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森林之歌纪录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0:24 字数作文
森林之歌纪录片字数作文

篇一:赏析《森林之歌》系列生态纪录片

赏析《森林之歌》系列生态纪录片

“二月,毛竹林让被积雪覆盖。幼小的笋已经在地下休眠了三个月。远离灌木丛的竹梢,是碧凤蝶的安身之所。在化蛹成蝶的前夕,它们将身体藏匿在枝叶间隙。竹笋和蝴蝶,都在黑暗中等待光明的召唤。”这是《森林之歌》第十集——《清影 竹语随风》的一段解说词。影片的开头,镜头聚焦在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的一片毛竹林里。竹子密密麻麻,翠绿、挺拔,同样碧绿的碧凤蝶的蛹高高地挂在竹梢上,十分幽静的,春风拂过,随着竹子摇晃,让人分不清是叶子还是蛹。这是我第看《森林之歌》的第一个镜头,它记录的景象非常美丽,竹笋在白雪下,孕育着勃勃生机,蓄势待发,盼望着白雪融化后的第一场雨的降临,拔地而起,直追成年的毛竹;而竹梢上的蝴蝶蛹,也同样在等待着冬雪化尽、破茧成蝶的时刻。白色和绿色为背景,蕴涵着生机和盼望;寂静中,悄悄地准备着热闹的开始,只看一眼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森林之歌》是由中国拍摄的550分钟的纪录片,花了摄制组长达4年的时间,共11集。,前3集总体描述我国的森林分布、面积、生物多样性等情况,后面8集各指向一片有地域特色、气候带特征的森林类型:秦岭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红松针叶林、新疆胡杨林、藏东南高山林地、南海热带雨林、云贵高原山地森林、武夷山竹林、海上红树林。这些地方大致反映出中国原始森林的版图构成。

它拍摄的每一个森林类型都以该森林中的特色植物为主角,以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特色动物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现它的生存环境,以及动植物生态链,建构一个动物与植物和平共生的神奇“家园”。在海南岛的陆地尽头生长着一种叫海桑的红树,树根扎在柔软的滩涂里。泥沼中的招潮蟹在退潮后活跃在红树根下,以泥中的有机碎屑和凋落的叶子、花朵为食。鹭鸟生活在树上,用凋零的枝叶搭建了一个简陋的窝。在小鹭鸟还不会飞的时候,鹭鸟父母们每天都在海边捕食鱼虾,然后回到鸟巢把经过嗉囊消化的食物吐出来喂给幼鸟。滩涂、大海、红树、招潮蟹、鹭鸟、鱼虾是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奇妙的生态系统,彼此之间有着微妙的平衡,一旦打破这样的平衡,等待它们的都是灾难。同样,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生态系统也如此,而且更加敏感、简单。春天,泥土中的尺蠖孵化后,会去补充准备交配所需的能量。它们不约而同地爬到距离自己最近的胡杨树上,啃食胡杨树的绿叶,那年的天气越炎热干旱,它们就吃得越多。因为它们吃掉了大量的绿叶,使胡杨树的水分蒸发减少,从而能够挨过酷热干旱的折磨。胡杨树为尺蠖提供营养,尺蠖使胡杨树保住水分。两者的合作让双方都能活下去。

纪录片中讲述的不止是这些美丽的生灵和奇妙的生态系统,还阐述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间接地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武夷山的山谷里居住着淳朴的农民,在他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竹子的身影,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在竹子成熟的时节,他们会进入竹林里采竹,对象是五六岁的成年毛竹,有固定的数量范围,不会多阀。胡杨树会将体内多余的盐碱通过汁液排出体外,形成盐碱结晶——“胡杨泪”。沙漠中的居民学会采摘胡杨泪用来制作面食——桂麦奇,将胡杨泪溶解在和面的水中,和好面团后,将它压成饼状,埋在炙热的土地里。不一会儿,就能烤熟。长白山小兴安岭上生长着被誉为“活化石”和“植物大熊猫”的银衫。因为一枚银杉的生殖细胞从形成到种子成熟需要三十一个月的时间,导致了种子和幼苗的过早死亡。但植物研究人员正尝试用其他方法让银杉林重现。

另外,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可以传递希望的纪录片,影片中记录的不只有大自然生灵的挫折和苦难,还有幸运、幸福和希望,生生不息。春天来临,雄性碧凤蝶就开始了它生命中的最重要的旅程——寻找雌蝶交配。还没有化蝶的时候,就

已经有捕食者盯上它们了。有些不幸跌落竹梢的蛹,等待它的是被其他动物吃掉的命运。但那只是少数,大部分的蛹都能成功化蝶。离开蛹之后的碧凤蝶不能马上飞翔,必须等待阳光为翅膀充能后才可以飞。这时,它们得抓紧时间爬到竹子高处,躲过捕食者。其中,也有不幸的蝶儿被吃掉。在飞向雌蝶的途中,它们会遇到浓雾、大雨这些不利天气,但仍会拼尽最后的力气向前飞。体力在一点一点地消耗,有不少的碧凤蝶在途中死亡。可喜的是,还有很多碧凤蝶找到了爱情,将生命和希望在下一代中延续。毛竹也要面临同样的考验,在猴子发现嫩竹的气息之前,要快速长高成熟。不然,也会变成猴子的美餐。幸运的是大部分的竹子都逃过了厄运。还有胡杨树,在干旱高温的沙漠中让种子随风飘洒,一颗老树上的种子几乎过百万,绝大部分都飘落到干旱的沙漠中枯死。但总会有许多飘到洪水流过的河滩上,吸水,生根,发芽,多年后又会是沙漠中的翡翠。生死轮回,生命和希望延续,生生不息。

