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闽南民风民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4:18 字数作文
闽南民风民俗字数作文

篇一:闽南风俗

闽南传统风俗习惯 诏安史料 2008-02-21 10:45:18 阅读 49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小 生活民俗:闽南漳州的生活风俗也多循中原古例,虽经千百年岁月的潜移默 化,仍然保留其最初的习惯和礼制痕迹,随着历代闽南漳州人民的移徙迁播,形 成豫闽台两岸三地的同风共俗。 在闽南传统的饮食上, 俗称“糜”, 粥, 有“芋糜”、 “菜瓜糜”、 “鱼糜”、 “绿豆糜”、“八宝糜”等。腌酱蔬菜为“物配”,用于佐饭。吃肉多用猪、羊、 鸡、鸭、鹅或野禽野兽,少用牛肉,羊肉则用之进补。制作清甜可口的瓜子,爽 脆鲜美的肉丸,象征合家团聚的糯米汤丸,还有纪念屈原的箬叶粽等。酒以老酒 (糯米酿制)为主,老酒红者用于嫁娶;白米酒、高粱酒亦有。造酒用酒酵子,大 节口;喝酒时的酒令形式和要求两地均为一致。制茶工艺亦相同,茶艺讲“关公 巡城”、“韩信点兵”。市井兴泡“老伙茶”(今称闽南“功夫茶”)。闽南漳州 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无不延续着中原河洛人的传统。 传统衣着装饰方面:多穿汉服唐装,衣料为棉、葛、纱、绸、羽等。男装穿 “大陶衫”(纽扣排右,俗称“大衭头”),女子以大陶衫、盖脚裤为常服,外出 则系长裙。每逢喜庆老少皆着红裙,然嫠妇、侧室例外。农渔夫多缠乌头巾。小 孩则戴“虎头帽”、“兔仔帽”、“猫仔帽”等。女子缠足,求其纤美。俗云: “小脚是娘,大脚是女简 (婢女)”。下层男子一般常年赤脚、有事方着草鞋、 柴屐或者平底布鞋。女性喜采摘鲜花做花簪;或用红布、绣线织制、或用金银打 制笄簪头饰。小孩头发梳“角鬃仔”,留“头鬃尾仔”等。女孩梳“面线鬃”, 笈笄后梳“绞剪眉”。中年妇女习惯梳“龟仔头”、“大头鬃”,50 岁以上者 梳“采总眉”, 少数梳“燕尾髻”。 而“龙凤髻”、 “观音髻”、 “龙船鬃”等, 为显达人家夫人所梳用。 岁时节俗:正月:初一早,家家贴春联放炮竹迎新,谓“开正”,敬奉“天 公”并祀祖先;亲友登门拜年贺正,请尝糖果蜜饯,喝甜茶;以红包(压岁钱) 赠孩童。 十五日元宵节, 家家挂花灯, 吃元宵丸; 迎神巡境游春, 迎神毕聚而“食 供”; 沿街高结灯彩, 丝竹管弦做“闹厅”。 或举行“灯猜”谜事; 或有妇女“听 香”以卜年运。三月:初三日清明节,家家做糯米粉果,并制薄饼;家中祭祖, 上山“尝墓”,烧“银钱”,挂坟纸。五月:五日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家家吃 糯米粽子,以纪念屈原;以瓜果祀神;门插蒲艾,饮雄黄酒,以蒲艾煎汤洗身祛 疾;水边竞龙舟,寺庙、船舶击鸣“龙船鼓”。六月:初一(或十六日

