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善于发现人才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5:10:13 体裁作文
善于发现人才的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作文 逆境出人才

作文:逆境与成才

——导写

一、解题

所谓逆境,就是不顺利的环境或艰苦的环境。如病残、贫困、失恋、政治上受到打击和迫害,等等。逆境,可以是大自然的莫测风云,也可以是人际间的是非恩怨;可以是不痛不痒的歧视偏见,也可以是明目张胆的打击陷害;可以是飞来的横祸,也可以是人为的事端。逆境,可以是精神的空虚,也可以是物质的贫困;可以是心灵的阻隔,也可以是情感的破裂;可以是嫉妒带来的棒杀,也可以是被人拔高的捧杀;可以是莫名其妙的猜忌,也可以是缺乏沟通的误会。总之,逆境就是日子不大好过,路子不大好走,天空不大晴朗,脚下总有泥泞。所以,逆境常常可以把弱者的精神摧垮;把弱者的脊梁压弯,让弱者的头颅低下。当然,逆境往往也可以为强者提供意志的磨刀石,信念的冶炼炉,灵魂的再生地。

与逆境相反的是顺境,顺境,可以是宽松的大气派,也可以是如意的小环境;可以是一帆风顺,也可以是一路平安;可以是青云直上,也可以是事业有成。可以是会心的微笑,也可以是愉快的沟通;可以是上下左右的融洽默契,也可以是同学朋友的相互提携;可以是工作上的得心应手,也可以是事业上的蒸蒸日上。

逆境,不是绝境。逆境一方面给人增加焦虑、忧愁、痛苦,带来不幸;另一方面,逆境对强者又能磨炼意志,使自己在事业上有建树。顺境常常使智者找到最佳位置和最好的感觉,"百尽竿头更进一步",一个个台阶向上登攀。当然,顺境也会使愚人忘乎所以,得意忘形,不但不向前反而向后退,一直从峰顶滑向深渊。顺境不是一劳永逸,更不是一蹴而就或万事如意。

二、理据

1、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别林斯基说过:“逆境是最好的大学。”

4、逆境出人才。

5、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

6、 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7、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谚语

8、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贝多芬)

9、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

10、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11、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用患难来促成的。 (大仲马)

12、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13、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赫胥黎)

14、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才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15、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16、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高尔基)

17、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赶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18、常言道:“人无压力轻飘飘。”

三、事例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司马迁本人也是逆境成才的一个典型。(司马迁,西汉著名大史学家。从小立志学孔丘,写出第二部《春秋》。然意外横祸,使他身受“腐刑”,他也曾想以死了却自己一生,但他想到了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蔡,受尽欺凌,终成《春秋》;屈原放逐写了《离骚》,左目失明,有了《国语》;孙膑被剜膝盖骨而成《兵法》,于是立志要完成一部史书。出狱后,以惊人的毅力,忍受残体的折磨,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世称之“中国历史之父”。)

2、当代保尔张海迪因病造成高位截瘫,但是她以惊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她学会了针灸,成为小有名气的医生。她自学了外语,翻译出版了《海边诊所》。她还通过了研究生考试,获得硕士学位。

3、美国的海伦?凯勒,眼瞎耳聋,说话都很困难,但是她却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而且成为一名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学识十分渊博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残疾儿童的教育事业,被誉为十九世纪杰出人物之一。

4、毛泽东,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

5、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6、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7、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许多乐曲仍为后世所称赞。而他生前的生活时代就不如人意,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疾病都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在他耳聋之后,以齿代耳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8、屈原被流放,其境之逆背他的意愿真可谓‘甚矣“,艰难重压,讥谤贬讽。潦倒的生活,使他接近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自然叹出”哀民生之维艰“的绝调,长期的斗争,磨炼他坚强的性格,锻就了他铮铮铁骨,不甘屈服。流放期间他不仅在文学上首屈一指,创”赋“离骚”,也在爱国史上树立了一面永恒的旗帜。

9、林肯9岁丧母。22岁经商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工作丢失。想就读法学院,却未被入取。26岁时,即将结婚的妻子死亡;27岁时,精神完全崩溃卧病修养6个月;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失败;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成功当选。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遭拒绝;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总其一生都面对的是失败,它曾经绝望之极,但是从没有放弃追求与奋斗。他最终在逆境中赢得了成功!

