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第二季晋级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51:50 体裁作文
篇一: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4):比赛中选手的质数是算出来的还是提前记住的?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4):林建东的质数是算出来的还是提前记住的?
---- 尚忆教育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二季第二期第二个节目,是这样介绍的:1380个五位数让现场大屏幕变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数字矩阵,“数字怪杰”林建东的任务,就是在巨大的数字矩阵中,飞速运算找出其中的7个质数。
节目所强调的是,这些质数是当场通过快速运算所算出来的。然而,我们通过解密发现,这些质数,根本就不需要当场运算出来,只需要提前把5位数以内的所有质数提前牢牢记住就行了。
快速运算能力?其实是记忆力!
香港记忆协会总干事林建东(右)
与记忆界多项记录保持者Ben Pridmore(左)
5位数以内的所有质数,有好几千个,如果要记住这么多数字,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比较难,然而,林建东是香港记忆协会总干事,在记忆培训领域已经有丰富的经验,运用记忆方法,提前把五位数以内的所有质数牢牢记住,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节目中的1380组数字,林建东过第一遍只用了17分钟,也就是每组数字平均0.7秒,这个速度用来与记忆中的资料进行核对是差不多的,但每组数字只需要计算不到1秒就知道是否质数?这也未免太夸张了!
我们为什么说他不可能在1秒钟之内通过快速运算来算出一个5位数是否质数呢?其实从最后Dr.魏的加试验就能清楚地看出来。
最后Dr.魏加试的8771这组4位数,如果按照他在节目中的速度,听到数字之后,应该马上就能报出答案(一秒左右)。然而从镜头来看,整个运算过程他还是苦思冥想了好一会才得出能被7整除这个答案,并没有立刻脱口而出。这说明他的运算速度其实并不算太快。如果以这样的运算速度来应付节目中那1380组数字,而且是5位数,那恐怕就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他在节目中之所以认出那几个质数,依靠的是记忆力而不是运算能力!
当Dr.魏提出加试的时候,林建东那种略显惊愕的表情就很容易理解了,他或许在心里对Dr.魏说:喂,老兄!你难道真不知道我是靠记忆的吗?挑战都成功了,还来个加试?有木有搞错?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能运算就一定不是靠记忆?Dr.魏的神逻辑!
《最强大脑》的大部分节目都是依靠记忆力来完成的。第二期的这三个节目全都是记忆力,然而节目组为了不让观众觉得所展现的能力太单调,于是做了许多工作来误导观众,让观众误以为是其它各种稀奇古怪的能力。
在这个节目中,Dr.魏最后给林建东的加试,原本也是想要引导观众不往记忆力方面去想,然而这个加试却恰恰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原本我们以为林建东能够在1秒之内算出任意一个5位数是否质数,但加试之后才发现,就连4位数是否质数,也需要慢慢计算好一段时间才有答案。这恰恰证实了挑战者在节目中其实运用的是记忆力而不是快速运算能力。
从逻辑上来说,判断8871是否质数是通过运算得来的,这跟林建东是否记住了5位数以内的所有质数,根本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Dr.魏只是证明了林建东有一定的运算能力,但这样的运算能力许多人都有(尤其是那些曾经研究过质数的人)。难度有这样运算能力的人,就不能运用记忆方法?即使他是个记忆大师?反过来说,一个记忆大师如果能记住几千个质数,他就一定不具备运算能力?这个是什么逻辑?让人看不懂!
如果林建东能够毫不犹豫立刻报出答案(1秒钟之内),那我们还能相信他的运算速度非常快,快到没必要提前记住(即使能记住也没必要提前记)。然而他确实是花了不少功夫才得出答案的,如果是5位数的话,那必定会更慢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个记忆大师,你是宁愿提前记住还是愿意现场慢慢计算呢?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Dr.魏给这个节目的难度分给到9分,确实有点不可思议,难道他真的看不出这是记忆力而不是运算能力?从记忆力的角度,其实“捕风者”曹全全那个挑战的记忆难度要比林建东记质数难得多,然而Dr.魏却宁愿给曹全全2分,而给林建东9分,这实在让人看不懂。
8个质数让挑战变得更难?其实更简单!
