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超越梦想一起飞伴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2:09 高中作文
超越梦想一起飞伴奏高中作文

篇一: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都要真心面对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唱过的吧!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梦想能成为现实,更希望能超越梦想!

赶赴梦想,不是梦想。一句广告词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应该在达到梦想之后再说,国为超越梦想是突破梦想,所以超越梦想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梦想成真也因此变得困难。

每一个人应该都有一个梦想,如果没有梦想,就像是旅途上没有目的地。但是我的梦想是一个很奢侈的梦想,这一个梦想好像是包括所有梦想的梦想 大家一定都很震撼,连我都被自己吓了一大跳,我这个梦想就像是一个准备环流世界的人,也像个漫无目的的人在大街上走。其实,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奇怪的梦想,它有一段漫长的经历----

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在那时,我觉得老师能够让这么多学生听自己的命令,可以随意使唤。还能一边走,一边读一些小故事,受孩子们的欢迎,这挺有意思的。甚至,我无聊时会把家里的毛绒娃娃放在沙发上(以前我的玩具很多,可以装两麻袋,毛绒娃娃就占一麻袋),摆整齐,拿起一本书胡言乱语地对那些眼睛始终圆瞪瞪的娃娃讲课,还用手比划着,模仿幼儿园的老师。有时还弹着钢琴,像是给那些孩子们上音乐课,那时的我总希望这些都能成为现实。

但我钢琴考完五级,就开始骄傲,认为自己很不错。还对钢琴老师说,我要当明星的。没想到老师还说我有实力,当明星很不错。这让我更加有信心,有些人听到我说的话之后哼、嘁、切时我就会说:钢琴老师都说我是有资本的!不过,钢琴老师又说,当明星很辛苦,出门要戴墨镜,还要听到了我就打消了这个梦想(好像我连梦想都挑三拣四地)。

随着我渐渐长大,梦想也随着改变。我竟然发现此刻的我并没有梦想,我的内心非常平静,但平静中蕴藏着对未来的信心。

篇二: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

“小时候的我 做着美的梦 梦想中那片天空 好像挂满笑容\长大后的我 坚定着美梦 因为我已慢慢懂 努力就能成功\我一个人的力量 能去闯 就算要飞越海洋 也不能阻挡我对梦的渴望\我一个人的信仰 像太阳 散发着炽热的光 能照亮所有内心灰暗的地方”这首出自汪苏泷的《慢慢懂》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每次听完这首歌,瞬间就会充满无限的斗志,好像身体里面有个随时可能爆发的定时炸弹,一旦爆发会有穿越整个宇宙的威力。因此,每当我觉得无助、孤独、彷徨、迷茫不知未来会怎样时,单曲循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说这首歌对我来说是一剂精神良药,不管你认不认同。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专属自己的一个或多个梦想,并且为之默默奋斗者,前进着。对于我来说,在我经历过的二十个春秋期间的不同阶段,我有着不同的梦想,当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思维的时候,也就是大家说的懵懂的小屁孩儿时代,整天响应着老师的号召,时刻跟随着老师的步伐,觉得老师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人,于是就在心里郑重地告诉自己: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了成为一名校长,凌驾在世界上最权威的人之上,那将会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还

有些许惭愧。当懂得人情世故、可以明辨是非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爸妈心中值得为之骄傲的大学生,这是他们从小的梦想,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梦想只能由我来代他们完成。显然,现在也可以算是已经梦想成真了。到目前为止,我已应该可以算是活了小半辈子的准成年人了,我真正的梦想已经越发清晰,我的目标已经更加明朗,那就是活出自己的个性,做自认为最好最棒的自己,努力给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给亲爱的爸妈一个永久的安慰!

梦想,是一个美好而神圣的字眼!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这美好而神圣的梦想背后,必定会充斥着或多或少的辛酸、退缩、失望和悲伤。当这些不随人愿的因素发生时,坚持了你就成为永远的胜利者,退却了,结果可想而知。从某一方面来说,梦想跟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天与地之间的距离,人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那一条平行线,当真正接受梦想的洗礼之后,当岁月流逝,当青春不在以后,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说就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青春是你我的宣扬,年轻的生命拒绝因迷茫而忧伤,喜欢青春的张扬,喜欢青春的豪情万丈,喜欢青春对梦想的无限展望。因此,我们每个人需要守住一份梦想。生活中应该有梦想,否则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只能在蓝天中徘徊不定;生活中应该有梦想,否则就像是在耕耘着一方贫瘠的土地,

没有任何收获的希望;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梦想,你会惊奇的发现,因为梦想的存在,生活是那么的充满诱惑!你只需要记住,梦想是世界的主宰,梦想因人而伟大,人生因梦想而精彩!只要坚强,只要有梦想,摒弃彷徨、抛开迷茫,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梦想是用来追求的,而不是用来等待的。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抱怨无法改变现状,拼搏才能带来希望,希望就能铸就梦想!亲爱的朋友们,趁着大好的青春,背起行囊出发吧,梦想就是最好的理由!不要被一些无所谓的事情而羁绊,不要去担心这样那样未知的困难,你只需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梦想的向往!

