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元宵节闹花灯的来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22:48 体裁作文
元宵节闹花灯的来历体裁作文

篇一: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

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

元宵节闹花灯习俗在隋朝前已见于文字记载。《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五载:柳 “以近世风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灯游戏,奏请禁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们便都在大街上尽情狂欢,鼓声震天,火光照地。人们不惜钱

元宵节闹花灯的来历

财,比赛灯的规模和精巧。而且家中所有的人,也不分主仆,不论贵贱,不管男女,一切等级、性别、贵贱的界限全部打破,一切隔阂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是欢歌笑语。

正月十五闹花灯风俗的兴起时间大体在北周年间,大约在公元550年至580年之间。从这一习俗产生的时间、地域及风俗内容来推测,可能与佛教的流传有关。《涅盘经》说,如来佛死后火化,将其得到的舍利子装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佛门弟子一边散花一边奏乐,并每绕城一步点燃一盏灯,以此来表示对如来佛的悼念,但还没有明确记载是正月十五。《西域记》所说的僧俗共同观看舍利放光的习俗则明确说是“正月十五”了。

这两个习俗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一民俗。从地点看,这一民俗开始流行于北方的洛阳及周边州郡。这与北魏、北周时崇尚佛教,以及著名禅宗大师达摩、慧可先后在嵩山少林寺传法有关,因为禅宗开始兴起时,深受百姓的欢迎。从习俗的内容看,正月十五闹花灯打破了一切界限,体现了佛教禅宗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佛性的观点。这种取消一切束缚,打破一切界限的习俗,时至今日还有余风。民间“正月十五没大小”的俗语和风习便是古风的余绪。

虽然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起源于佛教及佛事活动。但当这一习俗形成之后,其宗教色彩便渐渐淡化而成了百姓们狂欢的节日。

现代正月十五花灯更是已经发展成了大型花灯展览,无论规模、形体,还是花样品种、制作工艺都是历代元宵节花灯所无法比拟的,而且有的已经走出国门,远销世界各地,变成了效益很好的出口商品。

篇二:元宵节起源

元宵节起源

俗话说“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元宵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的狂欢之节,故又称“灯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两种流传较广的说法,一是认为元宵起源于祭祀太一神的“太一祀”。在新年第一个月圆日通宵燃火照明,意为“人能守元,天人共求安平泰”,为“守岁”的延续。《史书》记载,汉武帝宫中千灯万盏,大放光明,通宵达旦祭祀天神“太一神”。宋洪迈在《上元张灯》一文引此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

第二种说法为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晚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在佛教中,灯为法。历年元宵节皆以灯为俗。到了唐代,元宵灯节发展到盛况空前的规模,并同时出现了赏灯和其它一系列民间狂欢活动,至唐睿宗,正月十五正式成为“灯节”。南宋时,人们将谜条系在五彩缤纷的花灯上,供观灯者猜射,称作“灯谜”,更平添了观灯的乐趣。

1

篇三:花灯的由来

花灯的由来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起源自汉武帝,农历正月十五日於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於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於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花灯的种类

中国花灯是多种技法、多种工艺、多种装饰技巧、多种材料制作的综合艺术,其种类繁多,有龙灯、宫灯、纱灯、走马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

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

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由于闽南语“灯”与“丁”同音, 故一般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旺盛的佳兆。台湾习俗中,妇女在元宵节穿梭于灯下,祈求来年得子(男)、添丁;在台湾北部桃竹苗客家庄里,男丁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庙挂灯,称为“起灯”,谐音“起丁”,为新生男丁入族的仪式之一,涵意深远流长。

花灯的做法

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各种花灯制做方法多样。但大多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篇四:耿祎涵《元宵节闹花灯》

元宵节闹花灯

三(4)班 耿祎涵 指导老师:韩丽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晚上,我跟妈妈兴高采烈地到人民广场去看花灯。

广场上的人可真多呀!人们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整个广场火树银花,璀璨夺目,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里的花灯种类繁多,造型各异。有狮子舞绣球灯,有中国结灯,有雄伟壮观的华表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座金碧辉煌的古典建筑灯,只见雕梁画栋的牌楼上,一条活灵活现的金鱼腾空而起,象征着“年年有余”,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红红的柱子上,两条金龙盘旋而上,直入云霄,下面是一盏盏漂亮的莲花灯,它粉妆玉抹的花瓣层层叠叠,一张一合,害羞地像个小姑娘,真是好看极了。

夜渐渐深了,但是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看得我眼花缭乱。

时间已晚,我和妈妈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简评:小作者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给读者展现出了一幅热闹、祥和的精美画卷,给人以快乐、和谐之感,让读者享受其中的同时,更揭示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篇五:春节故事之“元宵节”的由来

春节故事之“元宵节”的由来

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便渐渐的落到了吕后手中,吕后就借此机会竭力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私党。汉惠帝病死后,吕后就开始独揽朝政,日益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不少老臣和刘氏宗室都深感愤慨,但都又惧怕吕后的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氏官员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有一天,上将军吕禄秘密召集吕氏官员在家中共谋作乱之事,想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到刘氏宗室齐王刘囊的耳中,刘囊为了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官员,他们很快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取得了联系,便设计解除了吕禄之官位,接着便清剿吕党,很快平定了诸吕之乱。平定了诸吕之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了基,称为汉文帝。

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自不易,即位后,精心治国,他深深感到能有当前的太平盛世,确实是来之不易,为了纪念平息“诸吕之乱”便把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京城里家家都张灯结彩,汉文帝也亲自上街和满城百姓,大人小孩一起庆贺。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另有一说法: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