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临江仙夜归临皋的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5:42 初中作文
临江仙夜归临皋的教案初中作文

篇一:临江仙·夜归临皋

龙源期刊网 .cn

临江仙·夜归临皋

作者:苏轼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3年第04期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相传苏轼写这首词后当时许多人以为东坡居士已不在人世,吓得当时黄州的地方官立即赶往临皋,因为苏轼当时在黄州是被贬戴罪之身,他的生死地方官是有责任的。

“仿佛”写出了东坡居士夜里在黄州城东的雪堂与朋友开怀畅饮之后醉了又醒,醒了又醉,于半醉半醒之间归家,柴门却早已紧闭,怎么敲门都不应,原来“家童鼻息已雷鸣”,一醉一酣相映成趣。

夜深人静卧听江声之时自然而然思绪万千,词人很遗憾此生大部分时间身不由己,为世俗功利所累。于此夜深之时江面无风,波平浪静,词人从白日的喧嚣中解脱出来,内心得以平静,想要自由自在地驾一叶扁舟,纵情于山水之间,了此余生。“夜阑风静縠纹平”既是外在真实景物的写照,也是词人内心宁静平和的心态的写照,此处情景交融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其豁达、乐观、随遇而安的一面,体现了道家之精髓,即著名词论家叶嘉莹所说的“旷世之襟怀”。

上阙既有居士的醉酒状态下的步履蹒跚、举杖扣门的动作;也有家童发出的雷鸣般的鼾声,居士的依杖卧听江声,如此有形有声,动静相衬,非常形象。下阙则是一幅静态的画面,抒写词人静听江声之感慨。

苏轼秉承了杜甫“以其无意不可入诗”的精神,在词的创作中,以其无意不可入词精神,从而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大大开拓了词的境界,使词能多角度、多风格地表现广阔的人生。在这首词中,苏轼既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思——人在世上往往身不由己;又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之后参透世情的豁达心境,然于旷达之中仍有丝丝伤感的复杂感情。可谓融写景、抒情、哲理于一炉,因而此词备受欢迎。

——雁 鸿

篇二: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心解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心解

作者:周衡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01期

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正值“士庶自早互相庆贺”、“百官皆冠冕朝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之时,苏轼却出汴京而远赴黄州。此去黄州,至元丰七年四月方量移汝州。正如苏轼《答李端叔书》所云:“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新我也。”黄州四年,是苏轼生命史中最具蜕变性质的岁月。这种从“故我”向“新我”的生命蜕变,我们可以从苏轼《前赤壁赋》中得到印证,也可以从《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中窥得一二。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词从苏轼夜饮起首:“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初看此节,苏轼夜饮东坡,扶醉而归,似显潇洒纵逸。其实不然。先从“东坡”看起,苏轼逸事大凡与“东坡”关联,往往有一种畅快洒脱之气,如“东坡肉”、“东坡肘”、“东坡帽”之类,然这些符号仅是对苏轼黄州之后精神气度的概括,其与地理概念的“东坡”有本义和引申义的区别。苏轼贬官至黄州,其官衔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水部员外郎向来是闲官冷曹,故苏轼《初到黄州》云:“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而苏轼虽为黄州团练副使,但身份却是“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不过是圈养于黄州之罪人,其薪俸之低可以想见。苏轼作于元丰三年的《答秦太虚书》云:“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琐屑间有一种难言之酸楚。为解营生之困,故有东坡之耕,苏轼《东坡八首并序》记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又《与章子厚二首》:“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可见此时的东坡见证的不是苏轼的旷达潇洒,而是落拓困苦。想苏轼本“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子瞻墓志铭》),甫过四十的苏轼身处壮岁,本应驰骋庙堂,指点江山,然今蜗居荒城,困于僻地。苏轼此时曾作《方山子传》一文,中云:“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两个胸怀壮志的英雄文人不相逢于朝堂都市,而邂逅于贬地,其“俯而不答”是为遭际而悲,其“仰而笑”是为遭际而倔强,愤激痛楚之气流溢其间。想苏轼东坡耕作之余,夜饮之间,念及功业幻灭,人生落寞,自生无以排遣之闷气,酒也就成为此刻苏轼唯一可作消解的救赎之物,因此“醒复醉”三字里隐藏的不是一个放纵的苏轼,而是一个苦闷的苏轼。

