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我在北大六十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1:15:54 字数作文
我在北大六十年字数作文

篇一:2008年俞敏洪在北大演讲

俞敏洪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我还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间模仿了广播台的播音,还依然讲得不好。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北大也许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跟他一起散步。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也是美学。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进北大以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学已经在宿舍。那个同学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我进北大,一个农村孩子进北大嘛,想当然的说就是来学英语的,怎么会看别的书呢。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留到今天。我知道进了北大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要读大量大量的书。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学生。所以我在北大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三遍。后来我就找这个同学去,我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后来他说:”“我已经忘了。”

我也记得我的导师李赋宁教授,原来是北大英语系的主任,他给我们上《新概念》第四册的时候,每次都把板书写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丽。每次都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写起,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刚好写到右下角结束。我还记得我的英国文学史的教授罗经国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特别不好,所以考试不及格。我找到罗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罗教授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我值得给你分数的更大的事业。”所以,北大老师的宽容、学识、奔放、自由,让我们真

正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北大的精神。就像大家现在听说许智宏校长在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打开这个新闻,打开这个视频,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觉得北大的校长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因为,刚才我说了一是普通话不好,第二呢英语水平一塌糊涂。尽管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是我能够上学的地方。她应该是我心中一块永远够不着的地方。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试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七分,咬牙切齿填下了“北京大学”四个字。因为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比我的分数还要高,我认为我是不会被录取的。没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师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但是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因为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所以在我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我就被分到了A班,因为我的英语分数接近满分。但是一个月以后,这个班就我一个人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我就记得自己进北大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一本一本书在读,我拼命地追赶。结果我在大学差不多又读了八百多本书,用了五年时间。但是,依然没有赶超上我那些同学。我记得我的班长王强是一个书癖,现在还在新东方,是新东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长。他每次去买书我就跟着他去,当时北大给我们每个月发二十二块钱生活费,王强有个癖好就是把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买书的钱绝不动用来买饭票。如果他没有饭菜票了就到处借,借不到就到处偷。后来我发现他这个习惯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费一份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的同学当时在北大,真是属于读书最多的班之一。而且我们班呢,当时活动非常地活跃,光诗人就出了好几个。后来挺有名的一个诗人叫西川,真名叫刘军,就是我们班的。我还记得我们班开风气之先,当时是北大的优秀集体,但是有一个晚上大家玩得高兴了,结果跳起了贴面舞,结果第二个礼拜被教育部通报批评了。那个时候跳舞是必须跳得很正规的,稍微男女生靠近一点就认为违反风纪。所以你们现在比我们当初要更加幸福一点。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园里面走,我们如果当时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园里面走,一般都会被校长处罚。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再在校园里面走。

我也记得我们班五十个同学,刚好是二十五个男生二十五个女生,我听到这个数据以后当时非常的兴奋,我觉得大家就应该是一个配一个。没想到女生们都去配上了那些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男生。像我这样的外表不怎么样,内心充满丰富感情、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

我记得我奋斗了整整两年希望能在成绩上打败我的同学,但是就像刚才李老师说的,你尽管在中学高考可能会考得很好,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你的前后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极高的同学,也是各个省的状元或者说第一第二名。所以,追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尽管我每天几乎都要比别的同学多学一两个小时,但是到了大学二年级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依然排在班内最后几名。非常勤奋,非常郁闷。也没有女生爱我。这导致的结果是,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这个病叫做传染性侵润肺结核。当时我就晕了,因为当时我知道《红楼梦》,当时读到林黛玉因为肺结核死掉的那一章,我还以为我的生命从此结束,后来北大医院的医生告诉我说现在这种病能够治好,但是需要在医院里住一年。我在医院里住了

一年,苦闷了一年,也写了六百多首诗歌。从此以后就跟写诗结上了缘,但是我这个人有丰富的情感,但是没有美好的文笔,所以尽管后来也发表过几首诗歌,终于没有成为诗人。后来我感到非常的庆幸,因为后来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都出事了。我们跟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诗人海子在一起写过诗。后来他写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每一个同学大概都能背。后来当我听说他卧轨自杀的时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从此以后,我放下笔,再也不写诗。

