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利津县凤凰城实验学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27:14 作文素材
利津县凤凰城实验学校作文素材

篇一: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简介

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

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原名北宋镇第一中学,创建于一九六八年,占地面积52826平方米,现有41个教学班,学生1913人,教职工138人。是一所发展迅速、管理科学、开放意识强的市级规范化学校。

面临教育新形式,新发展,学校立足教育原点,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做一个文化磁场”为社会使命,以“零作业”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回归教育本质之路。学校秉持“自信·超越”的精神,践行“创领学习,奠基成长”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一个文化磁场+零管理+零作业=成人百分百”的办学特色,铸就了享誉省内外的特色教育品牌,使学校成为全国农村素质教育的领航者。

学校“零”作业改革经验被山东省教育厅推广全省学习。《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经验。学校先后荣获“东营市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改革成果荣获山东省“十一五”地方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第三届省级教学成果(中等教育以下)一等奖。

迈上新征程,开启新未来。北宋镇实验学校将在发展中逐步丰富文化内涵,创新管理思想,以文化凝聚团队精神,努力建设优质学校,为我省实施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二:山东省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高效和谐课堂的几点体会

初中地理高效和谐课堂的几点体会

内容摘要:从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图表的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做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学习兴趣、导学案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地理新课程标准》将地理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地理“双基”,更应当透过地理学习,开发学生终身发展的潜能。因此地理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新理念,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了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如“四学互动”教学、导学案教学等,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提升了我校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地理学科成绩始终走在全县的前列。那么,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地理教学应如何改革才能提高它的高效性呢?我们大胆地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现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学习兴趣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学习主要受外部动机的驱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地理学习内容中新奇、有趣的事实或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真奇妙”这都意味着地理知识本身就很有趣,又由于现代媒体宣传效果,学生接触外界新事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自然不受学生的欢迎,当我尝试把正大综艺剧场中“是真是假”栏目“搬迁”过来,融入到地理课堂的学习中时,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如在区域地理学习时,虚拟

1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要考虑如何寓知识于娱乐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娱乐性,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二、巧妙运用地理图表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大家都知道,地图是最重要的地理学习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表教学法,就是一种通过图形或图象来揭示地理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加快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用形象化的图形、图象或表格讲授地理概念或规律,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大家都深有体会,离开了地图上好一节地理课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我们地理教研组在图示教学方面作了深入探讨,为此我们积极研究图表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尤其是多媒体进入课堂为地理图表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较传统的挂图教学,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重点突出、分层展示、动画更易于学生理解等优点。但并非越花哨越好,因此我在课件的实用性上进行了研究,制作并修改了许多优质课件。特别是在县教研室的带动和指导下,发挥全县地理教师的作用,已基本整理完成了初中地理的所有课件和教学设计等,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件中所呈现的地图,教给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地图这一工具,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取的地理知识,都尽量运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解决地理问题时,要首先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地图。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地理,才能以图增知,以图启智,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

三、导学案教学是高效和谐课堂的教学模式

为了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把新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因而不断创新,研究新的课型。随着我校四学互动下导学案教学的实施,我校地理组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努力,探索出主动、

2

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其一般程序是: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点拨释疑、拓展延伸——当堂检测。 1、自主预习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景创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引发兴趣的问题导入新课,导课导得好,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把三维目标呈现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从而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致投入到课本的预习和资料的搜集中。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

2、合作探究

3、点拨释疑、拓展延伸

让学生展示其学习情况,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学生自学中不明白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教师精讲作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交流情况, 适时讲解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以达到拓展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的学习目标。

4、当堂检测 学习完本节课之后,根据教材内容,可由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也可由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小结完了之后,要进行当堂训练测试,以便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是地理高效和谐课堂的最佳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在探究中合作与交流,在探究中快乐地成长。课堂上如何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我校正在研究实施的学习模式,也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总是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组的每一个学生都各负其责,各司其 3

职。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积极主动。在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建立学习小组的,一般是以4人为一个小组,合理的编组是合作学习得以实现的前提,编组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性别、家庭背景等,且每组有组长A、副组长B和两名组员组成,两名组长可以根据课堂要求进行监督提问本组成员,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高,地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以上是我校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讨与做法,还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我们积极努力,不断探索,就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为学生的成长做好铺路石。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3、《教育心理学》

