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仔细观察一种事物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2:17:10 字数作文
仔细观察一种事物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事物的作文

第二单元观察事物的作文

2013年4月2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观察蜘蛛网

清晨,我在自家的墙角边发现了一张蜘蛛网,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捉来一只小蚂蚱放在蜘蛛网上。

这时,从墙缝里爬出一只蜘蛛,它在蚂蚱身边吐出一股白色的丝,把蚂蚱缠了起来,便回洞了。我百思不解:蜘蛛为什么回洞了,怎么不吃掉蚂蚱呢?我又继续观察起来。可等了好久,蜘蛛就是不出来。

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蜘蛛已经把小蚂蚱吃了,网上只留下一只空壳。我极为奇怪,蜘蛛为什么不吃壳呢?为了找到答案,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原来,蜘蛛捕到猎物后,先将猎物用丝缠绕起来,再吐出一种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这种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质组成的昆虫的内部组织,待昆虫一命呜呼后,就会变成汁液。蜘蛛就可大口大口地吮吸了。因为昆虫的外壳不是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蚂蚱的外壳被完整地留在网上。

通过这次意外的发现,我知道了蜘蛛吃食的奥秘。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发现,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看似平拉凡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我为我小小的发现感到自豪。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仙人球的怪模样

我家有一盆仙人球。小的时候,它毛绒绒的,像是童帽上的绒绒球;现在长大了,又像一只小刺猬了 。仙人球的模样就是这样奇特。

那圆圆的身子是它的茎,均匀地分为十几道竖棱。每道棱上又长出一簇簇小尖刺,光芒似的向外放射,这就是它的叶。

每年从夏到秋,仙人球要开好几次花。花开在球茎的顶端,每次3到4朵。花骨朵像大枣核,开放时想朝天吹奏的小喇叭。花瓣是粉红色的,闪着绸缎般的光泽。几根黄灿灿的花蕊,从小喇叭里颤颤地伸出,吐出淡淡的清香。

过去,我很奇怪仙人球为什么要长成个刺猬模样。后来我看了有关的书籍,才知道它是为了适应环境。仙人球的老家在南美洲巴西的大沙漠里,那儿气候十分干燥,要想生存下去,据必须让身体尽量多储存些水分,少蒸发些水分。久而久之,仙人球的身体就变成了肉质,而叶子呢,就变成了刺 。

观察植物

可爱的爬山虎

“不知不觉上房顶,无声无息进门窗。长长触须织绿毯,精心打扮为人间。”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对,他就是爬山虎。

爬山虎长在学校排练厅的东墙上。远远望去,一墙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瀑布从天而降,又像是给房子披上了一件绿衣裳。走近一看,一片片叶子你挨着我,我靠着你,彼此之间不留一点缝隙。。叶片的形状像手掌,“手掌”上面的脉络对称而清晰。

春天,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的,而长成的叶子却已变成嫩绿的了。一阵朦朦的春雨过后,一些水珠停在了叶片上。它们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儿,把叶片当成了游乐场,有的在上面翻来滚去,有的在上面欢蹦乱跳,还有的在上面你追我赶,一不小心却“啪”的一声摔在地上,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夏天,爬山虎的叶子变成了深绿色。叶片则长得更加茂盛了,它们挨挨挤挤,层层叠叠,把墙面铺得严严实实。火热的阳光照得它们油光发亮,可却让人一看就感到一丝清凉。

秋天,爬山虎的叶子被秋风染成五颜六色的了。有暗红色的,有金黄色的,有浅绿色的,还有深褐色的,像给房子换上了一件迷彩的新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冬天,爬山虎的叶子都已枯萎落尽了,但茎还牢牢地贴在墙面上,只留下深褐色的枯藤,像无数根缠绕在一起的长绳子,又像一幅淡雅随意的水墨画。

我爱这可爱的爬山虎!

观察动物

可爱的小兔子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仔细观察一种事物作文)

我很喜欢动物。我喜欢美丽漂亮的金鱼,也喜欢活泼可爱的小猫,还喜欢欢蹦乱跳的小鸟,更喜欢聪明伶俐的小狗,可我最喜欢的却是温柔可亲的小白兔。

我家就有几只可爱的小白兔。它们有一身雪白雪白的毛发,像给自己披上了一件白色的毛衣。它们小小的脸上有一对红红的小眼睛,像两颗红玛瑙,晶莹剔透。它们的嘴巴非常有特点,居然是三瓣的,吃起东西来一张一翕的,可爱极了。它们个个头上都竖着一对长长的大耳朵,身后还有一条短短的小尾巴。难怪有据俗语说:“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兔子的性格确实有点怪。因为它们既胆小又勇敢。说它胆小吧,它的胆子有时真的很小。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它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它会跑到它认为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直到它确定没有危险以后,才会谨慎地慢慢地出来。

可它的胆子有时却非常大。当它遇到危险无处可逃的时候,它又会勇敢还击。据说,在草原上,老鹰是兔子的天敌。老鹰在天上一看见兔子,就会急速地俯冲下来,扑向兔子。这时,兔子的第一反应当然是逃跑。可万一跑不过的时候,它就会迅速地翻过身来,用它的四肢拼命地蹬鹰,勇敢还击。这就是“兔子蹬鹰”的由来了。

