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咏雪诗,黄庭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51:34 高中作文
咏雪诗,黄庭坚高中作文

篇一:雪诗

使东川·南秦雪

元稹(唐)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节选

陶渊明(晋)

凄凄岁暮风,

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

在目皓已洁。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雪梅 (1)

卢梅坡(南宋)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2)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咏雪》节选

吴均(南朝梁)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观雪

杨万里(宋)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和田国博喜雪》节选

畴昔月如昼,晓来云暗天。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对雪

高骈(唐)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咏雪诗

黄庭坚(宋)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洪升《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咏雪 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咏雪 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咏雪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

咏雪 飞花

岁晚江南杨柳花,余杭门外蕊争发。 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 到晓翩翩出绣户,随烟直上透窗纱。 绕帘渺渺落霓裳,呵手惊飞暖翠华。 忽忆离人隔溟海,独颦远黛恨天涯。 三生苦短何时见,桃叶渡头看鹜霞。

篇二:咏雪佳句之比较

历代咏雪诗佳句之赏析比较

1、汉魏六朝人写雪:

陶渊明: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倾耳”二字尽写出诗人仔细聆听雪花飘落之情状,可以想见诗人宛如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欣喜、好奇,在“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的凄凉境地里,依然能 “倾耳”去听雪声,流露出诗人淡泊高逸的真性情,“无希声”写出雪落无声,包含一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理和智慧。“在目”句则紧承上句,“倾耳”是有意聆听而其声似不可闻,而“在目”则是无意凝视而一片皓雪径自映入眼帘,写皓雪之洁白,恰自映衬出诗人人品之高洁。大音希声的恬淡智慧,皓白高洁的品格德行,无声飘落而自成一片皓白的沉潜韬晦,是写雪,也是写人,雪和人巧妙地融为一体。这两句来的自然而又真切,似是直写眼前景,几从胸臆中流出,却又意味深长,妙意无穷,充分体现出五古的自然高妙。

谢灵运: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

“明月照积雪”一句纯是自然而发,明月,积雪皆为寻常景象,寻常话语,而用一个惯常的“照”字将其连接起来,一副色彩鲜明的画面便兀自夺目而出,在每个人脑海中翩然浮现,境界是广阔而又寂寥的,调子是静幽而又清冷的。就在这样明亮而又清冷的氛围中,“朔风劲且哀”,风是“朔风”,风力劲切、孤直,风声哀切、凄峭,令人为之心哀。“劲”、“哀”二字将岁暮之寒风刻画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一“哀”字更令人惊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寒冷,更触及到内心情绪上的哀伤凄寒,景中自然含情,并且和上句清冷明亮的氛围融为一体。这两句诗一为自然而发,无意而工,一为着力描摹,刻画入微,却又都写的体物细致,后一句虽有雕刻之功,却刻画得恰到好处,既有自然之妙,又有描摹之工,同样体现出五古的高妙。

2、盛唐人写雪:

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李白是盛唐诗歌精神的最典型代表,才气之纵横,想象之雄奇,气势之高昂,都在李白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燕山雪花大如席”体现出李白式的独特想象和极度夸张,雪花之大竟能如席一般,可见诗人胸襟之阔大,情怀之豪迈,极度的

自信方能酝酿出极度的夸张,如此大手笔的写法恐怕唯有李白能够当之。如此雄奇非凡的雪花,吹落之地也非同一般——“轩辕台”,燕山位于京西南部, 轩辕台在京西,诗人选取了两个最富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的地点,用雄奇独特的夸张和想象,引起人们一种豪迈昂扬的情怀和深邃幽远的历史之思。盛唐的诗歌精神是豪迈自信、热情昂扬,李白又采用了歌行这种不受限制的诗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纵横奔放、潇洒豪迈的天才之思。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的吟雪诗代表了盛唐诗歌自然而雄奇的一面,岑参的吟雪诗则代表了盛唐诗歌自然而新奇的一面。这两句写雪而不着一雪字,却将北方边塞之地的雪景写的无比神奇,“忽如”二字包含着多少惊奇和欣喜,诗人身处北方的苦寒边地,却将大雪的倏然而降比作“春风”之来,将雪后的万千树木比作盛开的洁白梨花,可见诗人胸怀之豪迈,想象之瑰奇绚丽,所用比喻新奇而贴切,想他人所不曾想、不能想,开创了千古吟雪诗的又一佳句。这两句写的自然而新奇,歌行体的体式更是利于其情感的自然抒发,想象的自由驰骋。