4

篇三: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陈建福发展规划)

个人发展规划

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 陈建福

一、指导思想

教师发展是实现教师价值的过程,是教师在认识教育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走出教书匠的桎梏,迈向专家型教师,是我的人生方向。科学发展观指导我要以正确合理的方法以及前瞻性的眼光来放眼现实,使生命处于一种奔腾不息的激跃状态,名师的发展与成长的过程即是我不断体验生命价值的发展过程,我将以《利津县中小学名师培养实施方案》为指导,在利津县教育局和北宋教办、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好好珍惜这样的机遇来发展自己。

二、总体目标

1.成为一名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坚持不懈地走教师自主专业成长之路。

2.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缩短和优秀同行间的距离,向大师的身边靠近,努力做个专家级的教师,摆脱教书匠的被动状态,多做研究与思考。

3.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智慧,能机智灵活的处理各种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做个智慧型教师。

4.在我校“零作业”课堂改革的大潮中,闯出有自我特色的教学之路,并起到有效的引领的作用,型城区域引领带动效应。

5.能走进学生心灵,跨越和学生沟通的障碍,做个永远年轻活力的好教师,能灵活的掌握各种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6.做个心里健康,心里永远都有阳光的现代教师。能够豁达的面对各种不堪的现状,始终如一的平和。

7.利用上级部门提供的优越条件,带领出一只本领过硬,师德高尚的名师团队,并且要有一定的影响力。

8.让工作室与网站成为我的一个响亮的品牌。

三、阶段目标

首先感谢教育局领导给予的支持,我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来重塑与提升自己。三年内,我计划除了读学校发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书外,广泛涉猎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书籍10本,撰写不少于15万字的读书心得、反思、随笔等。

第一阶段(2013年1月——2013年9月),努力学习,潜心积淀自己,组建团队,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制定研究课题,并初步实施阶段。

1.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多些时间多读书,远离俗世的纷杂与浮华,认真学习,做好读书笔记,丰富自己的学识,完善个人教育理论的积淀。

2.勤于思考当下的课堂改革,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组建工作室,筹建团队建设,充实名师网站,完善团队的管理机制。

4.开始课题的研究工作,听课摸底,定期汇报工作室研究的阶段成果。

5.承担送课任务,在推广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工作室成员的影响。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9月),大胆实践,成就特色教师,带领团队潜心研究,踏实工作,活跃团队的精神,形成合力,凝聚向心力。进一步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第三阶段成果汇报与推广做准备。

1.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首先带领本校体育组创出自己的特色。

2.加强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不断的摸索经验,成熟完善省市指导教师的知识业务能力水平,带好工作室这个团队。

3.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色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路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4.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对课题的研究工作。

5.重视对好课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继续丰富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

6.积极思考,大胆实践,按部就班的开展团队工作,用团队的智慧来引领学科的发展,积淀教育教学智慧,为打造品牌做好铺垫。

7.通过做公开课,送课,做报告,撰写论文等形式强化课题成果的实施。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月),回顾反思,不断梳理升华整理阶段。

1.通过撰写论文,写教学叙事等手段,扩大自己的视野和个人的知名度。

2.专业知识与先进的教育理论相结合,有自己的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3.扩大我所带的团队的影响力,积极地走出去,扩大视野,提升成员的自信,让名师引领作用发挥实效。

4.收集、整理资料,梳理三年来的工作历程,做好总结汇报。

5.以观摩课、报告等形式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四、研修和提高计划:

系统、广博的专业知识,是一个体育老师必备的,利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否则很可能偏离了方向或走了弯路,这也是当下急需要补充的重要环节。学校、上级部门的保障很重要,我只在此山中,需要正确的指引。积极阳光的心理状态,是干好一切的保障,我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从提升德行入手。视野的狭隘必将带来教育教学上的局促与不安,希望能经常有一些机会或聆听或目睹高人的思想与行为,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1.坚持阅读专业相关知识的书籍,及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且广泛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努力从各方面充实自己,以不断给学生新信息、新知识,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2.借助网络平台与时俱进,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

