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难忘的泼水节图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29:59 优秀作文
难忘的泼水节图片优秀作文

篇一: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

【教学目标】

⒈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⒉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

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⒈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篇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三: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教材配有一幅充满热情洋溢的插图,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课文记叙了1961年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参加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的心情。由于年代久远,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基于此,教学时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词、析句、朗读课文,一方面感受泼水节欢乐的场面,一方面体悟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种少数民族──傣族。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泼水节,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中旬过泼水节,时间持续3至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周总理简介。

周恩(1898—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淮安,并在淮安度过童年时代。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在建立中美、中日之间正式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去看看那次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难忘。)

4.师指导读课题。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样来读?重音应落在哪里?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傣族的泼水节,引入到1961年周总理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再开门见山导入课题,达到“课伊始,意亦明”的效果。通过指导读课题,让学生初步懂得读短语时,哪个词该读重音,才能表达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

(2)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凤凰 傣 恩 敲 撒 襟褂 咖啡 踩 端 蘸 寿

(1)指名认读生字,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齐读生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课件出示课后的“我会填”,认读多音字,并根据读音组词。

好:hǎo(好事) hào(爱好) 空:kōng(天空) kòng(空位)

乐:lè(快乐) yuè(音乐) 盛:shèng(盛开) chéng(盛饭)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力求加以运用,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熟读牢记生字,为后面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初知“难忘”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①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里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相互交流。

3.指名交流。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设计意图】给足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学生在反复多次的读书活动中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

流利,以此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的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注意了教学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换成了“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既降低了难度,又对学生进行了思考方法的指导,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课题中的“难忘”。

(四)细读课文,感悟“难忘”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每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就到了。)

(2)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请在文中用“──”画出来。(火红火红)像这样结构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雪白雪白、金黄金黄、碧绿碧绿。)

(3)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出热闹、高兴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引读第2自然段。

师:今年,傣族人民特别──

生:高兴。

师:因为──

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2)深入分析。

①“今年”是指哪一年?(1961年)

②“特别”可以换成哪个词?(格外)

③用“因为……所以”说说这段话的内容。

④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周总理深入群众,关怀傣族人民。)

(3)指导学生用激动、开心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了,那么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呢?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用横线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句子。

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a.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四面八方”的意思,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参加此次泼水节的人很多。)

b.讨论:“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

不能。因为“赶来”有急切的意思,表现出傣族人民急切地想亲眼看看周总理,傣族人民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起了大早,急匆匆赶来。

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A.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b.把什么比喻什么?(把花瓣比作地毯。)

c.在现实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鲜红的地毯?(庆祝会、婚礼)

d.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以及独特的迎客方式和喜庆的氛围。)

e.指导朗读这句话。

③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a.“一条条”和“一串串”可以换成“一条”和“一串”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条条、一串串表示很多条,很多串的意思。

b.这句话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江面上驶过很多龙船,很多的花炮在空中齐放,场面非常热闹。

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④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a.当周总理出现时,傣族人民有什么表现?(欢呼)

b.假如你是傣族人民,周总理来了,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喊?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把场面表现出来,指导学生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

c.师引读:人们欢呼着──

生:周总理来了!

(3)齐读第3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图中谁是周总理?(指名回答)

(2)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的句子,对照课文插图看看,你们猜对没有?

(3)指名交流。

①师相机引读:

师:周总理身穿──

生: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

师:头上包着一条──

生: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笑容满面”的意思,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

③周总理为什么要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

因为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傣族人民打成一片,入乡随俗。

(4)师:周总理来到人群中,他是怎么做的?自读第4自然段第2句话,用双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①指名交流。(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②从这些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周总理平易近人,和傣族人民心

篇四:《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反思(高佩艳)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启发谈话,激起学生兴趣。

说一说: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呢?

节日那天你们的心情怎样呀?

看一看:(课件出示泼水节图片 ,了解泼水节)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一群傣族小朋友,他们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泼水节了,在节日那几天,人民互相泼水,表示着向对方祝福,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泼”字和什么相关呢?

2.学习生字“泼”。

看课件图片说一说:“泼”字和什么相关?

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泼”字?

师指导写“泼”字: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泼水节”(“泼”字写在课前画好的田字格里)

学生练习写“泼”字: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49页,把“泼”字描一遍,写一遍。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猜一猜:(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傣族小朋友的泼水节吗?

