑,周边部分植被破坏,蔡氏宗祠五开间,悬山顶。

损毁原因 因建通村公路,古道中途被中断六处,其中有200米现已改成通村公路。因火烧山,周边部分植被破坏。

自然环境 二十五坑村位于文成县县城东南14.5公里,年均气温18℃左右,平均降雨量约1700毫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有耕地面积516亩,田地246亩,林地1345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人文环境 从大垟口至老屋有二十五条小坑(溪),故名二十五坑村,目前有人口1103人,以蔡姓为主,该村的下河自然村是全县打铁历史最悠久的村落,有“全县第一打铁村”之称,村民的祖祖辈辈靠打铁为生,现存有十几家打铁铺。通村公路贯通,交通便捷。

珊溪西山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街头村西岭巷13号至西山村白仰丘水塘,东北过往西南,清代建筑,全程约2.5公里,上通西山村、仰山乡、桂山乡、泰顺县,下可达珊溪镇、巨屿镇,古道 前期由毛石、山土铺就,平均路宽1.2米。沿途有白仰丘水塘、葡萄基地、杨梅基地、茶塘地主宫、竹林、古民居、松树林、驮垟头永福殿、双枫树亭。

西山岺亭岭是旧时文成县过往泰顺县交通要道,途中有数棵枫香树供路人遮阳休息,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茶塘地主宫于2007年重建。茶塘村古道周边有晚清建筑古民居、红枫五棵,驮垟头永福殿建于2008年。西山岭历史以来属浙闽大道的一段峻岭,文泰公通车后,这段石岭虽被冷漠,但由于自珊溪至西山乘车与步行时间几乎相等,所以步履者仍络绎不断,2005年从村民集资修善路面古道全是水泥铺面。 损毁原因 2005年从村民集资修善路面,古道现全为水泥铺面,破坏原样,建文泰公路,部分古道被改动。 珊溪分水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西坑村西坑口至桂山乡分水村枫门头坳,西北过往东南,明代建筑,全程约12.5公里,绕过五座高山,平均路宽0.8米,上通桂山乡、泰顺县,下达珊溪镇、大学镇、平阳县。古道由毛石铺就,沿途有19棵古枫香树,上百年的古榅树,大面积的杨梅基地,路边神龛、雷虎宫、桃花石指路碑、民乐亭、包仙宫、高山民居,西坑口路亭。

分水岭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是旧时文成县过往泰顺县的重要交通要道,为我县研究旧时交通提供实物资料。

现状描述 古道两旁植被茂盛,鸟语花香,至高点海拔高达908米,视野辽阔。雷虎宫三开间,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歇山顶。包仙宫三开间,枱梁式,歇山顶,明间额枋上挂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牌匾,途中有数条分岔羊肠小道。民乐亭为双通路亭,中设有神龛,屋顶坍塌。

损毁原因 年久失修,沿途杂草丛生。部分古榅树被砍伐,有一个路亭倒塌,现已弃用,民乐亭,屋顶坍塌。建通村公路,部分古道有改动。

珊溪盘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南阳村岙头底自然村至东坪村上坪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古道,全程约3.1公里,平均路宽1.1米。古道上通往桂山乡、泰顺县,下达珊溪镇、巨屿镇、学口乡、大学镇,前期路面主要以毛石混山土铺就,后期用条形桃花石修善。沿途有古枫树12棵、大面积杨梅基地、竹林、松树林、路亭、西瓜园地、林场、刘氏宗祠、刘保殿、娘娘殿。

珊溪盘岭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历史悠久,是研究我县旧时交通,村落形成与人口发展的实物资料。

现状描述 盘岭多拐、较陡,整体保存较好,季岭村路段块石铺就,较规整,古枫树下设简易块石登,供人休憩,路两旁杂草丛生,植被丰茂,古道上有2棵古枫树身围直径超过2米,陈坑庵溪旁路段有坍塌,岙头底村至陈坑庵村路段路人稀少,现杂草遮路,难过往。刘氏宗祠2003年建,刘保殿1955年建,娘娘殿1989年建。