我喜欢这些外表可爱,性格矛盾,却又十分聪明的小兔子。

篇二:写观察事物作文

写观察事物作文”写作辅导教案设计、课堂实录

深入观察作文训练课实录

深秋时节,万木凋零,翩翩飞舞的秋叶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为此,我安排了下面的作文训练课。 课前作业布置:每个同学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一片叶子。

作文课实录:

师生互相问候之后,教师巡视全班,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发言: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请互相展示一下。(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有几个同学手上没有叶子。当然,这个课下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采一片叶子,事情很小,但体现了一个同学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叶子引发我们的第一个思考。(同学们表情严肃)

一个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我这就去采。

师:好,我给你们五分钟,去校园采一片叶子。

(几个学生走出教室)

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在哪儿,为什么采这片叶子的?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动了你呢?请用通顺、有文采的一段话谈谈你这片这叶子的来历。

(几分钟后,陆续有人举手发言)

生(把叶子高举,展示给大家):这是一片柳叶。我家院里有株柳树,满地落叶,全枯了,或被虫子咬残了。今天早上,我竟意外地发现了它,它完好无缺地躺在哪儿,修长幽雅。它的美让我心动,我就采了它。 又一生站起:同学们看我的这片叶子是法桐叶。这是一片不完整的叶子,它已经碎掉了一个大角。在路边拾起它时,我想到了断臂的维纳斯,残缺也是一种美。

师点头,微笑赞许,带头鼓掌:哪一位同学发言?

(同学们跃跃欲试)。

生:我也捡了一片并不美的树叶,它不仅残缺,你们看,这一面还很苍白,霜痕犹存,脚印斑斑。它一定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苦难;它也一定骄嫩过,茁壮过。它老了,安然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这是一片沧桑的树叶,就像人的一生,我敬重它。(鼓掌)

(出去采叶子的同学们相继回来)

师:我们问问刚回来的同学,你是怎样找到叶子的?

生:校园里很干净,什么也没有,我正发愁呢,这片叶子恰好飘落在我的头上,我就把它带回来了。(笑) 师:这叶子跟你很有缘,没有寻找、挑选。思考的快乐,却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请同学们继续发言。 生:我的叶子不是新采的。昨天我翻开笔记本,意外发现了它,惊喜地叫了一声。这是一片黄蝴蝶一样美丽的银杏叶,是几年前我和同学在公园里玩时采到的。也是在这样的秋天,它飘落的样子很优雅,因为叶片重,在树根处落了一圈,并不远走,我们每个都收藏了一片的。看见它,我仿佛又回到从前,好象一切就发生在昨天。(鼓掌)

生:我家种了几株细竹。这是一片竹叶,它还是绿的。每次看到竹叶,我就想到《红楼梦》中黛玉所居潇湘馆里那一丛丛的竹子,想到黛玉在风雨的夜里怎样听竹的轻唱、竹的哭泣,想到潇湘妃子寄人篱下的滴滴眼泪。(鼓掌)

生:我采了一片万年青的叶子,它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我。

生:我本想采另一片的,可不经意中它刺痛了我的手,所以我采了它来,为了它勇敢的反抗。

一女生显得有些激动:这是一片香山红叶,朋友寄来的。今年春天我们去香山,相约一起考北京的大学,我却失败了,上了补习班。几天前她从北京给我寄来了这片红叶,鼓励我拼搏。每每看到它,我的心就隐隐作痛。鲜红的叶子很刺眼,时刻鞭策着我前进。(鼓掌)

师:同学们都表达得很好。我看到好几个同学都采了松叶,这位同学为什么只采了一小簇?

生:这是校园里松树上的。它绿绿的,还活着,摘下它,它会疼。为了完成作业,我只采了一小点。 师:你很富于同情心,很善良。这位同学采了一大枝,你能说一说吗?

同学们全望着他,他从容地站起来:这也是校园里的松,我看见它们紧紧地靠在一起,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我就把它们集体请到这里来了。(笑)

师:你很机智,用较充分的理由为自己洗刷了“残忍”的罪名。但愿我们的作文课不要让校园发生一场浩劫!

(大笑)还有很多同学想发言,时间关系,你们可以课下把自己的树叶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也可以把它写进作文。下边,大家仔细看一看你的叶子,看到了什么?可以引发怎样的思考呢?

