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请让我慢慢长大,心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9:20:27 字数作文
请让我慢慢长大,心得字数作文

篇一: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学校又布置了老师的暑假作业:阅读书本写读后感。如果此书是我感兴趣的,我当然乐意写一些感想之类的,如果此书是我不喜欢的,那我的抵抗情绪让我也无法好好读完这本书的,更不要说感想了。所并《请让我慢慢长大》这本书让我很感兴趣。我本来对小孩子的成长也是抱着这个想法的,所以这本书的书名首先就让我有了共鸣,从此有了阅读的欲望。我一直就认为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必要提前去接触一些知识或技能,一个年龄阶段接受一个年龄阶段的事物,慢慢来,一辈子很长的,不要那么着急,没必要把所有的潜能在小时候挖掘完,到时江郎才尽,后悔也来不及了。再说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也是让我很反感的。所以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从没有让她提前去学什么,迚行什么培训,这不,虽说不上很优秀,但也还好好的,我也没操多少心,如果有可能,呵呵,我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器晚成,从小没必要这么锋芒毕露,出尽风头,要处处争先。 读了此书后,华德福教育让我憧憬,这是多么理想的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压力,快快乐乐地学习,与自然相处是多么和谐,老师是那么的富有爱心……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兴趣得到发展,很好地保护了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幵且在教学游戏中无论多么疲劳或单调,必须完成事先的约定,培养了孩子做人要守信用,帮助孩子建立内心的道德秩序,形成了未来社会交往的规则。这是多么重要的教育啊,我们的教育对这点很是缺乏啊!现在我们的道德教育这一块算是基本没有了,就算学校展开了这样的活动,但社会风气

的影响已逐渐改变了成长后的道德观了。有爱心、善良的人被人欺骗,做好事还得有人证、摄像,否则会被反咬一口,这样的事情新闻、网络上时有发生,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文明礼仪之邦的中国看来道德已开始沦丧。华德福教育让我看到了希望。

可是,我不禁又想:华德福教育在中国能行得通吗?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这怎么能行得通吗?华德福学校是没有考试的,他们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看到短期内的学习效果,还要有长进的眼光,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自己的道路,找到生命中真正的喜悦。这是多么成功的教育啊!而我们现在教育的评价体制是什么呢?目前学校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一方面,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检查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老师按分数给学生排队,分数高是好学生,分数低是落后生。而学校以班级考分来评价老师的工作,决定老师的奖金,甚至去留。学校还向社会公布本校的分数的录取率,吸引更多的家长,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如果单单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甚至成为衡量家长的标准,大人们的心里只想着分数,他们不去思考孩子需要什么,孩子是否愉快,忽视了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所以屡屡发生一些孩子因考试成绩 不理想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崩溃,终生难以康复,孩子成了考试分数的牺牲品。也有的学生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不得不为了分数作弊,这样考试甚至使学生道德水平下降了,尤其是一些不合理的科目和试题,让学生难以做一个诚实的人。

请让我慢慢长大 心得

华德福教育啊华德福教育,我是多么向往,做为一个教师,我喜欢这样的教育,幵不是因为它没有考试而让我没有压力,感到轻松,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道路,找到生命中的喜悦,这是一项多么崇高的事业啊!说实在的,现今的教育很难让老师们觉得教师职业的崇高,不过是为了一份生活罢了。

当然,迚行华德福教育,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识、爱心、整体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我想只要你是真正喜欢华德福教育的人,你一定会是一个好老师。

我向往华德福教育,但于我来说,这也不过是一个教育的“乌托邦”。

刘晓霞

2011/8/27

篇二:读《请让我慢慢长大》有感

读《请让我慢慢长大》有感

-----绿地实验学校 梁鸽

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就被吸引了,因为有一个属于幼儿期的女儿,我想看看这本书能给我怎样的启发?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另一种教育——华德福教育。尽管我并没有读透它,但至少它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在今后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是自己的学生时想起这种教育中可以吸收和运用的观念。书中的少给孩子买成品玩具,多给孩子毛线、木头、铁等材料,让孩子自己做手工,自己做玩具,这样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有更好地发展让我知道了另一种观念:买来的玩具并不一定好,自己动手做的会让孩子更受益。

书中运动与知识的结合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更有效的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以前认为,运动紧紧是运动,可能会让人放松,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劳逸结合,却不曾想到运动可以与学语言、学数学等结合在一起。朗诵诗歌时,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手拉手,从圆圈的边缘伴随着诗朗诵,渐渐向圆心走去,朗诵下半首时,再向外走,扩展成最初的圆圈。多有意思的朗诵!怎么能不吸引孩子呢。我都想试试他的这种方式,看看在幼儿学儿歌时上会有怎样的效果?