损毁原因 古道路面因长期风化作用,铺石磨角,风化迹象明显,因建通村公路,古道被横截,改动。由于山洪,陈坑庵溪旁路段坍塌年久失修,陈坑庵村至岙头底村杂草遮面,难过往。

珊溪罗山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珊溪街头村公湾巷至罗山村九台盟寺,南北走向,明代古建筑,全程约2.7公里,平均路宽约1.2米,路面前期由毛石铺就,后期中规整块石修善。古道上通往罗山村、平阳县,中途穿过和平田村、驮龙头村,下达珊溪镇、大学镇。沿途有36棵枫香树,其中有树龄为160年的古枫香树,有文物保护点,九台寺、帝师祠,还有指路碑、杨梅基地、教堂、罗山亭、罗峰寺。

罗山岭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多处,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为我县高山村村落交通、宗教信仰提供实物资料。 现状描述 古道整体基本保存较好,两旁植被丰茂,密林遮天,九台寺始建于咸丰年间(1851-1861),坐东朝西,有三圣殿、三府殿、岩洞庵、大雄宝殿。帝师祠:祭祀刘基后代刘照。中途还有数家山土砌墙的民居。罗峰寺建于2003年。

损毁原因 因年久失修,通村公路贯通,古道路面长有杂草,古道因建通村公路,中途被截四断,整体保存不完整。

珊溪均山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西山村驮路外自然至君阳村均山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古建筑,全程约3公里,路宽1.1米-1.5米不等,以乱石铺面为主。古道北上通往君阳村,南下达西山村,中途过八角丘自然村和白岩前自然村,是旧时村落的交通要道,沿途有古红枫57棵,大面积竹林、松树林、村落泥墙房,地主殿、茶山、茶厂、小型水库,白岩前双通亭。

均山岭作为村落旧时的交通要道,历史悠久,是我县研究旧时交通及村落形成的实物资料,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因方便村落交通,古道中途有7节机耕路,2节水泥路面公路,古道改动较大。因虫害,有3株大枫香树枯死。

双桂包宅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双桂乡旁岸村文平路94号至周山乡养根村包宅自然村,南北走向,清代古建筑,全程约

2.55公里,平均路宽1.2米,途中有路宽为0.5米的山间小道,路面前期主要以毛石铺面为主,中后期用条石修善。古道南上通往周山乡、公阳乡,北下达双桂乡、大学镇,沿途有古香枫树44棵、棋盘岩路碑、大面积榅树林、茶叶基地、松树林、竹林、高山民居、板粟基地,还有凉亭五座,其 有步云亭和风月凉亭。

双桂包宅岭是沿途枫香树较多,有历史悠久,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整体保存较好,周边植被茂盛,44棵枫香树生机盎然,风月凉亭至步云亭路段,用规整块石铺就,平均路宽1.4米,步云亭与风月凉亭建于1998年。部分枫香树下设有简易石登。

损毁原因 2005年修路,途中有长50米,宽1.3米青石台阶,2004年修建路面东山龙村至旁岸村,建通村公路,古道有被改动。

双桂水坑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双桂乡旁岸村双桂中学至周山乡水井头村,西南过往东北,清代建筑,全程约2.5公里,平均路宽1米,路面前期主要以毛石铺就,中后期用条石修善,路较规整。古道中途过水坑村因此命名水坑岭,西南上通往周山乡、公阳乡,东北下达双桂乡、大学镇,沿途有数棵古香枫树、榅树林、大面积茶叶基地、松树林、竹林、神殿、两座凉亭。

水坑岭周边有大面积良田,对当地村民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也是研究我县旧时村落交通的实物资料。 现状描述 古道后期修善,条石铺就水泥沟缝,沿途有五棵枫香树,中途有3处路面因建设通村路而被改动,周边植被丰茂,水坳亭、水井头村纪念亭水泥砌砖结构,2004年建。水坑村神殿:五开间、内有多处毛主席语录,由学校改建而来。

篇四:温州文成_红枫古道

一、线路介绍

【路线名称】:红枫古道

【路线地点】:温州文成县

【强度系数】:★★ (最高5星)

【精彩系数】:★★★★ (最高5星)

