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孩子心理比同龄幼稚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23:19 作文素材
孩子心理比同龄幼稚些作文素材

篇一: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问题

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问题的咨询

——心理若是幼稚化,家校教育别再夸

当前,北京市大多数中小学生都热衷于找课余家教辅导,其中绝大部分属学业不良者而且有些人还存在

着生活障碍,主要是由于他(她)们的心理上存在着缺陷而造成的,与生理或认知系统的发展无关。因

为通过他(她)们在医院的体检报告和智力测验量表就可表明他(她)们的生理或认知系统的发展上都

是很好的。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有很多共同的毛病。例如:在学习上对自己没有较高的要求和明

确的目标,一付无所谓的样子;喜欢沉湎在电子游戏和动画中而拒绝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或游戏;生活上

过多依赖父母;缺乏人生追求,总爱脱离现实地幻想,对事情的认识简单化;崇尚暴力,以一己好恶作

为判断标准;存在明显的被动倾向,凡事要靠别人推动才做等。

其实,这就是学生心理幼稚化倾向的一般表现。存在心理幼稚化倾向的青少年儿童,往往缺乏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因而不善与人交往,不善于思想交流,不会应付生活中突发事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从这个层面上看,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幼稚化倾向,心理幼稚化倾向已经是妨碍我们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普遍问题。

一、心理幼稚化倾向及其特点

心理幼稚化是指青少年儿童由于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不足,进而引起心理发育不良,身心发育脱节,心理特征比实际年龄幼稚,并呈现出心理活动和认识水平低龄化的现象。它实质上是一种青少年儿童心理不成熟的幼稚型心理缺陷。

众所周知,所谓青少年儿童心理的成熟化,实际上就是指某个年龄的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交往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其具有的价值判断、思维水平以及行为方式上达到了社会对该年龄段青少年儿童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存在心理幼稚化倾向的青少年儿童,其价值判断、思维水平以及行为方式是低于社会对该年龄段青少年儿童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这部分青少年儿童与同龄的青少年儿童相比,其社会化程度是落后了,心理发育明显落后于生理发育。

青少年儿童这种幼稚型的心理缺陷,一般表现为以下这些特点:

第一,认知系统发育良好,但往往思想简单幼稚不切实际,缺乏独立性。例如在很多事情上没有个人见解、人云亦云;喜欢脱离现实去幻想,常常独自编撰美丽的故事并沉溺其中等。

第二,一般成就动机较低,心理动力低下,缺乏崇高的理想追求。

第三,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和被动倾向。例如,家庭作业一定要家长连哄带骗地推着才做;生活上不能自理,事事都要依赖父母,因为上学会离开父母从而谈起学校就表现出烦躁情绪等。

第四,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的低龄化。例如爱打电玩和动画,喜欢卡通类饰物和玩具;用奶瓶饮水,表面上看是好玩、时尚,本质是在潜意识中停留于满足婴儿时期的快乐欲望;骄气,行为举止、表情语调幼稚,明确地或在潜意识中表示不愿意长大等。

第五,学习生活上往往表现出懒散情绪。例如不爱动手动脑,常常无所事事却整天叫累等。

第六,自我封闭现象严重,喜欢逃避问题,不能勇敢面对现实。例如经常逃避社交场合,遇事向后缩,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沉迷于上网聊天或电子游戏,看似被这类活动吸引,本质上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等。

总之,存在心理幼稚化倾向的青少年儿童都存在着一定的与本身生理年龄不相适应的心理缺陷。

二、心理幼稚化倾向的成因

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青少年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不足,心理发育未能满足社会提出的要求,个人社会化过程出现障碍,所以在社会交往和学习生活才会出现个体不适应社会环境的现象。

关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的成因,至少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第一,家庭因素。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城市中现行普遍的不合理的独生子女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儿童早年家庭生活的状况,是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的最主要因素。例如:父母或祖父辈的过分溺爱、过分自我中心式的养育环境、早年与异性的父或母亲过分亲近或难以亲近、早年父母爱的丧失、早年来自父母等的过高期待或压力、早年有重要意义的亲人的丧失、在严重不安全环境下长大、父母在潜意识中施加控制而不让孩子长大、早年经历了显著分离焦虑的伤害、早年经历过重大心理伤害事件、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其心理健康与发展等。