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到大学四年级毕业的时候,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知道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我对他们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似的人物,很多同学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最高峰。很多同学后来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在北大毕业以后进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很多同学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的才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我的班长王强。他的模仿能力是超群的,到任何一个地方,听任何一句话,听一遍模仿出来的绝对不会两样。所以他在北大广播站当播音员当了整整四年。我每天听着他的声音,心头咬牙切齿充满仇恨。后来到了美国,竟然还到美国广播电台又去做了一段时间的事情。所以,人有天赋,他们是雄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但是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能

我在北大六十年

够爬上去,一定是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自己感动的日子。我常常跟同学们说,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

我们很多同学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绝不是你们的学习的终点,而是你们生命的起点。在一岁到十八岁这个岁月中间,你都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现在你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的生活。那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日子,你才能够感动别人。我们这儿有富裕家庭来的,也有贫困家庭来的,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你没法说,生在贫困家庭说老爸给我收回去,我不想在这里待着。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选择的。我们所有在座的同学都走得很好,已经在十八岁的年龄走到了很多中国孩子的前面去,因为北大是中国的骄傲,也可以说是世界的骄傲。但是,到北大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大功告成,后面的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你该怎么走,成为了每一个同学都要自己思考的问题。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

就自己的人生。

第一样叫做理想。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我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我把它叫做“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渴望,使我有勇气不断地高考。当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样。比如说我有一个邻居,非常的有名,是我终生的榜样,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当然,是五百年前的邻居。但是他确实是我的邻居,江苏江阴的,我也是江苏江阴的。因为徐霞客的那种给我带来的那种感动或者说是羡慕,直接导致我在高考的时候地理成绩一百分考了九十七分。也是徐霞客给我带来了穿越地平线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也下定决心,进入北大以后,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国,我要走遍世界。而我现在正在实现自己这一梦想。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同学们,你终将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间要有艰苦奋斗、要有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另外,第二叫要有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有良心有的时候会从你具体的生活中间体现出来。我来讲两个小故事,讲完我就结束我的讲话,已经用了很长的时间。

第一个小故事。我们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礼拜天晚上来北大的时候都要带很多的苹果。我们刚开始非常的高兴,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而且连续吃了好几年,我们难得能吃到他的苹果。尽管苹果是他的我们不能抢,但是我从此对他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我们班很多同学成功了,他还没有取得成功。后来他来找我们说,我能不能加入你们。我们几个同学讨论了一下这个事,不能让他加入。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法肯定他跟我们一起做成事情以后,是不是会独吞他所拥有的东西。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过分享精神。所以,对同学们来说在大学时代的第一个要点,你得跟同学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感情、思想、灵魂、财富,哪怕是一个苹果也可以分成六半大家一起吃。因为你要知道,这样做你将来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远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我来讲我自己的故事。在北大整整五年,但我在北大待了十一年,后来又当了六年半的老师。在北大当学生的五年,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这个人呢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是呢我却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就一直打扫卫生,希望老师可以不骂我。到了北大以后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都为宿舍同学打扫卫生,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从来没有过怨言。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每天我都拎着六个水壶,给宿舍同学打水,把它当作是一种体育锻炼。整整四年过去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难得忘了打水,我宿舍同学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可是他们已经很久没打水了。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这就是我应该做的。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同学,大家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很多人都认为我这件事情是白做了。又过了十年,到了九五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这些同学,寻找到的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榜样,包括我刚才讲到的王强老师等。最后,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但是后来他们回来给了我一个理由让我大吃一惊。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的一生分成琐碎和伟大。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们

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在这儿,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那么最后,我代表全体老校友向在座的三千多位新生表一个心意,我代表全体老校友把两百万人民币捐给许校长

篇二:我是北大穷学生

我是北大穷学生

作者:马 超

来源:《课外阅读》2010年第12期

我常常回忆起我初入北大的情景。

1999年高考,我考了县里的文科状元,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我成为了母校建校六十年来第一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1999年9月4日的早晨,我和父亲在北京站下了火车。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上身穿着一件长袖的白色衬衣,上面沾满了灰尘,领口黑黑的一层;下面是一件褐色起毛的休闲裤,有些短,好像吊着;脚上是一双劣质的黄皮鞋。最让我放不下心的倒不是穿着如何,我所担心的是手中拎着的那个塑料行李箱,那是我临出发前在集市上花四十五元买的,因质量不好,在离家不到十里路的距离,就完全裂开,我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几段零碎的绳子把它紧紧捆住,里面的衣服从裂开的缝隙中拼命往外挤,我担心的就是它随时都有炸开的可能。

