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难倒数学老师的数学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2:49 体裁作文
难倒数学老师的数学题体裁作文

篇一:难倒教师的一年级数学题

难倒教师的一年级数学题

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题,家长做了半天做不出来,只好求助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没想到几个大学生围在一起研究了半天也没能做出来答案。“连大学生都不会做的题怎么可以出给一年级的小孩子呢,现在学校都在给小学生减负,但这种类型的题实在是不科学,让孩子苦思冥想还做不出,简直是增加孩子的负担。”黄阿姨说。

一年级数学题难住大学生

黄阿姨的孙子在滨湖区某小学读一年级,昨天下午放学回家,孙子便拿出《小学生数学报》开始做起练习题。“刚做第一道他就说费了很长时间,也做不出来,我先让他跳过这道题做别的,其他题目都做完以后,我检查了一下都做对了,我就开始帮他做起第一道来。”结果黄阿姨在草稿纸上写写算算了半小时,还是做不出来。随后,黄阿姨的老伴和上初中的孙女也花了很长时间帮着解题,还是没能做出来。“这道题也太难了吧,感觉像是奥数题,我就想着第二天去社居委找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问问”。第二天一早,黄阿姨到社居委求助,四五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围在一起研究了半天,最后的结论是:“这道题本身不成立。”

中学老师也解不出来

这道题目是这样的:

把10、20、30、40、50、60、70这7个数分别填入圆圈里,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相等,可以先确定中间的圆圈填几,再看剩下的6个数能不能分成和相等的3组。如:中间的圆圈填10,那么剩下的20、30、40、50、60和70,通过大小搭配可以得到:20+70=30+60=40+50=90。题目中举了中间圆圈分别填10、40和70的例子,都可以使得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相等,然后问:小朋友,请你也来算一算,中间的圆圈还可以填其他数吗?

记者将此题拿给5位中小学老师来做,结果没有一位老师可以做出来。金海里小学的邹老师用代数给出了解题思路:首先要确定中心圆圈内的数,设中心圆圈内的数是a,那么,3条线段上的总和是1+2+3+4+5+6+7+2a=28+2a,由于3条线段上的和相等,所以(28+2a)除以3应该没有余数。由于28?3=9……1,那么2a除以3应该余2,因此,a可以为1、4或7。当a=1时,(28+2×1)÷3-1=9,即每条线段上其他两数的和是9,以此类推,这样的填法只有3种,即中心圆圈的数字分别为:10、40和70,没有别的答案了。广丰中学教初二数学的陆老师也表示此题无解。

由此,这几位中小学老师一致认为是出题者将题目出错了。

“错题”时常有学生可跳过

记者注意到,出这道数学题的《小学生数学报》,是“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免检报纸、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表彰?全国百佳?、江苏省教育厅推荐的优秀少儿读物和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编校质量第一名”。

既然该报如此有权威性,应该不会出错题吧?崇安区教育局有关人员介绍说,应该是题目出错了,“不要以为所有出题的人都是专家,他们经常也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就连高考试

卷偶尔也会出错呢,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和家长研究半天都无法做出时,可考虑放弃。”“小学生本来应该减负,轻松快乐地学习,遇到这样的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这样的题真不适合小孩子。”黄阿姨说。

篇二:12道变态的小学数学题;据说难倒一万人

1.会做的话很简单,没找到关键的嘛就...据说有研究生也没做出哦

2.据说这题适合孩子的思路,所以先确认你看懂了这题,然后再做

3.这个题目考的是观察力,我只能提示这么多了

4.连题目都没看懂的请举手!我第一个!

5.这题目比想象的要难

6.似乎...有点晕...我去躺一会儿...

7.感觉不难,试试吧!

8.哪个混蛋出的题...

9.这个...到底会怎么救呢?

10.小林没哭,我哭了

11.注意,图中的这个并不是正确答案

12.老师你给我出来!