夜饮渐久,酒瓮已空,“归来仿佛三更”,此句语义平直,然意蕴深沉。“仿佛三更”,即苏轼对于此刻的时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这种模糊是来自酒意的迷茫,更是来自刻意的忽略。时间,向来是中国文人关注的重点,而众多优秀文人的时间意识中无不隐藏着文人对功名的焦

虑,如孔子云:“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如屈原云:“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凡心怀功业梦想的文人,其时间意识比心性平庸者来得深刻强烈,因为心性平庸者或许可以接受人生空来而空去,或能接受平凡地度过此生而不会有太强烈的焦虑心。苏轼不是心性平庸者,但为何会对时间模糊地处理,甚至有种对时间无所谓的态度?若此刻苏轼身在朝廷,深夜之中,他须心念明日上书封事、朝廷议对。杜甫《春宿左省》:“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又古代文人凌晨上朝,郑处诲《明皇杂录》记云:“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五鼓,相当于五更。若苏轼居于庙堂,或不会出现“归来仿佛三更”的行为。而此刻苏轼能如此,就在于其身为贬官,且“不得签书公事”,明日不必面见君王,明日亦不必忙于简牍,故可以“醒复醉”至于“三更”。但从苏轼心理来看,苏轼未必就能乐于如此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是以丧失其政治梦想和功业成就为代价的。因此,《临江仙》一词开篇看似平易,其中却深藏着苏轼苦闷愤激的心理状态。从艺术性来看,此句妙在草蛇灰线,癯而实腴。一首好诗,用句流行话说,就是“给你一些,不给你一些”。蛇行过草丛,蛇已不见,然蛇迹犹存。文学就是如此,作者之意犹如蛇之真身,阅读者可以顺着作者在字里行间留下的痕迹,一点点去去忖度去考证,最后去建立作者可能之本意,甚至把握其真实意图。

苏轼笔端至此,似乎其饮酒之真心已展现出来,若笔势接着从自身写起,或有说破之虞,因此笔锋一转,写道:“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围绕“家童鼻息”,先用“雷鸣”来润色,再用“敲门都不应”来烘托,以见家童睡眠之酣。那么词人为什么要引入家童形象呢?从艺术处理角度来看,苏轼以对照原则来展现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差异,以儿童之无忧无虑和自身之苦闷愤激相对而出。这种对照方式,在苏轼文学中时有出现,如元丰七年所作的《满庭芳》云:“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苏轼贬谪黄州自是有千般痛苦,但儿童却早就习惯了黄州生活,甚至能够“楚语吴歌”。同样,儿童与成人的对照在其他文人作品中也时常出现,如欧阳修《秋声赋》,这边欧阳修在感慨“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时,“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又如明遗民杜濬《楼雨》:“儿童生故晚,正诵美新文。”诗人为明代之亡而悲,为眼前“鼓鼙喧绝徼,部落拥将军”而恨,但儿童却“正诵美新文”。苏轼此句再从文化角度来看,这种对照其实极其类似禅宗公案,苏轼沉于个人功业得失的痛苦时,突然一个家童心无挂碍、一念清净的状态给诗人提供了一个顿悟的机缘。家童鼻息就仿佛禅宗所谓的“平常心是道”,饥则即饭,困则即眠,无须为眼前荣辱贵贱尘染清净之心,自然会摆脱妄念和痛苦。苏轼也确实把握住了这个契机,他“倚杖听江声”。此五字极具有画境,苍茫暮色之间,清泠月色之下,词人身影萧瑟,倚仗独立,脚下江水波荡,词人听到的也许不仅仅是江水之声,更有从人生深处幻化而出的种种声响,有曾经的青年意气之声,有曾经的乌台诗案之声,有此时的东坡困顿之声,种种幻想,悲欢离合,无不杂然投来,激荡在苏轼耳边心中,也刺激和引导苏轼思考困境,甚至生出跳出困境的念头。此句从创作角度看,词人以极具有画面感的景语作结,为读者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也从虚实相生的原则中给了作品更开阔的意境。

