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全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10:02:01 作文素材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全诗作文素材

篇一: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摘要】许多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旁征博引,痛陈没有知识的害处,对学生可谓将苦心用尽,但最后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究其根源,除了学生本身年龄、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之外,还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关键词】思想教育; 良苦用心; 平等对话; 自我教育 笔者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常见到如此场景: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之时,对学生晓以大义,旁征博引,痛陈在当代社会中没有知识的害处,大谈学好知识的美好前程,但最后的教育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因而心生感慨:我为学生付出了如此之多,可学生却总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难道我的爱错了吗?的确,教师的出发点是真诚而善意的,苦口婆心,慷慨激昂,为学生出谋划策,可最后学生却“拒绝”教师的良苦用心,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拒绝”的背后,确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有些教师至今仍抱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放,他们的教诲是一种居高临下,打上了明显的师道尊严的烙印,认为教师总是“说得对”,学生就是“小”,不懂事,事事需要别人教导,处处需要教师规划,因而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盲目而又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才是最正确的,更有一些教师总以为他可以为学生包办一切,他可以规划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时并非是教师

讲的道理不正确,而是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态度和想法、他所面临的问题和处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受到新事物的影响,然教师的观念却没有及时更新,给学生的建议尽管听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学生没有亲身的体验,也就很难变成他的行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教师高而大的说教这种外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也自有学生的道理。教师不认识到这一点,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有时甚至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2 教师的教育方式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

一些教师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理方式不妥也是教师的苦心难以获得学生认同的原因。见学生犯一点错误,就想当然地认为那是毁学生前程和溃班级之堤的“蚁穴”,需要全面纠正,不然就会“影响了班级,更害了学生”,教师的本来目的是在于使学生认识并纠正错误,但为了让教育更全面更深刻,常常由此想到学生的其他问题或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更有甚者,采取牵一发而引全身的做法,抓住这一“机会”去教育全班。教师说得口干舌燥,真可谓“用心良苦”,在这样的教诲之下,即使学生成了“忠实的听众”,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殊不知,此等教诲已为学生在心里埋下了“拒绝”的种子,更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 教师的教育没有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

教师常常为自己做到了“诲人不倦”而陶醉,但却不知自己向学生“暗示”的却是一种担心,一种失望。“老师都是为了你好,你

怎么就不争气呢?”,这一句话已成了有的教师的口关禅,言下之意,你不听老师的话,就对不起老师。但学生并不领情,他们感受着来自教师的压力,还会产生如此心理:需要回报的爱实在太累了,我宁愿不要,为什么要强加给我?结果这种“强迫的情”让学生承担不了,而教师仍旧一厢情愿地灌输着,久而久之,更会让学生从心里去“拒绝”,甚至逆反。教师的说教“不倦”,全然不顾学生心理的感受如何,在这诲人的过程中,教师获得了最大“快乐”仅在于表达—说出来“心里痛快”,却没有使学生从“教诲”中得到什么,事实上学生也很难从中有所收获。

学生确实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关键是教师怎样来教育,如何使用好那一片“苦心”,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足够多的耐心和教育的智慧,其中最重要也最首要的应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过去一厢情愿的好为人师,到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同时以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占有不同的地位,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现;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应再是“我训你听”,而是让学生自己来谈对成长的看法,他们的话,也许十分幼稚,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对于他们一些不完善的想法,要

引导提高认识,仍不明白的,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疑虑,等待时机合适了再进行引导。

教育是双行道,师生之间需要立交桥,升起一道道理解的彩虹,让真爱的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相连。教师的诲人要做到“有法”和“有度”,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教育才会走上尊重规律的道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能力,这是教师责任感的最终体现。

篇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奉化市实验小学 周惠芬

再次提笔写班主任工作案例,脑海里不禁浮现一篇篇后进生转化成功的精彩案例,让我不光汗颜不止,还有深深的挫败感!总觉得这十多年的班主任白当了,尽管自己给了后进生不少爱心和宽容,但是至今为止好像还没有哪个后进生被我成功地转化过来!不光如此,更让我惭愧的是自己有时对后进生所做的一切还吃力不讨好,剃头担子——一头热;你满腔热情,孩子不领情,大人也不领情!真正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呀!

案例回放:陈某某是我班的一名特殊学生,一年级刚入学报名时,她妈妈就和我单独交流,因为孩子个性很倔强,各方面和同龄孩子有差异,请求我给她的孩子多点耐心,多点鼓励!起初我只是把这当作是知识分子的谦虚。没过多久,这个孩子的所作所为就让我大跌眼镜!个性倔强、敏感不说,还自捏黄历一本,常常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而且一发生冲突,就大打出手!把教室里的课桌、椅子弄得一团糟,把小朋友打得鼻青脸肿,你怎么跟她讲道理,她都死活不承认错误,还振振有词的!

还没来得及和她的父母交流,她妈妈就主动找上门来,以下是我和她妈妈的对话:

妈妈:我们西西最近很不开心!她学习不好,班上小朋友都欺负她,你们老师也看不起她,不管她了!

