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52:11 优秀作文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作文优秀作文

篇一:李家大院调查报告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

采访人:

畅小鱼

被采访人:

张先生,男,35岁左右,陕西西安人,一行十人来运城探亲访友。

采访时间:

2011年11月6日星期日12时左右

采访地点:

李家大院内李道行与其外国夫人麦氏故居展示厅内

采访内容:

1、 您好,我是运城学院中文系学生,我们要做一个访问调查,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

张先生:可以啊,你问吧。

2、 请问您贵姓?是本地人吗?以前有来过我们李家大院

吗?

张先生:我姓张,我们一行十人开了两辆车从西安过来的,我们有几个朋友是运城人,这次是过来探亲访友的。顺道来运城的各个景点逛一圈,昨天我们刚去过了永济的五老峰,这是第一次到李家大院。

3、 那请问您以前有听说过李家大院吗?

张先生: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只知道山西的乔家大院,后来在

电视上看到了董卿主持的那个欢乐中国行节目中的魅力运城这一档,才渐渐有所了解的,刚好这两天要来运城所以就前来参观参观。

4、 来之前有没有听过周围人有关于对李家大院的介绍吗?

或者自己有没有查阅过相关资料呢?

张先生:我们前来也主要是以参观旅游为主的,事先也没有做什么准备。主要是从欢乐中国行中了解了一些关于李家大院的一些信息,最让我吃惊的是上面说李家大院的面积是乔家大院的十倍,这点很令我叹服。也听朋友在车上说这李家大院也是近几年才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受政府支持的,在以前这里都是学校,门口那些展厅好多以前都是学生们上课的教室,这让我还蛮震惊的。但是整体来看还算是保存的比较完整比较好的古代建筑了。

5、 您参观了前面几处景点及其介绍有什么比较深刻的感悟

呢?

张先生:其实感触还蛮深的,听说李家以善为家训和人生信条,说“善无大小,善无回报,善无多少,善无止境”,这让我对于生活在那样一个动乱年代的李氏家族很是钦佩。听导游说当年中国大旱,李家设棚施粥,开仓放粮,倾其所有,甚至是举债百万来救济灾民,这种精神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现在这社会,哪里还有这类人啊,这得是很值得大家去学习效仿的,我们社会就应该大力去宣传一下他们的德行善举,来整顿整顿现在的社会风气。看来也只有这种以善持家治家的人才能撑得起这么大的一份

家业。这李道行在掌管了这么大的一份家业的同时还能把善事贯彻始终真的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物。从进入这李家大院的大门开始到处是一个“善”字,处处都体现了他们的善文化,让人受益匪浅,所思甚多。看来一个人要想有番作为首先得端正了思想,不能忘了人性之善,道德品行还是极为重要的。

6、 在参观了这么多的景点之后,您有没有对哪一出印象特

别深的呢?

张先生:印象最深的就要数那个“百善影壁图”了,那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善”字让人印象很深刻,听说总共365个寓意是让后人每人行善无论大小多少。这也充分体现了李家以善为本的治家原则也可以说这就是李家的一个标志。

7、 参观后您有什么感想呢?

张先生:我觉得参观这景点不能仅仅当成一个欣赏,更应看到这背后深刻的文化内蕴,文物古迹是值得我们后人去大力保护的,但更应意识到那逝去的道德善行不能这么消亡,这更值得我们去保护去发扬,在全社会内推行善举,发扬善文化真的是迫在眉睫啊。

很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谢谢您告诉了我这么多的只是和您的见解,祝您旅途愉快。

个人小结:

此次采风已经圆满结束了,在这次活动中我感触很深,感悟很多。感叹于我们的能工巧匠的心灵手巧与巧夺天工的技艺能力,那一座座

雄伟却不失精巧细致的建筑令人叹服。感慨于文化大革命时人们的偏执疯狂,对文物文化的摧残破坏。但从踏入李家大院的那一刻开始毋便无时无刻不被那浓厚的善文化所感动感恩。和张先生谈话之后,更加深了我对善的理解和敬仰,不仅仅是心要善更多的是要行善,心善是对自己的修养的提高,行善更是对社会的负责,对人生的完善。