词下片一开始,就进入一种禅宗式直指人心的叩问:“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景德传灯录》卷十曾载赵州从谂一段故事:“僧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从谂)曰:?吃粥了也未??曰:?吃粥了也。?师曰:?洗钵去。?其僧忽然省悟。”这个公案,周裕锴先生《百僧一案》解得好:“粥是一种粘性的流质食品,洗钵就是要洗去粘着的物质,简言之,洗钵就是

?解粘?,而解粘就是解除执着。也就是说,学人要找回迷失的自我,就得通脱无碍,随缘任性。”同样,苏轼也面临“解粘”,为什么家童可以鼻息雷鸣,而我却苦闷难脱呢?为什么我总是痛苦于自身的不自由呢?为什么我无法像那家童一样自由地生存呢?细细看苏轼此句,苏轼在问中也寻找到了答案,就是“何时忘却营营”。苏轼认为,人生万般痛苦皆因我们还无法忘却营营,若一切功名妄念、利禄营苟皆能忘却,自然可以按本真去行动。同时,读者也可以发现,苏轼在问中开始平静他的心境,因为他的“长恨”正是源自他还不能放弃自己的功名梦想,因此,只有从本质上勘破,才能得到心灵解脱。苏轼这一念头一出,万念尽灭,心神通达,故出现“夜阑风静縠纹平”。夜色阑珊,暮意渐退,仿佛前面就是黎明,仿佛苏轼往前走一步就是生命的曙光,风渐渐静下,江上的波涛也渐渐平下,就仿佛绉纱一般轻轻飘动,再也听不到萧瑟风声水声。

随着风静水平,苏轼曾经苦闷愤激的心灵也渐渐止泊下来,仿佛此时,苏轼真正领悟了家童鼻息的禅意,也真正领悟了营营与自由之间的二难。接下来,就该走出领悟后的那一步,词人会选择什么呢?认同功名追求而接受人生的不自由,还是放弃营营而去追求人生的自由?这一选择的结果就藏在《临江仙》一词的结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小舟”在此时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小船,而是来自庄子的“壑舟”,此话语指称的是生命,“逝”不是死去,而是贾谊《吊屈原文》中所说的“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即远离世俗功名,逍遥于自然长河。可见,词人最后一步走向的不是功名,而是自由。

通观苏轼《临江仙》一词,苏轼以一种内省的方式来告别过去的政治痛苦,从而完成从“旧我”到“新我”的蜕变。而这种蜕变从这首词的标题——“夜归临皋”也能看到。苏轼元丰三年二月初到达黄州,寓居定惠院。此时的苏轼尚未从乌台诗案的惊恐中摆脱出来,也没有从无罪遭贬的打击中走出,黄州定慧院时期的苏轼形象在其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得到鲜明体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犹如那清寒月色中寂寥的孤鸿,心绪不定,前景迷茫。而在《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苏轼又化身为一株不为人重的海棠,感叹“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元丰三年五月,苏轼迁居临皋亭,亲人在旁,生计稳定,加之临皋景色怡人,苏轼渐渐从当初贬谪的痛苦中苏醒过来。其《临皋闲题》写道:“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正是这种清醒的心境,才让苏轼有余裕去思考人生方向,也作新的调整。因此,黄州时期,从定慧院到临皋亭,这是苏轼走过的一条心灵迁徙路线,它们见证了苏轼人生观念的转变。而《临江仙·夜归临皋》则是这种转变的微观呈现,或者说是苏轼在寻求转变时的一场心灵顿悟。从此之后,苏轼才逐渐具有“苏东坡”这一雅号的风度。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篇三: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

教学素材库

第60课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简介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是东坡在强烈的自我主体失落感的痛苦煎熬中写成的。饮而醉,东坡常有;醒而又醉,这在东坡是少见的。四十七岁的东坡,被囚禁于黄州多年,前途遥遥无期,内心无法平静。此时此境,才越是高,知识越是渊博,思想越是深刻,就越痛苦。东坡只有借酒浇愁。上片叙写醉归的情景。“长恨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的哲理,来抒写自己的失落感。“此身”不属自己,只属皇帝,东坡只能听命于皇帝。除酒之外,真正能抚慰他痛苦心灵的,只有老庄哲学。诗人追求一种新的境界:忘却营营追求,遁身江边,乘舟退隐,皈依江海,优游洒脱,委天任运。他只有用老庄哲理来对抗巨大的精神压力。他宁可做老庄的弟子,也不愿做皇权的奴仆。下片中的诗人,无比清醒,

