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发人深省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6:28:45 字数作文
发人深省的文章字数作文

篇一:发人深省的一篇文章

从今年春季休学至今,在别人的眼中,我一直过着猪一般的生活——不用上课,不用考试,不用操心出国还是保研,不用努力,也不用做出选择。但是我的大脑从来没有停滞。我看了很多书,也尝试了一些其他的生活方式。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看似优越的环境中,我一直不快乐?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开始我就很痛快的承认了,除了高中化学竞赛的一年,我没有一天是真正快乐的。从我生下来,就是一个很乖的孩子。也许是遗传,软弱的我使得父母没有费丝毫的力气就将他们的价值观复制给了我——要刻苦学习,走在前面,做一个优秀的人。这本没什么错,大多数孩子都是这么被教育的。但是我不喜欢学习,特别是到了初中以后。我不喜欢学习,依然刻苦学习。我重视分数,重视排名,每一次学期的开始都让我陷入一种焦虑,为期中和期末考试做准备,放假后又疯狂的玩,以发泄每学期被压抑的情绪。我喜欢手工制作,喜欢玩转所有的电子产品,现在想想,也许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工程师。但是我每天都在为学习烦恼。我不喜欢语文,讨厌写作文,特别是讨厌写出老师希望我们写的作文,然后给我评语;我本来挺喜欢数学,但是它太难了,偏偏又是数学课代表,在初二的时候花了大量时间做BT的平几,却在几何期中考试拿到75分,得到数学老师疑惑的目光;中考本应完全不用担心,正常发挥就能上本校高中,却给自己非常大的压力,一定要考高分,每天的熬夜伤害了身体和情绪。此类事情不胜枚举。

我不喜欢学习,却强迫自己学习。我希望成为优秀的人,但却误以为只有“学习”优秀才能成功。我只能希望获得学习结束后那一点被延迟的快乐和成就感。

庆幸的是,我拥有一段真正快乐的日子,就是高中的化学竞赛。那段时间,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化学,但至少不讨厌,而且比较擅长。我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天命,觉得第一次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自己既不讨厌所做的事情,所做的事情又被周围的人所承认。为分数学习、为兴趣学习和为梦想学习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时就想以后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化学工作者。有了这个想法,就什么都不怕。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快乐很幸福。幸福不需要大房子,不需要好车,也不需要几十万的年薪,只需要兴趣和梦想。周围一起奋斗的同学也给了我朋友的温暖,直到现在,他们仍旧是我最珍惜的。

上了大学之后,我也不能摆脱迷茫。多年的应试教育磨灭了我们的个性,我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只是一味地满足家长、学校、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想象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然后忠实地实施。面对高考,大家是不是都有一种被强迫感?高考之后,两极分化。一部分自制力差一些的人沉溺于游戏与玩乐,在多年压制自己欲望之后痛快的释放,却在放纵中感到空虚和迷茫;另一部分自制力强的人依旧逼迫自己每天去图书馆学习,去做实验,去背书拿高分,在每天的忙碌中感到疲惫和迷茫。无论生活是积极还是堕落,迷茫是共同的。

我以前觉得我不迷茫。在大环境的感染,在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中,我希望出国读博士。出国读博士给我的印象是,很优秀,国外的环境很好,科研条件很好。毕业之后可以走学术道路,

或者找个好工作,要么定居要么海龟,拿比较丰厚的薪水,买个房子(当然现在就不敢想了),买个车,取个老婆,生个娃,把娃养大。然后呢?让娃去出国读博士,买个房子,取个老婆再生个娃。有人问山里的孩子,你们放羊干什么?放羊,卖钱,取婆姨,生娃,生了娃再放羊……

有人告诉我这就是生活,生活最终要归于平淡。OK,我觉得挺有道理,于是我开始尝试过这样的生活。我好好学习,考前刷夜,并且找了个课题组,开始研究DNA的转动扩散对FCS有啥影响,虽然我根本不懂把这玩意弄明白了有啥意义。也许我这辈子就会按照自己设想的路走下去了。

可是也许是命运要拯救或者毁灭我,让我对科研的忍耐力还不如对中学语文。在日复一日学习、考试、做实验的重复当中,有一种崩溃的感觉。我问了很多周围的人,很普遍的对话是:

你喜欢做实验么?

还行吧。

你真的喜欢做实验么?

嗯..不太喜欢。

那你为什么要出国?

因为外国科研环境好,做的研究有水平,blabla……

别扯淡!

嗯,因为出国就是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出国环境好?有钱?能找到好工作?大概这样吧。

你为什么要读博士?