现今的社会人们都宅于自己的天地,偏安一隅,冷漠于世态炎凉,宣扬着“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自卫口号,我们一步步忘却老祖宗们的信条,顺应着物质世界背后的冷漠暗流。整个社会完全没有了亲和力,有的只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是我们还是应当看到这现实的真相本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媒体社会应当在关注那份“恶”的同时看到人性“善”的一面。我们应当看到“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后一句是“人善人欺天不欺”。

李家世世代代相传以“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回报,善无止尽”为家训,并逐渐走向了繁荣鼎盛,在那样动乱是社会大背景下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令很多人惊叹。但从这背后正充分的体现了被人们所忘记了的那句古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国是一个以儒释道为文化根基的历史古国,善恶因果报应是人们所信奉的人生教条,人以善感,天以福应,人以恶感,天以灾应。这浅显却极为深刻的道理面对我们今天这金钱物质的诱惑逐渐淡然无光。而今的我们是多么的需要重拾这份人生信条,积德行善世之所趋。

采风是结束了,但他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所留下的善痕是不能结束消逝的。我们对民间文化的考察学习是不能单纯停留于他的表面层次

上的,我们需要从那些点点滴滴的痕迹中看到他的来源与本质,探究溯源观其影响,并将这种文化内涵予以保护,予以发扬以纠正当今这不正之风,我们不要再慨叹什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们要从中看到人性的光辉的一面,并将这一面展示给我们每一个人,照亮一个全新世界,照亮一个比曾经更为辉煌更加和谐的社会。我们要从那些逝去的曾经中追寻出他新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李家“善”的精神与人生信条会万世永存,会由我们后人去传承去发扬。

篇二:李家大院考察报告

李家大院考察报告 唐帅哥 平面六班 08241012 我们这次民间艺术考察的地方主要有3个地方,郴州的板梁古村,贵阳的阳

山古村还有永州祁阳的龙溪李家大院,

对我而言,

印象最深感悟最多的便是永州的祁阳的李家大院了,不单单自己的家乡是永州的缘故,李家大院的一些历史和文化都让我有很大的兴趣,尤其是石雕和木雕,这些无一不是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技艺的结晶,是我们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瑰宝,是他们留给我们现代人的不可估量的文化遗产。李家大院在高中时候就听说过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这次考察给了我机会,让我游览了这座永州地区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在报告中我主要分成两大

块来介绍,李家大院的介绍和我

对李家大院的石雕的一些见解。

我们先来看看李家大院的一些

简单的介绍:

通过导游的讲解和查阅相

关资料可以知道,龙溪李家大院

位于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距衡

昆高速公路出口1500米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李家大院始建于明

弘治十一年(1498),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至万历十(1583)才全部建成,是目前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龙溪李家大院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院仅指上、下院和李氏

