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聆听花开的声音,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32:05 作文素材
聆听花开的声音,美文作文素材

篇一:聆听花开的声音

备注:本文于2012年12月被推荐参加苏州是“教育故事”征文比赛

推荐理由:

苏外有这样一种班级——艺术班,艺术班有这样一个别称——淑女班,淑女班有这样一种追求——做秀外慧中,多才多艺,学贯中西,品位高雅的现代杰出女性。

艺术班清一色的女生如一朵朵娇艳的花朵,她们的成长故事摇曳着一路芳香,一路阳光,一路坎坷。如果把苏外的艺术班比作一个个花圃,那么从事艺术班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就是花圃中手把花锄默默耕耘的护花人。他们从事着花的事业,光鲜亮丽;奉献着叶的无私,平凡谦逊;收获着果实的甜美,甘之如饴。

苏外艺术班自2007年9月开办以来,已走过了6个年头。六年来,艺术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备受质疑到有口皆碑,那些担任过艺术班课程的老师们功不可没。看《聆听花开的声音》,听苏外艺术班老师的内心独白。

文章正文:

聆听花开的声音

作者:国际一部 艺术班 白杨

山林寂静,繁花盛开,唧啾的是小鸟;公园喧闹,鲜花灿烂,嬉笑的是游客;苗圃流翠,盆花争艳,评赏的是买主。红的玫瑰,紫的丁香,粉的月季,白的玉簪??那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那个暗香浮动的世界,那个拔节生长的世界,是谁手把花锄,痴痴守候,静静聆听那花开的声音?

——题记

到苏外艺术班当班主任,是件很“恐怖”的事。没有与生俱来的婉转歌喉,没有得天独厚的柔美身段,没有拿得出手的艺术绝活,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我拿什么来爱你——艺术班的娃?当我被告知要到艺术班当班主任时,心里充满了忐忑。像我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老师,怎么能胜任艺术班的班主任?曹校长坐在我的对面,他目光清澈如水,脸上笑容可掬:“我们相信你!”还说什么呢?还能说什么?艺术班是曹校长的心头肉,是苏外的特色办学新品种,我是曹校长相信的人!去干吧,好好地干!就像当初被学校选派出国一样,不是也成为苏外开天辟地第一人吗?在我之前,从没有语文老师带队赴英修学;在我之前,从没有不懂英文的语文老师带队赴英修学!可是,我去了,而且和我的同事王敏一起出色地完成赴英修学的各项任务。我,不仅活着回来了,而且容光焕发地回来了。这也许算得上一个壮举吧?是不是我的血脉里有那么一股傻劲,一股冲劲,一股不服输的劲,一股自以为是的劲?在曹校长期待的眼神中,所有的忐忑化作了一句话:“我愿意聆听那花开的声音!”

十八个女孩,十八朵花。小马,是那一朵奇丽的无名花。

初到艺术班,就遇到了小马。如果用三幅画来描述这个女孩,那么必然是这样的:啃手指的小马、吃鼻涕的小马、哈哈大笑的小马。这个长着大大的圆溜溜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的小姑娘,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和这个班级的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就像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当大家都在课堂上激烈地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她会啃着手指旁若无人地光明正大地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课外书哈哈大笑,并站起来大声嚷嚷:“老师,你看,哈哈哈哈,太好玩了!”当她那因过分激动而烧红的脸庞在老师冷冷逼视的目光中慢慢平静下来时,眼睛会瞪得圆圆地,很无辜地,轻轻地说:“怎么啦?”于是,你的一切威严在顷刻间崩塌。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曾经唱着刘欢的《只不过从头再来》舍弃了原本安逸的生活,今天又要唱着刘欢的歌给自己鼓劲加油。小马的妈妈问我:“白老师,您说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家小马这朵花,什么时候开啊?”什么时候开?我不是花仙子,我不知道小马的花期在哪天。但,我是护花人,我知道所有的花都会开。小马妈妈,让我们一起等待,小马一定是最奇丽的那一朵。

十八个女孩,十八朵花。苏文、安琪,是那一对并蒂的百合花。

苏文和安琪,几乎和我同时来到艺术班,我来当老师,她们来做学生。两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了艺术班的生活。她们比赛背古诗,比赛写作文,比赛练习钢笔字,钢琴、舞蹈、表演,样样不落后。窗台上有一盆花叫“苏文玛丽莲”,那是章苏文养的小盆景,本不起眼的一个花状叶子植物,被她侍弄得生机勃勃,还总结了一套养花的理论:“只要你每天对着这朵小花说你真漂亮啊,它就能越长越漂亮。”于是,苏文养花法在艺术班大肆流行,成为经典。文件夹里有一套安琪的特别作业,那是我的珍贵收藏。那一年的春天,小安琪不小心从大型玩具上摔下来,摔伤了右手,不能写字。倔强的安琪,硬是用左手写字,赶上了所有的作业。那一行行从弯弯曲曲到工工整整的书写,镌刻在艺术班全体师生的脑海里,深深地震撼着也影响着所有的人:一个人可以脆弱,但是绝不能软弱。