如果你有梦,请不要让梦消失在梦里;

如果你有梦,请不要在现实中迷失自己;

如果你有梦,请不要不敢走出一条追梦的道路!

祝福每一个在追梦旅途中的你、我、他 ……

有一种力量叫做自信,有一种幸福叫做拥有梦想,有一种坚持叫做奋发向上,有一种快乐叫做自由飞翔,那么,就让我们超越梦想一起飞吧!

系别:外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班级:商本1201B 联系方式:18037855615

看那空中的风 载着轻轻的梦 飞吧,闭上眼 让梦升空

看那斑斓的虹 倒映缤纷的梦 走吧,抬起头 梦留心中

梦有一双翅膀 或许已经受伤 不要怕

他依然会在搏击中成长

梦有一份力量 或许已经淡忘 别太慌

他终究会让你昂扬向上

插上梦的翅膀 相信梦的力量

系别:外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

电话:

因为—— 我渴望飞翔! 1201B 18037855615

篇三: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

河南省商城高中高二(12)班 雷亚丽

有一种声音始终牵引着我,在我迷失时给我方向,在我困惑时帮我解答,在我退缩时给我鼓励,在我灰心时给我安慰,这到底是什么声音?

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已经响起:“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原来,这声音就是梦想。是啊,她一直伴在我左右,给我方向,给我力量。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陈、蔡两国的士兵困在郊野中,好几天没食物可吃,随从的弟子有的饿得都站不起来,可他依旧不停地给大家讲学、朗诵、唱歌、弹琴。为达到目标,孔子百折不饶;为实现梦想,他不言放弃。他的执着让我震撼。

他总是用思想去感化人,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他总是坚定地面对困难,从不言弃。孔子那深邃的思想向我们证明,他超越了梦想,超越了国界,穿越了时空,带领我们一起飞翔。

因此,超越梦想就是孔子改变天下无道的不言放弃。 在大学期间,陈欧利用用业余时间,凭借网游的天赋,参加比赛获得奖金赚取生活费。可他并不满足,他要超越梦想,他不断尝试进军东南亚市场。他仅靠着一台笔记本,创办了在线游戏平台,并吸引了数量庞大的游戏玩家。如今,他已创建了世界第二大网络游戏平台。还有一个发明狂,他就是扎克伯格。在上哈弗大学时,他有一个梦想,为了超越这个梦想,他把所有心思都用在鼓捣计算机程序上,从而发明了MP3。

陈欧走上了发明游戏的阳光大道,扎克伯格也发明出新“玩意”,这不正是因为他们敢于超越梦想,不停地探索和突破吗?

因此,超越梦想就是陈欧和扎克伯格创业的探索和突破,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

一个顽强的生命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奇人——海伦凯勒。在生命的88个春秋里,她是一个始终煎熬在无光、无声、无语的

孤绝岁月中的弱女子。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去超越梦想,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因此,梦想就是海伦凯勒接受生命挑战的勇气,敢于奋斗的精神。

其实,人生就像自助餐,什么都要靠自己调配。只有心怀梦想,勇敢地接受挑战,不断地突破自我,才能超越自我,超越梦想,一起飞!

(语文老师

程祖典)2014.5.1

篇四: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 一起飞》

学生处 邢素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邢素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超越梦想 一起飞》。今天能有幸再次站在这里参加演讲活动,此时此刻,心潮澎湃,感触颇深。

大家都知道,前几天,咱们太谷校区组织教职工去专升本新校区参观,一下车,当时那种紧张施工建设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我,乘坐电梯,站在高工楼顶,俯视整个新校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强烈的震撼了我,情不自禁,拿起手机,“啪啪”地拍个不停,生怕把哪个角落遗忘。特别是进入教职工的二人间宿舍,我可是使了劲的拍!只有一个感受——名不虚传!可是当自己慢慢冷静下来,看着我们新校区建设取得的成绩,自己不得不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院正处于专升本的最关键最紧迫的时候,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铺导员,能为学院做点什么呢?

