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人多力量大,辩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0:16:34 作文素材
人多力量大,辩论作文素材

篇一: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曼设计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拉绳实验:把被测试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八人拉力总和的49%。这项实验表明,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就大。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好办事”,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殊不知,当人多得超过实际需要时,非但不好办事,甚至会碍事、误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从技术角度看,先进的技术胜过人多。在高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人多但技术素质低,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缺乏竞争力和战斗力,也根本没有优势可言。例如,耕种1000亩土地,用人力耕作需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则只需要一两个人。人越多劳动效率越低,人多的优势不但显示不出来,反而会增加消耗和支出。这样看来,三个“臭皮匠”就赛不过一个“诸葛亮”了。可见,在某些情况下,人多了不是好事,反而成了坏事。 其次,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松散的人越多就会越缺乏凝聚力,造成人心涣散。一个部门或者单位如果人数多而管理不到位,那么必然内耗和摩擦增多,内部勾心斗角,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强,智力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其潜在力量无法发挥。

第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冗员多难管理。据研究,一个单位的员工人数与其经济目标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和科学的配置。如果营业额或者经济目标有限,而管理人员和员工很多,必然会人浮于事,浪费大量办公和管理经费,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这样一来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潜力。

最后,从领导学的角度看,人多不一定势众。一个国外人力资源专家做过计算,一个负责人如果领导1人,需要沟通的关系数为1;增到5人时,需沟通的各种关系就猛增到100。一些单位的忙乱,正是把许多本可用于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了平衡和协调各种复杂的人际矛盾与纵横交错的关系上。作为领导和管理部门,尤其要尽可能减少冗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指挥能力,做到反应迅速,指挥灵便。

由此可见,在提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各单位要切实加强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的整合,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发挥人才的整体效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篇二:经典辩论赛题目大全

经典辩论赛题目

1.正方: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

反方:贸易保护主义不能抑制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第2场辩题)

2.正方: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反方: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3.正方: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反方:儒家思想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19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4.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5.正方: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反方: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6.正方: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反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7.正方:人性本善

反方:人性本恶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8.正方: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反方: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

9.正方: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反方: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2场辩题)

10.正方:愚公应该移山

反方:愚公应该搬家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3场辩题)

11.正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反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12.正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

反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13.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14.正方:知难行易

反方:知易行难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15.正方: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

反方: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

(97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

16.正方:国际网络应该受管制

反方: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

('97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17.正方:真理越辩越明

反方: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97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18.正方:网络使人更亲近

反方:网络使人更疏远

('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第1场辩题)

19.正方:成功的作品应该拍续集

反方: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

('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第2场辩题)

20.正方:电脑必将取代书本

反方:电脑不会取代书本

('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第3场辩题)

21.正方: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

反方: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弊大于利

('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第4场辩题)

22.正方:都市化有利于人类发展

反方:都市化不利于人类发展

('99 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半决赛第1场辩题)

23.正方: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重要

反方: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半决赛第2场辩题)

24.正方:美是客观存在

反方:美是主观感受

('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决赛辩题)

25.正方: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反方:青春偶像崇拜弊大于利

('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初赛第1场辩题)

26.正方:先成家后立业

反方:先立业后成家

('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初赛第2场辩题)

27.正方:爱情是自私的

反方:爱情是无私的

('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决赛辩题)

28.正方:夜晚对人类利大于弊

反方:夜晚对人类弊大于利

('99国际大专辩论会AB组冠军对抗赛辩题)

29.正方:人类将毁于科技

反方: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

30.正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

反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并行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2场辩题)

31.正方: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反方: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3场辩题)

32.正方:信息传播发展会打击本土文化

反方:信息传播发展不会打击本土文化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33.正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

反方: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34.正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可以两全

反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不能两全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35.正方:钱是万恶之源

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辩题)

36.正方:电脑给人类带来福音

反方:电脑未必给人类带来福音

(1995年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第1场辩题)

37.正(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人多力量大,辩论)方: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篇三:辩论会资料

人口多的好处:

1劳动力增加 2拉动内需 3兵源充沛(如中国)

人口少劳动里缺乏,不好,现在人口都普遍老龄化了,

1、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多了,优秀人才的绝对数量也就多了。

2、人多了,市场就大,商机也就多。

3、人口基数大的话,敌对国家或集团对你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可能性也就小了,顾及的因素也就会比较多。而且整个国家被征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就丰富,劳动力价格相比其他国家低,适合于发展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

5、人口多,无论什么总数就大,虽然平均不一定大。

人口少你就从中国的抗日战争说啊.不是中国人口多也是抗站胜利的一个因素啊.

