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家王瑶作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2:24:24 字数作文
篇一:报道摄影
报道摄影--------20世纪人类最有趣的摄影成果
一
报道摄影被称为是20世纪人类最有趣的摄影成果。
我在职业上的幸运就是因为我刚大学毕业就得到一个符合我的天性的工作----------我是一名报道摄影的编辑;
我从来没有厌倦过自己的工作,就是因为报道摄影让我远离喧嚣也让我兴致勃勃,让我目光如炬也让我平易勇敢,让我动若脱兔静如处子,让我与任何一个人群都能够深刻交往也让我的生活永远与众不同;
我热爱和忠诚于我的职业是因为报道摄影的无限宽容-----------罗伯特.卡帕用上万张照片完成了数场战争的报道,W.尤金.史密斯所拍摄的《西班牙村庄》、《乡村医生》用图片讲述的故事百听不厌;你可以为一个题材用尽你一生的精力才情-----“拍摄有分量有深度的作品:不妨锁定一个主题,用一辈子时间去拍摄!” (山姆。亚当(SANM ABELL),你也可以试试对猛然触动的你的人和事当下留影、、、、、、
报道摄影可以拍摄一个地方也可以拍摄一个人,可以记录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可以怀抱使命,用自己尖锐的拍摄影响国家律法的制定;没人阻挡你跋山涉水去那遥远的地方记录其他民族变迁和种族消失;每天在自己眼皮底下朴素细致拍摄妙趣真情、世道人心的摄影家也一样令人尊重;报道摄影可以是千张以上、大厚书一本;也可以就是五、六张占据都市报纸的一角,只要你的记录是 “真实的人在真实的时刻做真实的事情”。 美国《生活》杂志在1936年10月创刊时提出这样的宗旨:“观察生活,观察事件,目击伟大的事件,注视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观察新奇事物,机器、行动,丛林和月亮上的影子,观察男人的工作,他们的绘画,高层建筑,和他们的创造,观察视窗里之外的世界,和隐藏在隔壁和房间里的事物,危险而不可接近的事物,记录男人爱的女人和他们的孩子,观察并从中得到乐趣,体验并得到教益。”
从事图片编辑工作20年来,我不断地重温这段话,我坚信一百年之后报道摄影的题材也不过如此。但是它看上去那么简单而又那么难以做到。
二
1896年至1930年,美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 . 科蒂斯一直在做一件事------他把家搬到了印第安人的部落,与土著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跟踪调查,每天都在用最老式的相机记录印第安人的生活景像。35年下来,爱德华再没有离开那里,留下了数万张底片。如今,这些照片已成为难得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挡案。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最早的报道摄影了。
自相机术发明以来,一群具有特殊素质和品格的人,在日常的或遥远的、开放的或封闭的、寒冷的或炎热的、平静的或危险的、冷冷清清的、无人问津的地方用相机为人间一切苦乐做证。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某个现象或存在,他们用照片表达着深刻观察与思考。优秀的报道摄影通过纪录客观现实演变的过程,成为一部部人类的精神史和心灵史,成为历久弥新的文献,它的作用是让将来的人看到今天人们的生存经历、行为以及情绪。
报道摄影区别于新闻照片、更不是艺术创造,摄影者要深入实地,与自己将要拍摄的人群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记录他们的生活细节。报道摄影是用几张、几十张甚至几百张照片以及一篇完整的文字围绕一个主题所作的完整的报道。照片根据一个主题组织起来,以便更
深刻更充分更完美更强烈地表述这个观点。图片之间要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围绕着主题展开,构成事件进程或突出事物本质。这个工作劳心劳力,令执著的摄影者为此耗尽一生心血。
什么是报道摄影?“图片故事”、“专题摄影”、“人文地理摄影”都曾经是报道摄影的代名词。摄影人常常在这些词上纠缠不清。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对报道摄影做了这样的界定:
“报道摄影的范围很广,包括新闻,战争,特定和纪实摄影。”
“报道摄影的本质应当是用照片去构成故事——文字应当追随由照片构成的发展线索,而不是相反。”