第二,学校因素。学校往往是青少年儿童进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和方针以及方式方法,个体与校园环境的融洽程度,是影响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形成的重要因素。

第三,社会因素。随着儿童的成长,活动范围的增大,社会的影响力会逐渐施加到其心理成长发展上来。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也会随着不同的时代而发生变化。当前最突出的影响有:国家政策的影响,如近几年部分地区以与国际划分年龄状况接轨为由公开宣布18岁以前的青少年一律界定为儿童,这是导引国家幼稚化高危政策;各种传媒的不恰当引导,媒体在用词方面迎合青少年的幼稚化倾向,在表现形式上幼稚化,在传播内容上包含大量幼稚化的内容(如大量不恰当的影视内容),缺乏促进青少年发展成熟的正面讨论;来自商业的对幼稚倾向的迎合;各级学校正向引导不力;来自发展过程中的高竞争和严峻压力,对前途的不确定成份增大;来自大学生群体内部的交互影响;来自国际的不良影响,如日本的“国家幼稚化”表现等。

第四,个人因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造成心理幼稚化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不足,青少年儿童在遗传方面的差异可能也是其因素之一。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点推断,目前尚未得到有力的实证。

环境因素和青少年儿童自身因素所造成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足或混乱,进而引起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问题,其危害是巨大的,以下是笔者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的危害性所作的理性分析。

三.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的危害性

青少年儿童所存在的心理幼稚化倾向,无论是对其个体还是社会,都是危险性很高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对青少年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上,且都存在着当前的明显的危害和长远的潜在的危害。

第一,对青少年儿童自身而言,心理幼稚化倾向首先影响着青少年儿童当前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心理幼稚化对青少年儿童造成的最大危害是厌学,拒学,学习困难,不求上进和有更多不良行为,甚至发生无知型犯罪。尽管家长、老师非常焦急,催促、教育,然而因无心理动力,我行我素,毫无起色。

其次,心理幼稚化倾向还会对青少年儿童的长远发展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对进入社会的不适应,可能会影响此类青少年儿童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也难以面对竞争和冲突,还可能危害其以后的家庭和下一代子女的成长。

第三,对社会而言,当前此类青少年儿童的无知型犯罪不利于社会治安稳定。就所造成的长远的潜在的危

害来说,包括了对经济文化发展、疾病传播、国家医疗支出、犯罪、民族素质、应付国家战争事件等所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幼稚化倾向问题,的确是不利于青少年儿童自身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所以,我们必须致力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幼稚化倾向的矫正方法的探索,以期望解决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幼稚化倾向问题。

四、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的矫正

关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的矫正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互配合的综合性治疗,才能最大程度的解决青少年儿童心理幼稚化倾向。

(一)家庭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是关键。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秉承平等、尊重、民主、信任、开放、宽容、理解的原则,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尤其注意不要受所谓“赏识教育”的影响,刻意过多夸奖,越夸越不自知,越夸越没形!

第一,做孩子的朋友,尊重孩子应有的权利,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生活中所遇到的事,平时应多注重与孩子沟通,要学会去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信任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做自己的事”,让他感到自己是家庭的小主人,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参加家庭事件的讨论和解决。

第三,帮助孩子去获得一个广阔的生活学习空间。不要干涉孩子与人交往的自由,因为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是儿童的社会化动因”父母应该赞成和鼓励孩子与同伴间的正常交往,但应该教会孩子交往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正当的自我保护手段。父母还应该多陪孩子外出旅游参观。

第四,用民主商榷代替专制命令,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父母是站在平等的位子上来商量一切事。当父母不满于孩子的行为时,父母要有意识地用商量的口吻同孩子交谈,给孩子陈述自己的理由的时间。纠正时应该以理服人,不能搞家庭权威。另外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能打孩子,要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