人口少的坏处:

1劳动力缺乏 2内需不足3兵源不足(如俄罗斯)

人口多有人口多的好处,洋鬼子怕的就是我们人口多。外资之所以看好中国市场,美日尽管有反华势力,却不得不尊重中国,不敢公然支持台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综合实力强大,而这与中国人口多,因此国民总产值排在世界前列,也是世界的贸易大国等等是分不开的。如果中国人口只有伊拉克那麽多,恐怕中国早就沦为任人宰割的国家了。

现在我们去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移民逐年增多,这对我国长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有句古语:朝中有人好作官,那么世界各地都有同胞,我们的经济、科技发展就会如虎添翼。 口多只有一个好处,这就是:资本家将拥有更多、更廉价的劳动力。由于有大量的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的竞争将更加恶劣,劳动力越来越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不给工资,只要提供饭,也会有人抢活干。

坏处: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将更加紧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引发空前的危机。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报告,亚洲的人口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但人口密度依然高于其他洲,在东亚和南亚,人均占有可耕地只有六分之一公顷,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压力和农业灌溉用水的短缺,将迫使上述地区需要增加粮食进口以减少饥饿和改善营养结构。

假如人多了,生态环境便会被破坏。假如人多了,会造成交通堵塞;水资源短缺;也会造成住房紧张;还会让许多寻找工作的人就业困难。所以,人多了不好。

人口多对中国的好处

第一,人口多是中国进一步强大的坚实基础。人口是构成国家的第一要素。纵观古今,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特别是对于大国和强国来说,人丁兴旺既是坚实的内在基础,又是显著的外在表现,以寡民为基础的国家绝不可能是大国、强国。中国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数量的保持和不断增加。人口的多少总是与国势的兴衰相对应的,汉唐盛世、康乾盛世几乎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或较多的时候。中国广袤的国土需要保卫,需要开发,需要建设,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强大,所有这些都必须有坚实的人口基础。反观日本、俄罗斯等国,它们在人口问题上的焦虑,说到底就是担忧失去国家的人口支撑,恰如毛泽东所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

第二,人口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需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这一过程同样离不开众多的人口。首先,人口多创造的财富也多,13亿中国人如果每人创造1000美元的价值,那总量就是13000亿美元,这种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总量的快速增加,是与全民参与创造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口多这个前提条件,中国的GDP总量排名也很难上升得如此之快。世界上许多小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4万美元,可其总量排名却是靠后得多,重要原因就是人少。其次,人口多形成的市场也大,仅仅围绕13亿人的衣、食、住、行形成的巨大市场,就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的。13亿中国人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也是巨大的市场,而市场又恰恰是发展的机遇。十九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说:“创造财富的力量,永远要比财富本身重要。”13亿人口正是巨大的财富创造者,没有这个财富的创造者,就没有潜力无限的市场,中国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可持续发展。所以,不要只将13亿看成是将大数变小数的分母,更要将它视为将小数变大数的力量。

第三,人口多是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利条件。中国发展的目的是要成为一个在和谐世界中能担负起责任的大国,但路径不能是搞霸权而只能通过和平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口多的优势又显现出来了。由于人口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各种途径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由于人口多,中国可以向外推送更多的留学人员,可以向外输出更多的劳动力,可以向国际社会的热点地区派出更多的维持和平人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政治、经济、体育、文化等领域展示和传播中国的影响力。

因此,人口多就是中国独具的宝贵财富。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可它并没有把人口视为一种负担。新加坡、孟加拉等国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大,可它们也很少拿人口多说事,其中是否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理由呢?