“报道摄影的实质就是真实地,形象地,令人信服地去描述一个故事。”
“报道摄影更侧重于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比如一场地震来临,新闻记者只需以最快速度拍摄到地震本身,而报道摄影者则在地震发生之后追究地震形成原因、地震对一个地区甚至周边地区造成的持续影响加上对专家的深入访谈;
关于钻石,新闻记者只需拍摄模特戴在颈脖上的美丽亮相,报道摄影者则需要到最偏僻和艰苦的地方找寻钻石的源头,矿在什么地方、哪些劳动者用什么样的方式开采、又是哪些劳动者制作钻石,这个过程要历经多少艰难直到带到美人颈脖上的那一瞬。
三
有没有标准的报道摄影语言?一直有人试图寻找标准的报道摄影语言,而我宁愿持这样的观点:至今为止,报道摄影没有标准的、整齐划一的语言。而且我相信永远不会有。如果模式化的东西阻碍我们的观看,阻止我们获取最有价值的影象,那再标准又有什么用? 美国《生活》杂志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使图片故事具有视觉多样性,曾经要求摄影者使用这样的图片类型拍摄-----------开场全景、中景、特写、肖像、交流、特征、顺序、结论。。
实际上,到了现场,把技术和方法烂熟于心的摄影者更重要的是用心发现、感受并进行拍摄。和摄影教条比起来,真实的感情和诚实的劳动比摄影技术重要!甚至可以这样肯定:当开始进行拍摄时,如果能摒弃所有预置的想法,那就算得上很好的开端了。
达到技术的最高境界进而抛弃技术,找到原则进而远离原则,才能让我们的报道更加自然和放松。报道摄影师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摄影语言以后,真诚地用心拍摄,并且对每一个题材付出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有接近好的报道摄影的可能。
我自己在报道中常常让摄影技术和所谓摄影原则退回到工具的位置,从而检验我和我的合作者在报道中投入的情感多少-------对工作的情感,对自然的情感,对人类的情感。拥有诚恳的报道精神比拥有精良的报道手段重要得多。
在报道现场,我永远在提醒自己,我们的报道不要背离三个基本元素: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性的。
“摄影没有法则,不是运动、不必为着什么使命,不管如何达到目的地,结果才是‘该重视的’。”( 英国摄影家比尔·布兰德)
四
庄学本的藏地摄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摄影师最早也是最经典的报道摄影的范本。直到70年后,人们发现了庄学本的视觉挡案,并认定他是中国摄影史上伟大的纪实主义先驱,
人文摄影大师。庄学本用十年时间在川康边地流连忘返,他的报道由图象与文字共同完成。他每到一地都有系统深入的调查,对群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成果有全面的了解。《西康彝族调查报告》历时九个月完成,是一本考察学著作。庄调查了60多户人家的几百人,从经济、教育、交通、自然资源、地貌、民族、宗教、婚丧习俗、民间艺术、劳作方式、农作物独特的社会结构等都一一进行了介绍。调查结束时,庄先生已经几个月不知道盐味,全身都爬满虱子。庄学本的藏地影象值得现在的摄影者一次次致敬并从中看到源泉。70年乃至更长久的时间,庄学本5000幅质地庄严的藏地照片会永远成为民族影象志中的孤本。 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摄影格局改变,划分逐渐清晰,很多记实摄影者发现可以用报道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拍摄和思考。他们在混乱中寻找秩序、在人云亦云中坚持独立的思想和精神。他们的报道虽远未达到完美境界但已经有了一种动人的力量--------
在新华社,从事对外报道的编辑记者20年来向国外发出几千个报道的专题:《朝拜那木错》、《最后的盐队》、《叠罗汉》、《在零下五十度的的日子里人是如何生存的》、《在百年老屋中过丰衣足食的生活》、《远离死亡线-----不再是藏北冬天的神话》,在这些稿件里我们可以看到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大面积跋涉;王苗率领陈一年、石宝秀、黄炎红等在香港《旅游》杂志上每个月都会完成长篇的人文报道引领读者的精神长征;朱宪民的《黄河》、解海龙的《希望工程》、侯登科的《麦客》、王征的《西海固》、陈锦的《茶馆》、李杰的《布拖记事》、路元敏的《上海》、杨延康的《宗教在乡村》、安哥的《变革的时代》、黑明的《陕北知青》、《100年的新窑子》、于全新的《贫困母亲》、王景春的《汪洋中的一条船》、《白血病》、《盲人》、王瑶的《911后的美国》、画儿的《里加咀》、曾璜的《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儿童》、居杨的《监狱故事》、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东北人家》、卢广的《环境污染系列》、胡杨的《上海人家》、张新民《都市村庄》、晋永权的《三峡》、深圳的四人摄影小组对当地麻风村长达数年的拍摄,河南记载乡村百姓生活方式的摄影群体、、、、、这些摄影者的报道摄影形式与内容大相径庭,但其规模与深度都构成了中国报道摄影的雏形。