(不久,有人发言)

生:这片叶子叶脉很清晰,像网一样密密交织着,叶子就是通过叶脉、枝干、根从大地汲取营养的。它老了,很象老年人手上暴凸的青筋和血管,观之肃然起敬。(鼓掌)

生:我的叶子很小巧,可叶片很厚,储藏了很多的水分,这一定是它四季长青的原因。

生:这是一片白杨的叶子,它一面的颜色是深的,一面的颜色是浅的,深的那面一定接受了更多的阳光雨露,而浅的一面则默默忍受着寂寞。

生:这是同一株花上的两片叶子,一片鲜亮润泽,很聪明,善于保护自己;一片瘦小枯干,可它是勇士,身上还有搏斗的伤疤呢。

生:这是一簇松叶,像针一样根根直立,而且全都指向上方,一副倔强不服输的样子。

师鼓掌:说得好,观察得细。下边调动我们的嗅觉,大家闻一闻,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不久,有学生站起来:我闻到了泥土的气息,有点甜,似乎还有青草味儿。我正是在路边草丛里找到了它。 生:我闻到了春天杨柳枝被折断后的甜丝丝的味儿,又透着一丝苦,淡淡的,可很清新,直钻鼻孔。我仿佛置身于无边的田野,我似乎看到这片叶子在春风里唱歌。(鼓掌)

生:这是一股纯自然的味道。我想去草地上打个滚,去树林里跑跑步。

生:我的叶子是香的,与香皂、香水不同,它清清爽爽,不含一点渣滓。

生:我实在闻不出任何的味道,可我知道它的花香味儿很浓。(鼓掌)

生:我闻到了腐烂的霉味,它由绿而黄,现在变黑了,这是任何生命都不能抗拒的。可这味道让人回味,是一种包容和坦然。(鼓掌)

生:我闻到了雨夜的味道、花的味道。

师:好!大家的嗅觉非常灵敏。下面,我们看看自己的听觉是不是同样灵敏。我们听一听叶的声音,这更需放飞我们的想象。(有的同学似乎不信:有的把叶子放在耳边,屏息凝神。)我是能听到很多声音的,很动听,你们呢?

(不久,有的学生神情舒缓,似呼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哗啦啦”的风声、叶子与同伴的拍手声,我还听到了它们的歌声、痛苦的啜泣声。 (很多同学的思路被打开,争相发言)

生: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蜂蝶的呢喃细语,还有叶和花和悄悄话。(鼓掌)

生:这叶子是在教室里摘的。刚才我听到了同学们的读书声,老师的讲课声,“沙沙”的笔记声,板凳、桌椅的碰撞声,还有铃声。

生:这是一片路边的叶。我听到了喧闹的人声、汽车的喇叭声、一对朋友在树下的倾诉、一对恋人的海誓山盟、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呵斥、一位老人的自语“岁月不饶人啊”。(鼓掌)

生:我听到了叶子说:珍惜青春,珍惜生命。

生:我听到它在唱歌,声音像杨洪基那样浑厚苍凉。

生:我听到它在哭,因为它受了伤。

生:我听见它说:谢谢你们对我的理解,我终于找到了知音。(笑)

师:我为你们敏捷的才思、富于文采的语言鼓掌。我们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赏析了叶子,我们还要尝一尝它的味道,品一品叶的生活。

(有的同学欣然张口,却皱眉叫“苦”;有的同学把叶子放在嘴里,却不敢尝)

师:谁说说叶子的味道?

生:又若干又涩,这是叶子积了一生的眼泪。(笑,鼓掌)

生:是很苦,可我还想再尝尝,因为很久我都不吃苦的东西了。我挺喜欢吃苦瓜的。吃甜的,吃酸的,吃辣的,也吃苦的,营养才均衡。

师向一生问:你怎么没有尝?

生:我怕有毒,不尝我也知道叶子是苦的。

师:谁对这个同学的发言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他缺乏冒险精神。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第一个敢于挑战生活的人,我们的生活会这样丰富多彩吗?西方一些国家就很崇尚冒险精神,这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民族不应该缺少的。

生:我们应该有不怕“苦的”精神。叶子的苦与生活的苦比起来,不知要差多少呢。这么点苦都吃不了,我们怎么能把生活中的苦变成甜呢?

(师生共同鼓掌)

师:这节课同学们讨论得很成功,从你们的表情看,我想你们一定收获不少,想说的话还很多。那么我布置一篇作文:以“叶”为写作内容,自拟题,文体不限,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以前,大家总觉得作文没有可写的,一说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笑)其实作文源于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思考,我们自会品出生活的丰富多彩,会发现可以摄入作文的东西原来很多。(同学们点头)好!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写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作文来。下课!

关于“秋日池塘”观察作文的指导

观察写作指导

这是我熟悉的一个很小的池塘,我也很喜欢它,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美丽的地方。今天是一个秋雨蒙蒙的天气,我带着初一的同学来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发现它的美丽。

来到池塘边,我先让同学们自由观察。同学们观察后,我问: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那些东西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你们是否发现了这个池塘的特点?这些特点又体现在哪里?

这秋日的池塘宁静、美丽,这是同学们的一致感受。

在此基础上,我又问同学们:你打算选取材料,有怎样安排顺序来很好的表现池塘宁静美丽的特点呢?学生交流讨论,我适当进行点拨,形成一下的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

中心思想: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池塘以及周围的景物,表现秋日池塘的宁静与美丽,表达自己对池塘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写作思路:

一、总写池塘特点(宁静、美丽),领起全文。

二、具体描写池塘及其周围的景物。

1、池周之景

A、植物:柳树、黄花灌木、矮小木本花(视觉、嗅觉;动态、静态)

B、动物:蛐蛐、小鸟(听觉)

2、池中之景

A、池水:清、静

B、游鱼

三、议论抒情,总结全文。

秋日池塘(范文)

宋光荣

秋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撑着伞在雨中漫步,不知不觉来到一个池塘边。啊,这池塘是多么的宁静,多么的美丽啊!