宗祠。占地23792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

南北短。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由房屋48栋组成,

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向排列,李家大院以高大

的象牙山为衬托,山上绿树成荫、苍翠欲滴,

因此,从外院角度看

到的全是翘角屋垛,

给人以展翅欲飞的动

感。

导游告诉我们,

龙溪村因从李家大院背后的象牙山流下来的小溪而得

名。听村民说,龙溪是象牙山上一口活泉,从开凿出来

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断流过,这象征着村子将会一直保

留下去,文化将会一直传承下去。大院始建于元末明初,

现存院落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至万历十年(1583),

陆续营建了85年,可以想见其规模之宏大。建这个院子

的李氏先祖叫李文敬,是个做木材生意的大商人,因生

意兴隆,家运亨通,于是率二子九孙创建了这份家业。

大院背山面水而筑,体现了建筑与山水和谐相处的湘南民居特色。现保存完

好的房屋有36栋,游亭

17

座,大厅

36间。房屋为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院内天井既通风采光,又起排污

泻洪作用。房屋布局纵横有序,讲究通风透气,正、

横屋之间有阶巷四达。龙溪李家大院原由老屋院、

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

院仅指上、下院和李氏宗祠,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

向排列,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户户相连,

井然有序。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有

游亭、巷道或阶檐相

通。

与大多数宅院坐北

朝南的坐落朝向相异,

龙溪李家大院大多是

大门朝北。据说是生意

人的禁忌:五行中商属

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所以中国古代流

行“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

由于李家大院紧靠山脚,大院的防洪排水和防潮湿

都要处理完美,家家有排水阴沟,院外有排洪渠,

所有地面都铺设了方形青砖用以防潮,设备齐全。

象这样紧靠大山边而筑的砖木结构的古屋,保存这

么多年依然不倒塌,说明它的防火防水防潮设置的非常完美到位。

宗祠内地面都是用青砖铺设,梁柱用材粗犷,柱础多为石质,木柱多为古树所制。听村民说李家大院内这样的古木大柱共有48根,传说会出48个大官。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另一种象征。 李家大院砖雕、木雕、石雕都十分精美。整个大院有1200多个花窗,150个柱礅,都是精雕细刻,美轮美奂,无一重复。李家大院最有特色的是它的木雕梅花错(又称冰凌梅花格)、石雕摇钱树,其形制之美、保存之完整,在国内罕见。

考察报告的第二部分是介绍李

家大院的石雕艺术,我们一进李

家大院的祠堂,就看见门前的石

狮子、鲤鱼跳龙门的石门坎,石

马等石雕,还有后面的摇钱树等

石雕,这些都是石雕的一些精品,

在当时的大户人家才会出现的一

些艺术品,湘南地区的石雕的内

容一般是:祥云凤凰、葫芦绶带、

蛟龙鲤鱼、梅花鹿、喜鹊等图案。

形象造型比例合理、生动,富有生命气息。门墩采用圆角窗体式样构图,以兰菊和喜鹊梅花鹿为内容,给人一种稳定、和谐、舒适的感觉。门槛构图中部则都采用“V”形,如同旋转的陀螺。这种构图具有明快、开畅、跃出的意味,既容易平衡又具有动感,是一种很活泼的构图形式。

李家大院的石雕跟湘南民间石雕的整体趋势一样,都具有绚丽多彩的地方民俗

意蕴,其核心思想文化内涵是安宅兴家。

我们先来就李家大院的石雕的艺术表征、

民居建筑与石雕的整体结构、

图式形式、内容等几个方面,对石雕中的安宅兴家这一思想文化内涵作一番简单的分析。

从李家大院的各种石雕中可以看出,其中最为

多见的是门槛石石雕、门边石石雕、泰山石石雕,

其次是置放于村头、屋门口、宗祠内外的石立兽和

石柱、石亭、石墩、石桥、插旗石、石牌坊上的石

雕。雕刻手法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石立兽、

石柱等大多采用圆雕手法,门槛石、门边石、泰山

石、石亭、石桥、石牌坊等大多采用浮雕手法。石

立兽题材多为石狮、类造型夸张、形象生动;石柱

石雕多为龙凤图形,龙飞凤舞形态起伏有致,与梁、

楼融为一体,极具升腾之势;三元(状元、榜元、

会元)插旗石雕少有雕饰,只保留刀斧痕迹,显得

厚实庄重,这个在导游在介绍祠堂边上一个插旗石

雕的时候边说到过。泰山石、门槛石、门边石等最

具特色:形式灵巧,内容多样。表现对象都是大众

喜闻乐见的人神、龙凤、飞禽、走兽、鱼虫、花草等,画面喜庆、形式悦目。值

得一提的是,相同的图案内容,在

不同时期、不同工匠的手上会演绎

出不同的图形、手法,意匠形式差

异很大。湘南民间石雕在中华传统

文化大环境下,既有与其他地方民

间艺术及其他门类艺术相互影响、

交流的痕迹,更有自己强烈的地域

艺术个性。总之,湘南民间石雕的

形式内容,既显示出民间艺术工匠

的高超技艺和自由浪漫的创造精神

特色,更折射出湘南的地理环境特

色、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审美观、居民的生活愿望。

想要论述李家大院的石雕结构、特色及其

民俗文化内涵,首先得论述相关联的湘南的地

理环境与民居建筑和石雕的整体结构关系。湘

南因山高、雨多,易犯洪灾,当地居民为了抵

御山洪,减少损失,经过长期演变,而俗成了

一种建筑模式。即巧妙地采用本地坚硬的高约

三尺、宽约一尺五寸、厚约六寸不等的青石条,

加固房屋四角和主门两边凸出墙角(因而称为

泰山石)。用整块的长约三尺五寸、高约一尺

五寸、厚约六寸不等的青石条,做大门门槛。再用两块与门槛同高的长约一尺五寸、宽约一尺不等的方石镇住石门槛两边。方石前端近正方形,可坐人;