因为不读博士找不到好工作。现在本科毕业工作多难啊。不读博士也出不了国。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迷茫了。我不是在为兴趣做实验,我是在为了一口饭做实验。我在做实验当中缺少热情,是达尔文刁虫子,哥伦布航海,舍勒烧白磷,李比希炸房顶的那种热情。不仅仅是做实验,我学习也只为了那最后的GPA。整个大学是一件为了别人而完成的任务。

我丢失了自己的梦想,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没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我在为了生存而生活,希望买房子,买好车,找好工作,觉得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幸福,那样会弥补自己奋斗中所有的痛苦。

很多人就这么妥协了。他们告诉我,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成熟。理想是年轻人谈的玩意。踏踏实实干事吧,每天空想着人生的意义,还不如去实验室多过几根柱子来的实在。

我不想妥协,所以我休学了。我需要一段时间纯思考,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想想自己的兴趣、理想,想想我这辈子到底该做什么,想明白了再奋斗,这一年的时间对于整个人生其实是很微小的。如果钉钉子钉到了砖上,与其加大力度砸,不如换个地方钉。说来也可笑,人们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时间还不如在超市里考虑买哪个牌子的方便面的时间多。

我首先想的是,为什么我的路越走越窄?

教育。中国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有我不假思索的顺从。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我喜欢小制作,喜欢机械,从小就拆玩具、看修汽车,做模型。有同学喜欢画画,有同学喜欢打球等等。后来我放弃了制作,因为忙于学习,但是我还能帮忙调试下家电电脑什么的;喜欢画画的人成了板报组的,却只能每周画一次。喜欢打球的成了班里的主力,却只能在不多的课余时间练习。最后大家高考考的都还不错,都进了大学。现在在忙着保研、考研或者实习。

我觉得哪怕我只是中专毕业当个汽车修理工也比现在清醒。至少不用天天花这么多时间在考虑为啥我这么迷茫。我每次看到油腻腻的齿轮和气缸就有一种冲动。我虽然只是个汽车修理工,可是我喜欢,我这辈子要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汽车修理工,我要设计出不增加能耗的自动档车或者按个钮就能换挡的手动档车。我要申请专利,办个厂子赚钱,或者找家公司应聘,平凡终老,总比我天天在实验室研究DNA这虽然重要但我不珍视的东西好。大学不仅是教人怎么考高分,怎么做实验,怎么能够拿到好的offer,怎么出国,怎么多挣钱。更应该教人独立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如果追求了自己的理想,满意自己的生活,即使成为一个修汽车的,也会和大学教授拥有相同的自信。

我想那位喜欢画画的本来也许能办个画展,那个喜欢打球的说不定能进国家队。可惜他们都准备读博士了。

对于一些人,理想不重要,因为根本就没有过理想,不知道有它是啥滋味。另一些人,有过,也知道为理想活着挺好的,可是理想不见了,只好说“年轻时候挺幼稚的”,然后强迫自己向现实妥协,相信生活总是要归于平淡的。最后一些人,觉得活着咋这么没意思呢,混吃等死吧。

教育不好,但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啊,不是那些书本能够蛊惑的了。高考完了也一定有人大喊:“老子再不归谁管了!”可是多年的顺从和忍耐已经让我们放弃了反抗,妥协变成了习惯。

再次用对话做例子:

你喜欢做实验么?

不喜欢。

那你喜欢啥?

(Blabla,挺好的爱好)

那你为啥不去做呢?

这不做实验忙么。

那你为啥不能不做实验呢?

你坑爹呢?不做实验你给我offer,你给我奖学金,你给我文章,你给我PhD,你养我啊!

发现了么?让人屈服的最好方法,不是绑个柱子把人烧了,那样在死前反而把反抗精神深深的印入在场的群众中。让人屈服的方法,是用多年的统一化教育,把我们变成价值观一样、思想一样、目的一样的人,干着大学让我们干的事。再用巨大的就业压力,让我们每天为生存担忧,不敢有一丝停顿和懈怠,甚至抽空想想理想都是奢侈的。让我们相信:我必须好好干现在干的事,否则就没有好工作,就不会成功。

想起一个关于买房的笑话,说一个劫匪劫了一堆人,让他们排队交钱,第一个交100,第二个交200,以此类推。于是大家纷纷排队,第一个人得意的说,看,哥比你们交的都少。最后大家争先恐后的交钱,连反抗都忘了。

还有一个故事,一头很大的大象被细绳拴着,很容易就挣脱,可是它不会。因为小时候就被拴着,习惯了,觉得挣脱不了,就不再尝试,虽然一试便知是如此的容易,虽然前面是自由。

我也忘了,我竟然忘了我可以不读博士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养活自己。也许不容易,也许会失败,可是有这种可能!而且我会比现在快乐。

我还有多少东西忘了?我们还有多少东西忘了?被潜规则的演员忘了也许她们可以凭实力演出。收红包的医生忘了不收红包也能救人。政府官员忘了不同流合污也可以晋升。我们永远都在以周围的环境要求着自己,逼迫自己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从来就没想过自己可以不向环境妥协,甚至改变环境。

