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感遇,陈子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26:28 优秀作文
感遇,陈子昂优秀作文

篇一:陈子昂《感遇诗》doc

陈子昂《感遇诗》

陈子昂的诗歌,一反初唐艳丽纤弱的倾向,而开盛唐朴素雄健的作风。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他是唐代第一个有意识地扫除六朝以来文学纤弱的风气,而且有了显著收获的诗人。

陈子昂在诗歌方面反齐梁,复汉魏。他的《修竹篇序》说:“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篇。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齐梁体诗的弊病,在内容方面,是空虚的、贫乏的,如白居易说的,“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抒发感情。在形式方面,齐梁体诗过分讲究辞藻和声律,结果如元稹所说,“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完全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nào)里。陈子昂反对齐梁体诗及其为齐梁作风所笼罩的初唐诗坛的风气,他要求复古,要求诗歌具有汉魏风骨。这在内容方面,要像国风小雅那样,能抒发真实的怀抱,能关心社会现实,有“兴寄”。在形式方面,则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摆脱齐梁体的纤巧作风。

“风”,就是一种感发的力量。“骨”,一方面是指要有非常真切、实在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组织结构。“风骨”就是由内容思想结合了句法、章法而传达出来的一种感发的力量。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它虽然没有平仄没有对偶,但仍然能够从其情意主干、句法结构中传达出一种强大的感发力量。这就是陈子昂所提倡的“汉魏风骨”。

感遇诗(其一)

我们先看题目:什么是《感遇》?中国传统上一直很重视所谓的“知遇”,“遇”就是遇人知用的意思——你得到一个被人了解、被人欣赏的机会,这就是遇。这三十八首诗之中,有的是写不遇时的悲哀,有的是写遇了以后的不幸,还有的是写所遇何人的问题,所以就把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在遇与不遇、仕与隐之间的各种悲慨全写到了。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开始,就注重比兴。所谓比兴,“比”是由心及物,就是你内心先有了一种情意,然后用外界的物象来表达;而“兴”是由物及心,也就是先看到外界的物象,然后引起你内心的某种情意。所以在诗歌里面,不仅要有物象,还要有情意的感发。

《兰若生春夏》是从物象写起的。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兰花与杜若,都属于香草,代表美好的生命、才能和理想。他说,兰若在春天发芽长叶,到夏天就长得很茂盛了。

在这里,他一方面用了《诗经》中比兴的传统,一方面用了《楚辞》中美人香草的传统。不止如此,他还用了《古诗十九首》中叠字的传统。所以说陈子昂的复古,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兰草和杜若幽寂孤独地生于林中,有着空绝群芳的秀色。红花开在紫色的花茎上。 这四句合在一起是说,兰若在春夏之间长得很茂盛,它的红色的花朵是从那紫色的花茎上长出来的。这都是在讲花的美好。接着两句,有一个突然的转折。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迟迟白日晚,只是说一天的消逝,而“袅袅秋风生”则是一年之将终。前面说兰若生长在春夏之间,当春天夏天都过去后,那袅袅的秋风吹起来了。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转眼便到了迟暮之年。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在日月的推移中,在秋风的吹动下,所有的兰花和杜若都凋零了。兰花和杜若开的时候很芬芳,那芬芳是它们的品质与心意。它们有这么美好的心意和品质,到底完成了没有?没有,你白白地开了,又白白地谢了。表现了陈子昂不遇的悲哀。

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是以情意本质取胜,带着很丰沛的感发力量的一首诗。

幽州台在现在北京的大兴区,它还有一个别名叫燕台。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在齐国的侵略下,国势日益穷蹙,国土逐渐缩小。公元前312年,燕昭王继位,“卑身厚币”,以招揽天下的贤能之人,所以“士争趋焉”,很多贤士就都到燕国来了。后来,燕国逐渐强大,终于打败了齐国,而燕昭王也成为燕国的中兴之主。历史上还记载说,燕昭王当年礼聘贤士,曾筑了一个台。因为在中国古代,你如果想表示对一个人尊敬,就要开一个盛大的聚会。同样,国家要想任用一员大将,也要先筑一个坛,搭起一个台,然后举行隆重的典礼,这就是所谓的“登坛拜将”。燕昭王不仅筑了一个高台,还以很重的黄金来当作奖赏,所以这个台又叫“黄金台”:因为是燕国的昭王筑的,而且地点在蓟北,即古代幽州所在的地方,所以又叫“燕台”、“蓟北楼”、“幽州台”。