【步行里程】:全程10公里,4小时左右。

【步行装备】:轻装

【线 路】:龙泉—文成县 –五十二岭—天顶湖(农家乐、摄影) --大会岭—文成县城---龙泉 ★小贴示:大会岭穿越是需要从海拔800米的高山穿越到山脚,一路下坡,请做好护膝准备,最好携带登山杖;

【古道描述】:

“红枫古道,江南少有。存之不易,堪称佳景。”红枫古道之名源于浙江文成。每到深秋,万物萧索之际,文成的山岭上却因有红枫的点缀而显得生机勃勃。但见古道与红枫相映、霜叶与秋絮翻飞;沧桑中透着几点浪漫,热烈中带着些许寂寞,引得无数男男女女,寄情相思。

浙江文成红枫古道多、长、奇、丽,均修建于元明时代,经历代积累和不断的修复,遍布文成,连通文成的大镇小乡。文成境内现今保存较为完好的红枫古道尚有七十余条,共计古枫3000多棵,几乎乡乡有红枫古道,其中县城大峃镇周边即分布着十来条,最为著名的是大会岭、龙川岭(五十二岭)、松龙岭、岩庵岭。秋日丹枫似火,红枫与古道一同蜿蜒盘绕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秋末冬初时节,岭上攀岭赏枫者、竞先拍照者摩肩接踵,燃起文成旅游冬天里的一把火。

红枫古道第一岭:文成大会岭

浙江文成县地处温州西南部,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的谥号为县名。该县多山,旧时交通闭塞,境内有数十条红枫古道,大会岭是其中最著名的。大会岭上起富垟村岭头自然村,下至大峃镇岭脚村,全长约十里,有4300余级。岭上有很多松树和枫树,大的有数百年树龄,合抱大树有数丈高,夏天浓荫蔽日,秋至满目丹枫,非常美丽,引来游人如织。大会岭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已有千年历史。瑞安县志载:清时大峃苔湖人陈庆昌单独出资800银元倡建大会岭石板路,岭上大部分路段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条石长约1.5米,宽约30公分,厚约20公分,非常整齐美观。其中一段“斗米直”有 320余级,笔直陡峭,相传挑担者要吃斗米才能上此处。

在通公路前,大会岭是文成重要的一条交通要道,它下经大峃镇可通温州、瑞安、上可通南田、西坑及景宁、云和等县,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担者塞途。一些热心士绅纷纷捐资建路亭、寺庙、捐田产设立茶堂,由专人负责,向行人免费供应茶水及供行人休憩。

明成化年间,花园人王魁金、魁珠在岭头建云亭庵和岭头亭,王魁尚在半岭岩下建佛龛和一简陋凉亭, 供过往行人休憩。清朝时云亭庵改为云顶寺,凉亭亦重新修建,并增设茶堂,免费为行人供应茶水。西坑敖里人周道亮一次担盐过岭,中暑晕倒,幸被半岭亭好心斋公所救,康复后即发愿心,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出资在半岭兴建会岭堂三间,大峃施主潘淳亦捐俸助建,洙川(今大峃徐村)吴氏众人乐助山场。周道亮还捐附近良田22石作茶堂经费用。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周之后裔继承其志,复出资修葺老堂,并在下首续建五间,塑佛像,招僧人,颇具规模。为感谢周家德行,会岭堂每年中元节盂兰盆会均送一对各重三斤的寿桃给周家,直至1949年。以后,半岭亭、会岭堂均数度修葺,今半岭亭尚存一座用规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凿而成的正方体古灶台,约略可见当年情景。半岭处还有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

半岭下有景曰“流米岩”,流米助建大会岭的民间传说妇孺皆知。

解放后,随着交通迅速发展,大会岭已不再是往昔盛状,唯有秋天枫红时,尚有许多游人来观赏,画家、摄影家前来采风创作。

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发展,文成红枫古道美名远扬。每至秋末冬初,游客便络绎不绝,大会岭也因此,其热闹远胜古时。

大会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岭脚村至百丈漈富垟村,东西走向,元--明古道。约4500多级台阶,全程约5公里。路面早期用不规整的乱石,中晚期用青条石铺就而成。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还有竹林,且人文景观众多,有会吉桥、岭脚亭、半岭亭、会云寺、云亭庵、云顶寺,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等,其中还有从清道光至民国期间的石碑9块,香炉1个,半岭亭的一座用规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凿而成的正方体古灶台。