由于嘉宾舒淇所挑选的坐标也是一个质数,加上数字矩阵中原有的7个质数,一共是8个质数。
其实多了一个质数,这本来就在预料范围之内,难度并没有增加,只需要把这8个数快速再确认一下,如果确定这8个数都是质数,那么很轻松就能知道其
中一个必定是坐标,这反而有可能降低了挑战的难度,根本就没有必要把所有数字重复核对两遍。
如果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一想就知道,何况进行这项挑战的话,本来就有充足的经验,肯定会知道指定的坐标数会有质数的可能性,而且也一定会做好提前的准备。所以,Dr.魏和评审团认为8个质数会让挑战难度增加了一个层次,这是毫无道理的。
香港最聪明的人?烟雾弹而已!
林建东在出场的时候,说自己是“香港最聪明的人”,给现场观众和评委的感觉,是过分自信、甚至有的狂妄了。
然而,这只是节目组安排的烟雾弹而已。“门萨会员”、“提前两周到达”、“每天睡二十个小时”、“脑力发挥百分之九十以上”、“香港最聪明的人”,所有这些,都是节目组安排林建东来说的,目的是为了渲染脑力超强的气氛,而避免观众看破其中记忆表演的真相。
林建东是否门萨会员,我们不清楚,但他一直都没有说出自己的IQ值,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很高的IQ值,谁敢说自己是最聪明的人?即使有很高的IQ值,这跟快速运算能力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IQ考核的能力比较广泛,并非只有快速运算一种能力。例如《最强大脑》第一季的“中国雨人”周玮,他的运算速度是非常快了,然而IQ却并不高。
至于说自己的脑力发挥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是毫无根据的夸张了,因为即使爱因斯坦,据说也只是运用了自己脑力的不到百分之十而已!
《最强大脑》的大部分节目,都是依靠记忆力来展现的,然而节目组不愿意让大家觉得只有一种单调的记忆力,所以就煞费苦心,把许多原本是记忆力的节目,包装成各种稀奇古怪的能力,这当然也就需要挑战者和Dr.魏来做一些配合表演了。
篇二: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12):速度与激情的晋级评分之殇!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12):速度与激情的晋级评分之殇!
——记忆力训练网 方然
台湾选手陈俊生,在最强大脑第一季挑战凌空开锁,因为仅获得5分的难度系数分挑战失败。为正名,携带速度与激情的赛车记忆卷土重来,返场《最强大脑》舞台。十辆赛车,要求30处信息,90%正确,挑战过关。遗憾的是,在关于一个有争议的国旗上,出现错误,未能晋级。选手对评判的不甘,嘉宾对D.r魏的口诛笔伐,引发对评委评分规则的争议,网友也隔空质问,选手为什么不能晋级?!
晋级之门为何长路漫漫?
选手47岁的年龄,还在舞台上正名自己而拼搏,精神可嘉!但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不是励志秀,选手不能晋级,在我看来,依据有三:
依据一:信息难度不够。
10量赛车,每辆赛车有三处信息,分别是文字、数字、国旗图案。
文字以古诗、英语句子、名人名言为主, 数字信息都为11位,有多处数字为连号数字(如8888),国家图案总共是200多个,固定的内容可以提前做准备功课转化为熟悉的模块。在记忆难度上,一个是熟悉的信息内容,一个是知识的组块也是熟化内容,相当在赛道上快速分辨已经掌握的内容,虽然是记忆着处于赛车运动状态,但是难度不大。
(10辆赛车 车身信息汇总表)
依据二:回忆细节常规错误。
选手在回忆的时候,选手将别有忧愁暗恨生,有写成了使,着实不应该。
依据三:在全场争议的焦点出,出现在国旗图案上,红色截图是陈俊生根据回忆画出的。
下面图示为【萨尔瓦多】国旗、【阿根廷】国旗及陈所画的对比图,陈所画类似于【萨尔瓦多】国旗还是【阿根廷】国旗,大家一目了然:
相似图像内容的记忆与辨析
图像的记忆首先要观察主要特征,
将特征与文字进行有效关联,我们以
篇三: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吕飞龙“狮吼功”震碎杯子的真相
楼主技术宅男一枚,物理学硕士,最近看了一则很火的节目,里面竟然有一个人用声音把杯子震破了。楼主万分惊奇,百度了一下午,果壳了一晚上,知乎了一整天,现在完整的拼凑出这样一个技术贴,纯属爱好,不喜勿喷。
事件回顾:
那个挑战者就是个卖钵钵鸡的街边个体户,楼主最不喜欢鲁夫,他居然用声音吼碎了杯子,震惊了所有人,还得到楼主女神范冰冰的垂涎,好吧,这不是本贴的重点。楼主是来告诉你们他用声音把杯子震碎的真相的!
