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货币战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20:54 字数作文
货币战争字数作文

篇一: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不可避免(1)

大多数人认为,货币战争跟自己无关。可是,随着汇率水平的变化,政府的经常收支也会有所变化,上市企业的销售额和本期纯利益也会有所变化,家庭的实际收入也会随之变化,所以我们不能把货币战争视为与己无关的事情。此外,人类保持货币价值的心理和对外依赖度高的产业结构、基础货币系统等也是我们无法避免货币战争的经济环境。

人类保持货币价值的心理

从终极意义上看,人类所必需的并非是金钱,而是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人们为了生活需要吃东西,为了克服寒冷的天气和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一点而需要穿衣服,也需要睡觉、居住所需的房子。问题是,大多数商品只具有程度的差异,却都很稀有。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货物的需求也会增加,其价格也便逐渐上涨。稀少性价值越高,就越容易引起金钱的趋附现象,从而导致价格大幅上涨。黄金价格比其它商品的价格高很多,原因就在于其储藏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但需要者数量却很庞大。古董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能经常以天文数字般的价格成交,其原因也在于希望得到它们的人很多,但东西却很稀缺。 所以,用现金保管金钱,就无法维护其货币价值。原材料不足的国家之所以囤积大量原材料,也是为了维护货币的价值。在住宅

价格呈上涨趋势时,普通百姓会通过从银行贷款的方式,大举投资住宅,这也是出于保持货币价值的考虑所致。由于人们保持货币价值的心理,有时也会导致其价格反而下跌的情况发生。住宅的价格越高,开发商就会持续增加供应量,所以其稀少性价值就会减少,从而造成价格下跌。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零成交量的现象发生,造成房价下跌幅度远远超过预期的现象。 如果住宅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速度超过银行利率的上涨,投资理财参与者就无法保持其货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用手里的富余资金投资股市,或通过从银行贷款的方式购买住宅,以保持货币价值,甚至追求财产增值。可是,当持有的股票或房地产价格和预期背道而驰,反而下跌的情况发生时,其货币价值反而无法得到保障。

在投机性商品市场*上,反复出现泡沫产生及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也跟投资理财市场参与者这种保持货币价值的心理不无关联。为了保持货币价值,当房地产或股价上涨之际,投资者便大肆购入,而一旦开始大幅下跌,则疯狂脱手,因此泡沫的产生和破裂现象反复出现。

投机性商品市场的价格浮动很大,因此,尽管可期待的收益率也很高,但预期的损失程度也很大,如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原材料市场等。

有的经济团体也在逆向利用人类保持货币价值心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原材料市场、外汇市场的利益相关者便是其典型代表。他们通过对上涨因素言过其实,对疲跌因素藏而不漏的方法,操控股价指数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外汇市场利益相关者,则倾向于通过扩散疲跌因素的方法,操控汇率上涨。而原材料市场利益相关者,却通过囤积带有很强的生活必需品性质的商品,操控泡沫的产生。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稀少性价值很高的商品,其价格也不可能无限上涨。因为当价格上涨幅度过高,这些商品的消费就变得越发困难。而国际投机资本为了保持货币价值,通常在股票或债券、原材料价格低廉时大肆购入,以此来操控价格的大幅上涨。等到过了一定时间,便以攻击性手段将其售出,以追求收益率的最大化。

如果说投机性商品市场有获胜者,那么也必定有失败者。尤其是通过从银行借贷的方式参与到投机性商品市场的人,当房地产和股价指数大幅下跌,并突破购入价格时,他们将失去所有的财产,而仅剩下银行的负债,从而由中产阶层沦落为无产阶层。1990年以后,日本经济在长达15年以上期间都未能恢复,而2008年以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这都是因为金融公司和中产阶层的大多数人在货币战争中遭到失败所致。

由于人类具有保持货币价值的心理,因此当物价上涨程度有可能超过银行利率时,就会购买价格有可能上涨的生活必需品,或者投资股票、房地产、原材料,以达到保持货币价值的目的。可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尤其是由于那些逆向利用人类保持货币价值心理的利益相关者们的缘故,人们有时反而无法保持货币价值。即,当某人保持了货币的价值,那么与之交易的对方也便未能保持货币的价值,因此货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对外依赖度高的世界经济

以2008年为准,世界GDP规模已达到54兆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32兆美元。也就是说,国家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在GDP中已占到60%。韩国的这一数据则高达92%,这是因为韩国是属于购买原材料并进行加工,然后再出口的产业结构。 进口原材料的国家,都想尽可能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材料,以此来制造产品,并尽可能以高昂的价格将其成功出口,这样才能保持持续的增长。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便将随之提高,其竞争力便遭到弱化。与此相反,生产原材料的国家,则必须以更高的价格出口这些原材料,并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购买进口产品,才能保持持续增长。出口原材料的国家,和出口成品的国家之间只能产生这种利害冲突。在这一点上,同属一个国家的公司之间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因为特定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得越多,它的竞争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的销售量就会减少。

