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18:31 高中作文
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高中作文

篇一:莫言小时候怎么读书

莫言小时候怎么读书?

莫言对于阅读是偏爱的。他曾说:"我也曾经体验过读书的乐趣,那是我童年的时候。书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家长反对我读这些没用的‘闲书’,牛羊等待着我去放牧它们,我躲起来,不顾后果,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匆匆忙忙,充满犯罪般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那么,莫言是怎么读书的?他喜欢读哪类书?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先当读者再成为作家的。作家莫言在青少年时期酷爱读书,条件虽然艰苦,但他总能想方设法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这开启了他的心智,奠定了他的文学功底,最终使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乐读"闲书"

莫言只上了五年小学就失学了。他从小就迷恋读书,那时的农村,既无电视,也少有收音机,连电影都很少看到。最大的娱乐就是听村头上的大喇叭里播放的歌曲、样板戏或春节期间看本村业余戏班子演的《三世仇》、《姑嫂擒匪》等茂腔戏,生活很枯燥。说到这里,我觉得中国人真应该感谢周有光先生制定的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案,莫言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学会了查字典,所以他很小就能查着《新华字典》读"闲书"。所谓"闲书",是农村人对小说的称呼,人们把看"闲书"当成不务正业,所以莫言开始看"闲书"时,家里大人是反对的,因他常常为了看"闲书"而耽误了割草放牛羊。后来,学校老师来家访时说,只要功课学好了,看看"闲书"也无妨,既可以多识字,还能明事理,向

书里的英雄人物学习。此后,家里大人们才不大反对他看"闲书"了,只要能完成分给他的劳动任务,搞好学习就行。好在那时的学校,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老师不布置或极少布置家庭作业,所以莫言有大量的时间看"闲书"。

莫言从小记性好,看书速度很快,一遍看完,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背诵。读欧阳山的《三家巷》时他才六七岁,看到书里的美丽少女区桃牺牲之处,禁不住流泪,看完此书,小小年纪便怅然若失,上课无心听讲,在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区桃"二字,被同学讽刺、告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有位老师借给他一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和冬妮亚的初恋同样让他着迷,读到二人分手时,他禁不住为之伤心流泪,一连几天,好像害了相思病。这说明他是真的读懂了,是用心在读。为了读杨沫的《青春之歌》,他不去割草放羊,钻在草垛里,一个下午就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为看二哥借来的藏到猪圈棚子里的《破晓记》,他头碰到马蜂窝,几十只马蜂蛰到脸上,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肿成了一条缝,还是忍着痛苦阅读。莫言二哥也是个书迷,二人经常互相争抢,有时二哥借到好书在看,莫言就凑过去,一目十行地读。二哥不愿他在旁边看,就把书藏起来,但不管藏到哪里他都能找到,找到后,自然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

为了找书看,莫言曾帮别人推磨换书来读。他把周围的熟人家、老师同学的书都借来看了。我放在家里的《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

《鲁迅作品选》自不待说,连我留在家里的初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课本都读了,甚至连我的作文也不放过。我们上初中那阵,语文课是分为《文学》和《汉语》的,那套《文学》课本编得很好,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牛郎与织女》、《岳飞枪挑小梁王》等,到了高中则按文学史顺序从《诗经》一直学到《红楼梦》。时至今日,莫言和我都认为那套语文教材是编得最好的。莫言读《聊斋》也是从我的语文课本里的《席方平》、《促织》开始的。实在没书可读了,他连家里糊在墙上的旧报纸也看。报纸看完,莫言就翻《新华字典》,试图把它背下来,把一本《新华字典》翻得稀烂。认真背字典,大大有助于认字和掌握词汇,这也奠定了莫言的文学功底。

据我了解,莫言少年时期不但把古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榜》都看了,还把当时流行的所谓的"红色经典"差不多都读了一遍。除上面说的之外,诸如《红旗谱》、《烈火金刚》、《苦菜花》、《迎春花》、《红旗插上大门岛》、《海岛女民兵》、《敌后武工队》、《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山乡巨变》、《踏平东海万里浪》等也都看了。

"用耳朵阅读"

莫言失学以后,曾经跟我们的大爷爷学过中医,背诵过《药性赋》、《濒湖脉诀》等中医专著,也读过《唐诗三百首》,为学习古典文学打下了一点底子。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毛主席要开展"评法批儒",当时我在湖南常德一个企业工作,上级派下任务,让我们厂和常德师专中文系师生一起注释刘禹锡的诗文,厂里就派我参加,后来,由湖