11、法国著名画家约翰年轻时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他陷在贫穷和绝望的深渊里。后来,他迁居乡间,在农村,他仍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厄运。但在这厄运中使他接触了大自然,他的创作也从此别开生面,最后成为美术画廊的不朽之作。

12、道尔顿是英国杰出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出身贫寒,生活条件恶劣,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15岁时便离开家乡自谋生路,在给一个学校校长当助理12年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下了“午夜方眠,黎明即起”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经过艰苦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28岁时发现了气体分压定律,创立了倍比定律和“道尔顿原子学说”,提出了原子量表。他的杰出贡献,被恩格斯的高度赞扬为“近代化学之父”。假如道尔顿没有远大的志向,而沉沦于自己家庭的不幸之中,岂不失去了一个为世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奇才!

13、袁隆平在当时中国设备极端差劲的情况下,对水稻进行了杂交,堪称“杂交水稻之父”,此人有力地帮助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14、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 训练题目 标题作文: 逆境出人才

思路导引 逆境与成才是一关系型话题,只要把握住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写作上并不困难。

立意分析:

人处于逆境,能否获得发展的潜力,能否有所成功?顺境与逆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二者对人成才有何意义?只有顺境,或是只有逆境才能成才吗?决定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来确定我们写作的方向。只有确立了文章写作的方向,下笔才有了神韵,即古人所说的“意为帅也,无帅之兵,谓乌合之众。”

参考立意

逆境能成才;顺境更能成才;逆境不一定能成才;人成才的决定因素??

同学们确定了文章的立意后,就要为写好文章寻找一些素材。素材的来源非常广泛,其中,我们的课本就是一个大的素材宝库,无论是人物素材,还是经典名言,都可入文来!

例文:

逆境,强者的成才之路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别林斯基说过:“逆境是最好的大学。”的确,每一个强者,都必须通过这所“大学”的进修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在我看来,逆境成就强者,逆境造就人才。

纵观古今中外,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太多太多。

球王贝利在喜得贵子时有记者祝贺说:“你的儿子长得多壮实,将来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体育明星。”贝利不假思索地回答:“狮子要是不饿的话,是不会去捕猎的。我儿子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球星,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时候是很贫穷的。”正是少时贫困潦倒的家境,才造就了球王贝利。他追逐梦想,努力奋斗,为获取成功在逆境中艰难前行,最终取得成功,而他的儿子,先天有父亲所留的巨资家产,在温室顺境中快乐地成长,想像其父一样成就事业的确够难。所以逆境是强者的成才之路。

逆境中,许多磨难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有弱者也许会因磨难过大、压力过重而无法继续前行,败在成才的路上。而经受住这些磨难的强者却因此而变得更强。他们征服着每一个困难,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披荆斩棘。

范仲淹自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馈赠,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这不是逆境成就人才的有力证明吗?

顺境与逆境或许都能成就人才,但逆境中更能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更能磨炼人生的意志,更能造就强者。

点评

文章从逆境能造就强者这一角度立论,进而分析了逆境在一个人成才历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例证翔实,解析到位。

逆境与成才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此言极是。在埋伏着荆棘浸润着泪水的人生路上,常常有人能超越艰难,成就一个天才的自己。人生往往免不了身处逆境,但逆境会创造出人才。

