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海德格尔谈诗意地栖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20:45 字数作文
海德格尔谈诗意地栖居字数作文

篇一: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赵佳燕 国贸102班 2111004035

摘要:本文基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时代背景,阐释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和技术的本质理论,旨在表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人与自然之关系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海德格尔关于人、自然、技术三者间的关系可总结为:人是自然存在的看护者;技术是存在的“促逼着的解蔽方式”;拯救技术危险的方法是“诗意地栖居”。结合我们正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文章最后指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 技术的本质 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一种征服、控制和改造自然的人类欲望便不断膨胀。如今,当人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辉煌成就时,却不幸地发现自己也置于钢筋混凝土所构筑成的冰冷世界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绿地面积迅速减少,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洪水泛滥,能源短缺、资源匮乏,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受到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技术是福是祸?”,“长此以往,人类的‘栖居之地’究竟何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在20世纪上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之本质的追问,并指出拯救技术危险的最后归宿: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对于今天我们寻求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意义。

一、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

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

海德格尔生活的时期,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使人的主体意识高扬,人的欲望极度膨胀,在自然面前万分傲慢,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急功近利,其结果终于导致了环境危机,危及到了人自身生存的安全。人类中心论由此受到严重挑战。

海德格尔批判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模式,认为人不是唯一的主体,所有的存在者都

是主体。人作为主体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并不具有决定其它主体的中心地位。人只是世界四重结构——天、地、人、神之一种。因此应谦卑地接受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与其它三元和谐相处。“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不仅生活于自然之中,而且独有守护天、地、人、神四元之责。守护就克服了对“存在”的遗忘。揭示人们对“存在”的“遗忘”状态便是他讨论存在主义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认为,当代人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让这种被遗忘的存在从“遮蔽”中开启、展露出来,即“解蔽”,也就是他所说的“无蔽”。从存在的遗忘转向存在之守护是一种根本性的转折,是从决定论转向了生存论,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

二、 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基于存在之思,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的追问,揭露技术的本质。

在海德格尔看来,当下生存的时代在总体上是技术支配下的时代,即不但人、物、自然都被放置在“座架”(技术的异化作用)中,就连艺术和诗以及美都被打上了技术的烙印。在对技术与生存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追问的过程中,海德格尔首先批判了两种通行的现代技术的本质观:其一,技术是合目的的工具,即将技术等同于纯粹的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其二,技术是人的行为,即将技术理解为人之理性或价值理性。它们可被称为工具理性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这两种观点在海德格尔看来无疑是正确的,可是,正确的东西虽然总是表现出某种确实的东西,但却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技术作为生存本质的发生方式决不是单纯人的活动,技术规定着技术时代的人按照技术的方式去活动,而技术支配下的人对技术的本质却茫然无知。技术越是支配着人的活动,则技术的本质就越是陷入被遗忘的状态。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的解释学方法,区分了技术和技术的本质,认为现代技术的生存本质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因素,而是一种解蔽方式。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促逼着的解蔽”,是一种命令性的揭示方式。

“座架”是海德格尔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被用来表示“技术的展现”,“技术的放置”。“座架”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力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要求自然提供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形象地说,就是让自然作为能量贮藏仓库动员、发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仿佛战备物资一样。结果,风成了风能,再没有清风徐来;河流变成了水压供应者,不再有小桥流水人家,等等。因此,作为一种命令式的揭示方式,座架首先就意味着对自然能量的摆置、动员和开采;而生产又是为着什么呢?为迎合不断更新的需求。这种不断更新的需求又不断地促逼生产的运转。结果,生产与消费之间不间断地运转——消耗能量、促进生产、刺激消费,在由此而来的强迫之下发生了一些事情,曾经存在着的,便可能不再在场了。

海德格尔以存在之思境域下的的技术之思具有创造性。他的思想与同时代的人相比显得与众不同。他既不像技术悲观主义者那样把技术作为妖魔,也不似技术乐观主义者那样认为技术是带来无限光明的力量,而是在肯定了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的同时,从技术之对于人的生存本质(存在的天命)中发掘了救治之可能性。

三、 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从某种程度来说,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之本质的论断恰好解释了今天的世界: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不断膨胀,开始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好像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土地、草原、矿产、森林、河流等都是为人类所准备的。地球成了人类攫取丰富资源的仓库和倾倒废物的垃圾桶。于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物种减少,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绿地面积迅速减少,温室效应,气候变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风雨无常;社会道德大滑坡,人与人的关系恶化;金钱利益至上,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一系列阻碍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问题出现了。现代技术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们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精神家园。这是技术、功利和实用把人引离故土,远离了大地,遗弃了冥思。技术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个人的生存的根基和赖以生存的精神根源,使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

海德格尔提出了他拯救技术危险的办法。他认为:要改变这一现实,就应该让人类与大地充满诗意,让天、地、人、神相互聚集,达到“诗意地栖居”。“人类的生存必须从属于大地、依赖于大地的情感。人类要接受大地的恩典,保护大地处处固有的秘密,这就是人类生存的诗意所在,也是人类与大地关系的诗意所在,更是人类未来命运的诗意所在”。

从本质上看,海德格尔将“诗意栖居”上升到人类生存的高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存在的价值,而且它是指向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从而对抗和摆脱技术时代对人性的奴役和对“生存之居”的掠夺。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只是一种短暂的“居留”,犹如来去匆匆的过客,又如浮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天光云影,他要“居住”,而且要诗意般居住,就要像艺术和诗歌那样,不要去掠夺、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以自己充满劳绩的活动来创造和丰富我们的世界,使大地和生命得到不断地充盈和繁荣。

这正与中国古人追求的“写意人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曾几何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共来往的人生观,启迪着无数的士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找回自我,追求一种潇洒自由的生活方式。李白一生浪迹山水,狂饮欢歌,旷达豪放,潇洒飘逸,“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喜好山水和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保持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达到宠辱不惊、极乐欢喜的大境界。

人类生存于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每个人的面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类就在这些可能性的选择中不断地生成着自己、完善着自己,自由地寻求和实现着生存的意义,从而进入到一种恬然的“澄明之境”中。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永远保持心境的安宁平静。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是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这也正是海德格尔拯救技术的最后归宿。

参考文献

[1] 鮑建强.自然辩证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郭晓晖.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海德格尔德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

究,1998,(1l).