),家家制 “半年圆”,祀神祭祖。初六日天贶节,各家曝衣晒物,曰“晒霉”。七月:做 “普渡”,旧称“盂兰会”;初一日为“开鬼门”,三十日为“关鬼门”;建醮 放水灯照孤魂,醮棚堆供,施食“抢孤”。初七日为七夕,妇女奉瓜果、脂粉、 针线于庭,祝牛郎织女星,拜“七星娘”曰“乞巧”。十五日中元节,又称“鬼 节”,家家盛供祭祀祖宗家神。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人们会饮赏月,家家吃月 饼和蜜柚,寄团圆甜蜜之意。九月:九日重阳节,家家以麻粢祀祖;士女登高游 山,儿童放风筝。十一月:冬至日过“冬节”,家家搓米丸祭祀祖先,门扉器物 皆粘一丸,曰“饷耗”;祀毕,合家团圆而食,谓“添岁”。十二月末日除夕, 俗称“廿九瞑”,家家祀祖,并祭门神、灶神。在灶台上供“春饭”(白米饭上 插红春花)。 当夜, 燃红烛, 放炮竹, 谓之“辞年”; 合家“围炉”饮“守岁酒”, 吃“年暝饭”。 此外,婚嫁、祝寿、生育、迁居落成、以及治丧等仪俗,两岸三地也大同小 异。 随着闽南漳州人民向外移民开发拓殖, 其开漳以后形成的文化习俗进而传入 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福建通志?台湾府》“风俗”条称:“台阳僻在海外,旷 野平原,明末,闽人视之为瓯脱。自郑氏携内地数万人以来,闽之漳、泉、粤之 潮、惠,相携负耜,率参错寄居,故风尚略同内郡。”《东瀛识略》载:“台民 皆徙自闽之漳州、泉州、粤之潮州、嘉应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丧,悉本土风, 与内地无甚差异。”《续修台湾县志?风俗》也指出:“居台湾者,皆内地人, 其风俗与内地无异。” 林国平、邱季端主编的《福建移民史》指出:“福建文化对台湾的影响至深 至广,通常所说的‘台湾文化’的移植和发展,台湾的方言、民俗、宗教、信仰、 戏剧、教育等无不从福建传去。” 这里所谓的福建文化主要即是闽南文化,它 随着闽南移民携带入台便形成闽台同源共流的文化景观。 台湾 80-90%人口祖籍为闽南及粤东,自然,最早源自中原河洛的闽南(包 括粤东)民俗文化便成为台湾除高山族之外的民俗文化的母体。闽南漳州与台湾 的文化习俗缘承一脉,一本同根,皆承袭于中原河洛地区,并在以后形成自己的 特点。尽管数百年来沧桑离合,台湾文化的血管里流注的仍是经由闽南输入的中 原河洛文化的血液,凝聚着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印证了中原河洛与闽 台的血缘关系

篇二:闽南民风民俗

闽南民风民俗

一、节日、民歌与方言

春节,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闽台两地普遍行开正仪式。家家户户贴新春联,象征岁序更新,万象皆春。男女老少,穿着新装,设斋果、茶酒、岁饭,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早饭,多吃长寿面(线面)或年糕,寓意“长命高寿”、“年年高升”。饭后,少长序拜,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道吉祥语。长辈大都要给晚辈压岁钱。客至, 以果糖、福橘、瓜子、槟榔等,一品既行。与拜年同时进行的还有出行习俗,即身着新装,到某一寺庙烧香磕头,祈求菩萨保佑。初一日,普遍忌杀生、吃粥、吃香薯、清粪、哭泣、吃药、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利。明代开始,福建有春节上坟的习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华门巨姓大都携长幼扫祖坟。正月初四,为接伸日。所接之身,一般是指灶君、灶妈等家神。初五为假开日,鸣炮开市。莆田、仙游等地,定初五为“做大岁”。据说是明代某年过除夕,倭寇突袭,烧杀掠夺。初二日倭寇被赶出后,逃难者才相率归来。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户均忙于收殓亲人尸体出殡,无心串门拜年。遂相约今后初二日为各家祭祀受难者之日,互不串门拜年,于初四、初五日补行度岁过年。所以,以后莆仙地区

