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第一朵紫荆指的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18:56 作文素材
第一朵紫荆指的是作文素材

篇一: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ǔn shī xiàng zhēng h?ng wěi tíng tái xiāo huǐ qīin lǜe guī bǎo

( ) ( ) ( ) ( ) ( ) ( ) ( ) Tiào wàng zhuì lu? qí qū shī tǐ ch?u han báo zi dà hǒu rì k?u (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宏( ) 惶( ) 烬( ) 庙( ) 腔( ) 雹( ) 洪( ) 皇( ) 尽( ) 邮( ) 控( ) 抱( )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

同仇( )( )砥柱 力挽( ) ( )图治 披荆( ) 众志( )再接( ) ( )壮志 ( )凛然 前( )后( ) ( )的一课 ( )的话 ( )的情景 ( )的教师 ( )的心 ( )的围墙 颤抖的( ) 刹那的( ) 崭新的( )轻轻地(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惊动天地,形容声音很大。( )2、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

3、仰着头,挺着胸,显出无所畏惧的样子。( )

4、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5、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好不犹豫。( )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昔日的中国曾经蒙受过耻辱,( )我们不可否认今日中国的强大。

2、圆明园( )建筑宏伟,( )还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

3、( )我们忘记了屈辱的历史,噩梦( )会重演。

4、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 ),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有多么顽强的意志。(改为感叹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3、中华儿女怎么会不盼望祖国统一呢?(改为陈述句)4、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改为反问句)

5、香港回到怀抱。(扩句)6、战士们打退了疯狂进攻的敌人。(改为“把”字句)

7、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缩句)8、有如此英勇的战士,我们的革命怎会不成功呢?(改为肯定句)

七、修改病句。

1、多读好书,可以提高和丰富我们的知识。

2、邻居家的明明,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

3、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园。

4、最后一天的游览是最有趣的的一天。八、按提示填空。

1、《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按照、痛击敌人、 、 、跳下悬崖五部分内容。

2、“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这里的“长城”代表 “黄皮肤”代表 。“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这里的“紫荆”是指 ,“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暗示香港回归后

九、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片段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 ),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 )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的声音!这声音( ),( )!

1、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英雄气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3、“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的声音!这声音( ),( )!”这声音指的是,充分体现出五壮士 赞扬了中国人民 。

十、课外阅读。

老鼠买鱼

一天,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听不明白,却狠狠地

敲起竹杠来。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这时 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 头儿 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 老鼠头领说 笨蛋 咱们( )不愁吃 ( )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 猫爱吃鱼 咱们送些鱼 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 哈哈 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 )老鼠把鱼买完了,( )街上没有鱼卖。猫只好自认晦()气,运气不好。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 )赚了钱,( )上了老鼠的当。”

1. 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序号)

(1)费:a 费用 b花费 c复杂,不容易

费事( ) 破费 ( ) 费工夫( )

(2)头: a 人身器官的一部分 b物品多余部分 c头目 d第一 e量词 一头羊( ) 头领( ) 梳头( ) 铅笔头( )

2.找出短文中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3.在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进短文的括号里。

因为 所以 虽然 却 虽然 但是

5.阅读短文填空

(1)鱼行老板开始听了老鼠的话 _________,于是就 “敲竹杠”文中指 _________;后来鱼行老板猛然醒悟,明白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这句话中“敌”指_________ ;“友”指_________ 。“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这句话中的“”敌指 _________;“友”指_________ 。

(3)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4)因为 _________,所以该市老鼠成灾。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1)老鼠买鱼送给猫。

(2)老鼠成灾,给社会造成危害。

(3)老鼠给猫送鱼,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丑陋现象。

(4)反映鱼行老板开始不明白,后来猛然醒悟。

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

学校:姓名:

班级:

书写注意:

1、 保持书面整洁,字迹端正,如有违反罚抄一份

2、 保管好个人的试题,丢弃者原样抄写一份

3、 写完好用红笔校对

4、 有错误的地方认真订正,要求全部理解会写

5、 每天至少读3次,读完家长签字

课内阅读:

一、《窃读记》

1、本文的中心句是: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

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圈出表示作者动作的词语,并说

说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3、作者在窃读中因什么而“快乐”?“惧怕”的又是什么?