来北京上学,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按理,第一次坐火车对那个年龄的人来说,是有些兴奋的,但实际情况却让我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在合肥上火车之后,我拿着自己的火车票,在拥挤的人群里找到我的座位,发现座位上坐着一个孕妇。如何要回自己的座位,是我开始第一次真正处理一个问题。我怯生生地告诉那个孕妇那个座位是我的。那孕妇却一句话也不说,像个小说家深沉地望了我一番之后,又开始像一个旅行家望着窗外。面对着哑然的局面,我不知如何处理。最后我离开了,挤到了另外一个车厢里去。

就那样盲目地在人群里站着,十六个小时的时间里,我连口水都没喝上。父亲比我更惨,他和一个同去的亲戚被挤到餐车里,花钱买了个茶座,因为随时可能要换地方,他不得不扛着那个裂开的箱子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十六个小时我几乎没有说话。我在听着旁边的人说话,我不知怎么插嘴,甚至说,我根本没有想过去插嘴。

那时北大的文科生一年级的时候是要到昌平校区的,校车拉着我们父子直接开到了昌平西郊偏僻的园区。经济上不允许父亲在学校逗留很长时间,父亲必须要当天赶回去。临走前,父亲留下了回去的车费,把剩下的钱全给了我,有三百多块钱。中午,父子俩在食堂吃了顿饭,觉得饭菜很贵,也没舍得要什么菜。下午我们父子俩站在园区的那片槐树林里等校车。等车的时候,父亲说你不要不舍得花钱,又说了一阵诸如照顾自己,不是在家里,不要想家之类的话。接着我和父亲便陷入沉默。沉默了一段时间后,父亲慢慢地转过身去,我看见他抬起手去擦自己的眼睛,过了半天,等他转过头来再看我,我发现他眼睛里依然残存着晶莹的泪水。一阵悲伤的情绪从我心中不可抑制地涌出,说来好笑,那时我差点说出一句话:“爸,我想跟你一起回去。”

几年后,我在《鲁豫有约》节目录制现场,重新回忆起这个父子分别的场景,还是忍不住辛酸落泪。我知道当时我父亲为何落泪,在所有的学生里我显得那么弱小,穿的不像样,买的东西也都是最简单的。

后来我堂兄写信给我,说我父亲是第二天下午赶到家的,那天正好是我堂兄考上安徽农业大学摆酒请客的日子,包了一场露天电影,放映员反复提到我们兄弟二人的名字。我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到酒桌上,众人端起酒杯,等我父亲说话。堂兄说,所有的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父亲,他们都在等着父亲讲讲伟大首都北京,讲讲万里之外风光的我。父亲还未开口,已经泪眼婆娑。他喝了杯酒,说了一句:“我们家的孩子在那里是最穷的一个,让他在那里受罪了。”之后,泣不成声。

父亲走后的一个多月,我是靠着那三百多块钱过活的。

吃的很简单,晚上的夜宵是晚饭时从食堂买的一个馒头,简单但过得有滋有味,我像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自己的大学。每天早晨早早起来到操场上读英语,上下午上课,晚上看看杂书,有时也和别人打打乒乓球。没有课的下午,我和球友们一起去踢球,踢得满身大汗,我还记得新生杯上的第一个球是我踢进去的,我兴奋得满场狂奔。为何能这么高兴,这么快乐,说句实话,我思想上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多么深刻,看淡苦难,看淡贫穷,然后超越,我只是习惯了。我幸福地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不逃避,不去让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怜惜之感。 不久,母亲写来一封信,错别字连篇,后来我还拿此封信对我母亲说,真看不出,你还上过高中。母亲笑着说,那么多年了,能记得这么多字,已经不错了。母亲在那封信里说,她想跟着建筑队出去,给人家做饭,一个月有五六百块。那封信让我十分难受和不安,我赶紧写信给母亲,说你要真去了,我就不上这学了。母亲身体不好,怎么能去做这种粗活呢?随后,我坐车来到北大的本部燕园,在家教公司找了一份家教,每周六教三个小时,共一百块钱。这意味着我每月有四百元的收入,我赶紧写信给家里人说我找到了兼职,生活不太紧张了。我现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到一百块钱的补课费,是多么高兴,在西直门复杂的立交桥上,我找不到北,一半是因为实在复杂,找不到回去的车站,一半是兴奋得只顾着走了。

