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随着嫦娥一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2:52 字数作文
随着嫦娥一号字数作文

篇一:“嫦娥一号”阅读练习

“嫦娥一号”阅读练习

(一)“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

(1)“嫦娥一号”的发射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更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又一巨大进步,但是,从人文的角度看“嫦娥一号”探月,也许更实用,也更有意义。

(2)来一次天文知识的学习。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太阳和月亮究竟代表着什么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和其他天体的关系是什么,宇宙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尽管地球很大但是也很渺小,借助最近对“嫦娥一号”探月的好奇和欣喜,多掌握一些天文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嫦娥一号”探月的天文意义。

(3)来一次航天知识的温习。什么是人造卫星,人造卫星分哪些类别,人造卫星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运行轨道是什么,世界各国首颗卫星发射是什么时候,人造卫星的用途是什么,中国的人造卫星历史渊源怎么样,温习这些人造卫星知识,会从航天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实现“嫦娥一号”探月。

(4)来一次对月亮的文化念想。古今中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和月亮有关的历史典故、传说和作品,月亮已经变成了和人休戚相关的充满人文色彩的具有灵性的天体,感念月亮附加的文化,会让我们对月亮更加充满诗意地敬仰,月亮也是文化的月亮,月亮的人文属性对我们的人性有很大的启迪。

(5) 。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对功名的忙碌追求,我们已经习惯于平视和俯视我们前方的路,但是,我们惟独不习惯仰望星空,一个不善于仰望星空的人,往往缺乏一颗包容和清凉的心,更缺乏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敬畏感,也因此让我们产生了迷失感和迷茫感,不懂得星空深邃的美,就很难真正理解事业和人生,换个步伐前进,那就仰望星空吧。

(6)来一次对浪费能源的思考。人类热衷于探索月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地球赖以生存的能源已经十分有限,然而月球上有两种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重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提供新思路。一是月球上可接收到丰富的太阳能;二是月球矿藏丰富,尤其是富含核聚变燃料氦-3,将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长期、稳定、安全、清洁和廉价的燃料资源,既然如此,节约地球能源就显得更为迫切。

(7)“嫦娥一号”探月的过程,就是我们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过程,只有用科学武装我们的大脑,我们才不会落后,更是我们展开科学想象的翅膀狂想的过程,还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过程,多从“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来看待探月,我们不但能够收获科学素养,还收获了理性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感悟,这也许比一味的叫好和激动更有意义。(摘自2007-10-27“ 红网” 作者:魏青,略有改动)

(1)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

浩瀚( ) 深邃 ( ) 矿藏( )

(2)本文从哪些方面谈了“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

(3)本文采用的结构是什么?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

(4)结合第(5)段内容和前后文,划横线处应补写的一句话是 。

(5)作者说“月亮也是文化的月亮”,让我们从与月亮有关的传说、诗句开始,“来一次对月亮的文化念想”吧!

①与月亮有关的传说:

②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6)阅读“相关链接”,结合第(5)段,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仰望星空?

【相关链接】

仰望星空

温家宝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我的认识:

(二) “嫦娥”长得什么样

①生就一副“四方脸”,长着能辨别月球14种元素的“火眼金睛”和能接收38万公里外地球上信号的“顺风耳”,穿着能阻挡太阳辐射的金色“外套”……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顺利升空,盖在她头上的神秘盖头也终于揭开。

②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主任设计师饶炜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和所有人造卫星一样,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卫星总重2350公斤,从外表看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本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18.1米,工作寿命一年。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③嫦娥一号的卫星平台以我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我国资源二号卫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现有的成熟技术和产品。 ④嫦娥一号卫星在较为成熟的平台上再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比如三维定向技术,也就是时刻使卫星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太阳能电池板、探测头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对准太阳、月亮和地球。这样一个三维控制系统在过去是没有的,技术难度相当高。另外,在地球、月球和卫星三者间进行探月卫星的轨道设计和紫外月平仪的研制等也都是进行技术攻关取得的新成果。