该古道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沿途集中了多种文物遗存类型,显示了各个时代的历史气息。 龙川五十二岭

地址 文成县龙川乡村头村至过山村山丘口亭

位于文成县龙川乡村头村至过山村山丘口亭。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3.5公里。古时上通百丈漈、南田,下达黄坦、大峃,路面早期用不规整毛石,晚期用条石铺就而成。古道两侧遍布枫香、松等树,沿途有五十二岭北、中、南三座单孔石梁桥,有板栗、梨子、葡萄、桃子、柚子、李子等园地,还有供人们假日休闲、吃喝玩乐的场所----农家乐。

五十二岭为我县最具特色的红枫古道之一,是研究古时交通发展状况的古建筑。

松龙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镇沙垟村至里阳乡垟外村猫狸塘,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2.4公里。古道上通里阳乡,下达大峃镇、泰顺县、玉壶镇、平阳县。古道路面主要以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多拐,中段保护完好,以古色的圆石拼成,极富韵味。古道两旁遍布多种名木古树,以枫香为主。沿途有竹林、农家乐、高山民居、徐三公庙、龙儿头路亭、金畔相公殿等人文景观,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途中香枫旁设有水井,有条石做成的坐登,供路人休息。

松龙岭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历史悠久,是研究我县旧时交通的实物资料。

岩庵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珊门村至里阳乡西山村漈头庵,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约2公里,古道上通里阳乡,下达大峃镇、泰顺县、玉壶镇、平阳县。古道路面主要以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多拐,左道上人文景观众多,有云江亭、观音殿、三宫殿、娘娘殿、大雄宝殿、韦驮殿、魁生殿、五仙大殿、青云亭、怡然亭、茶亭、地主庙、双枫亭、洞桥,其中岩庵寺为县保单位;古道植被丰茂,树木遮天,多处远观奇石自然景观。 岩庵岭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至今行人络绎不绝,可见,岩庵岭对当村村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3其他会岭猫狸擂岭

位于大峃镇三叉路口至垟丼村,旧为文成、平阳、泰顺三县百姓交通要道,行人络绎不绝,以山高岭陡而名,海拔约400米。古道两边共有59棵红枫,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全程从岭脚到垟丼约3.6公里。路面即有用长1.3米-1.4米不等,宽0.35米-0.36不等的青石板铺设。位于垟丼村的那段古道边有嘉庆癸亥年(1803)始建,同治癸亥年(1863)、光绪元年(1875)、1995年修建永福堂(俗称茶堂亭)和光绪二十年(1894)移迁到此的吴氏宗祠、民国二十三年(1934)建造的吴氏宗祠分祠,途中还有同治拾参年(1874)始建的宗福堂,岭脚有陈十四娘娘殿和五显爷殿、清泉亭。1979年该古道村人集资局部重修过。 猫狸擂岭古道现为我县居民健身场地,也是我县旅游胜地。

道岭

位于文成县大峃吴垟村镇靛青山。道岭是沟通百丈漈、二源、南田与大峃的重要交通枢纽。岭脚原有木廊桥,因年久失修,现重建有钢筋水泥混浇的跨桥。过桥到道岭脚左右两各竖有民国七年(1918)的“长岭脚”资助石碑。道岭根脚到道岭脚头全程约5公里,沿途共有36个拐。道岭古道起步的脚较为讲究,皆用青石板铺设,约50米,后全用乱石铺设,路多拐,耸而陡。过道岭脚,走不远便见有一路亭,亭前竖有大清光绪十一年立的“木桥碑”资助古石碑一块。半岭上还有一座古亭,亭旁有山泉供路人饮用。岭头有景福堂,堂前有2块光绪庚寅十六年(1890)石碑和香炉1个。道岭历经数百年,仍保持原貌。 玉壶五十都岭