篇二:纪录片《森林之歌》作品特色分析

纪录片《森林之歌》作品特色分析

摘要:《森林之歌》是我国首部大型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时间精心打造。该片系统的记录并介绍了中国的森林版图,本文从其影片类型选择、叙事手法以及视听效果等方面对《森林之歌》的作品特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森林之歌》;影片类型:叙事手法:视听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01

历时4年拍摄的《森林之歌》是我国首部大型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它让我们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我国原始森林的版图构成以及了解了珍稀动物、植物风采。之前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类记录片都是由国外拍摄,翻译后引入中国。记录片《森林之歌》打破了这个局面,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一、影片篇幅宏大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生存的永恒话题,也是文化领域一个长盛不衰的创作主题。自然记录片作为一种通过纪录影像来表现和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创作形式,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中的主流题材之一,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自然电视纪录片在选择影片类型上往往趋向大型的电视纪录片,《森林之歌》也不例外。大型记录片的包容量大,一般篇幅在3小时以上,这样的篇幅有助于系统的表现记录片的主题。《森林之歌》共550分钟,分为11集;前2集属政论篇,后9集属自然篇。

其中第一篇是总论,其余8篇描述一种森林类型:秦岭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红松针叶林、新疆胡杨林、藏东南高山林地、海南热带雨林、云贵高原山地森林、武夷山竹林、海上红树林。与篇幅较短的电视纪录片相比,大型电视纪录片更能达到完整的传播效果,而对于自然纪录片而言,丰富的材料、画面、内容更加容易给人真实性,更能够达到震撼人们心灵的效果以及唤醒人类保护生态的意识。

二、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的艺术。自然纪录片要在一集几十分钟时间之内介绍一种或几种生物,这需要把对象当作戏剧角色来塑造,截取它们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细节片断,使观众接受到创作者要传递的信息和情感。《森林之歌》鲜明的特色就是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津津有味地讲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该片几乎每一集都由一个故事组成,其中有对王位的争夺,有对爱情的忠贞,有残忍的厮杀等。每个故事都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

由于其纪实性的性质,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不同于影视剧,一般没有虚构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是纪录片如果仅仅平铺直叙,就激发不了观众的兴趣,于是在纪录片中设置兴奋点这一观点应运而生。设置兴奋点就是在真实题材的基础上,合理加入细节、铺垫、悬念、高潮等戏剧化元素,使观众对记录片产生期待情绪,使得其更具故事性和观赏性。《森林之歌》中得典型的例子是《云横秦岭》一集中的猴群的故事。猴群作为故事的主体,第一个兴奋点是猴王甲板与母猴园园的孩子小园出生,之后小园误闯毒蛇地盘制造了第

二个兴奋点。正值壮年的流浪公猴八字头觊觎猴王宝座,它对猴王的第一次挑衅是又一个兴奋点,可惜它大败而归。之后故事到达了高潮,甲板引起了家庭成员的不满,八字头趁机夺取了猴王宝座。猴群的故事中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的悬念、意外,这样就把观众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紧张、感伤、同情或是会心一笑。

在纪录片中,故事并不是吸引观众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形式,是承载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森林之歌》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作者的思想化为纪录片的内容呈现给观众。通过全片11集中的众多故事,向观众呈现了一片片生机蓬勃的森林,让观众领略到在神秘的森林中还蕴藏着妙趣横生的故事。

三、意境优美,打造视听盛宴

视听艺术是电视媒体的优势,也是自然纪录片讲述故事的基础。只有画面、声音先吸引住了观众,所讲述的故事才能被观众认可继而感动观众。在《森林之歌》中,为了营造意境,创作者用精心选取的画面配以音乐,有时也配上简短的解说,来触动观众的联想。如“秋天来了”几个字说完之后,并不急于讲故事,而是先把森林里秋季的美景用几个远景、全景镜头配上优美的音乐尽情展示,给观众以遐想的空间,然后才回归正题。相比西方自然纪录片中大量采用动感较强、视觉冲击力鲜明的中近景,《森林之歌》更擅长使用较长的远景或全景镜头配上舒缓深情的背景音乐作为一集或者一个段落的开始或者结束。

