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桂林资源河灯歌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32:45 体裁作文
桂林资源河灯歌节体裁作文

篇一:河灯资料

放河灯

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它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各地在三月三、七巧节、中秋节晚上水边,常放河灯。道教、佛教在夏历七月十五举行宗教节日时也放河灯,一般人误为放河灯是宗教活动。

一、放河灯的简介

起源

实际上,放河灯民俗起源甚早。

蒙古河灯

原始社会,限于对大自然认识的局限,较长时间,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成为顶礼膜拜的图腾,吉祥温暖的象征,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渔猎时代,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为小船,放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及灯笼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台湾、福建、广东渔民中流行,叫彩船灯。奴隶社会的公元前11世纪周代,周公辅佐武王卜成洛邑,在曲水设宴庆祝,“流水泛酒”,“羽觞随波流”,夜以日续,放酒杯的盏上点灯,曲觞流杯演变的灯酒逐波。春秋时代的《诗经》,记载了秦洧两水秉烛招魂续魄、执兰除凶的民俗。奴隶社会是侵略邻国、战争不断的社会,用船载火攻城摧寨时,对阵亡将士水葬,船筏置鲜花燃灯已成惯例。周代八月十五有以火迎寒即围篝火歌舞活动,“举灯蟾魄圆”。晋代在每年月亮最圆最亮之夜,“纵情玩月、火烛竟宵”、“载船玩月”。这些活动,比汉代出现的道教、汉晋传入我国的佛教都早。

影响

民间的悼念亲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汉晋以后,宗教影响日益扩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导办水陆法会,僧人在放生池放河灯。唐肃宗于759年诏天下设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在1016年定佛诞日为放生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届时举灯玩月,放河笙歌,“僧尼道俗盆养供佛”。宋代道教得到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而流行全国。这一天,人们在家设酒馔、烧纸钱祭祖,到寺庙、道观参加放河灯等法事或道场活动。 各地风俗

一些地区放河灯不限于七月半,三月三歌节、锅庄节、上巳节、三月节,也放河灯。姑娘少女对这个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夜,自制小灯笼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顺水飘流。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

在江南,病愈的人及亲属制作河灯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灾祸,时间自然不限于七月半。“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见到漂来的灯船主动避让,以示吉祥。

我们邻国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少男少女亦有沿河顺水放灯祈福的习俗。 近代河灯

近代,福建人民利用潮汐顺风,用纸、布、绸、塑料、金属制作河灯,漂浮到金门、马祖,灯壁写有亲人团聚、两岸三通、早日一统、振兴中华祝词,灯船上还装有慰问信和礼品,使放河灯又有了新的时代气息。

成都在汉代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游赏之风冠于西南,闻名天下。后蜀孟昶的花蕊夫人百首宫词中,有“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记载,可见盛行中元节之早。“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河灯一放三千里,妾身岁月甜如蜜”、“放河灯,今日放了明日扔”等民谣、竹枝词,可证习俗的久远 二、资源县“七月半”河灯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四两日是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河灯歌节。每当节日来临,汉、瑶、苗各族同胞以民风浓烈的传统习俗来纪念他们的祖先。

河灯

节日里,他们举行盛大的集会,各乡的舞狮队、舞龙队、河灯队、艺 术表演队都要汇集到城里大显身手。夜暮降临时,人们将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河灯点亮一起放到江中随波而去,以此寄报告寄托对先人的怀念,并祈祷先人对子孙的保佑。放逐河灯,其景十分壮观,五彩缤纷,满江辉煌。赏灯之后,便是彻夜的文艺表演和山歌比赛。次日满街的群众,拥挤在城乡物资交流的集市上。人流、物流、灯流、歌流、将这个小小山城掀得沸腾起来,一派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境内汉、苗、瑶等民族杂居,民风淳良敦厚,勤劳俭朴,崇礼尚义,和睦相处,交往密切,习俗相近而各具特色,每年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各族民众烧香烛,化纸钱,纪念祖先,心愿相同,方式各异。县城大埠头在中元节之夜,盛行放河灯祭神祭祖,灯式多样,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宝莲赐福、龟鹤延年、龙凤献瑞、麟趾呈祥燃烛其间,随波逐流,满江辉煌,五彩缤纷。观灯人群相互喝彩,共祈祖先保佑,天下升平,国泰民安,赐福消灾,风调雨顺,人旺业兴。外来客商亦争相投放河灯,以图吉祥。五排山区是苗、瑶民聚居地,相传中元节是苗族祖先定居五排之日,为缅怀先祖功德,每年七月半举行歌会,男女老少集会于桥亭、溪畔,互对山歌,歌声悠扬,彼落此起,连续三天三夜,经此怀念祖先,诉说人间世事,抒发男女爱情,赞颂美好生活 。