3、宋人写雪:

黄庭坚: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咏雪诗》)

宋人尤其是江西诗派写诗多尚诗法技巧,多在用字、用韵以及诗歌的平仄格律上下功夫。黄庭坚的这两句吟雪诗对仗工整,并且颇为成功地运用了叠字,新奇而得当地写出了雪花飘落的骤疏骤急,雪花飘飞的时而整齐时而倾斜,细致地刻画出了雪花飘飞飘落之情状。这两句用律诗的工密笔法缓缓写来,格调舒缓,从容不迫,体现了宋人写诗时内敛舒缓的情感特征。

纵向来看这几首吟雪诗,陶渊明和谢灵运所用的是汉魏最为本色的五言古体,陶诗写的真切而又自然,体现了古诗自然高妙,格高调逸的特色;谢诗既有自然之妙,又有描摹之功,同样体现了五古的高妙自然。李白和岑参用的都是歌行体,他们都代表了盛唐昂扬阔大、热情豪放而又自然清新的诗歌风貌,李白更多体现了自然而雄奇的一面,岑参更多体现了自然而新奇的一面,他们都很好地体现了盛唐诗歌“神来、气来、情来” 的风貌。黄庭坚用的是七言律体,讲究句式的工整,并且出色地运用了叠字,写的工密细致,体现了宋诗对诗法技巧的重视,

并且格调舒缓,体现了宋诗内敛的情感特征。

篇三:鉴赏诗歌语言——炼字 - 学生版 (2)

鉴赏诗歌语言(一) 鉴赏“炼字”

选编:叶继章 审核:邹以浩 马天勇 2014年10月

三、答题范式

这个字意思是×××(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描绘出了×××情状,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

一、提问方式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例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列2:“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技法指导:

“炼字”的4个思考角度 1.修辞角度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因拟人而使满篇生辉。“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溅”“惊”二字,同属拟人手法,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苦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2.声韵角度

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律。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冻”字比“饿”响亮,更具铿锵气势,更见冲天悲情。叠词最具声韵效果,它不仅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更有强化作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

1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就写,没有不写)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什么形象(景、物、人),概括说一下(必答)。

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特征,分值少的题可省略这步)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必答)

是哀怨之情的叠加。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用叠字之法,不但摹景有神,而且音调抑扬,气韵流畅。黄庭坚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咏雪诗》)描绘雪景,可以说是古今绝唱。 3.活用角度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一作就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着一“肥”字,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再有“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破山寺后禅院》)、“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冷、悦、空、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

五、例题: 1.动词的锤炼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简析“侵”“拂”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2.形容词的锤炼

菩萨蛮(李白)

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4.语境角度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咏雪诗,黄庭坚)

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力,把意思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精巧。因此,是否契合语境也是判断炼字优劣的

答:

重要依据。退之先生据“笃笃笃,清脆的敲门声,衬托得山里的夜晚更加寂静”替贾岛选择了敲字,传为佳话,而近人大胆质疑:如果是主人,进自家大门何需敲?轻轻推门而入,岂不更见宁谧和谐温情?以语境为据,也不无道理。郑谷把齐己的《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因为“数枝”不若“一枝”更能言梅开之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江宁夹口 王安石

2

3.副词的锤炼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字,一用“犹”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

4.数量词的锤炼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叠音词的锤炼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①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六、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1