中国自然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别重视对背景音乐以及旁白的运

用。《森林之歌》的背景音乐就让观众在欣赏森林画面的同时,情绪也伴随着音乐起伏。雄浑甚至含有几分悲凉伤感的音乐融汇于画面中,将瑰丽壮美的森林风光优雅地展现,达到了视听的同步震撼效果。《森林之歌》还大胆尝试加入大提琴优雅舒缓的音乐类型、还有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更不乏有如芭蕾舞乐般的轻快的曲调,在此基础上还创造性地融入中国古典音乐,渲染出一曲曲动物们的爱恨情仇。还有的音效来自京剧,当画面上的招潮蟹扛着大螯的时候,黄猄蚁悄悄出现在竹节虫身边的时候,恰到好处的京剧鼓点,营造出悬疑和恐怖气氛。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为与画面上不同地域的特色相配合,片中还采用了地域特色浓郁的音乐,如西北的打击乐,不同的音乐展示给观众不同的风情。

《森林之歌》以其多样的镜头、创造性的剪辑,融合同期声、现场声、解说和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受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在被唯美的画面所震撼,也接受着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四、结语

作为我国首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充分认识到了宣传我国真实的生态文明、迎合本国观众的观影习惯、融入本民族音乐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外的观众对中国将会更加感兴趣,中国广阔的自然地貌、悠久的文化遗产都可以作为纪录片的表现对象,中国的纪录片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韩玉萍.看中国电视人讲述中国森林的故事.中国艺术报.2009

年6月5日第006版.

[2]杨玉洁.森林故事——对大型自然生态纪录片的纪录.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2).

[3]王海兵.客观纪实和主观情感——电视纪录片〈回家〉创作谈.声屏世界.1996,(3).

篇三: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探析

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探析

【摘要】

本文认为,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在于四个方面:

即“让动植物自己讲故事”;创作手法艺术化;人文化的叙述方式;

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

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成功原因;市场化

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荧屏内外

热评如潮,众说纷纭,但无一例外表达了对这部被称为中国首部大

型自然类纪录片的支持与关注。该片播出后的收视率为0.76﹪,为

从2007年9月份到2008年1月份的同一时段(中央电视台第一套

节目晚上10:40这个“亚黄金”段)最高收视率。一部自然类纪

录片引起如此强烈反应,这在中国纪录片史上还是不多见的,而此

前引起反响的几乎都是人文类纪录片,如中央电视台的《故宫》、《大

国崛起》,上海电视台的《毛毛告状》、《德兴坊》等。

自然类纪录片一直是一个高制作成本的片种,而成本的回收是需

要高票房、高收视率;同时作为商业类纪录片,首先是针对观众,

考虑的是观众能否接受。《森林之歌》的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观众

就相当于前面那个1,而意义就是后面的无数个0,可以是100,是

1000,也可以是10000,但就算片子再有意义,观众不看,没有前

面那个1,你得到的也只能是0。”如何让片子吸引观众的眼球,获

得收益回报?我们认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让动植物自己讲故事”