每年都在初四晚补过大年,初五日再行大岁之礼。 闽南语系民歌就是指用闽南话演唱的民歌,它在闽台地区流传甚广,并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在福建主要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在泉州地区,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变 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漳州地区的民歌以 调式居多,色彩比较淳朴。当地锦歌和 剧也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漳州《做戏歌》与 剧《杂碎调》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羽商、商 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色彩鲜明。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莰仔脚调》、《艋胛哭调》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闽南民歌流传到

台湾后,经过数代加工,形成相当完善的调。台湾的闽南话民歌,在旋律进行上多以级进为主,精巧秀丽,朴素流畅,平易上口,亲切感人。闽南语系民歌的歌唱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等。

闽南方言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平叛战乱或逃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在中原跟当地土著语言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原汉语是占着绝对优势的,是融合了土著语言的,虽然也吸收了土著语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后形成的是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明末清初,随着郑成功带领闽、客人士入台,闽南话成为台湾最主要的语言。就国内分布说,闽南方言可分为本土闽南话、台湾闽南话、潮汕闽南话、琼雷闽南话和浙江闽南话五大块。由于所处地区其他方言的影响和时间的推移,五大块的闽南话略有差异,其中闽南本土和台湾最为接近,几乎没有差别。全台约有75%的人讲闽南话。其次才是客家话、山地话。

二、居住、婚俗与祭祖

闽南的房屋构造一般是中为正厅,屋顶最高,以

二、三进的合院为中心,两侧横向组合对称,布臵条

形护厝,分别向两旁发展。左为大房,右为二房。左右屋背略低。由正厅延伸建造的房屋像围着一条蜿蜒的龙,故有“围龙”之称。这种横向组合的护厝式民居,最适应于闽南沿海一带炎热的气候条件。泉州城镇的民居中,还有一种纵向布局狭长条形的小屋,因外型很像一条长形的手巾,故俗称“手巾 ”。厦门则另有一种“骑楼式”的民居,其房屋低小而多门,上用平屋,人可行走。惠安等地盛产花岗石,多有用花岗石建造的完全石结构民居,工艺独特,造型别有风采,成了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民屋的独特风格尤其体现在屋顶上,正脊两端如燕屋飞翘,中间低平,呈露宋代曲线屋顶的传统意味,闽南民居的大门也颇为考究,门必居中,并向远位进深,形成过堂,产生较大的虚空层次,增添了建筑的形体变化。

闽南的婚俗中,整个婚事过程都有拴红丝线的风俗,这种风俗,因含有“同心同德,白头偕老”的美好意义,所以红丝线作为一种吉祥物,贯穿整个婚礼的全过程。

首次使用红丝线是在提亲时,男方在随带见面礼中,在包装的外面,要用一条红丝线捆起来,也有用红线条替代。进入女方家时,摆放在大厅的显著位臵,

以示吉利好彩头。当婚事双方满意后,接下去是挑选结婚日子,俗称“择日”。“择日”是由男方选一位双方都尊重信任的亲属当使者,以免女方不出示姑娘的“生辰八字”。写好“生辰八字”后,要用一张红纸包起来,里面放有一条红丝线,让男方带回“配生时、择日”寓意牵姻缘。

结婚当天,双方要在互送的众多礼品上,都系上小红丝线和小红纸。如大到摩托车、冰箱,小到一把小剪刀;从鱼、肉、面等新鲜的食品,到装饼干,糖果、香烟等干果类副食品的礼盒;以至一切双方互送的礼物,其中包括互送的大小红包,都要认认真真,不得含糊。

结婚办喜事,双方的房屋厅堂除了要张贴喜联外,也得贴上小红条及红丝线扎成的装饰品,放在大厅及新房的门眉上,以图吉利,真是名副其实的一“千里姻缘线牵”。

据民间故事的流传,自古就有“千里姻缘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究有机会做夫妻。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着,再怎样也不能在一起。时至今日,像闽南地区保留的这种拴红丝线的习俗,已不多见了。