“天上的星星多又多,我只爱最亮的那一颗;春天的鲜花开满坡,我只爱最红的那一朵。”

宋祖英的《一朵鲜花鲜又鲜》不知什么时候成为我最爱哼唱的歌曲,虽然五音不全,唱得比哭还难听,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就是喜欢嘛!喜欢这两个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的女孩,喜欢这两个像百合花一样安静恬淡的女孩。

十八个女孩,十八朵花。大小F、心语、匡,是那一群带刺的玫瑰花。 “白老师,我们郑重地告诉您,我们很不开心,后果很严重:您太偏心李安琪了!”

教师节刚过,窗台上一大捧玫瑰花还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办公桌的抽屉里却赫然多了一封“恐吓信”。她们居然还“大言不惭”“堂而皇之”地署上了自己的大名,难道就不怕“老佛爷”震怒吗?也不想想马王爷有几只眼?胳膊能拧得过大腿吗?

自言自语一番,总算给自己压了压惊,抚慰了“受伤”的心灵,再把那封“胆大包天”的“恐吓信”拿起来细细端详:洁白的信封,娟秀的字体,幽默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好一伙厉害的小丫头!

大F表情丰富,思维敏捷,善于表演;小F柔韧性强,舞蹈基本功了得,劈叉无人能比;心语情感细腻,善于观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匡匡打小就是明星,学校的、新区的、苏州市的、全国的舞台,哪儿没去过?她们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向我发出警报啊!艺术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老师要把爱平均分给每个人,谁都不容忽视!

“我行我素做人要敢作敢为,人生苦短哪能半途而废 。不气不馁无惧无畏, 桃李争辉飒爽英姿斗艳 ,成功失败总是欢乐伤悲。 红颜娇媚承受雨打风吹, 拔剑扬眉豪情快慰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看着几个小姑娘挤眉弄眼地冲我做着各种鬼脸,脑袋里不由冒出田震的《铿锵玫瑰》。艺术班的小女孩从来都不会逆来顺受,隐忍不发。不要招惹小女孩,她们撒娇带要挟,软磨带硬泡,你就是块铁,也要被她们化成水。

十八个女孩,十八朵花。彭静姝,是那一朵卓尔不群的雪莲花。

《城市商报》“家有儿女”专栏独家报道:艺术六班彭静姝《一路向西》。好大的版面,好大的排场,好大的气势。彭静姝,这个艺术六班的小才女,真正令人赞叹!整整一个版面只有彭静姝!大大的个人写真,美美的摄影展示,长长的原创作文,把读者的视线拉到了遥远的新疆。荒凉并不死寂的沙漠,神秘并不闭塞的喀什,古典而不失壮丽的龟兹,明媚而不失雄伟的天鹅湖??西域风情如项链上的颗颗珠宝,被彭静姝看似不经意地捡起,捧到你的面前。当你震慑于大漠恢弘的气势时,也禁不住对这个白净的小姑娘刮目相看。不知道这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怎么忍受一路的颠簸,怎么忍受高寒缺氧的折磨,怎么忍受牛羊肉烧烤冒出的炊烟,怎么坚持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用Ipad写下一篇篇旅游日记?

“你从遥远的天山走来,雪山上是你美丽的家,你是世上最圣洁的花,你把我心也融化。”

一首《雪莲花》送给艺术班最有才情的小淑女,愿她像玉洁冰清的雪莲永不凋零。

十八个女孩,十八朵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有一朵的魅力。狗尾巴草挂着清晨的露珠在风中摇曳,金黄的向日葵转动着花盘向太阳问好,婷婷袅袅的蝴蝶兰散发出一地的幽香,就连不起眼的苔花也争抢阳光要学牡丹一样开放??

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守候,两年多的辛勤劳作,我用爱呵护着我的半亩花田,我用心着聆听着花开的声音。学生电子作文小报集《半亩方塘》出版10期,艺术六班故事《人物话廊》出版四期,学生图文画册出版两册:《一路向西》、《去,你的旅行》??全班都曾在苏州市的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一半以上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3人获得特等奖,多人作文在《姑苏晚报》《城市商报》《扬子晚报》上刊登??