用镜头讲故事,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是bbc等国外自然类纪录片

保持高票房的一个秘诀。“用故事的形式表现,用动植物的视角看

世界,让动植物自己讲故事”,这是陈晓卿在拍摄前对创作人员提

出的创作要求。片子拍摄前,各摄制组对各拍摄区域进行“踩点”,

寻找可以挖掘讲述的故事线索。然后结合相关的材料用“三分钟卖

剧本”(在好莱坞,制片人往往只给导演或编剧三分钟甚至更短的

时间讲述要拍摄的这个故事,然后决定是否投资)的标准进行拍摄

脚本的创作。《云横秦岭》的摄制组深入秦岭腹地后,编导最初剧

本是按照以前国内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思维创作的,要讲的是一个

秦岭山地野生动物家园的故事,陈晓卿说这是故事的背景而他想要

的是故事本身,故事永远是动态的,是动词,不是形容词也不是名

词;最后改为:一个金丝猴家族的王朝政变,这个故事成为片子播

出后人们关注度最高的故事。片子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而这些故

事是由一个个小情节点构成,每一个情节点都不是很复杂,用一句

话即可总结。《北国之松》讲述的是生态链条的故事,《大漠胡杨》

讲述的是关于忍耐的故事,《竹语随风》讲述的是关于爱情的故事,

《雨林回响》讲述的是关于竞争的故事??一个个故事让观众进入

了森林的世界。

二、创作手法的艺术化

纪录片故事化是一个潮流,也是合乎市场规律的表现,但是如果

枯燥的说教是无法吸引观众的,要想获得观众和市场的“双赢”,

就需要优美的视听语言。视听是电视媒体的优势,同时也是自然类

记录片讲述故事的物质基础,只有画面、声音吸引观众,所讲述的

故事才能感动观众。《森林之歌》摄制组深入中国现有的典型林区,

拍摄点遍布中国各主要森林分布地区,如:东北森林、秦岭、塔克

拉玛干沙漠、藏东南林区、神农架、横断山脉、海南热带雨林、南

海红树林等,用精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寂寞或灿烂的生命故

事。片中无论是拍摄中国银杉王的航拍镜头,还是对重量仅为万分

之一克胡杨林种子的特写镜头,都使观众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祖

国壮丽而优美的森林版图。秦岭山地四季中植物的色彩变化,竹林

中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的丝丝金色,高山草甸下云杉在层雾中

摇曳,如此多的美丽图景甚至都可以直接做电脑桌面。还有与动植

物生存环境相符合的色调,秦岭中春寒料峭的灰褐色,夏日毛竹林

中一片片绿色,长白山秋季的层林尽染,南迦巴瓦峰冬季的皑皑白

雪,这四季的色调配合了四季发生的不同故事。

三、人文化的叙述方式

摄制“有血有肉、充满人文情怀的森林”一直是主创人员孜孜以

求的目标。同时在脚本创作时坚持所找的故事肯定要与人的经历有

关。让观众透过森林故事,看到“生和死的悲壮,爱和恨的缠绵,

欢聚与别离的刻骨铭心,希望与绝望,欣喜与仇恨交织的人类情

感。”这是总导演陈晓卿对这次创作的总结。节目开播后,央视网

站的调查中,占参与调查人数34.57%的人认为《森林之歌》的最大

价值是“用亲切动人的方式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是一次奇

妙的发现之旅。《森林之歌》摄制组用三年的时间,伴随着晨昏的

交替,寒暑的更迭,探访中国仅存的原始森林。我们进入人迹罕至

的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严酷和恩赐,聆听最原始的歌声。我们记

录生命的寂寞与灿烂,精彩与艰难,记录它最初与最后的身影,记

录一个国家的森林版图。”这是影片《容颜 绿满天涯》开头的解说

词。或许人们看到躺在积雪中的眼睛还是睁着的小猴子小圆的尸体

会落泪,看到平时不曾见的动植物而新奇,但是我们不仅仅是在拍

摄动植物,更是在平等基础上与它们进行交流,与它们和谐相处,

它们是我们审视自己的一扇窗口,其实片子在讲故事的同时也是在

展示生命的状态和过程,搭建了人与自然的一个对话平台。

四、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高投入的纪录片,没有一定的发行量是很难收回成本的,作为在

央视一套播出的《森林之歌》,对它而言是其收视率的高低。作为

中国的第一部商业化自然类纪录片,这一点在播出前就足以吸引关

注;但在节目播出前没有做任何官方宣传,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

观众对这部片子的期待是随着陈晓卿和其同事朋友们的博客传播

而高涨起来的。在博客中写拍摄日志,在节目播出后创作人员参加

《新闻会客厅》等央视栏目为观众讲述背后的故事。准确的市场受

众群定位。由于自然类纪录片观众群大多由男性、大学以上文化程

度和爱好大自然的人组成,而这些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电视收视

“主力军”,他们往往喜欢上网、看图片、读特定的刊物和报纸,

所以宣传的策略就得围着他们制定。同时在网上公布视频段落,借

助纸质媒体进行宣传,增加片子的知名度,有助打开市场。为了进

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影片采用国际化的创作视野和国外熟悉的影像

方式。在片子还未正式播出前,片花早已在国际各大纪录片展销会

场亮相,而且在片子进行国外销售时加入了自由组合的编排方式,

这样各国的观众可以根据自己口味进行编排。另外的特色就是其

logo(俗称角标)的设计,为四个“木”字的抽象组合体,这是一

种品牌营销策略,是对影片所有权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凸显其独特

性、稳定收视群体、增加影响力、维护影片的品牌形象。

五、结语

《森林之歌》已落下帷幕,与国外的自然类纪录片相比,它还有

着更广阔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毕竟国内自然类纪录片还处于摸索

阶段。国内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杨玉洁.森林故事—对大型自然类生态纪录片的纪录.电视字

幕·特技与动画,2008.02.10-17.

[2]马伟平.〈森林之歌〉的成本控制与商业运作.电视研究,

2008.03.29-30.

篇四: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探析

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探析 作者:王蒙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1期

【摘要】

本文认为,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在于四个方面:即“让动植物自己讲故事”;创作手法艺术化;人文化的叙述方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

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成功原因;市场化

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荧屏内外热评如潮,众说纷纭,但无一例外表达了对这部被称为中国首部大型自然类纪录片的支持与关注。该片播出后的收视率为0.76﹪,为从2007年9月份到2008年1月份的同一时段(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晚上10:40这个“亚黄金”段)最高收视率。一部自然类纪录片引起如此强烈反应,这在中国纪录片史上还是不多见的,而此前引起反响的几乎都是人文类纪录片,如中央电视台的《故宫》、《大国崛起》,上海电视台的《毛毛告状》、《德兴坊》等。

自然类纪录片一直是一个高制作成本的片种,而成本的回收是需要高票房、高收视率;同时作为商业类纪录片,首先是针对观众,考虑的是观众能否接受。《森林之歌》的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观众就相当于前面那个1,而意义就是后面的无数个0,可以是100,是1000,也可以是10000,但就算片子再有意义,观众不看,没有前面那个1,你得到的也只能是0。”如何让片子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收益回报?我们认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让动植物自己讲故事”