随着民族文化频繁交流,苗、瑶、汉等民族的风俗民情水乳交融,互相结合,相得益彰,逐淅形成了在县城举行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盛会。自1995年始,资源县委、政府加以引导,进行组织,使民间的传统节日成了资源的旅游品牌,成为庄稼活宣传促销、为资源经济服务的重要媒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盛会期间,各族人民云集县城观光,资江两岸三天三夜,歌声缭绕,整个县城笼入了歌海之中,十四日夜观河灯,领略“万盏河灯漂资江”的人间奇观,更是盛况空前。近两年来,广邀名人前来搭台演出,为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资源县 "七月半”河灯歌节已列为2008年中国百生十大生活游之一。

仪式

据介绍,在放灯仪式开始前,长角号子将长鸣9声,由原始装扮的祭祀司仪团9人演绎登台,采用半跪姿势,然后古装女司仪9人持莲花灯演绎登台,定格圣伺女姿势。这时古乐奏响,背景音读《观音心经》,从一人读到两人读到越来越多的人读《观音心经》,读到最后一段时,古装主司仪在两个童子(托盘)演绎登台,台上人员作相应变换队形。表演古典舞蹈,主司仪和童子请圣水演绎。这时从人群中走来一位圣女,手持圣水瓶演绎登台,走到舞蹈队伍中间,成为中心演员,直到定格为众人神圣的景仰姿态。童子将祭文呈递给主司仪,主司仪和演艺人员走到河边,主司仪同时宣读祭文,这时工作人员引领众人放河灯,大约整个仪式历时15分钟。

环保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准备的河灯是专门从广州订购的,与以前的灯完全不一样,河灯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飘流在河中,待燃料燃尽后,将自动熄灭,然后顺流而下,它会将你的愿望与山川河流融为一体。河灯不但环保,而且还能将你的愿望带到你心灵的彼岸。

许愿

当日晚,精心准备了形似莲花,色泽为粉红色的河灯,市民手捧河灯许下自己的心愿,只要你心诚,然后将自己的家庭幸福愿、爱情甜蜜等心愿写在上面,然后面向观音祈福,双手轻轻地把河灯放在观音湖面上,望河灯顺水漂流,再做一次虔诚的祈愿,随波逐流的河灯载着美好心愿就能到达幸福美满的彼岸。

——··温馨提示··——

由于河灯材质科技含量高,数量有限,市民如要参加本次活动,请及时订购。为方便市民参加,组委会特在观音湖码头上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和10个观景台,可以近距离地感受现场气氛,如有意者,也可以提前预订

——··相关链接··——

河灯的传说

河灯文化大约起源于春秋时期,至今保持已达两千多年,进行这种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目的在于祈雨、敬神、求得上天保佑,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相传公元前169年,西王母要去东南巡游,临行前令手下把风神和雷神两位尊神叫到行宫,吩咐风神去睡觉不要刮风,吩咐雷神要三天两头打雷下雨。因为风神和雷神俩人都耳聋,一个也没有听准。

风神是主管刮风的神,平日里谨慎小心,生怕误了西王母吩咐的事情,三天两头刮风,直刮得天昏地暗,土焦地干;雷神是专管打雷降雨的神,他误听为西王母让他去睡觉,加上

平日里懒惰,一睡就是三年。直到西王母驾云归来,回到行宫,看到夜晚泾河灯光通明,人头攒动。一问才知,雷神睡了三年觉,没有降一点雨,风神刮了三年风,时而大风,时而小风,一天没停,天下大旱,边疆三年灾荒。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夜间张灯正从泾河里挑水抗旱。西王母一怒之下,撤了风神、雷神的职,并令新任风神、雷神一旦发现泾河灯光,便及时降雨,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自那以后,每逢天旱,黎民百姓家家户户制作河灯,夜晚成群结队来到王母宫山脚下,在泾河上漂放。西王母看到河灯,便知民间发生了旱情,令雷神及时降雨,解除民间疾苦。黎民百姓为了感谢西王母的慈悲情怀,每逢西王母的诞辰等重要节日,也欢天喜地地制作河灯,到王母宫山脚下的泾河中漂放,以示庆贺。

现在,放河灯已成为民间浓烈的传统节日。通过放河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寄托人们对爱情、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人生幸福美满。河灯顺水而下,意喻祈盼幸福。现在的人们将河灯用于祈福迎祥、许愿祝福,放河灯奇妙而令人神往,颇具民间特色。v