篇三:小学奇葩数学题难倒北大清华研究生(图)

小学奇葩数学题难倒北大清华研究生(图)

2013年07月30日13:57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我有话说(27人参与)

学神题 赵晔娇 摄

中新网杭州7月30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肖娜)近年来,每每暑假季,网络都会曝出各种“诡异”的暑假作业。日前,微博上一道小学数学神题引发关注,该题目不仅放倒众网友,就连很多北大、清华[微博]的研究生们都纷纷败下阵来。

记者在该微博上看到,这道奇葩数学题是:“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一组拟声词):

1.叮叮叮,叮叮叮_____________;2.啊,啊,啊,啊_____________;3.呜呜呜,呜呜呜_____________;4.喵喵,喵喵,喵喵_____________。”

众网友看题后纷纷表示,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入手。有网友表示,连题目都看不懂,真为自己的智商着急。也有网友吐槽称,如此神题,估计连研究生也未必能做出来。 30日,记者联系到北大、清华等数名高校研究生,一同研究这道小学神题。

清华大学[微博]计算机系的毕业生何升云(化名)对着这道题目愣了半天,抬起头告诉记者,“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题目,叮叮叮和呜呜呜有什么区别。”

“也可能‘叮叮叮’和‘呜呜呜’根本就没有区别,是大人的思维,想得太多。”何升云如是说。

数小时之后,何升云仍未找出该题目的正确答案,自称败下阵来。

北大数学系研究生沈谦(化名)表示,看不出这道题的出题意图,题目可以有多种不确定的理解方式,只能当做是出题人不负责任的一时兴起吧。

据媒体报道称,华中科技大学[微博]附属小学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解析了此题的答案,分别是3×2;1×4;3×2;2×3。这位老师说,小学生和成人的思维是不同的,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受过类似的教育,如果把此题中的拟声词换成水果或者其他实物,以图示人,估计绝大多数能找出规律。

近年来,每每暑假季,网络都会曝出各科目、各类型看似“诡异”的小学作业。

然而,小学作业题目屡出刁钻怪题,这是新世纪、新时代下,教育方式及内容的改变吗?这样的“创新”教育,是否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对此,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傅素芬告诉记者,其实不仅仅是小学的寒暑假作业出现这种情况,就连近几年的高考[微博]题目,有时也出现很多偏题、怪题。

傅素芬表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近几年来,各年级、阶段的老师们出题的普遍趋势偏向于怪题、创新题,基于这个教育大背景,一些小学老师或会选择从小培养锻炼孩子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创新题目的训练有利于打破其固定、或陈旧的思维模式,受训练的孩子们思维灵活度会增加。”傅素芬表示,但是,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出题,倘若小学题目的出题方式一味追求新奇、一味增加题目难度,这和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就背道而驰了。

“小学阶段,难度过大的题目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严重的甚至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会被抑制。”傅素芬如是说。(完)

篇四:小学奥数题难倒成年人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难倒数学老师的数学题)

小学奥数题难倒成年人

是拓展思维?还是折腾孩子?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昨日,武汉市第二届“走进数学王国”(以下简称“走数”)电视邀请赛决赛落幕。一些小学数学老师拿到试卷后感叹,“对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题目确实有点难!”

那么,试题到底是拓展思维,还是折腾孩子?对数学竞赛来说,难度“适中”该是什么标准?这在家长中引来广泛讨论。

小学试题难倒众多网友

“今天是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这个月所有星期六的日期数的总和是66,明年12月份所有星期六的日期数的总和是多少?”这是武汉市“走数”电视邀请赛中的一道试题。

昨日,在金报教育QQ群上,一位家长把这道试题发到网上,结果众多网友表示,“小学奥数题太难了”。一位网友夸张地连发了几张“撞墙”的图片,她说自己看了比赛试题,发现一题也不会做。

女孩一出考场就哭了:好难

昨日,记者在东方红小学考点看到,一名女孩刚走出考场就哭了。因为她有几道题都不会做。站在一旁的母亲邓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参加奥数培优,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邓女士说,她自己也非常沮丧,从女儿在外培优起,她就一直陪读。“在女儿的培养上,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中学知识为何下放到小学考

