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日食记下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32:13 体裁作文
日食记下载体裁作文

篇一:日食记

日食记

己丑年六月初一,会百年难逢之日食。恰卯巳之间,观者如潮,由作此记。 朝而天阴,日隐隐而时现。卯时稍晴,日耀而刺目。时至初亏,赤乌始缺。由上及下,缓缓渐进。既而更甚,形似弯弓。当是时,天阴云蔽,四野暗淡,人皆乐之,或大呼,或长啸。继则弓灭,惟一点明星居环云之中,莹莹如珠。霎时日没,宇宙昏昏而天地暗,乾坤沉沉而九方冥。其在场者,无不为此景所服。食甚近末,西北有大亮,众人异之。忽而生光,日之渐出,天地始明。少顷,江山如洗,神州焕然一新,宛若世之新生也!观者皆徐徐而退,兴然而归。 穹庐渐明,杳渺无垠;素云青天,明晰可辨。开怀仰望,日月辉而叩颡。念万物之变化,悟世界之更替,叹奇景之壮阔,感自然之伟力。天降幻象,不禁超然,其昼如夜,不禁折服。人之何其微也,人之何其鄙也!吾思至此,亦已足矣,拥内心之欢悦兮,乐悠然而自得。

斯此雄景,百年不遇。今幸而得见,实乃毕生一大幸事也。惟历时至短,未免惜也。然此乃天定,不可变更。唯有不舍分秒,不弃细微者也。

嗟夫!如此奇观,人之百年得有几回?东坡有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呜呼!人之在世,今朝可知明朝之事邪?世事之难料,祸福之无时,岂由人定?欢愉疾之如流水,常感时逝而悲,且长恨不作长存,有可奈之若何?其必尽溺于乐,不虑其忧。太白诗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既欲料之其后事而不可得,又何将此刻虚度?

尽兴则生无虚度也。

余也浅薄,偶遇奇像而发一时之感,作此拙文,见笑于大方之家也。

篇二:香港一日食记:领略地道港式风味

香港一日食记:领略地道港式风味

香港作为亚洲的美食之都,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在香港的大街小巷,

都可以感受到美食无国界的乐趣。在享受了一餐奢华的西餐后,第二天,水水就背着包大街小巷的去寻觅最爱的地道的港式小吃。。

我住的酒店在尖沙咀一带,我的香港搜食一日游就从这里开始了。#旅行#。

爱乐活生活医疗旅行。

地道港式风味

走到的新港中心,去了传说中的稻香超级渔港,人满为患,场面极其火爆。一餐地道的港式风味

偶遇铜锣湾的火爆街头小食:鱼蛋、牛什、薄饼。。

。。。。看着众多么多时尚mm用竹签和纸袋,站在街头津津有味享用这些在任何高级餐馆也吃不到的街头小食

到香港的第一天,我已经试过海港城里满记的两款芒果凉粉,也不错——

云吞面是广东最著名的面食,看过香港电影的人对此都不会陌生。这个云吞与我们的馄饨抄手差不多,用面粉皮裹着鲜虾或猪肉碎等馅料。

——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 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篇三:香港一日食记:领略地道港式风味

香港一日食记:领略地道港式风味

香港作为亚洲的美食之都,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在香港的大街小巷,

都可以感受到美食无国界的乐趣。在享受了一餐奢华的西餐后,第二天,水水就背着包大街小巷的去寻觅最爱的地道的港式小吃。。

我住的酒店在尖沙咀一带,我的香港搜食一日游就从这里开始了。#旅行#。

爱乐活生活医疗旅行。

地道港式风味

走到的新港中心,去了传说中的稻香超级渔港,人满为患,场面极其火爆。一餐地道的港式风味

偶遇铜锣湾的火爆街头小食:鱼蛋、牛什、薄饼。。

。。。。看着众多么多时尚mm用竹签和纸袋,站在街头津津有味享用这些在任何高级餐馆也吃不到的街头小食

到香港的第一天,我已经试过海港城里满记的两款芒果凉粉,也不错——

云吞面是广东最著名的面食,看过香港电影的人对此都不会陌生。这个云吞与我们的馄饨抄手差不多,用面粉皮裹着鲜虾或猪肉碎等馅料。

——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 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篇四: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经典】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四、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 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 ② 、都使用打制石器

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取火方式: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④、观念上: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北京人过群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