[3]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孙周兴译)[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3.

[5] 刘在泉,张公善.马丁·海德格尔现代技术一艺术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4):500—503.

[6] 童恒萍.以人文主义之柔克技术异化之刚——论庄子“道”“技”合一技术论与海德格

尔存在主义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2).

[7] 吴国盛.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J].求是学刊,2004,(6):33—39.

[8] 余在海.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的解读[J].世界哲

学,2009,(5):153—161.

篇二:浅谈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与庄子《逍遥游》

浅谈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与庄子《逍遥游》“人之栖居”乃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主旋律。海德格尔由存在本身而入思栖 居,从而揭示出栖居的本质就是栖居的真正困境;在对此困境的倾听中,海德格 尔进而由栖居思入“筑造”。在栖居着的筑造中,让物自身自由地涌出和收回;在 筑造着的栖居中,让四相一体安居在物(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海德格尔谈诗意地栖居)中,这便是海德格尔栖居之思在存在的深 度上向我们发出的质朴劝告。 在海德格尔看来: 作诗才首先让一种栖居成为栖居。 作诗是本真的让栖居(Wohnenlassen) 。不过,我们何以达到一种栖居呢?通过 。作诗,作为让栖居,乃是一种筑造。作诗与栖居相互要求,共 筑造 (Bauen) 属一体。人栖居,是因为人筑造——这话现在已经获得了它的本真意 义。人栖 居并不是由于,人作为筑造者仅仅通过培育生长物、同时建立建筑物而确立了他 在大地上天空下的逗留。只有当人已然在作诗的“采取尺度”意义上进行筑 造, 人才能够从事上面这种筑造。本真的筑造之发生,乃是由于作诗者存在,也就是 有那些为建筑设计、为栖居的建筑结构采取尺度的作诗者存在。[1] 在庄子《逍遥游》中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 而返的心理经历。读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遥游是指无所依靠、绝对自由地遨 游永恒的精神世界。文章隐含了炽烈而隐蔽的情感。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庄 子耽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体现出庄 子独与天地相往来的出世的追求。庄子他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 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 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 《逍遥游》 所以 是指没有任何束缚地、 自由自在地活动。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 “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 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 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 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有 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 生活旨趣。 海德格尔的人诗意的栖居,是通过作诗的筑造来实现。庄子的《逍遥游.》 一文的中心旨趣在于无待而逍遥自得。 “逍遥”与“无待”必成条件关系,只有 “无待”者,然后才能“逍遥” 。两者在不觉中对精

篇三: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一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说."我在等待神的来临。"

有时候人信仰宗教,却离开了存在的根源,因为人把宗教视为现实世界中的工具来使用,相信自己死后可以升天堂,但这往往只是心理自我安慰的心灵幻觉而已!海德格尔则告诉人们要以真诚、开放的态度,揭开被遮蔽的世界,寻找真理的真相,以等待神的来临。

引言

时代背景

海德格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力极为广泛,也极为深刻。这是因为他充分掌握到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形而上学。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偏重于有形可见的一切,譬如,努力追求对宇宙的认识,他所能产生的心得就仅止于向外了解物质世界。或者,如果他只注意到人的问题,如加缪、萨特等哲学家,便仅能专注于人的世界,对历史、社会、文化有其评论与见解。然而,形而上学则是探讨这两者最后的根源。

天地间的存在之物有二:自然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但是,这两者的存在均无必然的理由。世界可能因战争而整个毁灭,人的生命更是短暂,连文化也可能被我们自己所破坏。既然这两者没有最后的保障或内在的根据,它们为什么又会存在呢?因此,哲学家研究形而上 J学,就是要深入这些现象的背后,询问这两个世界既然没有内在的基 础,但它们事实上又存在,那么一定有别的理由,这个理由便称作"终极的世界"。相对于我们的有限,它是无限的;相对于我们的变化万千,它是超越的;相对于我们的浮面,它是根本的。形而上学就是要研究这第三个世界,换言之,就是要去找寻前两个世界的最后基础何在。由此观之,海德格尔的关怀焦点是非常准确的。

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好是他的盛年时期。他三十八岁出版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Sein und Zeit; Beingαnd Time)广受重视,成为当代的大哲学家之一。1933年,纳粹统治德国,海德格尔四十四岁,竟接受纳粹的指示,出任弗莱堡( Freiburg)大学的校长。这件事一直为后人所批评。尽管后来,他因 为纳粹无端残杀犹太人而与纳粹决裂,但终究留下了不好的名誉痕迹。所以,真正的学者最好不要参与政治活动,因为在政治圈中很容易被污染,海德格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然而,生命上的这一个阴影,并不影响他思想上的深度。在那个年代,他期盼通过教育来改善世界。后来发现:在思考"存在"时,面对变化的世界,自己究竟能掌握多少?即使让自己得君行道,又能拯救苍生到什么程度呢?这是很大的问题。海德格尔怎么会去思考这些问