陈子昂在万岁通天元年,也就是公元696年,曾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

像武攸宜这班人,虽然地位高、权力大,可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贪生怕死之徒。当他带兵走到蓟北时,尽管里契丹还很远,他却犹豫不敢向前了。武攸宜不但自己没有勇气,他对手下的将官兵士也非常恶劣,当时陈子昂屡次向他进言都不被采纳。陈子昂郁郁不得志,经过蓟北时,他游访古燕都遗迹,登上幽州台,感慨于历史上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往事和自己不得知用的现实,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从外在的形式看。这首诗之所以有特色,一个原因是它的字数不整齐,属于“杂言”;另一个原因是它的节奏属于“双式”的停顿;再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用了类似于散文的句法。

下面,看一下它的情意内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课本的注释是:说像燕昭王那样能任用贤才的人,古代曾经有之,但不及见;后来当亦有之,但也不能见。

另一种理解:你回头向从前看,你看不到古代的那些豪杰圣贤;你向以后的历史看,你也看不到未来的圣贤豪杰,因为在历史长流之中,你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本来,“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就可以了。可他在这两句中加了两个虚字——“之”和“而”,表示某种语气。我们知道,一般的诗句往往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组合而成的,它不用什么“之乎者也已焉哉”之类的虚词,虚词常常出现在散文之中。陈子昂这两句诗用了类似于散文的句法。

茫茫天地,悠悠宇宙,你一个生不过百年的渺小生命,尽管你有多么美好的理想和才智,但你究竟完成了什么?你一旦消失了,你美好的生命也就白白地落空了,以前没有你,以后也不会有你,你就在这个长久的时间与广远的空间中永远地消失了。面对苍茫的天地,个人的生命显得如此微渺,我悲怆欲绝,流下泪来。

《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凉的调子,充分地表现了纵目古往今来的宏伟胸襟,刻画了在失意境遇中的孤单寂寞的情绪,深刻地传达了封建社会中一个正直而富于才能之士的没有出路的悲哀。

诗人没有局限于政治失意的牢骚之中,见课本p30.

陈子昂的诗,都具有相当充实的内容,形式也非常质朴,有意识地摈弃了华丽的辞藻,这种风格在当时整个诗坛是非常突出的。

陈子昂诗歌艺术特色

其诗歌都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北方原野的广阔而萧索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诗人忧国忧民而又孤单寂寞的动人形象。在这些诗篇中,周围环境的气氛和诗人的精神面貌是完全统一的,它给予读者的印象是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在这些诗篇里没有细腻的描绘,作者只以朴素简

练的语言作了粗线条的勾勒,但由于正确地抓住了自己内心世界以及周围环境的特征,因此具有相当强大的感染力量。这,可以说是子昂抒情诗歌在艺术方面的显著特点。

弱点:

陈子昂的许多诗篇(包括《感遇诗》的大部分在内)形象还不丰满,语言还不生动,往往通过赤裸裸的议论方式来发抒,因此念起来往往叫人有枯燥、单调的感觉。清姚范《援鹑(chún)堂笔记》卷四十评《感遇诗》说:“风骨矫拔,而才韵犹有未充。讽诵之次,风调似未极跌荡洋溢之致。”

陈子昂诗歌的影响

陈子昂的“复古”,其实质是注重自己感发的情意,而不是把精神完全放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对偶上。陈子昂之后,李白、杜甫都是从这里转出来的,他们也重视到自己感发的情意了。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在唐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的韩愈在《荐士》一诗中写道:“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国朝”指的是就是唐朝,唐朝的文学很发达,所以是“盛文章”;“高蹈”也就是走上了更高的一步。韩愈说:只有陈子昂出现后,才带领人们走上了一个更高远的诗歌创作的境界。到了金代,元遗山在其《论诗绝句》中也说:“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可以说,陈子昂是从初唐到盛唐的一个转折型人物。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官做到汾州司马。