⑤由于要进行距地球38万公里的深空探测,而且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嫦娥一号卫星与一般的地球卫星相比,加装了能够与地球进行通信信号传输的定向天线,搭载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8种探测仪器,在制导、导航与控制、星上热控和电源分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在轨道、测控、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和热控分系统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⑥虽然嫦娥一号卫星的运行寿命预计只有1年,但它作为中国人开始深空探测的先驱,将永载史册。(摘自2007年10月26日新华网 作者:李宣良 ,本文略有改动)

(1)本文为一篇 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

(2)第①段、第②段、第⑤段分别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3)分别说说第④段、第⑤段的中心内容

第④段:

第⑤段:

(4)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5)阅读下面“相关链接”,结合文章回答

相关链接:据了解,第一个目标是为月球“画像”,即通过多种手段绘制全月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图。第二个目标是探测分析月球表面14种元素的资源量和分布情况,掌握一些“月宫宝藏”的信息。另外,在奔月过程中, “嫦娥一号”将“飞一

路,测一路”,看一看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情况,随时向地球报告观测的结果。 “嫦娥一号”要顺利完成探测目标,除了航天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不怕吃苦、勇于攻关的精神之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

(一)(1)hàn suì cáng (2)收获科学素养,收获了理性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感悟;

(3)采用并列式结构(或排比结构),其好处是使文章层次清晰,有条理,给人一目了然的印象;(4)来一次对星空的仰望;(5)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6)示例:仰望星空,我们才能摆脱诱惑迷茫,拥有宽容博大之心,对宇宙和生命充满敬畏,才能更好地去求索真理,追求正义,才能真正理解事业和人生。

(二)(1)事物 嫦娥一号卫星外在形态与内部组成;(2)摹状貌 列数据 作比较;(3)嫦娥一号卫星在较为成熟的平台上再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嫦娥一号在卫星平台和载荷系统方面的创新和独特之处(4)生动,如第一段运用一组比喻介绍嫦娥一号的外观;准确,如第二段运用精确的数据介绍卫星的重量、尺寸等;平实,如第三四五段运用朴素无华的语言直接介绍卫星的内部构造和创新之处;(5)嫦娥卫星本身有许多创新和独特技术,一些关键技术被突破;有成熟的航天技术和产品作基础

篇二:论述“嫦娥一号”奔月的主要过程及其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物理小论文 -----------------------------论述“嫦娥一号”奔月的主要过程及其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班号: 学号:

摘要: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嫦娥一号”奔月的整个过程以及在奔月过程中所蕴涵的物理知识和其所应用的物理学原理,从更深层次分析我国完成嫦娥一号工程的艰辛

关键词:奔月过程 万有引力定律 向心力 角动量守恒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我国宇航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当中就包括“嫦娥一号”工程的顺利进行,这次工程的成功也为后期的嫦娥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下一步登月计划以及更深层次对外太空开发开了先河,所以,有必要对这次工程进行深度剖析。

二、“嫦娥一号”探月过程

1.升空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直冲云霄,奔向遥远的月球,成功地进入环绕地球的预定轨道(即16小时轨道)。

2.环绕地球运行

(1)第一次变轨。 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预定计划,向在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出变轨指令,对其实施远地点变轨。指令发出130秒后,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变轨圆满成功。这次变轨表明,“嫦娥一号”卫星推进系统工作正常,也为随后进行的3次近地点变轨奠定了基础。这次变轨是“嫦娥一号”卫星在约16小时周期的大椭圆轨道上运行一圈半后,在第二个远地点时实施的。

(2)第二次变轨。26日1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11分钟后,远望三号测量船传来消息,卫星变轨成功。 变轨前,北京飞控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3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高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准时点火,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椭圆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

(3)第三次变轨。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地点变轨。“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飞行第3圈时,远望三号测量船在近地点顺利发现目标,把相关数据传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时把有关指令发至“嫦娥一号”卫星。实行这次近地点变轨后,卫星由24小时周期轨道进入48小时周期椭圆轨道,远地点高度将由7万多公里提高到12万多公里。 “嫦娥一号”卫星进入48小时周期轨道后,先后开启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和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环境探测。

3.实现绕地、月转移

31日17时15分,“嫦娥一号”卫星接到指令,发动机工作784秒后,正常关机。17时28分“嫦娥一号”在48小时周期轨道上运行1圈后,成功实施第三次近地点变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飞向月球。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四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嫦娥一号”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只进行了一次中途修正,就直飞月球捕获点。