题呢?他年轻时攻读神学,深入了解西方的传统,后来背离了这个宗教传统,因为他认为从事哲学思考,必须寻求独创的见解。他的希望是能在这个时代找到理解"存在"的新方法。

作为一位哲学家,海德格尔当然希望能探讨"存在" (Being)。但是对"存在"的探讨,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出现问题了。亚里士多德研究形而上学的原则,是"把存在者当存在者看" (being as be-ing) 。"存在者"或"存在物"用小写英文beings来表示,如桌子、 椅子、葡萄、香蕉等,都是一个being;而大写的Being,亦即"存在",就是使各个"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力量和基础。因此,Being不能当作对象,因为"存在"是一个整体,是万事万物的最后根基,人根本就看不到它。人所能见到的都是beings,也就是各种具体的东西。那么,人怎么了解"存在本身"呢?(以下以"存在本身"代表Being,"存在物"代表beings)"存在本身"不能作为人的认识对象, 因为它包含一切,是绝对之物,人只能从它所表现出来的部分,像从个别的"存在物"中去寻找。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亚氏从自然界中各种变化事物着手,想要找到它们背后那个最后的力量。可是,他在出发点上就陷入一种错误:即借着思想的作用,经过抽象而产生概念。把许多"存在物"变成抽象概念之后,"存在本身"则变成了Beingness,亦即"存在者性";用抽象的"存在者性"代表了"存在本身"。

我们知道,内涵越具体的,外延的涵盖性就越窄;但内涵越抽象的,其涵盖面就越广。"存在"的外延是最广的,但是它却绝不是最抽象的。原本要找寻的是存在动力真正的根源,结果却因通过思想的抽象作用,使这个根源变成抽象的东西一一"存在者性"。如此一来,"存在"就与生命脱节了。生命本身不断在变化发展,"存在"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如此一来,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都走错了路。也正因此,人类社会才会陷入各种困境。

海德格尔的哲学探讨并不只限于形而上学。他是以形而上学为基础,希望借此修正人类社会的秩序。人类社会为什么没有秩序?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抽象的概念世界中。譬如,我们的理想不一样,所以发生了战争。各种冲突的发生,往往只是观念的不同。在实际的具体生命中,或许还没有如此严重的冲突,因为每一个人都实际地在生活。如果不能导正这种思考模式,就坠"遗忘存在",然后以虚幻为实在,产生颠倒错乱的社会秩序。

思想背景

那么,海德格尔的思想有何背景?首先,他在方法学上受到"现象学" (Phenomenology)的影响。"现象学"是一种方法,与近代哲学之父筒卡尔(R. Descartes,1596-1650)的方法不同。笛卡尔的方法是"怀疑法",亦即以"怀 疑"为方法:通过怀疑一切,而找到一切的基本根据,然后肯定"我思,故我在"。而胡塞尔(E. Husserl, 1859一1938)的现象学是说,当你要掌握一样东西时,你仅能对它加以描述。这其中的学理相当复杂,我们暂不多讨论,不如以实际的例子来看。现在请你描写一个人,从外在着手,叙说他的身高、体重,穿什么样的衣服,但体重会增减,身高也会稍稍变动,穿的衣服也随时叮换……这是尝试去描写一个人具有哪些特质,然后发现很多描述是可以去掉的,可以"存而不论"的。但是,终究你会发现有某些

特质,譬如,个性正直、说话算话、非常热忱这三点,是不能错过的,因为去掉这三点之后,他就不是他了!所以,在掌握一样东西的本质时,先要加以描写,这需要靠"自由想象",把这个东西所有的情况都想象出来,然后再一样样去掉,同时问"去掉这个,它还是它吗?"到最后你会发现有某些描述无法去掉,因为去掉之后,它就不是它了。譬如,前面所描述的三点如果去掉,那个人就不是他了。而这些去不掉的性质,就是这个人的"本质"。这一点可以应用于"人生哲学"的思考上。譬如,你可以自问:这是我所要的吗?如果少了这个,我还是我吗?如果少了这个,我还是我,那么就可以不要它了,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实在很少。

但是如何找到临界点,以确定一样东西是这样东西呢?现象学中谈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你往远处看,地平线上有个尖尖的东西,那是犀牛角,还是教堂的塔尖?为了找到答案,就得去"接近"它,到了某个距离时,你突然发现"啊!那是教堂的塔尖!"这一声"啊"就是临界点。我们对很多事情、人物也是一样,开始时模糊、朦胧,

然后慢慢接近、慢慢了解、慢慢沟通,等到了那一步就会说"好了!他就是这样的人。"如此发现这个人的真相了。所以,现象学的方法,是要人排除不必要的外缘条件,以便进入人、事、物的核心部分。

胡塞尔的现象学,对当代哲学影响很大,因为运用这个方法,可以较贴切地掌握到我们描述对象的本身,而不至于浪费许多力气。

海德格尔被称为"存在主义者",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但海德格尔不认向"存在主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被他的后学萨特先采用,海德格尔为凸显自己与他不同,所以他不喜欢这个词。但是他重视"存在",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他的"存在",不仅限于人的存在。如果仅限于人的存在,就只在Human World里面。加缪、萨特非常关心人的存在,认为人的存在很特别,但海德格尔不只如此。因为那样的话,顶多只是个"人文主义者" (Humanist)。事实上,我们都是人文主义者,因为我们都关怀人、肯定人的尊严、尊重生命,可是对于人的未来归宿却根本无法交代!除非你关怀"存在"、"终极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开放的人文主义,而前者只是封闭的人文主义。

所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有一特色,他重视的焦点不在人,而是在"人与存在的关系"。这个思想是清晰而尖锐的,容易使人启发灵感,因为我所关心的不只是人,还有"人与存在的关系"。但什么是"存在"7简单说来,就是人的生命根源。我活在世界上,只是如此这般在生活吗?不是的。如果只是过一天算一天,生命结束之后就没有我了,在我出生之前也没有我,那么我现在的生活,不就只是一出戏剧、一个玩偶而已,一旦过去就没有了吗?