技术分析:
本人无聊把吕飞龙的声音输入系统后进行了声音比对下面大家可以看看他和孟非说话的时候,声音的波谱图有什么不一样。
图1:吕飞龙吼声波谱图
图2:孟非说话波谱图
有图有真相就好说话了,图1吕飞龙在发出吼声时的声音频率图,图2是孟非的声音频率图。两人的图一对比大家就可以看到差别了,孟
非的声音频率低,声音的幅值小,而吕飞龙的呢?强大的肺活量,让声
音的频率高的已经看不到间隙了!而且幅值持续在一个很高的值!常人是做不到的!吕飞龙的“一片一片”和孟非声音的“一丝一丝”再一次说明了吕飞龙异于常人的“狮吼”技能。而他的实例也证明了用声音震碎杯子的所谓“狮吼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吕飞龙为何要拿着杯子?
为何吕飞龙用手拿了杯子一吹就碎,放在架子上的时候却屡试屡败?根据楼主的分析,吕飞龙需要根据共震来调整自己的音频,其实第一次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见吕飞龙清晰的判定除了杯子的共振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吼破呢,下面让我们让看一下真相
我们可以看出,架子在摇晃,摇晃的架子把吕飞龙声音释放出的共振全部泄掉了。作用在杯子上的,能够让杯子碎掉的“力量”也是减少了许多。这就是为什么吕飞龙第二次把杯子拿在手上可以轻松的把杯子喊破。在这一点上楼主其实是觉得存在漏洞的。
吕飞龙能否达成“狮吼功”?
吕飞龙说因为录节目吃不好、睡不好影响了发挥,可能很多人觉得他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其实这个是合乎常理的。和歌唱演员相似,他们都是依靠气息表演的人,在演出时的表现,气息的稳定可能受到各种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不排除,他训练的还不够的原因,况且他走的还是一条野路子。音高(即声音频率)碰巧与杯子一致相对来说容易实现,但是持续发出巨大的声音(声压)可能是长期有目的的训练才可能实现的,比如电视上看过的通过音响来保证音量震碎杯子的例子就能有力说明这个问题。同理,我们假设一种极端情况,若吕飞龙的肺活量极大,吼得时间足够久,一旦接近对方人体固有主频率,就极有可能与人体器官产生共振,让对方内脏破裂当场死亡。而少林寺绝世奇功“狮子吼”,遇敌之后若发功,甚至可以让对方肝胆剧烈,无心打斗从而不战而败。这样一看,要是吕飞龙再加以练习,“狮吼功”这个神一般的技能又能重现江湖了,楼主很期待他练成的这一天。
篇四: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5):捕风者曹全全是否骗过了你的双眼?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5):捕风者曹全全是否骗过了你的双眼?
---- 记忆力训练网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二季第二期,“捕风者”曹全全的任务是捕捉1/24秒的画面。从一段影片中,把插入其中的2帧画面找出来,而每帧画面出现的时间是1/24秒!
