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湘江风光带调查问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0:29:21 字数作文
湘江风光带调查问卷字数作文

篇一:湘江风光带景观设计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前言

为了更加形象具体的认识景观设计,对湘江风光带的规划设计,环境条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了解其现状和景观设计详情。针对湘江风光带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调查。

一:景观现状分析

(1) 风光带地理位置

长沙湘江风光带位于长沙市湘江大道,沿湘江南起规划中的长沙湘江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北端。湘江风光带建于1995年,它由十余个休闲健身广场、绿化带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组成,集防洪、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

(2) 风光带概况

湘江风光带中沿湘江南起规划中的长沙湘江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北端,长约26公里。 湘江风光带建于1995年,主要以休闲长廊和雕塑为主景,配以形式

各异的小广场、景观小品、灯光亮化等配套设施,组合种植了多品种乔木和灌木,体现了江水两岸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色。湘江风光带全线风光带充分体现了湖南自然风光,环境优美,

是游人观光小憩的好去处,也是市民晨练晚游的佳境。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它滔滔南来,汩汩北去,过昭山而进入长沙城,经三汉矾又转向西北,至乔口而出望城县,再过岳阳入洞庭,流经长沙市境约25公里。湘江两岸赤壁如霞,白砂如雪,垂柳如丝,樯帆如云,构成美丽的长沙沿江风光带。

(3) 道路分析

湘江风光带面向湘江中路景观空间开阖口20个,其余路段以景观带绿化隔离视线,每处景观口距离平均约为270米,以平均车行速度40公里计算,车辆每20多秒左右就能行驶至一处景观口。

风光带作为湘江中路靠西一侧的沿线景观,具有道路景观的意义,应该属于改路段道路景观的范畴。景观带靠东侧种植大量行道树,形成规律的道路景观,

景观节点形成的景观空间开阖口既作为风光带在湘江中路非机动车道的入口,也作为道路绿化带的分割,使道路景观连续中产生视觉焦点。

二:景观功能分析

景观分布图:

(1)平面图

(2)景观植物分析

湘江风光带景观植被的栽种有针对性的安排,对不同的景观区域采用了不同的植被设计。

下层植被绿化、行列栽种的乔木,保持视线的通透,确保广场空间在视觉上的延伸。

滨江休闲景观带结合硬质铺装,整齐种植阔叶乔木,形成林荫的空间,起到避雨遮阴、容纳人群、营造绿色活动空间的作用。滨江园林景观带体现植被的自然群落式生长,根据不同景观节点和连贯于景观节点的景观通道的特点,体现自

然群落植被的层次和结构,采用分层的植物群落进行种植,为游人提供曲径葱幽,绿意盎然的植物群落空间。

湘江风光带中植被种类以株型优美、绿化效果好、成活率高、管理方便的本土植被为主。经资料显示,整个湘江风光带中,上层植物有:香樟、杜英、广玉兰、雪松、法国梧桐、含笑、桂花、马褂木、二乔玉兰、合欢、樱花、桃树、垂柳、红树、龙爪槐、鸡爪槭、银杏以及竹类等;中层植物有:法国冬青、石楠、月月桂、山茶、木芙蓉、石榴、海桐、紫荆、紫薇、春鹃、红叶李、碧桃、罗汉松、红桎木、苏铁等;地被植物有:沿阶草、结缕草、百慕大草、麦冬草、葱兰、铺地柏鹅掌揪、金叶女贞、细叶女贞、红继木、金边黄杨、洒金珊瑚等;藤本植物有:爬山虎、迎春花等。

三:优缺点分析

优点:

湘江风光带又称长沙湘江水利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整个工程以湘江为纽带,集防洪、生态绿化、旅游为一体的道路与景观。湘江风光带的主要功能可以定位为生态绿谷、景观项链和经济走廊。作为长沙市区沿江主要交通干道的湘江中路,湘江风光带是这条道路的主要道路景观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然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沿路风光成为长沙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典范。

