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百米短跑技术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32:08 字数作文
百米短跑技术分析字数作文

篇一:100米短跑技术分析

100米短跑技术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运动员的100米成绩。从分析短跑技术特点开始,提出了现代短跑技术起跑、快速有力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各个阶段的训练方法,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短跑技术;动作;频率;步幅

短跑技术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时赛跑的动作是上体前倾较大,大腿抬得较高。小腿前摆较大。两臂前后有力地大幅度地摆动,手掌张开,后蹬腿有力地蹬地,整个身体表现出非常有力量的姿态。20世纪橡胶跑道的使用。使短跑技术和运动成绩产生了大的飞跃,短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现代短跑技术。其特点是更加强调摆动腿、高抬膝,前摆大腿时积极送髋,支撑腿着地积极,脚掌“扒地”动作轻快柔和,后蹬动作有力,蹬摆配合协调。摆臂动作幅度大而向前。其优点在于身体各部分动作协调、自然、步幅大、步频大。短跑全程技术可分为起跑、快速有力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

一、起跑

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的冲力,使身体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短跑的起跑主要包括“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各就位”时,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收回紧靠起跑线后沿并撑地面。两臂伸直。两手间距离比肩稍宽,手指成拱形地做弹性支

撑,头与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身体重量均匀的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

“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心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其重心投影点距起跑线15~20厘米,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预备”姿势时,把身体重量移向两手是非常重要的。膝关节角度有重要意义,适当增大膝关节角度有利于蹬伸。大小腿之间的最佳角度,前腿膝关节角度约为90~100度,后腿膝关节角度约为110~130度。

“鸣枪”时,运动员应立即全速向前。这个动作开始时两手迅速推地和两腿有力的蹬伸,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随即转为非同步的动作。两臂屈肘有力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躯干前倾与水平线成15~20度角。后腿快速蹬离起跑器后,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腿前摆时脚掌不应离地过高,以利于摆动腿迅速着地和过渡到下一步。前腿有力蹬伸,后蹬角约为42~45度。

二、快速有力的加速跑

快速有力的加速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的一个跑段。任务是充分用向前的冲力,在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距离内,尽快地达到自己的最快速度。加速跑的第一步的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点在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后方,以前脚掌着地并迅速过渡到有力的后蹬结束,动作越快,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快速有力地完成蹬地技术。前几步躯干有较大的前倾,随着跑速和步长的增加逐渐地抬起上体。这

段跑程两脚着地点的轨迹,应渐合拢到一条直线的两侧,这段距离大约25米左右。

三、途中跑

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展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首先,上肢以肩为轴,以大臂为半径。做前后有力而轻松的摆动。摆臂技术要求是,两臂屈肘成90度角,手指自然成半握拳或自然伸掌。前摆时手稍向内,高度达下颚。后摆肘关节稍朝外。它不仅能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加快步频和增大步幅。其次,脚后蹬结束后大小腿迅速折叠前抬,加快腿部前后摆动的节奏,加快频率。大小腿较好地折叠,使小腿肌肉充分放松,形成了运动肌的紧张与协调放松,有利于人体能量的恢复与供给。另外,摆动腿折叠前抬又助于髋部的前移。髋是人体重心所在,送髋动作是髋部绕纵轴做前后摆动,是在摆动腿前摆的基础上再增加的前摆,这样不但增加了前摆的幅度。增大了步长,而且还加快了前摆的频率。并且为形成前脚掌的远端快速鞭打和拔地动作,减小了脚前支撑的制动阻力。折叠、抬膝、送髋使身体重心产生有效地前移。再次,脚的拔地缓冲蹬伸动作,象车轮一样进行滚动式向前蹬伸过程。在缓冲的开始阶段,髋关节就开始伸展,参于缓冲的就主要是膝关节和踝关节。随着膝关节、髋关节角度的减小,取得较小的后蹬角,蹬离角越小获得水平分力就越大。这种活动方式对减小着地时水平速度的损失及增大跑速有利,而此时即将完成基本动作的肌肉进行离心收缩,积累了弹性变势能与肌肉张力,因而为肌肉发力有利获得最