我们就先来看看图片,大家猜猜看,这会是怎样的一个泼水节呢?(难忘的)你为什么说是难忘的呢?说说你的理由?---(因为周总理也来了)

读一读:

喔,我们班的同学真会预习,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板书“难忘的”。

“忘”字是心字底,“难忘”就是心里面不能忘记,摸着我们的心房,带着我们对泼水节的怀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识字。

1.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认读,难读的句子练习多读几遍。

2.师伴乐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感受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场景。

三 、细读课文,随文解字

(一)学习生字——凤 凰 傣 恩 敲 撒

1.指生读课文1——3段。

(1)了解周总理。

(2)凤凰花开了,泼水节又到了,周总理要来了,傣族人民的心情会怎样呢?

(3)教师随机在黑板上板书——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民

(4)下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1——3段。(指名读)

(5)读得真好,你来告诉大家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特别高兴)

(6)你想见周总理吗?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也想见周总理,他们也着急出来了,你们看(课件出示词语——凤凰花 傣族人民 周恩来总理 敲鼓 撒花)

2.生自由练习读词语拼音。

3. 指生读拼音和词语。

4. 小组内自由读去掉拼音的词语。

5.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红色标记的生字。

6.指生汇报。

7.有感情朗读1——3段。

生字宝宝见了周总理,心情非常激动,他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同学们,请你们也带着兴奋、激动的心情读一读1-3段吧。

8.欣赏迎接周总理的图片,教师谈话渲染气氛,学生欢呼:“周总理来了!”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仿佛听到了象脚鼓的声音,还仿佛看到了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老师也在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还有不有更强烈的欢呼声(指生欢呼),还有谁想欢呼(全班齐欢呼)。

(二)学习生字——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寿

1. 同桌互读4、5段。

连生字宝宝都见到周总理了,我想同学们想见周总理的心情就更急切了,那就请你们和同桌一起来读一读4——5段吧。

刚才同学们读书时,傣族小朋友来电话说了,想见周总理,得先把描写周总理的生字词语学会,你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词语——对襟白褂 咖啡色 踩着 端水 蘸水 健康长寿)

2.会读请举手,指生带读。

3.抢读去掉拼音的词语。

4.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红色标记的生字。

5.开火车游戏测读生字。

6.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指生读,教师张贴卡片成花朵形状。

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贴出来的是什么图形呀,想把这两束亲手送给周总理吗?···

周总理收到了这两束花,心里特别高兴,他说花朵里面藏着两个小秘密,你们能找出来吗?

7.找一找:找出花朵图形里生字的规律。

8.指生汇报。

描一描:(第一朵花每两个字是相同的部首)你说的这么好,那请你和你的朋友上台来描一描生字的部首。

演一演:(第二朵花上的生字表示的是动词)全班同学表演动作。

真是会学习的小朋友,那我们就结合课文一起来表演表演动作。

9.根据生字词语复述课文。

看课文插图,根据课件出示的本课词语,师生一边复述课文,一边表演动作。 傣族人民祝周总理健康长寿,你们最想祝福周总理什么呢?

10.学写“寿”字

生观察占格位置,师范写,生练习。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感情朗读6——8段。

是呀,你们看,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日子呀,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

这又是一个多么难忘的日子呀,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大家都陶醉在生活的幸福中,同学们,咱们全都起立,带着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热爱,带着幸福的微笑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伴乐朗读)。

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标指出:低年级要多识少写,增加识字量,提前阅读。但传统教学会走向为识字而识字,给学生单调无味的感觉。此次识字教学研究主题是识字方法探究与独立识字能力培养。基于这个理念,我在课堂上力求创设良好的学习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如在上课伊始,我便通过泼水节的场景图片将学生带入课文,揭示课题的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究“泼”字的识记方法,此时学生从精彩的图片中就能感受到“泼”字和水相关,水把头发打湿了。整个课堂中,我适时地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身心感到愉悦,一节课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下学习。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也能让学生感到识字的趣味性。如:

1.自主探究讨论识字法,此过程让学生同桌或小组内完成,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缺乏字理方面的知识,使得识字教学停留在文字的浅表层。依字认字,机械记忆生字较多,学生最为熟悉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尽管这些记忆汉字的方法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学生毕竟是自主识字了,对相对简单的生字能够从字形偏旁方面来记,说明学生的意识里还是知道这个字和什么相关,这就是方法和乐趣,另外学生学生也能感受到识字的成效,教师相加鼓励性语言,学生的积极性就高了。