所以,国际投机资本经常采用促使原材料价格涨落的方法,追求其收益率。原材料价格上涨到难以负担的程度,进口原材料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将放缓,经常收支也将恶化,资产市场的泡沫也随之破裂。证券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反应出上市企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一旦实物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提高,证券市场对外依赖程度也只能随之提高。即,美国和中国的实物经济动态将给韩国的证券市场带来影响,美国和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将给韩国的证券市场带来影响。一旦美国的股价指数上涨,第二天韩国和亚洲的股价指数就会跟着上涨,而当美国的股价指数受到冲击,韩国的股价指数也将受到冲击。随着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股票市场崩盘,韩国的股价指数也大幅下跌,其结果,使那些没有参与投资理财的人也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如上所述,世界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现在,如果无视对外经济环境而投资房地产或股票市场,那么不仅只会给投资者个人的财产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此外,考虑到由富豪们支配的资本主义秩序,在货币战争遭到失败也便意味着被支配。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越高,国际投机资本和国内投机资本之间的货币战争便只能越发激烈。

篇二: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

听闻《货币战争》十分畅销,加之老师推荐,便于闲暇之时读之。 本以为这本书会像其他经济类书籍一般晦涩难懂,却不想,一读便难以放下。《货币战争》一书虽然主要写金融,但由于文笔流畅,且引述了许多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名人语录等,

使之引人入胜,勾起了一般读者对枯燥金融问题的兴趣,在许多问题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甚至颠覆了人们以往观察、认识一些问题的传统视角。 此书以金融为脉络,交错穿插于近200余年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军事战争,将许多最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最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统统与金融联系起来,其构思之大胆、跨度之宽广,令人惊叹。

通读全书,总结出它是一部从货币博弈的角度揭秘世界财富流向与金融骗局的财经类通俗读物,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 并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甚至战争、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等,阐明中国在全面对外开放下捍卫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必要性,告诫逐步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对新世纪现阶段如何确保我国经济航母平稳运行大有借鉴意义。

不得不说,这本书可读性很强,特别对我们了解金融知识非常有帮助,读后很受震撼,也很受启发。从货币战争不由得联系到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及发展状况,面临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书中提出,经济高速发展,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紧缩银根,所有这一切, 都是国际金融资

本势力骗人的把戏。书中曾经提到,“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这句话满载着大银行家梅耶?罗斯切尔德的信心与野心,却也让人震惊,私人银行家的手段与势力。书中一再提及,认为战争的根源便是银行家们的势力挑唆。德国首相俾斯麦说得透彻“毫无疑问,把美国分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HighFinancialPowerofEurope)定好了的”。也许有人觉得此话过于极端,甚至有阴谋论之嫌,但没有人可以否认,银行家在战争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借此大赚了不少战争财。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世界上所有的人分为两类: 放羊的和被放的羊。战争、通货膨胀和紧缩银根这些其实都是放羊的手里的剪刀,剪去的是被放羊的毛――财富。经济高速发展还是低速发展不过是羊毛长一些还是短一些的关系。那么,此时此刻的中国又是在扮演哪一个角色呢?又有没有如书中所说,被一些国际金融资本势力所控制呢?全面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等因素,无不考验着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金融对外资开放,做个不恰当比喻,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让美国的所有航母编队开到中国临近海域。因为军事攻击最多摧毁建筑设施消灭人体,以中国的疆域之广,常规战争几乎不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命脉的彻底损伤。而金融战争的隐蔽性和无战例借鉴无实战演练的残酷性,对中国国家防务是一个巨大挑战。一旦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遭到金融战打击,会迅即造成国内局势动荡,由“外患”引发“内乱”。即便暂且搁臵人民币汇率和一万亿外汇储备不谈,那么国家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游离于正常金融秩序视线之外的政治热钱的博弈,中国到底处于怎样的态势,这不能不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

说及此,便不的不提及何为货币战争。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金融实力越来越强,有些国家越来越担心中国会不会成为既有的国际规则的挑战者。而消灭挑战者的最好办法是要求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并

通过大起大伏的金融危机周期俘获该国金融体系。这就是另一种战争,即货币战争或者叫金融战争。

而何为货币呢?钱?抑或财富?宋鸿兵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钱和财富之间是不完全一样的。财富的拥有是指你拥有产品、服务。拥有钱本身并不意味着拥有等量的财富。货币和财富之间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当你收到钱的时候,不要被货币的数量所迷惑,最重要是看你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现如今的中国呢?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中国的GDP是如何如何增长,在此也无需我多做解释。可是他真的富裕了吗?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由储蓄积累起来真正的财富,然后这些真金白银的资本被用于投资,从而产生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财富,社会经济由此进步,这种增长带来的是经济肌肉的发达,经济骨骼的强健,经济营养分布的均衡。虽然见效较慢,但增长的质量高,副作用小。另一种模式就是债务拉动型经济增长,国家、企业和个人大量负债,这些债务经过银行系统的货币化之后,巨额债务货币增发产生了泡沫财富感,货币贬值无可避免,市场资源配臵被人为扭曲,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其后果是经济脂肪大量增生。债务驱动型经济犹如依靠注射激素迅速增肥,虽然从短期来看,颇有奇效,但其潜在的副作用终会导致各种并发症丛生,到那时,经济体必须服用越来越多的各种药物,从而进一步恶化经济体自身的内分泌系统,造成体内生态环境的彻底紊乱,最终将无可救药。