老师:小朋友并没欺负她,倒是她经常动没动着就打人家,我们老师怎么会放弃你女儿?你的孩子学习基础差,我和数学老师都抢着利用课余时间给你女儿补课呢!

妈妈:我女儿都跟我说了,你在班上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说不要她了!不管她了!

老师:我并没说过这些话,我们全班孩子都可以为我作证!

妈妈:别人的话我都不相信!

老师:那我们之间真的没什么好交流了!我想我们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因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你不信任我,我们之间就没法沟通!

没过多久,孩子的妈妈主动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轻声细语地向我道歉,一再声明自己年纪大了,到了更年期说话比较冲,并替孩子谢谢我一直对她孩子的关心,希望我能一如既往地教育她的孩子!而且很坦诚地告诉我,孩子为什么上学前会是白纸一张,是因为家长走了极端:以为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没有负担的童年,就是什么也不教她,让她处于自然状态!还再三恳请我能和孩子的爸爸谈

谈,因为孩子的学习是由她爸爸管的。面对她情真意切的一翻话,我自然没有理由推脱,于是赶紧和他爸爸联系,约了个时间上门家访,她爸爸也表示会配合我们老师,共同教育孩子。有了这次谈话,我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于是每天放学后不辞辛苦地给孩子补习功课,知道学习时间一长,孩子会有饥饿感,就经常给她吃点饼干之类的东西。慢慢地,陈某某很乐意留下来补习,也很愿意和我聊她家里的事,我不禁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和家长、孩子沟通成功!虽然孩子的成绩起色不大,但是每天的家庭作业在自己的指导下再也不拖拉、不偷工减料了!可是不久发生看了一件事,她妈妈的一番话却让我如醍醐灌耳:原来这一切都只是假象!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陈某某的各门功课学习都很吃力,语文、数学作业在我们两位老师的帮教下,勉强能完成!但英语的听读作业因为没时间也没条件在学校完成,她便不做,英语的签名簿也总不上交,还一味地撒谎:忘带了!找不到了!结果英语签名簿还是被英语老师从书包里给翻出来了,英语老师无奈只好留她下来,一字一句地教她。没想到她妈妈下班来学校找她,一进办公室,就黑着脸冲她女儿吼:“东西拿好!走!我们就这么好被你们欺负,谁都可以关我们的学?”英语老师急着要向这位妈妈解释,没说几句,可做妈妈的冷哼一声:“有什么好说?事实就是这样!”然后气呼呼地拖着她女儿走了!留下我们两个老师呆在原地,目瞪口呆!我的心里一阵阵的刺痛,原来人家对你的这一片好心不满已久,自己还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从这以后,放学时间一到,陈某某就书包一背,理直气壮地跟我说:“周老师,我不按时回家,妈妈要骂我的!我得回去啦!” 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又回到了起点!

案例反思:这虽然是一个很特别的案例,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贪玩拖拉作业很正常,但陈某某事件所折射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种种问题却挺值得我们深思。陈某某不思学习、不能融入集体的行为,已不仅仅反映出她学习习惯上的问题了,更多地是反映出品行、人格上的问题。我们知道学校的教育只是孩子教育中的一个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在开学初的家长会学校和老师就一再强调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按理说,陈某某的父母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生,他的爸爸还是一位高级工程师,经常出国考察,这样的家庭环境应该是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父母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不作为,还过分地放纵子女的行为;不仅如此,跟她的父母正面接触好多次,在他们的言谈中,时时流露出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满,对中国教师的不信任,尤其是他爸爸总断章取义地宣扬外国教育的轻松自在,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其结出的苦果是令人难以下咽的。他们的孩子,对学习无所谓,你布置的作业自己喜欢做就做,不喜欢就不做,等

着你老师去催她,有时候课堂作业完成得很慢,老师留校也没有效果,反正回家以后父母只是心疼她,不会责备她。父母一味地顺从、溺爱、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事事以孩子高兴、轻松为目的,其结果,孩子不愿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在学习上如此,在处理和小朋友的关系更是不愿孩子吃一点亏,受一点委屈,自己的孩子打伤了别人,轻描淡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全诗

写;若别人伤了自家的孩子,哪怕只是抓破了一点点皮,绝不善罢甘休!结果是孩子越来越霸道!越来越不受人欢迎,于是孩子的心灵因这不和谐的环境受到的伤害越来越大,自卑、孤傲、敏感、抵触、不安等各种不良情绪困惑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如何解决这个孩子的问题,本想通过她父母共同帮助解决,可是每次的交流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知识分子的固执如一座冰山横在我们面前。看来依靠家庭教育有点不现实了,作为班主任,我只能降低对她的要求,通过班级的氛围、集体的力量、学习的兴趣来引导她,凡事区别对待,尽量不让她对老师、同学产生反感。现在,她基本上能完成语文作业,但是没有效果,她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在做,而没有把学过的内容记到心里去。要想彻底改变她,只能寄希望她的父母能转变教育孩子的方式,与学校共同转变她身上已形成的不良习气。显而易见,一个孩子的成功教育,是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像这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孩子是最大的伤害者!