学生管理工作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重中之重,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一点都不能马虎,一丝也不能放松。从早到晚,不是学生宿舍就是教室,不停地转,不停地看,不停地检查,为的就是排查隐患,解决些学生们的实际困难;还有面对学生关于搬迁新校区的种种疑问,要认真贯彻学院相关精神,给学生们讲清楚,讲透彻,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为的就是消除学生的困惑,增强他们的信心与信念。总之,管好自己的学生,决不能给学院领导添堵添乱,绝不给学院专升本拖后腿!

专升本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做。作为一名辅导员,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学生,还要坚决执行和完成学院领导布置的其他任务,南门草坪需要清扫,我和学生去!美术楼需要清扫,我和学生再去,音乐楼需要清扫,我和同事一起去!去搬器材,我和同事再去!把器材搬进实验室,手被挤破了,划破了,贴个创可贴,我们继续前进!总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保质保量,坚决完成学院安排的其他任务,为学院专升本添砖加瓦!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学院升本成功!实现我们本科学院的远大梦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超越梦想,一起飞吧!!!

篇五: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 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 李祖贵(李研)

作为一个最基层的语文教研员,应该说,近年来,自己的主要工作都是在围绕学习、宣讲、推进新课改而展开。本人不仅每年要深入学校进行大量有关新课改的调研和培训工作,而且还先后参与了人教版和鄂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不同的角色变换和思维碰撞,使我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艰巨性较之于教材两端的教者和编者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尽管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年之久,新的语文教材也有了六、七种版本之多,但据我看来,在绝大多数语文工作者心目中,当代语文教育究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因和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还依然只是一个梦想。过去讲的题目是《徘徊在理想和现实间》,表明我对新课改不仅有着深切的期盼,而且有着深刻的忧虑。但今天我并不想把这种怀疑和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家,所以,我给自己的讲稿换了个稍微亮色一点的题目——《超越梦想一起飞》

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五年,中国不仅是外资输入大国,而且是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的引进大国。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们不遗余力同国际接轨的努力,促使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许多人所关心的是这一事件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将要产生的巨大影响,而忽视了它对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将要带来的巨大变化,忽视了它对文化、思想、教育、乃至政治制度的巨大冲击。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上层建筑的改革却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应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一种真正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自上而下的静悄悄的与世界接轨的教育变命。这场改革将不可避免地要充满怀疑,充满争论,充满反复,充满挫折。所以,我说“超越梦想一起飞”,更多的还是一种祝福,一种期待,一种鼓舞。

从表象上看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将改变教师的专业生活。而实质上是价值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方向的转轨。

包括教育目标的转变(有一维到三维),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师生关系的转变(民主、平等、和谐),评价手段的转变(发展性评价。基本理念: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都是因为教育的基本观念发生了改变,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将感觉莫衷一是,并走许多弯路。

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使学生掌握汉语言这种工具的同时,还应当承载起塑造学生精神品格,建构学生精神世界的任务。通过言语教育使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实现学生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同步成长。

语文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语文课程资源来实现的。因此,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科学与完善在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各种版本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尽管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进,但站在为未来社会培养“一代新人”的高度来看,我们认为,作为语文课程目标主要载体的语文教材,其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仍然明显的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目标定位模糊(即“学得”目标模糊)。目标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是知识能力目标的模糊。即作为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具体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究竟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达到什么要求,课标和教材并没有提供明确的参照系。虽然课标中有“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等粗略要求。但所谓“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具体落实在教材上,仍然缺乏科学实用的体系,没有明确具体的指向,从而导致了实际语文教学中“知识能力目标”的随意和繁复。

二是人文教育目标的模糊。即作为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在人文价值取向方面究竟应该指向哪些方面,达到什么高度,课标和教材同样没有明确的定位。虽然课标中也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文字表述,但作为语文课程究竟应承担起哪些具体的“道义”责任,每个阶段又该如何落实?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其实并没有得到明确具体的界定,从而导致了实际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目标”的滞后和混乱。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对语文课程应担负的人文教育目标和知识能力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开发出既能科学有序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又能扎实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课程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经典的语文课程资源往往不仅在人文价值的取向上最能反映时代的特征及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人文价值观,而且往往在语文知识及能力体系上更加精要和完善,更有利于形成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将如何面对教材。

常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课堂也是作者、编者、教者(教师)、学者(学生)四者关系的总和。因为作者和编者的意愿和情感往往寄托在教材中,所以,课堂实际上就成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总和。那么,这三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学说(尤其是“学生主体”说)曾经在基础教育界产生过深远影响,,并且至今还在发挥着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并越来越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误区。因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主体总是处在不断的流动和变换之中,是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的。就“学”而言,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就“教”而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是媒体。