后端近半圆形,凿孔作门枢。这个在刚刚进去祠堂时,门边上的鲤鱼跳龙门的石雕便是这样一种代表跃出龙门,向往高升的一种石雕。在房屋结构处理上,大门两边约一米以外的墙面整体凸出去,使大门处形成一块避雨遮阳的空间。厅屋屋顶中央大多还开有一孔面积较大的采光天井,地面用石条砌成与房顶空洞长宽相当的盛雨水池,大的厅屋还会有石柱或石墩木柱,居民大多在这两处谈天说地、拉家常。因而,工匠们便利用这些现有的空间、材料,雕琢图画、作为民居建筑装饰。这两处石雕(木雕)特多,甚至有房必有石雕,整个房子集采光、避雨、遮阳、排水、艺术等功能于一体,既舒适方便,又避水防洪,极适合居家生活、繁衍生息。总之湘南民居建筑艺术与地理环境取得了和谐统一,体现了居民们在建筑意识方面安定家庭的思想。这种格式在现有的资料中,比较有地方特色:民居建筑既具

有独特的模式、功能,又铸就了李家大院石

雕独特的艺术形式。

由于上述原因,李家大院石雕结构形态

随形就势、随需造型。以门槛石、门边石、

泰山石为例,虽高、浅浮雕相间,阴刻、阳

刻手法并用,但雕刻程度不会损失其坚固的

作用性。因此,门槛石石雕、门边石石雕、

泰山石石雕,以浮雕形式居多,且保持方块

外形,泰山石石雕还多为单层浅浮雕。为了

适合石板面多而形长的特点,图式会处理成

二三个不同朝向的版面,每个版面多的有五至六个,少的也有两至三个(多联)图案单位。主图居中,用直线、水纹、草纹分割画面、边框,具有构图灵活主动,雕饰繁复灵巧,画面方正饱满,整体和谐的特点。也有整版只有一个图案的。比如门边石,由于外形方正,且处于中心位置,受力小,图案有异于其他外,雕刻深浅起伏也会相对较高些,往往高、浅浮雕结合。画面的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立体感强。门槛石石雕则为了方便小孩爬上爬下,雕刻则往往是细雕细刻。多元化的处理,很好地体现了石雕整体布局的中心感和人性化。值得一提的是,石雕大多与同屋木刻的内容、形式相近,并与置放于周围的石立兽、石亭、石桥、石牌坊、插旗石以及其他雕刻相互辉映,既美观又实用,形式与功能相得益彰,天人合一。它透露出湘南人精明细腻的性格,也体现了石雕艺术形式结构对民居建筑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当地居民求舒适,更求安稳的居家意识,据考证,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如右图所示的是雕刻在墙上的摇钱树,它象征的是古代李家大院人的一种对富贵的一种渴望,整副雕刻意思表达的一目了然,在雕刻手法上用的是常用的圆雕的形式来表达,这是李家大院石雕当中比较出名的一幅石雕作品。

李家大院的石雕内

容与建筑、石雕所体现

的主题意识紧密相连,

始终离不开“平安、发

达、衍生”这一主题。

其中泰山石、门槛石、

门边石石雕和少部分

石桥、牌坊石雕图案多

为八仙、龙凤、麒麟、花瓶、瓜果、草木、鱼虫、天仙、凡俗等内容。在此,它利用民间传说、谐音的方式寓意。比如八仙的法器有能避邪之说法,龙凤有高贵贤德之神韵,麒麟有王侯之品相,花瓶有平安之音,瓜果有多子之果实,草木有长青之形意,天仙有送财赐福之神力,鱼有跳龙门高升之举动和剩余之含义等。而分别寓意为:消灾灭祸,富贵吉祥,平步青云,岁岁平安,子孙万代,福寿双至,天官赐福,科举及第,年年有余等。

综上所述,李家大院石雕的结构、形式、内容的构建都是为了安定繁荣家庭这一主题。

永州作为湘南湖南三大历史闻名古城之一,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积淀深厚。因此作为见证和记录湘南发展历史的李家大院石雕艺术,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信息和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木刻门饰、窗花、屏风、檐雕、斗拱、雕梁、画墙、雀落等构建了湘南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整体,也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处处渗透着湘南居民的心理特征和地方文化意蕴,蕴含着湘南居民对石雕形式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其鲜明的形式特色、形象雅俗共赏,质朴的祈福形式纯真可敬。当今经济文化艺术正处于发展时期,湘南石雕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根源,世界文化的基石,它是千百年来湘南人民的劳动智慧结晶,更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其形式内容的保护与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