池塘边,挺立着高高的柳树,那些柳树仍然没有脱下它夏日的盛装。柔软细长的枝条一直垂到池塘的水面,看上去犹如一位满头长发的女子坐在池边梳洗。秋风轻轻吹来,那些柳条便又翩翩起舞。柳树边有一小片灌木丛,细长的枝条上盛开着一簇簇黄色的小花,绿叶黄花,分外明艳。有些早开的黄花已经凋谢,而且结出了圆而细长的碧绿果实,跟绿豆的豆荚没有什么两样。细细的秋雨落在花叶上,压的那柔软的长枝条如一张弓。此情此景,你一定会联想到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到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真是妙不可言!那一片约有5寸来高的木本花也开得很盛,紫色的小花就像无数紫色的米粒散落在那些细

枝细叶之间,又象无数的紫色星星在那里眨巴眨巴着眼睛。

这秋日的池塘边,没有夏日那翩翩起舞的蝴蝶,没有嘤嘤嗡嗡的蜜蜂,也没有婉转悠长的蝉鸣,但是,那些胆小的蛐蛐正在草丛中无忧无虑的轻轻吟唱;偶尔也有几只小鸟,它们站在枝头,沐浴着绵绵秋雨喃喃低语。

池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历历在目。那平静的水面犹如一面镜子,细小的雨滴落在上面,激起一圈圈小小的波纹,这些细小的波纹转眼之间就在水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些小鱼儿身着艳丽的服装,在池水中轻轻游动,好像它们生怕破坏了池塘里的这种平静。有些鱼儿一会儿停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会儿匆匆的从一道石缝游进另一道石缝,好像正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站在这蒙蒙的秋雨中,欣赏着这快乐的鱼儿,心中禁不住漾起愉悦的涟漪。

这的确是一个很渺小的池塘,一个很朴素的池塘,可是,它在细心的眼睛里,却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我默默的站在秋雨蒙蒙的池塘边用心感受着它的那份谦虚的宁静,那份朴素的美丽,于是,我的心儿和那细小的秋雨一起落进这清澈的池塘中,与池水融在了一起。

教学论文:小探“观察作文”

观察作文就是通过观察事物获取对该事物的认识,以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是作文训练的起点,是一块坚实不移的基石。观察是影响观察作文的直接因素。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曾说过:“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的作文教学思路,为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提供良好的土壤。

一、 观察作文的理论背景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活动,被人们称为“思

维的知觉”。学生的习作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任何复杂的认识都离不开来自客观现实的感性材料,只有观察后储备的感性材料十分丰富、正确,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事物,这就决定着它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必然起着重要作用:1、知觉的事物具有形象性,并能被积累、储存在记忆中;2、感知事物具有概括性、不稳定性,使学生不受眼前感知的限制,在思维活动中不断对其进行能动地加工、整合,使之成为立体的,更具创想的动态画面,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语言表达。

各种鲜明的表象,只有通过知觉获得,离开知觉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人的大脑里不会产生任何表象。学生在感知事物的瞬间,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即表象与语言的联系,便自然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这些都是以感知为基础的,语言能力也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表象越丰富,而语言也会随之丰富,日渐完善;感知的事物越鲜明、越清晰,对词的理解就越准确,对词的运用就越得当,从这一意义上说,学生作文实际上就是感知积累的结果,即观察的结果。

而为什么每个学生的观察效果不同呢?因为它还受到主体的需要、动机、情绪、爱好等因素的制约。如何提高学生感知的丰富性?这就是教师的工作价值所在。学生感知中已有,固然感知水平较高;而对于那些薄弱的感知领域,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通过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把感知发展成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行为,教育学生积极地对待生活、去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创设观察作文的情境,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作文训练要生活化、真实化,光靠课堂上利用作文课这一点点时间去提高写作能力显然是不够的,要把作文训练整合化、渗透化,让它成为学生视线的一部分。

1、活动后体验交流新方法,让学生勇于写

每一次参观、祭扫…… 都是塑造人格工程的一项措施,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亲身体验,引导学生从中接受科学,获得知识,大开眼界,让他们有新鲜的收获,真切的感受,激起他们交流的需要,倾吐的欲望。以此作为作文训练的素材,学生对于这些亲身体验的过程,不仅能说出看到的,还能阐述自己的个人看法,真正体会到作文不仅是一个语言运用的过程,更是启发思维的结果。在引导学生大胆说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因为听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对于叙述错误或是不准确的地方,听者会立即做出反映,并组织语言进行纠正,这就是语言提高的训练过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发言同学的谴词