书中的“从生活中学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从厨房开始,看到食物是怎样来的,从妈妈做的事情如洗衣服知道洗衣服的过程,从菜园里种的农作物了解蔬菜的来历??这种亲身体验,远比父母或教师让孩子通过看电视、图片,通过单纯的说教来得有意义,也更深刻。

书中提倡的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受花香,感受水清,感受鸟鸣,更是和我的观念非常契合。我一直觉得人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到了大自然中就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大自然会给你无穷的想象力,给你很多的启发,很多的灵感。所以总喜欢和丈夫带着儿子到大自然中走走。 华德福学校的老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敬业、爱学生,从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孩子亲手做玩具,教孩子做饼干、蛋糕等食物,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远足,给孩子自由爬树、玩沙、玩泥的机会,让孩子的天性尽情释放,顺其自然地长大,不过早地灌输知识,真正享受了童年,从而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受到这样的教育,孩子该是多么幸福!

书中关于国外华德福幼儿园教师的年龄也给我很大的启发。他们的教师很多是60多岁的,一般都喜欢年纪大的。因为他们认为年龄大的,特别是做过妈妈的能更好的照顾幼儿。这和我们平时的观念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年轻化就有很大的差别了。是的,经过4年的幼儿教师的经验,我也觉得任何事情都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自己的心态,如果始终有一颗童心,能走人幼儿的心灵,年龄绝不是问题。

书中还有许多让深思、值得借鉴的地方。但这本书中的部分观点,我也非常疑惑。例如“华德福教育坚决反对提前智力开发,而是提倡给予孩子充分地去做、去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借此发展孩子的意志力。如果我们把孩子生命成长的能量从手脚转移到大脑,本来应该动手做的年龄,却在用脑;应该是图像式思考的年龄,却变成了理性的概念式的思考;短期来看,孩子学到不少知识;长期来看,他很可能成为一个消极的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可能以疾病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样的说法,他们似乎也有理论依据,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许多的古人都是很早就识字,很早就能阅读,但是并不是如他们说的这样,就会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的教育倡导早期教育的人有很多,从国外的到国内的例子很多,似乎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会有可能成为一个消极的人,难倒华德福教育出来的学生长大后就没有生病或是消极的人了。我想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可以进行推广,但是不能由此就说只有自己的这种是最好的,毕竟理论依据每一种教育理念都有。何况早期教育,如早期阅读并不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识字现在许多幼儿也不是在专门的枯燥的氛围中学会的,有的是自然而然学会的,更多的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会的。何况如阅读并不是占据幼儿所有的时间,只是部分时间而已,他同样还有大量的时间玩沙、玩水,和蚂蚁、小鱼说话,做自己喜欢的玩具。所以这并不矛盾。当然,一味的强调智力开发,只是不断的灌输想要给幼儿的一切知识,剥夺了幼儿玩的时间,忽视了幼儿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等等显然也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这是一个多元化教育理论存在的时期,不管怎样,华德福教育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喊素质教育,但确实存在许多教育问题的时代,还是如徐徐的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让我在今后的教育中更加注重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从幼儿终身的发展出发,做一个心中有幼儿、尽量让幼儿成为幼儿,真正让幼儿享受童年快乐的老师。

篇三:我一定让你慢慢长大-读后感

我一定让你慢慢长大

——《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宝应县实验小学 贾元荣

看着封面上那双稚嫩的肉手,禁不住再次翻开《请让我慢慢长大》,爱不释手地一口气“啃”完后,羞愧难当后感慨万千。怎样教育好学生,怎样做一名理想的教师,掩卷长吁,点一支烟,望窗外明月,细细咀嚼文中的殷殷话语。烟雾缭绕中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我一定让你慢慢长大!