花,开了,寂静无声。有人曾秉烛夜游,有人曾深夜守候,有人曾用摄像机记录,都是为了捕捉昙花开放的瞬间。当那弹指即破的洁白花瓣在你的屏息凝视中徐徐绽放,你听到了什么?也许,是自己的心跳吧;也许,是自己血脉的喷张吧?聆听花开的声音,先做守候寂寞的人。

花,在开,訇然作响。艺术班一路走来,班级在增加,人数在增加,舞台在增加。艺术之花从校内开到校外,从苏州市开到全中国,从中国大地开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婷婷地摆手,袅袅地转身,慢慢地举伞,静静地亮相??《女儿花》绽放在美泉宫浪漫的淡紫色幕布前,《女儿花》绽放在新城剧院华美的聚光灯下??我们听到了,我们分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那是由衷的赞赏,那是骄傲的欢呼,那是激动的呐喊!

我是苏外艺术班的班主任,我是苏外艺术班这半亩花田里的护花人,我手把花锄,在花丛中静静聆听,聆听那花开的声音??

篇二:聆听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2013年暑期教师培训心得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当一张张稚嫩的脸逐渐成熟,当一个个娇小的身体慢慢拉长变结实,当一朵朵梦想的花朵在蔚蓝的天空下绽放,身后有一群这样的人:双鬓已变银丝,咽喉已变沙哑,手脚已有炎症。是的,就是人民教师,就是用心聆听花开声音,把莘莘学子送入梦想殿堂的教师。

教师这一职业,就如在培训中老师所讲:教师是一门良心职业,任何一位教师都在用他的知识浇灌祖国的花朵,用他们的耐心去聆听学生们的内心,用他们的良心去建造孩子们的幸福。因为,这就是教师的责任,这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基本责任。几个月前的我还是一名大学生,是一位即将上岗的准教师,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如今两天充实的暑期培训让真正走上教师岗位的我受益匪浅。

一、转换角色,明确责任

这个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皆有不同。“为人师表”四字点明了一个教师的作用,更强调了教师的表率作用。

当初,我毅然选择了师范专业,就清楚知道毕业后要走上教师的职业道路。稍纵即逝的几年大学生活仿佛正如昨天,如今真正把学生的“面具”从自己身上脱下,换上了“教师”这一戎装。培训中,老师详细列举了一个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所能教的学生的数量,并用一个个现实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这无疑让我思考,无不让我催促自己应该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扛起这份责任,将自身教师道路上的荆棘扫除,一步一个脚印,铺设一条通向曙光的康庄大道。

二、用心聆听,关爱呵护

聆听,并非一件易事。聆听是和人相处交流的一个方式,任何人从最初相识,都是由聆听开始,聆听就是尊重,就是沟通桥梁的基石。

教师是学校领导与家长的沟通媒介。任何一位教师都要学会聆听,这样才能

把学习的教学精神传于家长,为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环境,以至一步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教师是孩子与知识的沟通桥梁。任何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尊重孩子,用心去聆听孩子内心的呼喊,去感受他们的想法,努力寻求适合并满足他们渴望的方法去传授知识,从而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和谐温暖,领悟到知识的魅力,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与呵护。

聆听是一门奇妙的艺术,它需以尊重为前提,以呵护为宗旨,以耐心为基点,以实际行动为方式去实施,为教师的职业道路导航指标。

三、踏实钻研,力争创新

随着新世纪的教育不断变革,国家对新时期的教育发展都有新的规划和发展方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关注国家的教育变革,把新的观念贯穿于教育教学中,实现国家的教育改革目标。

此外,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先锋,要保持一颗力求上进、力争创新的心。任何一位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必要踏实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巧用教学策略,力求教学功效,重视教学工作细节,把孩子的健康成才铭记心中,用心钻研,用心备课,用心上课。

短短两天的暑期教师培训,时间紧、任务重,但却让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知道未来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是我相信任何道路都会有坎坷,任何旅途都有美丽风景,任何一节课都有其动人之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孩子们内心世界,用心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在教学中虚心、踏实,把这“良心”职业坚定扛起,必能看见雨后彩虹,也会为未来那一个个离去的背影欣慰,为那一张张绽放的笑脸自豪与骄傲!

篇三:聆听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各班班主任请注意,马上到会议室开会。这是学校广播里传来的声音;学生上课捣乱了,特别惹人生气。走,找你们班主任去。这是任课老师的声音;学生在学校摔倒了,擦破点皮。去找班主任!这是来自家长的声音;这些表格、材料由各班班主任加班认真完成,速度要快,上边等着要呢!这是校领导的声音。安全、纪律、卫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统由班主任管理。哎呀!班主任简直无所不能,说句实话,有时真的很累,很烦!