造句等问题进行辩讨,开展“补丁”办法,所谓“补丁”法就是让学生在听完发言后,针对某些用词不当、不生动或句子组织得不太合理的地方发表看法,达到比较完美的表述效果 。这一方法的应用效果明显:(1)、愿意交流的学生多了;(2)、交流中积累了大量词汇;(3)、形成了认真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4)、交流中,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说不清楚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2、课堂上要有视觉新亮点,让学生值得写

“?眉开眼笑?,谁能用表演一下?”一个同学上台做出了这个表情。“?心花怒放?就是比刚才那位同学更高兴一点,你为什么心花怒放呢?心里想的是什么?”又是那位同学走上来做出了这个表情,我问他:“你在想什么而心花怒放?”他说:“刚才我表演的?眉开眼笑 ?同学们都很满意,老师又说我表演得好,所以?心花怒放?了。”接着又有同学要求表演,他们心里想的事各不相同。“那?手舞足蹈?呢?”同学们纷纷把手举得高高的,同学们一个个表现的十分真实生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以上是我在教学第八册语文《积累?运用 四》 的“读读写写”中的教学情景。当天晚上,同学们在日记中不约而同的写出了这节课中的生动情景,同学们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被他们栩栩如生地记录在日记中。

观察无处不在,只要吸引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认真去看、乐于去观察,就能让学生热爱观察身边的一切,包括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在教学《丑菊》中,我让学生带来自家的一株植物进行观察、交流,写成日记。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通过作者对小红军的外貌描写,引导学生去观察同桌的外貌,进行片段练习。经过教师的有心引导,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了,作文不再是无话可写了,而且越来越从作文中感觉到他们有一双慧眼。

3、生活中要有新发现,让学生乐于写

如果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发现新的东西,总觉得“似曾相似”,甚至“天天如此”,就会失去观察的意义,也就谈不上观察,更不会把它写进作文中,为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的观察中寻求新意:(1)、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不断用新内容充实学生生活,引导他们用心体味,经受锻炼,以增长见闻,提高认识。“三?八”妇女节,在班内开展“这件事,我来做”活动,让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通过全程参与,获得感受;植树节到来时,根据各家场地小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种几棵大蒜,并照管它长大;定期制作剪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更真实、科学地认识身边的事物。(2)、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寻求新的角度,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标,我常指导学生对学过的文章进行换角度分析,让学生懂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作文时,选取新角度去观察,这样他们的思维就更加丰富了,观察到的形象就更加生动了,即使一个“天天如此”的事物,也变得新鲜。

三、指导观察作文的点滴心得

1、 有顺序地观察

认识事物要抓住事物间的联系,而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各式各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观察人、景、物可以按哪些顺序,并根据事物的特点或学生的需要,选择观察的角度,指导学生确定好观察的顺序,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条理的思维和表达。

2、 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全面就是对事物的每个部分都要看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全貌,找出重点;观察细致是对事物细微之处都能看出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注意细节,抓住特点。在观察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各方面了解事物的组成、用途、气味等。从而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

3、进行比较地观察

善于比较才能准确地抓住特点,在观察中,要引导学生从大脑中及时提取出以前见过的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比较的过程也是语言组织的过程,思维的过程。首先,比较是两个相类似事物间的比较;其次,比较是在类似事物中发现不同,更有利于在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4、 展开联想地观察

为了提高作文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注意启发他们由这一事物而引起的联想,并鼓励他们用比喻、拟人的方法赋予生命,启发思考,激活思维,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5、 反复地观察

篇三: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如何仔细观察事物

如何仔细观察事物

观察不全、不细,是同学们在观察事物时常犯的毛病。这就使对事物的观察容易出现遗漏或太笼统。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观察时缺乏正确的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全面些细致些呢?

(1)对静止的事物,构成它的各个部分要看全,每一部分的各方面的情况要看细。

每一个具体事物,总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如果我们在观察的时候遗漏了某个部分,那么观察到的事物就是不完整的。

例如,我们观察一盆茉莉花,就要注意到它是由根、茎,时、花这四部分构成的。特别是可以看得见的茎、叶、花,在观察时是不能遗漏的。如果遗漏了,我们所观察到的茉莉花就是不完整的,表达出来就不能使人清楚地知道它的整体。构成事物的各部分,又都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如果我们观察时马马虎虎,就不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就不能使人使人对它有个具体的认识。 还以茉莉花为例。如果我们不注意观察它的茎的质、色和形,就很难搞清它的茎的特点;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它的。叶的色和形,就很难抓住它的叶的特点;同样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它的花的色、形、昧,也很难弄清它的花的特点。反之,如果我

们把这几个方面的情况都观察的很细,那么,对茉莉花的认识就不是笼统的,丽是具体的,准确的了。

(2)对变化的事物,整个过程要看全,每个发展阶段要看细。 .