王维青少年时即富有文学才华,集中若干名篇如《洛阳女儿行》、《桃源行》是二十岁以前写的。开元九年,年二十一,进士擢第,作大乐丞。后因亲自排演了一个黄狮舞的表演(黄狮只能舞给皇帝看),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王维三十四岁),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文部郎中、给事中诸职。以尚书右丞终。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的后半生过着一种“身心相离”的矛盾生活。一方面,他一直在朝廷担任官职,虽然官位不很高,但逐渐升迁;另一方面,从四十岁左右开始他长期的隐居山林的生活,先是在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两处的景色都很美。他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身在朝廷心存山野。同时对佛教的信仰也日益发展。他写了很多田园山水诗来歌颂自然界之美,歌颂自己隐逸生涯的恬适和愉快,表现了对仕途的厌倦,对人生的消极情绪。

贡献:

他的山水诗在扩大诗歌内容、丰富诗的艺术技巧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谢灵运的山水诗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注意字句的雕琢,往往显得晦涩不自然,损伤了真正的美。而王维的山水诗,一方面继承了谢灵运的细致工丽的优点,一方面又扬弃了他的雕琢晦涩的缺点,语言更优美,声调更和谐,使自然和工丽完美地统一起来,艺术表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了高峰。

篇二:感遇三十八首(其一)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

①兰若:即兰草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有香气。

②芊蔚:草木茂盛。

③朱蕤冒紫茎: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蕤,草木下垂的样子。冒,覆盖。

④迟迟:和缓舒展的样子。

⑤袅袅:体态优美的样子。岁华:岁,岁月。华,花。

【赏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 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 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 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 况以奉君终。

这是《感遇诗》的第四首。诗人拈出两则对比鲜明的历史故事,夹叙夹议,借古讽今,抒写自己对时事的深沉感慨。全诗质朴雄健,寄寓遥深。诗中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乐羊和秦西巴。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就把他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怀疑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得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以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以后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居然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薄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擅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何况对他的国君呢?他肯定是能忠君到底的。

现在要研究的是:陈子昂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历史故事?他当时“遇”到了什么事,因而有“感”要发呢?原来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上行下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干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例如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以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陈子昂对这种残忍奸伪的政治风气十分愤怒。但是他不便正面谴责,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咏史诗,实质上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谕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说它“刺武后宠用酷吏淫刑以逞也”,是道出了作者旨意的。

篇三:陈子昂与张九龄《感遇》诗比较分析

陈子昂与张九龄《感遇》诗比较分析

[摘要]初唐诗人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主张“兴寄”。其《感遇》三十八首便是其诗歌理论的实践。而盛唐诗人张九龄罢相出荆州以后所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芳草美人的意象比兴、寄托。语言清新秀丽,感情沉着冷静。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风格的情操和复杂的情感体验。

[关键字]陈子昂 张九龄 感遇 艺术特色

初唐诗风承袭南朝齐梁浮艳雕琢之气。“四杰”的出现为长久凝滞的诗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但他们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这种面貌。正如

感遇 陈子昂

杜甫《戏为六绝句》中说道:“王杨卢骆当时体。”[1] 初唐诗风的根本转变是由陈子昂完成的。他像一位豪情壮志的战士,用革新的诗歌思想与艺术的诗歌语言,影响其后的诗人。以下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他的理论主张与诗歌创作。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理论上他主张“风骨兴寄”。在诗歌创作上则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即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使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其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便是他对其诗歌理论的实践运用。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都作于诗人入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与玄虚构思,因此一首有一首的思想。如《感遇》其一:“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2] 在诗中,诗人以“兰若”自比,借花草在秋风中的凋零悲叹自己的芳华流逝,以表达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不能及时有所作为的苦闷。寓意凄婉,寄慨遥深。再如《感遇》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徇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3] 是指斥武后时期重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门。朝臣中往往有一言失慎而被杀者,以至人人自危的这种现象的。另外,在《感遇》诗中,有一部分是表现作者侠肝义胆的述怀言志之作。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感遇》其三十五就是表达这种情感的。

陈子昂不仅在理论上完美的阐述了他的诗学主张,也从创作上成功实践其理论见解。其后张九龄继承陈子昂的传统,创作《感遇》十二首。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张九龄的《感遇》诗。