位于文成县玉壶镇龙坑村枫树龙至二源乡岭头村榅树下,南北走向,明清建筑,全程约3公里,平均路宽

1.1米,路面前期以块石铺就为主,中、后期条石修善。古道 南上通往二源乡、南田镇,北下可达玉壶镇、

周壤乡,中途过数村。沿途自然景观优美,山清水秀,其中有天然瀑布崖两处,人文景观有增福桥、安定桥、五十都岭石板桥、岭头村观音殿、岭头亭、茶叶坑路亭、坳门亭,还有古枫香树105株。

五十都岭历史悠久,是我县较特色的红枫古道之一,是当时二源乡、南田镇、玉壶镇、周壤乡重要交通要道,是研究旧时人们生活、交往、审美的实物资料。

樟台(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文成县大峃镇岭脚村)枫门岭

位于文成县樟台乡东城村樟岭自然村至双马村黄坭岗头,南北走向,明代古道,全程约2公里。古道上通双马村黄坭岗头,下达大峃镇、玉壶镇、瑞安市。路面早期用不规整天然毛石,中晚期用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而成。古道两旁遍布名木古树,以古枫树为主;人文景观多处,其中有著名的樟岭亭、樟岭峰门亭、樟岭公墓、养兔基地等。

樟岭枫门岭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是研究古时交通发展状况的实物资料。

西坑八都岭

位于文成县西坑镇塘垟村蒲斜桥头至南田镇横村横山底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古建筑,全程约3.6公里,平均路宽0.9米,路面以毛石铺就为主,台阶用条石,南上通往南田镇,北下达西坑镇,是旧时南田镇与西坑镇的交通枢纽。沿途有古枫香树38株,大松树8株,其中有腰围0.7米的大松树,还有人文景观官钟桥(水泥铺面,现化建筑)、八都岭石板桥、八都岭凉亭、塘塆水井、养猪厂、茶叶基地等。

西坑八都岭历史悠久,是研究我县旧时村落形成、人们交往、生活习俗的实物资料,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大峃吴垟岭

位于文成县大学镇吴垟村靛青山电厂至里阳乡余山村下余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古道,全程约2.5公里。古道南上通里阳乡余山村,北下达大学镇、泰顺县、玉壶镇、平阳县,总共36拐。古道路面主要以规整条形桃花石铺就;两旁植被茂盛,名木古树众多,以古枫树为主。沿途有杨府殿、拐路亭、靛青山路亭、靛青山亭、瀑布崖石拱桥等人文景观还有自然景观瀑布崖、“望夫石”。

吴垟岭为我县红枫古道之一,,是研究我县古时交通的实物资料。

南田武阳岭根岭

武阳岭根岭位于青田县岭根乡岭根村滩坑水库南岸埠头至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南北走向,南上通往南田镇、文成、景宁、瑞安,北下达青田县、丽水、景宁。明代古道,全程10.1公里,路面早期的大多由毛石铺就,中期的有三处由条形花岗岩铺成,晚期的改为山土夯实的机耕路,平均路宽1.2米。途中名木古树的有枫香树86株及众多的腰围两人和抱的送客松、迎客松;沿途人文景观的有民国三十二年(1943)“一勺堂石碑记”石碑一块、岭头小寺院遗址、岭头过廊、岭头路亭、岭头云来门、半岭田五显爷殿、明代半岭田茶屋、半岭田两通亭、岭根水库埠头;武阳的“明刘基修建房舍碑志”的石碑一块、古水井、石臼、牲畜食槽、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明开国太师文成公故里”纪念碑、清代故里亭、刘基祖父刘庭槐墓、刘基武阳始祖刘基墓;还有半岭亭底吊瓜基地、滩坑水库岭根埠头临时停靠点。

文成有“九都九条岭,条条通天顶”说法,武阳岭根岭是其中著名的一条,是我们县红枫古道之一,是旧时温州文成过往丽水青田的交通要道,是研究文成发展史的实物遗存。

平和黄狮垄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平和乡新田村季家源自然村至新田村黄狮垄自然村,东上西下,明代古道,全程约2公里。古道路面由毛石铺就,多拐,较陡,平均路面宽约0.8米。沿途有古苦槠树、香楠树、古枫香树数棵,山坳竹林,南门溪大石岩,南门溪天然河坦,南门村古民居、新南村小电站。