大的水平速度打下基础,从而为后蹬做好了准备,所以说缓冲蹬伸是产生水平加速度的重要阶段。

四、终点跑

终点跑的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由于体力的消耗,出现了速度下降及动作变形现象,因此在此阶段应加大手臂的摆动和后蹬的力量,在距离终点一步时,上体以胸带肩急速前倾,使身体的某一部位快速通过终点,同时两臂后伸维持身体平衡,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近年来,世界短跑水平迅速提高,各国专家都在不断探索和寻找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新途径。虽然场地、器材的改进也有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如何使专项技术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以及训练方法,提高短跑技术水平的因素很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跑技术也会更趋合理,更加完善。我在这里仅仅是谈谈个人的认识,很肤浅,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参考。

篇二:100米跑四个基本环节技术分析

100米跑四个基本环节技术分析

摘要:现代100m跑技术在塑胶跑道运用的基础上,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原理逐步发展与完善。总体体现在完整技术的实效性与专业特点的经济性,以及反映这两个特性的几个环节如:屈蹬技术,摆动技术,支撑与腾空时间的缩短,加速跑时间与距离的延长,以及缓冲技术等。正是这些技术的不同构成了现代技术与过去技术质的不同,从而使现代技术更加完善和合理。通过对百米跑现代技术和过去技术的研究,揭示了现代100m跑技术特点和理论依据,对今后短跑的教学、训练和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短跑;训练方法;技术

中图分类号: 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02

一、综述

百米赛跑,欣赏过的人无不为其速度的力量所惊叹,仅仅10秒的瞬间,选手们如箭一般向终点飞驰,但就在这短短的10秒内,凝结着选手们多年奋斗的心血,也蕴含着科技发展的力量和人类突破极限的决心。这10秒里的奥妙或许未必是人人知晓的。

二、起跑技术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短跑项目技术的发展和规划的变化,起跑的快慢对短跑成绩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为起跑瞬间的快慢,不仅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各阶段技术发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短跑的比赛成绩。蹲

踞式起跑技术作为田径短跑项目中的一个专门技术,它必须符合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体打破静止,实现零加速的最大值。在动作形式上应符合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肌肉在特定姿态下的收缩特征。因而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二个方面:

第一,加强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熟练性:经研究表明,在动作序列突变,以及达到动作学习基本成分的力量与方向需要转换的各个阶段时,动作的反馈对速度的控制极为重要。由于短跑的动作技术是相对固定的,起跑的方向也被统一要求必需符合田径规则规定,因而起跑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进行蹲踞起跑的教学与训练中,应让运动员在掌握正确起跑动作的同时,进行经常反复的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是提高起跑速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第二,提高蹲踞起跑技术的正确、合理性:蹲踞式起跑技术的正确性是指符合人体各肢体肌肉的用力特点(骨骼关节所处位置、角度,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姿态)和运动形式(路线、幅度、方向等)上的要求,表现为规则要求下动作技术的相对统一。合理性是指肢体间的用力形式,用力方向、大小、时机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和高度协同,表现为动作的整体性和效益性。因此正确、合理的起跑技术,不仅表现为规则条件下的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特征,更应形成个性鲜明的技术风格。这是充分挖掘和提高蹲踞式起跑速度潜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起跑技术: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和蹬离起跑器三个动作。

“各就位”动作:“各就位”动作前利用短暂的时间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放松面部、肩部、两臂和腿部的肌肉,做几次深呼吸,也可在脑中回忆一下起跑中要注意的技术要点,使心理有个准备。 “各就位”动作是:先前脚、后脚依次踏在起跑器上。后膝跪地,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呈“八”字形撑在起跑线后没的地面上。两手之间距离略宽于肩,颈部放松,形成双脚、单膝、双手五点支撑地面的姿势。