4.环绕月球运行

(1)第一次制动。11月5日11时3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月球捕获卫星,卫星成功进入12小时绕月椭圆轨道。这次制动的目的是,降低“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速度,以防逃逸月球。

(2)第二次制动。11月6日11时3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环月小椭圆轨道。第二次近月制动主要目的是使“嫦娥一号”进一步降低飞行速度,使其进入“过渡”轨道,从而为卫星最终进入工作轨道做准备。

(3)第三次制动。11月7日8时24分,“嫦娥一号”卫星主发动机点火,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8时35分,“嫦娥一号”卫星主发动机关机,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嫦娥一号”卫星从近月点高度212公里、远月点高度8617公里的椭圆轨道,成功调整到周期127分钟、高度200公里的极月圆圆形轨道,从而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

至此,“嫦娥一号”经过长途跋涉,耗时13天14小时30分钟终于成为月球的一颗“人造卫星”。

5.返回地球过程

(1)飞离月球过程 当“嫦娥一号”完成绕月计划计划后,需要脱离月球的束缚,返回地球。这时就可以再次点燃发动机,给“嫦娥一号”加速,提高其绕月环绕高度,直至脱离月球的吸引,奔向地球。

(2)飞向地球过程 在“嫦娥一号”飞向地球的过程中也需要调整其飞行速度,改变其航向,直至被地球俘获,继而成为地球的一颗“人造卫星”。

(3)返回地球过程 在“嫦娥一号”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继续实施变轨,降低绕行速度,最终在大海中圆满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三、主要涉及的物理原理

1.万有引力定律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万有引力常量

m1: 物体1的质量

m2: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 的单位为米(m),常数G近似地等于6.67×10^-11 N·m^2/kg^2(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随着嫦娥一号

2.向心力公式

F向=mrω^2 =mv^2/r=mvω=4π^2mr/T^2=4π^2mrf^2=4π^2n^2mr

其中:v为线速度,ω为角速度,m为物体质量,r为物体的运动半径,T为圆周运动周期,f为圆周运动频率,n为圆周运动转速。

公式联立,由于嫦娥一号卫星在离开地球表面进入外太空后,地球对它只有万有引力作为它绕着地球进行转动的力,因此,此时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就不难得到这样的公式。这里就要用到关于卫星在地球近似圆形轨道上,由于不受

其他外力的情况下,角动量是守恒的,所以可以让卫星绕着地球进行圆周运动。(一个不受外力或外界场作用的质点系,其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服从牛顿第三定律,因而质点系的内力对任一点的主矩为零, 从而导出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如质点系受到的外力系对某一固定轴之矩的代数和为零,则质点系对该轴的角动量守恒。

万有引力F=GMm/(R^2)(1)

向心力Fn=mv^2/R(2)

(1)=(2),求出v^2=GM/R(3)

我们不难看出在嫦娥一号没有离开地球之前,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运行速度的平方成反比。而在不同轨道它的运行周期又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系列的逻辑关系。

于是就有了一张关于嫦娥一号在轨运行周期分布。

3.第二宇宙速度

假设在地球上将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发射到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为V;地球半径为R;此时卫星绕太阳运动可认为是不受地球引力,距离地球无穷远;

认为无穷远处是引力势能0势面,并且发射速度是最小速度,则卫星刚好可以到达无穷远处,设r为地球至无限远那点处的距离。

由能量守恒得

1/2*m*v^2-mgR=GMm/r

∵r→∞,mgR为地球表面重力势能

所以GMm/r≈0

解得v=√(2gR)=11.2km/s

也就解释了嫦娥一号之所以能够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月球引力场的原因。

四、“嫦娥一号”身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测控系统:联合航天测控网护驾远行

“嫦娥一号”此次前往月球,可谓初出远门,且路途遥远,因此如何使它在茫茫的太空中不偏离航道、迷失方向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按照计划,此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由五大系统之一的测控系统来完成。

科学地说,测控系统是“嫦娥一号”与地球之间的信息桥梁,它的任务就是负责完成对运载火箭及月球探测器的跟踪、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等任务,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飞行状态,监测它的健康情况,对它发出各种控制指令以完成预定的任务操作。