黄狮垄岭穿过南门村,依南门溪而上,是平和乡村落交通要道,是我县研究村落交通的实物资料,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路两旁有古苦槠树、香楠树、古枫香树,从西端往下300米为台阶路段,较陡,途中有50米天然不规整踏跺路段,周边环境优美,南门村至季家源村500米路段水泥铺面。

损毁原因 年久失修,长年累月被风化,路面有风华迹象,部分路面铺路石有空缺。南门村至季家源村800米路段水泥铺面,古道原样被破坏。

自然环境 新田村位于文成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13.8公里,年均气温18℃左右,平均降雨量约1700毫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该村三面环山,层峦迭峰,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人文环境 新田村目前有人口1193人,352户,以叶姓为主,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外出劳务经商为辅的村

村落,该村有大面积的茶叶基地,养殖业以家禽为主,经济属欠发达地区,通村公路已贯通,对外联系便捷。

平和郭山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平和乡郭山村张宅自然村至二十五坑村,南下北上,明代古道,全程约5公里,前期路面由天然毛石铺就,后期由条形桃花石铺就平均路宽1.2米。古道穿过十十五坑村、驮岭头村、大岭村、雪山村、半山村、小宅村,北通往平阳县、瑞安县,现达平和乡、学口乡,沿途有高山民居数家、蔡氏宗祠、竹林、山间小溪、小石板桥、娘娘殿、310树龄苦槠树、111树龄笔管榕、数株古枫香树,环境优美。 郭山岭是旧时文成过往平阳的交通要道,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古道北端至二十五坑村村委会为水泥路,娘娘殿现代建筑,周边部分植被破坏,蔡氏宗祠五开间,悬山顶。

损毁原因 因建通村公路,古道中途被中断六处,其中有200米现已改成通村公路。因火烧山,周边部分植被破坏。

自然环境 二十五坑村位于文成县县城东南14.5公里,年均气温18℃左右,平均降雨量约1700毫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有耕地面积516亩,田地246亩,林地1345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人文环境 从大垟口至老屋有二十五条小坑(溪),故名二十五坑村,目前有人口1103人,以蔡姓为主,该村的下河自然村是全县打铁历史最悠久的村落,有“全县第一打铁村”之称,村民的祖祖辈辈靠打铁为生,现存有十几家打铁铺。通村公路贯通,交通便捷。

珊溪西山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街头村西岭巷13号至西山村白仰丘水塘,东北过往西南,清代建筑,全程约2.5公里,上通西山村、仰山乡、桂山乡、泰顺县,下可达珊溪镇、巨屿镇,古道 前期由毛石、山土铺就,平均路宽1.2米。沿途有白仰丘水塘、葡萄基地、杨梅基地、茶塘地主宫、竹林、古民居、松树林、驮垟头永福殿、双枫树亭。

西山岺亭岭是旧时文成县过往泰顺县交通要道,途中有数棵枫香树供路人遮阳休息,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茶塘地主宫于2007年重建。茶塘村古道周边有晚清建筑古民居、红枫五棵,驮垟头永福殿建于2008年。西山岭历史以来属浙闽大道的一段峻岭,文泰公通车后,这段石岭虽被冷漠,但由于自珊溪至西山乘车与步行时间几乎相等,所以步履者仍络绎不断,2005年从村民集资修善路面古道全是水泥铺面。 损毁原因 2005年从村民集资修善路面,古道现全为水泥铺面,破坏原样,建文泰公路,部分古道被改动。 珊溪分水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西坑村西坑口至桂山乡分水村枫门头坳,西北过往东南,明代建筑,全程约12.5公里,绕过五座高山,平均路宽0.8米,上通桂山乡、泰顺县,下达珊溪镇、大学镇、平阳县。古道由毛石铺就,沿途有19棵古枫香树,上百年的古榅树,大面积的杨梅基地,路边神龛、雷虎宫、桃花石指路碑、民乐亭、包仙宫、高山民居,西坑口路亭。

分水岭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是旧时文成县过往泰顺县的重要交通要道,为我县研究旧时交通提供实物资料。