张九龄(678---740) 字子寿,唐代开元尚书丞相,韶州曲江人。开元时代贤相之一。后被李林甫排挤出朝。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诗人。他尽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九龄早年倍受皇帝宠信,仕途平坦,故所作诗大多为奉和应制之作,词采富艳,情致深婉。后诗人由于忤玄宗意由右丞相贬荆州刺史,仕途的跌宕起伏带给诗人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因此感慨加深,诗歌风格转趋朴质简劲。政治上的严重挫折,使张九龄深深地陷入思君、忧国、伤世、自哀、自重等复杂的情感体验之中。《感遇》十二首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清人沈德潜认为张九龄《感遇》诗的特点为:“感于心,困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与感知遇意自别。“[4]。通读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我们可以发现:在清新简练的语言之下,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有着专一的主题,即表现自己追求的高尚风格。其诗在娓娓叙来的哲理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皆是温柔敦厚、沉着冷静。且诗人能够巧妙的借鉴和运用《诗》、《骚》等古典诗歌中的比兴、寄托的手法来抒发诗人对朝廷现实的愤懑。在诗中,诗人或以美人、游女、飞龙、凤凰喻贤君,表达自己思君、忧国、疾邪、伤世的情感;或以孤鸿、兰桂、丹橘喻自己,倾吐君子洁身自好、进德修业的高尚品德;或以蜉蝣、双翠鸟、燕雀喻小人或庸才,无情的揭露权奸的丑恶嘴脸,借以抒发诗人对群小得志的愤懑。其诗中比兴形象十分脱妥帖,而且善于配置对比,达到了物副其类,人以像分的绝妙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1.以美人、游女、飞龙、凤凰喻贤君,表达诗人思君、忧国、疾邪、伤世的情感。 开元末年,玄宗倦于理政,渐渐沉迷享乐,疏远贤人。张九龄在小人得志的凶险政情下,守正疾邪,刚直敢言,却忤逆了玄宗意,被罢相贬荆州。在《感遇》诗中,诗人表达出了自己思君、忧国、疾邪、伤世的感情。

《感遇》其十:“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袖中一扎书,欲寄双飞翼。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碱忆。紫兰秀空溪,皓露夺幽色。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5]在这首诗中,诗人连用数喻,倾诉了美政难求和命运多蹇的复杂心曲。“汉水求女”之喻,本出自《诗经.周南.汉广》。原诗写的是一位青年男子对少女的倾慕和追求之情。而诗人借此所喻显然是自己被逐难归的愁思。“求思安可得”一句,形象的写出了诗人思君,愿得美政的强烈愿望。想要给君主遥寄自己的一份耿耿忠心,却只是“冥冥愁不见”,那么只能以这份

耿耿忠心来思念君主了。诗接下来再用一喻“兰花将谢”,写尽了君子见斥于小人以至横遭蒙尘落难的境遇,而这种境遇在诗人冷静沉着的情感下只能“感叹情何极”了。最后两句再用“日暮南山”之喻,最终点明了奸人蔽君主令己徒忧伤的题旨。

《感遇》其十是以游女喻贤君,而《感遇》其八、其九是以美人喻贤君来表达诗人思君求美政的情感。且看《感遇》其九“抱影吟中夜,唯闻此叹息。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白云愁不见,沧海无双翼。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6]在此诗中,诗人以美人、凤凰喻贤君。诗的前半部分借写美人离居的寂寞来些写自己谪居的孤独,借写男女离合写君臣际遇,表达出了诗人被贬谪后对君主的思念与渴求。后半部分写诗人在绝境中的自信与希望。虽然自己现在他无渡海飞天之翼,但诗人坚信自己也是凤凰可食的竹花,一有机遇就能东山再起。全诗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思君之情。

除以美人、游女、凤凰喻贤君外,诗人还以飞龙来喻贤君。《感遇》其十一中就有“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7]一句。纵观这几首诗,诗人无论是以美人游女或是以凤凰飞龙喻贤君,表达的都是诗人思君忧国的情怀,且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比兴形象选择妥当,感情沉着冷静。