通过实地的考察,让我了解到李家大院它积淀的厚重的人文历史与浓郁的人文景观,体现着古村独特的人文内涵。技艺精湛的石雕给人以实在、沉稳的美感的同时,还让我了解到古村人的文化信仰、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必须要学习的东西,这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瑰宝,我们一定要继承并把他们发扬光大,这是我在书本上面学不到的东西,也是我这次考察的最大的收获,将让我受益匪浅,终生受用。

篇三:李春雪_肖明月_项玉婷_丁娅平调查报告

关于把握现在,规划未来的调查报告

组长︰李春雪

组员︰项玉婷

肖明月

丁娅平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4日

调查地点︰昆明学院洋浦校区内

调查对象︰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的老师及学生

调查方式︰询问

调查人︰李春雪、项玉婷、肖明月、丁娅平

调查分工︰丁娅平、李春雪负责询问,肖明月、项玉婷负责记录,最后四人共同整理资料并完成调查报告。

前言

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现实的计划,谁就有好的情节和结尾,谁便能写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 —莎士比亚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历史系恐怕是最传统、最冷僻、最不受学生欢迎的系科之一了。这些年高考时,学生们都纷纷填报计算机、财贸、金融等时髦热门的专业,有的无奈被历史系录取,也千方百计地转学换专业。原因很明显,历史系毕业生不吃香,或者当老师,或者搞研究,而搞研究必须是“板凳一坐十年冷”,还要面临漫漫的读硕读博历程。当然这方面不能仅仅怪罪于学生,而是具有社会原因。据我们历史专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亲身体会,当别人一旦得知你是历史专业的学生,马上会问:“那你将来干什么?”

针对此问题,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自己的现状,认清自己的优势,知道怎样学好自己的专业。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正文

一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根据网上调查就业现状如下︰

﹙一﹚毕业生薪酬指数: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78%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8%。按照十分制计算,历史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7,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2.毕业2年薪酬指数:69%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历史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3.毕业3年薪酬指数:66%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7%。按照十分制计算,历史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2.9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二﹚应届就业率指数:

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中,66%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4%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6.6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

﹙三﹚发展前景指数: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李家大院调查报告作文)

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7%,42%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20,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 ﹙四﹚工作舒适度指数:

42%的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8%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88,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上。

总体来说,历史系就业状况并不理想。

二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⒈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近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涌入市场,导致大学生供给量绝对值增加。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

⒉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①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造成结构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②是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二﹚自身原因︰

⒈历史学专业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不象理工科与生产挂钩。

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其二,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三 历史学专业的优势

通过对历史学专业老师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⒈接触较多知识,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历史系看似“故纸堆”系,实质上是个跨学科的“全能”系,不仅学习古今中外的知识,而且还接触各类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丰富庞杂,这样造成

了在某个方面的知识不细,但所知的领域更加大。例如,历史系的学生虽然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了解没有学文学的同学知道的,但相对其他学科背景的同学要了解的多,历史系学生虽然没学经济的同学了解经济运作规律,但是也肯定知道“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世界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对各国历史和国情有所了解,对各国家关系和国际政治有所了解。我们可以看看历史系的方向,有国别史(包括美国史、英国史、苏俄史、日本史等),断代史(包括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辽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民族史、中西交通史、中外关系史等)。虽然这些课不能都开全,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历史系学习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只要我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使特点成为优点。一个优秀的历史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遨游于多种门类的学科,获得了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广博的知识。同时知识面的拓展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⒉综合性学科优势,有利于培养“快速学就能力”。我们的大学教育专业分得太死,法律就是法律,哲学就是哲学,中文就是中文,其他理工科更是精而又精。而历史系却不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史不分家”,其实是“文史哲不分家”。历史书籍里面包括了历史、中文、哲学甚至其他各种门类的学科。例如,大学专业中有政治学,历史学中“政治制度史专题”;大学专业中有经济学,历史学中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大学专业中有外交学,历史学中有“中外关系史专题”、“新中国的外交”;大学专业中有国际关系学,历史学中有“战后国际关系史”,历史学中具体问题的分析更离不开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成果。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都追溯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条件和具体背景。经济学是当代社会科学的显学,但也是一门历史科学,因为必须在历史进程中研究客观经济规律。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社会,各种新的知识急速增长,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工作时或许用不到或许早已淘汰,所以最需具备的能力是“快速学就能力”,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就通过几天的学习马上就能具备与应用。而一个优秀的历史系学生,一个本科阶段没有仅仅在一个领域死钻的学生(事实上,本科阶段也不可能在一个领域死钻)就能具备这种能力。