有个同学做了个“水下火山”的小实验,写了一篇观察日记,其中“火山爆发”的情景,是这样写的:

“只见从墨水瓶里升起一股水柱,渐渐布满整 个广口瓶。那景象就如火山爆发一样。”

这个同学对“火山爆发”这一一现象的观察就不全不细。首先,红墨水从墨水瓶里升起到布满整个广口瓶,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对这个过程他没观察全;其次,这个过程的每一发展阶段,那水柱的色、形、态是怎样的,他也没看细。因而他的这一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是不具体的,模糊的。

后来,这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上边我们介绍的方法,再一次进行了观察,修改了自己的日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请看他修改后的日记:

“老师把盛有红墨水的小瓶置入广口瓶的水中,奇迹发生了。只见一缕缕红色水柱从墨水瓶口升起,那水柱象一条火舌直;中广口瓶的水面。水柱 的颜色由浓变淡,形状

由细变粗,真象火山喷吐着炙热的岩浆。接着“岩浆”沿着水面向四周蔓延, 那景象犹如日傍晚满天的红霞。后来“岩浆”又 沿瓶壁渐渐向下扩散,不一会儿,整个广口瓶里的水都被染成淡红色了看,这次他对实验过程观察得多全。水柱冲向水面——向四周蔓延——向下扩散——全部染红。他对每一阶段观察的又是多么细。冲向水面的水柱:形,一缕,由细变粗;色,红的,由浓变淡;感觉,象火舌,。似岩浆。向四周蔓延:形,象满天的红霞;态,沿着水面蔓延。向下扩散:态,沿着瓶壁,渐渐向下。全部染红:色,淡红;形,充满整个瓶子。

正是由于他对“火山爆发"的过程观察的既全且细,所以他描绘出的情景就具体真切。

(3) 观察还要调动多种感官

有的同学认为,观察就是仔细地用眼睛看,只要看清楚、看细致了,就能写明白,写具体了。这样的认识对吗? 为说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位同学的观察日记。这位同学观察的是妈妈炒花生米,下面是他日记中的一段:“妈妈端着一小盘花生米走进厨房。花生米那一个个小小的椭圆的身上穿着粉色的外衣。妈妈把 它们一股脑儿倒进了烧热的油锅里,锅里便劈劈叭 叭的响了起来,不时还有几个“调皮鬼”蹦蹦跳跳的。铲子不停地翻炒着,不一会儿花生米就被炒得晕头转向了。几分钟过后,花生

米那粉色的外衣变 成红色的油外套了,并且发出滋滋的响声。这时妈 妈把它们铲到盘中,又往上面撤了一些玉屑似的精 盐。一股香味直冲鼻孔,真让人垂涎欲滴,咬一个真叫脆,吃一粒满口香。转眼间一盆花生米被我一扫而光” 炒花生米这样一件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被写得如此细致生动呢?主要是这位同学善于观察。他对这件事观察得不仅有顺序,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只停留在看上,而是调动了自己的各种器官,进行了综合观察:眼,看到了花生的形、色、态及妈妈的动作;耳,听到了炒花生发出的声音;鼻,闻到了花生的香味;口,尝到了花生的滋味。试问:如果他对炒花生的观察仅仅就用眼睛,能给我们如此具体生动的感觉吗?当然,用更高的标准要求,如果他能再动口向妈妈请教一下,动手亲自炒一炒,动脑认真想一想,那么他可能写得更好一些,感受会更深一些。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仅仅用眼睛看一看是不够的。要想使观察的收获更大,感受最深,就要尽可能多地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用眼仔细看看,用耳仔细听听,用鼻仔细闻闻,用口仔细尝尝,问问,用手仔细体验脑仔仔细想想。去观察、去调查、去体验、去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事物,才能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体味到生活中的道理。

篇四:作文训练之三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作文训练之三:《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学习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并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各小组阅读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交流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教师加以总结。

每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我们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要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各个方面发现并表现它的特点。

例如《巍巍中山陵》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无论是重点介绍建筑群体规模,还是详细介绍陵园的地理环境,具体位置,修建过程,都紧紧围绕这一特征,因而描写准确而又特色鲜明。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观察点可以固定在一处,也可以适当变换。

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先按游览顺序由远及近观察;为了仔细观察大碑座四周的雕像,又从东到北。这样观察点转移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纪念碑。突出了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

二、观察画面,组织讨论。

1、请同学们看图编故事。根据画面内容,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大家先细致地观察画面,你希望本小组重点讨论哪些问题呢?每人提出一个供大家选择的问题。

2、围绕重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做好表演准备,每个小组推选二名代表表演共同编写的故事。

三、深入研讨,动态修改。

1、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观众作好评论准备。

2、请同学们评论演出情况。

3、教师评论,拓深拓宽同学们的思维,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练习写片段,师生合作评改。

或者写,“大鸟的健美”,或者写“小鸟的弱小可怜”,或者写“山林生活之自由快乐”,或者写“笼中生活之痛苦乏味”,要求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观察。用五分钟写一百来字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都是有苦有乐,有悲有喜,有得有失的。不仅要看到林中生活方式好,山林风光秀美,虫子好吃,朋友很多,经常开音乐会等等,还要看到林中生活的危险和风雨霜雪带来的痛苦。写笼中生活舒适安逸,还要想到失去自由的痛苦。问题的关键是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下一节作文课上把故事完整地写出来。 附:板书设计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