南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刘禹锡诗文选注》(1976年)。正式出版之前,我把征求意见本寄给了莫言,莫言不但自己认真读了,还把它带到棉油加工厂,给要好的工友看,几个人还认真讨论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抒发过"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的豪情,但这时已离莫言当兵不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在很多文章里提到的"用耳朵阅读"的问题。所谓"用耳朵阅读",是指的听书听故事。我多次说过,我的大爷爷、爷爷都极善于讲故事,生产队的记工屋,冬天的草鞋窨子都是人们谈古论今讲故事的地方。另外,集市上的说书人说的山东快书《武老二》,大鼓书里的杨家将、岳飞故事以及茂腔戏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都令莫言着迷上瘾。看电影更不用说了,那时农村难得放一次电影

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

,县里的电影队下来巡回放映,莫言和其他农村青少年一样,追着电影队跑,一部电影看好几遍,里边人物说的台词都能背诵,动作也模仿得差不多,电影队下次再来放这部片子,他照样看得津津有味。难能可贵的是,莫言看了小说,听了故事,看了电影,听了说书,都会回家给母亲奶奶她们复述,讲给她们听,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忽视。因为复述故事,就是一种语感训练,是一种再创作,复述故事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忘记的地方,这就需要复述者往下编,自己变成了编故事的人。莫言从小练就了向别人转述故事、讲故事的本领。读书越多,转述得越多,编得就越多越好,由此达到了一种"读书破万卷,开口如有神"的效果,为他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语言功底和讲故事的基础。

当然,莫言此时期的读书,只能是处在无意识的阶段,碰到什么读什么,读书仅仅是为了娱乐,为了生理感官上的需要,一点功利的目的都没有。所以,读的书几乎全是文学作品,是小说,而且大都是长篇。他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我也曾经体验过读书的乐趣,那是我童年的时候。书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家长反对我读这些没用的‘闲书’,牛羊等待着我去放牧它们,我躲起来,不顾后果,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匆匆忙忙,充满犯罪般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

为前程苦读

莫言入伍后,开始了他有目的、有意识的读书阶段。一开始他在黄县当兵,"四人帮"被粉碎后,部队掀起了学文化的热潮。领导看莫言勤奋好学,口才不错,要他给战士们讲课辅导。讲语文、政治还好说,讲数学,对莫言而言确实难。俗话说,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莫言起点低,哪来那水平。所以这个时期,莫言除了站岗出公差外,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有意识地读了很多书,当然也包括数学,自己不会,就跑到当地中学里去拜师,在单位里向大学毕业的技师学习。他十分刻苦,讲课反映还不错。

也是在此时,莫言开始尝试文学创作,自然又有目的地读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那时,可看的书多了起来,一些老作家被平了反,他们的作品就像重放的鲜花,莫言读了不少此类书籍。

1978年1月15日,领导通知他,上边给了一个考大学的名额,部队推荐他去,学校是位于郑州的一所部队院校,学无线电。莫言一

篇二:短文及答案童年读书(莫言)

短文及答案:童年读书(莫言)

15. 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4分)

为读《封神演义》 ;为读《青春之歌》 ;为读《破晓记》 ;为读《三家巷》 。

16. 阅读第①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4分)

17.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7分)

答案: 15分

15.(4分,每空1分)答案示例:

(1)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

(2)扎在草垛里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

(3)去猪窝里找,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脸,还挨了哥哥打;

(4)钻到牛棚里看书,正入迷时被哥哥抢走。

16.(4分,每点2分)答案要点:怕我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

17.(7分)答案示例:“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被书吸引的程度之深。两个比喻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迷恋读书的情境,给人如临其境之感。(有具体句子2分,分析3分,表达2分)

篇三:莫言小时候怎么读书

莫言小时候怎么读书?

莫言对于阅读是偏爱的。他曾说:"我也曾经体验过读书的乐趣,那是我童年的时候。书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家长反对我读这些没用的‘闲书’,牛羊等待着我去放牧它们,我躲起来,不顾后果,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匆匆忙忙,充满犯罪般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那么,莫言是怎么读书的?他喜欢读哪类书?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先当读者再成为作家的。作家莫言在青少年时期酷爱读书,条件虽然艰苦,但他总能想方设法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这开启了他的心智,奠定了他的文学功底,最终使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乐读"闲书"