3.积极参与各类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活动。

4.请进来,走出去。希望学校创造和专家面对面交流共同的机会,以便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服务学生。

五、在岗实践计划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把每一个环节做好做细,精心的设计规划今后的成长思路。在广泛的学习中拓宽视野,提升高度。努力实践,勤于耕耘,带领团队踏实工作。

1.制定个人在岗实践计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制定个人在岗实践计划,并按照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

2.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结合北宋一中制定的每月读一本好书的活动,选择一本适合本人教育教学实际的、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书籍,制定好读书计划,系统地学习、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和体会。

3.完成一项教育调研。在岗实践过程中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做一项有价值的调研,对调研材料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和探讨,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形成调研报告。

4.每学期出示一节示范课。在教学中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成果相结合,每学期并出示一节示范课,学校负责组织点评和研讨交流,通过示范课展示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5.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培训期间申报的课题,结合本人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成果,以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利津县凤凰城实验学校

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六、撰写论文计划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鉴于我校的课堂改革,放眼于新时期对人的要求,我把“农村体育大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做为自己这段时间的研究课题,争取省级立项,并根据研究不同阶段撰写高质量论文不少于三篇。

1.利用网上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专业成长等情况,通过博客平台展示、交流、分享,促进名师间、名师与专家学者间、名师与骨干教师间互动交流。

2.经典、专业及相关领域书籍的学习。

3.著书立说。在三年培养周期内养成善于总结、积累、提升教育教学经验的优良习惯,为逐渐形成自己系统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育特色奠定基础。要以论文论著形式体现自己的独有“ 产品”。

4.教育科研。要坚持教育科研常态化。把教育科研作为促进自身提升与学校发展的有效平台。在三年培养期内,要立足本校实际,深入广泛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级别的研究课题。

5.成立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并严格按照个人发展规划分阶段完成自我培养目标,使自我成长过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教学改革方面,形成特色,扩大影响,完善我的团队,打造品牌队伍。

七、指导青年教师计划

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成长是终身学习发展过程,应是职前教育、新任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整体。

根据我县和学校实际,计划从我校开始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引领专业成长。我校李岩宾、林建永、王树松老师正处于年富力强时期,工作积极主动,敬业意识强。我有信心在三年内指导两位教师成长为利津县教学能手,每人在正规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篇以上。主要方法如下:

1.指导编写教案并审阅教案

教案是讲课的基础,要求青年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是一个极重要的环节。青年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刻苦钻研及阅读有关参考文献、图书资料,通过分析思考,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理解后才能写好教案。教案不是教材内容的翻版,教案的好坏,关系到讲课的质量,因此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编写并审阅他们的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2.重集体备课与业务学习

让青年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着力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注重集体备课与业

务学习。要“高起点、高规格”培养青年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带领青年教师通览教材,教会他们把教材读透——做到“精”;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准”;把握学科进展趋势和走向——做到“新”;深刻领会学科知识深度与广度——做到“深”;能将知识前后联系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进入融会贯通境界——做到“熟”。注重临床专业基本知识的掌握。

3.双边听课

青年教师应从“扎实基本功、丰富教学经验、授课灵活生动、调节课堂气氛、浓缩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各种教学风格中去选择相应的教师观摩听课;通过模仿探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4.对青年教师要关心体贴、严格要求

搞好“传、帮、带”,思想上要注意自己的修养,业务知识要不断地更新,工作上要有奉献精神,以模范行动影响青年教师。

八、保障措施

1.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知识修养,丰富个人的文化底蕴,增强人格魅力。注意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展,做一个永远有源头活水的高水平老师。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把课内牵引到课外更广阔的体育世界中。

2.积极学习名家的教育理论,从大师的足迹中汲取智慧,多看教学记事,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做一个被现代教育理论武装的时代教师,把有限的生命有效的利用起来,高效的教书育人,拓展生命的宽度。

3.多读些教育心里学,多做调查研究,寻找和学生沟通的捷径,创设一些和学生生活中相处的情境。

4.多看智慧教学的案例,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智慧,达到轻松与人沟通的目的。人生是需要智慧的,我仍然应该保持这种热望,经常走出自我的阴霾,拥抱生命的曙光。