生产生活情况: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2、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

3、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生产生活情况: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进行渔猎。

3、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地点:山东

大汶口文化: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

答: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粟 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请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时代的原始居民及活动区域、距今年代:(五项)

答:1、 元 谋 人: 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约170万年。

2、 北 京 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3、 山 顶 洞 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距今约3万年。

4、河姆渡原始居民: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 距今约七千年。

5、半坡原始居民: 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距今约五六千年。

第3课 华夏之祖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一、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即是黄帝的贡献)

答:1、炎黄部落联盟经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后,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建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

3、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4、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三、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

产生。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我国的奴隶制朝代有:夏、商、西周、春秋。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日食记下载)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夏桀、商纣王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家天下”局面。 启 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统治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

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注:夏、商、周的暴君有:夏桀 ;商纣;周厉王、周幽王。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 南——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青铜面具像、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二、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奴隶悲惨生活的体现:1、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做工。

2、奴隶戴上枷锁,没有人身自由,受到非人的待遇。

3、奴隶主可以随意将奴隶转让和买卖。

4、杀死奴隶来祭祀祖先。

5、奴隶主死后,用奴隶做陪葬品。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春秋争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或条件: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 春秋争霸的影响: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

家。(积极影响)

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

战国著名战役:齐魏“桂陵之战”、 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长平

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 本课相关成语: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围魏救赵(齐魏“桂林之战”)、减灶计(齐魏“马陵之战”)、纸上谈兵(秦赵“长平之战”:赵括、廉颇) (注意是哪个战争中的)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经济上

1、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著名的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地点:成都平原岷江中游

都江堰的功能:防洪、灌溉

都江堰修筑的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四川人民。

二、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商鞅是法家代表)

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商鞅变法的内容:(法令规定)

3、按军功授爵,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

商鞅变法的作用或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答:成功了,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使秦国强大起来。

战国时期变法的的结果: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注意: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第8、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春秋时期的代表有: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

政治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注意因材施教

3、要求学生谦虚好学。 4、温故知新。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对立面的;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

面思考问题。

3、孙武:兵家创始人,是杰出军事家, ,著作《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的代表有:

1、墨家:代表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

正义战争。

2、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张: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仁

政”治国,轻徭薄赋。(“民贵、君轻”等)

3、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5、兵家:代表人是孙膑,主张: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注意:儒家 与 法家 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 。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的统一: 秦灭六国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建立秦朝的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1.建立中央集权专制,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推行县制。

经济上:1.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篇五:夏代存在的日食证据

夏代存在的日食证据

姜 介 强

在朱永棠教授著的《正确的商王朝年代的公元纪年》文中有:

“2、考核《竹书纪年》所载殷纣48年 ‘二日并出’ 的天文记载的成果 在《竹书纪年》中,有殷纣王48年‘二日並出’的 记载。书中的殷纣王53年是武王克商之年。根据作者核实的武王克商年是公元前1050年,殷纣王48年应是公元前1055年。

在张培瑜教授的《三千五百年历术天象》书的‘中国十三大历史名城可见日食表,前1500年─公元2050年’ 节内,(此书的第972页)列有一个儒历, 公元前1055.8.31日,儒日数1336327,庚申57,在国内可见到的日食。日食的时间在洛阳是11.35 AM 。在安阳是11.38 AM。食分(Magnitude of Eclipse)在洛阳是0.75; 在安阳是0.80。”(象牙塔网文章 10页)

“5、考核《竹书纪年》所载夏桀29年 ‘三日并出’ 的天文记载的成果 《竹书纪年》夏桀29年条下有‘三日并出’ 的记载。《竹书纪年》的夏桀29年是庚申57,公元前1561年。这一年也是商汤15年。‘三日并出’ 和 ‘二日並出’均是一种日食现像。

根据爱思裴乃克博士的《5000年全球日食途径地图》, 公元前1561年没有在中国能见到的日食。最近这一年而在中国能见到的日全食是在公元前1551年的儒历4月29日。下页的表4是爱思裴乃克博士的公元前1560 – 1541 年的全球日食途径地图。

《竹书纪年》的夏桀,商汤时代‘三日并出’记载是正确的。只不过留传下来的年份是误了十年。‘三日并出’应为商汤25年,庚午07,公元前1551年。不是夏桀29年,商汤15年,庚申57,公元前1561年。”(13页)