世界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其核心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核心是知识技术的发展。而人,尤其是人力资本,是推动世界知识技术发展原动力。人口多,科研人员多;人口多,支持科研的财力和物力雄厚;人口多,推动科研的市场动力巨大——人口多,人力资本雄厚,就是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大贡献——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贡献。所以,人口多,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也许有人说,人口多不一定能转变为人力资本雄厚。但这些人忘了,国家在发展,教育在进步,人口多必然也最终会转变为人力资本雄厚。虽然人口多未必立即对世界有大贡献,但未来必然有相应的大贡献。没有妈妈生出的孩子,哪有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人口是人力资本的源泉和蓄水池,没有人口,人力资本就成无源之水。现在计划生育,必然大削弱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实力,因为大削弱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的能力,进而大幅削弱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能力和速度,这是对世界的大贡献吗?

澳大利亚目前2200万人口,九成集中于西海岸如果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而内陆如达尔文、帕斯等地基本是鸟不拉屎的地方,除矿业外基本无其它任何产业。因而急需要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充实这些地区。这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在上世纪的两次大战中,猜猜西方国家伤亡率最高的的国家是哪个?是澳大利亚。没想到吧!因为人口较少,因而兵源较少,相对她较少的兵源她的伤亡率已经是高得惊人,而兵源难以补充这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是很不利的,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印尼危机中澳大利亚政府几次想出兵东帝汶进行干涉却因得不到美国的首肯而不得不作罢,其关键原因就是国家武装力量不够强大。澳大利亚虽然是发达国家,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和装备精良的兵器,怎奈人数较少军队在国际上只能充任“维持秩序”。

第三个好处:工党政府口号之一:“让世界听到澳大利亚的声音。”已经说得很露骨了。澳大利亚是科技大国、农业大国、旅游大国、资源大国却不是政治大国。这与其发达国家的身份很不相称,而国家人微言轻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大国。照目前情况来看,澳大利亚人口至少得再翻一倍达4400万,人口数量达到韩国人口水平后在政治上才有更多的发言权。尤其现在澳大利亚与亚洲经贸来往越来越频繁,澳大利亚的政治发言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因而迫切需要人口的增长。

楼主如果是写论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政治、经济、军队。

但还需要补充一点,想得到人口增长带来的好处前提是增长的人口必须是能够得到充分教育的高素质人口,只有高素质人口才是国家的生产力,而如果忽视教育所得到低素质的增长人口仅仅是多添了几百万张嘴,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切记。

難道你不知道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人多力量大”嗎?

人口多好就好在人多力量大,再加上现在我们中国的人大部分年龄都是上30的,到了以后人口将少了很多. 减少人口可以解决失业问题吗?

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理由是僧多粥少,就业压力大。难道粥是天上掉下来的?社会作为整体,有消费才有需求,有需求才有生产,有生产才能提供就业,有就业才有能力消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贸易是用来交换产品,如果生产主要是换外汇(而不是产品和服务),那么等于是帮别人干活。一个萝卜一个坑,有多少的人口,就有多大的消费市场,就有多大的需求,就有多少就业机会。减少人口之后减少消费,哪里还有就业?

人口少就能給國家帶來好處嗎?

第一辯:

人口多是中国进一步强大的坚实基础。人口是构成国家的第一要素。纵观古今,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特别是对于大国和强国来说,人丁兴旺既是坚实的内在基础,又是显著的外在表现,以寡民为基础的国家绝不可能是大国、强国。中国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数量的保持和不断增加。人口的多少总是与国势的兴衰相对应的,汉唐盛世、康乾盛世几乎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或较多的时候。中国广袤的国土需要保卫,需要开发,需要建设,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强大,所有这些都必须有坚实的人口基础。反观日

本、俄罗斯等国,它们在人口问题上的焦虑,说到底就是担忧失去国家的人口支撑,恰如毛泽东所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 一、人口多人力资源丰厚