还有很多的志愿者、野外科学工作者、正在做着田野作业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在他们工作的同时,为他们的研究行为、他们的研究对象、为某些种群客观演变的过程留下影象,也留下他们各有意义记录。
因为报道摄影的教育迟迟没有解决,摄影者无法大规模地看到国外杰出的报道摄影的范本,中国的报道摄影者或无师自通或摸着石头过河。加上缺乏重要的报道摄影编辑,使得中国目前的报道摄影存在很多问题--------
有很多的报道摄影只有摄影、没有报道,图文不成比例;
有的报道没有做足事先的准备------〈美国国家地理〉的一个专题,摄影者需要读40本---60本有关书籍;
有的报道摄影者不持有观点,找到了好的题材却因为没有掌握基本的原理而只是提供了一些观察资料;
更多的的报道因理解的肤浅而离本质太远,我们要说的事情也变得没有凭据; 摄影者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让人认识他们所报道的事物的历史与现状,尽管他们的足迹曾经千辛万苦地到达那些人烟罕至的地方、、、、、、、
在21世纪开端,可以下这样的判断:中国的报道摄影真正成为经典的还不多,真正为历史贡献影象记录文献的摄影者也不多。
作为一个报道摄影的编辑我会有这样的期待:每个摄影者都把自己看上去不起眼的印迹以图象记录的方式进入历史, “每一只萤火虫都发出自己的光亮”,报道摄影就会成为重要的视觉文化的储存,作为记忆而存在。
五
不是所有的摄影者都能做报道摄影家的,这种劳动实在需要具备某些特殊的素质与品格。最重要的素质和品格是特立独行----------独立思考、独立行动、长时间为一个题目所苦,不轻易放弃。
专业的报道摄影者常常一个人上路。他们神态安详、精神内守,具有沉静的智慧。他们远离奔流的人群,不追求形式、不制造效果,而是享受独立思考和个性化摄影带来的愉快。 他们身穿结实的粗布衣裤淹没在人群里,那衣服的颜色和土地的颜色没什么区别,衣服的朴素和内心的朴素很吻合。他们把小型的相机尽量隐藏起来,他们用平视的目光打量周围,先用一些时间观察,寻找采访和拍摄角度。甚至要用很长时间让周围的人对自己熟悉起来,熟悉到不再留意摄影者的出没。这时的摄影早已把侵犯变成了隐身、变成了融入。 报道摄影具有的深度决定了摄影者是一个智者,是一个隐士,是一个有深厚情感和深厚学识的人,是一个安静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摄影者;如果你可以做到不被那些短暂的、热闹的、虚幻的、表面的、名利的东西所诱惑;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一定的学术背景;如果你有能力用相机表达你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如果你想用影象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你不妨远离眼前喧嚣,去做一个报道摄影家。
篇二:王瑶:最具精神魅力的人文学者
王瑶:最具精神魅力的人文学者
温儒敏
今年5月7日是王瑶先生诞生100周年,北大中文系和现代文学研究会将举办纪念会。王瑶专于汉魏六朝文学和现代文学,有《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古文学史论》《鲁迅作品论集》等著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的创会会长,现代文学学科奠基人,当代最具精神魅力的人文学者。我本人从1978年起先后师从王瑶先生读硕士和博士,王先生是我的恩师。现从旧作《书香五院》中选摘一篇文字,纪念敬爱的王瑶先生。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王瑶先生。我们上研究生时王先生才65岁,比我现在的年龄大不了多少,但感觉他是“老先生”了,特别敬畏。对不太熟悉的人,先生是不爱主动搭话的。