⒊培养大历史观念,有利于形成看事做事冷静的素质和宏观性的战略思维。可以说历史学是除天文学之外的以大尺度时间为单位来思考和研究的一门学问,动辄就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的学习能够使习惯于思考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事件和问题,人的短暂一生,那就是很不在话下了,这就使得他们能够不拘泥于短期利益,比较善于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确定自己的当前行为,因而有较强的战略头脑。另外历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惯看历史的成败,也有利于形成看事做事冷静的素质,冷静的态度更能让人去理解分析,这正如斯宾诺莎所说的历史的任务在于“让人不悲不喜,而在于理解”。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⒋训练“史料眼光”,有利于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缜密大胆的推理能力。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是论从史出,要求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所以历史研究往往会对史料的使用比较细致谨慎,强调史料的反复多角度求证,就我们熟知的王国维先生就提出过“二重证据法”。这有利于培养历史系学生严谨的态度。光有细致谨慎的态度还不够,因为前人留给我们的只是历史的残片,所以还需要我们有大胆的假设和较强的推理能力,正如胡适先生所提倡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论。另外长期的史料考证有利于我们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因为现在生活中很多平常事或物或许在若干年后成为研究现在的历史材料。长期的学术训练能够让学生用“史料眼光”看待事和物,因而能够培养细致的观察力。 ⒌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智商”,也有利于提高“情商”。历史学归根到底是一门人文学科,一门研究“人性”的学科。历史学中虽然看似缺少各种理论,但是充满着各种案例(当然新史学开始采用各种社会科学的成果)。就中国传统史学而言,典型的是“案例似教材”,如《资治通鉴》的命名本身就体现了这一点。理论学习虽然在现代社会比较流行,在传播的速度上是个优势,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人性难以量化和模型化,人性能否理论化本身就是个问题。其次理论往往将复杂的人和事抽象成理想状态的简单的模型,但是当人真正去实践时还有非理性情感的参与。这就是炒股专家不能成为炒股高手的原因,当真正买股票时直觉、勇气这些因素也在起着作用。第三理论学习固然有利于提高人的理性思维,但是不利于培养人的非理性情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情商,而“理性只是人类情感的冰山一角”,很多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情商比智商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案例学习通过描述还原“历史现场”,相对而言优势在于能够接受非理性因素的熏陶。

⒍知识经济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历史系学生的比较优势。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社会,各种新的知识急速增长。虽然学术界对“知识经济”这个词尚存争议,但知识的重要性谁也无法否认可以说知识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如农业社会的土地和工业社会的资本。知识的重要性使企业对知识的管理十分迫切,真正的大企业是专门由相关部门进行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个体知识团体化,内隐知识外显化,外部知识内部化 ,组织知识产品化。”人才需要流动但知识需要留住。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正规,而我国可以说刚刚起步,正在建设过程中。知识管理也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员工认同感、归属感的增加。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培训业在中国的起步,业内人士的普遍认识是我国培训业发展迅速但现状混杂、需要通过大规模的倒闭兼并的重新洗牌使培训业真正发展。相关研究也表明: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1%的财力就能带来7%的收益。而历史学背景的学生在接受历史学的人文主义熏陶后能够在培训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持续认同、工作态度的持续端正上。一些大的企业也在建立企业大学,如金融界的平安集团,企业大学不仅使员工技能增加,而且还能让员工对企业文化持续认同、工作态度持续端正,更应该创造文化消费,让员工感受到快乐,这正是历史学学生的优势所在。可以说《百家讲坛》便是典型的文化消费,其中很多节目是具有历史学科背景的。再者大企业也是需要历史学背景的人才的:跨国公司需要对中国本土国情和文化习惯的深层认识;一个企业正如一个民族,如果想要真正走远,不仅要有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存在与支撑,也需要一些仰望星空、关注星空的人存在,尽管这样的人不多,但是无法缺少。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既要有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主导,更要有文史哲人文学科的补充,不仅要有技术管理,更要有人文管理,只有人文管理才能给员工以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这些因素都要求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有历史学学科背景的人存在。