大文豪高尔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幼年的高尔基身处混乱的家庭环境中。他不仅要用他瘦小的身躯为家里做工,还时不时会受到长辈的责打,他能感受的唯一温暖就是来自他祖母的呵护。生活的困苦能把利石磨圆,却没有磨灭高尔基的心志。他在皮鞭下偷着学习写作,并在后来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创作了《童年》,《在人间》等作品,成为文坛上闪亮的明星!人们惊叹于高尔基没有被残酷的生活压倒,高尔基却淡然地说:“生活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与之相比,那些终日悲叹于生活不公,只会怨天尤人的人们会发现,在逆境中拥有一个坚定的志向是多么重要!悲观的人,先被逆境打败,再被自己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再战胜逆境。可见,逆境中成才,首先就要立志。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是的,所谓险远,就是不平坦的,充满曲折和阻碍的地方,没有志向的人是到达不了的。也就是说,要战胜逆境,首先要有能克服困难的志向和决心。若没有一个坚定的志向作为生活的信念,想必也是很难战胜逆境的。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者、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者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谱就唱响至今的九大交响曲。当我们细心聆听他的乐章时,不难感悟到那蕴含在音符间的激情,也不难领悟到他那句“音乐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中对理想的崇拜与坚定信念。

逆境中成才的第二要素是坚持。闻名古今的居里夫人高中时,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后来,家境又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长期做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越来越差,但是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后来,她又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虽然因为过度接触放射物质而患了白血病,但居里夫人在死前丝毫不埋怨自己的选择,她欣慰于自己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她的事迹正好诠释了巴尔扎克的话:“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贺拉斯曾说“苦难是才华,好运是天资”,这句话很好地对比出逆境较于顺境更易出人才,但贺拉斯没有说逆境出人才,关键在于人本身的立志和坚持!

风雨过后,就是彩虹;荆棘过后,就是遍地鲜花!逆境中,有坚定的志向,不懈努力,逆境将成为你成功的跳板!

点评:这篇文章突出的一点是:作者的思路十分清晰,不仅论证了逆境对成才的重要作用,而且借用了所学知识,阐述了如何在逆境中成才。两个分论点对中心论点的分解,很好地深化了论题。

篇二:作文素材_人才第期

人才

(1)引言

不重视人才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不重视人才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较量。我们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大力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

(2)事实论据

骆宾王年少才高

骆宾王是初唐有名诗人,同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骆宾王七岁就能写诗,有名的《鹅》篇就是他七岁时的作品: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生动有趣,白鹅写得有声有色。骆宾王年少才高,才华横溢。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名扬天下。连武则天读了也洗汉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徐悲鸿慧眼识抱石

1933年的夏天,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率领学生到庐山写生,归来途经南昌。他在南昌的临时住所,接待了来访的青年傅抱石。年青的傅抱石在小学当代课教师,生活清苦。徐悲鸿仔细地看了他带来作品——图章的拓片和画。发现傅抱石是个人才,很有前途。第二天冒雨来到傅家,对傅抱石说:“您应该去留学,去深造,你的前途不可限量。”“经费困难,我给你想办法。”

为了傅抱石的留学经费,徐悲鸿新自去找当时国民党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以他的声名和自己的一张画,从熊式辉那里争得了一笔经费,让傅抱石去日本留学。

傅抱石后来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事实证明徐悲鸿没有看错人。

莫扎特14岁当院士

18世纪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生于乐师家庭,自幼学习钢琴和小提琴,6岁随父往德、法、英、荷、意等国旅行演出。8岁时创作了第一批钢琴曲和交响曲,11岁时开始写作歌剧。 有些人不相信少年莫扎特有这样的才能。就散布谣言说:“这些乐曲是他父亲代写的。”德国波伦音乐学院为辨清真伪,就为此举行了一次特殊考试。把小莫扎特一个人单独锁在一个房间里,交给他一个密封的纸包,纸包里有题目,限他在六个小时之内,按题目谱成钢琴曲。谁知不到半小时,小莫扎特就要求开门。房门打开了,小莫扎特拿着写满音符的谱纸,从容地走出来了。他在半小时之内完成了通常需要6小时到8小时才能完成的乐谱。科学院的院士们惊呆了。

波伦音乐科学院决定破格选拔年仅14岁的莫扎特为院士。

巴罗举荐牛顿

巴罗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讲座的首任教授。他了现牛顿是很有才华的学生,为了培养他,就把牛顿要到自己身边当助手。经过两年多的认真指导,精心培养,牛顿的科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又过了两年,巴罗眼看自己的学生在知识、创造性的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进步很快,并正在超过自己,感到万分高兴。