1/24秒一闪而过的画面,是否能看清呢?如果单纯是一个画面,一闪而过,或许能看到某些内容。然而插入到一段影片之中的话,那就会由于“视觉暂留”的原理而导致无法看清。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如果在一段完整的影片中插入1帧画面,那么,这帧画面会受到前面那些画面的“视觉暂留”效应的影响,而导致无法看清这帧画面的内容。
在曹全全的挑战中,两段影片,每段插入了2帧画面,看得仔细的人,也只是看到了4次的画面闪动,具体是什么内容那就根本无法分辨。而如果看得不够仔细,那估计连4次的画面闪动都无法看全。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能力?真的是如宣传所说的那种能把时间放慢的能力吗?请看我们的解密。
是天生的能力还是后天训练的?
正如我们在上面所说,正常人一定是会受到“视觉暂留”效应所影响的。如果曹全全的能力是天生的,那么,他就跟我们正常人不一样,他不会受到“视觉暂留”效应的影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他小时候,在看胶片电影的时候,他就无法像我们正常人那样看到连续流畅的影像,而只能看到一副一副画面——有点像我们现在连续快速播放PPT的那种感觉。
如果他从小有这种经历的话,那他在节目中应该会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他竟然不会受“视觉暂留”影响的那种与众不同的奇异世界。然而他并没有这样说,可见这不是天生的能力。
如果是后天训练出来的,那我们就只能很好奇地怀疑,这究竟是怎样训练的?为什么要训练这种能力?谁那么有兴致来训练这种毫无用处的能力?而且如果要训练的话,那应该需要有人配合他播放这种胶片电影,从慢到快,逐渐地提升。如果这种能力真的能训练出来的话,那究竟需要训练多少年?另外,还有谁那么无聊会帮他一起来进行多年的训练?
Dr.魏在挑战最后说,这个挑战即使成功了,难度分也只能给2分,理由是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如果说,通过长期训练,能够看清1/2秒或者1/5秒每帧的画面,这或许还有可能。而如果每帧1/24秒也能看清的话,人类的能力究竟能否训练到这个程度,我们是大大怀疑的。至少没听说谁有这样的能力。
相反,像辛哲和鲍云那样的照相记忆能力,在这个世界上倒还是有不少人拥有的,画家和象棋运动员中,就有不少人有这样的能力。只有快速运算的能力,那就更多人拥有了。鲍云那种能够训练的照相记忆能力给10分,林建东那种能够训练的快速运算能力给9分(事实上林建东是还不是运算能力,而是记忆力),反而这种没有人训练过、甚至不可能达到的、能抗拒“视觉暂留”的神奇能力(如果真有的话),却仅仅给2分。
Dr.魏的这种打分逻辑,实在让人无法看懂。
真相其实是记忆力!
捕风者这个节目所表现出来的,其实是记忆力!
曹全全在节目中介绍自己是个武术家,这应该是真实的。然而,节目中故意让他不要介绍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记忆培训师。事实上,曹全全在2013年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一直从事的是记忆培训工作。
如果是记忆力,那么真正的挑战是什么呢?
首先挑选100部电影,每部电影挑出10帧画面,总共1000帧画面。这1000帧画面,曹全全肯定需要提前熟悉的,并且知道每帧画面所对应的电影名。
这肯定需要提前熟悉的,否则挑战无法进行。你想想,如果那100部电影你没有看过,或者那1000帧画面都是毫无特征的镜头(例如缺乏特征性的大海、草原等背景),谁那么有本事知道它们属于哪部影片呢?即使你真能看清那幅画面,你又怎么知道是哪部影片里的呢?说不定这部影片你还没看过呢!
曹全全不光要提前熟悉这1000帧画面,而且还需要把这1000帧画面插入到不同的影片中,来反复观察那一闪而过的屏幕特征,并且把这个特征与对应的画面联系起来。每幅画面虽然是具体的、生动的,但那一闪而过的像闪电那样的东西,却是抽象的,如果没有深厚的联想记忆功底,是无法进行挑战的。
这就是节目组需要找一个记忆大师来进行这个挑战的原因。只不过节目组有点担心大家会厌烦反复出现的记忆节目,
所以就想尽办法把这个挑战包装成跟记忆毫无
关系的稀奇古怪的能力。
怎样进行记忆?