篇三:嫦娥一号至三号简介

嫦娥一号至嫦娥三号资料简介

嫦娥一号简介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任务“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的探月过程:

1.升空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直冲云霄,奔向遥远的月球,成功地进入环绕地球的预定轨道(即16小时轨道)。

2.环绕地球运行

(1)第一次变轨。 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预定计划,向在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出变轨指令,对其实施远地点变轨。指令发出130秒后,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变轨圆满成功。这次变轨表明,“嫦娥一号”卫星推进系统工作正常,也为随后进行的3次近地点变轨奠定了基础。这次变轨是“嫦娥一号”卫星在约16小时周期的大椭圆轨道上运行一圈半后,在第二个远地点时实施的。

(2)第二次变轨。26日1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11分钟后,远望三号测量船传来消息,卫星变轨成功。 变轨前,北京飞控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3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高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准时点火,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椭圆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

(3)第三次变轨。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地点变轨。“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飞行第3

圈时,远望三号测量船在近地点顺利发现目标,把相关数据传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时把有关指令发至“嫦娥一号”卫星。实行这次近地点变轨后,卫星由24小时周期轨道进入48小时周期椭圆轨道,远地点高度将由7万多公里提高到12万多公里。 “嫦娥一号”卫星进入48小时周期轨道后,先后开启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和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环境探测。

3.实现绕地、月转移

31日17时15分,“嫦娥一号”卫星接到指令,发动机工作784秒后,正常关机。17时28分“嫦娥一号”在48小时周期轨道上运行1圈后,成功实施第三次近地点变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飞向月球。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四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嫦娥一号”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只进行了一次中途修正,就直飞月球捕获点。

4.环绕月球运行

(1)第一次制动。11月5日11时3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月球捕获卫星,卫星成功进入12小时绕月椭圆轨道。这次制动的目的是,降低“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速度,以防逃逸月球。

(2)第二次制动。11月6日11时3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环月小椭圆轨道。第二次近月制动主要目的是使“嫦娥一号”进一步降低飞行速度,使其进入“过渡”轨道,从而为卫星最终进入工作轨道做准备。

(3)第三次制动。11月7日8时24分,“嫦娥一号”卫星主发动机点火,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8时35分,“嫦娥一号”卫星主发动机关机,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嫦娥一号”卫星从近月点高度212公里、远月点高度8617公里的椭圆轨道,成功调整到周期127分钟、高度200公里的极月圆圆形轨道,从而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

至此,“嫦娥一号”经过长途跋涉,耗时13天14小时30分钟终于成为月球的一颗“人造卫星”。

嫦娥二号简介

嫦娥二号是中国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它是建基於探月工程一期的嫦娥一号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且命名为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主要是用作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往后工程的风险,同时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嫦娥二号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发射,嫦娥二号任务迄今共投入9亿元人民币。

嫦娥二号任务相比嫦娥一号任务,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 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

* 试验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制

* 验证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 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

* 试验全新的着陆相机,数据传输能力大幅提高

* 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卫星进入月球100公里圆形工作轨道之后,进行轨道调姿,将对月面虹湾地区进行15公里高度,精度优于10米分辨率的拍摄,以便为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器于2013年左右登陆月球做准备。

嫦娥三号简介

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2月10日成功降轨。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2月2日1时30分,担负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展开奔月之旅。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此前,月球车全球征名,短短十天,64万网友选择了“玉兔”。如今,“嫦娥”再次

奔月,怀揣“玉兔”、怀揣亿万中国人的飞天梦,展示中国力量,书写中国传奇。 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按照任务安排,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把嫦娥三号送入近地点210公里、远地点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在轨飞行约5天,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运行约4天后,变轨进入15公里乘以100公里的椭圆轨道;再运行约4天后,从高度约15公里的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着陆后,探测器择机释放月球车,着陆器开展就位探测,月球车开展巡视勘察。