由于历史原因,长沙城区历史文化遗迹存留很少,湘江风光带新建了杜甫江阁、潇湘八景、朱张渡、四羊方尊等各种主题广场、景点以及历史文化工程128处,其中,重点反映长沙历史文化的景点37处,重塑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体现了长沙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城市居民逐渐消失的本土文化归属感得以回归

缺憾:

湘江风光带硬质铺装较多,大多使用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作为铺装材料,没有考虑环保、再生或人造材料代替,较为浪费资源;公厕配置没有满足使用要求,导致风光带内很多隐蔽低端有不文明行为出现;很多服务设施

造型缺乏美感,无法体现良好的景观效果;由于防洪工程的需要,风光带沿江大部分为堤坝,所以观水平台与水面落差较大,使景观的亲水性得不到良

好的体现;风光带的日常维护不到位,有许多灯光和隐蔽性的音响设备已废滞。湘江一桥以南湘江中路大部分路段,由于风光带场地竖向设计的原因,阻挡了道路与江面的视线,驾车行驶者无法从行驶路面上看到江面景色,不得不说是体现滨江道路景观的一个遗憾。

四:总结

通过对湘江风光带的调查和景观设计的学习,体会到现代设计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简约简洁重视文化底蕴和绿色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一个打趋势,尽量少的设计也是达到良好效果的一个要求,用最少的设计元素达到最大的使用功能,寻找最佳契合点。设计需要对话,需要通过设计使景观作品与周边环境和游人的关系产生尽量多的可能性。作品最重要的意义是提出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篇二:关于长沙沿江风光带的调查报告

关于长沙沿江风光带的调查报告

班级: 姓名: 时间

关于长沙沿江风光带的调查报告

院(系): 动漫与艺术设计系 专业: 环艺 班级: 0903 姓名: 何永艳

时间:2011 10 23

地点:长沙沿江风光带

考察的目的与任务:考察参加长沙沿江风光带,调查沿江风光带的规划布局,学习园林设计中的原则,依据与理念,更好的了解园林。

内容:

城市园林绿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它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 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综合效应。鉴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长沙沿江风光带成为长沙建设绿化城市的重要体现。

长沙市民的休闲风光带,沿湘江而行,由北向南逶迤,最美的一段就在橘子洲公园隔河相望的区域,岳麓为屏,橘州卧波,湘江北上;垂柳依依,风筝悠悠,市民或健身或散座于林间,背景音乐倾斜在夕阳西下,信步而行,江风习习,可以在朱张渡口缅怀故人,也可在杜甫江阁吟诗品茶,还可以融入市民的舞蹈队载歌载舞,这里是欣赏直爽的长沙人生活的好地方! 调查报告从绿化,水,性设施,园路,特色设计,园林小品,生态系统,色彩应用方面对沿江风光带进行介绍。

一:绿化。沿江风光带的绿化有常绿树,灌木,草皮,湘江水面宽阔,沿江风光绮丽,沿水边种植了成排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曳。游布道中多为乔木和灌木相结合,供游人休息与欣赏。多种多样的绿化植物形成了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如:高大的常绿树还可以起到防风沙的作用;亭亭玉立的剑兰花如珍珠串联,美丽亮眼;常见的灌木丛形成了形式各异的图案;绿茵茵的草地平整如毯……

二:水。水乃万物之源泉,大则分,小则聚;湘江之水乃引进大小河流,再流入湘江。使湘江与风光带融为一体,并且使沿江风光带由静变动。湖中生物更成为吸引人们眼光的中心,沿路你可以看见很多在江边静坐垂钓的人们。江岸上还种植了许多小面积的农家蔬菜,其生存之根本就是水。天气好的时候,你可以在沿江风光带的走道上看到下面很多在耕种的农人和许多翩翩起舞的彩蝶。水使整个坏境生动活泼,有水就有桥,水的出现使整个园路的形式多样化,各种绿化的植被更需要河水的滋润,也为了游客的方便,每间断的园路中也设计了人性化的喷式水龙头。