因此,我现在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找到我的根源,而我的根源就是"存在本身",与这个根源建立关系,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以哲学语言表达出来,这等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探讨身心安顿之类的题材。当一个人不断去开拓生命时,他是否可以离开"存在本身"呢?不行!所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气魄与境界,较之加缪、萨特来说,就显得特别开阔了。

存在与时间

存在

首先,就人而言,海德格尔认为人是被决定的,是"被技人"于这个世界的。就像球一样,本身不能去"投",而只能"被投",被投之后在哪里就是哪里,生命亦是如此。试问有谁选择过生命呢?当然没有。我们都是被抛进这个世界,而在某一个环境中慢慢成长,所以生命有其注定的成分。但是另一方面,人有自由。这个自由就是我要对我现在的生命有所回应,换言之,我们只有回应的自由。

譬如,我被抛进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一点我无法选择,但是我可以选择怎么回应这个环境的挑战,以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因此,人的自由只在于生命被抛进世界之后,自由去选择方向。那么,人的自由是为了什么?为了自我实现。但自我实现并不是实现自己,而是让"存在"通过我来表现"存在的力量"。至于表现的方法,则是通过语言来使存在开显自己。

由此观之,海德格尔的思想,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他掌握了现象学的方法,摆脱了笛卡尔的影响,进入当代人对存在的体验中,却又不限于个人的世界中,而能够走出个人,与"存在"建立关系。这是海德格尔哲学在出发时,所表现的特色。

我们若要了解"存在本身",出发点是非常重要的。亚里士多德在出发时就错了!他从许多具体的存在物去寻找"存在本身",如此必须通过思想的抽象作用。康德强调个人的道德实践,人的生命特色在于他有自由可以选择,由此找到自己的本质,但是这样仍无法肯定"人"与"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则认为:若要掌握"存在",了解"存在",只能从提出问题的"存在者"的"存在"着手。谁是提出"存在"问题的"存在者"呢?就是"人",也只有"人"才可以提出"存在"的问题。而"人"这种存在者之"存在",就是去了解"存在本身"的唯一线索。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人"是会提问题的。人一旦停止提问题,就离开"存在本身"了。我们正是如此,一旦停止提问题,接受现实生活的安排,过一天算一天,今生今世都不再去怀疑,这样当然就和"存在"脱节了。这时,你活在世界的各种人际关系里面,不再是个真实的人了。第二,"人"这种"存在者"的特色,就是会向"存在本身"提问题。想要明了"存在本身"只能从提出问题的"存在者"之"存在"着手。至于"人"这种存在者的特色,我们可以从"人是在世存在物"这句话来分析:首先,人是"在世存在物";其次,人也是"理解存在物"。"在世存在物"的意思,是说人是活在世间的存在物;而"在世间"乃是指:我们和其他万物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并不是离开世界的,也不是抽象的东西,海德格尔最反对以抽象的概念来解说。因为一使用抽象概念,等于是把万物变成人的概念来加以了解,于是所了解的万物并不是万物本身,而是人所制造的概念。因此,人的了解永远限定在人的世界里面,未能离开人的世界而进入真正的世界。

譬如,我们现在探讨什么是非洲。如果没有人去过非洲,我们就仅能通过书本、影片去探讨这个地方,但是我们所讲的都是一些名词,如贫穷、落后、战争、悲惨……可是,这些

名词究竟代表什么?事实上,它们并无真正的意涵。因此,若要真正了解非洲,就不应该通过这些概念,否则反而成了遮蔽,而非开显。

如果我们强调"人是在世存在",即表示人与这个世界是同时存在的。我们作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这个世界了解它背后的基础,此即"存在本身"。

了解世界有两个途径:第一是Physis(希腊文),即"大自然";第二是Technique,即"科技"。这两者有何差别?"大自然"是自己把自己显示出来,譬如,你怎么认识一朵花?是不是让它自然呈现即可?发芽、含苞待放、盛开而后凋零,你不是无权多说一语吗?你一说话,即刻就让这"花"遮蔽住了。所以,你要了解一朵花,让它呈现,这就是"大自然"。什么叫"科技巧就是人类所造的技巧,其本身元法自显,而是靠人去显示。所以,人类所呈现的一切就叫作技术的结果。因此,我们要了解世界,就要回归第一步,让"大自然"自然地呈现,否则通过技术,就会使其变化,而变成间接地呈现。

海德格尔在此对笛卡尔作了一个批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所以人的本质就是思想,思想的特色在于使宇宙万物呈现之后,加以表象它们。近代哲学有两个重要的词汇:一是Present(动词),一朵花自己开了,它在我面前呈现出来;二是Re-present,我在心中将这朵花重新再开一次。我在讨论花时,无法讨论花的本身呢,讨论的是我闭上眼睛之后,心中所呈现的花的概念。因此,如果接受"我思,故我在"时,我即是思想,而思想的本质在于把一样东西重新呈现,亦即使它变成"表象"( Representation) 0所以,我们心中所认识的宇宙万物,都只是我们的表象;也就是说,我们并未真正接触到宇宙万物。因为倘若真正接触到宇宙万物,我也根本无法表示。假使我说"花",此花立即成为一个僵化的概念。换言之,我不能命名,我一命名,就会为概念所固定下来了。