嫦娥三号任务的七大看点:第一,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苏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如果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3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第二,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巡视探测。全世界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苏联开展了2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任务。如果月球车“玉兔”号在月面“走起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2个实施无人月球巡视探测的国家;第三,首次实现对月球探测器的遥操作。“玉兔”号月面巡视探测采用自主加地面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地面根据环境参数对“玉兔”进行任务规划,而巡视器自主完成局部规划、避障并具备安全监测、应急保护的能力;第四,首次研制我国大型深空站,初步建成覆盖行星际的深空测控通信网。掌握了大口径高效率天线关键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快速测定轨和月面定位目标;第五,首次在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测。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将分别搭载4台科学载荷,用于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月空间和月表环境探测与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第六,首次在我国航天器上采用同位素热源和两相流体回路技术,确保探测器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月面生存;第七,首次研制建设一系列高水平特种试验设施,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先进试验方法。

篇四:图7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

(2008广东)12.图7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C

(2008北京)17.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

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B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2008全国卷2)25.(20分)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

25.(20分)

如图,O和O′分别表示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卫星轨道平面上,A是地月连心级OO′与地月球面的公切线ACD的交点,D、C和B分别是该公切线与地球表面、月球表面和卫星圆轨道的交点,根据对称性,过A点在另一侧作地月球面的公切线,交卫星轨道于E点。

?上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挡。

卫星在BE

设探月卫星的质量为m0,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Mm?2??G2?m??r ① rT???2??mm

G10?m0??r1 ②

r2?T1?

式中,T1是探月卫星绕月球转动的周期。由①②式得

2

32

2

M?r1??T1?

????? ③ Tm???r?

设卫星的微波信号被遮挡的时间为t,则由于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应有

t???? ④ T1?

式中,α=∠CO′A,β=∠CO′B。由几何关系得

rcos??R?R1 ⑤

r1cos??R1 ⑥

由③④⑤⑥式得

t?

⑦ 评分参考:①②式各4分,④式5分,⑤⑥式各2分,⑦式3分。得到结果

t?

R1R?R1?arcos?arsin?的也同样给分。

rr1?

(2008全国卷1)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

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B

A.0.2 B.2 C.20 D.200

(2008四川)20.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 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B

A.0.6小时 B.1.6小时 C.4.0小时 D.24小时

(2008宁夏)23.(15分)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

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23.(15分)

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角速度分别为w1,w2。根据题意有

w1=w2

① ②

r1+r2=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G

m1m22

?mwr1 112

r

m1m22

?m1w2r1 2

r

G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r1?

m2r

m1?m2

根据解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

w1?w2?

2? T

联立③⑤⑥式解得

4?23

m1?m2?2r

TG

(2008山东)18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 星”于2008 年4 月25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 次变轨控制后,于5 月l 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 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 运行速度大于7.9Kg/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2008海南)12.一探月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某一时刻正好处于地心和月心的连线上,卫星在此处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之比为 4 : 1 .己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约为 81 : 1 , 则该处到地心与到月心的距离之比约为 。 12、9∶2

(2008江苏)1.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B (A)0.2 g

(B)0.4 g

11

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102

(D)5 g

(C)2.5 g

(2008上海)1A.某行星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

2?R4?2R31A.,

GT2T

(2009山东)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答案:BC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完全失重,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24小时,根据T?

2?

?

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

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C正确。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所以相等,D不正确。

提示:若物体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不做功,且其他力做功之和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

Mmv2Mm2?2

由G2?

m得v?,由G2?

m(,由)r得T?2rrrT

G

MmMm2

??得?

m?rG?man可求向心加速度。

r2r2

(2009福建)14.“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A.r、v都将略为减小 B.r、v都将保持不变

C.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 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 答案C

【解析】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引力变大,探测器做近心运动,曲率半径略为减小,同时由于引力做正功,动能略为增加,所以速率略为增大 (2009宁夏)15. 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

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A. 0.19 B. 0.44 C. 2.3 D. 5.2 【答案】B。

Mmv2

【解析】天体的运动满足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G2?

m可知v?,可见木星

RR

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

v木v地

?

?