三:功能性设施。园林供人们休憩,玩耍意外,更不能少的是功能性设施。例如停车位,公共卫生间,垃圾桶,亭子,长廊等等……停车位一般都设在有大型固定性建筑的地方,相互之间协调,而且设在了方便易找的地方。风光带的卫生间造型也不失美观,既满足功能性又符合审美要求。不过个人认为长沙沿江风光带的卫生间确实少了点。这次去就遇到了一点纠结。不过风景区的垃圾桶倒是蛮常见的,而且很人性化。使之保持了优雅的环境。长廊和座椅也使整个环境看起更有人的氛围。不管你是坐在草地上听音乐,还是坐在座椅上闲聊。亦坐在长廊上看书……都是不错之选,不仅是你感觉很宁静舒适,也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四:园路。园路在整个风景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湘江沿江风光带的园路有石子路,水泥路,砖板路,还有专供残疾人同行的路。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色彩的路搭配不同的风景营造了不同的氛围。有笔直宽敞的大道,曲径的小路。多样化的路段设置,使游客踏在不同的路段上都有别样的感受与心情。“条条大路通罗马”。“世间本没路,走的人都多也就成了路”关于路的解说当然在里就只说这两句了。但现在园林设计中,园路的重要性也有目共睹了。

五:特色设计。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沿江风光带的设计不能忽视长沙的特色之处。在沿江风光带的护栏上有许多诗圣杜甫的诗词。有一个特色建筑叫杜甫江阁。风光带多还有许多调塑和特色设计,每个设计旁都有一段简介或一个故事。这些标志性的设计,使沿江风光带更加具有了人文特色和历史特色,让人们在观光旅游的同时也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使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沿江风光带的美景还可以一路去寻找,还可以了解我们长沙当地的故事和文化背景。所以这也是饱眼福又提高内涵的一个游览方式。

六: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又能使游客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它可以分为供休息的小品,装饰性的小品,结合照明的小品,展示性小品。服务性小品。长沙沿江风光带中有很多小型的活动场地,天气好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很多游人在那里玩耍,活动。你也可以不时的看到有游人拿着随身携带的相机对这那些特色小品在按快门。至于照明方面的小品,依园林的不同景色配置了不同特色的照明小品,使之不仅满足了夜间照明的功能性,又符合各风景区的景观设计,使得恰到好处。

七:生态系统。沿江风光带注重天然的花,石,树,草,木,水。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区,它对绿化环境的需求,不仅是给人们提供美化环境,创造景观等,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园林中的天然风景,自然绿化既能维持和改善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调节城市的湿度,温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好的园林设计的重要之重,也是当今城市建设的要求。沿江风光带的建设正是长沙绿化城市的表现。

篇三:第九届湘江调查报告

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

目录

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 ............... 2

1.调查方法 .................................... 4

1.1调查方式 ................................ 4

1.2调查对象的构成 .......................... 5

2.调查数据分析 ................................ 5

2.1人们来湘江沿岸活动情况分析 ............... 5

2.2人们对湘江环境满意度分析 ................. 6

2.3江边娱乐设施对湘江环境的影响分析 ........ 11

2.4人们对政府部门治理湘江(湘江重金属治理)所采

取措施看法的分析 ........................... 11

2.6人们对治理湘江的意见和建议 .............. 12

参考文献: ...................................... 12

附一:调查对比....................................12

附二:湘江环境状况民意调查问卷 .................. 18

湘江(长沙段)环境状况民意调查报告

摘要: 湘江(长沙段)是长沙最重要的河流,也是游人较为集中的休闲娱乐场所。湘江(长沙段)的环境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长沙的经济发展状况。我们通过对长沙市境内的湘江环境状况的调查及对《湘江环境状况民意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长沙市市民眼中的湘江环境状况,长沙市民对湘江环境现状的认识、了解程度,并与2005~2012年数据进行对比,了解湘江环境状况在一年中发生的变化,进而分析湘江的环境问题,从中探讨治理湘江环境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湘江 环境保护 调查 意识

河流概况

湘江流经越城岭与都庞岭之间的湘桂走廊,正源(俗称东源)海洋河,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南源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一说湖南省永州市海拔近2000米的九嶷山湘江脚),由于在兴安县高尚乡西河村分为东源和南源,从流势看南源清楚,从河长看,东源较长。海洋河往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一说在湖南省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湘江,流经兴安和全州,在全州县庙头镇叉江村流入湖南,于湘阴注入洞庭湖。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一说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