可是,人的本质既是思想,对于万事万物就要加以命名,不命名便无从思考起,这是一种两难。如果不使用思想,人怎么去扩展知识呢?但是一使用思想,所有的东西又都变成概念了,这样一来,宇宙万物背后的真正力量,也就是存在本身就被遮蔽了。所以,每一个开显,同时也就是一个遮蔽。更直接地说,开显多少,就被遮蔽多少。这种思想,我国古代的老子即有。他认为说得越多,等于说得越少,什么都不说,就是什么都说了,这就是"大音希声,大辩若讷"、"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语言表达越好,思想就越遮蔽,因为语言本身即构成魔障,使你看不透语言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海德格尔这个思想有其背景。他晚年喜欢老子,找了一位中国学者萧师毅先生,问他能否每个礼拜见面讨论老子,萧先生欣然同意。海德格尔有趣的一点是,他不懂中文,但他认为自己懂得老子,别人对他说老子这句话应该怎么翻译,海德格尔不接受,反而说"你弄错了!老子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海德格尔能如此说呢?因为语言是个遮蔽。你说中国人懂得中文,其实并不一定。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有谁理解呢?很少。但若将其翻译成德文,他会觉得若有所悟,又觉得十分深奥,所以他要求和萧师毅先生合作,一起将《老子》翻译为德文。f旦译了几段之后,两人意见不同,最后不再往来。

篇四: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选文来自新华网)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人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渴望精神家园中充满美好的情愫。这是一种诗化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按时看日出” 和写作一样,是他的功课。在寂静的黎明,刚刚苏醒的树木呼唤着他,略含咸味的风吹拂着他,玻璃般的草叶和他招手嬉戏,潮湿的土腥味沁入他的心脾,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的空气 ,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

他俯在窗前,看到了早晨的第一缕鲜泽的阳光,他的生命受到了鼓舞,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被唤醒,他想起了某些被忘却的东西,看到了梦想、光明、生机和道路??

“按时看日出”, 让他的精神变的澄澈而明亮!让他在这个世界的栖居有了诗意!

那是在世界的东方,在龙曦初驾的地方,一个大彻大悟的诗人抛却了污浊的官场,如一个漂泊多年的游子,迫不及待地归家寻找丢失的灵魂。他高唱着“归去来兮”,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那种破茧的感觉,真正地可以被称为“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他,舒展着肌体的每一个细胞,贪婪地吮吸着自然富有诗意的神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草盛豆苗稀,他用诗描绘着生活,他用诗流露着轻逸且诗意的人生哲学的渴望,渴望个人具有这样的哲学气质,让生活变成一首诗。 瓦尔登湖畔,梭罗先生过着一种简单、充实而极富诗意的生活。“他这样寂静,又这样寂寞,又是这样的愉快”,他坐在一根圆木上吃饭,“小鸟偶然飞过来,停在他的胳膊上,啄他手里的土豆。”他悠闲地穿越村子,吹着口哨,像微服出行的小王子。 在那样一个简洁、宁静的环境里,他的心灵世界好像清水洗过一样,不含任何杂质,像天空一样明净和晴朗。这位自然主义大师,在一种亲近大地、亲近自然中,简单而真诚地生活,挖掘着生活所蕴涵的真理,表达着自己独特的关于世界的审美思考和深刻的悲悯情怀。

这些人的诗意的栖居,把生活富有诗意的阳光播撒到心灵深处,像一条潺潺的小河,在这个世界流淌。

尽管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已经流传了一个世纪,可惜他老人家力图抱慰现实中每个苦痛破碎的心灵的美好愿望,仍然被高度发展的现代人抛得远远的。

现在社会,物质文明好像安上了飞翔的翅膀,现代人愈来愈被物化,诗意渐行渐远,不再用哲理的眼光审视自己,观察事物,对待生活。 物欲横流、贪污受贿、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声色犬马、唯利是图等等,以及疯狂与镇定剂齐飞、颓废与麻醉品并驾的社会病态。 社会道德滑坡,人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 而我们是否需要重建人格操守,呼唤人间温情? “砰!”一声枪响,一个罪恶的灵魂结束了游荡,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济南被执行死刑。王怀忠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钱财,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王怀忠对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差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金钱,权利,欲望,一切都在膨胀,扭曲了灵魂,正义被驱逐到天外。这是什么样的栖居?这是什么样的生活?难道生活的内容就是这些?

又一人的丑恶行经昭然若揭,涉嫌贪污受贿近400万元的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王伟力23日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4月30日,因涉嫌受贿罪,被贵州省公安厅刑拘。 河南省安阳市原劳动局局长、党组书记孙秀奇因犯贪污罪、受贿罪,长期包养情妇,被滑县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判刑??

2003年十月中旬,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一位名医在医院内悬梁自尽。上海大众汽车公司

总裁跳楼自杀、浙江上饶市委书记在家里悬梁自尽、香港影视名星张国荣跳楼自杀??据统计,2002年全国自杀人数(包括未遂者)达280万。其中包括相当数目的中小学生,2003年高考第一天,浙江一女生由于数学没有考好,从13层宾馆上轰然跳下,香消玉殒。 小学四年级的几个女生由于害怕考试,居然策划自杀方案。

??