有人说,既然这么烦,干嘛还要当?这是因为学生的世界精彩而纯真,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的话,我认为花开有声,朵朵不同.让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俯下身子,认真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吧!

我班有个孩子叫欣欣,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我一接班,就有老师告诉我,欣欣可是淘气的很,且不说作业,光课堂纪律就够你忙的了。我一听,天呀!我怎么这么倒霉,本来就不好的嗓子,再遇上这么一个捣蛋鬼,可怎么办呢?

纵然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痛快,既然接了班,咱就干吧,谁叫咱的工作是教育孩子呢?我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你要是孙悟空,我就是如来佛祖,肯定制服你。”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两周过去了。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班里倒也相安无事。欣欣上课时不大专心,会说几句闲话,做一些小动作,我及时批评提醒,他虽说变化不大,但是表现得还算“听话”。可是

作业方面却不行,天天被人盯着补作业,有时只补一点点。为此,我哄他、批评他、吓唬他,各种招式使尽,收效甚微。我真的是黔驴技穷,他却依然百毒不侵。

这怎么能行,我有空就琢磨怎么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正当我想办法拯救他的作业问题是,一件让我特别生气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节下课,欣欣的同桌带来了一张新版的变形金刚卡片,大家都围着他看,欣欣说:让我也看看?同桌给了他,并且再三叮嘱看完就还,他满口答应。他左看看右看看,爱不释手。同桌说:还我吧!“就不还你,怎么着?”他气呼呼地说。同桌伸手去夺,结果咔嚓一声,图片一分为二。同桌立刻就哭起来。我知道了,立刻上前问他:“为什么要撕卡片?”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本来是要还他的,是他自己抢的,这不是我的错,全赖他!”我听了他的歪理,又好气又好笑,居然还有这么不讲理的说法,真实闻所未闻!我压了压火,说:“拿别人的东西应主动归还,否则就是不对,你应该道歉!”他极不情愿的说了句:对不起。还是满脸的不服气。 处理完这件事,我心里更加郁闷。怎么才能纠正他的歪理,让他口服心服呢?这天,我上课,一上课便发现他两只手不停地在下面动,好像在玩东西。我轻轻走过去,伸手就把他手里的东西拿走了。一看,原来是一块电话手表。

下课了,我前脚刚进办公室,他随着就跟了进来,连声喊:老师,老师。想要回他的表。我拿着手表,灵机一动,何不借此教育教育他呢!看着他急切的眼神说:“这块表是不是特别贵?”他点点头说:刚

买的。“我扯住这头,你用力扯另一头,扯走了就给你。”他眼泪汪汪地说:“老师,那可不行,万一扯坏了怎么办?”“扯坏就扯坏嘛,你同桌的卡片不就是被你扯坏的?这样才公平嘛!”我不慌不忙地说。他听了,羞愧极了。我见火候一到,借机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经过谈话,我得知,他爸爸妈妈去广州打工,已经三年没有进家门了,他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行动不便,家里家外全靠他一人支撑。这是一个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心里孤单寂寞。生活上无人指导,督促,一来二去养成了各种坏毛病。其实,他特别渴望朋友,渴望陪伴。从此以后,我总会多关注他几分。迟到了,我会问他:“吃饭了吗?”他摔倒了,我会招呼同学把他扶起来,我给他擦药。天凉了,我叮嘱他多加衣服别着凉。就这样他仍然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记得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我从教室里出来,发现办公室的们锁上了,而我的包还在里面。同学们一个个从我身边经过,或微笑,或说老师再见,我一一回应者,心里焦急着。当欣欣经过我身边时停下来问:老师,您怎么不走走?“我的包锁在办公室了。”他听完,一溜烟跑了,边跑边喊:“让开,让开!”我心里说,这孩子,还是老毛病!谁知一会儿功夫,他又回到我身边,上气儿不接下气儿地说:“老师,我问过了,有钥匙的吴会计回家了,看大门的李老师也有钥匙,他出去办事,快回来了了。您别着急。我听了他的一连串的表达,心里一惊,原来是这样啊!想到这儿,忙说:“谢谢你呀,没想到你不光最快,腿也挺快的嘛!”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下来,他像个小大人一样,不停地安慰我。说着说着,天上飘起了雪花,我催他回家,

他说没事,想和我一起等老师。直到他爷爷不见他回家来学校找他,他才回家。

当我疲惫地回到家里,还没坐稳,电话响了,我接过电话电话里传来稚嫩而关切的声音:“老师,您的包拿到了吗?您还没回家吗?”听到这一声问候,一股暖流立刻温暖了全身,似一束阳光照射在我心上,一种难以形容的情愫包围着我,那种喜悦无法比喻。曾经那个顽皮的孩子,曾经那个桀骜不驯的孩子,曾经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粗犷的外表下,原来也有一颗善良而温柔的心。经过我身边的孩子不只他一个,他们各有各的优点,但欣欣的做法是独一无二的。