为了给牛顿创造独立工作和晋升的机会。年仅39岁的巴罗,毅然决定让贤,推荐牛顿当上数学讲座的教授。

(3)理论论据

千金易得一士难。

宋·陆游《剑南诗稿·寄杖锡平老》

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

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

清·顾嗣协《杂兴》

兴邦在人材。

宋·陆游《剑南诗稿·凄凄行》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唐·白居易《杂兴三首》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郁达夫《怀鲁迅》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贤才,国这宝也。

《明通鉴》

选举良才,为政之本。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人才各有所长,不可偏弃。

《宋史·刘拯传》

天下多才,在所用之。

《宋书·王僧达颜竣列传》

任官唯贤才。

《尚书·商书·咸有一德》

事之成否,不独视其志愿,亦视其才略。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官得其才,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宋纪十》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三国·曹操《求贤令》

量才授职,财政成事举。

唐·白居易《策林·审官》

资格为用之害。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

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

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邓小平

拿破仑自己确实别具识人的慧眼,他所选用的人都是用得其才。

[德]歌德

爱惜才华吧,保护那些才华修美的人物吧。文明民族啊,培养他们吧。

[法]卢梭

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

[法]约里奥·居里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德]歌德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法]罗曼·罗兰

=========================================================================

篇三:上海教师资格考试作文立意解析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作文立意解析

通过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上海教师资格将于2016年1月13日(星期三)8:00-- 1月19日(星期二)16:00网上报名,3月12日笔试,上海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上海教师资格培训供考生选择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上海教师考试咨询一对一解答。

新一轮教师资格的笔试考试要开始了,一些同学对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作文总是心存顾虑。其实教师资格考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教师资格考试作文只要正确把握立意,就能正确把握文章。下面中公讲师李震来给大家讲下教师资格考试作文立意解析。

先看一道试题:

【题目】

成长是美丽的,它一路走着,一路扫撒着缤纷的花朵;成长是神奇的,它引领着我们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成长是忧郁的,它意味着一次次告别的仪式,和亲人,和自己??

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关键词分析法:

这道题的主题很明确:成长。但是从哪方面成长?是谁的成长?没有阐述详细,所以在抓住关键词的同时需要进行内容的扩展。中公讲师李震罗列参考立意供大家思考:

1、不畏失败,努力成长

2、努力成长,绽放梦想

3、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尽情成长

4、帮助学生不断成长

5、在教师的岗位上不断成长

这几种立意是在练习中同学们经常写到的立意。其实,这几种立意本身存在优劣之分。同学们参加的是教师资格考试,所以作文的题目从教师的角度来立意会更贴近考试的性质。对本道题来说,一、二、三的立意是不切题的立意,而四和五的立意是符合题目的正确立意。

【题目】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口,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

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引导启发法:

引导启发法的核心在于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给予同学们何种启发。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对于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因为其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思考,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立意。在此,需结合这件事成功或者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寻找到影响事情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文章的立意。

【参考立意】:

1、勇于变通

2、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3、不拘一格发现人才

4、教师需勇敢面对困难,变危机为转机

5、教育需不断变通

对本道题,如果不是教师资格考试,这几种立意都可以。但是针对性的面对教师资格考试,前三种立意就略显牵强。第四种和第五种立意可供大家选择。

总结这两道题目,只要是围绕着教育的角度和教师的角度,结合题目中透露出来关键词和启发引导意义,即是教师资格考试正确的立意。把握好题目的立意,在进行写作,至少大的方向不会出错。

【真题演练】

戴维是英国皇家学院的爵士,在科学上曾有过重大发现。有人要戴维填表列举自己对科学的贡献,戴维写的是:“最大的贡献——发现法拉第。”法拉第原是一名书籍装订工,没上过大学。戴维发现他的才能,让他做了自己的助手。法拉第后来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练习实际,写一篇论说文。