5.调整心态,走出教师的职业倦怠,多和优秀的同行接触,多靠近那些生活昂扬向上的人,多看一些能够拯救灵魂的书籍,学会放下,把自己的世界向广阔的领域延伸,学会淡然面对世界,完善自己的人格。

6.时时刻刻保有对生命的激情,在追求中感悟打拼,努力保持自己不倒的名师地位,用心做事,智慧生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学会创造自己的和谐生存空间,尽管眼下很难,但我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拯救。

7.集大家的智慧来发展团队,用合力来保障。

8.上级部门和学校的支持,会加速我的团队的成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择细流无以成江河”。在这个日益喧嚣的时代,加之又已人到中年,潜心无鹜的学习更需要对事业的一份赤诚。面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美好的设想。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以以名师工作室为中心,以学校为主阵地,不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成熟,掌握知识技能,吃透学生心理,做到因人而教,因材施教,科学利用教材,有效评课,高校上课,在同学科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使周围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我县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四:山东省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和谐美,方可成就高效-----探索和谐高效课堂有感

和谐美,方可成就高效-----探索和谐高效课堂有感

摘要:

“和谐高效”课堂其本质是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那么,作为英语教师,一 充分展示作为教师应有的魅力和吸引力,打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之美;二 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创造和谐轻松自由的和谐课堂之美;三、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合作之美 ;四.统一教学目标,打造教学过程之美。有了这些和谐融洽的美好关系,才可铺就高效之路。 正文: 从师专毕业不知觉间已是十个年头过去了,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走过荆棘泥泞,也收获过鲜花掌声;从最初对英语课堂的懵懵懂懂,到对各种课型的探索,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越发感到自己的浅薄与渺小,越发知道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近年来,我们学校又组织开展对和谐高效课堂的探索。其实,我想,“和谐高效”课堂其本质是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那么,作为英语教师,要主动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的在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的在情景中交际,那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

初中学生正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并且精力充沛的年龄。这个时候,如果总是让他们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打开课本,先默读,再朗读,讲了单词讲句型,说完时态说语法,如此循规蹈矩,满堂填鸭的英语教学,实在是不能适应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更不能适应学生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因此,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自己的一点心得,那就是---在和谐融洽的情景中交际,在愉快盎然的交际中提高。这也正是我们把“和谐”放在“高效”之前,更加体现出教育的人文性。“和谐”是走向“高效”的必然。课堂上,老师要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交际情景,并布置适当的角色任务,用你的眼神表达出你的信任,用你的肢体表达出你的情感,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自由发挥。全体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以及新颖独特有挑战性的任务的提出,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开始思考情境中的认知问题并想办法完成任务,获得能力并从中得到乐趣。在这样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既学会了说英语,又学会了用英语,还兴趣盎然,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习惯,对各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一 充分展示作为教师应有的魅力和吸引力,打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之美。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因为自己也正值年轻好动,所以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上,就显得有些没大没小,有时候甚至让人看不出我们的师生关系。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他们在英语课上也很“放肆”,想说什么张嘴就说;每节课他们都说的很多,尤其是初一刚学习英语的时候,只要学过的或见过的句子,他们都模仿着说,而且从不拘束害怕。后来这批学生的英语成绩特别好,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归功于初一时的良好的敢开口的习惯。而这一切又得益于我们之间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我说的展示教师的魅力和吸引力,就是指要使学生向你靠拢,喜欢你,崇拜你,觉得不学好你的课就对不起你,从而对你的课十分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工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只有这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良好开端。

二 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创造和谐轻松自由的和谐课堂之美

1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总是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为了能考高分,老师学生都像机器一样,老师恨不得把嘴皮子说破,学生恨不得把耳朵拽长,整节课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 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长此以往,师生都被束缚了手脚,英语学习便失去了它作为语言学习的乐趣,又涩又硬,难以下咽,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情景创设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挥,是真正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关键。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 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 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 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 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 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 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节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 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琴瑟相和。只有这 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不同的角色任务,要由不同 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 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 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 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 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合作之美

四.统一教学目标,打造教学过程之美

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协调一致,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顺利流畅。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能自我感知目标实现程度,;能通过自我反思及时调整课堂学习行为。作为教师, 2