夜深了,我睡不着,细细想来,欣欣好动,但他热情助人;小军字差,但他爱发言;丽丽语文成绩差,但她舞蹈跳得好;小圆作业拖拉,但她喜欢画画。总之,花开千朵,各有不同,根据孩子们的特长,我在班里制作,“妙笔生花”“笔墨飘香”“画中你我”等各种小栏目。让每位孩子都有机会展示。根据展示的次数,确定积分,再利用积分进行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就这样,我带着欣慰,带着感激,用自己不露痕迹的爱心呵护着学生积极向上的稚嫩的心灵,用无比的耐心聆听着花开的声音......

篇四:聆听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每 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盛开时都是那么美,让人充满期待。让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俯下身子,认真去聆听花开的声音,让那些幼小的花朵因为有我们的聆听而开得更红更艳。

小杰(化名)是个好强的孩子,从小在父母和奶奶的疼爱中长大。特别是奶奶对他疼爱有加,把他当成了心中的宝,捧在手中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从而,让小杰养成了自私、好胜、爱哭的性格。

■学生以哭博取同情

在学校,小杰常常因为与同学发生矛盾而嚎啕大哭,以哭来博得老师和同学的同情。虽然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可他动不动就哭的坏毛病仍然没有改变。我曾试过用冷处理的方法,假装没有听见他的哭声,上自己的课。可是这样只会让他因为你的冷落而倍感委屈,越哭越大声。我也曾试过,停止上课来处理他与同学的矛盾。可是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浪费了上课的时间,问题又没有得到处理。 这天上课铃刚响,有同学来报告:“小杰和同学打架了,现正趴在桌子上哭。”我心想:坏了,得想个办法来处理一下才行,要不然我精心准备的这节课,又该在小杰的哭声中泡汤了。怎么办呢?我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批评显然是行不通的,冷处理也不行,在课堂上解决同学间的私人恩怨,太浪费时间了。 来到教室,只见小杰趴在桌面上,哭泣声在教室里回荡。我当时有些生气,但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我先安排同学在教室自习,然后把小杰叫到了教室外面。看到小杰哭红的双眼,我弯下腰对小杰说:“小杰,很痛吧。”小杰抬起头,委屈地伸出手臂对我说:“看,小民把我这里都打红了。”我说:“是啊,一定很痛吧。”“是的,好痛。”小杰止住了哭回答道。“是的,我知道了。小杰,这样吧,你看大家都等着老师上课,要不等上完课老师再来帮你处理这件事情好吗?”“好!”小杰说完便转身回到了座位上。那一节课,小杰听得很认真。上完课后,再找小杰时,小杰已经忘记了手痛,和小民正玩得开心。

■给予孩子认同感

我惊讶于小杰的这次表现,以及我与他谈话的效果。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中告诉我们:当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时,我们要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说话,并用“哦”“嗯”“我知道了”等话语来认同孩子的感受。

我想在这一次事件的处理中,正是因为我弯下腰来认真地聆听小杰说话,在与他对话的言辞中充满真正的同情,让他很快忘记了与同学的不愉快,及时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倾听是一种姿态,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有了这种姿态,就能做到海纳百川、光明磊落、心底无私。

练好倾听的基本功,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就要心里装着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转变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就要牢记“两个务必”,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自觉做到“四个倾听”,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当好人民的公仆。

学会倾听

做一个班主任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拒绝倾听或遗漏学生的叙说,这种“失聪”现象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不全的倾听,虚假的倾听,错误的倾听。而这些不良的倾听

方式会严重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学回倾听。

一、班主任的倾听内容

1.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是不仅仅通过他们的行为,而且还通过他们的声音表达出来。它可能是一段叙说、一个句子或者一个简单的感叹词,以及一声叹息和无声的抽泣。这些声音可能是学生对上进的渴望、对尊重的希望、对友谊和理解的渴望、心理压力释放的需求等。对这些声音所表达的欲望和需求的倾听、理解和应答,就成了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如: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换位的要求,这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理由,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需求,如学习上的,如有可能,应尽量满足,这样学生会更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2.倾听学生的情感。班主任能对学生情感动向和状态作细致入微地把握,并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一个善于倾听的班主任,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焦虑、愤懑、悲哀、快乐和喜悦,同时在工作中做出适当及时的反应和引导。