4、文章中有很多( )描写,摘抄两句能体现作者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

5、用“不得不”造句

6、你是怎么理解“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

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小苗指的是( ),大树指的是( ),

季羡林认为21世纪的青年应该三贯通,其中包括( )( )、、( )。

三、《走遍天下书为侣》

1、判断句式

①、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 ( )

②、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 )

③、你早上吃了什么? ( )

2、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3、作者为什么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

4、作者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他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四、《古诗词三首》

1、《泊船瓜州》是( )抒情,其中( )这句表达

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句话中的“( )”字用得特别好,王安石曾经用过

“( )”等字,都觉得不好,最后用这个字是因为这个字

( )。

2、翻译《泊船瓜州》

3、《秋思》是一篇( )抒情的诗,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见秋风起意,打算写

信给家人的事。诗中( )这句表达了诗人

对家乡亲人的浓厚感情。

4、翻译《秋思》

5、《长相思》是一首( )其中,“长相思”属于( )牌名,我还知道( )

和( )。它是( )抒情,写出作者心在( )身在

( )的深深无奈和思乡之情。“山一程,水一程”可以用( )

来表示,说明( );“风一更,雪一更”可以用

( )表示,说明( )。

6、翻译《长相思》

7、解释三首诗中字词的意思

间:( ) 数重山:( ) 绿:( ) 还:( )

欲作:( ) 意万重:( ) 复恐:( ) 开封:( )

那畔:( ) 榆关:( ) 聒:( )

8、《梅花魂》的“魂”字表示( ),课文中外祖父三次落泪,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这三次落泪说明了外祖父( )。

所以,在外祖父心目中,梅花还代表了( )。临走前外祖父送我梅花图

是为了( )。

9、《梅花魂》中表示梅花秉性的句子是:

( ),表示中国人气节

的句子是:( )。

我知道,文中为什么用“她”来表示梅花,而不用“它”?

( )。

除了这篇文章以外,我还知道宋代王安石曾经写过一篇《梅花》:

10、《桂花雨》中,作者说杭州的桂花才是香飘十里,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

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1、连线

拟人 假设 打比方 比喻 列数字 举例子 排比 作比较 分类别 夸张

修辞方法 说明方法

12、填上正确的说明方法

①、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

就是鲸。 ( )

②、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

③、鲸的种类很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

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 )

④、长须鲸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

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 )

⑤、如果听到什么声音,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 )

⑥、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

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

⑦、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

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 )

⑧、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

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 )

⑨、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

剩下12分贝了。 ( )

⑩、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

处理。 ( )

?、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

可以采用,存放重要的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 )

?、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 )

13、判断正误

①、须鲸只吃虾和小鱼。 ( )

②、松鼠的窝肯定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 ( )

③、鲸有时几头聚在一起。 ( )

④、临街的窗子装上“吃音玻璃”,就能完全隔绝噪音了。( )

⑤、《鲸》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布封。( )

⑥、鲸是生活在海里,它却不是鱼,是哺乳动物。( )

⑦、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

⑧、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⑨、可以用牙齿来区分齿鲸和须鲸。 ( )

⑩、鲸隔一定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 )

14、《鲸》是一篇( ),全文通过( )、( )、( )和生活习性四方面来介绍鲸。其中生活习性又展开( )、( )、( )、( )四方面来写。

15、鲸是( )动物,从( ),( )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区分须鲸和齿鲸的办法:

须鲸:

齿鲸:

16、“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这句话里的“主要”一词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17、《新型玻璃》中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 )、( )、( )、( )。

18、“新型”的意思是( ),文章2-4段中有两句承上启下的句子: ①: ②: 还有一句直接引入的句子:

①:

19、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我们将会面对( )的阳光,始终是( )的天空,也不会再出现( )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所以,灰尘不止会给人带来害处还可以带来好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任何事物都有( );比如( )。

20、《松鼠》的作者是( )国作家( ),他用了很多( )的说明方法来表现松鼠的( )和( )。

21、《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2、“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 );而父亲却坚持要这么做是因为:( )。