现状描述 古道两旁植被茂盛,鸟语花香,至高点海拔高达908米,视野辽阔。雷虎宫三开间,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歇山顶。包仙宫三开间,枱梁式,歇山顶,明间额枋上挂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牌匾,途中有数条分岔羊肠小道。民乐亭为双通路亭,中设有神龛,屋顶坍塌。

损毁原因 年久失修,沿途杂草丛生。部分古榅树被砍伐,有一个路亭倒塌,现已弃用,民乐亭,屋顶坍塌。建通村公路,部分古道有改动。

珊溪盘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南阳村岙头底自然村至东坪村上坪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古道,全程约3.1公里,平均路宽1.1米。古道上通往桂山乡、泰顺县,下达珊溪镇、巨屿镇、学口乡、大学镇,前期路面主要以毛石混山土铺就,后期用条形桃花石修善。沿途有古枫树12棵、大面积杨梅基地、竹林、松树林、路亭、西瓜园地、林场、刘氏宗祠、刘保殿、娘娘殿。

珊溪盘岭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历史悠久,是研究我县旧时交通,村落形成与人口发展的实物资料。

现状描述 盘岭多拐、较陡,整体保存较好,季岭村路段块石铺就,较规整,古枫树下设简易块石登,供人休憩,路两旁杂草丛生,植被丰茂,古道上有2棵古枫树身围直径超过2米,陈坑庵溪旁路段有坍塌,岙头底村至陈坑庵村路段路人稀少,现杂草遮路,难过往。刘氏宗祠2003年建,刘保殿1955年建,娘娘殿1989年建。

损毁原因 古道路面因长期风化作用,铺石磨角,风化迹象明显,因建通村公路,古道被横截,改动。由于山洪,陈坑庵溪旁路段坍塌年久失修,陈坑庵村至岙头底村杂草遮面,难过往。

珊溪罗山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珊溪街头村公湾巷至罗山村九台盟寺,南北走向,明代古建筑,全程约2.7公里,平均路宽约1.2米,路面前期由毛石铺就,后期中规整块石修善。古道上通往罗山村、平阳县,中途穿过和平田村、驮龙头村,下达珊溪镇、大学镇。沿途有36棵枫香树,其中有树龄为160年的古枫香树,有文物保护点,九台寺、帝师祠,还有指路碑、杨梅基地、教堂、罗山亭、罗峰寺。

罗山岭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多处,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为我县高山村村落交通、宗教信仰提供实物资料。 现状描述 古道整体基本保存较好,两旁植被丰茂,密林遮天,九台寺始建于咸丰年间(1851-1861),坐东朝西,有三圣殿、三府殿、岩洞庵、大雄宝殿。帝师祠:祭祀刘基后代刘照。中途还有数家山土砌墙的民居。罗峰寺建于2003年。

损毁原因 因年久失修,通村公路贯通,古道路面长有杂草,古道因建通村公路,中途被截四断,整体保存不完整。

珊溪均山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珊溪镇西山村驮路外自然至君阳村均山自然村,南北走向,明代古建筑,全程约3公里,路宽1.1米-1.5米不等,以乱石铺面为主。古道北上通往君阳村,南下达西山村,中途过八角丘自然村和白岩前自然村,是旧时村落的交通要道,沿途有古红枫57棵,大面积竹林、松树林、村落泥墙房,地主殿、茶山、茶厂、小型水库,白岩前双通亭。

均山岭作为村落旧时的交通要道,历史悠久,是我县研究旧时交通及村落形成的实物资料,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因方便村落交通,古道中途有7节机耕路,2节水泥路面公路,古道改动较大。因虫害,有3株大枫香树枯死。

双桂包宅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双桂乡旁岸村文平路94号至周山乡养根村包宅自然村,南北走向,清代古建筑,全程约

2.55公里,平均路宽1.2米,途中有路宽为0.5米的山间小道,路面前期主要以毛石铺面为主,中后期用条石修善。古道南上通往周山乡、公阳乡,北下达双桂乡、大学镇,沿途有古香枫树44棵、棋盘岩路碑、大面积榅树林、茶叶基地、松树林、竹林、高山民居、板粟基地,还有凉亭五座,其 有步云亭和风月凉亭。