3.倾听学生的思想。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班主任不会满足于仅仅倾听学生的欲望和情感,他还要努力倾听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和观念的萌芽,并能对这些思想和观念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引导。尤其是一些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或观念,更需要班主任及时做出指导和纠正。如有的学生因学习不好而产生混日子的想法,有的因亲人去世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思想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通过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去了解并给以正确的引导。而当学生被教师倾听并被认可或得到指导时,学生就会信赖班主任,就会视班主任为良师益友,经常主动地向班主任敞开心灵的大门,就会与班主任建立起更深一步的交往关系——思想上的交往,这时班主任就更易走进学生的心灵,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师生之间也会更易沟通。

4.倾听学生的病痛。学生普遍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等等方面的压力,班主任在倾听学生言说自己的学习状况或生活状况时,耳朵应变成听诊器,通过倾听去寻找学生存在于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疾病,尤其是一些心理疾病,及时捕捉到他们的焦虑、自卑、自大、愤怒、抑郁、孤独、痛苦和恐惧等,及时帮助学生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走出心灵的阴影。

5.倾听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正在社会化的人,学生的每一个声音,都不单纯是纯粹自我的声音,更多的是对他人与自我关系的反映。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学生要求换位,我们就要倾听一下学生与同位、与前后位的关系是否融洽、有无矛盾等。

二、班主任的倾听态度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不是不能听,而是不愿听。要学会倾听,首先,必须具备应有的倾听态度。

1.真诚和平等。这首先要求班主任能以一种真诚的心态来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诚意,是在真正地倾听自己的心声;同时班主任还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把学生作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鲜活的生命来看待、来接纳。这种平等不会让学生在言说时感受到班主任的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是感受到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2.专注和警觉。班主任倾听学生言说的时候,要专注,要仔细认真地倾听,要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重视他(她),而不是心不在焉或敷衍。同时在专注中要包含着警觉,对来自学生的每一种声音的方向、特点和隐藏的变化趋势要时刻保持敏感,以便能捕捉学生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乃至破绽之处,并能洞察出学生的细微变化,尤其是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3.执著和冷静。班主任要有一份执著和冷静,要以冷静的头脑,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坚持不懈地进入学生心灵深处,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言说,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三、班主任的倾听方式

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多方面的声音,从中仔细辨别,分出真伪,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班主任倾听学生的声音,重在听的同时,还要学会适时追问,尤其是学生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情况下,更要凭借敏锐的感觉,适时追问,以便问出个中原委、是非曲直,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并对学生的言说做出恰当的评判和引导。这样,倾听就会更富有实效。

篇五:聆听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经常遇到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抱怨孩子不细心,懊恼孩子题目出错的原因在审题不清上;一年级的老师也常常苦恼于学生不能在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后再做题。其实,一年级学生在数学审题方面主要表现在认知上的欠缺和学习行为上的偏差。那么,怎样在审题中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思考呢?

一、把握学生视界,注意内容呈现

“能力可以培养,态度决定一切!”这是上海某公司打出的口号。审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如何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首先要拨开遮住孩子眼睛的迷雾,让学生懂得解题的关键是要寻找“题眼”,既要能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还要养成积极主动的审题习惯。

1.变静为动,再现生动的画面新教材都有配套的光盘,在这套光盘里编写者煞费苦心,将书本上一些情景图以动画的形式制作成课件。这样做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借助课件,还可以利用板贴,加上教师辅助性的语言,变静为动。例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配套用书《补充习题》一年级上册第 28 页第 1 题的教学:

师:我有 10 朵花(边说边出示“10 朵花”),插了一些在花瓶里(教师将 8 朵花插到花瓶中),老师手中还剩 2 朵花,你知道插在花瓶中的有几朵吗?

生:花瓶里有 8 朵花。

师:你怎么知道花瓶中有 8 朵花的?

生 1:10 朵花,只有 2 朵没有插,所以插进去的就是 8 朵。

生 2:我想,10 去掉几才是 2 呢?10 去掉 8是 2,所以花瓶里有 8 朵。

师:你能将老师刚才插花的过程,用最简洁的话说一说吗?