我第一次见王先生,由孙玉石老师引见,那天晚上,他用自行车载着我从北大西门进来,经过未名湖,绕来绕去到了镜春园76号。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烟丝香味,挺好闻的,满头银发的王先生就坐在沙发上,我有点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开场。王先生也只顾抽烟喝水,过了好久才三言两语问了问情况,说我3篇文章有两篇还可以,就那篇论《伤逝》的不好,专业知识不足,可能和多年不接触专业有关。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客套,但很真实。有学生后来回顾说见到王先生害怕,屁股只坐半个椅子。这可能是真的。我虽不致于如此,但也有被先生批评得下不来台的时候。记得有一回向先生请教关于三十年左翼文学的问题,我正在侃侃陈述自己的观点,他突然离开话题,“节外生枝”地问我《子夜》是写于哪一年?我一时语塞,支支吾吾说是三十年代初。先生非常严厉地说,象这样的基本史实是不可模糊的,因为直接关系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这很难堪,但
如同得了禅悟,懂得了文学史是史学的分支之一,材料的掌握和历史感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有些细节为何记忆那么深?可能因为从中获益了。 王先生其实不那么严厉,和他接触多了,就很放松,话题也活跃起来。那时几乎每十天半个月总到镜春园聆教,先生常常都是一个话题开始,接连转向其他多个话题,引经据典,天马行空,越说越投入,也越兴奋。他拿着烟斗不停地抽,连喘带咳,说话就是停不下来。先生不迂阔,有历经磨难的练达,谈学论道潇洒通脱,诙谐幽默,透露人生的智慧,有时却也能感到一丝寂寞。我总看到先生在读报,大概也是保持生活的敏感吧,辅导学生时也喜欢联系现实,议论时政,品藻人物。先生是有些魏晋风度的,把学问做活了,可以知人论世,连类许多社会现象,可贵的是那种犀利的批判眼光。先生的名言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其意是知识分子总要有独特的功能。这种入世的和批判的精神,对我们做人做学问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先生的指导表面上很随性自由,其实是讲究因材施教的。他很赞赏赵园的感悟力,却又有意提醒她训练思维与文章的组织;钱理群比较成型了,先生很放手,鼓励他做周作人、胡风等在当时还有些敏感的题目。我上研究生第一年想找到一个切入点,就注意到郁达夫。那时这些领域研究刚刚起步,一切都要从头摸起,我查阅大量资料,把郁达夫所有作品都找来看,居然编写了一本20多万字的《郁达夫年谱》。这在当时是第一部郁达夫年谱。我的第一篇比较正式的学术论文《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也发表于王瑶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二辑)。研究郁达夫这个作家,连带也就熟悉了许多现代文学的史实。王先生对我这种注重第一手材料、
注重文学史现象,以及以点带面的治学方式,是肯定的。当《郁达夫年谱》打算在香港出版时,王先生还亲自写了序言。
硕士论文写作那时很看重选题,因为这是一种综合训练,可能预示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我对郁达夫比较熟悉了,打算就写郁达夫,可是王先生不同意。他看了我的一些读书笔记,认为我应当选鲁迅为题目。我说鲁迅研究多了,很难进入。王先生就说,鲁迅研究比较重要,而且难的课题只要有一点推进,也就是成绩,总比老是做熟悉又容易的题目要锻炼人。后来我就选择了《鲁迅的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做毕业论文。这个选题的确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对我后来的发展有开启的作用。研究生几年,我还先后发表过过《试评<怀旧>》、《外国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等多篇论文,在当时也算是前沿性的探讨,都和王先生的指导有关。
1981年我留校任教,1984至1987年又继续从王瑶师读博士生。那是北大中文系第一届博士,全系只有我与陈平原两人。我先后当了王瑶先生两届入室弟子,被先生的烟丝香味熏了7年,真是人生的福气。1989年5月先生七十五岁寿辰,师友镜春园聚会祝寿,我曾写诗一首致贺:“吾师七五秩,著书百千章,俊迈有卓识,文史周万象,陶诗味多酌,鲁风更称扬,玉树发清华,惠秀溢四方,耆年尚怀国,拳拳赤子肠,镜园不寂寞,及门长相望,寸草春晖愿,吾师寿且康”。当时先生身体不错,兴致盎然的,万万想不到半年之后就突然过世了。