他想归隐江湖,恬然自然,以此去夺回失落的自我。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是超前的。

篇四:定风波教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词中所含的人生哲理。

2、体味其语言的艺术魅力,鉴赏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

【作者与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出身于颇有文化修养的家庭。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矛盾而统一地存在于他的世界观的各方面。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又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还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门四学士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苏轼打破了词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扩大题材,提高意境,形成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浪漫主义风格,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先河。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授大理评事、佥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乌台诗案”)下狱,差点被杀。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一起一落)

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并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二起二落)

元祐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

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还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

【自读感知】

1、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请认真阅读词前短序,说说词中所写的是什么事?并将短序的内容扩写成一段富有生活情趣的短文(不少于80字)。

事:途中遇雨。

短文: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几个朋友去山间踏青赏春。山坡上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山谷间溪水潺潺,鸟鸣啁啾。朋友们游兴大增,不禁吟诗唱和,心花怒放。可天有不测风云,大家游兴正浓,空中却风起云涌,一时骤雨倾盆。而拿着雨具的仆从看到天气晴好,已先行离去了。同行诸友不免抱怨天公不作美,狼狈不堪地纷纷躲雨。可是就中有一人却与众不同,他听着风雨穿林打叶的声音,高声吟唱着即兴而作的诗词,在风雨中似闲庭信步,视风雨如无物。同行的人都笑他痴狂,

而他那高亢的声音似乎盖过风声、雨声,回荡在天地之间……天公也似乎被他的豪气所震慑,霎时云销雨霁,送回山间的一轮夕阳……

2、概括词的上、下阙的主要内容

上阙:冒雨徐行的心境

下阙:雨过天晴的感受

3、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竹杖芒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4、反复诵读体味并背诵全词。

【品读探讨】

(一)重点字词

1、词中“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渲染出雨骤风狂,而冠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吟啸且徐行”是上一句的延伸。“何妨”是“不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词人不在乎风雨,他在雨中吟诗,甚至脚步比以前还慢,潇洒中带些倔强。表现了作者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2、“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字有何含义?

这个“轻”字分明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在苏轼看来这种“竹杖芒鞋”的村野打扮比起皂靴宝马的官场气派更轻便、更自在,这里从一个侧面,透露了作者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二)名句赏析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是一种写意手法,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任平生”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此句意为: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料峭”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才是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却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反而感觉微凉;山头夕阳又送来些许暖意。作者在逆境中看到曙光,这就是他的旷达了。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3、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众口流传的佳句,词人巧用双关,以“晴”谐音“情”,巧妙地将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结合起来,了无痕迹。而“无”字在一句之内地重复使用,不仅音韵铿锵,更是将词人那种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冲淡平和之情充分地表露出来。“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蕴含作者心静如湖水,不在乎外在事物得失的心理状态。他追求的是内心的退隐;所归之处是能使他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自然和仕

途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词人始终泰然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带些抗争,也是一种执著;“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对此的升华。

A“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三)艺术技巧

1.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沮丧,泰然处之的旷达心境;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2.清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中对《定风波》有“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评语。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作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胸臆”?词人又是如何“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遇雨本是极平常的事,但不同的人在遇雨时的不同表现,能充分显示不同的心性修养。《定风波》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的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词作以“曲笔”(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双写)写“胸臆”(旷达的气度和潇洒的人格),塑造了一个履险如夷、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自我形象。

【总结全词】全词紧扣途中遇雨,写出了词人当时的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风格。

综观全词,我们可以用一幅画面来作结:一位老人(其实只有四十五岁),在料峭的春风和微冷的细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时而低吟,时而高歌,缓缓地走在泥泞的沙湖道中!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世上原本就没有风雨。如果有,那么他也更愿意醉卧芳草听风雨。

【拓展升华】

1.赏析《临江仙》,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说说这首词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与《定风波》有哪些相似之处?