莫言只上了五年小学就失学了。他从小就迷恋读书,那时的农村,既无电视,也少有收音机,连电影都很少看到。最大的娱乐就是听村头上的大喇叭里播放的歌曲、样板戏或春节期间看本村业余戏班子演的《三世仇》、《姑嫂擒匪》等茂腔戏,生活很枯燥。说到这里,我觉得中国人真应该感谢周有光先生制定的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案,莫言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学会了查字典,所以他很小就能查着《新华字典》读"闲书"。所谓"闲书",是农村人对小说的称呼,人们把看"闲书"当成不务正业,所以莫言开始看"闲书"时,家里大人是反对的,因他常常为了看"闲书"而耽误了割草放牛羊。后来,学校老师来家访时说,只要功课学好了,看看"闲书"也无妨,既可以多识字,还能明事理,向

书里的英雄人物学习。此后,家里大人们才不大反对他看"闲书"了,只要能完成分给他的劳动任务,搞好学习就行。好在那时的学校,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老师不布置或极少布置家庭作业,所以莫言有大量的时间看"闲书"。

莫言从小记性好,看书速度很快,一遍看完,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背诵。读欧阳山的《三家巷》时他才六七岁,看到书里的美丽少女区桃牺牲之处,禁不住流泪,看完此书,小小年纪便怅然若失,上课无心听讲,在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区桃"二字,被同学讽刺、告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有位老师借给他一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和冬妮亚的初恋同样让他着迷,读到二人分手时,他禁不住为之伤心流泪,一连几天,好像害了相思病。这说明他是真的读懂了,是用心在读。为了读杨沫的《青春之歌》,他不去割草放羊,钻在草垛里,一个下午就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为看二哥借来的藏到猪圈棚子里的《破晓记》,他头碰到马蜂窝,几十只马蜂蛰到脸上,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肿成了一条缝,还是忍着痛苦阅读。莫言二哥也是个书迷,二人经常互相争抢,有时二哥借到好书在看,莫言就凑过去,一目十行地读。二哥不愿他在旁边看,就把书藏起来,但不管藏到哪里他都能找到,找到后,自然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

为了找书看,莫言曾帮别人推磨换书来读。他把周围的熟人家、老师同学的书都借来看了。我放在家里的《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

《鲁迅作品选》自不待说,连我留在家里的初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课本都读了,甚至连我的作文也不放过。我们上初中那阵,语文课是分为《文学》和《汉语》的,那套《文学》课本编得很好,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牛郎与织女》、《岳飞枪挑小梁王》等,到了高中则按文学史顺序从《诗经》一直学到《红楼梦》。时至今日,莫言和我都认为那套语文教材是编得最好的。莫言读《聊斋》也是从我的语文课本里的《席方平》、《促织》开始的。实在没书可读了,他连家里糊在墙上的旧报纸也看。报纸看完,莫言就翻《新华字典》,试图把它背下来,把一本《新华字典》翻得稀烂。认真背字典,大大有助于认字和掌握词汇,这也奠定了莫言的文学功底。

据我了解,莫言少年时期不但把古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榜》都看了,还把当时流行的所谓的"红色经典"差不多都读了一遍。除上面说的之外,诸如《红旗谱》、《烈火金刚》、《苦菜花》、《迎春花》、《红旗插上大门岛》、《海岛女民兵》、《敌后武工队》、《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山乡巨变》、《踏平东海万里浪》等也都看了。

"用耳朵阅读"

莫言失学以后,曾经跟我们的大爷爷学过中医,背诵过《药性赋》、《濒湖脉诀》等中医专著,也读过《唐诗三百首》,为学习古典文学打下了一点底子。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毛主席要开展"评法批儒",当时我在湖南常德一个企业工作,上级派下任务,让我们厂和常德师专中文系师生一起注释刘禹锡的诗文,厂里就派我参加,后来,由湖

南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刘禹锡诗文选注》(1976年)。正式出版之前,我把征求意见本寄给了莫言,莫言不但自己认真读了,还把它带到棉油加工厂,给要好的工友看,几个人还认真讨论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抒发过"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的豪情,但这时已离莫言当兵不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在很多文章里提到的"用耳朵阅读"的问题。所谓"用耳朵阅读",是指的听书听故事。我多次说过,我的大爷爷、爷爷都极善于讲故事,生产队的记工屋,冬天的草鞋窨子都是人们谈古论今讲故事的地方。另外,集市上的说书人说的山东快书《武老二》,大鼓书里的杨家将、岳飞故事以及茂腔戏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都令莫言着迷上瘾。看电影更不用说了,那时农村难得放一次电影,县里的电影队下来巡回放映,莫言和其他农村青少年一样,追着电影队跑,一部电影看好几遍,里边人物说的台词都能背诵,动作也模仿得差不多,电影队下次再来放这部片子,他照样看得津津有味。难能可贵的是,莫言看了小说,听了故事,看了电影,听了说书,都会回家给母亲奶奶她们复述,讲给她们听,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忽视。因为复述故事,就是一种语感训练,是一种再创作,复述故事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忘记的地方,这就需要复述者往下编,自己变成了编故事的人。莫言从小练就了向别人转述故事、讲故事的本领。读书越多,转述得越多,编得就越多越好,由此达到了一种"读书破万卷,开口如有神"的效果,为他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语言功底和讲故事的基础。