“预备”动作:”预备”口令后,随之吸半口气屏住,提高血压、胸压、腹压,以气助力,有利于爆发性用力。同时从容地抬起臀部,稍高于肩,身体的70%~80%重量主要落在两臂和在前起跑器的腿上。“预备”口令时把双肩放在两手支撑点垂直部位上或略往前探。臀部适速而从容抬起,稍高于肩,肩部处于起跑线上或稍前的位置。前膝角90度左右,后膝角120度左右,颈部自然放松,两脚掌蹬紧起跑器。

蹬离起跑器动作:当听到枪声以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双臂屈肘做迅速有力的前后摆动,两脚同时用力蹬离起跑器,后腿蹬离起跑器后以膝领先迅速向前摆动。摆动时脚掌不应离地太高,前腿充分蹬直,把身体向前上方有力地送出。此时,后蹬角为42~45度。上体彰倾与地面约成15~20度角。

三、起跑后加速跑技术

也称“起跑后疾跑”,指起跑后立即转入加速跑段。加速跑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上体前倾较大,随跑速的加快逐渐抬起。二是加

速阶段的步频较快而步长是逐渐加大至进入途中跑才稳定下来。三是加速跑的距离与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有关,一般 20 米 后已达到发挥速度进入途中跑。

起跑后立即转入加速跑,这段距离一般在20~25米之间,用不着11~13步跑完,进入途中跑时需用“惯性跑”1~2步过渡, 缓解用力起跑时带来的肌紧张。起跑后加速跑的步长不宜过大,第一步一般落在起跑线前2脚左右处,第二步为4~4.5脚长,以后逐步增大。 起跑后加速跑技术规格:加速跑开始时,上体保持较大的前倾,双臂摆动幅度大而有力,充分蹬伸支撑腿,与此同时,摆动腿迅速前摆,摆动腿前摆时,大、小腿折叠程度小,前摆幅度大。加速跑阶段完成以后,应顺势做2~3步自然跑进,随即过渡到途中跑。

四、途中跑技术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采用的训练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 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3)

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实践表明,上述提高步频的训练指导思想及训练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基本动作:身体保持稍有前倾或保持基本正直,前摆要充分,大小腿要充分折叠,缩短摆动半径,后蹬时要充分蹬伸髋、膝、踝三关节,身体腾空后,摆动腿应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大腿的下压向前下方摆出,着地缓冲时,前支撑脚应积极扒地,尽量减少地面对人体的阻力。

直道途中跑技术规格:

上体动作:上体稍前倾或正直,头部与躯干在一条线上,两眼平视。面部、颈、肩放松、口微张开。摆臂时,应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屈肘,两手放松地张开或半握拳,轻快而有力地做前后摆动,前摆时手的高度齐于下颌,上、下臂夹角约60~70度;后摆摆至上臂约与肩平,肘关节的角度约90度左右;肘关节的角度在垂直部位时为130~150度,并且前后摆臂时带动肩部不同程度的前后扭动。 摆动腿动作:摆动腿前摆时,以髋关节为轴,快速折叠前摆,当摆动腿膝关节摆过支撑面稍前方时,大小腿的折叠达到最大程度,脚跟几乎触及臀部,大腿前摆的高度与上体接近垂直。前摆结束后,摆动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向前伸出,并稍抬起脚尖,随着大腿继续下压,小腿和前脚掌积极鞭打扒地。着地瞬间,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稍弯曲,足踵距地面有一定高度。脚着地以后,膝踝关节继续弯曲,足踵下沉。有利于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和进入后蹬动作。

篇三:百米短跑技术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课教案

一、课的设计(说课)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百米短跑技术分析)

篇四:浅谈现代100米跑的技术特征

浅谈现代100米跑的技术特征

前言

…….当今世界上短跑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记录也在不断改写,而我国的短跑技术水平明显存在着技术上的老化。但是由于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以及不断学习的情况下,总体趋势呈现良性循环。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的研究手段、方法的出现和应用,对100米的技术认识也不断深入,传统100米跑技术的缺陷以为人们所知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正,但这些新的观点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明确理论的框架。从技术的角度看,现代短跑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得意于技术的创新,而技术的创新的实质在于更充分的利用和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使运动技术水平更具有实效性和经济性。近年来100米跑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摆动腿的摆动效果,蹬伸速度,缓冲的好坏以及加速持续时间的长短等方面,本文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象,试对短跑现代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国内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全程跑技术参数进行对比。以大