总之,关怀与指导并重,视孩子为人而非物。至少有两条底线家长决不能违反。第一,决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争面子的工具和理想的继承人,进而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无视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理想;第二,决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而把孩子封闭在父母的保护网中,应该重视对孩子的社会化教育。

(二)学校

人的教育先于知识传授。学校教师要把养成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它比学习知识更关键。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集体活动,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亮出他的闪光点。学校也应该多创造一些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活动,如社区公益劳动、参观德育基地、访问种植养殖农场工业企业、参加警校共建法律交通安全咨询及社会新闻写作活动。有意识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直接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搞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咨询治疗。

总之,积极引导儿童与社会环境之间进行交互作用,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教育儿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才有可能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幼稚化倾向问题,实现儿童的自然健康成长。中国需要身心健康和有成熟思维判断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儿童也有权利成为身心健全的人。

本为选自钱志亮著《儿童心理问题咨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二:9岁小孩心理特点和教育注意事项

9岁小孩心理特点和教育注意事项

作者:燕园博思心理咨询/整理

9岁娃,他们的行为太变幻莫测。

9岁娃可不好带。他们的行为太变幻莫测,今天是一个样儿,明天很可能彻底反过来。一分钟以前还敏感纤细的要命,一分钟以后却可以胆大包天。刚才还心潮汹涌澎湃,转眼就已经静如止水。你说哪个是真的他?都是。

也许,最招牌的9岁娃特征,是他进一步的独立。

和8岁娃喜欢“占有”妈妈相反,9岁娃要“推开”妈妈,巴不得把她推得远远的,最好看不见她,更不想听她啰嗦。 他要自己当“司机”,一旦决定做什么事,那么他要按照他自己的方向,以他自己的方式,在他自己喜欢的时间,去做。一旦他要去做,他多半非常投入,而且很在乎自己做到最好。

换句话说,如果你能给予孩子恰当的独立空间,给予孩子恰当的责任空间,他们会很值得信赖和放手,而且往往愿意表现得最好。

再换句话说,如果他不想做什么,或者不想按照你的要求,不想跟随你的思路,那么,你一定会觉得他很讨厌,很倔强,很不讲理。

再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9岁娃很跟你过不去,那么你要赶紧婶婶一下,“我给了他恰当的独立空间了吗?我给了他恰当的责任空间了吗?

第2招牌特征,是他变得更“深沉”了。

当然,这是因为他更成熟了。和8岁娃相反,他不再满天飞,不再什么都风风火火而且信心满满。他的顾虑多了起来,速度慢了下来,信心度也保守起来。

他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细致,更细腻,更细微。感情方面也一样,9岁娃对别人对自己的情绪与感情的感知更纤细,更准确。所以,假如你想掩饰你的某种情绪,比如表面上平静温和心里却很不以为然,或者肚子里盘算着什么小九九,呵呵,我劝你不要太自信。 因为他的能力更加细致入微,加之他又很在乎自己做到最好, 所以这也许是提高孩子分数的大好时光。哪怕做个除法练习,他也会因为内心的驱动力而反反复复再三练习(而8岁的孩子往往为了让妈妈开心而乐意表现得好些)。他心里真的有了一个目标,不论是去爬山,还是限时听写测试,事后他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问自己,“我达到目标了吗?” 他很愿意接受新任务的挑战,而且喜欢“进入”之前先弄明白这次的行动有什么新的内容。他不再像8岁时凭着一腔热情“砰”地一头栽进去,而是先思考,先做计划。哪怕遇到相当难度的、或者要吃些苦头的事情,只要他自己认定了他愿意接受某个新任务新挑战或者新想法,他甚至能有本事发掘出自己更大的潜力来完成任务。

不过,不要以为9岁娃就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劳模。他一样会因为“太难了!”而不肯接受任务;他一样会因为失败而埋怨别人做得不好。好在9岁娃这时对因果的判断更加合乎逻辑,追求公平合理的意念也更加明确,所以,他对别人的责怪多半有道理,而且他也公平地责怪他自己,“这肯定是我干的”,只要他认为责任在他。