江南春 杜牧

溪亭 林景熙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答:

3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

巩固训练2【2012.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

巩固训练3【2013.福建】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答:

4

篇四:关于雪的古诗和文章

元稹(唐)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节选

陶渊明(晋)

凄凄岁暮风, 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 在目皓已洁。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雪梅 (1)

卢梅坡(南宋)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2)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咏雪》节选

吴均(南朝梁)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观雪

杨万里(宋)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和田国博喜雪》节选

畴昔月如昼,晓来云暗天。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对雪

高骈(唐)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咏雪诗

黄庭坚(宋)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唐代诗人高骈的《对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此诗前两句描写雪景,运用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沾青枝、使青枝变白的状态,也暗写了诗人临窗观赏的经过。后两句抒情,以希冀大雪覆盖“人间恶路歧”来表达诗人铲平人间罪恶的心愿。这里,上文的描写雪景为下文的抒发情感作了铺垫,而下文的抒情则使上文的写景有了着落,可以说,情由景起,景为情染。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雪中忆李揖》、孟浩然的《赴京途中逢雪》等。

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便是景中有情,情景“互藏其宅”,水乳交融,“妙合无垠”的。从表面看,这首诗犹如一幅风雪寒江独钓图:大雪纷飞,天昏地暗,群山不见鸟飞,众路断绝行人,只有一位渔翁披蓑戴笠,驾着一叶扁舟,在寒江独钓。其实,它创造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②,风雪寒江独钓图中,分明蕴藉着诗人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情绪。读之,令人回味无穷,领略到“韵外之致”③,“味外之旨”④。像这样情景交融的咏雪诗,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少,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张孜的《雪诗》、陆游的《弋阳道中遇大雪》等。

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以屋内衾枕不暖、屋外雪压竹枝来衬托雪之大、雪之寒。如此写法,较之直说雪大而寒要有韵致得多。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寒,也采用了这种衬托法,此诗脍炙人口,这里就略而不引了。

至于用比喻来写雪的诗数量更多,表现上也颇具特色。有用一物作比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分别用“梨花”、“银”比雪,异曲同工。有用两物作比的,如“萦空加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以“雾转”比漫天飞舞的雪花,“似花积”喻石阶上的积雪,两个比喻,一个着眼于描绘飞雪的动态美,一个则致力于展现积雪的静态美,动静结合,贴切生动。也有用数物作比的,如庾信的《郊行值雪》诗:“??雪花开六出,冰珠映九光。还如驱玉马,暂似猎银獐??薛君一狐白,唐侯两骕骦??”前四句以六瓣花比雪花之形状,以“冰珠”比雪之光泽,以“驱玉马”、“猎银獐”比雪之色彩、雪之动态。后两句以孟尝君洁白的狐裘、唐成公洁白的良马比雪之色彩(严格说,这是用典)。这一连串的比喻,从不同角度描写雪,真个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⑤的。

咏雪诗用以作比的物,有银、雾、玉、马等,而更多的是花,这从上文诸例中可窥见一斑。虽然同是以花喻雪,但咏雪诗却千姿百态,各呈异彩。

曹雪芹究竟是怎么描写雪景的?

眼下,一场大雪弥漫了大半个中国,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在品位伟人毛泽东豪迈诗句和宽广胸怀的同时,不禁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雪景。那么,文学大师曹雪芹是怎么描写雪景的呢?归结起来就是:写而不写,不写而写。

第八回中,宝玉、宝钗初会,正当二人为通灵宝玉和金锁上面的字“像是一对儿”而彼此发呆时,黛玉悄悄的来了。黛玉的到来,不仅明显的对宝玉和宝钗单独相会表现出强烈的醋意,而且还带来了一场悄无声息的雪。