回到燕园后,我有了自己第一份不错的工作,帮一家文化公司写畅销书。最悲惨的赶稿,是一周之内我们三个人需要写十八万字。那一星期,我除了上课,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写稿子上。那时不像现在有电脑,一切都是手写,稿纸一沓一沓地写完,再一沓一沓地买。白天写不完,晚上搬个板凳在楼道里写,六天的时间,我写了八万字,拿到了一笔一千八百块的预付金。这笔“巨款”让我兴奋异常,那时手已酸痛得几乎拿不起筷子。慢慢地我对这种坐在屋里不出去就可以赚钱的兼职情有独钟。

从那以后,我退掉家教,开始把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看书上,用在学习上,用在享受着我的北大生活上。我对于很多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上一门《东方文明史》的课,对楔形文字的起源感若趣,北大图书馆查不到,我跑到国家图书馆去查。后来写了一篇论文,交给老师,老师评价很高。上白巍老师的《中国美术史》,我特意跑到故宫去看画展,跑到军事博物

馆里看中国油画展,查资料,写论文。是的,我像北大其他学生一样,在学习,在努力,在收获。我开始学着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大二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我努力学习,每次期末考试前一个月都不怎么睡,背诵,查资料,困了,咖啡粉直接倒在嘴里。早晨考试,买带冰的矿泉水让自己清醒。我拿过奖学金,评过标兵,体育也获得了奖,也获得了北大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大三时,一位央视的编导来中文系男生宿舍找兼职,我当时是班委里的人,给她介绍了几位同学。她不满意,让我去试试。我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去了,那天恰好遇到了2002年北京那场恐怖的突如其来的大雪。我下午六点从北大南门出发,坐车去北三环的静安庄,平时四十分钟的路,我到晚上十二点半才赶到。我是凌晨三点半从编导家里谈完出来的。谈得不错,之后,我开始在央视十套、四套几个栏目做文案的写作和策划,几位接触到的电视人对我评价不错,我的收入也还可以。后来,我对文案写作已经很熟悉了,干起活来也如鱼得水,我决定退出来不干。这个决定大大出乎了编导的意料。她挽留我、我笑着说:我还想做些别的。 从大二下学期,我不再向家里要钱;大三下学期,我开始帮姐姐支付一部分生活费和学费。在北大读研究生时,我开始写剧本。妹妹去上大学,上的是第三批录取的本科,家里打电话来说学费很高。我说没事,让她去吧,有我呢!暑假我送妹妹去上学,前后给她交了一万七千块,给她留下三千块钱生活费,我说当年我是三百块开始我的北大生活的,你比我幸福多了。我从长春回来的路上,妹妹给我发来短信,她说:“哥哥,谢谢你,为我做了这么多,我会努力的。”我给她回短信说:“哥这么做,是因为有条件才这么做的,我只想让你好好享受你的大学,就像当年我在北大读本科时那样。”

是的,这就是北大的生活:它让我感激,让我留恋。这里不会因为贫穷而让你止步不前,我的两位好朋友,家境很好,现在一个去美国读书,一个去新华社工作,再聚一起,依然笑声不断,我们没有隔阂。生活不会因为你困苦对你照顾有加,一切需要你自己去努力,一路走来,你会发现你所走的那些路,看上去那么平坦,可每走一步,其实却是那么艰难。

篇三:胡适语录:偏偏月进窗来,害我相思一夜

1、胡适先生写信给长子祖望:“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但志气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功夫,千万不可放在嘴上,千万不可摆在脸上。无论你志气怎样高,对人切可不可骄傲。无论你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

2、余英时先生谈到:一九五八年胡适就“中研院”院长之位,蒋来致辞,恭维他因为崇高道德以致在大陆上受到批判。胡答词,开头便用“总统错了”四字,并解释他受批判是由于提倡科学方法云云。这四个字等于当面打了蒋一个耳光。蒋虽极怒,却不便当众发作。此事也可见蒋有相当修养,至少还有雅量。

3、记者问:您相信大陆清算您的思想,可以成功吗?(胡适)答:我相信他们清算胡适思想,是不会成功,是要大失败的,古人有两句诗,说得很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陆是不会明白这一点点常识的,你看是不是?问:我想是的。您的短短十分钟的谈话,可以给大陆同胞永久深刻的印象。

4、李敖1961年作文《播种者胡适》,其言曰:“一个稍有现代化头脑的人,一看就知道胡适思想只不过是一个“开放社会”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想不到这些平淡无奇的起码言论居然还不为人所容,这真是中国社会的大悲哀!胡适之不过时证明了我们四十年来没进步。”