各行各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优秀人才,甚至精英人才。我国人口众多,有充裕的人才选用空间,为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人力资源。政府部门有人才开 发中心等组织,企业也有人力资源部等机构,都为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因人员的新旧更替多产生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人才市场。 二、人口多则易出英才人物

由于人口多,我国英才人物的涌现明显较人口少的国家占优势。比方说:每个国家要出一万个英才,那么一亿人口的国家就平均一万人里出一个;而我国13亿人口,同样出一万个英才,我国就平均13万人里出一个。二者相比,比例是1∶13。可见前者难度大,后者难度低。也可以这样理解:同样是一万个人里出一个英才人物,那么,一亿人口的国家能出一万个,而我国13亿人口就能出13万个,就是前者的13倍。 当然,在各国,出英才人物的比例不是相同的:有的国家可能几百个人里就有好几个英才人物,而有的国家则可能几千个人里也没有一个英才人物。但无论怎样,人 口多出人才的概率是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我国各行各业出现的英才人物明显多于世界各国(包括在国外的中国人)。单说体育吧,一届08奥运我国就获得51项世界冠军,金牌榜上遥遥领先,谁能说他们不是英才人物? 三、人口多则易举办盛事

有些重大活动必须要众多的人参与。比如历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只有不几个人,怎么发动起义?只有人多才能形成规模。一个厂家或者一个学校要举办一次运动会,职工或者学生寥寥无几,这运动会怎么开?所以,人口多为举办盛事提供了人力资源的先决条件。

再比如演出,比如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到了哪里只有十个八个人看(当然不至于那样,这是假设),这节目怎么演?也许演员们能发扬战争年代文艺宣传队那种一个 观众也要演的精神,但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就不能在央视上播出了。而心连心艺术团每到一处,观众动辄十万八万的,声势相当浩大,每次播出都深深吸引了亿万观 众。其他“同一首歌”、“星光大道”、“艺术人生”、“非常6+1”、“开心辞典”、“幸运52”等等,哪个节目的观众能少?

——这就是人口多的好处:形成浩大的声势使各类活动得以热烈地进行。

再比如国庆大检阅,天安门前走过的方队,气势多么壮观!人少能行吗?北京奥运的开幕式,那么多节目由那么多人演出,动作那么整齐才使得节目的声势那么宏伟壮观。

同样是集资,1人出1元,我国13 亿人就是13亿元。而几千万人口的国家,同样1人出1元,也就是几千万元罢了。

——这就是人口多的优势,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四、人口多则易战胜自然灾害

人类在自然界里繁衍生息,遭遇自然灾害在所难免:台风、海啸、龙卷风、泥石流、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冰冻、雪灾、旱灾、传染病等等,有的能预防能避免,有 的发生太突然,令人猝不及防。灾难发生就需要救援。同样是出任救援,人口多的国家就能多出,人口少的国家要多出但没能力多出。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国家,让它 出千万人去救援,它出不来。 五、人口多则有利于经济高速运行

这很简单:人活着谁都要衣食住行,都要吃喝拉撒睡。人口多消费者多,需要的商品就多,至少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就多。这样就使得商家为利润而忙于制造产品销售 商品。比如烟酒,人们吸光了喝没了就要再买,商家卖完了就得再造,造出来再卖完还要造,循环往复,无尽无休。这样,人口多,消费量就大,消费周期就短,促 使商家为跟上市场需求而不停地进行经济活动,经济就会处于快速甚至高速运行的状态。经济活动进行得快,就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快速增长。人口多,能拉动经 济快速发展,这是人口多的好处。

我们正方的观点是:人口多是利大于弊。原因是:

人口多是中国进一步强大的坚实基础。人口是构成国家的第一要素。纵观古今,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特别是对于大国和强国来说,人丁兴旺既是坚实的内在基础,又是显著的外在表现,以寡民为基础的国家绝不可能是大国、强国。中国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数量的保持和不断增加。人口的多少总是与国势的兴衰相对应的,汉唐盛世、康乾盛世几乎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或较多的时候。中国广袤的国土需要保卫,需要开发,需要建设,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强大,所有这些都必须有坚实的人口基础。反观日本、俄罗斯等国,它们在人口问题上的焦虑,说到底就是担忧失去国家的人口支撑,恰如毛泽东所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