就要认真钻研教材,付出心血,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采用不同的的方法,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在教学中,我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比如在我们班,我们每周有一节专门的口语课。在这节课上,我们有时候会讨论一首诗(六个人一组,读一首诗,读完了,各组发表自己组的观点);有时会分组描述(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或物,让大家猜猜是谁或是什么 );有时会比一比哪个组的英文歌唱的好;有时还会进行角色模拟表演,各组演绎一个小故事,以及看图表演,快速演讲等等。当然,这些方法不仅仅是用于口语课上,在新授课,复习课上都可以灵活运用 。学生充满兴趣,目标明确,课堂充满情趣,他们有话要说,还有什么学不好呢?高效首先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化。其包括每一位学生的高效: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入整个教学过程,圆满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每一分钟的高效: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每一分钟的时间,不浪费课堂每一分钟的时间。课堂教学要教学生所学,放手但不放任,自主却不自流,做到自学有效,合作有效,探究有效。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和谐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和谐美,方可成就高效。

3

篇五:山东省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构筑高效和谐课堂的反思

对构筑高效和谐课堂的反思

反思一:培养语感是形成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怎样提高作文水平?怎样提高阅读能力?为什么我的语文成绩总是不见起色?很多同学怀着同样的疑问,这也是他们的家长的困惑。

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语文老师往往给他们支招:多读课外书,多读中外名著,增加阅读量,情况就会改变。

但有的同学和家长并不买帐:我读的课外书、中外名著可不少,有的还读了两三遍,其中的情节、故事我也依稀记得,但语文水平、写作能力还是相差甚远。

其实,这种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至少,这种阅读不是虔诚的、认真地读,而只是单纯比阅读数量,仅仅把阅读当作了一种消遣的方式。阅读的注意力放在了故事的情节、内容是否生动上,根本没有注意到语言是如何表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有什么过人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它是一切文学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理解文字的基础,是积累语言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请你改变原先的阅读习惯吧,一下改变不了,那就慢慢改变:阅读的时候,静下心来,从观注作品中的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开始,关注阅读文本的语言,认真聆听它的色彩、掂量它的轻重、触摸它的体温、把文字摆在文章所营造的语言意境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它的精妙与神奇,从这里出发,不断的形成或更新自己的语言积累,培养自己的敏锐语感,从此走上正确的阅读之路。 现在很多同学读名著不读原版,而是读青少版的改写的名著,有的为了节省下学习的时间,甚至只读名著概要、缩写等等。这样不仅对阅读语感的培养毫无益处,并且极易养成名著不过耳耳、阅读投机取巧的毛病。文学大师朱自清曾经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这种转了几道手的玩意儿,好像掺了好几道水的酒,淡而无味,自不用说;最坏的是让读者既得不到实的东西,又失去了接近原著的机会,还会养成求近功,抄小路的脾气,??长此以往,他们将永远不知道学问为何物。”

与名著相比,散文和诗歌也是很好的阅读选择。散文和诗歌因为语言的高度凝炼和概括,优美和洒脱,是内心世界、自然和社会的真实再现和艺术升华,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青睐。另外,优秀的散文和诗歌作品,语言都是典雅、精美、灵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并且在抒情中透露出哲理性的思考,对培养良好的语感是不无裨益的。

现今有些语文教学脱离文本,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应大力开展阅读课。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帮助学生凭借想像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言、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只有形成了语感,我们才能在不自觉的状态下体悟到阅读的真谛,产生并获得由阅读带来的心灵的愉悦。

反思二:语文教师要做“引水人”莫做“分水人” 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毋庸置疑,语文教师的确需要不断学习,具有永远能填满“碗”的“一桶水”。但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更加便捷,知识的多元化、纵深化发展也日益激烈,语文教师在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超过学生是不可能的。在某些领域中,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可能会远远超过语文教师;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学生理解的程度也许会超

过语文教师。如果再用“一桶水”去标示语文教师的应知应会,那么我们语文教师恐怕很难真正做到具有“一桶水”。

试想,一名语文语文教师一生能通读多少篇名著和现代时文?更何况,一位语文教师面对的不只是一位学生,而是几十位、几百位。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环境,你有多少“水”可分呢?只是给学生分水,灌输,无疑还是走“满堂灌”的老路,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产生“水”,学会造“水”,你才是一位成功的教师。