2.以兰桂、孤鸿、丹橘喻自己,倾吐君子洁身自好,进德修业的高尚品德

《感遇》诗是侧重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诗作。张九龄《感遇》诗中也不无例外的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进德修业的高尚品德。

《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8]本诗一开始就以高雅的春兰、秋桂相比。兰叶在春天的欣欣向荣和桂花在秋天的皎洁美好的特性都是诗人高洁情操的表现。“皎洁”二字更是精炼简要的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在诗人笔下,兰桂这两种植物只是适应自然规律为自己的季节增添色彩,并非有意为了博取美人的欣赏,同时也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诗的最后两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则是诗人情操的直接表现: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清人沈德潜也有言曰:“‘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想见句子立品,即昌黎‘不采而佩,于兰伤’意”[9]

再看一首以“丹橘”自喻的诗。《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10]该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寄寓的诗歌。诗眼“自有岁寒心”是诗人高尚品格的象征。诗的一开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丹橘经冬犹绿林,究竟是由于独得得地利呢还是出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就不值得称颂,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但诗人肯定的而告诉读者:自有岁寒心。橘树不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称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贡献于人,更显出品德的高尚。按说这样的嘉树佳果是应该荐之于嘉宾的,然而却为重山深水所阻隔,无奈之余作者只能叹: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委婉深沉。最后诗人以反诘语气收束全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发出了“人们忙于栽培那些桃李树,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是因为橘树不能遮阴的缘故吗?”这样的反问。这首诗以“橘”自比。用橘“阻深”的命运慨叹自己的政治遭遇。整首诗透出一股愤愤不平之气。

《感遇》十二首中,诗人还以“孤鸿”自喻。如《感遇》其四,诗人就用“孤鸿”自喻,来表达自己不慕荣贵、淡泊名利和决心隐退的情怀。在这些诗中诗人充分运用比兴手法,词意平和温雅,不激不昂。在咏物的背后倾吐出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3.以双翠鸟、蜉蝣、燕雀喻小人或庸才,抒发诗人对群小的愤懑

张九龄初为贤相,但后来被任用奸佞的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排挤出朝,所作的《感遇》诗中,以双翠鸟、蜉蝣、燕雀喻小人、庸才无情的揭露了权奸的丑恶嘴脸,借以抒发诗人对群小的愤懑。

《感遇》其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株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人患服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11]首先,来看一下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林甫、牛仙客执政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作下了这首诗,两年后诗人就去世了,这首诗该是诗人晚年心境的吐露。显然,诗中暗寓的是自己的际遇或感受。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诗的前两句很是耐人寻味:经历过海上的的的惊涛骇浪的孤鸿面对一条小小的护城河却不敢顾,形象的说明了朝廷的险恶超过了自然界的险恶。接下来,诗借的孤鸿所见描

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这形象的写出了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诗的五、六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嘴,以温厚的口气告诉他的政敌:翡翠鸟站在珍木之巅,难道就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猎取吗?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然后很自然的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平静地指出了一条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地位与权势在官场中愈显赫也就愈易成为别人猎取的目标。最后两句“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孤鸿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以孤鸿的口气写出了诗人在政治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高逸的情怀。在诗中,诗人不仅暗寓出了自己不慕荣贵、淡泊名利和决心隐退的情怀,同时也进一步衬托出了翠鸟们代表的小人们得狭隘、浅薄的品行。

而《感遇》其四、其六则分别是以“蜉蝣”、“燕雀”来比喻小人或庸才。“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9]诗中一开始就道出:鱼所乐的是深池,鸟所栖的是高枝。接下来便是慨叹蜉蝣在短暂的生命中是为了生命。诗用蜉蝣来比喻在朝中为名利所忙碌到最后却不知是为何的小人,表现出了诗人对群小的蔑视。而其六“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12]则用燕雀来比喻奸佞小人,再拿鸿鹄与燕雀相比,进一步衬托出了燕雀所代表的小人的狭隘、浅薄。

分析张九龄《感遇》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运用多种意象来进行比兴、寄托,且语言清新秀丽,感情沉着冷静。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张九龄《感遇》诗有如下艺术特色:

1深于比兴,妙于寄托

张九龄的《感遇》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既能秉承《风》、《骚》之旨,又能形成一己的特色。诗中灵活运用美人、游女、凤凰、飞龙喻贤君;用兰桂、丹橘、孤鸿喻自己;用双翠鸟、蜉蝣、燕雀喻小人或庸才,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为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能一一对应地构成对照,使人即目会意,了然于心。

2.语言清新秀丽,感情沉着冷静

张九龄《感遇》诗的创作是由于困于遇,而感于心,其诗的语言清新秀丽,朴素遒劲,感情沉着冷静。明代胡震亨说张九龄《感遇》诗“含清拔翠,绮绘之中,富神俊于庄严之内”[13]。杜甫在《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中也说张九龄的《感遇》诗“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14]在这里,杜甫是说张九龄

篇四:读《感遇》,惜陈子昂悲怜人生

读《感遇》,惜陈子昂悲怜人生

摘 要:《感遇》诗,乃陈子昂感奋之作,是时代之产物。这组诗的内容主要抒写诗人平生遭遇及因之触发的感想,诗意尽削浮靡,一振古雅风骨,在唐朝初年自是振聋发聩,首开先河。这里,试读陈子昂《感遇》,探及其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对一个时代的影响,感悟作者的悲怜人生。

关键词:诗歌;风骨;悲怜;人生

初唐前期,诗坛盛行齐梁绮丽柔靡的诗风,诗歌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现实性和思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透露出新的气息。“初唐四杰”不遗余力地摆脱齐梁形式主义诗风的影响,虽有成效,却未能完全冲破那牢固的藩篱。唯有陈子昂扛起了革新的大旗,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观:提倡“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一味追求形式与技巧、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的齐梁诗风。他写《感遇》诗,便是用来体现自己这种文学主张的。最后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创健康发展之路。

这些《感遇》诗风格质朴雄健,曲笔揭露时弊、厌恶现实、忧谗畏讥,敢于揭露朝政与社会弊病,体恤民生疾苦,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大胆讽喻朝政,落地铿锵。刚直的性格,激进的作风,也给他悲怜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其《感遇》组诗是本人经历和生活的体现。“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第十九首)主要采用夸饰、反诘法,斥责了劳民伤财、愚弄百姓的所作所为。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第二十六首)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生活。“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第二十七首)与“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第二十八首),借楚襄王骄奢淫逸,不图国事,致使权丧国亡的史实,讽喻统治者:吸取教训,莫迷于声色而误国。

在第十六首《圣人去已久》里,诗人慨叹以天下为公的圣人早已逝去,识用贤士的燕昭王和功成隐退的鲁仲连也无影无踪,不复再见了,曲折而深刻地批判了武则天暴戾、奸佞得势、酷吏逞凶、世人争权夺利的丑恶现实。

第三首《苍苍丁零塞》、二十九首《丁亥岁云暮》、三十四首《朔风吹海树》、三十五首《本为贵公子》、三十七首《朝入云中郡》这些诗,开边塞诗之先河。其内容描绘边塞之荒凉、征途之艰险,慨叹边塞无良将,有力地控诉了武氏政权穷兵黩武、不修边备战、边陲黎民惨遭杀戮的事实。

抒写爱国情愫的“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第三十四首),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抗御外敌、以身报国的决心;“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第三十五首),借诗直抒胸臆,鲜明显露其慷慨报国的情态。感寓感怀,奥妙自现其中。

体恤民生疾苦,这突出反映在几首边塞诗中。“但见沙场死,谁怜

塞上孤”(第三首),“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第二十九首),“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第三十七首),均描绘了边塞惨不忍睹的景象——战士惨死于沙场,孤儿寡老无人过问,百姓流离失所,死伤不计其数,遍地哀鸿,血染劲草??用泪写成的诗行,流露出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感情沉郁跌宕,凄恻动人。这些诗与那些揭露统治者尽情享受、不修战备、边陲将领无能、玩忽职守的诗行相映衬,增强了《感遇》诗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诗人自我德行的表现:“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第二首),诗人自比幽香的兰草,表明他那高洁的美德;“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第十一首),表现诗人高尚的情操;“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第十八首),表明自己光明磊落、洁身自好的心迹;“深居观群动,徘然争朵颐。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口疑”(第十首),勾画出了为牟取名利尔虞我诈、极尽诬陷之能事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实际上它起了反衬作用,衬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耿直秉性。