曹雪芹对于这场雪没有做任何描述,但越是这样,就越给读者以超大的想象空间。这场突如其来的雪,是曹雪芹推动红楼梦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因为它不管是对象征宝玉和宝钗婚姻的“金玉良缘”,还是对象征宝玉和黛玉爱情的“木石前盟”,都浓浓的蒙上了一层悲凉色彩。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宝玉、宝钗的婚姻悲剧,以及整个贾府的最后败落,就此拉开了序幕。黛玉后来的夭亡,宝钗将来的“金簪雪里埋”,以及贾府最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无不是这场看似无声、实际惊天动地的雪所埋下的伏笔。

曹雪芹写雪,还运用了间接的手法,即通过人物对话来带出。第五十三回中,乌进孝腊月里来贾府送“年例”时,贾珍嫌他来的晚:“这个老砍头,今儿才来!”乌进孝解释道:“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的很,耽搁了几日。走了一个月零两天。是因日子有限了,怕爷心焦,可不赶着来了。”

乌进孝是贾珍的一个庄头,除了日常经营庄园外,每年都要给贾府送年例,即使雪再大,路再难走,也必须要赶在年前送到。“四五尺深的雪”,按照清朝的度量衡估算的话,差不多有一米深了,显然这是曹雪芹的一种故意夸张的描写手法。这场没有让读者亲眼看到的雪,不仅暗示了贾府在经济上入不敷出、雪上加霜的败落趋势,同时也从侧面道出了贾府底层被剥削阶层,在送年例路上难以言表的艰辛。

曹雪芹直接描写雪,是在第四十九回和第五十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他描写了宝玉看到的雪景:“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接着他还写宝玉看到妙玉栊翠庵中的红梅的画面:“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曹雪芹叙述了大观园诗社成员即雪景写诗的场面,记叙了众人在雪飘之时的闲情雅兴——有赏雪的、有唠嗑儿的、有联诗的。写宝玉到栊翠庵乞来红梅,众人围观时那段描写梅花的句子更显情趣:“原来这一枝梅花只有三尺来高,旁有一枝,纵横而出,约有二三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真乃花吐胭脂,香欺兰蕙。”梅花的清艳从侧面烘托了雪天清新冷冽的景致。曹雪芹用两回篇幅来描写了雪后的众人之“闲”,其间穿针引线交代雪的行止。曹雪芹不愧为一大赋闲高手!

在通过写雪来揭露贾府的悠闲的同时,曹雪芹还不惜笔墨的着重描写了雪中众人的穿着打扮:宝玉的狐皮袄子;黛玉的白狐狸里鹤氅;史湘云的大毛黑灰鼠里子大褂子;李纨的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的洋线鹤氅;迎、探、惜的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其中给读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宝琴和岫烟。写宝琴披着一件用“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金翠辉煌的凫靥裘,而邢岫烟却“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越发显得“拱肩缩背”。曹雪芹通过写雪来渲染了人物性格的同时,也显示了他们的贫富差距。

仅通过写雪,我们就可以领略道曹雪芹写作手法的奇妙,这也正是《红楼梦》能够成为四大名著,并且被中外读者爱不释手的一个重要原因。乾隆年间的戚蓼生曾这样称赞曹雪芹的写作手法:“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我看一点也不错。

描写雪景的作文

飘雪

早上还没起床,抬头望望窗外,一片银光!我好兴奋,这可是今年第一次下雪呀,于是我连忙起床,赶快吃完饭,背上书包,急急忙忙地跑下楼,去欣赏雪景。

篇五: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古诗集锦之咏雪篇

古诗集锦之咏雪篇

子夜四时歌

南北朝 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学刘公干体

南北朝 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终南望馀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 东门送 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塞下曲

唐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北风行

唐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柄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别董大

唐 高适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村雪夜坐

唐 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对雪

唐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观猎

唐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长安冬日

唐 杜荀鹤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独酌

唐 杜牧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钟陵夜阑作

唐 韦庄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

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

春 雪

唐 焦郁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咏雪

宋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拭轻扫,留伴小窗明。

雪梅

宋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咏雪诗

宋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

山中雪后

清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用心 爱心 专心 3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