用镜头讲故事,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是BBC等国外自然类纪录片保持高票房的一个秘诀。“用故事的形式表现,用动植物的视角看世界,让动植物自己讲故事”,这是陈晓卿在拍摄前对创作人员提出的创作要求。片子拍摄前,各摄制组对各拍摄区域进行“踩点”,寻找可以挖掘讲述的故事线索。然后结合相关的材料用“三分钟卖剧本”(在好莱坞,制片人往往只给导演或编剧三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讲述要拍摄的这个故事,然后决定是否投资)的标准进行拍摄脚本的创作。《云横秦岭》的摄制组深入秦岭腹地后,编导最初剧本是按照以前国内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思维创作的,要讲的是一个秦岭山地野生动物家园的故事,陈晓卿说这是故事的背景而他想要的是故事本身,故事永远是动态的,是动词,不是形容词也不是名词;最后改为:一个金丝猴家族的王朝政变,这个故事成为片子播出后人们关注度最高的故事。片子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而这些故事是由一个个小情节点构成,每一个情节点都不是很复杂,用一句话即可总结。《北国之松》讲述的是生态链条的故事,《大漠胡杨》讲述的是关于忍耐的故事,《竹

语随风》讲述的是关于爱情的故事,《雨林回响》讲述的是关于竞争的故事……一个个故事让观众进入了森林的世界。

二、创作手法的艺术化

纪录片故事化是一个潮流,也是合乎市场规律的表现,但是如果枯燥的说教是无法吸引观众的,要想获得观众和市场的“双赢”,就需要优美的视听语言。视听是电视媒体的优势,同时也是自然类记录片讲述故事的物质基础,只有画面、声音吸引观众,所讲述的故事才能感动观众。《森林之歌》摄制组深入中国现有的典型林区,拍摄点遍布中国各主要森林分布地区,如:东北森林、秦岭、塔克拉玛干沙漠、藏东南林区、神农架、横断山脉、海南热带雨林、南海红树林等,用精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寂寞或灿烂的生命故事。片中无论是拍摄中国银杉王的航拍镜头,还是对重量仅为万分之一克胡杨林种子的特写镜头,都使观众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祖国壮丽而优美的森林版图。秦岭山地四季中植物的色彩变化,竹林中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的丝丝金色,高山草甸下云杉在层雾中摇曳,如此多的美丽图景甚至都可以直接做电脑桌面。还有与动植物生存环境相符合的色调,秦岭中春寒料峭的灰褐色,夏日毛竹林中一片片绿色,长白山秋季的层林尽染,南迦巴瓦峰冬季的皑皑白雪,这四季的色调配合了四季发生的不同故事。

三、人文化的叙述方式

摄制“有血有肉、充满人文情怀的森林”一直是主创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同时在脚本创作时坚持所找的故事肯定要与人的经历有关。让观众透过森林故事,看到“生和死的悲壮,爱和恨的缠绵,欢聚与别离的刻骨铭心,希望与绝望,欣喜与仇恨交织的人类情感。”这是总导演陈晓卿对这次创作的总结。节目开播后,央视网站的调查中,占参与调查人数34.57%的人认为《森林之歌》的最大价值是“用亲切动人的方式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是一次奇妙的发现之旅。《森林之歌》摄制组用三年的时间,伴随着晨昏的交替,寒暑的更迭,探访中国仅存的原始森林。我们进入人迹罕至的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严酷和恩赐,聆听最原始的歌声。我们记录生命的寂寞与灿烂,精彩与艰难,记录它最初与最后的身影,记录一个国家的森林版图。”这是影片《容颜 绿满天涯》开头的解说词。或许人们看到躺在积雪中的眼睛还是睁着的小猴子小圆的尸体会落泪,看到平时不曾见的动植物而新奇,但是我们不仅仅是在拍摄动植物,更是在平等基础上与它们进行交流,与它们和谐相处,它们是我们审视自己的一扇窗口,其实片子在讲故事的同时也是在展示生命的状态和过程,搭建了人与自然的一个对话平台。

四、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高投入的纪录片,没有一定的发行量是很难收回成本的,作为在央视一套播出的《森林之歌》,对它而言是其收视率的高低。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商业化自然类纪录片,这一点在播出前就足以吸引关注;但在节目播出前没有做任何官方宣传,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观众对这部片子的期待是随着陈晓卿和其同事朋友们的博客传播而高涨起来的。在博客中写拍摄日志,在节目播出后创作人员参加《新闻会客厅》等央视栏目为观众讲述背后的故事。准确的市场受众群

定位。由于自然类纪录片观众群大多由男性、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和爱好大自然的人组成,而这些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电视收视“主力军”,他们往往喜欢上网、看图片、读特定的刊物和报纸,所以宣传的策略就得围着他们制定。同时在网上公布视频段落,借助纸质媒体进行宣传,增加片子的知名度,有助打开市场。为了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影片采用国际化的创作视野和国外熟悉的影像方式。在片子还未正式播出前,片花早已在国际各大纪录片展销会场亮相,而且在片子进行国外销售时加入了自由组合的编排方式,这样各国的观众可以根据自己口味进行编排。另外的特色就是其Logo(俗称角标)的设计,为四个“木”字的抽象组合体,这是一种品牌营销策略,是对影片所有权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凸显其独特性、稳定收视群体、增加影响力、维护影片的品牌形象。

五、结语

《森林之歌》已落下帷幕,与国外的自然类纪录片相比,它还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毕竟国内自然类纪录片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内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杨玉洁.森林故事—对大型自然类生态纪录片的纪录.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02.10-17.

[2]马伟平.〈森林之歌〉的成本控制与商业运作.电视研究,2008.03.29-30.