篇三: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风民俗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2.闽南花灯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灯三夜(十三至十五)。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也带到泉州。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张灯结彩,街道宛如灯河,男女老少争相观灯,歌舞升平,通宵达旦。●挂灯: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諽敬祖。 ●送灯: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对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习惯赠予“观音送子灯”,谓之“送灯”。●赏灯: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出灯(抢灯):泉语“灯”、“丁”同音,“出灯”即“出丁”,寓意人丁兴旺。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即“出灯”。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的是白灯,预示生男孩。

灯被抢也是“出灯”。古时元宵节,富人组成“游灯族”,没钱买灯做灯的穷人就组成“抢灯族”。在游灯的大街上,空手的穷人们用歌谣嘲笑提灯的富人:“梅花灯,点不香;官刀灯,搅茅房??”随后一拥而上抢夺富人的灯,被抢的富人不仅不恼怒反倒兴高采烈。

3.南音

去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泉州南音”,是我国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泉州南音被喻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千年来广泛流传于福建泉州一带的闽南这种语系地区。泉州南音的上四管弹奏乐器:琵琶(横抱式的琵琶),在敦煌的唐代壁画上,在五代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都可找到她的芳影 “泉州南音” 是一种使用四件传统丝竹乐器和一些小打击乐器演奏的古老音乐, 乐器简单古朴,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当她们奏起“谱”(器乐曲)和唱起“曲”来,那古远优雅的旋律,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歌声,无不扣人心弦,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而歌唱者严守以泉腔闽南语(或称泉州方言)“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歌声,外地听众如果不看幻灯字幕往往很费解。但这恰恰是消失了1000多年的中原古乐与久远的“河洛语”相融合的遗存,过去被称为“泉州弦管”,今称“泉州南音”。 谱是唐大曲遗存,词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泉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泉州南音演唱时的位置固定为: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边,上方为洞箫,下方为二弦;右边,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其演唱程序固定是“指头谱尾”,就是说开头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后一定要奏谱“煞尾”;中间演唱也要按“支头”顺序来进行。要“起曲头”,就是每个支头要有带头唱的人,他唱的曲属于哪个支头,其他人就要跟着唱这个支头的曲。若转换支头,则须唱“过支曲”作为转折的过渡、连接。上一个唱完,下一个接过拍板接着唱,伴奏乐器基本没有间断。乐器演奏也有其规矩,琵琶是先生,起指挥乐队的作用;三弦和之,犹如“琴瑟和鸣”;而洞箫与二弦的关系,洞箫为主,二弦为辅,“箫咬弦,弦入箫”,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还是音乐内容,始终都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研究价值高欣赏价值也高。 “泉州南音”确是中国音史上的活化石,也是我国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

4.拍胸舞

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拍胸舞”的舞步十分滑稽,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胁、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颠头,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不同变化。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 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右、左胁部,双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同时配合双脚于蹲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如此循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入、交叉变化,即可完成一场“拍胸舞”的精彩表演。 “拍胸舞” 舞者赤足裸身,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使我们至今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别有一番风味的闽南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古老的“拍胸舞”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它蕴含了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一门最朴实但意义最深的艺术。

5.提线木偶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闽南至迟在南宋已有傀儡戏演出。《漳州府志》卷三十八记载,朱熹任漳州知事时,曾禁止傀儡戏演出。他发布的《谕俗文》称:"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裒敛财物,装弄傀儡。"曼特刹《中华大帝国史》记载,西班牙奥斯定会土公使团,于明万历三年(1578),由菲律宾来泉州,在官府宴会上就看到木偶戏的演出。明万历时,晋江人李九我,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民间尊称"李相国",有许多与傀儡戏有关的轶闻趣事,傀儡戏棚上的对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据传是他书赠木偶艺人的。泉州市文管会所收藏的宋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赵氏族谱》抄本,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赵怔(号古愚)所撰《家范》共53条,其中有:"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娱宾??"的禁律。20世纪50年代发现木偶戏"落笼簿"《卢俊义》(《水浒》前身)、《跳檀溪》(《三国》之一)等,注明是四十一年(1776)或嘉庆年间的乾隆八年(1743)、