至此我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段时间我试过不盲目的顺从而去改变,有些失败了,有些却奏效。很多事情比我们想象的容易的多,只是我们从来没想去改变。韩寒说过,在文化界,最强有力的审查不是广电总局,而是每个创作者的自我审查。最大的障碍不是社会,是人的内心。

篇二: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

去纽约还是去华盛顿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发人深省的文章)

有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纽约,一个去华盛顿。可是在候机厅等飞机时,又都改变了主义,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纽约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华盛顿人质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面包,还送旧衣服。

去纽约的人想,还是华盛顿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没上机,不然真的掉进了火坑。去华盛顿的人想,还是纽约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飞机,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纽约的得到了去华盛顿的票,原来要去华盛顿的得到了去纽约的票。

去了华盛顿的人发现,华盛顿果然好,他初到华盛顿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水可以白喝,而且商场里欢迎品尝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了纽约的人发现,纽约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领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什么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盘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纽约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6次,净赚了50美元。一年后,凭“花盘土”他竟然在纽约拥有了一间不小的门面。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靓丽而招牌较黑。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挡,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几年后,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员工,业务也发展到多个城市。有一次他坐火车去华盛顿考察清洗市场。在火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机票。这个捡破烂的人,就是当年改去华盛顿的人。

点评:著名作家柳青曾这样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是往好的方面改变,还是往坏的方面改变,完全有赖于一个人对当时情形的认识。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看法,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当然,有了这些看法之后,接下来就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这就是:认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 李江川收到后:应仔细读这篇文章,

写一篇读后感发来。

自1995年创刊以来,本刊组织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整理出了一批常见别字。《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便是在此基础上,依据出错频率和专家评议拟订的。本表以正字的音序排列,括号中的字为正字。

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3,不径(胫)而走

35,不落巢(窠)臼

37,打腊(蜡)

39,兰(蓝)天白云

41,再接再励(厉)

43,黄梁(粱)美梦

45,水笼(龙)头

47,痉孪(挛)

49,罗(啰)唆

51,萎糜(靡)不振

53,名(明)信片

55,大姆(拇)指

57,凭(平)添

59,修茸(葺)

61,磬(罄)竹难书

63,声名雀(鹊)起

65,搔(瘙)痒病

67,谈笑风声(生)

69,有持(恃)无恐

71,追朔(溯)

73,金榜提(题)名

75,趋之若骛(鹜)

77,洁白无暇(瑕)

79,渲(宣)泄

81,弦(旋)律

83,不能自己(已)

85,竭泽而鱼(渔)

87,世外桃园(源)

89,醮(蘸)水

91,装祯(帧)

93,坐阵(镇)

95,灸(炙)手可热

97,床第(笫)之私

32,一诺千斤(金) 34,峻(竣)工 36,烩(脍)炙人口 38,死皮癞(赖)脸 40,鼎立(力)相助 42,老俩(两)口 44,了(瞭)望 46,杀戳(戮) 48,美仑(轮)美奂 50,蛛丝蚂(马)迹 52,沉缅(湎) 54,默(墨)守成规 56,沤(呕)心沥血 58,出奇(其)不意 60,亲(青)睐 62,入场卷(券) 64,发韧(轫) 66,欣尝(赏) 68,人情事(世)故 70,额首(手)称庆 72,鬼鬼崇崇(祟祟) 74,走头(投)无路 76,迁徒(徙) 78,九宵(霄) 80,寒喧(暄) 82,膺(赝)品 84,尤(犹)如猛虎下山86,滥芋(竽)充数 88,脏(赃)款 90,蜇(蛰)伏 92,饮鸠(鸩)止渴 94,旁证(征)博引 96,九洲(州) 98,姿(恣)意妄为

99,编篡(纂) 100,做(坐)月子

作者:《咬文嚼字》编辑部 ( )号内是正确字。( )hao wai shi bie zi

篇三:一篇非常发人深省的文章,建议观看

一篇非常发人深省的文章,建议观看

思考1:大局上面仍然有另一个大局

思考2:公平永远有不同角度的公平

思考3:这个游戏只有站在切换器旁边的人可以决定结果

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

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

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

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

很不巧的,火车来了

(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

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

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 你会怎么办?

据说大多数人会选择救多一些的人,换句话说,

牺牲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玩的小孩...

但是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

那一名选择停用铁轨的小孩显然是做出正确决定

脱离了他的朋友而选择了安全的地方

而他的朋友们则是无知或任性的选择在不该玩耍的地方玩

为什么做出正确抉择的人要为了大多数人的无知而牺牲呢?

这篇文章蛮发人深省的,看完了感触很深!

我们常被教育要顾全大局,但公平吗?

似乎当大家都做的理所当然的时候,

我们就必须随波逐流,否则就会被放逐而不容于世,

如渔父中那位老翁劝屈原所说的: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当一个人太坚持自己是"对"的,

最后的下场可能就是被牺牲的可怜鬼!