【作者简介】

王蒙,女,西安外事学院教师.

篇五:森林的秘密 ——《森林之歌----容颜》赏析

森林的秘密

——《森林之歌----容颜》赏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的赏析,运用对比的方法,阐述了中国生态纪录片与其在法国发展的艺术角度上的区别于联系,论证了生态纪录片对于国民的生态意识有巨大作用的观点,得出了中法之间的生态纪录片在艺术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生态纪录片对于人们的生态意识有着强大的教化功能,促使人们跟随生态纪录片的角度去保护生态的结论。

关键字:生态 纪录片 保护

一次奇妙的发现之旅:四年光阴,伴随着晨昏的交替,寒暑的更迭,探访中国仅存的原始森林。在熟稔的人类社会之外,在被忘却的自然世界,生命在欢唱。那人迹罕至的森林中,人们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与严酷,聆听最原始的歌声,记录生命的寂寞与灿烂、精彩与艰难、身前与身后,这是一个国家的森林版图,一个国家绿色的容颜。

作为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从南到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每个不同的温度带,受水热和地区自身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森林植被景观。

从穿越北回归线到达海南尖峰岭:这里没有四季的区别,动物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雨季作准备。到四月的西南山地,亚热带阔叶落叶林中,春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森林居民们已经察觉到了水热的变化。接着是秦岭北坡玉兰花的花苞刚刚露出苗头——暖温带阔叶落叶林中的动物们还处于食物短缺期。最后雪花还在飞舞的长白山,中国东北寒温带的针阔混交林的草木还未曾苏醒。

《森林之歌》为观众展示了一幅绝妙的中国森林画卷,从南向北,从东向西,不同温度带上的森林植被都呈现在观众眼前。

从冰原,到大漠,从海洋,到高山,在一些极端的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森林里的居民,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奇妙适应性,这让它们经历了比人类历史长得多的时间,依然生机勃勃。

这部总时长550分钟,花费4年完成的纪录片,是我国生态纪录片的杰出代表之一。

从纪录片的制作方面来看。

《森林之歌》是一部鸿篇巨制、大型的影片。这也是我国生态记录电影在

影片类型选择上的一个特点。即趋向于拍摄大型的电视纪录片。所谓大型,是指题材广泛,包容量大,系统完整,具有高深的历史和审美价值,一般篇幅在3小时以上,并且能够构成一定规模传播效应的电视节目。我国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创造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从《丝绸之路》开始,就不断推出了多个享誉全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巧合的是,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超过80%的都是以“生态”和“自然”为题材。虽然说《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再说长江》等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纪录片,但是他们都以宏观的视角介绍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类型选择一直延续到了进入21世纪后所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电视纪录片,例如中国首部生态电视纪录片《森林之歌》就有11集,每集50分钟。

与篇幅较短的电视纪录片相比,选择大型电视纪录片的类型更能达到完整的传播效果,而对于要表现生态主义的生态纪录片而言,相对丰富的材料和内容容易给人以真实性,更能唤醒人类保护生态的意识。当然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对创作者的要求也更高,拍摄制作的工作量也会增加。但从事实来看,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都是非常认真和不断坚持的,像《森林之歌》从拍摄到播出整整花了4年时间,从这个层面来说,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保护生态的良知都是中国生态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的宝贵经验。

对于法国的生态纪录片来说,其在类型上都并非是鸿篇巨制。虽然有像《迁徙的鸟》一般,尾随着北半球各地的候鸟拍摄,材料丰富、内容真实;但也有像《帝企鹅日记》那样的只关注南极一隅的奥默克的帝企鹅繁衍过程的生态纪录片。

不仅仅在类型上,我国的纪录片在内容上也非常宏大。也正因为这,我国多采用合作拍摄的方法,即和其他国家或者非播放机构的电视台合作,在拍摄策划完成后,就各司其职,各自完成拍摄任务,再后期统一制作成一个完整的纪录片。比如,世界知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视传媒合作制作的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拍摄的杰出代表。

采取这样合作拍摄的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拍摄任务,保证生态电视纪录片的传播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拍摄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不同国家生态纪录片创作者的交流,帮助中国积累更多成熟的经验。而且从国家交流的角度,一部好的合作式纪录片还能增进国家间的友谊,在传播生态理念的同时促进文化交流。所以,合作式拍摄模式肯定能算是中国生态电视纪录片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宝贵经验。

而法国的生态纪录片,诸如《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等等都是从一个小的类型入手,例如从一群帝企鹅的繁衍过程进入拍摄。摄制组不去理会整个南极大陆的生态状况,而是着重表现一群坚韧的帝企鹅,其选题上虽可能不及全中国的林海雄壮,但柔弱之处也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由于技术水平高,所以法国很少采用合作拍摄的手法,这和我国是不同的。 从内容中来看,中国的生态电视纪录片在叙事上并不只是单纯地介绍风光,而是多采取故事化的叙事模式,由故事串联起整个纪录片。这样的故事化处理方法,不仅能用叙事的修辞来掩饰比较生硬的生态传播目的,而且也更便于观众接受,让观众有一种置身于故事中的真实感觉,从而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除此之外,故事化的叙事方法还能让纪录片更加人性化,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主义理念,让生态保护意识在纪录片的传播中深入人心。