一、自信——“让我们的爱永不止息”

华德福认为:“每位孩子需要在他的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对自信的需求,在学习中感受到他是世界的公民。”

自信是正常交流的重要保证,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很难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不善交流,常常被自卑困扰,躲进小楼成一统。作为老师,我们要在实践中常常帮助他们播下爱的种子,培养自信,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科学评价,找回自信。正如华德福所说:儿童在这个年龄,是通过身体活动参与未来的学习。

孩子生下来就有交流的欲望,喜怒哀乐要用笑闹哭唱去和周围的人交流,进入校园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角色定位上存在的主从性在客观上导致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常常处于主导地位, 我们常常为显示威信,摆出一幅师道尊严的样子,不许这样,不准那样,正是这种无言的代沟常常使我们的学生处于一种欲说还休的境地。甚至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在泯灭了孩子渴望和老师交流的欲望。老师要使少年儿童在与辅导 员交往处于平等地位,让他们对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必须遵循尊重、平等、理解的原则,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少年儿童的大朋友。尊重是一种爱,理解是取得胜任的基础,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标尺,在师生交往中,实现了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师生沟通,才能满足他们渴望与老师尽情交流的愿望。

所以我们要及时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第一次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热情邀请学生到自己家做客,向一个陌生人微笑致意,购物时学着讨价还价,同情弱者,帮助他人--所有这一切,我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持续不断地鼓励她。我总是坚信有一天,他会满怀自信地来到你身边,把你当作他的大朋友向你倾诉心中事,抒发心中情。

二、聊天——“孩子成长的一剂良方”

卡洛琳老师认为:故事好像是一根魔杖,老师一拿起这根魔杖,孩子们便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把老师讲的故事吸进肚子里。有时,通过编的故事,可以起

到教育孩子的作用。由此我想到了聊天。客观上讲,老师在与学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老师在心理上往往处于优势,占居主导地位,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交流的质量。我们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交流的渴望,我们认为,我们的爱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催化剂。大雪纷飞,当他们一面读书,一面把斜视的目光丢给那片银色的世界时,你轻轻走过去摸一摸他的小脑袋,寒风呼啸,当他们用几乎冻僵的小手写字,不小心把字写歪,又无力地拿起橡皮时,你不在意间接过来帮他擦去 ,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他爱你,自然愿意向你吐露心声。我们要用爱潜心构建师生亲密交往的情感场,悉心架设师生心相通的桥梁。

为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每学期我给自己布臵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和每位学生聊天。每天课间或放学后,我都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请几位学生坐着和我聊聊天,解决每天生活中的一些典型问题;我也会无计划随时随地的找一些学生聊天,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存在的“隐患”。话题主要是请他们给老师提提意见,对身边的发生的事发表一下看法,畅谈开心事,倾述苦恼事……对每位学生的谈话,我都十分专注地倾听;对每位学学生到的苦恼,我都朋友样的给以真诚地帮助。

追溯到我的儿童时代,那时,我一直是班长,常常出入教师办公室。一次送本子,恰好碰到一位刚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老师正对教导主任发牢骚,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鬼使神差我也成了“孩子王”。也真正估计到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几十个孩子,几十种思想,他们总是在你放松的时候突施“冷箭”。记得第一次上讲台。正讲得津津有味,突然“调皮大王”高高地举起手,说要上厕所,没办法,放行!这可好,小手举了一大片。真让人哭笑不得,那一段日子心情很差,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发觉,孩子是那么的可爱,只要你付出了,他们就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生活的烦恼,忘记外面的花花世界。不是吗?每一个孩子就是一粒新生的种子,一个初升的太阳,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一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只要你满怀希望,充满信心,精心照料哺育,他们可以帮你找回你曾有的自信,实现你未曾实现的希望。真的,当他们比赛获胜、笑脸绽放时,当他们问题解决振臂高呼时,我总是满心喜悦,惬意地冲他们竖一大拇指,现在想来,这不正是教师在享受学生的幸福吗?有时候一个人静下来,翻开相册,温习那一张张笑脸,憧憬他们无比美好的明天,顿觉神清气爽。再将床头的一摞贺卡搬出来,一张一张地看一看,悠哉悠哉,我敢说,那时你一定会觉得你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二、评价——“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