演出脚本。清代晋江人蔡鸿儒在他撰写的《晋水常谈录》中称:"泉人最攻此技(提线木偶)"。所有这些,足以证明至少自明及清数百年间,泉州傀儡艺术一直十分繁盛。

篇四:闽南地区的年夜饭风俗

闽南地区的年夜饭风俗

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开始喜洋洋地迎接蛇年的到来,全国各地的年夜饭食俗也开始酝酿登场。您知道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年夜饭风俗,其渊源如何,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吗?在春节前夕小编跟大家说说闽南年夜饭的食俗,带您品尝当地不同的年夜饭。同时领略闽南春节的文化习俗,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感受闽南的气息。

年夜饭习俗的演化史

闽南地区有很多居民都是从中原迁过来的,所以,闽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民俗有很多相同之处。传入闽南的中原过年风俗,与当地的民俗相互融合,完成了第一次蜕变,形成了独有的民俗文化。宋元以后,闽南作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接处,最大程度地与外国文化进行了深度接触,这就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海洋文化。厦门作为闽南的一部分,过年的风俗又完成了第二次蜕变。

忌讳打破碗筷

《过年歌》的开头是这样唱的:“廿九暝要过年,全家坐圆圆。有鸡有肉又有鱼,阿公阿嬷坐中间,大个红包分下去。孩子囡,不要说坏话,不要打破咪??”事实上,这首歌谣里,就包含了许多规矩——“不要打破咪”就是一个明显的忌讳。

过年,吃年夜饭围炉是少不了的。吃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又暖和,又感觉到团圆。孩子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小心打破了碗筷,就算是不小心,还是会打破这种融洽的气氛,显得不够团圆,来年就没有一个好兆头。所以,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孩子的母亲总是会比较累,因为她们要格外小心,时刻注意孩子手上的碗筷,防止他们打坏东西。

血蚶壳要堆床底

血蚶是厦门的年夜饭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事实上,吃血蚶与中国古代的货币有关系。古代的时候,贝壳就是货币,就是钱的象征,厦门人将血蚶作为年夜饭席上的一道必备菜肴,正是因为这个象征意义。

但是,单单把血蚶吃下肚子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壳。“一般情况下,吃完的血蚶,壳不会扔掉,都会把它们扫成一堆,一起放进床底下。”如此这般,一直到大年初五,再收拾起来——这代表着来年会“旺财”。

剩饭与年夜饭的垃圾

与血蚶的壳相同,年夜饭留下的垃圾也不能随便清理。吃完的垃圾不可以向着门口方向扫,要往家里面扫,扫成一堆以后,不能拿到外面去倒。这象征着家中的财富,在来年不会外流。

厦门话中的“剩”与“春”谐音,这样就有了迎春的意思。

闽南“年兜夜围炉”必吃

在闽南地区大年三十俗称“年兜”、除夕,吃年夜饭又叫“围炉”。一家人围坐在家中,辞旧迎新、团圆和美,可谓大年夜里一大乐事。闽南有句俗谚:清明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妻。不管平时如何忙碌,年终时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顿满系团圆情结的年夜饭仍是重头大戏。快节奏的生活,高频率的聚会应酬,冲淡了家庭氛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假期回归家庭,聚在家里,和家人一起享受家的温馨。不少年轻人开始回归传统闽南春节习俗,在年夜饭上求一个全家动手,分工合作,围炉畅谈的乐趣,在他们看来,居家的年夜饭更能体现一种其乐融融的亲情,而如果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那么传统的闽南年夜饭都有些什么?需要准备什么?