当然,莫言此时期的读书,只能是处在无意识的阶段,碰到什么读什么,读书仅仅是为了娱乐,为了生理感官上的需要,一点功利的目的都没有。所以,读的书几乎全是文学作品,是小说,而且大都是长篇。他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我也曾经体验过读书的乐趣,那是我童年的时候。书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家长反对我读这些没用的‘闲书’,牛羊等待着我去放牧它们,我躲起来,不顾后果,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匆匆忙忙,充满犯罪般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

为前程苦读

莫言入伍后,开始了他有目的、有意识的读书阶段。一开始他在黄县当兵,"四人帮"被粉碎后,部队掀起了学文化的热潮。领导看莫言勤奋好学,口才不错,要他给战士们讲课辅导。讲语文、政治还好说,讲数学,对莫言而言确实难。俗话说,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莫言起点低,哪来那水平。所以这个时期,莫言除了站岗出公差外,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有意识地读了很多书,当然也包括数学,自己不会,就跑到当地中学里去拜师,在单位里向大学毕业的技师学习。他十分刻苦,讲课反映还不错。

也是在此时,莫言开始尝试文学创作,自然又有目的地读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那时,可看的书多了起来,一些老作家被平了反,他们的作品就像重放的鲜花,莫言读了不少此类书籍。

1978年1月15日,领导通知他,上边给了一个考大学的名额,部队推荐他去,学校是位于郑州的一所部队院校,学无线电。莫言一

篇四:2013年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word 版 有答案)

江西省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

一.选择题(第1~8小题为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第9~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

3分。共34分)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 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江西省(A )

A.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B.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

D.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2013年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获得2012年度国C

B.罗阳和林俊德 C.郑哲墩和王小谟 D.师昌绪和王振义

、一过70多岁的老太太,不幸被人抢走了为重孙治病的4200元钱。正当家境贫困42个人,一个谎言”的爱心活动—征集42名爱心网友。每人捐款100元送拾老人,并称警方已破案,钱已追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B )

A.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说谎

B.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C.诚实守信,才能赢得肯定和赞誉

、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D )

B.语言文明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

C. 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尊重

、“性名电话均可查,住址车牌都有假;个人信息随意卖,真实具体能批发;短信”导致这些烦恼是因为公民的

被誉侵犯了。(D )

B.荣誉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江西遂川大山里的留守娃有一个特殊的家—由空巢老人组建的“阳光家园”。在“阳光家

园”这里特殊的家给予大山里的留守娃(C )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退休护士肖玉梅是南昌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的志愿者。她经常上门帮助一些需要帮“你放着挣钱的事不去干,去干不挣钱的事,太傻了。”但她笑着说:“能和志同道合的姐妹们一起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即使“傻”也“傻”的很快乐。”肖玉梅的话告诉我们(A

A.帮助他人能实现自我精神的满足 B.帮助他人就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D.不负责任会给他人、社会带来损害

、江西省长三庇心社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江西在财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四个全覆盖”。这表明(B )

A.我省把改善民生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B.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C.改善民生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D.我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和 等国家进行国

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BCD )

B.坦桑尼亚 C.南非 D.刚果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或潜移默化而失去活力。生活中需要对手,因为对手(ABD )

- 1 -

A.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 B.能激发我们的潜能

D.能让集体更富有生气

、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为了借一本书看,他给人拉了一上午的磨;本村的书不暗的油灯下读书,自学了全部中学课本。后来,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今,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经历启示我们(CD )

A.只要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B.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坚持学习,掌握知识,能丰富和完善自己 近年来,江西不断扩大开门立法。通过在江西人大新闻网设立“立法征求意见”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这(BD )

A.表明我省已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B.有利于促进我省的民主政治建设

D.有利于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

、三五个人,凑够一摄人就可以走了,管他红灯绿灯!这样的行为被网友调侃为。告别这种行为,行人应增强(ABCD )

B.生命意识 C.自主意识 D.责任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江西采取多项ACD )

A.举办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B.深入实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

C.投入1.7亿元建成一万六千多家农家书屋

D.举办全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大型巡回展

15~18小题各6分,第19小题12分,共36分) 、地震是一次历练,催生人生智慧;灾难是一道考题,考验国家智慧。

8岁的周子耕和妹妹正在沙发上玩。当他意识到地震来临时,迅速躲进厕所避险,爷爷则抱着妹妹往外跑。地震停止后,他跑出去,看到房子垮了,爷爷半个身子被石块压着,幸好爷爷还能自己刨开石块,于是他赶紧去救妹妹。他一边挖一边喊妹妹的名字。听到她的哭声后,就用稚嫩的小手刨挖压在妹妹身上的瓦砾和碎石。最终,他和赶来的妈妈救出了被埋的妹妹。周子耕在地震中的出色表现带给我们哪些智慧启迪?