生活中的诗意何在?诗意的栖居何存?灵魂在漂泊,居无定所,情感淡漠,除了爱我,就是爱自己,用厚厚的金钱把自己包裹起来,他们不是物质生活匮乏,而是精神世界空虚! 约旦河两岸隆隆不断的炮火,伊拉克境内日益尖锐的冲突,在残忍地践踏着悠久的两河文明。多少冤魂远离浓烟滚滚的地面,在空中游荡,凄厉地哭喊,寻找回家的路,想在来世求一处居所,不大,但能让阳光照进来,让诗意透过小小的窗棂,飞扬出去。

这不是荷尔德林想看到的 ,可现代人还在继续疯狂地超越着正常的生活轨道,向着畸形的方向靠近。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你艰辛地创造了物质财富后,是否能仰望头顶上那蕴含无限神性和诗意的灿烂的星空?人的仰视是可以直薄云天的,是可以跨越天地的。 郝贝尔说:“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都是些植物,我们这些植物必须扎根于大地,以便向上生长,在天空中开花结果”,大地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而天空就是那充满无限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诗意地生活,告诉我们至少面对喧嚣的尘世,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充实,像瓦尔登湖畔那个自由、快乐,目光清纯、心灵纯净的伐木工,像福楼拜一样做个精神明亮的人,生活在质朴的自然和瑰丽的艺术世界里。

诗意的栖居(选文来自散文网)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有钱的城里人,都想方设法到乡村去买房。一次,与妻子一道驾车,从临海返回黄岩,没走国道,特意走乡间村道。在翻过一座山时,看到山间一幢别墅。我们停下车,过去走访。别墅旁边大片山地,种有整齐的苗木,有一对夫妇正在地上劳作。据这对夫妇说,别墅的主人是一个企业老板,苗木基地也是他的,他们俩为这位老板看管房子,并负责为企业食堂种植一些蔬菜。企业老板闲时会带些朋友过来,玩玩牌,住上一二天。自那天以后,妻子与朋友一起时,经常会念叨起,如能在宁静的乡村有房子多好。她的一些朋友也说,那样才是诗意的栖居。

如果住在乡间别墅,才是诗意的栖居,那我这一生要实现诗意的栖居,看来是不可能了。举债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十几年,刚从房奴中走出,要再去乡间买房或建房,根本不是我这样的工薪族力所能及的。想想自己年少时也是住在山清水秀的山村里,可那时怎么就没有感受到一点诗意呢?当然,那时住的只是山村的普通木房,不是现代的别墅,相比来说,只能说是陋室。但刘禹锡不是有一篇很著名的《陋室铭》吗?他住的虽是自己说的陋室,但他在陋室里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确是很有诗意。我觉得这样有诗意的生活须有三个前提,一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至少不为温饱发愁;二是有高尚的生活情趣,不像现在有些人只是把麻友牌友约到乡间,可以尽情地玩;三是有一定的文化和审美修养,能以审美的态度看待生活。我住在乡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衣,是勉强蔽体;食,是半饥半饱,恨不得早一日能走出贫穷的山村,解决温饱。这样的生活状态,哪里还有诗意可言呢?当然,我如果是圣贤,能做到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我是普通人,何况颜回还有“一箪食”,而我却要为“一箪食”发愁呢!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典型的诗意栖居的人了。他辞官回归乡间,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雅致居所;虽有“晨起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作,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在家,可以“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而怡颜”“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忘忧”,出门,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你看,他既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又有高尚的生活情趣,鄙弃官场,淡泊名利;

且又能以审美的人生态度栖居田园。

人,诗意的栖居。这句话出自19世纪初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他在一首题为《轻柔的湛蓝》的诗中写道:“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充满劳绩,但人,诗意的栖居在此大地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借诠释他的诗来解读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正是商业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上帝缺

席”,“诸神消退”,世风日下,物欲横流,人们追求的是低层次的感官享乐和肤浅的虚荣。 人们在物质上获得温饱且日益丰裕时,精神反而日愈失落,心灵反而无家可归,人类必需寻找和构建自身的精神家园。诗意的栖居,就是要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有精神需要。而温饱不过是人类获得这一本质需要的物质前提。物质的富足,不是人的本质需要,一些富翁大款不也仍然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吗?关注精神家园,通俗地说,就是关注精神和心理健康的美好建构和发展。现在,我们的温饱已不成问题,在继续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精神家园的构建,这样,才不至于成为金钱的奴隶,不至于被异化为非人。

有条件的前提下,工作之余,到乡间去住住,放松一下,吸吸乡野清醒的空气,这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如果只是为了炫富或为能更专心地安静地玩牌娱乐,那就根本谈不上诗意的栖居。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如果人作为筑居者仅耕耘建屋,由此而羁旅在天穹下大地上,那么人并非栖居着。”“栖居”不同于“筑居”,按海德格尔的话说,“栖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诗意的栖居,本质是诗化。也就是在道德律的规范内,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因此,人,诗意的栖居,不在于房子在乡村还是城市,就像陶渊明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也不在于华厦还是陋室,就像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归有光,居“室仅方丈”的项脊轩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不正是诗意的栖居吗?今晚,我坐在书房中,静静地想着,并用键盘记下自己的思考,这又何尝不是诗意的栖居的一种存在状态呢。

篇五:作文指导-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小引]

诗意,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地栖居”是指以诗般美好的意境面对生活,投入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使人异化了,一些人丧失人的本性,以致“离开了神灵”(荷尔德林语),犹如游子离开自己的故乡,孩童失去了母亲一样。一个人无家可归,那该何等痛苦!所以,被异化的人需要回家,需要寻找回家之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在预感到人在不可逃避地陷入无家可归境地的同时,必将企求重返故里,重返童真,享受偎伴美好人性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因此,他呼吁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现在,不少中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困惑。他们说老师要求“作文的内容一定要源于生活”,可学习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家门校门之间,几乎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春游、秋游活动都被明令取消,能谈什么生活?因此陷入了无从下笔的困境。作文中经常出现“把老人写死了,把父母写散了,把自己写残了”的编造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走出这种困境,进行真实的写作,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呢?能否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获得一些借鉴呢?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一]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来自何处?