一是热气腾腾的火锅。

围聚火炉,一家人酒肴相对,轻言细语,红红火火却也温馨撩人。闽南传统在除夕夜就有围炉的习俗,原来的围炉类似现在的火锅,有锡炉、陶炉、铜炉几种。而炉中所煮即祭礼祖先神明后的食品,将祭礼的食品放入锅中一起再煮,形成大杂烩,而后大家围炉边吃边谈,团聚一堂,也有全家福的意味。

二是酒。

围炉时,即使平时不会喝酒或不喝酒的人,这天也多少要喝一点,因为“酒”和“久”同音,象征“长久”之意,祝愿家运兴旺“长长久久”。

三是全鱼。

象征“吉庆有余”,同时人们还希望能够年年有余,生活能够更富裕,更美好。寄托家业发达的美好愿望。

四是一道甜食。

祝福新的一年生活都能甜甜蜜蜜,多数家庭是煮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五是年糕。

在闽南年夜饭餐桌上常见的还有年糕,含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此外,有的人家桌上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吉”,闽南话意为“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也保吉祥如意。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

元)。不同地区还有略微差别,但是都有吉祥平安的意思。

篇五:闽南入厝习俗

闽南习俗“入厝”

自从人类定居生活以来,房子在人的生活中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建一所漂亮的房屋,供自己和家人幸福美满地生活一辈子。所以,当建好房子、买了房子,自然要举行一个仪式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乔迁新居,就是搬入新家,用闽南话讲,叫“入厝”。闽南一带民间信仰比较盛行,古代的一些风俗习惯经过时代的更新和弥补,到现在依旧盛行。

“入厝”的准备:首先,要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查看是否有生肖、宅向相冲,最好选择水日为佳,少用火日,时辰则阳日用阴时,阴日用阳时 (子寅辰午申戍为阳日,其他为阴日) 。家中有人刚参加过别人丧礼时不要搬家,否则会把“阴气”带到新居中。确定好日子后,再通知亲朋好友,邀请他们过来帮忙,过来一起热闹。

乔迁新居前,妻子娘家要“添灯”,就是送红灯笼悬挂在大厅,闽南话念即为“添丁”,寓意添丁进财,灯笼越多越好,母亲娘家,儿媳娘家如果比较注重礼节,也会过来添灯,灯下面要绑红包,红包里面放不放钱均可。现在也有少数人改用精美的吊灯。

通常主人的舅舅要送一副贺联,习称“母舅联”。“母舅联”一般长五六尺,宽一尺,连同果品等四式贺礼送去,挂于厅堂正中,直到陈旧破损才取下。过去贺喜的 “母舅联”大都是用红布替代联纸,再贴上剪好的金色字。现在,“母舅联”大多用两个镜框镶挂,用白泡沫板刻字,立体感和装饰性俱强。也有一类是纯为玻璃工艺联,显得高档且有艺术欣赏价值。

亲友送礼,一般以烛炮为主,也有送衣服布匹、大镜、时钟、家具、电器等,有的直接送红包。各媳妇娘家要送菜刀、火夹等各种家庭用具来祝贺。入厝前要先

搬入一窝鸡母鸡仔,各房夫妇俱全者添置摇篮椅轿,以预兆人丁兴旺。各项物品可在入厝前先行搬入,重要、贵重的家俱最好在入厝当天再搬入。所有的生活用品,包括牙刷毛巾筷子碗,能用新的尽量用新的。每样家具都要贴上红纸,以求吉祥如意。在客厅内人们常会摆放发财树、万年青,用红纸贴在盆上。树叶上还要挂几个红包,红包里面放不放钱都可以。

乔迁时,新居张灯结彩、贴乔迁内容红对联。为了增加气氛,也有亲友会在报纸上、当地电视台登广告、点歌,庆祝某某某乔迁之喜。最常见的是租拱门气球,拱门和气球上面都会有恭贺乔迁之类的祝福语,还有赠送人的姓名或单位,这也反映了户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拱门和气球一般都会放三天以上,比较富裕地方,甚至在通往新居的路口就开始放一排排的拱门,甚为壮观。

“入厝”仪式:如今,为了精简仪式,常把拜门神、拜地基主、拜土地公、谢土和敬天公(拜玉皇大帝)一并举行,直接在大厅口摆了天公坛、设天公神位,挂天公灯,备办三牲果合馔盘敬奉天公,设三牲筵碗敬土地公。