“逐步建立一个以金银为支撑的稳定的中国货币度量衡体系,将债务分步从货币流通中驱逐出去,稳步提高银行储备金比例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使金融行业的利润率保持在社会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上。只有根治债务货币和部分准备金制度这两个顽疾,才能最终保证社会公平与和谐。”宋鸿兵先生如是说。

显而易见,作者十分推崇金本位制。这一点,我不敢轻易苟同。首先,

各国政府是不会同意恢复“金本位制”的,因为这种制度会严重制约政府通过发行纸币来调控经济的权力。其次,老百姓也不会喜欢“金本位制”的恢复。在现实生活中,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家对采用哪一种货币制度,关注度是不高的,无论是做生意还是过日子,大家都希望拥有一个比较宽松的、自由的环境。关于现有货币发行制度的弊端,可以通过加强监督和制约等手段予以完善,而不是因噎废食。但把黄金投资作为个人理财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观点,我认为是有其合理性的。

全书的最后,作者说道:在中国全面开放金融领域的同时,必须认清西方金融制度的优势和弊端,采取开放的心态,扬弃的态度,要有全面创新的勇气和胆略。大凡历史上崛起之中的大国,必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中国正处在这一特殊的"战略拐点”之上,真心祝愿祖国能够把这一拐点走好,真正实现大国之崛起!

篇三:关于 货币战争 的评论

钱,真的是王八蛋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忧心忡忡。我是穷人,不怕失去什么,没什么好担忧的,却非常有兴趣了解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系统性的思维总是建立在对于源头穷追不舍的基础上的。《货币战争》不仅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甚至彻底摧毁了我那一点可怜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并从此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意识:钱,真的是王八蛋。

说起谁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人们可能都会把票投给比尔·盖茨。我很早就不相信盖茨最富,一个卖软件的,还时不时耍些“黑屏”之类的手段,他那几百亿说白了就是几个辛苦钱,怎能比得上那些独家垄断买卖钢铁石油这类命脉资源的寡头?但是在读《货币战争》之前

我也不知道谁最富,现在,这个世界首富浮出水面了: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个来自欧洲、保守估计拥有50万亿美元的罗思柴尔德银行家族。银行,这个钱生钱的地方,世界首富从这里诞生,或许才是天经地义的。

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最有钱的人要这样深度雪藏自己,把一个小小的盖茨推上前台?那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操纵吧。连年的财富榜上世界首富的风光,恐怕也不是出于盖茨自己的意愿。从美国到欧洲,那些最著名的媒体,无不是由这个银行家族及其代理人控制的,甚至连堂堂的美国政府也在这个枝蔓丛生的家族操纵之下。从本质上说,美国政府自己不能发行货币,它被迫向银行借债度日,然后许诺把人

民现在和未来的税收抵押给银行。200多年来,美国只在林肯总统时期真正由美国政府自己发行过货币,可那也只有区区1000亿;一些渴望有所作为的美国总统,无不在为剥离这只盘缠在国家身上的八爪鱼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美国总统被刺杀的伤亡率超过诺曼底登陆时盟军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不管这是不是一些人说的“阴谋”,但作者至少让我们懂得,应该顺着追逐金钱的线索了解美国进化的历史。

接着说一说经济危机。早年的常识告诉我: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产生的,经济危机有周期性。读完《货币战争》才发现有些异样。《货币战争》把经济危机定义为银行家们的“定期剪羊毛”和“定向爆破”。“定期”和“定向”有时间、有目标,说明经济危机并不是自然使然,而是人为操纵。在作者看来,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其实是银行家们一手

制造出来的,他们先是扩大信贷,将泡沫吹起来,等人民的财富大量投入投机狂潮后猛抽银根,制造经济衰退和资产暴跌,然后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当这个手段还不奏效时,战争就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招。

这真是惊心动魄的“剪羊毛”啊!繁荣和衰退之间的机会,被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制造出来。1921年“剪”美国中西部富裕农民,1929年经济大衰退,“剪”的是华尔街之外的中小银行,全世界却因此受累。华尔街的大佬们“剪羊毛”的手段越来越纯熟,目光开始转向世界,专挑肥羊剪,以期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20世纪80年代“剪”的是叫嚣“买下美国”的日本,弄得日本至今灰头土脸;19 97年“剪”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现在,该轮到“剪”中国这只最大的“肥羊”了。

早年的常识和现在的阅读起了冲突,真是一件让人不爽的事。或许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货币战争》都没有忽悠我,而是曲径通幽,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到了一起,重新整合着我对于经济危机的认识。只是,一个是干巴巴的抽象,一个是血淋淋的具体。

现在要说一说银行了。我能想象,当我有一天要给儿子写遗嘱的时候,里面一定有这条:少和银行打交道,不到万不得已不向银行借贷。很早以来,我就认为银行是一个罪恶渊薮,《货币战争》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而已。

关于银行,关于钱,我有几个想不通:一个是钱为什么能生钱。钱应该是劳动交换的符号,都不做事情了,没有什么东西被创造出来,钱怎么生钱?无性繁殖也是有条件的啊。二是为什么古今中外干银行的人个个都是大爷?这没有道理啊,钱又不是他自己的,拿着别人存的钱放贷,搞搞“金融创新”的游戏,就可以获得天文数字般的回报。国内某银行行长年薪960多万,凭什么啊?有人说,他高风险啊,他操心啊,可是,他不能比消防员或警察更高风险吧?他不能比国务院总理更操心吧?第三个想不通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拿着一麻袋纸币只能买一包洗衣粉,又该怎么办?