(选自《书香五院》,北大出版社出版)
篇三:摄影基础教案 文档
摄影教案(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摄影术的发明
1832--1837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即在铜板上镀上一层白银,放在碘溶液中,铜板上的银就变成了碘化银,然后 ,放在暗箱里曝光,再用加热的水银进行熏蒸影象便显现出来了。然后,用加热的食盐水将未曝光的碘化银洗去,影象便固定下来了。
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发明,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法,此发明不实行专利,各国可以自由使用。
1888年由美国柯达公司发明了用卤化银胶卷的便携式相机,1913年使用135胶卷的相机由德国发明。
在20-30年代,一架简单的相机为20-30个银圆,1银圆=130个铜板。
第二节 照相机
摄影其实是一种纪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相机。不能认识相机就不能进行拍摄,只有对手上的工具深入理解,灵活运用,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相机是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为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做不同程度的曝光。相机基本包括机身,镜头。机身内置快门,所谓快门(Shutter)是决定胶卷进行曝光(Expiosure)的时间,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使用者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来
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 ,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镜头是∶「由数片透明曲面玻璃等构成组合件通过光线折射,形成影像」,而效果「会比透镜更好」。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於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 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则负责光线的多少。镜头不单有对焦之调较功能(此稍後再提),更重要是「光圈」(Aperture)的调较,光圈之设定作用为设定f值,f值就是光线进入相机的数值。设定光圈的f值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相机之快门决定光线射在胶卷上的时间,便是一个曝光过程,亦即是一个拍摄过程。「摄影术中采用一个镜头,使被摄物体成像於感光材料(胶卷)上的一种不透光仪器」这个解释会使你更明白相机的原理吗?相机的组成「相机」在上文曾说包括了镜头及机身,这样去描述似乎简单一点。
相机构造∶
(1)一个不透光的盒子,这就是个照相机。这个不透光的盒子,使不要的光线不得进入其中。它又开了一个口,把所要的光线纳入其内。
(2)镜头∶用光学玻璃造成的镜头,把进入镜头的光线汇聚起来,在感光胶卷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比较复杂的镜头,是由三片或更多的光学玻璃组成的透镜叫做透镜单元。透镜单元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摄影镜头。
(3)胶卷∶是一种可把影像接受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把影像固定下来。
(4)取景器∶使摄影者能看到他所拍照片所包括的影物范围。最简单取景器不过是用金属线做成的一个框框, 有的取景器是一个观察的窗口,有的则是由包括反光镜和镜头在内的光学系统组成,如35mm SLR。
(5)对焦装置∶最简单相机没有对焦设备,在某一距离之外的景物都产生清晰的影像,例如3米以外。在那一距离之内的景物则不能聚焦,不能形成清晰影像。 我们建议你使用有对焦装置的相机,它能使你拍照时,在各种不同距离的景物都产取清晰的影像。