作文二:写一篇介绍我们学校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学校的特点,题目自拟。

我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环境优美、布局精巧、结构合理等特点。此文只要能有条理,(按参观路线,或定点观察法)介绍校园;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加强说明效果即可。建议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采用“盖帽” 的形式,先点明特征。

观察点无序或根本没有观察点是这次作文易出现的不足,先结合书中写作知识,体会如何选择观察点,思考如何确定观察点。可以选典型的,代表学校特色的,或中心位置为观察点,也可以按参观路径动点介绍,或二者结合。

范文赏析

我的另一个“家”

上地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角,它内部建筑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

上地实验学校占地面积约 35144平方米,约有203名教职员工。4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 2000人。

步入学校大门,左边就是初一年级所在的二号教学楼,共4层。它的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是初一年级十六个班教室,每班有一台多媒体讲台,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和二台制冷空调。特别在二至四层厕所设有二次利用水处理器,用上层洗手水冲下层厕所。将现代化设施与环保相融合。

校门的右手边则是充满神秘感的实验楼,它占地约2184平方米,配备有2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及2间生物教室。是同学们向往的地方。

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它呈圆形,直径10米,深 0.6米,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水渠喷水。喷泉被四块草坪环拱着,草坪里有嫩绿的小草,有墨绿的松柏,有娇滴滴的小花,也有刚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小卫士般的地灯,傍晚时分,五颜六色的地灯便像彩带一般围绕着草坪。

由喷泉再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它共五层,其中第五层是2间音乐教室,在一层有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阶梯教室各一间,顺着宽大的台阶来到第二层,通道东面有一条空中走廊。

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它占地面积约2181平方米,设有德育处。会议室、广播室等,并有两套可独立工作的广播系统。 从办公楼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操场的南门,走过那道门,眼前豁然开朗,离我们最近的是四条暗红色的跑道,跑道总长400米,周围设有下水孔。穿过跑道,走进操场,可以感觉操场的地面是有些弹性的,因为这是塑胶多功能操场。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侧是长长的看台。

沿着操场向北走,出了操场北门,右边就是宿舍楼,共六层,每层15个房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内设制冷双向空调。

顺着甬道向西走,在左手边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向地下室,那儿就是书的海洋——图书馆。里边有各类书籍:故事、科幻、诗歌应有尽有。

从图书馆继续向西走,便是建筑面积3290.66平方米的体育馆,它造型新颖、充满活力,极富现代艺术魅力,是学校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800万。它还与食堂连为一体。地下一层为食堂,可供初一十六个班800名学生同时就餐。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

本文的主要优点:

1、顺序安排较合理。

先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进入学校大门,就把门口作为一个观察点,左边,右边,分别介绍了二号教学楼和实验楼,然后采用了动点观察法:“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由喷泉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凡此种种,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均用了较为准确的文字。按参观顺序,以动点观察的方法一一介绍了学校的各种布局设施。

以上两点是介绍建筑时常用的方法,我们所学的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全文采用了动点观察法,而在介绍碑身时即站在第二层平台,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课文是我们的范例,一定要注意吸收对于写作有用的东西。

2、适当运用说明方法。

由于是初步接触说明文,同学们了解掌握的说明方法还不多,但应有意识地将学过的方法运用于说明文中以增强说明效果。本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许多处,举个明显的例子:在介绍二号教学楼时:班级、多媒体讲台、空调等一一列数字介绍清楚,这就很好地让人了解到这个新教学楼那种先进的设施及人文的设计。

3、结构清楚。

几乎是一个小自然段介绍一个学校的局部,要切记避免三大段的文章。这篇文章在这一点上做得也是不错的。

4、适当的叙述和描写。

在说明文中也应当适当地进行叙述描写,这一点小作者也体现了。表现突出的是第5段,因为喷泉周围的确是校园美丽的一景,也正因为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才会对小草、小花、地灯做了描绘,让人体会到那儿的美丽可爱。值得注意的是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帮助说明,不必太多太细。

其他优点:

题目:此文题目就很用心思,用\'家\'来代学校,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带着这样一种亲近感、自豪感,我想,即使是说明文,没有一种投入,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也是无法写成功的。

开头:第一段为开头,无论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一定应做到扣住题目,简洁明了,此文即是简单而明了地交代了以下内容:学校的位置,学校的特征:“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说明某一个事物,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它的特征,然后才能围绕这个特征加以说明,可见开头抓住学校的特征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我们要注意学习吸收课文的写法,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就是很好的范例,它的开头就准确而简明地点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学以致用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结尾部分:本文结构清楚体现在首尾呼应上,文章的结尾:“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收束了上文,干净利落地、又充满感情地结束了全文。 花季校园

我们的学校--上地实验中学位于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方。每天,我都要来到这里学习,在这样一个建筑新颖,美观,结构紧凑却布置精巧的校园环境中生活。 从南面的大门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柱清澈的喷泉,它定会让人眼前一亮,