上面是朱永棠教授的研究成果。只是他不知道今本《竹书纪年》中的记录,夏代因改变过干支纪年,因而凭空多了24年,又不知道商代的记录少了60年,这一点我在《夏商周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后的新发现》中已证明了的,所以对夏桀29年的“三日并出”日食年代判断错了。夏桀29年为公元前1621年,这次日食为公元前1621年7月20日发生的日全食,在刘次沅,马莉萍先生著的

《中国历史日食典》中的记录为:

|1621 7 20/44|t| 6:20 0.04| 6:27 0.10| 6:17 -.13| 5:29 *0.18| 5:24 0.24| 5:15 0.03|

1621 7 20 t 1.02 80 110

符合朱永棠教授的研究结果。

若今本《竹书纪年》中的“二日并出”“三日并出”为记录的日食现象,那么夏代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也可能记录的是日食现象。

帝廑八年为公元前1711年,查刘次沅,马莉萍先生著的《中国历史日食典》中的记录有:

|1711 5 27/57|t| | | |19:26 *0.41|19:08 *0.26|18:42 *-.32|

1711 5 27 t 1.01 52 4

证明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也真记录的是日食现象。

因为夏代用过两套干支纪年,按老干支纪年公元前1711年为丙寅年,5月27日为甲辰日。

正因为这次日食事件的发生,帝廑吓坏了,到日食发生后的第6日庚戌日,帝廑和当时的大臣们商量决定,将当年的丙寅年改为庚寅年,将当天庚戌日改为丙寅日(可能古人认为寅年寅日吉祥可以去邪),颁行天下。

从此后再未改过干支纪年纪日。所以现在推算那天的干支才为庚申日。 同样帝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为:

|2043 10 3/03|t| 9:37 0.76| 9:48 0.53| 9:52 0.75| 8:02 0.82| 8:09 0.62| 8:08 0.86|

2043 10 3 t 1.04 13 -139

当年的庚戌日,现在推算的干支日却为丙寅日,是同样一个原因。

现在再简单的论述一下今本《竹书纪年》的记录中,夏代凭空多了24年、商代少了60年的论据。

一、“殷商成汤,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据今本《竹书纪年》的直接年代为公元前1558年。

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为公元前1302年,而殷墟第一期测年为公元前1260年——公元前1235年。

工程依测年初步推断夏商分界当在公元前1610年——公元前1580年之间。

比照盘庚迁殷,汤十八年癸亥的真实年代应该在公元前1610年以前,为公元前1618年。也就证明商代记录(太甲在位年数被人抹去了一干支)少了60年。

二、1、禹伐三苗的“最佳年代选择是公元前2104年”(见江林昌先生著的《夏商周文明新探》140、198页,这是江林昌先生在断代工程中的研究成果,断代工程报告简本中没有),今本《竹书纪年》帝舜“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证明帝舜三十五年为公元前2104年。那么帝尧元年丙子为公元前2241年。

2、今本《竹书纪年》帝廑“元年己未”, 那么帝廑八年为丙寅年。

帝廑八年丙寅年,依今本《竹书纪年》的记录,从汤十八年癸亥为公元前1618年算过来为公元前1735年,从帝尧元年丙子公元前2241年算过来为公元前1711年。即证明夏代改变过干支纪年,夏代的记录凭空多了24年。而帝廑八年实为公元前1711年。

三、今本《竹书纪年》帝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尚书》仲康日食再研究’专题组??得出符合季秋的大食分日食有11次,其中发生在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公元前2019年12月6日两次日食,最有可能是仲康时发生的日食”。只有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是在仲康在位期间,证明仲康日食发生在公元前2043年,证明10月3日为庚戌日。

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庚戌,对照现代历表为1946年10月3日,那么公元前1711年老日干支对应1958年,查1958年年历表,5月27日干支为甲辰,6月2日干支为庚戌。

也正因为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时改变过干支记年记日,才使现在推算的日干支对不上。

即证明公元前1711年6月2日以前,中国历史上记录年代用的是老干支系统,公元前1711年6月2日以后,中国历史上记录年代用的是现在用的这套干支系统。也就是说公元前1711年6月2日这一天,在作改变之前为丙寅年庚戌日,在作改变之后为庚寅年丙寅日。

“十日并出”现象的解释:

“十日并出”既然是史官所记实录,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真正看到了这个

现象。而刘次沅,马莉萍先生著的《中国历史日食典》中的推算为:一种算法是中国地区看不到,一种算法是中国地区可看到带食日落。总之是那天有日食,只是现在推算的有点偏西。由“十日并出”这个记录来看,中原地区(帝廑“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西河在安阳市东南)应该看得到这次日全食的全过程。

看到的现象是:当时西边地平线上方因水汽适当凝结了细小冰晶,太阳周围显现了四个亮光斑,古人认为是五个太阳,接着日全食发生了,太阳消失了,日全食结束后,五个太阳又出现了,这样就被古人认为是“十日并出”了。

帝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为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日食; 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为公元前1711年5月27日日食; 帝癸“二十九年,商师取顾。三日并出。”为公元前1621年7月20日日食。 加上帝舜三十五年“禹伐三苗”时“日夜出”为公元前2104年1月24日日食和商纣四十八年“二日并出”为公元前1055年8月31日日食。

这几个日食现象记录证明夏代是历史真实存在的,证明今本《竹书纪年》真为我国各朝各代史官所作实录,也为《夏商周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后的新发现》中依今本《竹书纪年》的记录稍作增减得到的年表增加了几个新证据。尤其是夏代的证据是很难找到的。

古埃及的年代凭一个天狼星在东方升起的天象就可被世界认可,今本《竹书纪年》共有五个日食记录的年代证据共同证明依今本《竹书纪年》的记录稍作增减得到的年表正确,还不被国内人士认可,不会令世人觉得可笑吗。

再多说几句。

我在08年写“而在帝廑时有:‘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其年陟。’由于当时用干支纪年法并不长久,而纪年历法又由帝王发布(如‘禹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颁夏时于邦国。’)而现在又出现了从未出现过的怪异事件,当时只有可能帝廑以为上天以此天象示警,将会降大灾害于天下,怎么消解?帝廑与大臣们商量后决定,将当年的丙寅年改为庚寅年,将当天的庚戌日改为丙寅日,颁行天下。”这段文字时就想,“十日并出”这个事件应该发生在庚戌日前几天,只是一年有六个庚戌日,不知是那天。到现在终于知道了是儒略历公元前1711年6月2日,夏历四月初七那个庚戌日。“十日并出”这个事件发生在庚戌日前六

天。

在09年写“公簋铭中的‘唯王廿又八祀’应该用的是康王的年龄,公簋铭文证明,在康王二十八岁那年,康王在位四年时,‘王命昜伯侯于晋’,唐建宫室、筑城几年后,于康王九年才‘唐迁于晋’。”这段文字时就想,不知是否有四年的记录。果真2011年10月25日前后,在东莞图书馆看到《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5

期尹松鹏先生著的《公簋铭文“唯王廿又八祀”与西周年表》中的西周年表内有“《竹书纪年》‘四年,王命唐伯作侯’”在62页。

但不知尹松鹏先生是从那里看到《竹书纪年》“四年,王命唐伯作侯”的,只因为这个记录既不在今本《竹书纪年》,又不在古本《竹书纪年》。

在09年写“至于成王的年龄:

由文王的‘王’是后来追尊(见《礼记·大传》),武王在伐纣后登上王位之前只尊称太子发,西周初期王接位严格遵循嫡长子制来说,成王应该出生在武王伐纣登上王位以后(这样才能排除武王那些年长的儿子们的继承权)。

再由武王在王位六年陟,周公摄政七年,成王亲政时应该十四岁来看,成王生于公元前1050年,武王时年八十九岁。所以周王室的遗传基因不好,再加上隔代与姜姓联姻,显得更差。”时,没有直接证据。

到2012年11月在广州、深圳找到了直接证据:

一、鬻熊在周文王末期武王成王在位时期为周王师,鬻熊应该知道成王的年龄,在鬻熊著的《鬻子》一书中有:“周成王年六岁即位享国,亲以其身,见於鬻子之家而问焉。??”(见中华书局2010年8月出版的《鬻子校理》第34页)证明上面关于成王年龄的判断不错。

二、蔡邕在《琴操》中论《金縢》时说到:“周《金縢》者,周公作《金縢》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四《皇王部九·成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第399页)成王元年时正好七岁。

说明只要判断正确合符历史真实,迟早会找到证据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