四毕业后的实习与未来规划

﹙一﹚毕业后的实习

实习是师范学生参与实践的最有效环节,也是师范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作为师范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是高师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当前高等院校培养人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对毕业后的实习有如下构想︰

⒈备课环节。充分掌握备课的三备。

①首先是备教材。熟悉并背诵教材内容。将新、老教材进行对比,参考教案、教参等内容把握课题重、难点。 ②其次是备学生。在讲课前,通过与老师、同学交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③再次是备方法.由于每章节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就不同。

2、上课

①在上课前多听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上课,吸取好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

②情景导入赋予创新性。除了运用传统的复习已讲及相关知识的讲授法外,还运用表演的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③根据备课内容,因材施教。

④传授记忆知识的方法独特新颖。

⑤抓住学生兴趣点,联系时事。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⑥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如在记笔记方面,特别是初中生很多都不会记笔记,不知怎么做,做到哪里。必须要老师提示写在哪。

篇四:2012论文题目

中文系

毕业论文供选题目

1、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以运城学院为例

2、运城街头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调查

3、山西地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4、运城地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5、运城饭店名称的语言文化特色

6、运城楼盘名称的语言文化特色

7、运城景点导游词的语言艺术特色

8、大学生语言态度调查——以运城学院为例

9、山西大院建筑里的语言艺术

10、万荣笑话的语言学分析

11、荀子的语言观

12、郭璞的语言观

13、谈谈汉语亲属称谓

14、广告语中的成语活用现象

15、高校戏曲生存发展现状调查

16、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17、某地方言中农业词汇研究。

18、某地方言语词释源

19、中文系学生写作能力调查

20、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21、商品命名研究(例如:化妆品命名研究)

22、牌号命名研究(例如:店铺命名研究)

23、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4、论地名中的文化蕴涵

25、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调查

26、教师语言修养状况调查

27、中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调查

28、运城市语文教师需求状况调查

29、运城市语文教师专业素质调查

30、语文教师职业需求与本专业培养方案对接度论证

31、运城人普通话水平调查

32、运城市“城市用字”调查

33、城镇化建设中濒危方言调查与保护

34、夏县东浒“言子话”调查与保护

35、当代不洁词语调查分析

36、道德伦理失禁后的汉语词汇分析

37、网络里的网名调查分析

38、当今语言乱象调查

39、当今汉语词汇贬义褒用对汉文化的颠覆与消解

40、现代汉语词典》释词失当调查

41、河津北坡方言调查

42、河津方言入声字概貌

43、河津方言俗语调查

44、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45、河东民间艺术(宣讲、劝善、小戏等)调查研究

46、河东现存碑刻的史料价值和文化内涵

47、后土祠与后土信仰

48、运城地区春节节日习俗调查研究;

49、扎马角调查研究;

50、大学生教育培训咨询研究;

51、地方春节节日民俗研究;

52、地方人生仪礼(婚丧嫁娶等)调查研究;

53、地方饮食民俗调查研究;

54、地方服饰民俗调查研究;

55、绛州鼓乐调查研究;

56、后土祠调查研究

57、关公文化调查研究

58、手机新闻传播现状研究——以运城市(或某个行政区划、或某个学校)为例

59、山西地方新闻网站重大事件新闻报道内容分析——以хх新闻网站(一个或几个)为例

60、《хх网》(任何一个地方新闻网站)2010年хх方面新闻报道的量化综合分析和评价

61、хх网、хх网、хх等网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62、хх网版面编辑艺术分析

63、《хх报》(任何一份报刊)2010年某方面新闻报道的量化综合分析和评价

64、某新闻媒体(报社、电视台或网站)现状调查

65、从博客看网络新闻传播

66、Q Q与新闻传播研究

67、微博新闻传播研究

68、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69、手机短信与社会公共安全

70、党报引导舆论现状与方法

71、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2、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变革