华德福教育专家马丁丒洛森(Martyn Rawson)说:“学习者的成功标准是相对

自己取得的成就。学习是成长、发展过程,不是为了获奖或竞争。我取得的一大进步,对你可能是一小步。有些人付出巨大努力,却收获甚小。另一人也许只付出一点努力,却有显著成效。哪一种方式更有意义?”其实两种方式都有意义,因为人和人不同,无法比较。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努力了,就应得到表扬和鼓励。也就是说,我们“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

传统的评价功能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法单一。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从一开始就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单一的评价如一把令箭,让老师成为学生必须仰视的高山。华德福学校取消考试,他们是怎样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首先,主课老师带班从一年级直到八年级,和学生长期的相处使他们就像学生的在校父母。学生的问题和弱点,不是两三年后移交给别的老师,而是寻找对策,有针对性地提供长期帮助。其次作业本替代了考试卷,父母通过作业本就能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其三,没有作业本的科目,如音乐,至少每学年举行一次班级音乐演奏会。这样的“考试”,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表现得最好。华德福的老师认为普遍流行的各种考试,就好像是故事中的仆人“把玫瑰拔出来”,他们满怀热情地破坏了他们寻求评价的能力。

这也启发我们更为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看到短期内的学习效果,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自己的道路,找到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所以我们一定要采用多元化评价,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并让我们多层面,多角度了解他们,为与他们进行有价值的交流的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从心理给他们减轻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我们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为进一步真实的、深入的交流提供保证。

读了《请让我慢慢长大》感慨颇多,我似乎看到一道深邃的目光,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向着自由、实践、快乐的教育之路前进。

篇四:《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近期,我捧着吴蓓的《请让我慢慢长大》用心品读,感触颇多。 华德福教育判断孩子是否适宜入学的标准是孩子开始更换乳牙,通常是到6岁以后,斯坦纳强调在孩子们换牙前是不应该入学的,不仅如此,在这之前给予任何正规教学都是错误的。教室里甚至见不到图书,老师们有意地避免孩子过早地接触抽象的文字,幼儿期孩子获得丰富自然的感性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什么时候可以教孩子学习?比如老是在一旁弹琴,一位孩子看到了,走到老师身边表示想学习弹琴,这时老师就可以教孩子。如果孩子没有显示出任何想学的愿望或兴趣,老师千万不能强求。

华德福教育中引用的一个故事:记得有一天早晨,我发现一只茧在树上躺着,里面有一只蝴蝶正在破茧。我等了一会儿,但是迟迟不见动静,我很不耐烦,就弯腰呼气给她温暖。我使劲地呼气,想让她得到等多的热气,这时奇迹发生了。

茧破了,蝴蝶在慢慢地蠕动,我永远难以忘怀心中的惊讶,但蝴蝶的双翼没有展开,又皱又褶。可怜的蝴蝶用尽身体的全部力量,也无法展开她的双翼。我又一次弯腰,还想用呼出的热气来帮助她,但完全无用!我明白了,她需要的是耐心地在阳光下慢慢地孵化,双翼的展开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可惜一些都晚了,我的好心加速了破茧,但她褶皱的双翼还没有展开。她全力挣扎,但数秒钟后,她就死在我温暖的手心中。

那个小小的身体,是我良心上不能承受之重。我意识到,违背大自然的法则就是道德上的犯罪。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匆忙,这么急切。我们应该从容地遵循大自然的安排。

报纸上曾看到,自1982年以来,中国学生中途退学的原因不再是以身体疾病为主,而是心理和精神疾病为主。青少年犯罪,少女怀孕,流浪儿增多等现象越来越多。当然,没有人会把所有这些原因归因于4-5岁上学,儿童承受的学习压力。

由此可见,为了孩子保持长期持续的学习兴趣,为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给予孩子正常欢乐的童年时多么重要。作为家长,我们要保护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权利,不能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不能拿孩子的幸福区换取考试成绩。

篇五:读《请让我慢慢长大》

读《请让我慢慢长大》

赖美兰

《请让我慢慢长大》是作家吴蓓亲历华德福教育后写下的见闻,一口气读完后我禁不住大喊,中国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未来的教育也应该是这样,这才是生命教育。放下书,我立刻上网百度,希望能从网上了解更多关于华德福的信息,读了一系列有关华德福的介绍后,我才发现自己涉足教育这么多年,现在才读到如此具有远瞻性的教育理念,还真是一只不折不扣的“井底之蛙”。