他的成熟程度已经可以使他不那么在乎他正在做的什么被“打断”,比如,放下手里的工作,出去转一圈,回来以后又投入到刚才的工作中去。他不但有本事很快回到他刚才的思路中去,而且实际上他有这个心理驱动,敦促他把刚才作了一半的事情接着做下去。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对自己的性别意识当然越来越清晰。他们这时都很欣赏自己,也都同时很不欣赏异性,男孩嫌女孩阴阳怪气,女孩嫌男孩邋遢恶心,比方说。总之,远还不到“异性相吸” 的阶段。

时间观念成熟到可以自己有意识地用时间表和闹钟来帮忙做计划、做事情了,他们会把自己一整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这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等着他们。于是乎,如果你发现你的娃把闹钟拧得格外早,一大早就自己爬起来忙这忙那,你可不要感到奇怪哟。

空间概念成熟到可以自己搭乘公共汽车,去自己常去的地方,比如绘画课,甚至是去诊所做常规检查。这时候你已经可以放心给他一把钥匙,让他自己照顾自己一小段时间了。不

过,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9岁娃毕竟还是小娃娃,没有足够的成熟度自己照顾自己太久。

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哦,当爸爸们的可要听仔细了,尤其是男孩子的爸爸们。这是孩子长到这么大以来和爸爸最和睦的黄金时光。爸爸在9岁娃心目中的形象这时非常的高大,受到孩子的日益敬重。娃们会为爸爸的工作、职业感到骄傲,甚至为自己是这个爸爸的娃而感到骄傲。他们对爸爸的置评或者欣赏越来越在意,也越来越愿意和爸爸混在一起,跟爸爸一起做事情,一起玩耍。尽管这时的孩子对来自父母双方的指令都有抗拒倾向,不过相对而言爸爸的话似乎比妈妈的话要更中听一些。南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尤其亲密,不少家庭这时的组合应该是“父子”和“母女”。

9岁娃的行为差异,也是孩子们长到这么大以来最多不同的时段。比方说,有的孩子很关注家里发生的事情,比如很在意父母在电话上聊写什么。有的孩子则好像根本不知道家里有什么事情进行着。有的孩子很在乎钱,有的很不在乎;有些孩子巴不得花掉手上的每一分钱,有的则舍不得花一分钱;有些孩子手很灵巧,做的东西非常细致;有的孩子则完全相反;有些孩子喜欢各种运动,有些则尽可能避免任何大运动量的活动;有些孩子喜欢看打斗激烈的电影,有些不喜欢任何吓人的场景;有些孩子胃口特别好,有些则特别没胃口;有些孩子睡眠特别好,有些则睡不着、睡不香;有些孩子做什么都手脚特别麻利,有些则显然慢慢吞吞??

父母这时需要一定的“定位调整”,以适应不同与以往的新的亲子关系模式。在此之前,父母与孩子的定位主要是“上下”的定位,父母关照(罩)着孩子的一切。但是,从现在开始,孩子对父母的仰视越来越少,对自我的看重越来越多。父母如果不能把自己“插手孩子事务”的水平线往下调整到与孩子“自己当司机”的成熟水平相一致的地方,那么亲子关系的紧张一定不可避免。

在父母眼里,9岁娃仍然是小娃娃;可是在他们自己眼里,他们已经长大了。孩子特别不乐意父母还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不乐意“我的小宝贝”这样把他们当小娃娃看的语气,尤其讨厌父母以尊长自居倚老卖老。公众场合孩子已经忌讳“认亲”,你如果想当众抱抱他亲亲他,唉,你还不如杀了他吧。

这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会随着青春期的脚步,越走越远。请做父母的记住,孩子向往成熟,孩子需要成熟,需要一步一步走向独立,一步一步远离母亲的裙裾。对孩子的这份成长需要和渴望,做父母的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当然,父母们也不需要担心是否9岁娃和父母之间就一定充满了硝烟。别忘了前面说过的,他们在乎自己做得最好,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是非观念、公平信念、心思缜密等等的