或许你会说我缺乏常识、杞人忧天,或者有仇富心理。那么,就让《货币战争》带着我们回归本质,

了解一些真正的常识。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金匠银行家是只存不贷的,存户有了零散的金子就存到他那里,他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他最初的职能与一个看管自行车的大爷没什么两样。只是时间长了,他发现存户并不是经常来取回自己的金子,就开始动心思了,开始考虑如何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于是就有了放贷和利息:他反过来给存户钱,前提是存户在一段时间内丧失对自己金币的使用权。

金匠银行家一次不怀好意的试探,成了罪恶之源。而所有罪恶的逻辑源头都在这里:一段时间内所有的钱都是他的了。他开始洗脚上岸,抱着别人的钱,打着投资的幌子,干着投机的勾当,赚得盆满钵满。而看管自行车的大爷,笃诚地坚信自行车就是别人的,还坐在那里忍受日晒雨淋。他如果也动动心思,一段时间内这自行车就是自己的,他可以把它们出租,就可以一头收着保管费,一头收着出租金,准把自己变成一个富得流油的大爷。

存户的钱贷给谁,本应由存户说了算,真正得利的应该是存户。而银行本来应该是一个居间撮合、收取中介费的角色,却自说自话当起了主人,不仅把存户的钱据为己有,还自己给存贷的利率定价,靠着存贷之间的利差来“钱生钱”。银行的罪恶远不止此,更可怕的是将货币的基石——黄金来个釜底抽薪,直接用一种没有任何抵押的“白条”——纸币来交易,换句话说,它只要开动机器印票子,就能“

制造”出财富。机器转动得越快,繁荣的假象就越逼真,经济的泡沫就越大。买房子的不要任何抵押,就能买下豪宅,还不了贷,一扔了之,次贷危机就是这样来的。深圳街头有一景:一人一桌一椅,路人只要拿出个身份证——捡来的、抢来的都没关系——就可以在这里办信用卡。与之呼应的另外一种景观是:满大街贴满了“信用卡套现”的小纸条,清洁工前脚铲了,后脚就有人贴上,华强北一条街的地面

被贴得花花绿绿。猫与老鼠的游戏如此乐此不疲,小小的一张信用卡肯定藏着见不得阳光的丰厚利润。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感觉“信用”二字有何信用?“信用”就是银行用来忽悠百姓的遮羞布,银行要我们对它充满敬畏,千万别上了它的黑名单,而它自己为了发行量上去,

却可以如此作践信用,连最起码的收入调查都可以忽略,说到底,最不尊重信用的就是银行自己。前些时候我也办过一张信用卡,至今都没有开通,一是觉得我这样的人真没有什么需要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买东西用现金、用借记卡就足够了;二是怕收到银行莫名其妙的账单。朋友说:你不开通就销户吧,免得进了黑名单。我说:去他的黑名单,除了存钱取钱,此生没有什么需要与它打交道的了。

易物时代牧歌式的平静与和谐,在想象中应该是美好的,世道和人心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字:钱。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这话肯定不是我首创的,我也不知道是谁最先说的,或许是个有钱人吧,他一定是在大把花钱的时候说这话的。爱恨交织,人生大抵如此。

作者:龚华 来源:读者

《货币战争》肯定有言过其实、故弄玄虚的地方,也有很多像小说情节一般刻意营造矛盾冲突、紧张悬念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看了一遍之后就不再想看第二遍的原因。

郎咸平也曾经批评过这本书,不是说阴谋论不对,而是说书中提到的阴谋论的方法太老土、太简单、太鲁莽、太没有远见了。

我也觉得为了一个组织的经济利益,反复暗杀总统,怎么看怎么像美剧思维。

但是,话说回来,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值得一看的地方在于他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也在这个视角内打开了金融学背后的历史的一扇门。

具体你信多少,那是个人问题。

实际上这本书对于普通人的影响,根本没有大家担心的那么严重,谁会看完这本书之后就闹着要还原金本位啊?我们关心的还不就是房价、物价,工资、保险这些事吗?

金融及其衍生品和对外贸易这些事,还是相关部门去研究吧。他们采纳不采纳这本书里的阴谋论,我就不晓得了,但我觉得至少应该部分采纳。

其实这本书的能量充其量也就是一手机震动,大家大可不必为此书而互相诋毁。

而且,实际上,谁也没有真正证明这本书错误的原始资料。

如果单单说他抄袭,那更是无聊的指责了。他抄袭了,又如何?他又没抄袭你的书。

而且至少你通过此书了解到你之前无法了解的知识了。从知识的传播途径的角度讲,你还得谢谢他呢。 再说,你在VC这地方指责抄袭和盗版?你不觉得自己像立牌坊的婊子吗?