5、1962/2/24,胡适先生忌日。陈之藩作《在春风里》纪念适之先生:“并不是我偏爱他,没有人不爱春风的,没有人在春风中不陶醉的。因为有春风,才有绿杨的摇曳。有春风,才有燕子的回翔。有春风,大地才有诗。有春风,人生才有梦。春风就这样轻轻的来,又轻轻的去了。”

6、胡适先生在给国立北洋大学在读学生陈之藩的信里写道:"我二十岁时,初次读新约圣经,读到耶稣在山上,看见大众前来,祂大感动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我不觉掉下泪来。"(陈之藩着《在春风里》,第十五章:纪念胡适之先生之五)

7、1600/2/17,布鲁诺在罗马百花广场被处以火刑。胡适作《容忍与自由》: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仅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8、他的意思是要说,我们是来救火的,不是来放火的。照他的教育训练看来,用暴力的革命总不免是“放火”,更不免要容纳无数“趁火打劫”的人。所以他只能期待“少数里的少数,优秀里的优秀”起来担负改良政治的责任,而不能提倡那放火式的大革命。——胡适《丁在君这个人》

9、【音频:也是微云(1926)】胡适作词,赵元任谱曲,白玉光男高音独唱:"也是微云,也是微云过后月光明,只不见去年的游伴,只没有当日的心情。不愿勾起相思,不敢出门看月;偏偏月进窗来,害我相思一夜。"

10、“二十一条”发,胡适力劝一起留学的朋友理性爱国:“让我们先克尽己责,那就是求学。我们不要被新闻报导的鼎鼎沸沸冲昏了头,而忘却了我们严肃的使命。我们必须要严肃、心如止水、坚定不移地求学。我们必须要卧薪尝胆,以求振兴祖国…而即令祖国这次不幸而覆亡,我们也要让它从死里复活!”

11、胡适:即使文凭能够暂时混得一支饭碗,分得几个钟点,终究是靠不住保不牢的,终究要被后起的优秀人才挤掉的。打不破的铁饭碗不是父兄的势力,不是阔校长的荐书,也不是

同学党派的援引,只是真实的学问与训练。能够如此,才是反省。能够如此反省,方才有救援自己的希望。

12、1911/1/30,胡适刚刚满二十岁才一个多月,还在学苹果栽培,次日一早期考第一门考生物,当其时也,正是那年的农历新年。适之先生期考前一天晚上的除夕夜作了一首诗自况:“永夜寒如故,朝来岁已更。层冰埋大道,积雪压孤城。往事潮心上,奇书照眼明。可怜逢令节,辛苦尚争名。”诗言志。

13、我们中国学英文,和英国美国的小孩子学英文,是两样的。我们学西洋文字,不单是要认得几个洋字,会说儿句洋话,我们的目的在于输入西洋的学术思想,所以我以为中国学校教授西洋文字,应该用一种“一箭射双雕”的方法,把“思想”和“文字”同时并教。——胡适《归国杂感》

14、1917/1/1,胡适之(时年26)在《新青年》刊发《文学改良刍议》,新文化运动开。胡适为此作《沁园春》:「更不伤春,更不悲秋。以此誓诗。任花开也好,花飞也好。月圆固好,日落何悲。」又言︰“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吾辈已返,世界因此不同。胡适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这篇文章首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使他名满天下也谤满天下。《新青年》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等人主持下,启蒙了整整一代人。这本最初发行量只二千份的杂志成为全中国青年之最爱。每个人都开始明白了民主与科学的道理。当时湖南的毛泽东也是铁杆粉丝并投了稿。

15、胡适之先生在六十八寿辰当天对大陆广播:“我们今天在自由中国,纪念北大的六十年。我们纪念什么呢?我们要纪念有三点。第一,我们追念北京大学的过去。第二,我们要哀悼北京大学的现在,第三,我们还要展望北京大学的将来。”(参见珍贵视频:胡适先生在台湾

16、1891/12/17,胡适之先生诞辰。林语堂评:“处于今日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适之先生所以配为中国学人的领袖,因他有特别资格:他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同时有真正国学的根底,能直继江永戴东原的师承而发扬光大汉学的考据精神,而无汉学末流公羊派的偏狭门户之见。两样齐全是不容易的。”

17、所谓的“一二九”运动发生后,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的胡适先生痛心疾首,读先生日记,鲜见此愤慨。“孟真(傅斯年)说我近日脾气不好!其实我这几天的失望比前二十天更大。青年人没有知识,没有领袖,单靠捏造谣言来维持一个浮动的局面,是可痛心的。”《胡适日记》1935/12/12

18、1、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3、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4、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胡适

19、1930年,胡适重申自己不变的信念:1.“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2.“只能承认一点一滴的不断的改进是真实可靠的进化。”3.不要盲信本国文化,“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4.“疑而后信,考而后信,有充分证据而后信。”记住这些,提防骗子!