根据我们的解密,挑战者曹全全所要做的,就是在看到那一闪而过的类似闪电那样的画面的时候,能够根据这个闪动的特征,来回忆起相应的电影画面,并说出属于哪部电影。
插入到影片中的画面,肯定会在屏幕上有所闪动,而且闪动出来的画面,虽然是很抽象,但还是各有不同的。只需要找到这个抽象画面的特征,还是能展开联想的。
这里的难度主要在于,1000
幅画面的特征,有很多应该是非常接近的,有
时候很难清楚地分辨出来。而这1000幅画面在屏幕上一闪而过的痕迹,那就更加接近了,更加难以分辨。
要做到清楚地分辨,并且准确滴联想,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否则曹全全的挑战就不会失败了。
那一闪而过的痕迹,有些会出现在屏幕的上方、有些会出现在屏幕下方,有些是细而长的、有些是短而宽的,有些是小范围的、有些是大幅度的。记忆大师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痕迹变成各种生动的物体(例如苹果、大象、溜溜球之类的),或者变成数字(例如2538、7629等等),然后再跟相应的电影画面以及电影名称进行联想。
这里的观察量以及记忆量,都是非常大的。曹全全为了这个挑战,背后一定是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但由于有些内容实在是太接近了、无法完全分辨出来,所以导致最后挑战的失败。
一个记忆大师在挑战前所做的这么多努力,在节目中完全没有被展现出来;而如此高难度的一个挑战,却被Dr.魏给了一个如此低的分数。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呢?
篇五: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6):扑克之王李俊慧的超高速感应记忆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6):扑克之王李俊慧的超高速感应记忆
---- 记忆力训练网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二季第三期的第一个节目,大连女孩李俊慧挑战扑克记忆的世界纪录。记忆一副扑克牌的世界纪录是王峰所保持的24秒22,而李俊慧在节目中所花的时间是不到4秒——虽然她在节目中的挑战没有成功,但如此高速的记忆还是令人很好奇,她到底是怎样进行记忆的?
事实上,李俊慧在进行记忆的时候,她所用的方法超高速感应记忆——这跟世界记忆大师所用的图像记忆法是不一样的。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最强大脑第二季晋级赛)李俊慧的爸爸说,她在家里记一副扑克牌一般是在1秒、2秒之内记完,而我们所看到的节目组所拍摄的视频片段,在视频中,李俊慧只用了0.5秒就记完了一副牌,而且基本上是正确的。
超高速感应记忆的特点,就是要在超高速状态下完成记忆,速度放慢之后反而容易失败。节目组并不懂这一点,要求李俊慧在挑战的时候放慢速度,以免过早显露实力导致国外选手不敢PK。而Dr.魏在最后总结时所说的“图像记忆记得快,但忘记也快”之类的话,明显是外行话。图像记忆是把要记的内容转化成动画来进行记忆,我们所记住的动画片,怎么可能会容易忘呢?不仅记得快,而且会记得非常牢。只不过,李俊慧所用到的记忆方法,其实主要还不是图像记忆,而是在图像记忆基础上的超高速感应记忆。
什么是超高速感应记忆?