量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取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选取了国内外优秀的男子短跑运动员全程跑技术参数作对比,并将其绘制成图表,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现代100米跑的技术动做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解刨学的原理以更好的体现出跑的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具体技术表现是:高步频,大步幅,跑的动作平稳,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的动作配合趋于协调,直线性好,有明显的节奏感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训练的方法、手段日趋完善,严格规范技术标准以成为当今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势。而这些表现形式则要求对现代100米技术特点的掌握要特别熟练。 2.1 100米跑摆动技术的特点

从现代100米技术的发展来看更加重视摆动的动作,短跑要求更加突出摆动动作,强调以摆促蹬,蹬摆结合,注重在高速跑动中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强调左臂右臂,左腿右腿的摆动与配合。前世界纪录创造者贝利跑时上臂前后摆动角得到幅度达到125度,对于他的摆臂动作可以说是技术规范,幅度大而有力,他的大腿前后摆动幅度为105度左右,前摆时大腿接近水平面,大腿摆动角达到165度。

2.1.1上肢摆动技术特点

(1)摆动的幅度大而有力,速度加快。美国著名教练温特在《跑速与摆臂与摆腿》中认为:手臂动作越快越有利于上臂与下肢配合,使躯干纵轴旋转幅度增大,加两腿的剪刀差,从而有一有效的延长了大腿前摆的有效距离,增加了步长。 (2)摆臂的方向更趋于向前,摆臂的方向应和跑进的方向一致,即两臂前后摆动。由于短跑中摆腿带动同侧髋向前扭转,人体的矢状面有与运动方向矢面

常常偏离,为此摆臂的方向应与运动的矢状面(而不是人体的矢状面),保持一至或基本一至。

(3)摆臂应前后用力,在以往的摆臂中,较多的强调后摆用力,靠回摆的惯性积极前摆。但在现代短跑技术中,我们看到许多运动于员不但加大了前摆幅度,同时也侧重了前摆用力。从当前短跑技术特点来看上臂有要摆出体前24度有的达到35度这种大幅度的向前摆动单靠回摆的惯性是不可能的。另外由于人体快速向前运动前摆用力比较困难,后摆则较容易,因此有必要突出强调用力前摆动做。有材料证明,上臂的前曲和后伸的最高角速度分别发生在上臂向前及向后通过身体躯干垂直线时。

从现代百米跑技术的发展来看更加重视摆动的动作,百米跑要求更加突出摆动动作,强调以摆促蹬,蹬摆结合,注重在高速跑动中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前世界纪录创造者贝利跑时上臂前后摆动角的幅度达到125度,对于他的摆臂动作可以说是技术规范,幅度大而有力,他大腿前后摆动幅度为105度左右,前摆时大腿接近水平面,大腿摆动角达到165度。 2.1.2下肢摆动技术的特点

下肢摆动是指自后蹬结束时一直到这只脚着地时为止。具最新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一侧脚的支撑时间仅站一个复步的22.1%,而摆动时间却站77.9%,两者相比为1:3:5。因此摆动技术的优略,直接关系到跑速的快慢,是短跑技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强调摆动腿充分折叠。根据生物力学特征,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的后摆技术缩短了摆动腿的半径,提高摆动角度,为快速前摆创造条件。