还有梁文道说的那个德国20世纪20年代的例子,我觉得根本就是牵强附会。

一个新的视角的产生总是好的。

只不过这个视角是否能给人类带来益处,能带来多少益处,这是我们要讨论的。

不能简单就说《货币战争》的出现就和种族主义的出现画上等号,这没道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出现也是新的视角,马寅初的人口论也是新的视角,能和种族主义划等号吗?

所谓百家争鸣,就是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都能表达出来才好,毕竟我们能够理解的真理都是相对的。

而梁文道的那种说法就像是在骂人。好比一家生了个小孩,大家都猜这小孩将来会做什么,梁文道一来,张口就说:“这小孩将来一定是做贼作恶的料”。这不是找揍吗?怎么还会有人这么信服一个主持人的只言片语呢?电视节目都有夸大其词来吸引眼球的作用,相反在对这种文化类电视节地品读时,我们更要理智客观。

篇四:《货币战争》书评

《货币战争》书评

我读过的关于经济的书不多,但作为曾经很著名的《货币战争》系列,我也读过第一和第二部。说实话,如果当做小说来读,这两本书可以说是荡气回肠,扣人心弦。但是仔细的思考,书中的观点虽然我不敢否认,毕竟作者也是有金融背景的人,而且也查看了诸多的资料。但是作者对这些历史事实加以演绎和推论之后得到的结论却太多耸人听闻的地方,捎带着让人对整本书的信心也大打折扣。

我认为作者在这个系列书中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不仅试图将整个历史的发展用线性的因果关系组织起来,并且还相信这种因果关系完全是单链条式的,每件事情有且仅有一个原因。

书中主要讲述了银行家们是如何编制和精心巧妙地设计每一场战争、每一次金融危机、每一次的谋杀总统、每一位经济学家的理论来攫取他们利润最大化的。其本质是每一次的战争、危机、总统不是自然规律,不是个人意志的决定,而是全世界中最富有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代理人的巧妙设计,而在这其中每个人包括经济学家、每一位总统及政客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棋子,工具。

就书的本身和它的内容观点而言,使我受益匪浅。书里面的内容煽动性很强,有非常强烈的阴谋论色彩,再加上很强的忧患意识,所以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面,会与广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产生共鸣,因为大家对美国和外资都新存警惕。但是,越是这样的重大问题,越是要慎重讨论,应该严肃认真谨慎地来研究,毕竟经济是一门科学,要讲真凭实据,逻辑紧密。

初读此书,感觉并没有印象当中的经济学书籍那种枯燥乏味,感觉它更像是一部小说,推理小说。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简直不可思议,世界怎么会是这样呢?初看似乎讲述的是事实;继续似乎是小说,读到一半似乎是事实;当读到最后感觉是真理;回味反思后让我茫然。《货币战争》中的一段话令我震撼:“众所周知,谁能垄断某种商品的供应,谁就能实现超级利润,而货币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的商品,如果谁能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谁就拥有无法限量的赚取超级利润的手段。”在我的脑海中,简单明了的垄断产生超额利润的事实从未被应用到货币的供求上。在我国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宣传下长大,在我没读过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人可以垄断货币的发行,国家也不可能剥削人民。但是,书中的事实表明货币在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普通的商品,一种可以控制的商品。尽管理论上我们都知道,但是从未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认真的考虑过。

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整体感受有两大点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世界货币的涨与跌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

《货币战争》讲的是从十九世纪欧洲银行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故事。比如那些财团操纵美国国会成立了私有的美联储,使得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当政府需要发行货币则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抵押给美联署向其贷款,而为此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美联储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利息。(政府没有权利发行货币)此外,几大财团还联合引爆两次世界大战,操控石油价格以获取石油美元,操控各种国际组织如IMF、世界银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乃至引发多次经济危机。几大财团就是通过合伙抬高一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制造巨大的金融泡沫,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抽身出来打压价格,引发泡沫崩溃,导致此国公司和民众的大量破产,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从而控制一国的经济,获取巨大的利益的。

书中的源头指向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他金融寡头对于金权的极端占有欲,而其想法的实

行是依借于其一呼百应的影响力而达成的,如果这种经济体制的内涵如此明显的不堪,为何仍有一代代的精英愿意投身于其中?世界走向的改变是否仅凭极少数人的思想行动?如果没有周边的气候条件,仅凭风眼的力量飓风就能形成并蔓延么?当人们恐慌于极少数人掌握世界的极端不公正时,其实每个人也正促进着这种不公正,在利欲攻心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相互残杀,不惜代价。不过是为了毫无必要地满足过分贪婪的欲望。欲望和恐惧卷起狂澜,黑暗的飓风由虚无而起,似受了魔鬼的庇佑般,周围的一切虽反应各异,却无不最终以各种形式成为其中,使它所向披靡、愈生愈烈巨大的漩涡将吞噬任何遏制的努力,甚至使它们成为它的一部分,世界疯狂的膨胀,却无法将它所带来的危机感置于自身的欲望之上,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出现或许本是历史的必然,恶浪已起,海啸只是迟早的事。