平方公里)。在广西境内干流长

174公里,流域面积6879平方公里。自分水塘至湖南省交界处.干流长123公里,天然落差90

米以上。两岸支流短小,分别发源于越城岭和都庞岭,从两侧向湘桂走廊汇流,河谷狭窄,滩多、水急、落差大。河流两岸发育有狭长的洪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旧时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以北,东以罗霄山脉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湘江流域大都为起伏不平的丘陵与河谷平原和盆地,下游地区长沙以下的冲积平原范围较大,与资江、沅江、澧水的河口平原连成一片,成为全省最大的滨湖平原。

湘江在永州以上称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时穿切岩层而过,形成峡谷,流域内石灰岩分布很广,岩洞较多,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较大。湘江在永州至衡阳之间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其间,亦有峡谷。湘江在衡山以下为下游,地势平坦,河水平稳,沿河沙洲断续可见。湘江河口散布着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遗迹。

水文特征

广西境内湘江以全州站为代表, 集雨面积5830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

量61.3亿立方米,径流深1051.0毫米。汛期3至8月,径流量49.2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径流量61.3亿立方米的80.3%。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含沙量0.10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61.6万吨.侵蚀模数106吨/平方公里。

湘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以全州水文站为代表,1956-1958年是低水年;1959-1974年为丰、枯交替时期,1963年径流量35.4亿立方米为最小,1968年87.3亿立方米为最大,差值达51.9亿立方米,相当均值的0.91倍;1975-1983

年是丰水周期。1983-1990年是枯水周期。

开发治理

湘江是国家航运规划中《湘桂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南北大运河构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早在2000年以前由灵渠相联系,组成古老的湘桂运河,在历史上成了北通湖广,南通两粤的交通枢纽,对中国的统一,南疆的巩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由于近代铁路、公路的兴建,致使灵渠南北航运中断。建设和开发湘桂航运是发挥桂林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南北交通的重大措施。

湘江干流丰水期从灵渠分水塘至全州镇可通航3至5吨水船,全州镇至湖南边境一般可通航5至10吨木船。

湘桂运河的开发方案以渠化为主,疏浚整治为辅。共布置了48个梯级,在湖南11处,广西37处。 航道规模取1000吨顶推 (三级航道) 或500吨级驳船两个方案。年通过能力分别为1550万吨和840万吨。

然而,近年来有关湘江的各种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造成了湘江环境的破坏,危害到了湘江周边人群的健康,从而,湘江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为了了解母亲河湘江长沙段的环境状况我们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督系123大学生社会调查协会全体成员于2013年11月16日开展了第九届湘江调研,对湘江的环境状况进行了第九次调查。此次调查结果可与前九届调查结果进行对比,从而了解一年来长沙市民对湘江环境看法的变化,也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关于湘江环境的资料。

1.调查方法

1.1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河东(灵官渡段),河西(潇湘中路沿江风光带)一带对在湘江沿岸游玩的人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在2005~2012年《湘江环境状况民意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湘江环境变化,结合2006年4·22“世界地球日”的调研活动的调查报告——《长沙市环境保护的民意调查报告》进行了部分修改,使问卷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涉及人们来湘江沿岸活动情况、人们对湘江环境状况的认识、人们对政府部门治理湘江所采取措施的看法、人们对湘江发展形势的

看法等4个方面的内容。

1.2调查对象的构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3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79份,问卷有效率为93%。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长沙本地人144人,占51.61% ,外地人135人,占48.39%。

此次调查对象职业涉及学生、教师、工人、退休工人、公务员、医生等24种职业,可从多个角度来了解湘江的环境状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此次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图1 本地人与外地人各自所占比重

2.调查数据分析

2.1人们来湘江沿岸活动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喜欢在湘江边上活动,在被调查的人数中不喜欢来湘江边的只有29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39%。调查显示在一周中来湘江边1~2次的有10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6.56%,3~5次的只占14.98%。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江边垃圾较多,人们对湘江的环境状况不是很满意;2、人们工作较忙,时间有限;3、距湘江较远,交通不便