心旷神怡。走近喷水池,可以看到它被四周花坛草地围绕,是个圆形、直径10米的水池,60厘米深,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内水渠喷水。喷水池南面,有两座建筑,东侧是实验楼,西侧是二号教学楼。实验楼内设有多媒体专业教室:物理实验室2间,化学实验室1间,生物实验室两间,小阶梯教室1间。同学们在这些教室,可亲自动手实验,对同学们是个很好的锻炼。西侧的二号教学楼是初一同学学习的地方,设施齐全,干净整洁。

喷水池正北面是主教学楼, 4125平方米,框架建筑结构,共五层,每层中间的大厅开阔宽敞。里面有美术、劳技和音乐专业教室,还有大阶梯教室。与其相连接的是办公楼。这两座与其相连的是办公楼。这两座建筑间是一条以地层走廊延伸出来的过道,技术较高,平稳坚实,且走廊的建筑使学校建筑更添风采。 绕过喷水池向东走进入宽达的塑胶操场。运动会,艺术节,不少活动在这里举行。运动员们在操场内飞奔,看台上拉拉队加油助威。他们的身影,仿佛又在眼前。从北面的门走出操场,沿过道向西看见宿舍楼和体育馆。宿舍楼内共六层,每层有15个房间,内设制热制冷双向空调,是住宿生们又一个温暖的家。而西面的现代化建筑体育馆,则又是校园一大特色。那高高耸立的石柱,直向云天;双层的篷顶建筑,宽敞明亮。与其连为一体的是学生食堂,里面同样是整洁宽敞。 再向南转,穿过一条幽静清新的走廊,便又回到二号教学楼,向东拐出就是喷泉。回过头来首再看我们的校园,树木葱茏,花儿怒放,闪亮青春在绽放,这就是我们的花季校园。

点评:特征抓得准确,点得明白。第二段定点观察,列数字说明。两处建筑,自然沟通。 开始动点观察,小作者对学习生活的地方充满感情。 自然收尾,饱含感情,令人回味。

篇五: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景物

学写观察景物的作文

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说说这段话是按什么观察的?

世上景物千差万别,观察景物的顺序不会是固定不变的。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根椐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观察的角度。观察顺序大体有三种:①按空间顺序;②按时间顺序;③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

2.抓住景物的特点写。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家乡的芦苇塘尤其迷人。(总写)夕阳向大地洒下金辉,整个苇塘披上了一层金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些鸟本来就很漂亮,此时就更漂亮了,那羽毛闪闪发光,明亮耀眼。那翠绿的芦苇像用碧玉装饰成的,闪射金光,苇塘变成金色的了。(分写:静态)这时,塘中又显得那么静。没有鸟叫,没有芦苇的碰撞声,也没有青蛙的叫声。芦苇好像很疲倦了,耷拉着头,弯着腰,鸟儿也缩着头躲在苇丛中。这一切构成了恬静的苇塘。(分写:动态)3.带着自己的感情写。(出示片段三)学生读片断,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村头的荷塘很美。荷叶有的像倒扣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像个上岗的哨兵,守候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碧绿的瓷盘,为荷花收集着雨露。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随着清风摇荡。秋天的池塘真好像是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站在远处,看到荷花如同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水中,偶尔被风一吹,荷花左右摇动,又像少女在翩翩起舞。深深地吸一口气,就会闻到一种淡淡的清香。来到荷花跟前,看到的却又是另一种情景,闻到的香味则更加浓郁。

4.按先总后分的顺序写。

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我们的校园像花园,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开放。春天,沉睡了一冬的小草苏醒了,首

先给操场染上了片片翠绿和星星点点的嫩黄。弯腰驼背的柳树挥动着嫩枝条甩出了一串串柳絮儿,迎春,玫瑰,月季竞相开放。夏天,凤仙花,牵牛花,荷花争先恐后,五彩缤纷,把我们的校园装扮成一个花的世界。荷花池里的荷花,更是千姿百态,惹人喜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有的张开笑脸……秋天来了,菊花成了校园里的娇娇者。它们形态各异,龙菊张牙舞爪,葵菊眉飞色舞,最惹人喜爱的要数银菊了,扎着小辫儿,迎风起舞。

5.描写抒情相结合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写景往往是为了借景抒情,表达对家乡或是对祖国、对学校的热爱,或是赞颂大自然的宏伟、壮观,或是寄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情和景交融起来,写出来的习作才能打动人心。好的习作要有健康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即使你写的是落叶也会给人美感。

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夏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蝴蝶,现在已经回窝睡觉去了。可是,又有一些“蝴蝶”活跃起来了,它们代替了真正的蝴蝶。那就是被秋风吹落了的树叶。秋风一吹,树叶随着纷纷飘落,尽情飞翔,有黄的,有绿的,有半黄半绿的。虽然它们不像真正的蝴蝶那样色彩缤纷、花样繁多,但也颇具一番情趣!树叶纷纷落下,在地上积多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厚厚的一层“地毯”。孩子们踩在上面,跺得“地毯”吧唧吧唧地直响,他们嘻嘻哈哈地笑着、跳着,为秋天增添了生机。

观察:(仔细观察景物的特点)

顺序:(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

感情:(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