(2)摆动腿积极有力的前摆。摆动腿的前摆带动了同侧髋前送,增大两之间的夹角,为增大步幅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向前上方抬大腿顶膝带髋,对人体产生了一个向正前方的拉力起加速作用。正确有力的前摆推迟了后蹬的时间,减小了后蹬角增大了水平分力,为腾空后积极的下压(鞭打)后扒着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大小腿后摆幅度。大腿后摆幅度是指支撑腿后登时大腿随后蹬惯性向后摆动动作的大小。我们知道,现代短跑技术应视为以髋关节为轴的高速摆动,十分注重大腿前摆的效果即大腿前摆的速度.力量和幅度。那么如何提高大腿前摆的效果呢?许多人认为增大摆动腿主动肌群快速收缩的的力量,是提高大腿前摆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大腿后摆的幅度与其向前摆动时所产生的影响,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短跑训练中一直用传统的技术理论主义以后蹬为重点的力量练习,强调支撑腿在后蹬时髋.膝. 踝关节的充分伸展。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技术动作特征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短跑的动作周期中,每条支撑腿着地时间仅0.008-0.009秒,后登时膝关节伸展角度为150——156度,后蹬结束后小腿迅速向大腿靠拢,大腿向前摆时膝关节夹角最小值在25左右,其加速度达到了8-9米/秒,大腿前摆的高度与水平面夹角成20——25度优秀运动员所表现出力爱的以下动作特征:支撑腿着地时间短、大腿后摆幅度较小,而大腿前摆时迅猛有力且幅度较大。运动员在跑动中,如果强调膝关节充分伸展,那么支撑时间将会延长,大腿向后摆动的幅度随之增大。此时为保持动力矩的守恒,上体就会补偿性进行前倾。这样不仅压低了身体重心,而且也拉长了大腿前摆的距离,从而影响大腿前摆的速度。

从生理学上分析,支撑腿在后蹬时如果膝关节充分伸展,屈膝肌群将会过度拉长,其牵张反射能力随之降低。当支撑腿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的速度将会

减慢。那么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摆动时摆惯量加大,工作肌群所消耗的能量加大,从而降低大腿前摆的效果。因此,短跑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缩小大腿后摆的幅度,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步频与步幅发展趋于同步化。现代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步频.步长能力有同步发展的趋势,在绝对步长和相对步长(步长指数)方面,贝利明显大于陈文中,而从绝对步频和相对步频(步频指数)来看,贝利则小于我国运动员陈文中,贝利的去全程步频变化相对稳定,且步长变化与速度提高有着较大同步性特点,是一位步长步频均衡型运动员,体现了世界短跑运动员步长步频发展的趋向。陈文中则表现出中国运动员较普遍的高步频,小步幅的技术特点,而且由于步频的不稳定性导致步长的变化与速度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同步性特点。(见表一)

表1陈文中贝利全程跑步长步频比较

(5)步频,步幅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两个决定因素。腿的快速摆动增大了两腿之间的夹角,有效地增大了跑动中的步幅。大腿抬高也为下落时“鞭打”动作创造了先决条件,又为摆动产生的反作用力加强支撑腿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加强了后蹬,增大了步幅。摆动腿的加速摆动对蹬地退的适宜时机的惯性作用力增强前倾效果的有效途径,摆动腿的动作幅度和加速时机是决定后蹬角大小的可控因素。后蹬角越小,水平分力越大,其速度越快,则步频也就提高了(见表二)

表2 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运动员摆动腿技术参数

时也缩短腾空时间,而两者的比例更好的反映了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现代优秀短

跑运动员途中跑的支撑时间与腾空时间之比约为1:1.2。如美国优秀运动员平均单步时间为0.208%,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分别为0.095s,0.113s,比例为1:1.171。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郑晨平均单步时间为0.207s,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却分别为0.079s,0.128s,比例为1:1.62,这显然是不够合理的。因而在技术上要注重增大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和减小身体中心的腾起角,是腾空与支撑时间之比更趋合理。

2.2对屈蹬技术的特点

过去,在短跑技术理论中,非常强调后蹬,认为后蹬充分则后蹬力量大,产生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快,因此非常重视后蹬的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塑胶跑道问世以来,由于场地条件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改变,短跑的后蹬技术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传统的后蹬技术相比,世界优秀的运动员均采取屈蹬式后蹬技术。