《感遇》因怀才不遇而发,却能超越个人得失,以更高的视野和忧国忧民的宽广胸襟,反观现实社会,既有明主难期、知音难求的强烈孤独感,又充满强烈的自信、豪迈之情,意蕴油然而生。意笔寄情,横贯今古、弥漫天地,一个孤傲气魄的诗人形象展现在眼前,昭示着“盛唐之音”即将来临,其影响在若干年后仍然掷地有声,悠远回荡。

品读回味可以感悟,《感遇》诗是从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采

用直接反映与间接反映相结合的方法解剖社会、忧愤讽喻朝政,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愤懑和无尽的苦闷的表现。“诗言志”“言为心声”,诗是以抒发诗人的感情为主要特征,诗人想用真诚的心声打动统治者、感召世人,抒写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体恤民生疾苦,表现了诗人的大德广行。

《感遇》诗,在艺术上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比兴的传统,具有“汉魏风骨”。丰富的内容,质朴雄健的诗风,思想矛盾复杂,善用比兴之法、多用典故,一扫齐梁宫体诗的脂粉气,给初唐诗坛带来蓬勃生机。不仅如此,它还直接影响后世诗人的创作。在诗里,诗人以兰草喻品性高洁;以湘水清源喻纯真情操;以昆仑瑶树,神话中的青鸟、玄凤,喻美好的所在;以秋风怒号,比拟当时的社会动荡;以大海震荡,比拟天下动乱;以明月圆满的短暂,比拟达官贵人显赫声势之不可长久,比喻贴切自然。大量典故的运用,借古讽今,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诗人将历史人物自然融入诗中,恰到好处地揭露、抨击了当时朝政的种种弊端,讽喻朝政,甚至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在那等级制度森严,民族、阶级矛盾尖锐的社会里,作为庶族地主后裔的陈子昂,无疑是屡屡犯上,正直敢谏,不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诗歌突出地刻画了慷慨报国、嫉恶如仇的诗人的自我形象,也预示诗人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灾难的边缘。如果诗人向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样,讲究方式方法,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盛唐”的声音,也许会提前敲响。不

过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诗人在仕途不得志时,常常消极避世,借酒浇愁,借助于宗教(主要是佛与道)来麻醉自己的神经,以求消除烦闷,解脱痛苦,而一旦发现此法效果不大,则又持怀疑态度。这些矛盾思想实际上是诗人坎坷人生的真实写照。诗中只有少数篇章,注意反映边塞风光和下层人民苦难,风格豪放明朗,表现出鲜明的创造性,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里的反映。陈子昂所处的时代,酿成了他一腔壮志无法酬、满腹经纶无处施的悲剧,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促使他的《感遇》诗应运而生。诗人感人生短暂、光阴易逝、壮志未酬,伤感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席卷而来,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张九龄的《感遇》诗、李白的《古风》,都是学习了陈子昂的《感遇》诗。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元稹的《叙诗寄乐天书》都谈到他们努力写作讽谕诗,是受到陈子昂《感遇》诗的启发。这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和唐诗风骨初露。他倡导的“风雅兴寄”应运而生,对当时的诗风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与片面追求辞藻华丽的齐梁宫廷诗风截然不同,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郎练”的审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

篇五: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四)》高考诗歌鉴赏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四)》鉴赏

古诗鉴赏

0216 1413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 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 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 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 况以奉君终。

乐羊子

这是《感遇诗》的第四首。诗人拈出两则对比鲜明的历史故事,夹叙夹议,借古讽今,抒写自己对时事的深沉感慨。全诗质朴雄健,寄寓遥深。诗中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乐羊和秦西巴。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就把他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怀疑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得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以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以后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居然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薄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擅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何况对他的国君呢?他肯定是能忠君到底的。

现在要研究的是:陈子昂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历史故事?他当时“遇”到了什么事,因而有“感”要发呢?原来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上行下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干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例如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以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陈子昂对这种残忍奸伪的政治风气十分愤怒。但是他不便正面谴责,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咏史诗,实质上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谕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说它“刺武后宠用酷吏淫刑以逞也”,是道出了旨意的。

(施蛰

存) 秦西巴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