有人以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来的,其实,在他之前德国哲理诗人荷尔德林就已提出了,请看他在19世纪初写的诗句:

??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欣喜地 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

约翰·克里斯蒂安·弗利德利希·荷尔德林1770年5月20日生于德国尼喀河畔的劳芬镇,1843年6月7日卒于杜平根。早年在杜平根学习神学,和黑格尔友善。1796年在法兰克福的银行家恭塔特家里当家庭教师,和银行家的妻子相恋,他在诗歌里称她为“狄奥蒂玛”。1798年前往法国的波尔多,1802年归国。从1806年以后发生精神错乱。荷尔德林和尼采的生活历程差不多,也有强烈的精神导师的倾向。在生活中,总是从精神上苛求自己,追求精神自由完美的巅峰状态。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二]

——人失去了故园,需要回家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技术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荷尔德林敏感地觉察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带来的却是人的灵性的丧失。荷尔德林认为,技术、功利、实用把人引离故土,上天入地,远离了大地,遗弃了冥思。人通过百般努力所创构出来的东西,却是与人自身的神性本质相异的东西——早年席勒就已经提出在今天被称为异化的现象。技术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存的根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将使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流落异乡。

他深深感到,在德国,只看得见手艺人、思想家、教士,却看不见人。一个个体被困在一种专业范围内,而在这个范围内根本不能叫灵魂生存。“在这个民族里,没有任何神圣的东西是不被亵渎的,不被贬为可怜的随随便便使用的东西的”。现代人精神上的无家可归感,就是由于把自己从大地分离开,把神性感逐出了心房,冷冰冰的金属环境取代了天地人神的四重结构的天地。荷尔德林认为,人离开了神灵,就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有如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家人、情人、恋人。那是何等的痛苦!人类应该努力解读这种无家可归的痛苦,以重返故里,重返童真。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三]

——怎样才能回家?敢问路在何方?

要回家,要重返故里,就必须有回家的路。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劳绩”到“诗意”,实际上是从物质到精神。人们生活在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是一种诗化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四]

——误入歧途的现代人,怎样寻找回家的路?

1.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这类重大问题。要想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依赖于完备的信念体系,必须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不断追问人应当所处的精神家园。

2.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对自由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信念体系的内核要素是不能直接被经验和逻辑所证实的。当今人类的很多精神问题不是由于科学不发达、科学知识不充足所导致的,而是人类的信念体系出了故障。非气质性病变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精神问题是不能用科学来解决的,科学在这里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依赖于信念体系的调整和转换。 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也是无限的,理性、科学以及经验实证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凭借有效的审美活动与正确的信念体系,需要宇宙观、价值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确立,需要思想方法论和认识论等超科学的信念体系的建立。这就是“诗意地栖居大地上”的现代要义。

[针刺文之一]

追求诗意的人生

梅若梅

最近在读《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力量》,书中有一篇文章是《追求创造的生活,追求诗意的人生》。作者把人生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俗务,就是柴米油盐,或者是各种应酬;第二个层面是事业;第三个层面是审美观,也可以说是诗意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超越俗物和功利的。审美对于鉴别力、对人生是重要的,它超越功利但不超越人生。相反,它依赖于对人生的体验。

由此想到海德格尔曾通过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做出的深刻阐释:“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是诗意的。从劳绩到诗意,实际上是从物质到精神。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我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我们更渴望精神家园中美好的情愫充满张力,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丰盈、更饱满、更多姿多彩。

境由心造。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摒弃金钱、权力、地位的侵扰,摒弃盛名的劳累,摒弃人事的纷争,摒弃各种诱惑的侵袭,使心灵超越俗物、超越红尘,“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始终保持一个愉快的心境,那么你就会发现,平凡的人生中处处充满着诗意。

(选自新华网1月27日,有改动)

[简评]

“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多么动人的语句,多么美妙的画面。如此心境超越了俗物,超越了功利,它是人生的审美,是精神的家园。这正是作者所述的第三层面——诗意的层面。有诗意的生活,使人高贵,有诗意的人生,使人亮丽多彩。余光中说过:“生活里面应该有美。”人应该善于审美,善于发现,静默中感受日月星云清风,凝眸中欣赏小桥流水飞红,遐思中自由舒展自己的心灵。这一切,都会使我们的人生充满诗意,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满足。

[针刺文之二] 怎样诗意地安居

姚振函

大约是80年代初期,第一次从某篇文章的引文中读到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当时的惊喜劲儿现在想起来还是一种享受。

这句诗是:“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这句诗如同魔力加于我身,使我的想象力腾空飞起,冥冥之中,看到了两种幻象。一种是人所赖以生存的各种居所,包括洞穴,土、木、砖、石搭建的造型各异的屋宇,简陋的窗户上闪动着的光亮。一种是劳动于大地上的人,持着笨重的农具,吆喝着牲畜,犁地,收割,建屋,汗流浃背,夯歌沉郁,民谣悠悠,身后的田野麦浪起伏。而自己恰好是那充满劳苦人群中的一员。

后来我得知,海德格尔非常推崇这句诗,并以此为材料来诠释、推演他的哲学玄想,就更对它加倍珍爱了。

但是一直萦绕我心的是:究竟怎样才算诗意地安居呢?或者说,人怎样安居才算是“诗意地”呢?