二、宋先生利用历史的分析,说明了亚洲金融危机与上世纪日本经济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点分析世界金融资本操作手法,并提出中国面临的危险。书中描述为建立公平的经济体制,搏击俱乐部里Jack最终炸毁信用大楼,只有单纯的梦想家会这么做,这就像藤蔓缠绕住住所,我们只想一把火烧了它们,而暴力摧毁得更多是物质,永远会有贪婪的余孽在暴力的空隙中滋生最终使整个革命变质毁灭。等待细水长流的社会本质蜕变永远成不了解决当下问题的办法,直面的抵制相当于开门迎敌,难免有被同化的危险,但既然有人已认识到危机,无论怎么做,我们所能确定的就是不放弃任何的努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己的低廉的劳动力和引进外资,成为了世界工厂,外汇储备一路飙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在近几年中国的股市与房市也是异常火暴,国际资本“热钱”在中国两市场上的推波助澜,使中国面临被世界金融寡头“剪羊毛”的危险。

《货币战争》这本书从货币博弈的角度,演绎了西方近代史和金融发展史,使我认识到一个观念: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坚决不会认同这个观念的,因为它过于直白、过于残酷、过于冷漠。但现在,当我读者这本书中陈述的史实时,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所陈述的史实恰好印证了这个可恶的观点。梅耶.罗斯柴尔德说过:“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正是因为“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世界各个强国都积极地参加到这场关于货币的金融战里。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比看得见硝烟的战争更加残酷、更加可怕。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遭到金融战争的打击,会立即造成整个国家内部局势动荡。金融是新世纪“殖民战争”的核武器,谁能熟练地应用它,谁就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而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弱点就是作者试图去用单一的原因去解释历史,金融在许多历史事件上有重要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原因。作者不是写历史,所以他为了本书的主题金融,就把一些历史事件过多的往金融方面靠拢。作者回顾了近200年来的西方金融史,并且雄辩的将南北战争、一战、二战,以及历次美国总统遇刺的原因都归结到了银行家的阴谋,看起来证据确凿,不容置疑。可是200年动荡不安的世界历史,难道都变成了银行家们股掌之间的玩物?这真是最幼稚的历史决定论,他不仅试图将整个历史的发展用线性的因果关系组织起来,并且还相信这种因果关系完全是单链条式的,每件事情有且仅有一个原因。此外,抛开这一切不谈,作者的论据中包含了大量幕后的秘密交易与会谈,这些稗官野史的真实度是很难打包票的。

总结一下,《货币战争》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比较有趣的,只是我对里面的有些观点不敢认同。估计等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头来看一下,希望能解开更多谜团,有新的收获。我推荐学经济方面的同学们还是应该看一下,因为这本书可以引发很多思考。但是我个人认为,对此书的观点要比较小心,盲目草率的接受是危险。

篇五:货币战争.doc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自己的阅读越来越少,其实读书真的能让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书中的世界真的似真似假,有糟糠有精华,读的越多,选择性就越强,判断能力才更强。这本书,至少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老师的推荐书目里,我有幸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货币战争》,其实好像还有《货币战争2》。但这本书就已经让我很难消化了,越读越觉得匪夷所思。单是从这本书内容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我就已晕头转向了,更别说其缜密的逻辑和深层内涵了。我只能说,我只是将其大概通读了一遍,注意了,我说的是大概,在读此书的过程中,其中的部分烦琐的文字我采取的跳过的方式,尤其是在描述到美国与金融家们后期的货币战争阶段,还有作者论述一些金融学理论的地方我跳过了,至于它的深意和语言背后的“战争”,我来不及想,也没那能力去想。所以,我并不算真正读完这本书。以后还会来第二次阅读,相信将会对个人的学识带来提高。

让我自己觉得好笑的是,在读这本书前几页的时候,我还把它当作是罗斯才尔德家族创始人的奋斗史,可事实上,到后面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想的太过肤浅(现在也一样)。看这本书的感觉也由开始的兴趣逐渐变成惊诧和震撼,再到最后的迷糊,因为我已经看不懂了。

本书的作者宋鸿兵先生,是20世纪90年代初赴美留学,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硕士学位。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国媒体游说公司、医疗业、电信业、信息安全、联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机构供职。近年来,作者曾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级咨询顾问,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自动审核系统设计,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务计算分析,MBS(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这也使得他对金融业有了更深层次得接触,我想这也是他写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吧。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历史从特定的意义上说, 就是少数人逐步控制多数人的历史。这种控制小到一个部落, 大到一个国家。但是要控制整个世界, 主宰全人类, 却肯定是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力的。两百多年以前, 真的就有这么一些人, 真的就有这样的想象力, 真的就在密谋策划, 真的就开始付诸实施, 一个旨在控制全世界的超级大战略。这个大战略的代号叫作“新世界秩序” 。其核心就是,为了控制全世界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政府, 任命一位监管各国的世界警察,实行统一的世界货币。只要控制了这个世界政府,,只要控制了这位世界警察,只要控制了这个统一的世界货币的发行权,那么主宰全人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这是一伙什么样的人, 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 来实现其主宰全人类的狂妄野心的呢? 《货币战争》这本书告诉我们, 他们起源于一个古老的国际银行家家族, 他们对金钱和财富的本质有着远远超过常人的深刻洞察。他们能将每一枚金币裂变出千万倍的能量。这种能量从控制大英帝国开始, 逐步吞噬了整个欧洲,并以欧洲为起点, 踏上了征服美国, 进而整合世界之路。他们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国际银行家们。