篇二:广西各种文化节

宾阳炮龙节 2009年2月3~5日在宾阳县城举行。主要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炮龙展示、百家宴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2月5日19时至次日凌晨举行舞炮龙活动,主要街道100多条巨龙狂舞,震耳欲聋的鞭炮响彻夜空,40多万人参与狂欢。被誉为“中国狂欢节”的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日当天主要街道群龙劲舞,鞭炮齐鸣。被视为新年神物的每条炮龙长达三四十米,以“龙牌”、锣鼓、八音开路,花篮火把相随,众大汉赤膊上阵,沿街游舞。临街的商家住户和游客把一串串鞭炮丢往龙身炸鸣,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第七届桂林恭城桃花节 2月21日至3月16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大岭山举行。期间举行“广西十大歌王唱开恭城桃花”、“桃花瑶韵”等文艺演出,同时举行“恭城油茶”瑶族饮食文化展示、书画艺术精品展和民族风情歌舞表演、“桃园许愿”、画眉鸟打斗赛等活动。

武鸣“三月三”歌圩 3月27日至4月4日在武鸣县城举行。3月29日(农历三月三)举行开幕式,吸引当地群众和海内外嘉宾、游客10多万人参加。当日县城人山人海,万众欢腾,各方群众扶老携幼从十里八乡赶来,庆祝自己的传

统节日。歌圩活动除了开幕式外,还有千人竹杠阵、歌王大赛、抢花炮比赛、板鞋竞速比赛、抛绣球比赛,等等。“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自1985年起先后举办了18届,2003年后更名为“歌圩”,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使其呈现“表演活动万人空巷”的火爆场面。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 4月3日在田阳敢壮山开幕。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壮民族歌圩体育运动会、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商贸活动等。布洛陀祭祀活动是整个旅游节的重点内容,有10多万人参加当天的朝拜活动。田阳敢壮山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2002年壮学专家经过考证发现,敢壮山集中留存有众多关于布洛陀传说的文化遗迹,其中包括千年歌圩、自发祭祀、民间风俗等。多数壮学研究者认同敢壮山是壮族布洛陀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右江第三届山歌节 4月10~11日在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平圩村举办,主要活动有民间传统壮剧表演、山歌擂台赛、民间体育竞技比赛、跳长绳、飞绣球、双人扛甘蔗、掰玉米比赛等,吸引周边上万群众参与和观看。

凌云茶文化旅游节 4月23~24日在凌云县城举办。在泗城河上安装以壮族夜婚、朝里那巴古乐壮剧、下甲汾洲渔火、西村五姐、蛋子和尚等多项民间风物(俗)为主题的花灯,展示泗城古洲府多姿多彩的民间风俗文化底蕴。同时举行茶叶贸易洽谈活动。

第三届田林〃广西北路壮剧艺术节4月26~29日在田林县城举行。由开幕式、原生态壮剧会演两大部分组成。与往届相比,本届艺术节内容更丰富,规模更大,规格更高。10多支来自广西壮族地区各县、区的农村业余壮剧团队参演,云南省富宁县文山州壮剧团、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壮剧团应邀参加艺术节并与靖西、右江等业余壮剧团队同台献艺。演职员总数超过300人。所选调的节目和作品均是第二届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以来的新作,代表北路壮剧近年来创作的最高水平。

那坡白彝族跳弓节 5月4日(农历四月初十)在那坡县城厢镇达腊屯举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至初十是那坡县彝族同胞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跳弓节。其间家家户户蒸糯米饭、酿米酒、杀猪(过去杀牛)宰鸡宰鸭加菜聚餐。全寨男女老少穿戴节日盛装到寨子当中的跳弓场,围着金竹丛快乐起舞。邻近十里八乡的壮、汉、瑶、苗等民族同胞也

前去参加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 6月28日在环江县城举办。活动内容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及工艺品展销、民族文艺晚会、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晚会上,文艺工作者表演具有浓郁毛南族民族特色的傩舞《傩舞》、《穿针舞》等。

第二届灵川瑶寨六月六活动 7月27日(农历六月初六)在灵川县青狮潭镇新寨、老寨村举行,400多瑶族同胞唱起山歌跳起舞,杀鸡宰猪包粽子,以清甜的竹筒水酒迎接国内外近千宾客,共度瑶族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

龙胜红瑶晒衣节 7月27日(农历六月六)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金坑大寨村瑶寨举行。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以崇尚红色为美,妇女所穿衣服多为红色而得名)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千人送新娘表演等活动,吸引了金坑红瑶群众和各方亲朋好友参与,更吸引前去采风的众多艺术家的目光。入夜时分,万盏火把在梯田景区依次点燃伴着篝火晚会的场景,形成“七龙抢三宝”的美丽图景。“六月六”传说是龙王晒龙袍的日子,也是金坑一年当中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这天,红瑶群众家家户户都把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拿出来晾晒,杀毒灭菌去晦气,红衣映红半边天,因此称为“晒衣节”。红瑶群众还邀请各方亲