由于课程观的狭隘,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都只能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动刀子,而对教材本身总是缺乏必要的建构和反思。我以为,在一个真正成熟的社会里,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它意识形态而言,教育对于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语言风格应该拥有自己更独立、更深刻、更明确的发言权。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从来就缺乏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深层的一贯原则和终极目标。这种浮躁反映到教材编写过程中,则集中表现为一种选文上的短视。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所经历的每一次变化,几乎都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现象,曾被解释为保持教材的时代性。然而,只要我们稍加回顾,便不难发现,当初许多最富时代性的作品,到后来,恰恰成了

最反时代的糟粕,这到底是编辑家们的悲哀、还是受教育者的不幸?的确,教材要有时代性,但如果我们始终没有一个成熟的理念,而一味在时事的漩涡中追风逐月,又怎么能够把握住时代的真谛呢?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之所以饱受非议,语文教材之所以朝订夕改,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立教之根和育人之本。尽管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了艰难的破冰之旅,但仅从教材编写一项来看,实际上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所企望的高度,如果广大基层语文教师不能真正解放思想,用好用活现有语文教材,那么,我们就将错失最好的历史机遇。

那么,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现有教材。我个人觉得有三种倾向需要关注。 一是要努力追求深度(权威性)解读。

一方面由于课程目标的变化,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都引进了大量的新课文,如果不能深入了解这些课文的编写意图和价值取向,则有可能被曲解和误读。

如:《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新课文。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父母送给我的羚羊木雕转赠给了“我”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我”。“我”对

超越梦想一起飞伴奏

朋友这样反悔,感到非常伤心!一般的老师在教授这课时,大多是对文中的“我”和父母各打五十大板,是非曲直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但陆城一中汪昌友老师在上这一课时,却独辟蹊径,从社会调查入手,结果取得了预想不到的解读效果。

他首先对班上的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40名同学认为“不该要回来”。他们的理由大致有四类,一是“木雕虽贵必有价,友谊无价更珍贵。”二是“覆水难收,强收必不纯净,友谊参不得半点假。”三是“人应该义字当头,王小二不受诱惑出卖八路军;李四光不图富贵报效祖国。”讲得都是一个“义”字。四是“父母所逼是一种权力,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人为了友谊,应该舍生取义。”10名同学认为“应该要回来”。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二类,一是“虽然友谊珍贵,但是面对父母,无奈之下只有要回来”;二是“友谊不是用珍贵的东西来维持的,重要的是用心灵去沟通。”

接下来又对50名家长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结果,17名家长认为“不该要回来”。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三类,一是“作为大人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友谊会象春天的阳光一样陪伴孩子一生,使他的人生不会孤独”;二是“不能因为父母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主见,从而伤害朋友,也伤害了自尊心”;三是“送给了孩子,应该属于孩子私有,他有欣赏权和支配权”。8名家长认为“应该要回来”。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两类,一是“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好朋友固然重要,但是亲情更可贵”;二是“这是从国外带回来的纪念品,加上它很贵重”。12名家长没有明确表态,意见大致与教参相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 最后,汪老师带领学生对双方的观点进行分析,终于发现文章中的所有人物冲突,都无非是义、理、利、权的冲突。

在母亲那里,“义”的价值仅仅等同于一盒糖。母亲无疑是“义”的。一是对“我”的一系列问话说明了她追查羚羊的最初动机是怕孩子拿去卖,怕孩子学坏,这自然是关心

孩子。谓之“义”。二是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也谓之“义”。

但母亲的“义”是被量化的,是有底限的,当孩子说出是送给最好的朋友时,她反对的理由主要是“那么贵重的东西”,不能“随便送人”;在她的眼里,朋友间义的价值等于一盒糖。舍生取义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母亲的市侩和薄义会让孩子明白什么呢?大到将来可能做汉奸,就是舍义取生;小到可能做“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孝之子,因为他们今天已经学会了在“义” 和“利”之间做价值比较。

在父亲那里,权威的价值就是能够出尔反尔。“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您已经给我了。”“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具有最高话语权的父亲出尔反尔,是因为骨子里弥漫着浓厚的封建思想,即“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所以他没有必要去理解孩子的心情,更没有必要去尊重孩子的感情,而是简单粗暴地使用了封建家长式的命令,这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并形成了尖锐的冲突(所谓文化,不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积攒而成的吗?)。

在奶奶那里,建议的被忽略恰是因为权利的旁落。一是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二是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在文章中只有这么两处出现,她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对追回羚羊采取了调和的态度,说明奶奶更懂得孩子的心理,也更通情达理。也许对那么名贵的木雕距离更远一点,奶奶的态度更客观。但是,因为家庭至尊地位的伤势,实际上已经变得人微言轻,合理的建议也被轻轻忽略了。