又有谁会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只会嘲笑他的愚蠢!

我们已经进了社会,学习的就是圆滑的做人,

当你是主管,就像文章中那位切换轨道的人,

内心的正义与现实冲突时,你会如何抉择呢?

不过换另一个角度,如不选择切换轨道

因为,那群小朋友一定知道那是活的轨道

所以,当他们听到火车的声音时,就会知道要跑!

但若,将轨道切换后那个乖小孩必定惨死,

因为,他从来没想过火车还会开到废轨道上

所以,你认为呢?

或许这样的想法与理念,

到了人老时才会发现

自己成为一个不断被牺牲的可怜鬼,

但这个社会又为什么要把是与非颠倒来又颠倒去呢? 另外,再想想,一条铁道会被停止使用,

是否代表着这个铁道有着潜藏的危机呢?

如果切过去之后,被牺牲的就不只是一个或一群小孩了, 而是整车的乘客呢?

篇四:说深刻独到理写发人深省文

说深刻独到理写发人深省文

作者:闵长春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2013年第01期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几条重要的评分标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深刻独到、发人深省的文章呢?

首先要“想”得深刻。没有深刻的思想,就写不出深刻的文章。思想源自生活,平时要关心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经常阅读书报,积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包括文学作品和现实中的人和事;对耳闻目睹的人或事,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把五官感受到的信息,在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仅仅满足感官之怡。只有时刻关注生活,深入感受生活,深刻思考生活,这样才能不停留在生活的表面,使文章逐渐走向深刻。一言以蔽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其次要“写”得深刻。有了深刻的思想,要把它形成深刻的文章,有如下几种方法。

1.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大处着眼”是说为文要有独到的眼光和高远的立意,“小处落笔”是说用来表达深刻意旨的写作对象要小,要具体。如《病梅馆记》,作者要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实现他政治改革的理想,这个立意够高远的了,但他却以江浙一带种梅人为取悦买梅者的趣味而病梅、夭梅入笔。看起来写的是种梅的小事,实际上反映的是压制、迫害人才的大问题。把发生在生活中的小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上去思考,不就事论事,这样就能写出滴水藏海的深刻文章。

2. 纵向延伸,探究因果。要学会“以问引论”,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这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只有探究到事物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提出解决办法。例如,前段时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新闻:记者问一个农民工“你幸福吗”,农民工回答“我姓曾”。对这样一个看似搞笑的无厘头回答,可不能一笑了之。他为什么打岔?他不想说实话。他为什么不想说实话?他不敢说。他为什么不敢说?因为他既不幸福,又不好当着央视记者说出来。这样几经追问,就能深层次地想到,政府要想人民真正有幸福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让百姓知无不言,还要营造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

3. 多方联系,比较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比较才能突显事物的特点,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例如,《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看到,前洞“夷以近”,游人甚众;后洞“险以远”,游人甚少。通过比较,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人生哲理。一次平常的登山游览,经作者这样一思考,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就从细微处写出了深刻的思想。

4. 发散思维,辩证说理。对同一个事物(问题)多角度审视,就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不能言。例如常见的辩证命题,是“知足常乐”还是“不知足常乐”,一般来说,通过举例论证都可

以充分证明其中任何一个观点:人生乐在知足,或人生乐在不知足;或者换一个角度讲,物质生活上应知足,精神追求上应不知足;还可以由己推人,讲到生活上对自己来说应知足,关心别人生活应不知足。但这些都是常人所见,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辩证法因素”,则可以讲在生活或工作中,都应该既有相对的知足,又有绝对的不知足,既有阶段性的知足,又有长远的不知足。这样的观点更符合生活实际,更有认识价值和警示意义,因而就更有启发性。

5. 由表及里,揭示本质。就是说不要就事论事,要揭示其本质、根源、危害或造成的影响等,或把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理、现象联系到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说理深透。凡事往高处站一站,往深里想一想,就可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如时下不少人热议的吃肉怕激素、吃菜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住房怕“豆腐渣”。这些议论说明什么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商家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而不择手段,坑害消费者。见利忘义,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忘记了以诚信为本的真谛。另一方面,又反映出职能部门监管的缺失、腐败等问题。如此分析,这“四怕”的表里就明白透彻了。

【佳作引领】

有所畏惧

郭庆晨

自古以来,圣人们就明白这样的道理:人生在世,就需有所敬畏。也就是说,要秉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操守。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荀子则认为:“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他们不但指明了敬畏的对象,而且把有无敬畏精神视为“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由此可见,有所敬畏对于人们安身立命的重要程度。