这道题可以用关键词分析法。戴维最大的贡献是发现法拉第,“发现”是关键词,所以这道题把发现人才和教育观结合起来,就是文章的正确立意。

【参考立意】

教师要善于发现人才 教师要发现学生闪光点。

篇四:人才成长规律作文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善于发现人才的作文)

评析作文(一)

一、材料: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环境总是充满好奇,从而不断体验,发现食物,躲避危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示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二、审题:切入角度可以多元化

今年的作文仍然是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的材料作文,但给的是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处的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重在谈鱼的成长和外部环境的关系;第二则材料则侧重的是狼得以生存的自身原因;第三则谈的是“罗森塔尔效应”—— 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质则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信赖、理解、热爱和对其较高的“人际期望”而产生的结果,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在所给的文字中已经有所暗示“人才成才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一共同点就应是作文立意之所在。 就这一组材料看,立意的中心应定在三则材料的核心词“人才成长”上,但切入角度却可以是多元化的。既可多角度地从自身上挖掘致使一个人成长的种种因素,也可从成长的外在因素上来展开,更可以把内外因两者结合来谈,可以说角度非常多且不易偏离题意。

点评2: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其主旨都是引导学生如何励志做人。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世道人心,关注励志成长,这是高考作文立足现实的体现,也是高考作文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具体到材料中,应抓住材料中的最后一句,“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依此作为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换言之,也就是整篇作文必须在“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句话的统摄之下,同时,“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隐含在材料之中——即三个小故事传达出的哲理。观赏鱼的故事的哲理是,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宽松的环境;狼的故事则侧重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罗森塔尔心理测验的故事,告诉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人才的成长中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点评3:寻求反复出现字眼

针对此三则材料的审题,考生可以在文段中寻求反复出现的字眼,比如“环境”,考生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写“环境与人生”。即宽松的环

境可以促使一个人成长,受到约束的环境可能会阻碍一个人的成功。另这三则材料具有辩证性,狼的材料说明了环境并不是决定因素,所以考生也可写“环境并非决定因素”这个话题。第三则材料还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给予信念、给予鼓励,心理暗示和环境一样同样影响人生。实质上心理暗示也是一种环境。

谚语名言: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树,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龙游浅水遭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风筝的天空

如果没有了大海,你还会看得见那惊涛拍岸的海浪,那绵亘千里一望无际的蓝吗?

如果没有了森林,你还会听得见那天籁声声的鸟鸣,那百兽齐喑气势滔天的物语吗?

他们都有着属于自身成长的天空――-环境。

风筝,也有。毕竟,世间万物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放飞的风筝,借着风势展翔在空漠地广宇,天空是成就它的根基,天空是它在世间走向绚烂的舞台。

天空,就是风筝需要的环境,一个能够给予风筝足够成长的宽松的环境。

人就象是那尾风筝,也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来促使其成长。

人才的成长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环境是不可忽视的外因。一个长期生存于自闭自满空间中的人是很难会想到走出那份天空的,一个长期生存于阴暗险诡危机四伏境况中的人是很难不会具有一丝狡黠的智慧以自保的;同样,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人,不管是多么杰出,也都会打上相应的时代烙印,受时代思潮的束缚,那些高于同时代的人正是在那种不被人理解的环境中而被喻为疯子、傻瓜的,如果有相对宽松的环境,那么他们就用不着在嘲讽、诋毁、反对中挣扎,成就将一定会更为可观。

古人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其实恰正反映了对“给予人才的成长宽松的环境”这一规律的认同。放心地让他们去做,摆脱束缚,于是换来的是极大的成功。用人如是,培养人才不亦如是吗?