随着教学流程的推进,教师可以边板贴,边让学生自己试着说,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要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避免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干扰,将一些无关信息过多地带入数学课堂上,影响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2.走进生活,学习熟悉的数学长期以来,有一种现象“始终在坚定不移地”传承着———学生“等”老师出题目,大家已经习惯于接受一切来自课本、来自老师的习题,很少有同学想过要自己去出一些题目给自己做。我们现在使用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同样使用这套教材的地区发达可比香港,落后不亚于非洲,生活在这么大悬殊的环境中使用的却是同一套课本,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变通,就教材教教材只会让一些学生“望书生畏”。同样的《补充习题》第 2 页“比一比”中出现了天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天平带到教室里,简单地给大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条件稍微差一点的地方,可以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观看课件间接地了解天平;再次我们可以从学生经常玩的跷跷板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说无论是上述哪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至此,教学还不应该结束,不同地区的教师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教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的活动,自己出题目给同伴做。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是自己熟悉的,他们会更加感兴趣,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其实,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每部分内容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它的原型,但在许多时候,特别是计算教学中常常只是听到教师反复强调计算要认真、仔细。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会感到厌倦,对计算的审题也会感到疲劳。如果我们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情境中进行计算,学生将会有不同的体验。

3.由做变说,体验语言的魅力和以往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说理训练。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言语活动有利于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导致问题的成功率更高。一年级的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学数学,这在前几年引发了不小的争论。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验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数学,如果还像以往那样把 20 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练得滚瓜烂熟,而对“说理”却很少问津,那么这样教学的价值取向依然值得怀疑。不可否认,20以内口算的熟练掌握对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大数目的运算是有帮助的,但如果说用牺牲说理、抛弃思维的训练为前提那就得不偿失了。笔者以为,数学如果仅仅看成是数字和运算,低年级可以不学,区别也许不会太大;但如果把数学看成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载体,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材等,那不仅要从一年级学,而且要大张旗鼓、生动活泼地学。

例如,教科书第 65 页第 5 题,不同的老师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法:

教师 1:请同学们独立将第 5 题填在书上,请一位同学将你写的算式说一说。他写得对吗?和他一样的举手。(或者这样引导:哪题错了?应该怎么写?同意这种写法的举手。) 教师 2:请同学们分别说说每幅图的意思。这道题要求什么?怎样列式?

教师 3: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试着独立写出算式。小组内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对于第二题,你认为下面三道算式哪道符合题目意思?(8-3=5 3+5=8 8-5=3)说说你的理由。如果是 8-3=5,图可以怎样改?3+5 呢?比一比,三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我们可以看出前面两位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着力点仅仅放在了这道题目的本身。第一位教师就是直接让学生去做,做后组织交流汇报也只是看一下结果。学生始终处在一个“混沌的世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那样列式就对,这样写就错了;第二位教师相对来说注意了引导学生审题,但这样的教学,学生是在教师一步步地牵引下,习惯性地跟着教师,缺少自己的思考,他们也许回答得很流利,出错率很低,但你不能据此就断言,学生审题不存在问题了。换了一幅图,让学生自己独立来分析,学生是否还能让一年级学生在审题中走进数学思考够这样清楚说明图意,这就很难说了;第三位教师,抓住了这道题的“灵魂”,借助这个机会,不仅要求学生会列式,还组织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紧紧围绕三个数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审题的重要性。教学同样一幅图,前两位教师的教材处理让我们感到单薄无力,课堂缺乏生机,第三位教师的教材处理使我们意识到厚重的文化底蕴不是简单地靠各门学科的叠加,而是每个知识点的延伸与补充。

4.变生为熟,扫除认识的障碍

对于一年级学生识字少,读题有困难的情况,教师可以将“生”变“熟”。途径有以下几种:

◆注音。一些数学术语,学习中关键的字词可以通过加拼音的方法呈现。如“轻”“重”等。因为这些字词不能用其他语言代替,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频频出现,教师在这些字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为其注音,并教孩子正确读出字音,弥补识字量少的不足。

聆听花开的声音 美文

◆以图代字。前面谈到,学生在“比一比”这个单元中,经常遇到两个物体相互比较,以及在后面“认识物体”部分,教师完全可以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物体图片来代替汉字,这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字代字。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会出现人物、动物、植物的名称,为了避免因为生字造成学生审题困难,我们可以尽量采用学生熟悉的字。

二、引领学生审题,经历思考过程

1.指导读题,引起学生对审题的关注许多高年级的老师常会感叹“:现在的学生是怎么学的,连题目要求也不看就做了。”我们与其责怪学生学得不好,不如反省自己教得如何。笔者听过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很多次公开课,有的甚至是国家级赛课,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 ◆老师范读后要求学生,自己将题目要求读一遍。紧接着就问:怎样列式?(低年级) ◆指名读题。教师找个声音响亮的学生,把题目要求读一遍,有的同学可能由于紧张,读得结结巴巴,添字漏字。针对这样的情况,各个教师采取的方法大同小异,自己再将题目要求快速地读一遍,或者置若罔闻,直接让学生开始解答。(中年级)