法国生态纪录片的结构方式多是典型的散文式的,采用诗化的开放叙事,如《迁徙的鸟》。与该片不同,《帝企鹅日记》对企鹅故事的讲述,刻意回避了人类因素,摒弃了常用的第三人称方式,以第一人称方式直接介入企鹅的生活,采用故事化的封闭叙事,但在表现生态观这一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迁徙的鸟》为例,采用了多视点和变焦距的策略。既有从人的视点观察到的鸟类的飞行过程和生活状态,也有从鸟的视点观察人类。既有航拍鸟类的大全景,也有鸟类捕食的大特写。法国生态纪录片有的全篇没有解说词,完全依靠画面和音乐来推动叙事,即“客观叙事”,如《亚特兰蒂斯》。而在《帝企鹅日记》中,配有解说,而且大量用空镜头来渲染情绪,观众能明显地感受到叙述者的主体意识,即“干预型叙事”。 法国生态纪录片大多采用同步叙事的方式,即按照叙事文本时间来模拟故事本身的时间来叙述。它们大多从四季的变化作为切入点,从冬季叙述到次年冬季。在叙事空间上,它们综合运用镜头来展现叙事空间,既有广角镜头拍摄的突出纵深感的远景镜头,也有长焦镜头拍摄的突出细节的特写镜头;推、拉、摇、移等移动摄影的运用,凸显了一种意义空间或价值空间。

中国的生态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与法国生态纪录片不同,多选取较为宏大的自然景观,类似于长江流域或者大范围的原始森林,如《话说长江》、《森林之歌》等。而法国的生态纪录片则多选择从动物的角度切入,如《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等。所以可以说中国的生态纪录片的的题材选择更为宏观,注重给予观众全景式的视觉体验——多采用多学科融合,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仅局限在某一特定物种的生活方式或者某一特定自然区域变化的记录上。

这样的题材选择一方面与中国媒体的宣传职能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中国纪录片长期形成的创作范式所决定的。中国的电视传播承担着政府重要的宣传任务,自从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后,宣传这一重要政策也变成了电视传播的一大重点。在这一背景下,(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森林之歌纪录片)中国生态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选择自然都趋向于表现全国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且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大范围区域。比如《森林之歌》就系统地记录了中国的森林版图,反映了森林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而在法国,这些纪录片题材的选择上,导演把目光投向了和我们人类分享同一个星球的动物,早期的熊和老虎,遥远的海洋《亚特兰提斯》中的鱼类,《迁徙的鸟》中坚守“归来的承诺”的鸟类,《帝企鹅日记》中看似笨拙、柔弱、容易受伤,实则勇敢、坚强而可爱的帝企鹅族群,《白色星球》中的白极熊和其他珍稀动物,在《亚特兰提斯》,海洋中的鱼类是片中的主角,在片中分成了“韵律”、“灵魂”、“黑暗”、“柔美”、“爱”等章节,情节弱化,节奏较慢,受“直接电影”的影响,没有传统的对白和解说,跟踪拍摄,最大限度的记录真实,展示了在亚特兰提斯这片神秘的领域里的主人的生活状态。而《迁徙的鸟》是关于“承诺的故事”,描述了候鸟南迁北移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而执着的征程里,它们一方面要克服长途跋涉的疲劳,另一方面还要迎接大自然对它们的严峻挑战,展示了鸟类生命最朴实的真面目,反映了鸟类的生命历程,是一部鸟类的史诗、生命的颂歌。鸟类在迁徙中那份对于生命的执著,对于子女的照顾,对于困境迎难而上的品质,无不令人类尊敬。《帝企鹅日记》讲述了在南极大陆生活的帝企鹅生存和繁衍的故事,在从北部前往南部繁殖9

个月的旅程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记录了成年企鹅求爱、成婚及在小企鹅诞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许多艰难与危险。《白色星球》以北极熊一家的命运为线索,用唯美的画面向观众展现出北极熊生存的环境,也展示了全球环境变暖给北极生物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在法国当代纪录片的自然人文方面的取材于动物较多,从地域上看,从南极到北极,从宏观到微观,反映了纪录片人对这个星球的生物的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和平共处的善良愿望。特别是在这些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和人类一样的忠诚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整部生态纪录片的艺术表现上,中国的生态电视纪录片特别重视以镜头语言来展示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感受。在景别的运用上,有利用航拍技术所拍摄的大全景,旨在展现中国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大量运用的中景、近景以及特写镜头,在近距离的拍摄中,多保持一种与拍摄对象平视的拍摄角度,很少有高高在上的俯视的镜头,这也体现了导演对待自然的平等态度。