超高速感应记忆,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超高速。
在运用超高速感应记忆的时候,需要在非常高的速度下进行记忆,速度越快越好,慢了反而不容易发挥出来。这种速度,李俊慧爸爸用的说法是“搓牌”,就是把牌用最快的速度摊开就行。这样摊开的动作,大概在一秒左右,甚至不到一秒。
这种超高速不仅表现在记的过程中,其实如果我们有认真看0.5秒记一副牌的那个视频的话,我们就能看到,李俊慧在报顺序的时候,说话语速也是高速的,不认真听根本听不清。
事实上,她整个大脑的运转都是高速的,高速记忆、高速回忆、甚至高速说话。
第二个特点是感应。
感应的意思是说,整个记忆过程,其实不是依靠一张一张去进行记忆的,而是通过整体的感应能力,就能把牌的图像全部快速地吸收到大脑中。
记忆大师运用图像记忆法来记扑克的时候,是需要一张一张看清每一张牌的,如果有一张没看清,那这张
就无法进行记忆。所以王峰在节目中说,李俊慧那种速度,
如果让他来记的话,连牌都看不清楚,是根本没法记的。
而事实上,李俊慧在第二次挑战的时候,用时不到5秒,只看了前面的一些牌,后面有许多牌连看都没看。事实上,李俊慧也并不需要认真去看每一张牌,她只需要进入一种感应的状态,就立刻能把牌的顺序印在大脑中。在那个0.5秒记一副牌的视频中,有些牌是重叠在一起的,并没有露出来,而最后的几张牌也贴在她的手心下面,看不到,也来不及看。因此,她整个记忆的过程,主要靠的是感应吸收。
图像记忆、照相记忆、超高速感应记忆、波动速读:
在记忆方法之中,除了记忆大师常用的图像记忆方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叫做照相记忆。照相记忆就是对看过的东西,像照相机一样印在脑海中,回忆的时候把大脑中的“照片”调出来就行。像“雨人”金皮克那样,看过的书都能一字不漏地回忆出来,那就是一种照相记忆的能力。
李俊慧在记牌的时候,所运用的超高速感应记忆,是不同于照相记忆的。因为如果用照相记忆的方法,即使同时看很多张牌,那也需要看清楚每一张牌才行,看不清或者看不到的牌,是无法记住,也无法回忆的。而李俊慧在记牌的时候,最大的特点,就是那些牌并没有完全展开,根本就看不清,甚至看不见。所以,我们说她所运用的是超高速感应记忆,而不是照相记忆。
超高速感应记忆的吸收方式,从原理上,是跟“波动速读”的吸收方式非常接近的。“波动速读”的特点,就是快速地翻书,连字都看不清,甚至有很多页面都没有被翻出来,但在阅读者的眼中,书里的内容却能化成图像快速地飞出来。
李俊慧记牌的方法,也是在一瞬间,把牌的图像信息快速地吸收到大脑中。这就像把一副牌当做一本书来进行波动速读,而在波动速读的基础上,还把每个图的顺序也记住了。
超高速感应记忆怎样训练?
超高速感应记忆跟其它许多神奇的学习能力(例如珠心算、照相记忆、波动速读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拥有大脑屏幕的清晰想象力。什么叫清晰想象力?就是闭上眼睛之后,能够清楚地看到图像(例如苹果),就像看电影那样。清晰想象力,通常在14岁以下的孩子中比较普遍,而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会慢慢下降甚至消失。
为什么这些神奇的学习能力,通常都只是小孩能拥有,而成年人却无法训练呢?原因就在于绝大部分成年人都失去了清晰想象的能力,而只有模糊想象力了。
李俊慧在学习记牌的时候,学的也是图像记忆的方法,把一张张抽象的扑克牌,转化成生动活泼的图像,然后再运用记忆宫殿的方法来进行快速记忆——王峰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然而李俊慧在图像记忆法运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她非常渴望有新的突破,于是就激发了她内在的高速感应记忆能力,把牌一摊开,大脑高速运转起来,不管看到还是没看到的牌,都化为了生动的图像高速地飞入了她的脑海中,在一瞬间就把这些牌记住了。超高速感应记忆,训练到一定程度,甚至有可能不需要看,蒙着眼也能感应到眼前的牌——就像蒙眼进行波动速读那样!
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快,越快越好,一旦速度慢下来,能力就难以发挥出来。这就像对婴幼儿所用的闪卡(尤其是圆点卡)教学那样,
要快速的闪动,
孩子们才能快速地吸收,如果慢慢地讲解,那孩子们的注意力早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也就无法进行学习。
至于详细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步骤,因为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分享,大家有空可以多关注记忆力训练网。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