你们能想象的到人们整天忙忙碌碌,都在为这些银行家打工吗?老老实实的创造财富,不可能比上转移财富的人。我们努力、拼搏为的是什么?难道资本家对人的剥削远远超过马克思同志的想象?它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描摹了世界近200年来几乎每一件重大事件的幕后,由国际银行家和世界金融寡头所主导和精

心设计的,”一石三鸟”甚至更多的经济圈套,他们正如拿破仑所说,没有祖国,没有崇高,只有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们可以刺杀损害他们利益的达官政要,可以发动引发无辜人民伤亡的毫无意义的战争,可以掀起民众的恐慌和经济危机,可以引起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缺……最终目的是牢牢把握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权. 比如这些财团与美官员串通成立了私有的美联署,使得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当政府需要发行货币则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抵押给美联署,向其贷款,而为此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美联储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利息。此外,几大财团还联合引爆两次世界大战,操控石油价格以获取石油美圆,操控各种国际组织如IMF、世界银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乃至引发多次经济危机……几大财团就是通过合伙抬高一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制造巨大的金融泡沫,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抽身出来打压价格,引发泡沫崩溃,导致此国公司和民众的大量破产,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从而控制一国的经济,获取巨大的利益的。

我本以为自己对财富数字再不会出现像十几岁时听说比尔盖茨有几百多亿美元资产时那样震惊的了,哪怕谁说自己有8000亿美元我也不会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当了解罗斯柴尔德家族50万亿美元的资产时,我惊讶极了。这是超过全球GDP的数字。而且据说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罗斯才尔德家族究竟有多少财富,这是一个世界之谜。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财富,当罗斯柴尔德和其他国际银行家门把世界首富耀眼的聚光灯打在比尔盖茨或股神巴菲特身上时,他们自己高出“首富们”几个数量级的财富正躲藏在瑞士或加勒比海的离岸账户上待机而动……

本书讲述了很多我以前从不知道也从未听说过的事。正如宋鸿兵先生所说“如今,罗斯才尔德家族仍然在经营这银行业务,但是如果随机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问100个中国人,其中可能有99个知道美国花旗银行而不见得有1个知道罗斯柴尔德银行”。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朝”吧!

但是奇怪并不意外的是,罗斯才尔德家族这个名字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而其名度是如此之低,其隐身能力让人叹为观止!该书通过对这些国际银行家的暗盘操作与世界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相关分析, 深刻地揭示出了两者之间的不为人知内在联系。其内幕之震撼人心, 其思路之发人深省, 其手法之巧夺天工, 其韬略之叹为观止。

金融——一个洗劫和掠夺诚实财富的工具,这是一本让我思考、使我郁闷、带给我新观念的一本书 。

国际银行家控制货币发行、策动战争、暗杀总统、制造经济危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世界太可怕了!阐明中国在全面对外开放下捍卫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必要性,对在新世纪现阶段如何确保我国经济航母平稳运行大有借鉴意义。汇率之争是货币战争的第一步,由于金融危机,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人民币汇率为众目所瞩,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主要从人民币汇率、金融危机、国民福祸三个方面去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货币战争》讲的是从十九世纪欧洲银行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故事。宋鸿斌在详细勾勒了几百年来欧洲的罗斯柴

尔德家族是如何控制整个西方世界的惊天秘密后,又详细告诉了读者另一个惊天秘密,即美联储其实是间接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的私人拥有的中央银行!

不要以为货币战争都是没有硝烟的. 1812年爆发的美英战争,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73年的中东战争等真刀真枪, 血肉横飞的战争, 都与货币供应和货币危机有着直接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些战争都是货币战争. 美英战争是为了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货币发行权. 一战是为解决欧洲积重难返的财务问题. 而一战和会强加给德国的庞大的战争赔款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20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寡头们对纳粹的扶持, 为二战的爆发做足了准备. 70年代的中东战争更是寡头们为了给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划出的石油危机. 为了货币问题, 而用货币来培育战争, 挑起战争, 这何尝不是寡头们发动的另一类货币战争!