篇四:株洲湘江风光带情况简介

株洲湘江风光带情况简介

株洲湘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是株洲市2010年十大基础工程、四大百亿工程项目之一。整个项目分河西段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河西段生态治理及防洪工程、河东段沿江景观道路工程及河西、河东提质改造工程五个子项目,总投资116.45亿元。

该项目位于株洲城区湘江两岸,河东段南起枫溪港沿江区域,北至石峰大桥,全长10.4公里,目前规划设计和初步设计均已完成,现正分布实施;河西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长11.3公里,宽80—200米不等,占地100.4381万平方米,投资约6.9亿元。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0%。河西、河东提质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株洲湘江风光带秉承“把湘江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湘江”的设计建设理念,严格按照省政府统一的“三市并进、湘江治理、两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实现与长沙湘江风光带和湘潭湘江风光带的融合接轨。同时,立足株洲地域特色,将“神农文化”、“工业文明”、“红色政权”等历史、人文元素融入其中,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将临江而立的山峦、港湾、寺庙等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充分展示鲜明的城市个性,探寻幽邃的地方文脉,刻画不同年代的历史印迹,营造格调鲜明、开放包容的株洲城市文化。

首期实施的株洲湘江风光带河西段全长9.5公里的休闲

自行车道贯穿始终,它给市民造就了亲水、运动、旅游、休闲的绝佳空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株洲湘江风光带十分注重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在众多的主景观区内,设置大量的体育设施,如12万平方米的沙滩广场,划分出沙滩排球区、沙滩足球区以及沙滩浴场区,不仅能让球类爱好者一显身手,也将为游泳、晒日光浴的市民提供专属区域;高标准打造的航模广场,具备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将成为航模爱好者的乐园;极限运动广场则是发烧友们的天堂,不仅能玩滑板,还能玩极限单车,将成为寻求刺激和心跳的绝佳场所。此外,水涧、湾池、湿地也让株洲市民感受到湘江的原生态美景。

此外,株洲湘江风光带还独具人文特色。设立了株洲故事墙,以浮雕的形式,讲述株洲的各种典故,记录株洲的发展历程。滨江广场上,株洲城市精神——“火车头精神”将在这里实景展示,包括不同时代的火车头、轨道等元素将艺术再现株洲工业发展进程……

株洲湘江风光带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结合,它是一首意境悠远的抒情诗,又是一曲大气磅礴的交响乐,让每一位置身其中的市民和游客去感受、去遐想、去解读它的美丽。

篇五:湘江风光带

湘江风光带:扮靓新湘潭 融通长株潭

“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从一大桥沿湘江风光带开车去昭山上班。”9月20日,家住体育中心附近的王涵谈及湘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号工程——湘江风光带的建设,面露喜色。他说,风光带不仅道路通畅,而且一江两岸风景尽收眼底,他的每一次出行都像是一次郊游。湘江风光带集防洪、交通、生态景观、文化、经济于一体,不仅仅是湘潭确保防洪安全的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核心工程,更是文化传承、“两型”展示的平台。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实质性推进的首个项目,湘江风光带又融通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见证长株潭一体化

“关于湘江风光带的规划建设最早要从10多年前说起。”湘潭市“两型”办副主任、市湘江风光带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龙正辉介绍,早在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就进入了规划先行的阶段,编制了长株潭三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单线规划;到了2003年,省里组织编制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整体规划》,作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两大重要规划之一予以重视。(另一个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4年,项目建设与规划编制同步进行。“湘江生态经济带”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实质推进的第一个项目启动。随后,引进世行贷款、设计、招标、施工有序进行。

“如今,长株潭湘江风光带被列入全省重点推进的13个重大项目和重点调度的50个重大项目,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该项目作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长株潭新型城市化的重点工程。”龙正辉告诉我们,风光带建设见证了湖南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到2020年全面建成湘潭段风光带

湘江风光带在长株潭三市的建设快慢不一,长沙最早启动,2004年就利用世行贷款,推动了沿江风光带的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湘潭到2007年才正式编