(1)①而对意外险情,我们要树立自护自救观念,掌握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意外伤害。(2分)

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已所能伸出援助之手。(2分)

(2)芦山地震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迅速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地震应争预案》等法规,启动应急预案,部署救灾工作。救灾抢险中,无人机、夜视仪、北丰导航定位系统等大批信息化装备显示威力,

废墟可变形控救等三款机器人运用到救援中,使得救灾效率大

大提高。这彰显了哪些国家智慧?

(1分)科学救灾。(1分)

、下面是某中学校园贴吧的两个贴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评论内容。

(1)智力成果权(或知识产权、商标权)。(1分)

(2)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2分)

(3)一般(或行政)。(1分)

- 2 -

(4)每点1分,回答任意2点即可,满2分止。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

②要自学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

、某校学生小马向母亲提出购买昂责苹果手机的要求遭拒,偷偷变卖了家里几千“我的同学基本上都用苹果手机,我也想买一个,有错吗?”生活中,被手机绑架的现象越来越多;佳节团聚,长辈们嘘寒问暖、张罗饭菜,儿孙们却不理不睬、不管不问,都在低头玩手机;课堂上,老师们热情洋溢、挥汗如雨,有的学生却低头沉醉在手机QQ聊天、游戏中,老师前来制止,他们竟理直气“撞”??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请你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对短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示例)小马向母亲提出购买昂贵手机的要求,说明他生活上没有做到艰苦朴素。 每方面2分(未结合材料分析只给1分),共6分。

①小马看到同学基本上都用苹果手机他也想买一个,说明他盲目从众,具有攀比心里。 ②佳节团聚,儿孙们对待长辈的态度,说明儿孙们缺乏孝亲敬长的美德,没有给予长辈精神上的慰藉。

③学生上课沉醉在手机QQ聊天、游戏中,说明他们缺乏自控能力,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或老师前来制止,他们却顶撞老师,说明他们不尊重老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4500万江西人民的梦想和追求。

(1请对下列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①江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全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分)

②江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全国相比,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分)

(2)2012年,江西全省生产总值达129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到3000天,江西不仅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速,还要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同步发展、同步上升。强调“同步发展、同步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2)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

[国家富强梦]2013年,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承载着国家梦与个人梦的“飞天梦”成为现实,参与此项工程的女宇航员刘洋感言:“是祖国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占燃了我们理想,让我有了更大的舞台。”在谈及中国梦时,刘洋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中一颗螺丝钉。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好螺丝钉的职责,中国梦的实现一定不会遥远。”

(1)请你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6分)

(1)每点2分,回答任意3点即可,满6分止。

①我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②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③个人和集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个人的存与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个人。

④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担责任,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人民幸福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 3 -

(2)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撑、实现以上梦想,需要国家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分)

(2)例答:

实现梦想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1分) 实现梦想二: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分)

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等。(1分)

[个人成长梦]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3)仔细观察下边漫画,你从中悟出哪些道理?(3分)

(3)每方面1分,共3分。

①人生需要理想。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

②理想的实现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脚踏实地地走好

每一步路。需要积极实践。

③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

保障。(或自强是我们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 4 -

篇五:莫言《童年读书》读后感

读《童年读书》有感

在这周里我读了莫言写的《童年读书》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在这之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还没有一个是真正的中国人,现在终于在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中国莫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他的作品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全国人民争相阅读呀!而中国人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在这篇文章中莫言写了他童年很迷恋读书,因为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所以看“闲书”便成了他童年生活的最大乐趣。他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子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就喜欢偷空就看“闲书”。但他父亲反对他看“闲书”, 怕他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后来,他的班主任家访时对他的父母说适当地看一些“闲书”,有好处,形势才略有好转。

看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如打开一扇知识的窗户;如乘一叶扁舟弄潮于知识的浪巅;如遍游千山万水,徜详于长江黄河之间。打开书页,阅览好文章,碰击智慧浪花,击起智慧的水珠,映出七彩的霞光。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