23、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 )→( )→( )→( )

24、“我却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里的“鱼”加引号是因为这不是指真正的鱼,而是指( ),它可能是生活中的

( )。

25、《落花生》的作者是( ),原名( ),取这个笔名是为了( )的人。课文按( )顺序写了( )、( )、( )。其中( )是详写,它还可以分为两部分:( )、( )。

26、《落花生》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让我知道要( )。父亲说,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好看:( ),有用:( )。

27、父亲希望“我”学习花生那种( )的精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

28、《珍珠鸟》告诉我们:( )。

29、宋朝有个叫( )的县令,从小吏顺手拿一枚铜钱得出一个“水滴石穿”的道理,原先是指:( ),现在用来比喻:( )。

30、《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父亲了不起的地方是:( );儿子了不起的地方是:( )。

3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是什么描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3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是什么描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33、文中这句话出现了三次:( ),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

3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我”面对父亲和母亲有两个极端的断言却感到幸运,因为母亲赞美我,是为了( );父亲批评我,是为了( )。使“我”在日后的生活中,不会过分( )也不会过分( ),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因为“( )”。

35、《学会看病》中的“疾病”不止是指生病,还指:( );“路线图”不仅是指家里到医院看病的流程,还指( )。

36、《圆明园的毁灭》中,作者通过宏伟的( ),珍贵的( )来体现圆明园的辉煌。课题是毁灭,为什么却用这么大的篇幅写辉煌?

37、圆明园的损失不止是宏伟的( )和珍贵的( ),更多的是历史文化的损失,而这些损失是( ),所以,文章中才说这些损失是( )。

38、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是怎么做的?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1) (2) (3)

39、从哪些词语中看出英法联军的贪婪。( )

40、文中有一句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41、《狼牙山五壮士》是按( )顺序写的,请根据叙述顺序填空。

( )→( )→( )→( )→( )

篇三:24课语文

24课最后一分钟

导入:1997年,雄壮的国歌声响彻香港大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那一刻,中国人民激情澎湃,那一刻经历了百年风雨的香港绽开了她灿烂的笑容。

一、看到以上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香港回归最后一分钟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心人

过渡语:是啊,所有的屈辱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积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欢欣鼓舞,来,让我们尽情释放这份激情吧。请拿起书本读读这首诗歌,读准生字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二、初读全诗,悟情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想一想: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三、结合资料,汇报:你学会了那些生字,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1.生字学习

叩 kou 叩问 刹cha 刹那 硝 xiao 硝烟 髓 sui 骨髓 铸zhu铸造

2.词语理解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

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朗读时语气要亲切,舒缓,齐读

出示诗句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4、 “午夜是什么意思?”

(午夜就是夜里十二点。)

5、在这里,‘午夜’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预示正式结束英国的殖民管治,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6、 “叩问”是什么意思?

(真诚热切地询问。体会出人们对香港回归的关注。)

7、你从这一节中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

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

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8、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让人激动的,期盼的一分钟。

9、带着激动、兴奋、期待的心情朗读第一小节。

过渡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意味着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意味着香港有了自主的土地和天空。可这一刻让中华儿女足足等了150多年。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多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大家看看香港的历史吧。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当时的香港回归时的情景

.朗读时要语气要高昂,指名读,齐读

出示诗句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 香港, 我们的心!

10、在最后一分钟里,作者看到了什么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

此刻万众欢腾,激动无比,喜极而泣)

11、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让人们激动,兴奋的最后一分钟。

12、这种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情感,作者是通过哪些镜头来表现的。

(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 过渡语:香港的割让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耻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土地,通过不断努力,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与诗人李小雨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吧。

13.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呢?我们来看一下:(展示图片)

虎门硝烟是指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等人销禁鸦片的事件。

道光年间,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国民体质下降,道光皇帝听取林则徐等大臣的进谏,支持“禁烟运动”, 于1838年11月15日,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次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收缴大量鸦片,1838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 众销毁总重量1188127公斤的鸦片,历时23天。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自此以后,香港就成为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和商业基地。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朗读时语气要沉重,指名读,齐读