◆默读。教师把一道题,有时候是一组题、甚至是一张纸的题目往展台上一放,连台下听课的老师还没看清是什么呢,就开始指名学生口答了。(高年级)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 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那么学生对审题也 会更加关注。

2.反复推敲,诱发学生对题意的深思这里的推敲,就是要抓住题目当中的关键字、词、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如“几”和“第几”各表示什么意思,“把右边的 3 个圈起来”圈的就是 3 个物体,而“把右边第 3 个圈起来”圈的就是 1 个物体。学生只有在审题的时候反复认真地推敲,才不会掉进编写者设下的“陷阱”,才能扫清审题中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只是口头上的说教,让他们读题时如何推敲,是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我用左手抓了 5 块糖,让每个学生都看到,然后放到右手 2 块,再将左手握紧问学生“:我的左手里还有几块糖?”学生很快答了出来,这样反复几次,我的速度稍微加快,到第 4次的时候,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做法,问:“我现在的手中有几块糖”。大家异口同声答道:“还有 3块。”当我把问题重复说了两遍,并辅以手势和面部表情,有的同学才恍然大悟。仅仅因为我把“左手”说成“手”,答案就变了。这样的游戏,我在学习连减式题后也做了一次: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往往看到“游走”、“飞走”等词,就毫不犹豫地用减法计算,我配以板贴,引导学生理解:河里原来有 9 只鸭子,先游上岸 2 只,又游上岸 4 只,河里现在还有几只鸭子?有了前面的几次教训,有几个同学回答得小心翼翼,可是大多数的孩子还会在我没提问题的时候就抢着将算式列了出来。这次,我没有直接暴露“陷阱口”,而是在一个同学回答出算式后,提问:“你们认为他的算式对吗?说说你们的理由。”认为对的,就说前面都是问河里现在还有几只鸭子。认为错的,说问题还没提呢,如果不是问河里现在还有几只鸭子呢?我很高兴学生的回答。接着我说,那还可以怎样提问呢?学生有的说:“两次一共游走了多少只鸭子?”还有同学说:“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游走了几只鸭子?”到此我还没有满足,趁热打铁继续追问:“通过这个游戏,你明白了什么?想提醒小伙伴注意什么?”

我想“,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就在于此吧。

3.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对审题的思考

对于学生的笔头作业,我们更多地关注它的结果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认真。对于错误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退回去订正,无论你的错误原因是不理解还是不认真审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评价导向,才会出现有的同学在做判断题时,不假思索随意判断,订正时连题目都不看一眼,将对改成错,或把错改成对。对于这样的学生,评价一定得讲究科学和艺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规定:一道题目如果是10 分,你做了至少得 3 分(防止学生养成不写作业的习惯);因为不理解做错的,扣 5 分,但只要你能主动请教,将错题弄懂并订正好,5 分加上去,依然是 10 分;如果明显是没有读题,或者读题不细心,导致因审题不清而做错的扣 7 分,条件订正好并且不再加分。一个人缺乏责任心,做事就敷衍了事,必然会出错。如果教师、家长对这样不计后果的盲目行事不严格要求,只会助长学生更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4.重新审视,加速学生在审题中思考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审题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将注意点放在孩子作业的结果上,对于出错的结果只归结为“不会”“不认真”,这样势必将孩子引向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上。一年级是个起始年级,是孩子系统学习数学的起点,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审题,就会加速学生在审题中思考。同样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在帮助孩子养成“审题”习惯方面有一些体会。

首先,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过于着急,只要孩子不会请求你给予帮助,作为家长就感到“焦虑”———一年级的内容这么简单,100 以内的加减法幼儿园就会了,怎么上了小学连 20 以内的学习都有困难?是孩子“笨”,在学校没学好?还是题目难,老师没讲过?在这种情形下,家长往往先在脑中将题目解答出来,再以自己的理解讲给孩子听。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心,一次次让孩子错失了审题的机会。如果你把孩子每次的作业当成是他又一次新的挑战,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听他说,帮助寻找原因,你可能会发现他只不过是在读题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或者一个新的词语他不理解而已。

其次,家长要分清读“字”与读“句”的区别。一年级,我们从刚开始帮助孩子读题,慢慢地到放手让孩子自己读题,这段时间快的可能要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可以了,而慢的可能要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各个孩子认字的多少不同,而是孩子家长的读题方式决定了这一切。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辅助孩子学习,但不能代替他。孩子年龄小,认字量不多,我们可以告诉他某个字怎么读。如果题目要求里只有一个字他不认识,你还将题目要求完整地读一遍、两遍,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依赖性。因为他会从你的语句轻重与停顿中揣摩题目的意思,也就是说你的读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题目要求的难度。

中国有句古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