我想起十年前的一个初春。在农村夜里浇麦田,下弦月当空照着,远处长长的渠道尽头,机井的水泵喷吐有声。渠水流进麦田缓慢而神秘,我手拿铁锹来回查看水流,发现漏水就赶紧铲土堵上,弄得满腿都是泥水。微寒的风吹着刚刚返绿的麦苗,发出一种柔软的声音。我回望月色朦胧中的村庄,知道自己的家人正在热烘烘的土炕上熟睡。天亮时,麦地浇完了,遍地闪着白亮的水光,想那麦苗正在幸福地吸吮着甘甜的水汁。这时我扛起铁锨,迈动满沾着泥水的双腿,返回炊烟升起的村庄。路上,我想起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当时,感觉自己就是那种“诗意地安居”的人。

按照荷尔德林的诗句,我认为“诗意地安居”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广义的劳动,指人为了生存所进行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切的生产、创造以及劳动的成果,还有在劳动中建立起来的各种联系,爱情、友谊、家庭等。二是大地。人是大地上的生物,人依附于大地并凭借大地,人在大地上的生存才是本来意义上的生存。人必须感受大地,包括对季节的感受,对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的感受。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

(选自2001年8月31日《河北日报》,有改动)

[简评]

文章首先引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然后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形象的展示,之后通过自己的经历进行具体地诠释,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起承转合自然、顺畅、严密、

恰切,如行云流水。

[针刺文之三] 诗意地栖居 江苏一考生 “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哲人在淡淡地微笑着。于是,有了负重一生的小蜗牛,也有了逍遥一生的沙鸥。

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

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住发酸。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选择了坚强,选择了生的希望。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悲伤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是躺下来哀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们选择了摆渡苦难,因此他们又踏上了繁花似锦的人生大道。

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既侍奉金钱,又去当上帝的仆人。”这揭示了一个道理:在许多情况下,人要么选择物质上的富有,要么选择精神上的高尚,这两者不可得兼。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经商,成为世界首富,是世人顶礼膜拜的榜样,可他想参加哈佛校友聚会,却遭到了部分校友的拒绝,原因是他中途退学,不配称作哈佛人。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一块净土,供我们诗意地栖居。

既然必须得选择,那么就让我们选择一栋精神小屋,用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些人间的美德来装饰它;选择泊在小屋边那摆渡苦难的渡船,让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

[简评]

这是一篇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作者用“小屋”与“渡船”譬喻,表明人生应充满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样,灵魂才能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小屋”、“渡船”、“栖息地”就是作者追求的精神家园,也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审美。

[综合针刺]

上述三篇针刺文,都是由荷尔德林“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诗句派生出来的,都主张现代人应该追求“诗意地生活”。《追求诗意的人生》和《怎样诗意地安居》从正面阐述人们应该学会审美,学会发现,努力与现实生活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栖居》则强调在人生遭遇挫折或苦难之时,应该选择希望、坚强与自信。

现在,可以回答“小引”中提出的问题了。中学生要解决学习节奏紧张,学习生活单调而没啥可写的困惑,应致力于追求“诗意的生活”,致力于追寻人生的精神家园。

1.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充满真情。真情所至,嬉笑怒骂皆可为诗,不是有“愤怒出诗人”的说法吗?想一想古今中外,哪一位文学家,哪一位诗人不是性情中人。只要我们用感性的视觉去观察生活,用理性的头脑去思考生活,用灵性的笔触去抒写生活;做到眼到、心到、手到,那么便会把平淡生活中的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写出来。

2.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用心观察。我们曾无数次地描写春天,但在春天,你是否观察过河水的融化是先中心还是先两边?柳枝的发芽是先底部还是先顶部?如果缺少这种细致的观察,你就不可能做到真实写作。母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但你注意过母亲喜怒哀乐时的眼神吗?你知道母亲的习惯动作吗?你能说出母亲个性化的语言吗?若是缺少这种用心的观察,你也不可能进行细腻描写。洗衣服是家务劳动经常涉及的内容,但先洗衣服的哪

一个部位最为合理,你留意过吗?假若缺少这种有序的观察,你的文章不可能做到条理清晰。因此,细致的观察是写作的前提。

3.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体悟与感受。“生活如网,人生如戏”,五彩缤纷的生活,绚丽多姿的人生,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但写文章如果只靠眼睛去观察,那么就与摄影完全画等号了。其实写作的灵感更多的是源于心灵的感受。社会是个大舞台,家庭、校园便是个小舞台;从饭桌中、装饰上、娱乐时,便能发现生活质量的改变;从课堂上的趣事、同学间的谈资、校园里的时尚,就不难看出身边发生的事其实很多很多,只不过你没有用心灵去“透视”而已。生活的底蕴仿佛是沙里的金子,山石中的白玉,等待你的发掘。比如,网络似乎已成了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的代言人,围绕这个话题引出的故事也层出不穷:家里为买电脑而意见不一;买了电脑又因上网总是争吵不休;老师、家长去网吧获取“第一手”材料,而你们也是声东击西,把“阵地战”改为了“游击战”;没想到学校的网页设计大赛,又正让你们这些网迷大显身手??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只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感受,写作的素材就会滚滚而来。

4. 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不断积累。制造产品都需要原材料,写作也不例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材料,或是写日记、或是做素材卡片、或是摘抄名言警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或许这种积累有些零乱,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当你看到某一个文题,某些积累就会一触即发,像发酵一样膨胀起来,经过你的丰富、补充、深化、提高,便轻而易举地成为了佳作。若是把这些“纯粹”的生活再加上联想的翅膀,那么每一滴水便都能折射出生命的光彩。

文章是生活的加工品,作文需要我们去诗意地体味生活,用心灵触摸,用思想辨析,用情感浸泡,这样才能使作品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试着诗意地生活,你的人生和文章都会更加精彩。 (《天津日报·名师家教周刊》) [强化练习设计] 中学语文教材中70%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些课文都是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这些课文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情趣,启发我们的思维;能够导引我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找到“诗意地栖居”的处所。请选读一篇课文,以“诗意地栖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读后感。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