事先把所有东西准备好,良辰一到(一般都是在晚上12点),把房子里所有的灯都关闭。全家在房子外面依长幼排成一队,不会走路的孩子由大人抱着,队伍由一家最长辈的人带领(或请母舅参加),因为闽南俗语有言:“请母舅,甲会富”。 但人数忌四、六、九(可以亲戚亲人凑数)。主人要带着家中的金银财宝(现在通常放在公文包里面),手捧斗灯(米斗装谷子,内竖一镜一剪,上点香烛,象征出丁)排在前面;母舅挑鼎(圆铁锅)、柴、米和自旧灶引火点燃的木炭及灶君香火,家庭主妇将金银首饰戴在身上,挑着桶箍(细篾条)等,要有一人带着火炉,象征兴旺发财。其余家人口袋里装着钱,都不得空手,各拿菜刀、拨火叉、锅铲、扫帚畚斗等用具随后,象征将财气带进新宅。队伍排好后,全家人高声大呼“进啰 ”,一边喊一

边走进房子里,声音不能中断,要直到所有人都进去才停止。然后再开灯。

开灯后,人们会口念:“双脚踏入来,富贵带进来。”房主就会把火炉摆在厅中央,炉中通红的火焰象征家庭兴旺。这时要高声诵吉祥语,如“入新厝,家大富”,众人随声应和。主妇拿起新买的扫帚,把房间轻扫一遍,象征财宝扫进屋,晦气扫出屋;燃放鞭炮,表示驱邪纳福喜庆。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硬币或铜钱撒向地下,口念:“满地黄金,财源广进,钱财丰盈。

然后,将“七宝”摆放在客厅茶几上,表示在敬告屋内鬼神,有人要搬进房子,请尽快离开。所谓七宝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宝材料缺一不可,每样只要准备一小包,并在七宝上各贴一张十元大小的红纸,红纸上可写不同的吉祥话,如:招财进宝、吉祥如意……接下来再将水、米、红包、碗筷、扫帚畚斗、炉灶六样物品搬到厨房。这六样物品是有要求的。水要用水桶装三分满,米要用米桶装八分满,红包放在米桶上面。 碗筷六副或十二副,上面绑上红纸。 畚斗和扫帚一对,上面绑上红布。 炉灶则是为了祈求家庭兴旺。六样物品搬完后,人们通常就开始进行拜天公。拜完天公,困倦的人可以先去睡觉。剩下的活动可以留等天亮再进行。

民间认为安床才算搬家,因此其他家具或早或晚搬入皆可,入厝这天务必安床。安床要择吉时,如未择吉时,就先放在地上,等选好时辰再移动床位。床不要正对厕所,床后不可靠窗,安床之后就不要随便移动。 安床时,将事先用盐水洗过并擦干的十枚硬币握在手中,双手合十,口中念著“床母请保佑我”, 再将手摊开,将十枚平均分配在左右手上,即一边五枚,口中念著”十全十美“并将硬币撒到床下。 “入厝”后:“入厝”后就要开始“围炉”。入厝后宜开炉火,煮汤圆、桂圆糯米粥或甜茶讨吉利。请亲朋好友到家中聚聚,人多热闹可为新家增添几许人气,必备要件是

要准备好一个小火炉,摆在桌子底下,有发财的吉祥意味。小火炉形状需类似聚宝盆,不用太大,在一般的五金行都可购得,摆在餐桌底下正中央,并在炉上摆一块木炭,若能燃烧最好,如果不能燃烧也无所谓,只要在炉上摆木炭就行了。

当天中午或晚上(有的在第四天),房主一家设席宴请酬酢,谓之“贺房”,宴席上杯盘汤匙酒杯碰击愈响愈大声越好。大户人家也演戏酬神,亲友来此祝贺,主人引亲友参观新居各种设施,然后观看戏曲演出,当晚设宴招待亲友,宾主尽欢。正所谓一敬神二敬人,人神同乐,其乐融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