这种平等的拍摄角度反应在《森林之歌》中就体现在,让观众能置身于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体味到中国原始森林的全部风貌,让人既陌生又亲切。 同样的,在法国的生态纪录片中,平等的拍摄角度也被导演所推崇。 “画面是影视艺术语言最基本的元素和造型表意的基本单位,它是电影思维的基本载体和思维材料,它倾注着电影创作者的美学追求和艺术思考,同时它又是人的知觉和客观事物之间最活跃的中介,影片的美感信息是由这个中介传达的”。[1]在这些纪录片中,纪录片人用画面为我们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在景别的运用上,有利用航拍技术所拍摄的大全景,展现了南北极和世界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大量运用中、近景以及特写,在近距离的拍摄画面中,所取的角度尽量和拍摄对象平行,保持一种平视的角度,很少有高高在上的俯视的镜头,体现了导演的一种平等的态度.在《帝企鹅日记》里,当镜头推向这些小生灵时,客观地记录了它们在憨态可拘的行走和雪地上匍匐前进,以及在大海里捕鱼的矫健身手。特别是它们神圣而庄严的“交接仪式”,对爱的坚守等,镜头客观地记录了它们的生存状态,让人不得不为其执着所感动。在《亚特兰提斯》中,没有对白,音画结合也更加紧密,镜头全是在水下拍摄,用鱼类的视角去拍摄游走的浮冰、温暖的太阳、摇曳的水波,视角是由下至上的,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海水和空气的临界面,太阳是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巨大的球体,海水上漂浮的浮冰犹如天空中的朵朵白云,随着它们的移动,光线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又何尝不是鱼类的天空呢?在《鸟的迁徙》里,一大片茂密的庄稼地里,收割机开始工作,田地的一端是个鸟窝,里面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鸟,它还没有长大到到能够独立起飞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巨大的收割

机轰隆隆的开过来,这时镜头的角度切换为小鸟的视角,收割机在画面中更确切地说是在小鸟的眼中是那么庞大、无情,轰隆隆地开过来,摧毁它的家,席卷这个年幼的生命,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无尽的反思。

“纪录片不是生活本身,它是一个文本创作,是作者通过影象发表的对生活的看法。” 纪录片人善于通过影视语言的相互衔接,对比利用画面的组接和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因此,巧妙的画面组接成就了《森林之歌》这部美妙的生态纪录片。比如在“容颜”的一开头,导演运用巧妙的组接方式,将同一时间的不同温度带的中国的原始森林逐次的呈现出来,

给人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感受。

在法国的生态纪录片中,画面组接也是一个常用的形成蒙太奇的方法。“纪录片不是生活本身,它是一个文本创作,是作者通过影象发表的对生活的看法。”

[2]纪录片人还通过影视语言的相互衔接,对比利用画面的组接和象征、隐喻 等手法来表现来表达他的见解和观点。“象征、隐喻是指由运动造型直接暗示或通过造型表意单位之间的相互衔接、对比、补充而传达的解释性或提示性的内容,罗兰.巴特称之为“明显意义”。戴维.波德莱尔则谓之“显在意义”。显然,它是导演有意赋予画面和观众自己从中看到的一种象征意义。这是一种能找到能指的所指。”[6]在《鸟的迁徙》一群天鹅正从一家农院飞过,自在而轻盈,这时镜头马上切换院子里被关在铁笼的鹅的镜头,这时家鹅正仰望着头顶上飞过的同类,透过铁笼对家鹅的一个眼神的特写,落寞、孤独还有无助,两个对接的画面,一个自由,属于大自然,一个被囚禁,被人类所驯服,眼神中读出了它们对同类的羡慕。一群加拿大雁在迁徙过程中,它们要穿越北美穿越人类文明的城市,而在镜头中矗立的工厂如巨人般地挡住了它们前进的路,工厂正从烟囱排放阵阵浓烟,钢铁管道、隆隆的车轮,这些符号隐喻着现代文明,鸟儿在它们面前是弱小的,无助的,小心翼翼地穿行危险地带,还得躲避随时葬身车轮的危险,这时镜头转向了一只被陷进污泥里不能出来的大雁,阴暗的色彩和低沉的音乐传达出了鸟儿的惊恐与无助。在城市的鸟类遭遇了凶猛的猎狗和弹无虚发的猎枪。在乡村,一个老妇人正拿着食物喂养这些长途跋涉的迁徙者们,鸟儿大胆地在她手里啄食,这时夕阳的余辉撒满了原野,一切都那么宁静、和谐,这对组接的画面给了我们更多的思索空间,由此可以体会到纪录片人对人类整个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全方位的审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只间和谐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影视是视听的艺术。”影视艺术的声响可以产生本质上是诗意的新的艺术形式,大大拓展了影视艺术的空间和表现力,渲染情绪气氛,引发观众的联想向更深的审美层次转化。中国的生态电视纪录片创作特别重视对背景音乐以及旁白的运用,使声音造型成为推动叙事与表现主题不可或缺的元素。比如中国生态电视纪录片《森林之歌》的背景音乐就让观众们在欣赏森林画面的同时,情绪也伴随着音乐起伏,雄浑大气甚至不无几分悲凉伤感的乐音融汇在万木参天的大自然中,将瑰丽壮美的中国原始森林风光优雅而富于哲思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让人的心灵伴随着音乐?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鸹毓橛诖笞匀恢校锏搅耸犹耐秸鸷承Ч?/p>

不仅是中国的生态纪录片,法国的生态纪录片也很看重声音对生态的表达。现场声音在影视艺术中,作为听觉造型手短的人声与作为视觉造型的画面相结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