华德福教育就是配合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阶段性针对意识来设置教学内容,让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迎合和发展,因为人的自我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针对人的深层意识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最终才能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最终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 通读完后,我挑了触动最深的内容细细琢磨着,这些先进的理念,独具特色的管理和教学方式,震撼着我幼小的心灵:

开篇吴蓓所描述的华德福教室竟然充满大自然的意境,这与我们的白墙教室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华德福教育很注重装扮环境,但这环境绝没有加工的味道,而是精挑细选来自于纯天然的东西,再通过自己的劳动,一点点装饰起来的。感觉是不是很“原始”?更原始的是华德福幼儿园从不买玩具,而是自己动手做玩具。原因是简单的玩具,更能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不得不佩服华德福老师的能力和用心。 自己动手写课本

自编“课文”是华德福学校的教育特色之一,他们不用任何现成的课本,而是自己动手写。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直接经历相联系,起初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写,老师写一部分,学生写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己写的课文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不仅是学生自己写课文,他们还为课文配色彩和图画。同时,华德福学校还十分重视口语和阅读的训练,每天早上开始的半小时,学生诵儿歌、绕口令、诗朗诵等,四年级后,每年还要在舞台上表演戏剧。这使我想起了我国的“新生命教育”的晨诵,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每一个教室都有图书角,学生入学读的第一本书是老师亲手做的故事书,二年级后学生在课堂上分组阅读,这和我们现在的分组阅读操作不同的是老师每节课都是记录好学生的阅读进度。 相对自己有了进步,就是最好的成绩!

在应该教育的大前提下,现在的许多家长甚至许多老师都认为考得高分就是好的成绩,但在华德福学校,他们认为“相对自己有了进步就是最好的成绩。”如果一个功课好的学生作业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即使做得全对,可能得C,另一位学困难的学生只做对了一半,但相对他上一次的作业进步很大,而且作业态度认真,老师就会给他A。我想这就是因材施教吧,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都有奋斗的目标,有实现的可能性,一定能让每个学生找到自信。

特别的奖励与惩罚

在华德福学校的教室里,没有张贴表扬个人的五角星、小红花等荣誉榜。老师说他们很少表扬个人,更经常做的是表扬班集体,如果全班在活动中获得了荣誉,老师会表扬全班,如:班级取得一次成绩,就从一个玻璃瓶中取出8个彩色玻璃球,等到瓶中所有玻璃球全部拿光,全班就开个庆祝聚会。在作业本上,做错的题老师不画叉,做对的题也不画钩。在课堂上老师既不表扬写得多的,也不批评写的好的。因为华德福学校取消了考试,学生就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被惩罚,也不会因做错作业而受到批评。这样是为了让学生抱着一个颗平常去对待学习吧,不要把学习当成了学生的负担,成了学生的累赘。如果在中国有撇开成绩、分数去学习,就是最大的创新吧。

华德福教育不鼓励学生争第一,但鼓励竞争的是努力。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因为我曾经鼓励学生把科学家当成自己的偶像,在课堂上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活动,我也更是常与自己的孩子比赛,如看谁穿衣快,看谁跑得快,下棋输赢来灌输得第一的意识,导致孩子也常挂在口上的话是“我第一”。现在想想,第一毕竟只有一个,要是得不了第一呢?难道就不再努力了,就不快乐了?这一点我以后一定要改。 通读此书,会让所有批评中国教育体制的人有所领悟,并感到有希望。因为一方面我们都在批评,可是一方面,我们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去我们所批评的学校中接受教育。现在有了华德福教育,我想,给了很多不满现在中国教育的人一次实践和实验的机会;同时,我们成人也应该反思,不要一味怪学校,

怪社会,不要忘记反思我们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这个世界的变化中,我们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一直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就是由你我这样的人组成的;所以,一方面我们对社会问题有责任,作为公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包括批评的权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也许我们自己也是这些问题的一部分,我们自己就组成了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自身在问题中的角色与作用,并努力从我做起,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影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的广泛性,问题的发展性。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