朋好友到寨子做客,载歌载舞欢度节日。2003年以来,金坑红瑶群众已自发举办6届晒衣节活动。

东兴京族哈节 7月30日在东兴金滩开幕。先后举办具有京族风情的歌圩、美食节、万人餐、民俗文化展、文艺晚会、踩高跷比赛、拉大网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到8月5日。自治区内外来宾及当地各族各界群众1万多人参加开幕式。哈节也称“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哈”是京语译音,“哈”或“唱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的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隆林彝族火把节 8月14日在德峨乡举行。大型专题民族歌舞表演《风情隆林——彝山色》拉开彝族火把节的序幕,丰富多彩的彝族民俗活动表演不断掀起高潮。在活动现场,民族商品展示、民族小吃一条街活动,既让游客欣赏到绚丽的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服饰,又品尝到味道鲜美的各民族特色小吃。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日当天,彝族村民杀鸡宰鹅、祭祀祖先,送走布谷鸟,吃坨坨肉,表演彝族民歌对唱独唱、打磨秋、抹黑脸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当夜幕降临,广场上的彝族同胞与宾客手拉手排着长队,围着篝火翩翩起舞,形成万人共跳彝族舞的壮观场面。

篇三:桂林节日民俗

桂林的传统节日

民间对歌

时间:农历三月三

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歌声或激越高昂,悠扬动听;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诉;或轻呤浅唱、闲适洒脱??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 晒衣节

时间:农历六月初六

龙胜红瑶传统的晒衣节,在龙脊金坑景区热闹非凡,一个个节目吸引了几千名游客到此游玩。节目一直从初六上午延续到初七,当地群众自导自演,两天便会演出几十多个节目,让游客大饱眼福。晒衣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就是晒衣服,只见身着红色衣服的姑娘和嫂子们,纷纷推开窗户,拿出全家人的盛妆一件件挂在外面晾晒,没多久整个寨子里的木楼上都挂满了红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阳朔社日

时间:农历二、八月间

阳朔的社日是供祭社王菩萨的节日,在阳朔老

桂林资源河灯歌节

百姓的心目中比一般节日都重视。阳朔过“二月社”、“八月社”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阳朔的社日其实是“十友”男人大聚会,名目叫“吃社”。这是一种民间互帮互助的结社组织,是阳朔农村千百年沿袭而来的好传统。在村里,只要参加“十友”社,那家的老人过世后,一切后事有人帮忙到底,从入殓、报客、办夕,到入土圈坟,一切都做得妥当完美。

牛王节

时间:农历四月初八

阳朔民间传说中,每年的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牛是农家宝,农民少不了。农民在这一天,对牛会格外珍惜和爱护。每年这一天,早稻已插完,农民出于耕

牛的苦劳功高的感谢,都要特意慰劳一番耕牛。这天,农民各家各户耕犁高挂,保证让牛休息一天,并且特意精心护理。一大清早,农户将牛栏清洗干净,有主人亲自把牛青草多得地方放牧,还要为牛洗刷污垢,梳去牛虱。有的还则专门为老牛采来嫩草,洒上盐水去喂食。有的则煮黑饭,放上盐和猪肉给病牛吃。少数农户甚至煮甜酒蛋给牛吃。

龙舟节

时间:农历五月五日

赛龙舟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最隆重的节庆活动之一。桂林龙舟赛每三年在漓江举行一届。各参赛队伍早在半月前就积极准备,反复训练。五月初五早上,比赛尚未开始,漓江两岸围者已是人山人海。比赛开始,龙舟穿梭于漓江之上,龙船歌不绝于耳,随着威风锣鼓的响声,观赛者人潮涌动,盛况空前。获胜者奖银钱若干,烤猪一头。参赛者视获胜为荣事,好彩头。五月是海内外宾客浏览桂林龙舟赛的好时机。98年桂林兴行了第一届国际龙舟赛,以后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大型龙舟赛,邀请东南亚、港、澳和台湾等地区龙舟爱好者组队参加。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三日—十五日

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的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式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乡土民情。

龙胜红衣节

时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

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

交换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红瑶同胞能歌善舞,民间体育活动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红瑶妇妇女爱盘发,头发又黑又亮而且很长。红瑶姑娘爱比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灵美。因此,对山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使红衣节内容丰富、非常活跃。一年一度的红衣节,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禁风节