20、胡适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见不能束缚,时髦不能引诱,这就叫?独立?!”

篇四:风雨六十年

风雨六十年

序曲

黄土高坡,糜谷飘香。

西南二川,更新万象。

实力子洲给了我们奋斗的力量,幸福子洲是我们美好的理想。

人民心潮澎湃,激情飞扬;

学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子洲教育方兴未艾,

迈步在梦想的路上!

子洲中学新姿焕发,

领跑在新的起点上。

创业之路

斗转星移,多少次花开花落;

风雨飘飞,多少次日出月升。

我们走过风,我们走过雨,

我们走过春夏与秋冬。

寻觅那流金的岁月,

我们无限感慨;

追寻那历史的记忆,

我们满怀激情。

六十年前

首任校长领着

180名学生和17名教师

迈着矫健的步伐

一起走进了校园,

走出了希望。

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圆满了子洲人的梦想。

老师们年轻有为,意气风发。

同学们朝气蓬勃,青春飞扬。

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创业;

他们不畏艰难,白手起家。

子州中学,

在阳光中开始了生命的崛起。

子州中学,

在拼搏中谋求事业的成长!

奋斗之歌

沿着历史的长廊,光辉的历程波澜跌宕; 跨越岁月的流痕,璀璨的星辰流彩溢光。 悠悠岁月,漫漫征程。

无数奉献者播洒的汗水,收获了成熟的希望。 筚路蓝缕,历经沧桑。

几代子中人追寻梦想,铸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初创奠基的年代,

她为共和国大厦的崛起,培育了英才栋梁。 成长壮大的时期,

她为教育事业蓬勃和发展,书写了震撼人心的篇章! 风雨浩劫的岁月,

她艰难跋涉,上下求索,积蓄了奋进的力量! 改革开放的时代,

她迎着朝阳,捷报频传,焕发了腾飞的春光! 二十一世纪的征程,

她快马加鞭,奋发图强,引领教育发展的方向! 60年的风雨沧桑,

60年的追求向往。

我们从一个路标走向另一个路标,

永不停蹄,积极向上;

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艰苦奋斗,无限荣光。

辉煌之星

清脆的铃声唤醒金鸡山的彩霞万丈,

琅琅的读书声越过大理河的水面波光。 清晨,小鸟的鸣叫伴着师生的课堂。 傍晚,夕阳的余辉洒在欢乐的球场上。 教学大楼内外一新,塑胶操场整洁宽敞。 学校管理科学有方,教育教学蒸蒸日上。 同学们在这里扬起风帆,

载着理想启航。

同学们舞动青春的旋律,

实现自己的梦想。

两万多名毕业生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几百位学子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 更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是

1954年,建校十年时,

子中学子健步走进北大的学堂。 1977年,恢复高考后,

子中高考升学率多年保持全市前茅。 2010年,激烈竞争中

子州中学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 走过岁月的风雨,经过历史的沉淀, 子洲中学从稚嫩走向成熟,走向了辉煌。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都镌刻着创业者坚韧不拔的足迹, 凝结着开拓者革故鼎新的智慧,

展示着传承者锐意进取的情怀和思想。 怎能忘记,

老师们洒脱不羁,风流倜傥。 永远铭记,

老师们才华横溢,饱经沧桑。 社会亲历,历史见证,

我们走过60年,风雨兼程; 我们走过60年,流金岁月; 我们走过60年,弦歌不辍, 我们走过60年,几度辉煌。

希望之光

当我们,分享喜悦,分享欢畅;当我们,驰骋想象,积蓄力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一个高尚的品德叫奉献。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一个响亮地名字叫开创。

子中的历史,

是披荆斩棘、艰苦卓绝的历史。

篇五:2012年(第六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2012年(第六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