发育都越来越成熟,所以,假如你发现餐桌上的孩子变得彬彬有礼,你也不要感到意外。如果你能对父母角色把握得足够恰当,亲子之间可以是很融洽和谐的。

还有,这时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于对自立的追求同时存在。让你做好角色调整,并不等于让你一下子彻底放手。孩子仍然需要你的爱,你的关注,包括你关注他在离开你的渴望与依恋你的关爱之间的挣扎。

9岁娃和兄弟姐妹的相处,总体上来说,更和谐。他会为自己的兄姐感到自豪,对自己的弟妹更多关照。年龄相差越大,这样的表现就越清晰。9岁娃可以为了遇到麻烦的手足两肋插刀。假如让他照顾年龄很小的弟妹,你可以相当地放心,他懂得尽职尽责,而且会很有耐心,很温柔。

年龄贴近的孩子之间,争吵攀比等等仍然是家常便饭。不过,程度上要轻得多。一则因为9岁娃对事理的公平心相当强烈了;再则因为后面要讲到的与朋友的关系格外密切,使得他也没有多少时间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相处。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正是因为这份强烈的公平心,假如父母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是让9岁娃觉得不公平,那可就真戳到了他的短筋上。如果说8岁娃的生活中心是妈妈的话,那么9岁娃的生活中心就很有可能是某个特别的朋友了。8岁娃为了强调他的论调的权威性,往往说,“我妈妈怎么怎么说”,或者权威人物“张老师怎么怎么说”。现在长到了9 岁,他变得认为某个朋友的话更具权威性,“石头怎么怎么说”。毫无悬念,这个时候,从这个时候开始,朋友的话比父母的话更有份量,而且越来越更有份量。

他开始越来越在意朋友怎么做、做什么。朋友看什么电视;几点钟上床睡觉;帮家里做多少家务; 等等。他们对朋友开始讲“义气”,会为朋友遭到父母或者老师的不公平对待而站出来打抱不平,也会在朋友遇到麻烦时出拳相助。正是因为朋友是他的生活中心,所以同龄人,尤其是他所属的小团体,对他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9岁孩子两点需要父母特别注意★

1,虽然9岁娃离不了朋友,哪怕你把他扔到沙漠里他也有本事挖掘出一个朋友来,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孩子会找不到朋友。这时,父母固然可以也应该帮助孩子,但,一味地推孩子出去,强迫他去交往,绝对是伤害孩子的好办法。

2,既然你已经知道你的话远没有朋友的话中听,知道孩子的交往圈对他的影响很大,你就不能硬性阻止孩子和你不欣赏的人交往。你需要更多的宽容,更多的智慧。果说8岁娃的生活中心是妈妈的话,那么9岁娃的生活中心就很有可能是某个特别的朋友了。8岁娃为了强调他的论调的权威性,往往说,“我妈妈怎么怎么说”,或者权威人物“张老师怎么怎么说”。现在长到了9岁,他变得认为某个朋友的话更具权威性,“石头怎么怎么说”。毫无悬念,这个时候,从这个时候开始,朋友的话,比父母的话更有分量,而且越来越更有分量。在学校,9岁娃应该上四年级。四年级的功课是个飞跃,需要死记硬背得更少了,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更多了。有些孩子会不太适应这一变化,而造成成绩下降。

9岁娃不但在家里追求独立,在学校里也一样,因此,老师们也会觉得9岁娃“刺头”很多。

9岁娃既然在乎自己做得最好,那么,当然,他们在乎分数,在乎知道别人的分数,在乎和别人攀比,和别人竞争。9岁娃的另一个变化,是从喜欢一个老师而对某堂课感兴趣,

变为因为对某项学科感兴趣而喜欢上那老师的课了。

篇三: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答案

1 (单选题)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 2 (单选题)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人格)

3 (单选题)婴幼儿(3-4岁)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4 (单选题)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造成的。 5 (单选题)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等。