篇三: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作者:粟换生

来源:《教育实践与科研》2013年第02期

【摘要】许多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旁征博引,痛陈没有知识的害处,对学生可谓将苦心用尽,但最后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究其根源,除了学生本身年龄、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之外,还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关键词】思想教育; 良苦用心; 平等对话; 自我教育

笔者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常见到如此场景: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之时,对学生晓以大义,旁征博引,痛陈在当代社会中没有知识的害处,大谈学好知识的美好前程,但最后的教育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因而心生感慨:我为学生付出了如此之多,可学生却总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难道我的爱错了吗?的确,教师的出发点是真诚而善意的,苦口婆心,慷慨激昂,为学生出谋划策,可最后学生却“拒绝”教师的良苦用心,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拒绝”的背后,确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有些教师至今仍抱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放,他们的教诲是一种居高临下,打上了明显的师道尊严的烙印,认为教师总是“说得对”,学生就是“小”,不懂事,事事需要别人教导,处处需要教师规划,因而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盲目而又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才是最正确的,更有一些教师总以为他可以为学生包办一切,他可以规划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时并非是教师讲的道理不正确,而是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态度和想法、他所面临的问题和处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受到新事物的影响,然教师的观念却没有及时更新,给学生的建议尽管听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学生没有亲身的体验,也就很难变成他的行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教师高而大的说教这种外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也自有学生的道理。教师不认识到这一点,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有时甚至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2 教师的教育方式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

一些教师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理方式不妥也是教师的苦心难以获得学生认同的原因。见学生犯一点错误,就想当然地认为那是毁学生前程和溃班级之堤的“蚁穴”,需要全面纠正,不然就会“影响了班级,更害了学生”,教师的本来目的是在于使学生认识并纠正错误,但为了让教育更全面更深刻,常常由此想到学生的其他问题或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更有甚者,采取牵一发而引全身的做法,抓住这一“机会”去教育全班。教师说得口干舌燥,真可谓“用心良苦”,在这样的教诲之下,即使学生成了“忠实的听众”,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殊不知,此等教诲已为学生在心里埋下了“拒绝”的种子,更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 教师的教育没有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

教师常常为自己做到了“诲人不倦”而陶醉,但却不知自己向学生“暗示”的却是一种担心,一种失望。“老师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争气呢?”,这一句话已成了有的教师的口关禅,言下之意,你不听老师的话,就对不起老师。但学生并不领情,他们感受着来自教师的压力,还会产生如此心理:需要回报的爱实在太累了,我宁愿不要,为什么要强加给我?结果这种“强迫的情”让学生承担不了,而教师仍旧一厢情愿地灌输着,久而久之,更会让学生从心里去“拒绝”,甚至逆反。教师的说教“不倦”,全然不顾学生心理的感受如何,在这诲人的过程中,教师获得了最大“快乐”仅在于表达—说出来“心里痛快”,却没有使学生从“教诲”中得到什么,事实上学生也很难从中有所收获。

学生确实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关键是教师怎样来教育,如何使用好那一片“苦心”,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足够多的耐心和教育的智慧,其中最重要也最首要的应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过去一厢情愿的好为人师,到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同时以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占有不同的地位,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现;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应再是“我训你听”,而是让学生自己来谈对成长的看法,他们的话,也许十分幼稚,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对于他们一些不完善的想法,要引导提高认识,仍不明白的,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疑虑,等待时机合适了再进行引导。

教育是双行道,师生之间需要立交桥,升起一道道理解的彩虹,让真爱的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相连。教师的诲人要做到“有法”和“有度”,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教育才会走上尊重规律的道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能力,这是教师责任感的最终体现。

篇四: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像是不欢迎新学期的来临。

无论怎样,每次的开学,都预示着大风大雨的来临。我知道它并不是无法抗拒,只是当它又一次来了,我又一次失败的时候,似乎已经麻木,可是心还是隐隐作痛

眼前还是春寒料峭,余寒犹厉的景象。理想中的春风和煦、春意盎然的景象却迟迟不肯来到。或许是因为心中的阴霾,使我看不到世界的变化,过往的风景我也不曾留意。只是在一切已经逝去的时候,后悔莫及。

迈着沉重的步伐,脱着疲惫的身影。路漫漫似无了尽头,雨水拍打在身体上失去了知觉。强颜欢笑的背后是一张怎样扭曲的脸,坚强的外壳包裹着脆弱的心灵。人在黑暗中才会感到分外的孤独与寂寞。当雨水在脸上流成了河,泪水也终于忍不住与其为伍。当分不清脸上趟过的是雨水还是泪水的那一刻,心感到支离破碎。

突然觉得流水无情。又记起有人叹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花的生命已不再是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结局。取而代之的是落絮无声春坠泪的凄美。

但流水,无情,因为它一去不复返。正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虽然无情,但有勇气。无论悬崖峭壁,海滩暗礁,认准了目标就直往前冲。终有一天会胜利。我是不是从无情中,悟出了一点有请的东西?

失去了温暖的心需要追寻阳光。所以,我要看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奔向阳光!

篇五: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第 1 页 共 1 页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