在“我”那里,道义的力量最后屈从了权利的力量。“我”送好朋友羚羊木雕,不是一时冲动,对自己而言更是忍痛割爱。孩子间的纯真友谊不是用贵重物品来衡量,是用真心换真心。万芳接受礼物也是处于喜爱。但是在强权的威压下,我不得不屈服于权力,放弃了道义。

在万芳那里,虽然选择了宽容仗义但仍然委屈迷惑。“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就这两处就足于证明万芳虽然选择了宽容和仗义,但仍然是委屈和迷惑的。

归纳起来看,以上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实际上还是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1.从学生反映来看,为什么少有学生站出来为自己维权;少有学生为万芳喝彩;少有人敢与父母抗争到底;少有人跳出诚信的视野?? 其原因还在于我们平时对学生缺乏生活性的引导、发展性的引领和生命性的关怀。文本的多元和学生的个性都被粉饰的镜面扼杀了。

2.从家长的反映来看(这里要强调一下,家长的反映其实是代表社会对此的态度和看法)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对师长必须惟命是听,似乎早已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这里,孩子的主导行为不是努力适应进步文化而是恪遵长辈的训诫,进步文化往往被团捏、扭曲得与长辈的训诫相似乃至重合。

这种一代又一代封闭内敛、唯上唯权的民族劣根性,既让人伤感,更让人无奈。真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有些传统名篇过去一直被误读着,现在需要恢复文本的本来面目,重新给予正确解读。如:《丑小鸭》等。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长期以来,人们对本文的解读都停留在“身处逆境的人,只要不屈不饶,敢于拼搏,就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理解层次上。可是,当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之后,便会发现:一个人的成才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身处逆境的人。我们不妨作几个简单的假设。第一,假如她本身就是一只鸭蛋,无论怎么奋斗,其实都是不可能成为天鹅的。“丑小鸭”之所以变成了白天鹅,最本质的前提还在与她本身就是一只天鹅蛋的产物。不幸的是这只天鹅蛋生在了鸭棚里,于是,她便成了逆境中的天鹅,成了迷失自我的天鹅,成了需要通过奋斗才能获得身心解放的天鹅。第二,假如它从出生之日起,就自轻自贱,自我放弃。那么,即使她有着天鹅的血统,就因为她没有天鹅的灵魂,它也将一辈子过着鸡鸭一般,甚至鸡鸭不如的生活。第三,假如她的努力始终都是瞎打误撞,而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那么,即使她是一个永不言弃的人,或许也只能在象母鸡一样“学会生蛋”和象猫一样“擦出火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四,假如她天生高贵,并且后天努力,加之目标明确,但如果永远没有那“临水一照”的机遇出现,或许将永远不能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而只能成为一个悲壮的求索者。凡此种种,说明人的成才之路,并不象我们以往所认识的那么简单,既有先天因素,更靠后天努力,还有目标问题,机遇关系。只有将课文的全部信息都吸纳进来的解读,才是最正确的解读;也只有将成材的种种因素都考虑全面的解读,才是最权威的解读。

二是要大胆鼓励多元(批判性)解读。

虽然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应该并正在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意识,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稀有元素。今天突然要来选编这样的教材和宣讲这样的观念,不但缺少理想的素材,而且也缺乏必要的听众。这样,难免就使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挑战。作为身居一线的语文教师,多元(批判性)思维应该是一种常备的思想武器。

如:人教版九义修订教材第一册选有一篇宗璞的《花的话》,在我看来,这是一篇在艺术和思想上都有着严重缺陷的文章,那么,为什么会在新课改启动之初把它选进我们的教材呢?关键还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得是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争艳,互不相让,外表越是漂亮,嫉妒心就越强,心理就越阴暗,而只有其貌不扬的二月兰躲在月夜的大树下默默无闻,一言不发,所以,有一个小男孩把它采摘来献给了我们的老师。

2001年,湖北省青年优质课竞赛。我市黎胜老师向我咨询这课的教学思路时,我就建议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许将有许多教参之外的收获。她那天表现的相当好。课要结束的时候,她问学生:“大家看我象二月兰吗?”学生们纷纷说:“您不象二月兰,倒象紫罗兰(因为她那天穿着一套紫色的连衣裙)、白玉兰、君子兰。”这不是对课文价值取向最直接的嘲讽吗?

谦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过于内敛也是虚情假意的温床。大家可以看看,这样一篇寓言故事,它到底在向我们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那就是外表美丽的,内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