有所畏惧能够使人严于律己、谨慎为官、堂堂做人。东汉杨震经过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闻知恩公到来,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拜访杨震。杨震不受。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夜幕无知者。”杨震来气了,反驳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南宋的王十朋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不欺室”,并将《书不欺室》诗作为座右铭。诗曰:“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先畏自家知。”正因为他“畏鬼神”“畏自家”,为官十几年,倾心尽力为百姓造福,被当地百姓视为清官、好官、为民之官而念念不忘。

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比如何进,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这时,有人提醒他宦官张让等人(即“十常侍”)要谋反。可何进无所畏惧,说:“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这是恃权而无恐。

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他所仰仗者,一是赤兔宝马,一是方天画戟。所以他无所畏惧地说:“吾有画戟、赤兔马,有何惧哉!”可是,在白门楼,他的马和戟相继被不满于他的部下偷走,降了曹操,他本人也因为失去了坐骑和武器而被捕,成了曹操的阶下囚,最后被缢死。这是恃器而无恐。

事实证明,有所敬畏、自知自律常常与成功为伍。这是因为,无所敬畏的人不懂得人并不能主宰一切,需要敬重“神灵”、敬重自然、敬重百姓。既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所谓的“无所畏惧”也就只能是盲目的“无畏”,顶多也就是蛮勇罢了。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精神”实在是相去甚远,不能同日而语。

《有所畏惧》是一篇见解独特、视野广阔、立意深刻高远的议论佳作。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 广泛联系见深意。古往今来,大无畏的精神历来为正人君子、仁人志士所推崇,而“畏惧”则是懦弱、胆小鬼的代名词。本文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人当有所畏惧”的观点,可谓推陈出新,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紧接着,作者将有所畏惧同古之圣人、安身立命结合起来,表现出更深层的人生思考;并自然地联系到“有所畏惧能够使人严于律己、谨慎为官、堂堂做人”的为人为官之道。并警醒为官者要为清官、好官、为民之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可见一斑。当然,作者并未止于此,而是由此提升到敬畏自然、敬重百姓,敬重客观规律的高度,足见其立意之高深,见解之深刻。

2. 旁征博引显厚重。作者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广阔的阅读视野,论述道理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孔子的君子三畏、荀子的君子小人的分野、杨震的四知佳话、王十朋《书不欺室》诗座右铭,还有那《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如话家常,娓娓道来,汩汩而出,让读者于厚重中领略出几分议论的分量。

3. 比较鉴别现高下。为了使有所畏惧的观点服人信人,作者在强化有所畏惧的同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对无所畏惧者,也进行了条分缕析,雄辩地指出他们过高地估计自己,有恃无恐而最终栽了跟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巧妙地联系《三国演义》中何进、吕布的命运,指出无所畏惧者或恃权而无恐,或恃器而无恐,联系现实生活,反观社会,其隐含的寓意,无疑是发人深省的。

篇五:推荐一篇感人至深而发人深省的文章。(共三回)

推薦一篇感人至深而發人深省的文章。(共三回)

【邁向中醫之路】之一

我在台大醫院12D的日子(一)

十年過去了,夜深人靜時,看著父親的照片,台大醫院12D,那棟在中山南路上嶄新的高聳建築,又映上我心頭。下了坐了多年的新店客運,穿過景福通道,那是 一條連接台大醫院舊大樓和新大樓的一條地下道,連接了公園路和中山南路的新舊大樓。走進一塵不染的電梯,直上12樓,出電梯,轉個彎,上面寫著,「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

我的心也隨之下沉。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剛退伍,回到學校當助教。在當助教時,我申請到了美國的學校,也很僥倖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雖說不是長春藤名校,也是個有頭有臉的學校。給我獎學金的,是個IEEE Fellow。想到能一圓我的美國夢,心中的激動,是難以言喻的。

一通電話打亂了我的計畫。母親打電話來說,父親要住院了。我不敢相信,印象中的父親,是個高大的北方漢子,雖然中年後稍發福,但是每週爬山、天天遛狗鍛鍊出連感冒都很少的體格。原來,昨天搬東西時不小心砸到腳,流了點血。本來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可是這小小的傷口竟然血流不止,父親覺得事有蹊蹺,就到了醫院,醫生說不太對,血小板似乎沒有凝血的功能。剛好台大醫院有一位血液科專家,每週一次在我家附近的醫院駐診,他一看說,馬上得到台大醫院住院檢查。就這樣,我帶著父親住進了台大醫院12D。

那是1996年的元旦,剛住進去,就開始放元旦假期,所以只是抽了血,診斷還沒有出來。醫院裡冷冷清清的,我跟著父親在院裡隨處逛,他告訴我:「我覺得我沒有事,除了腳上流點血,我一切都覺得很好。」看著一個個做完化療的光頭病人,我的心裡不寒而慄。