不管是有硝烟的货币战争还是没硝烟的货币战争, 那都是点, 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 真正将这些点串接起来的, 是黄金和美元之间的战争, 或者说是诚实货币和债务货币之间的战争。

超级世界财团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波云诡秘的政治风波与经济危机中翻云覆雨的手段与才能,操纵了多起世界金融史上鲜为人知的“不流血战争”。执掌经济领域的比尔德伯格俱乐部,负责整治挂帅的三边委员会,在世界银行家们组成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和美国外交协会的领导下,将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是发财的好机会。由于欧美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政府必须也只能向银行家借钱。战争使物资消耗达到燃烧的速度,战争使交战国砸锅卖铁也要坚

货币战争

持,战争使不惜一切代价的政府不计条件地向银行家融资,难怪战争始终是银行家的最爱。他们策划战争,他们挑动战争,他们资助战争,国际银行家们华丽的大厦,从来就是建立在死伤枕籍的废墟之上。滑铁卢战役之后,罗斯柴尔德就曾毫不掩饰他征服了大英帝国的骄傲:“我不在乎什么样的英格兰傀儡被放在王位上来统治这个庞大的日不落帝国。谁控制着大英帝国的货币供应,谁就控制了大英帝国,而我控制着大英帝国的货币供应!”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这就是国际银行家们的真理。

如果说中国的历史是围绕着政治权力斗争而展开,不理解帝王心术就无法洞察中国历史的精髓,那么西方近代史则是沿着金钱角逐儿进化的,不明了金钱的机谋就不能把握西方近代史的脉络。美国的成长历程充斥着国际势力家的干预和阴谋,其中尤以金融势力对美国的渗透和颠覆最令人惊心动魄,而却最不为人所知。你们能想象的到:美国的几乎每一任总统的上台都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国际银行家有关吗?不,照这本书中的意思是这些家族和银行家们控制着美国的总统选举。作者认为在四十三任美国总统中, 包括林肯, 肯尼迪, 里根等前后共有九位总统遇刺, 其伤亡率高于美军在诺曼底登陆的一线部队, 这决不是用一系列的疯子发了精神病就能解释得通的,而是国际银行家与历届美国总统之间的百年战争。是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金融制高点上所进行的反复的殊死搏斗。书中引用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来证明这种斗争的激烈与残酷。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甚至战争、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等.

这一切都是以前未曾听闻的害人事件,在令我震惊的同时也让我开始反

思。

如果像作者所说,这些银行家们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本领,又怎会容忍作者这个手下撒泼放肆,写下这些“大不敬”的言辞,让这本书顺利出版呢?他还不早就被秘密暗杀于某个角落了,这不禁引来炒作之嫌。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很有可读性,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同的思路来看待我们的历史,一个复杂而诡秘的谜团。它里面还是有很多让我们大开眼界的解读,且不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至少它把更多的可能解释摆在我们眼前,只有我们通过更广泛的阅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解释,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的走向历史的真相。

也许这本书会有些许偏颇,材料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这本书至少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世界的经济与金融,我们应当关注这本书的大价值而忽略小错误,所以这样讲来这本书绝对是好书。

“货币战争”顾名思义, 是以货币为手段来发动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全书开篇就介绍了两场战争, 一个是明面上的有硝烟的滑铁卢之战, 另一个则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利用战争的胜败消息而发动的英国公债收购战.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让罗斯切尔德家族一举控制了英国的货币供应. 如此惊心动魄, 富有戏剧性的战役, 却是本书最不具技术含量, 手段最隐蔽的战役. 相比较之下,日本金融泡沫裂,俄罗斯休克疗法, 亚洲金融风暴等战役, 金融手段层出不穷, 错综复杂, 让人眼花缭乱.其对当今中国的借鉴价值更是宝贵.

今天的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将自己变成全球经济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和迹象表明,庞大的中国经济航母已经起航。然而,起航的中国经济航母,会一帆风顺吗?在未来至关重要的50年内,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现有的航速,勇往直前吗?

我们要牢记,任何时刻防范金融风险的弦都要绷紧,要深刻的认识到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创新与风险几乎是相伴相随。在金融创新中首先坚持审慎原则,处理好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与此同时,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监管要跟上创新,做到监管不缺位、不越位,做到政府的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相匹配,引导陕西金融产业健康规范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中央计划经济制度下政府行政指令分配资源截然不同,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一个健康运作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高效率分配资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脆弱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往往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引起经济衰退、失业率攀升,甚至触发严重社会与政治危机.历史的经验表明,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打击绝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和以什么方式进行的问题,任何侥幸的心理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有感于此,作者将自己多年来对美国金融内幕的研究整理成文,希望能给中国的决策者们提个醒,不要丧失金融方面的警惕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突飞猛进,保持旺盛持久的发展势头,对外开放的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论这些外来思想、外来理论、外来投资和资本进入中国的目的何在,客观上都给中国的腾飞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加注了持续的燃料.用”阴论”眼光挑剔、排斥一切外来事物的思想和行为,哪怕打着”保护国家利益”的旗号,归根结底,却是对国家利益的一种损害.

不是有一句古话:“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中国至加入WTO后,不断面临着来自西方的挑战,和西方的金融业相比,我们在金融领域的差距相当大,肯定会遭遇来自西方的强烈攻击。挑战是现实的、紧迫的。我们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我们要居安思危,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其他领域,早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金融危机不来则已,一旦爆发,货币贬值,恶性通货膨胀,大量资金外逃,银行纷纷倒闭,大量企业随之陷入困境,失业率迅速上升,社会动荡不安,各类社会矛盾迅速激化。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要具有真正了解国际局势和变化动态的睿智,要有足够了解外国的政治经济金融决策程序的渠道,要具有科学健全的决策机制!

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