2.2.1“屈蹬式”技术的特点

“屈蹬式”技术不仅仅为了适应场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短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力学原理的。它的优点在于蹬离腿膝关节的屈度加大,促使髋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膝关节的运动幅度,使重心移过支撑点的速度相对加快,并且使一定的重力矩値与最大后蹬产生的反作用力相匹配。现代屈蹬技术后蹬结束时膝角一般在150——155度,这就大大的增加后蹬作用速度,缩短了支撑后蹬时间。相应腾空时间缩短,使步频得到提高。短跑技术的实效性,突出表现在向前位移上。屈蹬跑技术,后蹬时并不要支撑腿过早用力蹬伸,而是中心移过支撑点较远后进行后蹬,有利于减小小腿前倾角及后蹬角,增大人体水平位移速度,减小中心波动差增大支撑后蹬阶段的水平前移距离,提高跑的时效性。要想提高摆腿速度,必须减小前摆阻力矩,即缩短摆动腿摆动半径,技术上则要大小腿充分折叠。屈蹬技术能保持较大的肌拉力和肌拉力矩,从而提高大、小腿折叠的力量,缩短折叠半径,提高摆动前摆速度(见表三)

表3中美短跑运动员技术参考比较

从时间的角度看,缓冲的时间距离长,能量消耗少(见表4)从实效的角度看后蹬时膝关节伸肌群尽可能在最佳发力角度范围内加大蹬伸幅度,增大肌肉工作距离,技术动作表现出良好的实效性(见表5)

表4中没运动员着地缓冲技术参数比较

表5 中美运动员着地缓冲时膝关节角度变化参数比较

2.3百米放松跑上的特点分析

美国著名短跑教练温特说过:“教会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掌握放松,会取得好的,甚至惊人的效果,特别是对短跑运动员的成绩起很大的作用”。美国田径宿将刘易斯坦诚他的成功秘诀是讲到:“比赛时要保持注意力集中,同时要非常放松,在50米以前我加速,然后只要放松肌肉,越是放松速度保持就越好。因此,我自70米至终点比任何人都跑得快的很多。”美国著名学者维苏茨金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由十秒九提高到十秒的诸多因素中,爆发力的提高占20.57%,力量的加大占12.34%,肌肉的放松能力的改善占21.57%。从总的方面来看,短跑频率越快,重复次数越多,容易使人疲劳。因而,提高短跑放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短跑成绩的途径。

2.4对白米跑加速时间与距离演唱的分析

在100米全程中运动员各阶段速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节奏和规律,其目的是使运动员在在全程中能以足以少的能量的消耗,最佳的步频、步幅配合。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即获得全程整体最佳化。但传统的理论认为百米距离短,运动员前30米拼命跑,加速过快,用力过大,能量消耗过多,最高速度出现过早,从而破坏百米节奏,使速度的提高和速度耐力的保持均受影响。加速节奏过快,不利于途中最高速度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的速度发挥,同时也不利于获得更大的最高速度,并造成程成速度明显下降。目前世界级男子百米运动员加速节奏明显,加速持续时间和距离延长,最高速度出现晚(在70——90米处)。这种有序的与传统加速相比,其更符合能量供应规律,有利于运动员减少能量的过度消耗,从而节省体力有利于运动员发挥速度,提高速度能力。而我国运动员在此方面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我们可以我国短跑运动员陈文中与前世界纪录保持者贝利相比表现出加速过程短最高速度出现早,降速早,且明显。这与目前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表现出的加速过程长,最高速度出现的晚,降速出现的晚且幅度小的全称跑节奏特点具有明显的反差。这是我国短跑运动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见表六)

表6 陈文中、贝利100米跑有关参考对比

篇五:短跑技术分析

成 绩:

华中师范大学课程

考核作业

课程名称:副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田径) 任课教师: 王飏

专 业: 体育教育

年 级: 08

学 号: 2008212218

姓 名: 高隆飞

2010 年 11 月

1

短跑技术分析与训练方法

一、短跑技术

短跑技术包括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个部分。

(一)起跑。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过程。技术动作:听到“各就位”的口令后,运动员走起跑器前,俯身用手撑在起跑器前,两脚依次踏上起跑器上,单膝跪地,两手收回放在起跑线后,两臂伸直与肩宽或稍宽于肩,四指并拢与拇指成“八”字撑地,做好准备姿势;“预备”时,运动员逐渐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至最佳起动姿势。听到“鸣枪”后,运动员两腿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迅速摆臂体前倾,以最快的速度蹬离起跑器,跑出第一步。

(二)起跑后加速跑。起动后,摆动腿积极前抬、下压,前脚掌着地,两臂配合快速、有力地前后摆动,步幅由小到大,步频逐渐加快,上体逐渐抬起,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个人最快速度后过渡到途中跑。

(三)途中跑及终点跑。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跑到终点。途中跑的技术包括支撑阶段(前支撑和蹬伸阶段)—腾空阶段(前摆下压和折叠阶段)—支撑阶段。支撑阶段技术要点:前脚掌积极扒地并着地支撑,在缓冲过程中,支撑腿膝关节的尽可能地减少弯曲;摆动腿要求大小腿充分折叠,身体重心移过垂直面后髋、膝、踝三关节强有力地伸展,据推动身体向前运动;摆动腿以膝关节领先,向前上快速摆至接近水平线位置。腾空阶段技术要点:摆动腿膝关节继续向前上运动,支撑腿腾空后膝关节放松,大小腿迅速折叠,两臂积极有力配合摆动,并注意放松,着地下一支撑腿积极向后向下摆压,注意膝关节着地时尽可能减少制动。终点跑技术与途中跑技术基本相同,当以最快的速度跑至终点2米左右时,迅速前倾上体,用胸部做撞线动作,跑过终点。

二、训练方法

(一)基本技术训练方法

1.途中跑训练方法。途中跑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阶段,其中包括直道跑、弯道跑技术,其训练方法有:①行进间折叠腿跑20-30m,②行进间跑跳步20-30m,③行进间小步跑20-30m,④行进间高抬腿跑20-30m,⑤行进间车轮跑20-30m,⑥行进间后蹬跑20-30m,(以上行进间的练习也可以过渡到途中跑,距离可以 2

增加到40-60m)⑦原地摆臂练习⑧直道跑60-80m,3-4组⑨弯道跑100米,3-4组⑩直、弯道跑150米,2-3组;教练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安排运动负荷。

2.起跑练习方法。自从美国人默非发明了“蹲踞式”起跑方法,起跑器被奥运会正式采用以后,起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快速发展。现介绍一些简单常用训练方法:①增强上肢和下肢力量训练。②站立重心前倒加速起跑。③听声音或信号起跑。④听枪声起跑。起跑关键是下肢的爆发力要强,摆臂与蹬起跑器前抬腿动作要协调,精神要集中,反应速度要快。

3.起跑后加速跑。起跑后加速跑是获得初速度的关键阶段。以下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起跑后加速跑的速度:①快速高抬腿练习(负重、捆绑沙袋、斜撑)。②斜坡上下加速跑。③拉轮胎加速跑。④拉橡胶带阻力加速跑。⑤手臂拿哑铃摆臂练习。

(二)辅助训练方法和手段

1.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自六十年代迄今,在世界短跑技术的进步过程中,力量训练的进步和改善起着首屈一指的重要作用。目前,对短跑力量训练的进一步深化和改善仍将是当前短跑训练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常有的训练内容及方法有:(1)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练习:负重提踵;半蹲跳;提踵跳;深蹲;5秒计时快速下蹲组;拖重物跑;负重斜蹬;箭步换腿跳;台阶跳;负重蛙跳;负重单、双腿跳斜坡;屈小腿练习;从起跳器上跳出转换为快跑;膝关节在不同角度下对起跑器的最大静止用力;负重蹬上台阶。(2)发展躯干肌力的主要练习:负重仰卧起;负重俯卧挺身;体前上拉;背后上拉:体前屈左右转体。(3)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持重物摆臂;指撑俯卧撑;动力性接力器练习;上肢屈伸练习;站、卧推举杠铃;手臂持哑铃做静力或伸展练习。(4)全身爆发力的练习:挺举;抓举;高翻;箭步翻;连续快挺。