那時,我連什麼是化療都不知道,只知道要打一種針,會去殺癌細胞。父親住的病房,是個二人房。他住進去的時候,已經住了一位「林先生」。我認識的林先生,是 一個總是戴著小扁帽子,帶著口罩,穿著脫鞋,帶付眼鏡,文質彬彬的男士。有時他會拖著自己的點滴瓶,到處走走。他很喜歡跟我講話,可能看我是個年輕小伙子。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他的妻子,帶著他剛上小學的女兒,我才赫然發覺到,他也許沒大我多少,最多大我十來歲。後來我問了他,原來他才三十多歲,常在大陸做生意。有一次他感冒,坐在大陸內陸的船裡,趕著去談生意,他咳嗽咳到要用一個枕頭按住自己的胸口,再趴過來,用身體壓著胸口,才能勉強睡一下。他回來後,立刻來台大醫院檢查,很不幸的,他得到了白血病。到父親進醫院時,他已經做過了很多次化療。他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化療的事,如何看血球報告,什麼叫緩 解,緩解後多久又會復發,作化療要注意些什麼,甚至連血液科每個醫生的個性,和一些不為人知的小道消息,他都瞭若指掌,我覺得他知道的好多,所以常常跟他聊天。

過完元旦,報告出來了,當然,沒能逃過,正式的病名,叫做「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馬上開始打化療,從此,我父親開始,每天身旁都有一個小機器,每隔幾秒鐘,會轉一下,擠幾滴化療藥進入身體。為了可以方便打化療,還在胸口做了一個人工血管,這樣就不用每次找血管。事實上,化療做了幾天後,已經很難找到可用的血管,不作人工血管也不行。

很快的,父親也加入要帶小扁帽的行列,每天起來,枕頭上掉滿了頭髮,看得令人怵目驚心。這叫做「副作用」,沒什麼的,醫生說。但是,我看到的是,父親一天比一天虛弱。每天下午,要放榜一次,就是今天早上的驗血報告,我很快的也搞清楚了門道,就是要看「壞」的白血球有沒有變少。看了幾天,我發現不止「壞」的白血球會變少,「好」的白血球也會變少,「好」的紅血球也會變少,連「好」的血小板也有時候會變少。我奇怪,父親進來不就是因為血小板的問題嗎?怎麼連血小板也會變少?那我化療到底要治什麼?

沒人會給你答案。每天會有巡房的時間,時間一到,父親的主治醫師,跟著前呼後擁的實習醫生,一大堆人到了病床旁。我當然也要立正站好,等候宣判。父親常想問些問題,醫生有時會說,「你別說,我可以看報告」。報告看來看去,不外乎「壞」白血球少了多少,但是「好」的也殺了不少,要注意感染之類的事。我在林先生那裡,早就聽說了「好」的白血球變少,很容易感染的事情。沒想到,父親很快的也有了感染的現象,發燒不退。抗生素一包一包的打,各種藥輪番上陣,甚至, 父親開始喘,吸不上氣,原來紅血球又低了,氧氣沒辦法帶到身體的各處。沒關係,血一包包的輸。最後,父親的腹股溝處,長了個大瘤。說是淋巴感染,要割掉, 所以我們又進了開刀房。整來整去,好不容易一切都過去了,終於,父親被宣判「緩解」,可以出院。那時,我天真的以為,那就是好了,歡天喜地的辦了出院手 續。林先生說,緩解也許只有一年半載的時間,我想,我們沒那麼衰吧!

沒想到,我們很快又再回到了台大醫院。

(待續)by 柱子

March 25th, 2009

知恩 (2009-4-02 17:52:42)

【邁向中醫之路】之一

我在台大醫院12D的日子(二)

回到家裡的父親,的確過了幾天好日子,但是,一兩個月後, 在門診回診時,開始發現那些「壞」的白血球,又開始蠢蠢欲動。有一天,剛好我在家,父親的眼睛裡,一片血紅,很清楚的可以看得到, 眼白的部分幾乎被血覆蓋。經驗告訴我們,血小板可能又低了。我們決定立刻帶父親到台大醫院急診,這是我第一次去台大醫院的急診室。到了那裡,我看得呆了, 那是晚上約十一點,進進出出的人絡繹不絕。車禍的,流著血的,哭著喊著的,大人帶著小孩的,有警察,有老百姓,人人面無表情,醫生護士穿梭其中,消毒水的味道瀰漫在整個急診室裡。

看看手錶,明明是個接近午夜的時分,這裏竟如此的熱鬧。急診室沒有足夠的床位,父親被分到一張臨時的病床,就放在走道上,我們也沒有什麼好怨的,因為整個急診室的走道上都是病床,還有人分不到病床,我們能有一個位子就很幸運了。父親很累就睡了,我沒有地方

睡,只好靠著牆勉強打個盹。我那時想,台灣的混蛋官員們都該帶著你們的爹娘來這裏住一個晚上,看你們還要不要把大把的銀子拿去捐給那些名不見經傳的蕞爾小國,而讓自己的國人們受這樣的罪。在這裏,一邊一國、一國兩制關我什麼事?你們把錢捐給第三世界國家,沒想到離總統府這麼近的地方,竟然就活像個名副其實的第三世界?