“为什么明明初高中才学的知识,偏偏要提早到小学来学?”昨日,一位网友说,她一看到自己孩子愁眉苦脸、冥思苦想地做题,心里就不是滋味。 “?走数?的一些题目,要运用初中知识才能解答,若用小学知识,肯定很难答出来。”昨日,汉口一所小学数学老师介绍,如解答题第6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D=15厘米,CD=20厘米。图中涂色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道题若运用中学的勾股定理,就很容易解答。单纯用小学数学知识来解,孩子们很难算出来。”她表示,用这些题目去为难小学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其实,多数孩子并不适合学奥数,这一点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别抹杀珍贵的学习兴趣。”

面对奥数 家长意见不一

小学奥数题又难又偏,有的家长感慨这是折磨孩子。但是,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大人们大可不必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评判小学题。

“现在的小孩敢想,思维也很灵活,有些甚至是大人们难以想像的。”采访

中,崇仁路小学一位家长认为,让孩子练一练奥数,也许对拓展思维有好处,没必要因为题难,就因噎废食,让小孩放弃做这些题目,“关键是要考虑孩子的思考过程,以及如何去引导他们思考。”

“关于小学奥数题难易的是非,还是交给孩子们自己判定较好。”武汉市一所数学培优学校的老师说,学生参加奥赛之后,对数学有兴趣,学习有效果,家长的反对意见也就只能“仅供参考”;反之,小孩子们做过题之后,总是一头雾水,那么这些题目就确实要改正,或者让孩子退出奥数学习。 (本报记者郭会桥)

篇五:难倒博士妈妈的一年级数学题是什么鬼

难倒博士妈妈的一年级数学题是什么鬼?

今年有首流行的广告歌——一二三四五六七,做个小孩不容易。有人问了,做小孩吃喝玩乐有啥不容易?您还别说,一套数学题就能把小朋友“虐”哭。据中新网报道,日前一位妈妈在朋友圈吐槽,一年级孩子的数学练习题竟然把她难倒了,而她是一位医学博士,平时还带研究生呢!我们不禁要问,能难倒博士妈妈的数学题到底是什么鬼?要来何用?能给孩子什么帮助?

事实上,中小学题目过难过偏的现象屡遭诟病。不久前就曾曝出中学生试题难倒研究生的新闻,如今这一幕则是又刷新了中小学试题难度的“纪录”。连续出现这种“非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不深深思考。究竟是研究生和博士们太蠢笨呢,还是中小学的试题设置悖离了教育的本质和初衷?试题越来越难,越来越偏,究竟是代表了教育的进步呢,还是说明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在某些方面有些“跑偏”,走进了一个错误的岔路和死胡同?

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难倒孩子和家长吗?难道不应该是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吗?难道不应该是把让他们学会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主要任务吗?过难过偏的题目会起到什么效果?听听孩子的哭诉——数学不好,不想上学!如此难题已然导致了小孩的“厌学情绪”,难道教育者们不该反思吗?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孩子的兴趣都搞没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焉知此举不是扼杀了一个本有此方面天赋的孩子?

更可笑的是,就如这位博士妈妈所吐槽的,这些难题还被命名为“聪明题”。何意?难道是在暗示学生们,只有做出这些题的孩子才“聪明”?类似的还有此前同类新闻中曝光的“拔高题”、“奥林匹克题”、“附加题”等等,不管名目有什么变化,归根结底都难免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分了三六九等。做不出题来的孩子学习信心难免被极大伤害,久而久之,积重难返,孩子可能就更不爱学习了,形成了“恶性循环”。

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必须慎之又慎的系统工程。面对中小学试题中存在的乱项,教育管理部门理应尽早介入了。各地各学校进行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教学没问题,但千万不要再拿难题偏题来凸显自己的“水平”。命题工作必须要在合理科学严谨的教学大纲范畴内,出发点要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为主,而不是巧立名目通过难题偏题来“掐尖”。 希望今后我们能够不再看到中小学试题难哭博士硕士的奇葩新闻曝出。难堪了家长还是小事,关键是难堪了孩子,难堪了中小学教育,这是我们不能够接受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