6 (单选题)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7 (单选题)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8 (单选题)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9 (单选题)婴儿( 动作)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10 (单选题)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 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11 (单选题)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情绪)。

12 (单选题)幼儿的( 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13 (单选题)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14 (单选题)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遗传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15 (单选题)记录( 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16 (单选题)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17 (单选题)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18 (单选题)(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19 (单选题)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上。

20 (单选题)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21 (单选题)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22 (单选题)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 快乐)。

23 (单选题)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24 (单选题)造成幼儿( 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25 (单选题)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6 (单选题)(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27 (单选题)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 非智力因素)上。

28 (单选题)对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保育员做到精心设计和选择游戏;(激发游戏的情绪)。

29 (单选题)学习是指由于经验的积累而发生的一种行为上的变化,表现为在知识上的丰富,能力上的增长,技能上的娴熟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进步。

30 (单选题)对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保育员做到精心设计和选择游戏;(激发游戏的

情绪)。

31 (单选题)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32 (单选题)学习是指由于经验的积累而发生的一种行为上的变化,表现为在知识上的丰富,能力上的增长,技能上的娴熟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进步。

33 (单选题)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34 (单选题)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是:(社会性)

35 (单选题)认母的关键期是;(5-6个月)

36 (单选题)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1.5-2岁)

37 (单选题)不属于儿童口吃的原因的是(暗示)

38 (单选题)“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皮亚杰)

39 (单选题)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5-8分钟)

40 (单选题)顶叶属于:(体觉中枢)

41 (单选题)使用排除法时,小班的图片为(4张)

42 (单选题)儿童大脑中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是(后脑)

43 (单选题)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皮亚杰)的观点。

44 (单选题)儿童从很早开始就因为不同的行为而受到奖励与惩罚。他们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学会期待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这是(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45 (单选题)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饿这个基本的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了二级强化,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这是(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依恋的看法。

46 (单选题)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斯腾 )是二因素论者.

47 (单选题)( 吉布森)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48 (单选题)德国理学家(斯腾)最早提出了智商的概念.

49 (单选题)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指(6-7到11-12岁)儿童.

50 (单选题)(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儿童获得语言的主要机制.

51 (单选题)(勒纳伯格)认为语言发展存在关键期.

52 (单选题)(4岁 )儿童已经能够调整自己的言语以适应不同的听者.

53 (单选题)在(7-9月)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

54 (单选题)(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55 (单选题)(信息加工理论)非常注重对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儿童的非正确答案以证实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使用了不成熟水平策略.

56 (单选题)(2岁)时婴儿已经具有稳定的延迟模仿能力,这使观察学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成为日趋有效的学习途径.

57 (单选题)儿童沟通技能的发展非常迅速,到(2岁末),已达到惊人的成熟水平. 58 (单选题)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年龄为(0到2岁 ).

59 (单选题)皮亚杰使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称为(临床法).

60 (单选题)( 皮亚杰)是典型的阶段论者.

61 (多选题)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有(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良好的情绪状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62 (多选题)吉尔福德的智力结构模式中智力活动的三个维度是(内容;过程;结果)。 63 (多选题)关于效度的定义,正确的是(效度是反映测验的有效性的指标;效度是指测验能够准确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64 (多选题)下面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65 (判断题)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对)

66 (判断题)造成幼儿口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对)

67 (判断题)快乐、兴趣、愤怒、知觉等属于幼儿的主要情绪。(不对)

68 (判断题)性格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不对)

69 (判断题)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对)

70 (判断题)婴儿心理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双手动作的发展。(不对)

71 (判断题)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对)

72 (判断题)婴儿心理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双手动作的发展。(不对)

73 (判断题)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稳定不变的。(不对)

74 (判断题)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一些常用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与方法是发展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之一。(对)

75 (判断题)快乐、兴趣、愤怒、恐惧等属于幼儿基本情绪。(对)

76 (判断题)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对) 77 (判断题)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对)

78 (判断题)所有的心理变化都称为发展.(不对)