小时候,在农村。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受限,家家户户没有自来水,老乡们只能在自家门前或院内打上一口压水井来解决饮水问题。压水前,总要先用一勺水作“引子”, “呱哒,呱哒”几下就将井水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抽上来。看到那小小的一勺水引来的桶桶井水时,我想到了学生。每个学生不就是一口蕴藏着丰富“水”资源的“井”吗?我们做语文教师的不就是那一勺“引水”吗?看来,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具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挖掘这口“井”。

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在独立获取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我想学习要成为学生的主动活动前提是他要喜欢学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喜欢学习,这是教学艺术;在喜欢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学会,这就是有效,通过学习,学生要有收获,可以是知识的、能力的、情感方面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运用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就好像用引水把压水井里的水引出来;学了还要能用,这就是会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要联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

教师要做“引水人”莫做“分水人”,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学以致用,杜绝“满堂灌”。语文教师在构建有效学习循环的过程中是引导者,我们应时刻记住教与学永远是统一的整体。

语文教师要有“一瓢活水”的教育理念。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能否作好语文教师,在于你是否有“源头活水”,在于教学实践中能否运用“一瓢水”的教育理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应该再充当“给予者”的角色,而应该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应该使用民主性的教学用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

我们期盼有更多具备“源头活水”的学生出现,也期盼有更多能“不必贤于弟子”的语文教师出现。 反思三: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下面这个故事绝对真实,对我们有警醒的作用——

有一次,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来上海考察。为了显示中国教育的最高水准,上海教育部门精心挑选了一所重点中学,并特别安排一位资深的中学特级语文教师上课。教学时,语文教师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师生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下课前三十秒,语文教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儿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课后是专家的评课。中方教育专家对课堂教学盛赞不绝,而美方代表却一言未发。要告别了,中方教育人员将美方代表送上飞机时,实在憋不住了,问:“那堂课怎么样?你们总得说说吧!”不料,美方

代表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觉得那堂课糟糕透了。一开始学生纷纷提问,表现出极强的探究精神。可是课上完后,学生却一个问题都没有了,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探究精神彻底抹杀了。一个学生,连探究的欲望都没有了,还会有什么发展前途呢?这不是把学生给教‘傻’了吗?”其实,这种语文教师表演学生配合的公开课,在中国的教学教研中司空见惯,以至于教育人士早已见怪不怪了。

这个故事让我陷入了沉思:素质教育已经提了二十多年,新课标也颁布实施了好几年,可结果又怎样呢?作为语文教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的课堂教学有多少次是激励学生探究质疑的?有多少回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又有多少次是鼓励学生求新求异的呢?猛然间,想起了亚里士多德的话:“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想起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至理名言无不阐述了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求知的重要性。想着想着,自己不由得有点惴惴不安了。“要给学生思维和质疑的空间!”我提醒自己。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语文教师应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努力创设一种供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怀疑、去发现、去创造,而不应占据学生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独立提问的时间,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活机器”,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视野狭窄,创新意识缺乏。把知识教学的过程变成探究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告诉我:自觉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鼓励质疑问难的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创造的主人,这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位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反思四:语文教改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师的素养提高

因为追求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传统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声光电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学生享受的是动漫的丰富多彩课堂效果,而丢掉的却是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回首我们的语文教改之路,几十年一路走来,一路坎坷,始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否定,始终找不准一个应该一直坚持的方向,致使语文教改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窘境。

其实,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语文教师善教与否,效果如何,主要不是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新不新,活不活,而取决于语文教师自身学科专业素养深不深,厚不厚,语文实践活动丰富不丰富。我们经常说语文教师是教书的,现实的状况却是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几乎已经到了无书可教的地步,一些不仅腹中无书,即使手头和身边可以读的书也很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腹中没有诗书,知识浅陋,而平时又不爱读书、不善于读书、不勤于思考,不经常写作的语文教师能够教好语文。

吕叔湘在《吕叔湘语文教学论集》中论及语文教学根本问题时,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语文教学的问题说千道万,语文教师是关键”。读读吕老的话语,再想想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真的不能不让人敬佩大师目光之深邃和见解的高屋建瓴。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