人口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需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这一过程同样离不开众多的人口。首先,人口多创造的财富也多,13亿中国人如果每人创造1000美元的价值,那总量就是13000亿美元,这种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总量的快速增加,是与全民参与创造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口多这个前提条件,中国的GDP总量排名也很难上升得如此之快。世界上许多小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4万美元,可其总量排名却是靠后得多,重要原因就是人少。其次,人口多形成的市场也大,仅仅围绕13亿人的衣、食、住、行形成的巨大市场,就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的。13亿中国人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也是巨大的市场,而市场又恰恰是发展的机遇。十九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说:“创造财富的力量,永远要比财富本身重要。”13亿人口正是巨大的财富创造者,没有这个财富的创造者,就没有潜力无限的市场,中国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可持续发展。所以,不要只将13亿看成是将大数变小数的分母,更要将它视为将小数变大数的力量。

人口多是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利条件。中国发展的目的是要成为一个在和谐世界中能担负起责任的大国,但路径不能是搞霸权而只能通过和平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口多的优势又显现出来了。由于人口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各种途径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由于人口多,中国可以向外推送更多的留学人员,可以向外输出更多的劳动力,可以向国际社会的热点地区派出更多的维持和平人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政治、经济、体育、文化等领域展示和传播中国的影响力。

因此,人口多就是中国独具的宝贵财富。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可它并没有把人口视为一种负担。新加坡、孟加拉等国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大,可它们也很少拿人口多说事,其中是否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理由呢?

篇四:大专辩论赛 辩词 辩题

A辩题:老建筑是否应该拆除

正方: 老建筑应该拆除

1在我国有很多建筑是代表历史的,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社会的发展要我们对生活的追求更高,各种建筑到处都是。要是单个拿出来讲是个不错的建筑个体,但是要放到一块就是一个四不像的城市。要么现代要么古代。

社会的发展要进步,对于现代建筑我们必须去面对,不要整天的传统传统的,真的是很没有现实意义的。老建筑一般占地面积较大而中国的人口问题很严重!需要大面积的住房区,而且老建筑需要长期维护保修,才能能让其保持更久些,但是维护所需的花费一般都不小!耗财力和物力及人力。不支持可持续发展!、

现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是的,我们的文化要发展,但是有没有想过,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物质文明哪来的精神文明,纯粹是无稽之谈!所以我方坚持认为老建筑应该拆除。

2\3老北京为例生活在北京的当地人是很希望生活变好的,但是生活在四合院、胡同的人希望生活白你好写希望住上高楼。但是外地的人到了北京想去看看胡同参观四合院,但是四合院连厕所都没有,生活在那的人会好过么,答案是不会的!

4让我们先回到对方所建构的理论来看看这个理论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老建筑不应该拆除首先就犯了三大错误。

各种建筑应该有自己的定位,时代的发展是要去适应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生存之道,我们的建筑也是,古代的建筑现在为什么会没有人生活在里面?答案狠简单啊,因为不适合居住啊!为什么还要住在里面呢?各地的城市发展首先拆的也是老的建筑,因为时代不允许他们存在,归根结底还是现代人的劣根性!严重的劣根性,抹不去的劣根民族心!所以我方认为老建筑应该拆除。

反方:老建筑不应该拆除

1 中国真的地大物博,文明渊源流长?看上去是的。全国已知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就有40万余处。但对比一下国土面积是中国1/17的法国吧,他们在1970年代经普查已确定全国200多万处保护项目。当欧美国家旧城保护范围可以达到全城80%乃至100%的时候,中国有资格以完整城史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不过平遥和丽江。北京到今天,还有资格被称为“无与伦比的杰作”吗?舒乙说:“政策上的导向也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你看明明是2008年奥运会,它非要提个‘新北京新奥运’,你为什么不提‘老北京新奥运’?大家之所以欣赏雅典奥运会,是因为它是个老雅典,人家可没有说‘大家一起来看新雅典’。 中国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保护变成了重建,我们渐渐找不到中华文明存活过的完整证据。几代人在毁城灭迹,并令每一座城市都成了受伤的城市。所以我方坚持认为老建筑不该拆除。 2\3在合肥,市民已看不到三国古战场、“翡翠项链”上的老城墙,