79 (判断题)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喂食情境是社会性依恋发展的关键.(对)

80 (判断题)替代强化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对) 81 (判断题)马斯洛认为,社会和教育的实践不应该用来控制儿童或使儿童适应.(对) 82 (判断题)同一性的形成与青少年期关系最为密切,是青少年的一大特点.(对) 83 (判断题)5-7岁儿童首先对自己的认识产生了性别恒常性.(对)

84 (判断题)攻击性行为没有性别差异.(不对)

85 (判断题)儿童发展实际上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过程.(对) 86 (判断题)6岁儿童已全部掌握表示时间阶段的词.(对)

87 (判断题)对环境可控制的程度影响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方式.(对)

88 (判断题)在6岁以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发展的高级阶段.(不对)

89 (判断题)智力测验中,在建立儿童常模组的过程中,年龄往往是最关键的因素.(对) 90 (判断题)研究发现,早期依恋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长期影响.(对)

91 (判断题)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有力地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作用(对). 92 (判断题)好奇心强、好问问题也是儿童理智感的特殊表现.(对)

93 (判断题)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是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对) 94 (判断题)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直接性和概括性。(不对)

95 (判断题)具体形象思维是3岁前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不对)

96 (判断题)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知识等。(不对) 97 (判断题)影响幼儿气质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不对)

98 (判断题)视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对)

99 (判断题)见察的目的性较强,不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并能持久。(不对) 100 (判断题)直觉行动思维又叫作手和眼的思维。(对)

101 (判断题)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攻击等。(对)

篇四: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侯 曼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情感、理智水平较低,言行易受情绪和情境影响。自我意识发展较快,个人评价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近几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这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如何加强和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频繁迭出,因此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自卑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不可救药、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懒、委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少年儿童并不是本身有某些缺陷和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上,并由此心灵笼罩上愁云。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

(二)逆反心理

很多少年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影响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三)孤独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很少和别人交往,爱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郁闷。有人调查少年儿童的孤独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境遇型。由于家庭迁移、升学、转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能力较差,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和意向,变成一名孤独者。(2)自我封闭型。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不足,便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天地里。(3)行为方式型。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总是以独处的方式生活、学习,难于了解别人,也难于让别人了解,因而感到孤独。(4)性格自傲型。有的学生自高自大、自命清高、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因而滋生孤独。

(四)嫉妒心理

在学校里,一部分少年儿童因漂亮的容貌、优异的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教师的宠爱,也会引发另一部分少年儿童的嫉妒之心。具有嫉妒心理的少年儿童,一旦在学习和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冷静地自我反思。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少年儿童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五)惧怕心理

就少年儿童群体来说,存在着优等生惧怕同学的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等现象;就少年儿童个体来说,存在着惧怕数学或作文、惧怕使父母的希望落空、惧怕记忆力忽然衰退等现象。一旦惧怕惯了,就容易产生性格上的过于胆怯和羞涩,从而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可能处处疑心,事事戒备,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在学习上,也常常会表现为随大溜,缺乏闯劲和首创精神。

(六)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处处都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触犯到自己的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在处世中,从不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愿望满足不了,就会去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七)贪图享乐心理

当前求享乐、图安逸、摆阔气、高消费的不良风气在部分少年儿童中越来越严重。这种思想在行为上的表现是:不爱劳动,怕脏怕累;好吃零食,消费高;衣着讲究,互相攀比。

(八)厌学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造成厌学等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心理有许多矛盾,诸如,渴望尊重与遭受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心理的矛盾,纪律约束与自由散漫的矛盾,等等。如此矛盾重重的心理,使厌学心理进一步加重。

二、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稳定、持久、深刻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环境。

(一)少年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自身年龄特点

体质虚弱、容貌奇特、智力发育不良、先天性畸形、肥胖等身体状况,都是诱发少年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有些生理缺陷常常遭到其他少年儿童的围观和嘲笑,从而导致性格孤僻、精神委靡不振、沉默寡言、不和群。