(6)快门:快门是一个机械装置,能控制纳入的光和投射到胶卷所经历的时间,你的相机上应该有一个能够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7)快门按钮:用来操纵快门的按钮。
(8)光圈∶这个装置控制到达胶卷的光线的多少,它用控制镜头光孔的大小来达到这一作用的。SLR多采用类似眼睛瞳孔的光圈是由许多极薄的叶片一片片搭接而成,在搭接叶片的中心形成一个圆形的光孔,在控制每一叶片时可使光孔变大变小,这样能控制通过镜头投向胶卷的光束的大小。这样形成的窗口叫做光圈,这种光孔大小的数值用光孔号码或f/值标注在镜头上。关於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面接著讨论。
(9)过片装置∶这是一个机械装置,用来转动相机内的胶卷,以便全部胶卷能在相机中一幅一幅地顺序曝光。 在有些相机中所用的
胶卷是散页片如4X5机,每拍摄一幅照片时只有一幅单页的底片曝光。这点以后我们还要再谈。
以下我们就介绍一下相机的基本类型。
110相机 现在最简单相机是叫110。它可以装进衣袋携带方便,随时可使用。这种相机也有各种不同光孔大小和对距离装置,它用110型的胶卷,其每张画幅的大小为13X17毫米。每卷胶卷预装在一个塑料的或金属片盒中,有些高级的110型相机装备了很考究的镜头和各种极精巧的机械装置,但大部份都是十分简单,形同玩具。连动测距相机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曝光时间和多种不同的光圈,并可向多种不同的景物对好距离。所用的镜头视设计而定,有些是可以拆换的。对距离的叫做测距器的装置。这是从Leica开始流行起来的。令惊奇的是∶早在1913年制成的Leica相机的样机,竟与新形的Leica M6颇为相似。
单镜反光机(35mm, APS, 120)这种照相机与上述连动测距器的相机颇为相似。它包括复杂的用镜头组和反光镜的光学系统,可以通过摄影镜头取景和对距离。35mm单镜反光机是当今最流行一种类型之一。用120胶卷的单镜头反光机,拍摄画幅为6x6cm、 6x4.5cm、6x7cm或6x9cm。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TLR) 这种照相机有两个镜头。上面一个镜头是为了取景和对距离用。一面一个镜头是为了拍摄照片。常用的胶卷为 120卷片,拍摄出的画面为6x6cm,目前已不太流行。
全自动便携相机(point and shoot) (35mm, APS) 使用135mm胶卷的全自动小型相机,一切自动化,用者只需对著画面,按钮,便可拍摄,一般叫「傻瓜机」,是目前最流行的相机。
取景式相机(View Camera) 一般用於专业摄影,这种相机用散页片,其尺寸为4X5、5X7或8X10英寸。这种照相机都是装在三脚架上使用的,十分不方便。
即影即有相机:最初是由宝丽来发展起来的,後来Kodak公司也制造供应,目前停产。这种照相机用特种胶片,拍摄後立即自动冲洗。在拍摄後从相机中拉出或自动弹出时已经是完成了的照片。 还有一种特殊的相机背,可以附装在某些相机上,如哈苏、碧浪之家等相机,装上这种机背後,也能拍摄即影即有照片。
你需要什么相机? 你的相机必须可以满足学习的需要。只要便於控制光圈大小、快门曝光时间和距离就行了。其他的选择可由你自己考虑了。因此,35mm SLR便摄相机、120机……一切均可用,但以35mm SLR较为方便,而35mm便携相机较为便宜、易用。 不要因为你的相机不是最贵的而担心。最重要的是你本人。我们所培养的是你本人,将要拍摄照片的是你。只有你的技术好了,你的照片才会好。关键是摄影者本人而不是照相机。 是的,以後你可以去买比较贵和比较复杂的设备。但现在不要那样做。首先下功夫学习技术,发挥你的风格, 以後用你亲手赚来的钱购买吸引你的硬件。而且只有到那时你才会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
篇四:评王瑶的《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评王瑶的《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摘 要】文学界对沈从文及其作品进行的评价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虽然是褒贬不一,但称赞声仍占主要部分。而进入三、四十年代之后,具有较大名气及其颇具影响力作家和评论作品开始将矛头对准了沈从文。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对沈从文的作品进行了抨击。本文正是因其没有保持客观公正而做出评论。
【关键词】王瑶;沈从文;批判;人性;原始落后
