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论语十则,读后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14:53 小学作文
论语十则,读后感,作文小学作文

篇一:《论语十则》读后感a

《论语十则》读后感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好的润滑油。当我们

苦闷、彷徨、悲伤、绝望时,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滋润我们干枯的求知心灵。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只有在知识的山峰上登的越高,眼前的景色才会越壮观。在暑假里,我特地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论语》,这本书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何老师也曾告诉过我们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小我对这句话就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之前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比如说,开学时发新课本,如果这本新书缺了个角或有破损,自己都不想要,就更不能发给其他同学

了,这就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女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宁死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评语:

小作者这篇读后感开篇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进而点出《论语》这本书其中几句论语让自己受益匪浅。从“温故而知新。”认识到学习要及时复习;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到处世之道;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识到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的面对。语

言朴实通顺却富含哲理,对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层次清晰,值得推荐!

指导教师:何玥

篇二:论语十则读后感

论语十则读后感

篇一:论语十则>读后感

在学习班里,同初一预备班的学哥学姐们读到了初一上册的课本,其中,《论语十则》这篇文章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起初,我看不懂这奇怪的古文,看不懂那极其深奥、奇怪的文字。后来,教文言文28年的那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其中的大意,让我们读三遍,然后,背下来,我觉得非常容易,比死记硬背强多了。最后,我写下了这篇读后感,下面,我选了几则论语,分享给大家。

论语之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大意是:学习之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也很快乐吗?所以我觉得,人生,好比一块面包,你已经把一块面包吃完了,不一定你的一生就过完了,你可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更好吃,更有用处的东西,不是吗?

论语之二: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大意是:我每日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读到这篇论语的时候,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一般都很任性,不会反省自己。我应该学会检讨,学会反省自己,同学们你们也应该行动了!

论语之三:子曰: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大意: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读了这篇论语。我知道人的知识是无穷的。随时随地都可以想出一个创意。

以上几句中,有好几句论语是孔子先生写的,他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创始人,是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读了上面几句论语,你是否感觉自己又增长了一些知识,又懂了几分道理,那就请继续在论语中遨游吧??

篇二:论语十则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我对“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深刻。这句话是孔子教给他的弟子仲由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这句话的意思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可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不懂装懂的人。那天我的几个朋友来我家,我们一起聊天,不知不觉聊到了地理。我问她们: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有几个么?”大家都困惑地摇摇头,唯独有位“聪明”的,她告诉我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只有一个,面积好象是几百平方公里吧。话一说完,另一位朋友就反驳到:“谁说的,上次我在网上就看到了世界上面积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国家好像就有20多个哩。”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解答,我们上网寻求答案,果真跟另一位朋友说的一样世界上面积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国家就有25个,最小的国家面积只有0.012平方公里。那位“聪明”的朋友“唰”的一下羞红了脸。

看来如果你养成了不懂装懂的坏习惯,那你可要麻烦咯!

篇三:论语十则读后感

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我从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中感触很深。

人虽然要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思考。如果不思考,而光顾着学习,那么,你就只会知道迷惑书本,也不会知道这是对还是错。思考了而不学习,反而,不会获得知识。所以,我们学习时一定要边学习边思考,这样才能记住。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出,学习要经过思考才会更深地懂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这样才能得以更深的理解与体会,也会使我们记住学过的知识,然而,就可以凭这个来当老师了。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过后,要经常温习,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加印象深刻地理解、记住它。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把知识学到家。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了我学习就应该要实事求是,不应该弄虚作假。不知道就应该说不知道,知道就应该知道。

从孔子的语言中,我体会到了:学习应要边学习边思考;学习过后,应该要经常复习,加以巩固,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先把不懂得弄懂,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面对学习。

学习就应该这样去学,才能够学得好。要像孔子那样认真去学,才能把知识学到家。 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我从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中感触很深。

人虽然要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思考。如果不思考,而光顾着学习,那么,你就只会知道迷惑书本,也不会知道这是对还是错。思考了而不学习,反而,不会获得知识。所以,我们学习时一定要边学习边思考,这样才能记住。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出,学习要经过思考才会更深地懂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这样才能得以更深的理解与体会,也会使我们记住学过的知识,然而,就可以凭这个来当老师了。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过后,要经常温习,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加印象深刻地理解、记住它。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把知识学到家。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了我学习就应该要实事求是,不应该弄虚作假。不知道就应该说不知道,知道就应该知道。

从孔子的语言中,我体会到了:学习应要边学习边思考;学习过后,应该要经常复习,加以巩固,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先把不懂得弄懂,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面对学习。

学习就应该这样去学,才能够学得好。要像孔子那样认真去学,才能把知识学到家。

篇三:论语十则读后感

论语十则读后感

通过读《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的方法与处世之道!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他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我对这句话有比较深的体会:我每次拿起小学时的课本复习后,对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一个字有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遗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讲的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如果有一件物品你不喜欢,那你就千万别强给别人,那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对待别人要懂得奉献,多向雷锋学习学习,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向他那样,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那这世间该是多么的美好、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冬天,寒风凛冽、环境是何等的恶劣,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强不屈,高风亮节!这让我想起了许多位共产党员,他们面对敌人的严刑逼问,但还是沉着冷静,英勇不屈,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呀!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坎坷,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想困难屈服;反而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永往直前。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吴大俊

保华小学

2012.3.1

篇四:论语十则读后感

通过读《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的方法与处世之道!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他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我对这句话有比较深的体会:我每次拿起小学时的课本复习后,对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一个字有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遗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讲的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如果有一件物品你不喜欢,那你就千万别强给别人,那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对待别人要懂得奉献,多向雷锋学习学习,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向他那样,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那这世间该是多么的美好、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冬天,寒风凛冽、环境是何等的恶劣,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强不屈,高风亮节!这让我想起了许多位共产党员,他们面对敌人的严刑逼问,但还是沉着冷静,英勇不屈,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呀!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坎坷,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想困难屈服;反而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永往直前。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

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我们学习了《论语》十则,我在课后读了许多遍,它给我的感受很深,很深……简直像个“大宝库”。

《 论语》十则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几则中,教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要不懂装懂,要聪明好学,学习永不感到满足……学习方法中教我们要时常复习旧的知识,在学习知识时,既要学

又要思考;与别人在一起时,要学习他的长处,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自己也有的话就要加强改正……。而最使我欣赏的一则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它讲了要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一点。同学们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从不向其他同学和老师请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会“哼”一声,不懂装懂。这样使有的同学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各方面得不到发挥和发展。在课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典型的人物棗孔圉。他就是爱好学习,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因而得到了人们的称赞。我们就要向孔圉一样,经常向同学和老师期间,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论语十则 读后感 作文

《论语》十则虽是十条语言简洁的语录,但它给了后人很多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我以后会以这十则《论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走向成功搭一座坚固的桥。

篇五:论语读后感2篇

论语读后感2篇

一、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读《论语》有感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二、《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xx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敬礼!^_^】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第六则:取长补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七则:取长补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2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60条及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学了又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巧言令色, 鲜仁矣! 【译文】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很危险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译文】 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2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3.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 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 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 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4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 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译文】 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 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译文】 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就不闭塞落后了。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译文】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4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

53.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54.寝不尸,居不容. 【译文】(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译文】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

56.未知生,焉知死?【译文】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译文】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58.过犹不及. 【译文】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 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5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