刘备对诸葛亮的言听计从、推心置腹、放心任用,得到的是诸葛一步步实践隆中对的既定战略目标的回报,把一个居无定所、兵少将寡的刘氏集团逐步发展成为一方强势诸侯。

唐太宗的大度,使魏征有了能施展才华的天空,在太宗给予他的宽松的政治环境里,他成就了一段贞观之治的不朽功勋。

知道吗?放在自然界的实物身上,这种规律更为直白: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长到了一尺长。

的确,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而给予人才一定的宽松环境无疑就是规律之一。当然,诸如培养好奇心、积极地暗示都是人才成长中的规律。

让我们做一只风筝吧,只因为它能在宽松的空间中飞翔,从而走向成功!

丹墨莲梅

鱼生活在小水缸中就长得小,到了大水缸中就会长得大,环境决定着鱼;狼不断探索着新的环境,生存技能不断提高,环境改变着狼;被周围的人认为是“最有前途者”,于是学生的成绩就会不断提高。环境的确影响着人。

古人也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处于香的环境,自己也会香,处于臭的环境自己也会臭。这句话的意思是香臭丹墨会影响人,周围的环境会把人影响到与它融为一体,所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但是在环境面前,人就只能任环境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吗?

自古便有“乱世出英雄”这种说法。春秋战国,群雄混战,杀人盈野,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都退缩了吗?儒者在颠沛流离中思考“王道之始”在哪里,于是成就了千古至圣;战者在流血漂橹中思考“不战而屈人之兵”,止戈为武,于是成就了兵圣。偏僻的南阳并没有把诸葛孔明变成鄙陋的村夫;蛮荒的北海没有把苏武变成西伯利亚的牧民;清净的寺庙也没有把朱元璋变成虔诚的和尚。

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可以在烟馆遍地的国内环境中,烧起一把销烟的熊熊烈火,让国人迷离的双眼从鸦片缭绕的青烟中睁开。即使后来因此被贬西北边疆,他仍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下他为民造福的脚步,在风沙中他徒步勘测地理状况,在干渴中他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坎儿井,人们至今还称其为“林公井”,清流泽被世人,惠及子孙。

环境固然可以影响人,但是却不能起到决定作用。种子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但是它不会被永远埋没,依然可以择机萌发;雏鹰生活在悬崖

峭壁上,但是没有因此而蜷缩待毙,依然可以勇敢地振翅高飞,翱翔天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凌寒独自开,暗香盈风雪。

环境如丹如墨会改变人,但是人也可以如莲如梅不被环境改变,在坚守中绽放自己,成就自己。人,勿以丹、墨为借口,要以莲、梅为榜样!

张爱玲的遗憾

张爱玲是上海滩的传奇,用贾平凹的话说,她是个“会说是非的女狐子”,她总“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张氏的文笔也很不错,时而隽永,时而辛辣,哪一本书不是风靡全国几十年?可是,为什么张爱玲直到今天都只是一个“著名作家”,而鲜有书评家尊其为“伟大作家”呢?

我想,张氏的遗憾,缘于她自己为自己设定的小环境。

张爱玲的书多写些上海滩老弄堂里大家族的细屑小事,多写些白流苏们的爱情。而20世纪里人世间的沧桑巨变、民族的大悲大喜,便都只成了搭建起来的一个个舞台背景,隐在这一段段儿女情长背后,只为证明这些传奇恋情足可以“倾城”。时代的大背景、民族的大环境,就这样隐隐约约、影影绰绰存在于遥远的地方,让人看得不真,觉得不深。而张爱玲,却沉溺在自己过去簪缨世家的小天地里,偶尔探出头看一眼外面的世界,便又缩回去,继续她小环境里琐细的感情描摹。

20世纪,文坛巨星们闪耀于天空,而这些文坛骄子们,正是把自己融入时代洪流向前的大环境中,正是把自己的才情与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鲁迅为民族疗伤“医疾”,以尖锐的文学匕首刺向时弊,他是我们的“民族魂”;夏衍敢为人先,一篇《包身工》,让人们关注更多的“芦柴棒”;何其芳从重庆奔赴延安,摆脱了田园牧歌的空虚,把握住了民族的脉搏;沈从文从古都遥望湘西,为纷乱的中国呼唤粹然的净土??他们,让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大环境中,与最广大的民众一起沉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时代回馈他们的,是他们的千古文章、文采风流,是青史上的永垂美名、万人敬仰。