2.归类识字。课文的识字量相对较大,学生面对这么多的生字,要完全记住是很难的,而且有的学生很快就会忘记生字。归类识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巩固识字的方法。低年级的识字过程中,老师已经会渗透字形、字的结构还有部首偏旁。我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生字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巧妙的设计出板书,将课文中14个生字用花朵形状的字卡形式张贴到黑板上,让学生发现生字的奥秘,总结生字的规律,在奥秘和规律的基础上,朗读和表演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识字的有效性。

3、回归课文。

语文学习有着广阔的母语社会背景,单个生字学生会读,会认了,生字在课文中的意义如何呢,这就要我们读出字、词、句的同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通过朗读的复现,又加深了记忆。

篇五:难忘的泼水节——刘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1)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认识文中二类字及词语。

(2)利用百度搜索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

(3)利用百度搜索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教学课题:11、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1课。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2)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百度搜索,让学生直观感受周总理跟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热烈气氛,从中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2)通过引导学生看插图和视频资料,直观地感受热烈的场面;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有感情朗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在读中感悟傣族人民跟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快乐、激动难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周总理跟傣族人民的心心相连,鱼水情深。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运用“导、汇、品、悟、延”五字教学法。学生课前认会生字,熟读课文,并鼓励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搜集相关资料,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采用自主、合作、评价学习的策略,注重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后,再?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胨鸭淖柿希卣寡由欤罨谋荆寤嶂茏芾砀鲎迦嗣裼闼樯睢?/p>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过大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呢?

2.在美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民,他们的“新年”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这是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观看图片:

3.每年的这一天,傣族人民都互相泼水,互相祝福,大街小巷到处充满了人们欢乐的笑声。尤其是1961年的泼水节,更是令人难忘。(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汇(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简单交流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相机出示周总理照片:

2.字词大闯关(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凤凰 咖啡 敲鼓 对襟 白褂 蘸水 长寿 周恩来

龙船 泼水 柏树 敬爱 鲜红 踩着 特别 象脚鼓

3.朗读大闯关(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开火车,一人一段,其余学生仔细倾听,简单评价。

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1961的泼水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教师相机板书:幸福 令人难忘

三、品(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师: 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而又令人难忘的?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段,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利用课件相机出现第一组句子:“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凤凰花图片和象脚鼓图片: (凤凰花图片) (象脚鼓图片)

师:“当傣族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当地面铺满凤凰花瓣时,当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时,人们欢呼着:(出示句子读)“周总理来了!”

指导朗读,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读出对总理的爱戴、崇敬之情。 师:敬爱的周总理就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了,这是多么幸福啊!(出示句子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3.出示第二组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出示课文插图:

师:仔细观察图片,周总理穿着什么衣服?为什么穿傣族服装呢?他的表情怎样?

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笑容满面

师:穿着傣族衣服的周总理和我们一起过泼水节这怎能不令人难忘啊(出示句子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4. 师: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61年的4月,亲眼看一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盛况吧。播放周总理参加泼水节的视频资料:

5.相机出示第三组句子: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师:“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泼水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见证这幸福的时刻吧。”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读,在读中感悟。

6.拓展引读: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为人们祝福,此时他走到了一位老爷爷身边,他会说?

他又走到一位阿姨的身边,她会说?

他又走到一位小朋友的身边,他会说?

同学们再读(出示句子):“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7. 师引读: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出示句子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师总结:清清的水,洒到哪里就把周总理的祝福洒到哪里;清清的水,泼到哪里,都把人民的爱戴泼向总理。

(出示句子感情朗读):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难忘的泼水节图片)

的泼水节!

四、悟(升华情感)

此时此刻你觉得傣族人民对于1961的泼水节难忘的是什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板书)

师:我们的总理就这样关心着人民,人民也这样爱戴着总理,他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五、延(拓展延伸)

1.小小介绍会:56个民族56朵花,利用互联网搜索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

2.推荐阅读《主题语文读本》。

附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幸福 难忘

周总理 傣族人民

心连心

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主要通过描写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因此我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百?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阉魉鸭泄刂茏芾淼氖录#醚灾茏芾碛懈鲆桓龀醪降娜鲜丁Q靼琢酥茏芾砦裁椿崾艿侥敲炊嗳说淖鹁矗簿兔靼孜裁创鲎迦嗣衲芎妥芾硪黄鸸盟诨岣械饺绱诵腋!?/p>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比如:抓住重点词语、句段,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让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真挚的感情。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周总理的衣着打扮、人物表情,播放《周总理参加泼水节》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体验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