另外,少年儿童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期,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幼稚性并存,他们一方面发现新的自我,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表现得非常幼稚,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能力。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因此,少年儿童自身的人格弱点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否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家庭中,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但又缺乏少年儿童心理素质教育的常识。他们一心指望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顾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提出过多的苛求;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另有部分家长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造成子女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此外,家庭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

(三)学校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当前,由于不少学校还未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学生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另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少年儿童心理上的疲劳和情绪上的不安。不少学校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超负荷的学习量,超高的学习难度,超长的学习时间。而且,在教育方式上,有的学校也存在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正确的问题,有的教师挖苦、讽刺学生,更有甚者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四)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不良的社会舆论导向、腐朽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对少年儿童的心灵起着腐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上坏人的影响、品行不良同伴的诱惑、不良文化的影响,都会给少年儿童带来严重的精神污染,导致心理障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帮助少年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少年儿童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思想不成熟,不能全面、客观、发展地看待问题,思想往往偏激。同时,又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导向能力,不能自觉抵制一些不健康思想意识的影响,往往对人生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因而感到苦恼、彷徨,甚至悲观失望。所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促进心理健康、防止心理反应失常的首要条件。

(二)减轻学业负担,合理安排少年儿

孩子心理比同龄幼稚些

童的生活

学校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他们每天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和8小时睡眠时间,做到有条不紊、张弛结合、有劳有逸,让少年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重视健康的情感生活和良好性格的培养

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少年儿童有丰富的情感生活,培养少年儿童乐观愉快地主导心理,让少年儿童有成功的机会,帮助少年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消极情感。同时,教师要引导少年儿童分析自己性格的优缺点,自觉进行性格锻炼,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耐受力。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少年儿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使少年儿童的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得到健康发展。另外,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少年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能独立地解决生活中的挫折和心理冲突,减轻内心的不安,恢复稳定的情绪,维护心理平衡。

(五)加强人际关系指导,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通过口头指导、角色扮演和正向行为强化等方法,教育少年儿童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对人热情、诚恳、宽容、守信用,从而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在管理班级、指导教学中,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心理品质的修养,尊重少年儿童的感情和人格,尊重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自觉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为此,学校应该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方面的指导。

选自《少年儿童健康教育》

篇五: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

B.关键期

C.最佳期

D.敏感期

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

A.榜样

B.强化

C.移情

D.挫折

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15.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16.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7.“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8.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19.幼儿语言发展中最早产生的句型是(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20.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21.下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

A.道德感

B.归属感

C.美感

D.理智感

22.3~6岁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

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

D.个性基本定型

23.幼儿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一般在( )

A.1~2岁

B.2~3岁

C.3~4岁

D.4岁以后

24.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25.下面有关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游戏

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

2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2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

A.动作

B.言语

C.表象

D.情绪

28.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29.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30.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 )

A.2岁后

B.3岁后

C.4岁后

D.5岁后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怎样科学地组织幼儿复习?

2.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有何优缺点?

3.简述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4.简述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

三、论述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试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2.试论儿童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以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四、案例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15分)

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

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A 3.B 4.C 5.B

6.C 7.A 8.C 9.A 10.C

11.A 12.A 13.A 14.A 15.C

16.B 17.B 18.A 19.B 20.D

21.B 22.C 23.B 24.D 25.C

26.A 27.C 28.B 29.B 30.C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

2.(1)优点:能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利用特定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

(2)缺点:由于幼儿在实验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导致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局限。

3.(1)民主型: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

(2)专制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或是驯服、缺乏生气,或是自我中心、胆大妄为。

(3)放任型: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好吃懒做、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缺乏独立性等等。

4.(1)缺失:缺少兄弟姐妹和儿童玩伴;

(2)独特:经历比较特殊;

(3)家长—子女关系 5.(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

(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6.(1)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情感上逐步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

(2)依恋有三种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和反抗型。

2010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下载 点击数:842 更新时间:2011-5-3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

A.自私自利

B.心胸狭窄

C.宽容大度

D.相貌出众

2.个性的( )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3.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