徒然有一些很具历史感的地名,这个久经兵燹的城市没有给他们留下多少历史存活过的证据。苏州人比合肥人幸运得多,虽然小桥流水和小巷弄堂也不多见了,毕竟他们还可以住在古建筑里甚至买下产权,只要遵守“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的原则。

老北京为反驳。

4谢谢各位,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首先我要指出对方辩友。建筑的含义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寺庙等等。其二,

下面我来陈述一下我方观点。中国真的有过五千年文明?可为什么我们找不到这文明存活过的完整证据?文明本来是有的,光辉灿烂;证据本来是有的,遍布华夏。只因我们几代人在毁城灭迹,并令每一座城市都成了受伤的城市。历史缺席了,城市虽然更新,但已千城一面,并且魂不附体。

尽管一直在毁城灭迹,但也许我们还有最后的机会,来保护受伤的城市中的文化孤本,停止拆除老建筑。

如果不能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那不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错,而是我们一代人的无能!如果一定要在大拆大迁毁城灭迹之后以重建的方式来证明我们的创造力,那不是真正的智慧,反而证明了我们一代人的愚蠢!

B对“合作比竞争/竞争比合作更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审题

1. 判断辩题类型:这个是比较型辩题。辩论就是围绕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对比,得出哪个更能促进社会发展的结论。

2. 概念界定:

a,词语含义:合作指相互配合做某事

竞争指为了己方的利益等而和人争胜

b,外延:竞争和合作的一般联想是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可能会有事业之间争夺有限资源或者日常生活小事的争夺之类,这种是社会生活的小的方面,与社会大体的潮流的话题大小不太相称,作为例子也许还行,展开讨论就不合适。虽然和社会只有类比关系,但是还是有可能涉及的有生物界中的竞争和合作(合作说法的例子好象比较少,多是共生、寄生居多共生严格讲不算合作,因为不是共同完成一件事)。支持合作的一方若以这个方面展开容易离题,例子也很难站住脚,支持竞争的一方一个进化论已经有光明前景,所以支持合作一方应该避免扯到这方面。再离谱一点,扯到人和环境、自然、其他生物之类,十分勉强,双方没有很好的论点支持都应该避免。所以重点依然落在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讨论。

3. 价值判断:

竞争的价值:竞争是人类乃至其他生物进步的源源动力 ,竞争可以优胜劣汰,存精去粗;使竞争者不断努力,克服人类惰性,促进其领域内的事业和个人进步;更有利于展现强者之强,通过竞争最终

使强者得到更充裕的条件完善其领域内的事业。

合作的价值:合作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式,是共存的方法(这点容易受攻击,保留)

合作可以更充分利用物质信息等资源;使竞争者(原本应该在竞争的人们)关系融洽,人与人乃至国家与国家间更和谐;博取众长,集思广益,人多力量大。

别人"合作与竞争哪个更能使文明进步辩论"实录

开篇立论阶段:

正方1辩对大家说:各位评委、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们语文课本上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竞争与合作是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两股力量,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多智慧多,只要善于合作,去发挥合作和整体的力量,就能想出办法,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善于合作,因为谁都不可能是一座孤鸟。日本人流行一句话:一个中国人可以干得过一个日本人,但三个中国人却干不过三个日本人。这话虽然是说中国人有个人竞争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于集体协作。就拿国家男排、男篮、男足等队来说:论高度,我们比日韩队员高得多;论集训时间,我们也在他们之上。为什么在一些关键的比赛上,我们却往往输给日韩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发挥了合作精神,至少合作得比我们好。可见,无论做什么事,对于善于合作的人来说,都可以在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