生活于戎马倥偬的年代,想保留自己独立的写作风格与立场,向来不是件易事,尤其是对文笔较好、在文学界颇有名气、作品有点分量的作家。对于这些人,你非得给自己定个立场,一旦立场站得有失水准或模糊不清,就会有持不同政见者,往往不针对作品而大论其阶级属性,对你进行围攻似的口诛笔伐。沈从文就属于这类作家,因而其作品在某段历史时期就遭受过无端的批判。文学界对沈从文及其作品进行的评价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虽然是褒贬不一,但称赞声仍占主要部分。而进入三、四十年代之后,某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和评论作品开始将矛头对准了沈从文。而沈从文的“存心放弃”他们更让主流文坛的作家们颜面荡然无存。
等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国新文学的学科体系形成之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1954年)、丁易的《中国新文学史略》(1955)、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稿》(1956)这三部学科奠基之作完成,沈从文都在其中以反面人物出现。本文将着重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对沈从文及其作品的评价入手展开分析和论述。
王瑶首先认可了沈从文是位高产量作家,最早写军人题材小说,但他认为这些军旅作品“多是以趣味为中心的日常琐屑,并未深刻地写出士兵生活的情形”。的确,沈从文的军旅小说多取自日常小事,少有大事件、大人物、大英雄。人物形象大多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的小人物。从憨厚愚笨的大兵,如《贵生》中的贵生,到狡猾奸诈的“聪明”大兵,再到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昨天还命令战士兵戎相见、短兵相接,今天却划清地盘签署盟约的战争幕后的真正指导者。这些作品中没有英雄,都是平凡人,有的还是具有原始未脱的鲁莽勇猛之气的形象,与“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举大义”的光辉形象相去甚远。
接着,王瑶说沈从文写“以湘西地方色彩为原始背景的原始味的民间生活和苗族生活的作品(如《龙朱》等)”,说他“有意籍这湘西黔边一代等陌生地方的神秘性来鼓吹一种原始性的野的力量;他老说自己是乡下人,原因也在此。但作者着重在故事的传奇性来完成一种文章风格,于是那故事便加入了许多悬想的野蛮性,而且也脱离了它的社会性质。”王瑶还举出《边城》中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作为增加这种野蛮性、荒诞与无耻的论据。
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回到这些作品本身之中。《龙朱》讲述的是湘西黔边南寨的一个外表和内心同样美丽的男子追求爱情的故
事。由于男主人公过于优秀且身份显贵,竟被人当作美神一样看待,因而没有女孩敢嫁给他——即使她们很想嫁!女人们总是以嫁给
“像龙朱那样的男子”为榜样,并经常把龙朱作为评价男人的至高标准。正因如此,女孩子们更不敢轻易接近龙朱,致使龙朱二十一岁(其他男子十五六岁便可享受情人之乐了!)仍然单身。孤独寂寞无辜的龙朱偶然从仆人嘴里得知有一女子“竟敢”冒犯他,敢扬言要和他对歌,这激起了他强大的好奇心,便假借仆人之口与女子通过与之对歌来传递心意,最终与这个出身也是高贵之家的女孩良缘敲定。
作者以清新的语调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别样故事。故事中人物、民族、风俗都被虚化出来,产生了一种令人神往的神秘色彩。文章对龙朱的美的描写恬淡精致,而主仆之间的对话、男女间的情歌对唱都显示出了机智幽默的特点。而其中被很多人所诟病的青年男女钻山洞等故事,却正是取材于当地的风俗。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某些地区,曾经流行着类似“野合”“走婚”,甚至是“抢婚”的习俗。按照当时的风俗,到了一定年龄,青年男女就可以寻觅心爱的伴侣,与之款款对歌,奔匿于荒山野岭、远丘僻洞,寻找男女的欢乐了。
再说《边城》,作者写这篇小说的原因可以参看沈先生写给其妻子张兆和女士的家信以及《边城题记》。从信中那些只能对挚爱之人才能说出的只言片语,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作者的款款深情。它是作者对故乡人情怀着悲天悯人的胸怀表达的一种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
