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汤圆手抄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08:50 体裁作文
篇一:元宵节手抄报内容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篇二:元宵节手抄报
篇三:欢乐元宵1071A4闹元宵节寒假新年春节电子小报成品欢度春节手抄报模板新年快乐电子简报传统节日板报
篇四:春节、元宵节手抄报
篇五:喜迎新春1069A4闹元宵节寒假新年春节电子小报成品欢度春节手抄报模板新年快乐电子简报传统节日板报
班级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斗方等。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
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
元宵节吃汤圆,团 团圆圆。汤圆是中国的 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 分悠久。据传,汤圆起 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
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 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 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 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 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 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 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 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 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 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
对热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老 少一定要特别注意,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 免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 加上花生、芝麻、鲜肉馅含“高油脂”及“高
热量”,一定要少量食用,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