出示诗句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13.在最后一分钟,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14.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过渡语: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凌晨迎来了崭新的日出。

出示诗句,齐读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5.“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暗示什么?(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紫荆”指香港;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16、 第四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22、香港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回归祖国怀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齐读诗歌。 让我们看看香港的未来(展示图片)

三、读中升华,抒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如果你亲眼目睹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

3、如今,香港回归12周年了,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长足发展。现在你想说什么?(祝愿香港繁荣昌盛,稳定发展。)

总结: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香港回归后, 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

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作业:

篇四:五上语文课内阅读复习单元七

单元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二十一课 圆明园的毁灭

1、本文是从圆明园和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

2、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

写昔日的辉煌?

3、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因为它不仅

有民族建筑风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根据古代诗人

诗情画意建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圆明园是“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因为它收藏有上自先秦时代的

___________,下至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代

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是全文起着

_____________的作用。另外,我还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

5、课外拓展: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重现它昔日的辉煌;有人主不

修复,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你的看法怎样?

第二十二课 狼牙山五壮士 作者:

1、根据课文内容,我可以把它用五个标题简单概

括:、

士的名字,分别是、、

2、学完课文,五壮士说的最让你难忘的一句话:

最让你刻骨铭心的一个镜头:

3、文中“石头像雹子一样”可以看出

,也表现出了五壮士

第二十三课 难忘的一课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

在同学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

改为反问句:

2、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 同时,这句话也是全文的,表达了作者

3、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把它改为陈述句: 第二十四颗 最后一分钟 作者:

1、“最后一分钟”指的是。我知道香港回归的时间是 香港的区花是。而澳门的回归时间是,澳门的区花是。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第一朵紫荆指的是)

2、课文第三小节中出现的“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 。第四小节中出现的“第一朵紫荆”其实指的是。

我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提问:

解决:

篇五:最后一分钟教案

最后一分钟

(1)孩子们,你们为这节课准备好了吗?好,那么就拿出你们热情来,让我们一起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先欣赏下面这首歌曲,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2)播放歌曲《东方之珠》,你们知道这里的“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吗?(香港),是的。那香港是哪一年哪一天回归祖国怀抱的呢?(1997年7月1日)。好,同学们的课下预习真充分。

一、谈话导入,激情读诗

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都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一个半世纪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

二、香港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入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三、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不认识的字互相交流。

四、指名朗读,读出感情(好,读的不错。)

五、分析诗歌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1)、来临时(2、3)和来临后(4)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小节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

六、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感受仪式前的激动:

⑴ 指名读第1小节。

⑵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⑶ “叩问”是真诚热切的询问。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轻轻地读最后一句。

(“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香港,你想自己的家吗?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离开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啊,人们都很关心香港,都很想念香港。)

⑷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激动无比。)

⑸ 读出激动无比的情感,齐读第一小节。

2、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⑴ 下面自主学习第2、3节,小组讨论:

想一想: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香港的土地和天空,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作者不仅想到了这些,还想到了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2)“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三个条约都是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面对无耻的侵略者的行径,看看我们的国人是如何做的?

(3) 播放电影“虎门硝烟”的片段,了解面对侵略者的无耻行径,有骨气的中国人的奋力抗争。

我们的族人并没有屈服,而是勇敢的站起来与其奋力抗争!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流下的是什么泪水?

(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人们为此流下了激动、自豪和喜悦的泪水。)

板书:

激动、自豪、喜悦。

3、读中感悟仪式后的畅想:

⑴ 好,请同学们齐读第4小节,体会作者对香港有着怎样的愿望?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

“第一朵紫荆”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一朵紫荆指对香港的美好祝愿。香港将结束“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表达了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板书:

美好祝愿。

七、读中升华,以悟促写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课件播放:

(香港回归的录像片段,感受令人振奋的一刻,面对流浪百年的游子,你最想说什么呢?) (香港,你历尽沧桑,今天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快来吧,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正期盼着你;快来吧,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在等候你;快来吧,我们将共同起航,迎接崭新的世纪!)

3、总结。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已作为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它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中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让我们祝愿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板书设计】

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自豪 美好祝愿 喜悦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