沈从文的文学追求表现人性之美,这在《边城》中完美展现了出
来。他的语言像诗一样优美,意境塑造得如画卷一样唯美,人物的性情细腻,心灵像玉石一样纯洁。可以说,《边城》是用一种极为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写实的,作者虚化了现实的复杂与丑恶,用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渐渐稀释着潜伏其中的淡淡哀愁。
虽然沈从文不算个真正的读书人,但是因为他越在都市社会生活得越久,他就越发怀念故土带给他的心灵慰藉,就越发想展现当时当地的人性之美。而且他的人性是不分阶级的,虽然他热衷于写那些被别人冠以“无产阶级”的乡村小人物,但是从中展现的人性之美却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如《边城》里的翠翠和祖父二人,一个是热诚负责、忠厚老实、关爱孙女的船夫;一个是个天真活泼、心地善良的女孩,这和“三三”“萧萧”都是类似的形象,她们既有少女的羞怯,又有大自然赋予的灵动之美。面对祖父的不理解,翠翠充满懊恼;得知二佬也喜欢自己时,又暗自欢喜,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形象跃然纸上。当祖父死后,她终于明白傩送家里的事后,成熟了许多。她一面悲痛祖父的离世,悔恨各种误会的产生;另一方面则更坚定了对二佬的爱恋。尽管她对未来毫无所知,但是她仍然坚定地等待着。一颗坚定而纯洁的少女的心,在时间的流逝中永远跳动,并给读者留下永恒的美。
总之,沈从文生活的时代与自己的文风没有很好的契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作品存活的土壤,经常遭人诟病,被人迫害,本人也经历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但历史给了他一个公道,那些自诩反映阶级斗争、树立了无数英雄形象的“作家们”,早被历史的尘埃
掩埋。而沈从文的塑造的人性之美,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永恒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题记[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37-78.
[2]汪曾祺.又读边城[c].//赵园.沈从文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0:259-265.
[3]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节选[c].//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300-301.
[4]刘洪涛.前言[c].//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8.
[5]汪伟.读《边城》[c].//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
[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77-181.
[6]吴立昌.论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c].//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434-459.
[7]王晓明.“沉默无言”的暗影[c].//赵园.沈从文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137-141.
[8]吴俊.“乡下人”的情感[c].//赵园.沈从文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292-295.
篇五:广东省首届中小学师生摄影作品比赛获奖作品名单的通知
附件1:
广东省首届中小学师生摄影比赛评选结果
一等奖
教师组(10个)
中学组(10个)
小学组(10个)
少年宫组(2个)
二等奖
教师组(20个)
中学组(20个)
小学组(20个)
少年宫组(3个)
三等奖
教师组(30个)
中学组(30个)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