临江仙 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②,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③?夜阑风静縠(hú)纹平④。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①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作于黄州。临皋,即临皋亭,乃长江边的一个水驿官亭,在黄州朝宗门外。作者元丰三年由定惠院移居于此。

② 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并取以为号。又建雪堂,其时堂未建成,故仍回临皋止宿。

③ 恨,感到缺憾。营营,为名利所纷扰。

④ 夜阑,夜深。縠,有皱纹的纱。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提示①:此词因何事而感?书写怎样的情怀?

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提示②:上片主要写什么?

词人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提示③:下片主要写什么?

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写法上:两首词均以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前者以自然风雨写人生风雨,“回首”三句蕴含深刻;后者则以江面风平浪静象征内心的超然,结尾两句实乃渴望灵魂解脱的象喻;都是以曲笔抒胸臆。

情感上:两首词均作于被贬黄洲后,均表现了旷达的气度和潇洒的人格。不同的是前者充溢着无所畏惧、勇敢前行的意志;而后者则交织着些许悲凉与伤感。

2.学了苏轼的词之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改变?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定风波》。2.预习晏几道《临江仙》。

篇五:《后赤壁赋》教案

后赤壁赋

苏轼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 《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推进新课:

1.介绍作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像》(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 (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识读:请学生朗诵课文,辨字形、字音。

2.评读:分角朗读第一段,分组朗诵第二段,全班读第三段,勾疑难,疏通文意,“评点” 重点文言字词。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

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3. 概括段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

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4.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课文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会准备哪些景物?如何运用色彩?

明确:?内 容:月、水、风、舟 ?

景物 ? 色 彩:淡雅朦胧 ?

? 外貌、神态 ? 整体效果:人与自 人物 ? 活动 ? 然之间是那样和 ? (体现出来的感情) ? 谐亲近

四、作业:读熟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检查朗读情况,全班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段落大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二、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1)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2)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明确:黄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分析第二段:

1. 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明确: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2.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2)对赤壁之景旧颜不再的感叹实际暗含对世事变化无常,年华逝水的无奈盖叹;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3.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1)、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

4.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明确:1)、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2)、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激昂的乐

5.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修焉。”2)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

三、小结: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 无奈、惊叹

划然长啸 —— 激昂的乐

凛乎不可久留—— 悲伤、恐惧

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

四、作业:背诵课文第一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第三段:作者是如何逢鹤的?你认为作者有否真正逢鹤?

提示:孤鹤东来,显然是为文末梦见道士伏笔的,你怎样理解这个梦境?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角度来谈谈。

明确:(1)第三自然段写了江中见鹤,后梦见鹤化道士。(2)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 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与超脱尘世的情怀。(3)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三、深入探究:

1.与前《赤壁赋》的写景句子作比较,意境、情感发生什么变化?

明确:1)意境:《前赤壁赋》整个意境恬淡飘渺;而《后赤壁赋》却奇崛瑰伟,不再“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再游赤壁,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历程:抛弃客人,独自踏上寻幽历险之路→登越险境之兴奋→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顿感“高处不胜寒”渺小与悲哀→解缆登舟,随波飘荡,任其所止。

2)情感:与前《赤壁赋》中“乐——悲——乐”的情感变化有所不同,《后赤壁赋》中的情感由平静的乐,到激昂的乐,再转为悲,但最终并没有复归于乐,而是归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无奈与淡泊。

2.自读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提示:1)从游的方式上去比较.2)从景色描写上去比较 3) 写作重点上去比较. 4)从作者心情变化去比较

明确:1) 前赋 后赋

点 限于舟中 主要写岸上

景 字字秋色 句句冬景

重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

情 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

2)形式、思想:①就形式而论之,前赋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也;后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 ②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然有乐有悲,但存在乐观旷达,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的痛苦?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世间?

四、小结: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再游赤壁 ——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 ——又因景物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五、作业:背诵课文。

《后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 、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 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 《念奴娇·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 : 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 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 课文内容学习

1 、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 、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

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 2 )、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前赤壁赋》)

感受 :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 、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

4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 、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 作业: 写一篇写景的小 散文

四、 总结

附:板书

临江仙夜归临皋的教案

情感变化: 乐→超然物外

悲、恐→敬畏自然

空→人生如梦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