很显然,张爱玲没有这样做。终其一生,她也没有摆脱没落世家代言人的角色,她的心也没有走出过雕栏画栋的宅院。这个积蕴深厚的环境让她有“出名要趁早”的强烈意识,却把她的思想钳制了,限制了她取得更大的成就。张爱玲的杂文其实对人性的认识也是比较深刻的,只是囿于社会阅历的不足和接触人群的单一,她无法写出更多有深度的文章。不然,以张爱玲的才情,怕会有更多的经典传世。

天井四方方,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或许,张爱玲的遗憾正在于此。斯人已去,留给我们的,只是高墙庭院里一个美丽但却苍凉而孤独的背影。

篇五:“人才”话题作文资料(x)

作文材料:

2008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超过2.7万人,而录取率只7.4%。校长说,我们录取的是人才,那么能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又是什么样的人才呢?

请看第一个案例——俄亥俄州雪克黑茨市哈沙维布朗高中的爱

丽娜?奥聂思凯斯基,一直关注水污染,终于发明并申报了自动微电子化学传感装置控制电镀系统的专利技术。她还是西门子-西屋科技竞赛地区决赛选手;英特尔科学英才半决赛选手。担任多种社团职务:学校世界事物联合国俱乐部主任;校报主编;疗养院志愿者资深协调人。还是“丹麦人在二战纳粹大屠杀中帮助犹太人的历史”课题的研究者。

再看第二个案例——中国广州市执信中学的向芯,除了成绩优

秀,她还同时担任班长、学校学生会公关部部长,执信模拟联合国社团社长,在全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活动中获得“最佳风度奖”和“最佳代表奖”,身兼数职的情况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拿下了全国生物竞赛一等奖、托福、SAT,同时申请9所外国院校。爱好广泛,为人热情,表达能力强,积极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最终向芯被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同时录取。

哈佛大学校长说他们录取学生并非不重视学生的学业表现,但

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造力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关于人才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呢?请以“人才”为话题,写一篇

800字以上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设计目的】

本次作文以“人才”为话题,只要学生论及人才这个话题都不

算偏题,可以探讨什么是人才,怎么样培养人才,怎么挑选人才,怎么样才能自我发展为真正的人才;也可以写时评,由材料所述时事出发,针对现实社会存在问题或者现象进行类比思考。

【快速审题】

话题是“人才”,我们首先必须直接抓住“人才”做如是思考:什

么是“人才”,如何成为“人才”;“人才”的作用及其发挥;“人才”的培养、识别、任用等等。

什么是“人才”?《现代汉语词典》中词条“人才(人材)”的解释是:①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②<口>指美丽端正的相貌。

今天的人才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要引入时代精神——知识经

济时代、网络信息时代、科技兴国可持续发展时代、生态社会和谐社会时代,人才的本质是什么?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把“高素质”和“创新”作为人才的标准。

以此为基础,我们沿着“科学的人才观”(包括“人才的价值评判标准”“人才的教育”) “科学的用人观”(包括“人才与时代、社会”)等问题做全方位的思考,以形成比较深刻而富有时代意义的认识,写一篇独具见解的议论文。

【素材大观】

(1)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富有说服力的材料。

①沦落为杀人犯的大学生马加爵是个人才吗?似乎是的,因为他在同龄人中学业优秀而被高校录取;但是却不是,因为他的心理严重失衡,最后丧心病狂地杀了同学。可见,人才首先必须是有健全人格的,我们的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中千万不能光看重知识。

②不尊重人才的选拔现象比比皆是,而人才错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演戏的偏去唱歌,也不顾忌五音不全;唱歌的却去演戏,哪管他演技拙劣。

③中国象棋中有个特殊的人才——炮。他对外部条件的要求很苛刻,必须前面有炮台,才可以发挥他的远程攻击的才能。如果不给他营造一个炮台,他便像一堆废铜烂铁,是动弹不得的。