2.专项速度训练方法。专项速度训练包括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训练方法:①反应速度。是指让人体对信号作出反应的快慢程度,包括:原地或行进间高抬腿听信号快速跑出去;静止听枪声起跑;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听口令完成某一动作;“预备”和“跑”之间不同时间间隔的蹲踞式起跑等。②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快速完成两腿交替摆动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动作速度,必须通过技术的提高与其他能力的发展才能实现。例如

20~100米的各种段落的行进间跑、原地快速跑10~15秒等;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单臂10秒内摆30次以上;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的高抬腿跑;快速小 3

步跑、半高抬腿跑,以最快频率或逐渐加快频率的方式进行,练习距离50米;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米,计时计步: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米等。③位移速度。是周期运动中人体通过一定距离的最短时间,即跑动速度。跑速是由加速度和最高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加速度和最高速度取决于肌肉收缩的强度、幅度和频率。训练方法有:100米加速跑,用可控速度进行,在加速途中或最后达到或接近最高速度。这是全年训练中反复运用最多的手段和方法;站立式起跑80米,以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进行;蹲踞式发令起跑6O米以极限强度进行;行进间跑5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以极限速度跑60米、100米、150米、250米、400米;以竞赛形式进行的接力跑,用极限强度完成接力区内的交接;站立式起动或行进间的间接跑,以极限强度进行;下坡跑:要求加速冲下坡,途中一般距离在适应步长情况下达到最高频率;加阻力跑:各种段落的负重跑.拖重物跑、拖重物冲上坡跑、逆风跑等等;加助力跑可采用机动车拉向前跑,在外力的帮助下提高跑速,主要是克服“速度障碍”,提高跑的步频,建立新的跑的运动条件反射。

3.心理训练。在短跑训练中重视心理训练,不仅可使运动员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跑动中保持放松协调的能力,更可使运动员更多的神经支配肌肉活动,从而提高动作频率及跑动力量。常用专项心理训练内容及方法:(1)加强短跑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引导和培养,让运动员把短跑看成一门科学,思想不断处在求知欲的希望中。(2)短跑竞赛模拟训练。为了让学生体会比赛,预测各种不利因素,提高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发挥短跑水平的一种训练方法。短跑运动员主要的心理素质和培养,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短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动机、知觉、意志力、自信心、注意力的过程。(3)赛前心理状态的训练和培养。只有赛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所以教练员对短跑运动员赛前各项心理训练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比赛心理训练,不是比赛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是外松内紧,采用的策略是 “战略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这样对于发挥运动员成绩有很好的作用。

4.恢复训练。在短跑训练史上,恢复性训练在很长时期是被列入训练范畴之外的多余动作,教练员和运动员一直对恢复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短跑训练水平的提高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认识到恢复是训练的延续和连结,恰似一台两端不断增加法码的天平,时刻保持着动态平衡,不可忽视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环健U饩褪窍执膛苎盗吩谠黾痈汉傻耐庇址浅W⒅鼗指捶椒ǖ闹匾蛑弧J率瞪匣指垂?4

程和手段始终伴随着每个运动员的全部训练过程,并且成为体育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恢复训练的好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短跑训练和比赛的成绩。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和控制训练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和掌握恢复因素,以利于快速恢复身体器官各功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代越是顶尖的水平的运动员越是注重恢复训练,致使现代恢复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按摩、推拿、针灸、桑拿、热水浴、催眠等等举不胜举。

三、结语

从上文我们看到,现代短跑训练不再是单一学科,已逐渐成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对象和领域。一些新兴学科的渗透和利用使人们对短跑训练的认识更加全面,对训练的控制、设计和评定更加完善。由此可见短跑训练的特性是多维的,科学的,只有把握住短跑训练的这种特性,才能更好的跟上世界水平的步伐,从而在世界短跑比赛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取得优异成绩。

5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