夜裡被驚醒,哭叫之聲此起彼落。原來有位也躺在走廊病床的病人往生了,家屬哭的昏天黑地,連父親都被吵醒,不知他心中有何感想。我倒覺得,這種地方生不如死,就算是個沒病的人進來久了也得生病,特別是這裏都是重病,真佩服那些在急診室工作的醫生護士們,以前看「急診室的春天」,總覺得他們工作很刺激,現在自己來了一趟,懷疑怎麼大學聯考醫科是第一志願,父親當年還一直鼓勵我念醫科,我就是不要。慶幸自己當年沒走這一行。

住了兩天,我們終於等到病房,再度回到12D。一則以喜一則以悲,喜的是,終於不用在急診室那可怕的地方住了,悲的是,又要開始作化療了。因為我在12D已經從一無所知,到現在已經成了老鳥,我常常會到處逛逛,認識一些新的病人。12D裡,不止有大人,也有好些小孩,他們每個人的床前,都有一個我看了也看不懂的病名掛在那 裡,甚至連小嬰兒都有,叫做「新生兒白血病」。我也知道了什麼叫骨髓移植,很多病人就在等,等到有人能提供骨髓。我就遇到一位病人,他好不容易等到了,我和家人都替他高興,沒想到他換完人就走了,後來我聽說是一個對我來說新的名詞,叫做「排 斥」造成的。可是不是骨髓已經對上了嗎?對上了還有排斥的問題那叫什麼對上?後來的日子裡,我又聽說了好幾例的排斥,後來我看到要去做骨髓移植的人,都抱著看他最後一眼的心情,我不懂連慈濟功德會都在推廣的東西,為什麼在我周圍都不成功?這裏面到底有什麼我不知道的秘密?

我的經驗越來越多,有一次,我幫一位台中來的許太太推她先生去做放療,放療我知道,就是死馬當活馬醫。許先生是一位很壯的人,推起來很重,不知為何,他要去照一種檢查, 必須喝很多水,但是不能尿出來,我看他這麼大一個男人,憋著尿,頭上都冒出了斗大的汗珠。好不容易作完了,他連去廁所都來不及,護士給了個很大的袋子,他尿了進去,我一直到現在都不能忘記,那那一大泡尿,多到我不敢相信。很遺憾的是,許先生放療後很快就走了,至少我曾經幫過他的忙。

有時候我覺得,對家屬來講,病人走了是一種解脫,特別是病人最後的日子裡,化療就算了,來個放療如何,放療不行吃不下飯了,再打蛋白針,最後會痛就打嗎啡。到最後一定是喘不過氣,再作氣管切開,奇怪的是,我就沒看過氣管切開以後能活幾天的。可是在旁邊看的家屬,那心痛得,非筆墨所能形容。被恐怖份子抓到的折磨也不過如此吧!

在醫院待久了,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對那時剛進社會的我,實在也是一段不同的經歷。有一次,遇到了一位剛進來的病人,他竟然是我大學大我好多屆的學長,我們還是同系的。他說,他被公司派到美國矽谷,帶著一隊工程師,日以繼夜的完成了一顆晶片, 晶片完成了他也累倒了,回到台灣,竟然是白血病。他是這麼的年輕,充滿了活力,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他的保險很好,自己住一間,桌上常有公司同事帶來的鮮花。很快的他也開始打化療,戴上了小扁帽和口罩。之後我父親進進出出台大醫院,我也不常看到他。最後一次我看到他時,他推著一個點滴瓶,帶著口罩,他問我,你知道這裏裝的是什麼嗎?他說,這是嗎啡,一般人想買都買不到的。我才知道,他的癌細胞在化療後已經蔓延,身體各處痛的不得了。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就是引鴆止渴,打嗎啡來麻痺自己。我心知他已然無救,果然,這位學長很快就過去了。算起來,他比我父親進來的還晚,卻走的更早。

(待續 by 柱子)

March 25th, 2009

知恩 (2009-4-02 17:53:32)

【邁向中醫之路】之一

我在台大醫院12D的日子(三)

父親的情況時好時壞,「時好」的意思,是說「壞」的白血球 又被壓下去了,「時壞」的意思,是「壞」的壓不下去,好的倒殺了不少。他開始會喘,會咳,夜裡會熱的睡不著,曾經壯碩的他,開始變的枯槁。有一次,他突然對我說,他發現化療有一個好處,就是煩惱他多年的香港腳竟然不藥而愈。我想,這麼毒的藥,連香港腳的霉菌都想逃了吧?又有一次,他說,化療以後很方便,再也不用刮鬍子了,因為鬍子長不出來。看在家屬的眼裡,這很難跟「康復」兩個字連在一起。