?0.44,B正确。 (2009全国卷1)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N·m/kg,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A.1.8×10kg/m B. 5.6×10kg/m

4

3

4

3

3

3

3

3

-11

2

2,

C. 1.1×10kg/m D.2.9×10kg/m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首先根据近地卫星饶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Mm4?2R3MG2?m2,可求出地球的质量.然后根据??,可得该行星的密度约为2.9×3

RT4?R

10kg/m

(2009全国卷2)26. (21分)

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石油密度远小于?,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高。重力加速度在原坚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

4

3

篇五:“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 阅读答案

“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

①“嫦娥一号”的发射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更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又

一巨大进步,但是,从人文的角度看“嫦娥一号”探月,也许更实用,也更有意义。

②来一次天文知识的学习。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太阳和月亮究竟代表着什么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和其他天体的关系是什么,宇宙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尽管地球很大但是也很渺小,借助最近对“嫦娥一号”探月的好奇和欣喜,多掌握一些天文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嫦娥一号”探月的天文意义

③来一次航天知识的温习。什么是人造卫星,人造卫星分哪些类别,人造卫星已经发展

到什么程度,运行轨道是什么,世界各国首颗卫星发射是什么时候,人造卫星的用途是什么,中国的人造卫星历史渊源怎么样,温习这些人造卫星知识,会从航天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实现“嫦娥一号”探月。

④ 。古今中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和月亮有关的历史典

故、传说和作品,月亮已经变成了和人休戚相关的充满人文色彩的具有灵性的天体,感念月亮附加的文化,会让我们对月亮更加充满诗意地敬仰,月亮也是文化的月亮,月亮的人文属性对我们的人性有很大的启迪

⑤来一次对星空的仰望 。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对功名的忙碌追求,我们已经习惯于

平视和俯视我们前方的路,但是,我们惟独不习惯仰望星空,一个不善于仰望星空的人,往往缺乏一颗包容和清凉的心,更缺乏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敬畏感,也因此让我们产生了迷失感和迷茫感,不懂得星空深邃的美,就很难真正理解事业和人生,换个步伐前进,那就仰望星空吧。

⑥来一次对浪费能源的思考。人类热衷于探索月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地球赖

以生存的能源已经十分有限,然而月球上有两种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重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提供新思路。一是月球上可接收到丰富的太阳能;二是月球矿藏丰富,尤其是富含核聚变燃料氦-3,将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长期、稳定、安全、清洁和廉价的燃料资源,既然如此,节约地球能源就显得更为迫切。

⑦“嫦娥一号”探月的过程,就是我们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过程,只有

用科学武装我们的大脑,我们才不会落后,更是我们展开科学想象的翅膀狂想的过程,还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过程,多从“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来看待探月,我们不但能够收获科学素养,还收获了理性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感悟,这也许比一味的叫好和激动更有意义。(摘自2007-10-27“ 红网” 作者:魏青,略有改动)

12.本文从哪些方面谈了“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3分)

13.(1)结合第④段内容和前后文,划横线处应补写的一句话是 。(2分)

(2)第④段中作者说“月亮也是文化的月亮”,请你写一个与月亮有关的传说来感念月

亮文化。 (2分)

14.阅读“相关链接”,结合第(5)段,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仰望星空?(4分)

【相关链接】

仰望星空

温家宝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我的认识: 1收获科学素养,收获了理性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感悟

2(1)来一次对月亮的文化念想

(2)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3.仰望星空,我们才能摆脱诱惑迷茫,拥有宽容博大之心,对宇宙和生命充满敬畏,才能更好地去求索真理,追求正义,才能真正理解事业和人生。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浩瀚( ) 深邃( ) 矿藏( ) ...

2.本文从 和 两个方面谈了“嫦娥一号”探月的

人文意义。

3.结合第⑥段内容和前后文,画横线处应补写的一句话是 。

4.本文采用的是 结构,用这种结构的好处是 。

5.作者说“月亮也是文化的月亮”,让我们从与月亮有关的传说、诗句开始,

“来一次对月亮的文化念想”吧!

(1)与月亮有关的传说:

(2)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6.结合第⑤段,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仰望星空。

《〈“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1.hàn suì cáng

2.收获科学素养 收获了理性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感悟

3.来一次对浪费能源的思考

4.总—分—总 使文章层次清晰,有条理,读来一目了然

5.(1)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商炀担粕岷Bィ?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等

6.示例:仰望星空,我们才能摆脱诱惑迷茫,拥有宽容博大之心,对宇宙和生命充满敬畏,才能更好地去求索真理,追求正义,才能真正理解事业和人生。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