73、《鲁豫有约》与《杨澜访谈录》比较研究

74、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策略研究

75、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与创新

76、现代新闻写作的创新性

77、山西省新闻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调查

78、小学生学习国学现状调查

79、盐湖区语文课外辅导现状与思考

80、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81、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82、小学生家庭学习方式研究

83、盐湖区语文教材的发展演变与思考

8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85、语文教师作为研究者

86、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87、民俗视野中的张雅茜小说创作

88、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迟子建创作论

89、论迟子建乡土小说创作的审美特征

90、论郭敬明小说的艺术特色

91、由郭敬明小说看“80”后写作

92、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论郭敬明校园小说中的忧伤情怀

93、论河东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创作

94、论河东新时期小说中的新英雄形象

95、论河东新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96、论河东新时期小说创作与传统文化

97、论张雅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98、论河东文化对李健吾文学创作的影响。

99、论民俗文化对张雅茜小说创作的影响

100、论关公文化对河东民俗文化的影响

101、 河东民俗文化的变迁

102、河东地区的生育礼仪

103、河东地区丧葬礼仪的文化内涵

104、李家大院中的儒家文化

篇五:关于对李家营小学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李家营小学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报告

为配合市教科院课堂改进行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引导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习状况的调查。经过分析,认为我校学生想要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有待进一步提高。

接教科院《关于开展学生高效学习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活动的通知》后,我们结合文件精神,利用文件后的《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对四年级三班、五年级三班和五年级四班三个班级进行了调查问卷。其中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任课教师各不相同。具体各项调查情况如下:

一、学习状况总体评价

调查问卷每题各项占百分比数如下图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来说有待提高。第一题中学生大部认为自己学习效率不高。第二题对学习感受的调查中可以看到随年级的增长感到学习轻松、快乐的比例在降低。到五年级甚至有部分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轻松、快乐。第三题对教师指导学习方

法和技巧的调查中,任课教师的观念不相同,还存在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也为我们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提供了依据,以便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业务学习。

二、具体学习状况评价 (一)学习动机评价 1、学习态度方面

调查问卷每题各项占百分比数如下图

第一题中可以看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比较好,第六、七、八题学生对学生效率的提高有迫切的愿望。第十一题农村孩子想通过升学这条道路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比较强烈。

2、学生习惯方面

调查问卷每题各项占百分比数如下图 第二、三题学生的读书热情,读书意识较好,学校和教师应当尽力保护学生这种好的热情和意识。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全天开放阅览室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原则。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开展这一系列活动给学

生带来的实惠。第四、九题学生的做作业习惯较好。但反映出有布置重复性、机械性作业的问题。

3、学科知识学习方面

调查问卷每题各项占百分比数如下图

第五题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很高,这对我们教学活动的开展大有益处。第十题对于知识的学习动机比较强烈,但也反映出我们日常教育有偏向。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视程度太高。第十三题小学高年级存在学生有偏科的倾向。这也与是否喜欢任课教师有关系。

(二)学习技能评价 1、学习记忆方面

调查问卷每题各项占百分比数如下图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对于抽象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理解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存在部分学生对问卷题目不给予正面的回答。

2、知识复习巩固

调查问卷每题各项占百分比数如下图

第三、四、五题学生对于知识及时复习的习惯有待进一步指导,要求,培养。第十一、十二题学生自觉定期总结学习情况也不好。有不少的学生没有养成定期总结学习情况的习惯。这与任课教师的要求和培养有很大关系。也是我们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3、解题技巧

调查问卷每题各项占百分比数如下图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经过前阶段课堂改进行动研究的实施,高效课堂的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新知识和疑

难问题都能做到先自己尝试探究,并能提出疑问。学生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师对课堂改进行动认识参差不齐,也影响着的学生对知识掌握方式的不同。要改变这一现象,还需全体教师积极参入,全面施教。

4、学习态度方面

调查问卷每题各项占百分比数如下图

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积极。第八、十题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及时解答的积极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解答结束的题目举一反三的学习技巧有待提高。这也应成为下一步教学研究的一个方向。第十四、十五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要求不同,产生班级之间的差异不同。也与教师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施情况有具体反映,应引起教师们的重视。第十六、十八题对于试卷或作业中的错误部分,绝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反思错误的原因。

通过调查,随着课堂改进行动实施以来,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等方面已潜移默化的发生了变化。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推广应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互助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也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