制整个湘江风光带的概念规划。 2008年,风光带作为市重点项目,利用世行贷款资金加快了建设防洪景观道路步伐,吹响全面建设的号角。

湘潭湘江风光带北接长沙,东连株洲,两岸全长约87公里,总计10个工程段,总占地面积约77.52平方公里。其中,河西部分起自长沙坪塘,止于易俗河与株洲交界处,自北而南分为九华、万楼、河西旧城、河西郊野、易俗河等5段;河东部分起自昭山,止于法华山,自北而南分为昭山、岳塘新城、河东中心城区、湘钢、高新区等5段。

“风光带按‘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筹管理,分段实施’的原则建设,自2010年7月17日开工以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龙正辉介绍,目前,全部完成昭山和近郊段13.6公里的世行贷款项目防洪景观道路,以及河东中心城区段风光带建设;九华段工程正在进入全线施工阶段;岳塘新城段、昭山段已完成单线道路;河西旧城段已开始启动施工;其它段也分别完成初步方案设计或开始进行前期工作。

至2013年,湘潭将完成一大桥下游两岸的风光带建设,与长沙对接;2015年将完成二大桥上游的风光带建设,与株洲对接;2020年将全面完成湘潭境内风光带建设任务。届时,一条集防洪带、交通带、景观带、文化带、经济带“五带合一”的湘江风光带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湘水一虹”让湘江更具魅力

“建好的河东沿江风光带既是湘潭的城市新亮点,又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湘潭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研究室负责人介绍,湘潭湘江风光带河东城区段的整体设计名为“湘水一虹”。“虹”与“红”谐音,既衬托伟人故里的红色文化背景,又寓意新生命的孕育和欣欣向荣的气象,昭示在省委、省政府“将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的战略背景下,新的发展机遇给湘江两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如今,在河东烧窑港和铁路桥之间,虹滩湿地公园、新天水韵广场、红色新天地、炫舞时代风情区、“虹韵湘情”民俗文化公园5大片区,相互交融,相互辉映。河东沿江风光犹如一条生态休闲走廊铺设在湘江之滨。长廊中,城市地标“湘潭之光”熠熠生辉,亲水平台、生态湿地浑然天成,休闲酒吧一条街尽显都市繁华。

一江两岸风光好

湘潭湘江风光带最终会建成什么样?

湘潭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从2007年,湘潭市人民政府开始组织编制滨江风光带的城市设计,至2010年底,各区段滨江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但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指导和充分衔接,各区段制定的风光带规划不仅功能定位重合,特色不够鲜明,而且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影响整个风光带效果。 为了“圆梦东方莱茵河”的构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湘潭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具有湘潭特色,彰显湘潭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长廊,并将湘江风光带的整合提升规划工作列为2012年城乡规划工作重点。在前期完成湘江风光带历史和文化策划等工作的基础上,《湘江风光带整合提升规划》方案即将出台。 “这个方案将风光带全段的核心主题概括为:‘湖湘名城,实至名归。韵、灵、古、野、灿,秀、远、文、重、新’。”该负责人透露,10段的分主题分别为:九华区段——“九韵风华”,万楼区段——“万楼雄姿”,河西旧城区段——“古城印记”,河西郊野区段——“莲邑乡风”,易俗河区段——“易俗古韵”,昭山区段——“山市晴岚”,岳塘新城区段——“新城远景”,河东中心城区段——“宝塔文风”,湘钢区段——“工业之源”,高新区段——“科技之光”。一旦建成,整个风光带将成为具有湘潭特色、体现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长廊。

“风光带还将打造成湘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展示平台。”龙正辉说,按照湘潭市委书

湘江风光带调查问卷

记陈三新“要把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和‘两型’建设的展

示平台”的要求,风光带不但将成为湘潭历史文化的生态长廊,还将在规划建设中融入“两型”理念、体现“两型”特色、应用“两型”技术、推广“两型”产品。

“最重要的是,风光带的建设带动了两边土地的升值,改善了一江两岸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了湘潭的城市品位。”湘潭市城建投负责风光带建设的负责人表示。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