④高考话题作文“诚信”,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学生蒋昕捷写的古白话作文《赤兔之死》在29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60分的满分。当时曾有消息传出,香港企业家、古稀老人宋先生在网上拜读《赤兔之死》后深深为蒋昕捷的古文功底折服,他已明确表示愿意奖励作者3万元。而南京大学也表示愿意采取特殊政策破格录取该生。说明蒋昕捷是个人才。

⑤当年钱钟书外文、中文突出,但数学成绩较差,清华大学仍大胆毅然录取他。

⑥上个世纪80年代,孙云晓的报告文学集《少年巨人》介绍了一群小主人公:十二岁的王瑶参加全国摄影比赛夺得了好新闻照片奖;九岁的马志刚接受国外邀请,成功地指挥日本少年合唱团的大合唱;十一岁的逄勃开创了首都音乐界的先例,举行了她个人的钢琴独奏会;九岁的王昕海在北京举行的个人画展,震服了观众,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以《九岁的孩子被誉为中国的毕加索》为题发表了评介他的

文章。文集中还有小发明家,小电影演员,小书法家,小经理……这是多么令人敬服的一代新人。这些少年,不受温顺、敦厚、克己、谦恭这样传统道德标准的约束,而是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敢于肯定自己;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向长者、权威挑战,富于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具有与以往几十年来我国儿童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少年儿童形象不太一样的特征,而这正是我们改革时代所需要的可贵的精神品质! ⑦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在一个工业社会中。这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举一个例子,世界上最小的Basic语言就是比尔?盖茨一个人写出来的。而为微软带来巨额利润的Windows也只是由一个研究小组做出来的。

⑧因为人才的可贵,比尔?盖茨先生常常提到,对微软最大的挑战,就是继续快速地发掘和雇用和现在的员工一样优秀的人。针对研究,他也曾说,研究的成功完全靠人才。

⑨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说“情商高于智商”,又说“情商不是靠背书学到的”。他认为,在中国传统背考模式的影响下,情商的培养受到了长期的忽视甚至忽略。应试心态造成了不少中国学生每天拼命地读书,把追求好成绩当做惟一人生目标,没时间交朋友,忽略了人际关系的培养。而中国学校的“名次”造成了一种“零和”心态(每班只有一个第一名,学生都彼此当作竞争对手)。这样的教育模式可能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情商很低的人。

⑩很多年前,在Windows还不存在时,比尔?盖茨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一直不予理睬。最后禁不住比尔?盖茨的“死缠烂

打”同意见上一面,但一见面,就劈头盖脸讥笑说:“我从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比尔?盖茨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才请您加盟。”那位高手愣住了。盖茨的谦虚把高手拉进了微软的阵营,这位高手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终于开发出了世界最普遍的操作系统。

(2)从一些历史文化名人中搜寻典型事例。

①爱迪生是人才,爱因斯坦是人才;李白是人才,杜甫是人才;王安石是人才,黄道婆是人才……朋友,你知道吗?普通的售票员李素丽也是人才。

②蒲松龄参加科举考试屡次落榜,但是却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不朽著作,蒲松龄是个人才。比尔?盖茨放弃了学业,去开创“微软”,获得了巨大成功,是个杰出的人才吧。

③刘邦击败项羽,不也是靠人才吗?张良,萧何,韩信……那么多的人才,为他效力。相反,项羽不能用范增,不能用韩信,所以虽然他自己是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才,最终却也只能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④《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经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自得卧龙孔明以后,广纳贤才以成大事。后来,凤雏来投,而刘备因其貌不扬仅仅委之以小小的县尉之职。一日,领略了庞统于半日不到的时间内将“百里之地百余日之事尽皆断毕”的才能之后,大惊失色,说:“屈待大贤,吾之过也。”于是下阶请罪,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这以后刘备似龙归大海,大展宏图,最后建立蜀汉政权。

(3)从课内外寻找成语典故、俚俗谚语等。

①成语“千金买骨”,形容统治者迫切招聘天下贤人。《战国策?燕策》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