时间: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

桂林市临桂县庙坪瑶的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福利五月八节

时间: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前后

阳朔县福利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圩上各户扎起三尺六寸高的立式彩灯到镇上公公、婆婆庙前燃放,然后祭祀两庙中的一百余尊菩萨并将其抬、抱到大街上游行。随队游行的有文艺、体育队伍,舞狮、耍牌灯、踩高跷、八仙纸扎、锣鼓篷、故事台、旱船??等等。街道上一时水泄不通,人声沸鼎,鼓角连天,十分壮观。 游行完毕则是民间文艺表演(唱桂戏等)、体育活动(球赛、棋赛等),这些活动一般为时五至十天。节日期间(当地人称赶会期),家家酿制苦瓜酿作自家主菜和款待宾客。人们在五月初八这天去祭祀公公、婆婆庙可多子多福、国泰民安。在祭祀公公、婆婆庙的神坛上有这样一副楹联:“婆婆一片婆心保佑人人生仔,公公十分公道教育个个孝亲”。活动中,谁来组织,抬、抱菩萨游行的是什么人,都有具体的规定。

篇四:桂林的节日

有着众多少数民族的桂林民间节庆活动也特别多,风情浓厚的风俗,已成当地旅游的一大风景线。各民族共同的民间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等,这里都会大庆特庆,热闹非凡。但最为精彩的,无疑是各民族独特的喜庆节日。

桂林山水旅游节 每年10-12月

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10月~12月分)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旅游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苗年 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

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苗年的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是在秋收结束以后。

花炮节

侗族的传统民俗节日,这一天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是否能碰上,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禁风节 农历正月二十日

桂林市临桂县庙坪瑶旋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桂林节日

有着众多少数民族的桂林民间节庆活动也特别多,风情浓厚的风俗,已成当地旅游的一大风景线。众民族“端午赛龙舟”,歌声四起飘四乡,龙舟互访串龙亲。“元宵灯会”家家乐,闹花灯,舞龙灯,红黄青白群龙跃,草龙串村巷。但最为精彩的,无疑是各民族独特的喜庆节日。

侗族花炮节: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农历正月初三,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

举办地:桂林市侗族居住地

活动介绍:花炮节那天,侗族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

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

禁风节:农历正月二十日

举办地: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

活动介绍: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

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壮族歌节:农历三月初三

举办地:桂林市壮族居住地

活动介绍: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歌圩节前,人们要备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方式多样。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瑶族龙胜红衣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

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

活动介绍: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一年一度,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龙脊山下。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还会举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等传统节目和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民间体育活动。

随着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档姆⒄梗煲陆谝殉晌は蛲饨缯故咀约旱囊桓龃翱冢⒎⒄钩晌⒚纭⒍薄⒆车壬偈褡骞餐慕谌铡?/p>

壮族牛魂节:农历四月初八

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

活动介绍: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

传说这天是牛王诞辰。人们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牛栏要打扫干净,铺上干爽稻草。不准役使,更不准鞭打,还要给牛唱山歌,喂乌米饭。当天,要杀猪祭祀,村民们在庙里聚餐。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农历七月十三日—十五日

举办地:桂林市资源县

活动介绍: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

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

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苗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苗年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在秋收结束以后。

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

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

恭城桃花节:每年三月

举办地:恭城县

活动介绍: 每当三月,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恭城县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桃花节期间,村民们载歌载舞,以舞会友,以花传情,“赏恭城桃花,住生态家园,吃绿色食品,做快活神仙”,是游客踏青观花,领略春的浓烈气息的绝佳去处。

恭城桃花节历经四届。主会场一般设在大岭山桃园。这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恭城,赏西岭桃花、品桃花美酒、唱桃花歌曲、跳瑶族傩舞、尝瑶乡美食。(如去参观盛况,交通参考大岭山桃园之交通)

桂林山水旅游节:每年十-十二月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十-十二月)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旅游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加深了桂林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桂林旅游的发展。

节庆期间,举行展示桂林风采的文艺晚会;开展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各种旅游新线路的推介和考察以及各种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举办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和交易会等。

永福福寿节

以福寿节为载体,通

过深入发掘福寿文化,

让全国眼光聚焦到“中

国长寿之乡”身上。

恭城桃花节 桃花节每届都吸引许多人参与,每逢桃花节期间,赏观桃花成为桂林旅游新亮点。 兴安米粉节

兴安米粉节于07年开始举办,至今举办3届,是每年的“五一”黄金周开幕。

阳朔渔火节

1999年举办“漓江渔火节”,以“渔火”“烟火”“篝火”为主线,加上文艺联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