双桂包宅岭是沿途枫香树较多,有历史悠久,是我县红枫古道之一。

现状描述 整体保存较好,周边植被茂盛,44棵枫香树生机盎然,风月凉亭至步云亭路段,用规整块石铺就,平均路宽1.4米,步云亭与风月凉亭建于1998年。部分枫香树下设有简易石登。

损毁原因 2005年修路,途中有长50米,宽1.3米青石台阶,2004年修建路面东山龙村至旁岸村,建通村公路,古道有被改动。

双桂水坑岭

简介 位于文成县双桂乡旁岸村双桂中学至周山乡水井头村,西南过往东北,清代建筑,全程约2.5公里,平均路宽1米,路面前期主要以毛石铺就,中后期用条石修善,路较规整。古道中途过水坑村因此命名水坑岭,西南上通往周山乡、公阳乡,东北下达双桂乡、大学镇,沿途有数棵古香枫树、榅树林、大面积茶叶基地、松树林、竹林、神殿、两座凉亭。

水坑岭周边有大面积良田,对当地村民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也是研究我县旧时村落交通的实物资料。 现状描述 古道后期修善,条石铺就水泥沟缝,沿途有五棵枫香树,中途有3处路面因建设通村路而被改动,周边植被丰茂,水坳亭、水井头村纪念亭水泥砌砖结构,2004年建。水坑村神殿:五开间、内有多处毛主席语录,由学校改建而来。

篇五:文成红枫古道攻略

【活动行程】

【天顶湖】

文成天顶湖,位于浙江省文成县百丈漈头观湖,湖面犹如一面明镜,清澈纯净,仿佛西湖,只是没有西湖的胭脂气。有人留诗曰:“未识深闺女儿身,丽质憨态天生成。西湖胜你三分色,你赢西湖一点真。”湖心一个大岛,朱砂土,似一块未经雕琢的玛瑙。而整个天顶湖,由三大湖组成,即外湖,东湖,西湖,形如一条飞龙,两脚分东西向北延伸。乘船沿水湾探幽寻源,宽阔处,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狭窄时,岸边野花,伸手可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峰回水转,豁然开朗。湖串湖,湾套湾,湖湖湾湾水相似,湾湾湖湖景不同。山绕水,水环山,岛峦起伏,岔道交错,林木茂盛,秀竹

掩映。

【红枫古道】

文成红枫岭之多,遍布全县各地。据统计,现在保存完好的红枫岭全县还有60余条,风格各异。在文成县城四周的山上,便分布着大会岭、苔岭、岩庵岭、龙川岭、枫龙岭等几条大的红枫岭,其中尤以大会岭红枫古道最为讲究,全用整齐的青石沿山道铺到山顶,一路上,枫林护路,气势雄伟,好比长龙腾空,直上云端。它们位于文成县城大镇地域内,离县城约3公里,逶迤曲折直上南田山,达十里之长,岭两旁的每棵古枫树龄都达上百年,树身超过两人合抱,深秋时节就可欣赏到绵延不绝的满道的红叶了,行人走在道上,落红吱吱作响,引得各地摄影爱好者蜂拥而来,也成了新娘新郎拍婚纱照的绝妙去处,真是片片红叶何处寄相思。有专家到这些红枫古道游览后赞赏道:红枫古道,存之不易,江南少有,可谓佳景。

大会岭

县城出发,往峡谷景廊方向走,3公里处便是大峃镇岭脚村,这里就是古道的入口。该古道全部采用整齐的青石沿山道铺到山顶,长达5公里。古道两侧的每棵古枫树龄都达上百年,树身超过两人合抱,且人文景观众多,有会吉桥、岭脚亭、半岭亭、会云亭、云亭庵、云顶寺,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等,其中还有从清道光至民国期间的石碑、香炉。

温馨提示

从古道入口行至山顶约需2个小时,岭上有农家土菜馆可以用餐。在古道脚下有该农家的预定电话。吃了午饭,可以游玩附近天顶湖、百丈飞瀑、南田刘基故里等景区。不过结伴同行者中必须要有一人将自备车开到山顶等候。

我们从上往下爬 比较轻松 不过也得把车开到山脚下,就先开下去 然后找车坐上来,或者先爬山下去 再坐车上去开车!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