但是,我們台大醫院血液科的王牌教授們不這麼想,他們依然有住院醫生開道,有實習醫生前呼後擁,也依然一張撲克臉。父親總想從他們嘴裡聽到些什麼,不過你最好別問,因為他們要忙著看數據,眼前這個人是貓是狗,不太重要。他們覺得,這些治療是正確的,不過劑量可以再加重些,次數也要變頻繁些。記不得進出台大多少次了,住院可以化療,門診也可以化療,台大醫院成了我們最常進進出出的地方。

那時,離我要出國唸書的日子越來越近,父親的病情不見起色,反倒虛弱了不少,能不能出國在金錢上已經不是個問題,問題是該不該出國?父親堅持,有沒有我在 旁邊,對他的病,影響不大。從小,父親都一直想讓我出國唸書,他曾說,從我出生那一天,他就在幫我存出國唸書的錢了,反而當我告訴他我拿到全額獎學金時, 他還有些倀然。長大之後,我才瞭解到為什麼父親一直想讓我出國唸書。我的祖父很早就過世,父親在七八歲的年紀,從河北跟著學校撤退,他在上海、杭州都唸過 書,最後整個學校到了台灣。他常說,他小時就看過鬥爭死了的人,一路上逃到台灣,生離死別看得多了。他的前半輩子,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好不容易,到軍中學了一技之長,跟著當時的美軍顧問團,學會了無線電的技術。退伍後作了個機關裡的公務員,也管一些無線電的器材,所以我從小看過最多的書,是一本叫「無線電界」的雜誌,到現在我還記得裏面漂亮的插圖,長長的天線,和父親幫我銲的第一台只會轉彎不能倒退的白色遙控車。他常說,如果不是戰亂,他可以讀更多的書,甚至,當年在美軍顧問團的時代,他可以出國進修,可是因為家庭的因素他放棄了,所以他很想讓我出國看看。我到現在,如果能說有什麼成就,都要感謝父親在他自己最危殆時候,能讓我完成了學業。

1996年八月,我到了美國,開始讀碩士。照顧父親的重擔,落上了母親和我的姊姊和妹妹。從每週的電話裡,我知道病情還是時好時壞。就這樣過了將近兩年, 包括其中一次因父親感染嚴重,趕回台灣,後來又救了回來。終於,我最害怕的事情還是來了,大姊夜裡打電話來,哽咽的說這次可能真的不行了。天亮,我帶著妻子,飛馳在往洛杉磯的高速公路上,還記得,趕進機場時,已經聽到在廣播我們兩人的名字。到了台灣,進了醫院,眼前的那人哪還是我認識的父親?當年精壯的北方大漢,現在已成了乾枯的瘦小老人,那天夜裡,我抱他去上大號,他用盡全力,拉出小小的一顆屎。他沈重的喘息聲,一次一次的越來越深,像是吸不到

下一口氣。當時,已經打了強心針了,但是他還是離我們越來越遠。最後,我們簽下了不急救的同意書,他就這樣過去了,痛苦的過去了。

人走了,也解脫了,我們也解脫了。痛苦終將過去,但是這個治療的過程,在我心中成了永遠抹滅不去的痛。西醫對白血病的治療,我從崇拜,到疑惑,到否定,一直到多年後,我無意間逛上了漢唐倪醫師的網站,我才恍然大悟。他一個一個的醫案,就像一記記的重拳,打在我的心口。我迫不及待的讀完了他所有的醫案,看完了所有的文章,我才瞭解到,原來我所經歷過的,竟然是一場荒謬的鬧劇。

當我看到倪醫師的網站提到「陽不入陰」這個現象時,我看到的是化療後父親一次次夜裡坐起來,說身體熱得不能睡。當我在內經裡讀到「腎主髮」這個觀念時,我看到化療後枕頭上一撮撮的落髮,和上氣不接下氣的父親。當我知道「男人的鬍子,就是相當女人的月經」,我看到那長不出鬍子的臉龐。當我知道「十棗湯」可以去肺積水時,我馬上看到你們手裡的大針筒,刺進我父親的胸膛去抽肺水。當我學到倪醫師的健康六原則可以自己知道你們的治療有沒有效時,我想到你們叫我父親不要說話,你們看數據就可以了。當我知道人體必須陰陽調和時,我看到化療後正氣崩潰、奄奄一息的父親。

為什麼?為什麼我們兩三千年前就知道的道理,在兩三千年後的今天,你們所有的治療都是反其道而行?

親愛的台大醫院醫師們,請問我父親的例子,化療以後活了三年,這算是化療成功呢?還是化療失敗?還是你們要說,以三年的「存活率」來講,是成功的這種鬼話來讓下一個倒楣鬼來作你們昂貴的化療?做完以後過三年沒有生活品質的日子再痛苦的死去?

所以我要學中醫,正統的中醫。

by 柱子 (全文完)

March 27th, 2009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