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读《三字经》的笔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25:27 作文素材
读《三字经》的笔记作文素材

篇一:《三字经》读书笔记

《三字经》读书笔记

《三字经》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本书。妈妈说人人都应该看这本书,这本书里包含人文教育、史地天文、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尤其《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意思是: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送来一篮梨子,他便已知道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挑小的吃。他这种尊敬兄长的德行,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的榜样。

我明白一个道理: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还要学习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懂得文理。

上海普陀区金洲学校 二(4)班

李欣彦

篇二:《三字经》读书笔记

《三字经》读书笔记

上学期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是我阅读《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这几句讲的非常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

篇三:三字经读书笔记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读《三字经》的笔记)

三字经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是我阅读《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这几句讲的非常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学习,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学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学习,长大后悔莫及。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学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篇四: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六(1)班 高雪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当这优美的语句在我耳边响起,总是让我沉醉其中。?

《三字经》中有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话的意思是黄香九岁就能孝敬父母,知道冬天为父母暖被,夏天为父母扇风。他对父母的孝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我呢?只会惹父母生气,不仅不好好孝顺他们,还经常顶撞他们。看到这里,我惭愧地低下头,心想一定要改过自新,还好报答父母。?我十分喜欢读《三字经》,因为它读来十分有韵味。还有在这些三字经后都隐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读起来引人入胜。?

我还从《三字经》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它让我明白了从小要好好学习,不要错过了读书的好时光。如果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也不会有大成就。难怪我奶奶一直念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现在明白了奶奶这句话的意思了。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为国争光。?

《三字经》这本书讲述了人从生下来的本性,到儿童时期父母、师长对我们的重要性。读这本书我受益良多。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一定要用学到的这些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可以说:?不读《三字经》就枉来这世间一趟!??

指导老师:陈岳

篇五:《三字经》要不要读?如果读,如何读?

《三字经》要不要读?如果读,如何读?

透过《三字经》删节之争,我们需要思考: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是该严苛些,还是该宽容些?

漫画:袁昕

新闻背景:新华网济南1月5日电(记者赵仁伟、陈灏)“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下发的一纸禁令引发争议,一时众说纷纭。有关专家表示,当前轰轰烈烈的中小学生“读经热”有盲目跟风和利益驱动的弊端,应该加以规范和引导。同时,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断章取义,营造“世外桃源”,而是要积极引导孩子形成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有媒体报道,此前,湖北已有学校使用删节版《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等语句已经在教材中消失。

■ 叫停背诵《三字经》:《三字经》《弟子规》腐蚀学生心灵?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其中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里面有强调言听计从、一味顺从等陈旧的东西,这与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冲突的,不应该让孩子全盘接受,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所选择和指导。”

——济南明湖小学教师谭晓庆

现在幼儿园和低年级小学生几乎人手一本《三字经》《弟子规》,自己8岁的女儿也曾大篇幅背诵,现在回过头看的确有些盲目。

——山东省利津县北宋中学语文教师崔金英

传统文化作品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随便拿来就用,比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的,必须加以扬弃,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中小学生。

——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关延平

■ 《三字经》要读:有文化熏陶和思想润泽的作用

《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都是明清以来重要的启蒙读物,在道德劝诫、历史文化知识普及、传统语文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中小学生一开始不明白其内涵,久而久之就能起到文化熏陶和思想润泽的作用。

——山东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

阅读传统经典其实需要站在时代的立场进行抽象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只要掌握其精神取向就可以了。“要相信我们的老师,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会对经典作品作出正确的理解。”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曾振宇

济南市民王志勇对教育部门此项禁令的效果表示质疑。他说,这类经典大多是家长教孩子读,并且非常普遍。即便把学校的行为约束住了,却无法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许多家长出于让锻炼孩子说话、认字的目的让孩子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引导孩子,教育部门光约束学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济南市民王志勇

■ 《三字经》,要不要删着读?如果读,怎么读?

她认为没有必要删改《三字经》:就像我们小时候读唐诗,其实根本不明白在读什么,就是机械记忆。我让孩子背《三字经》,就是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而已。

——汪女士一位8岁孩子的母亲

如果删节,就会破坏历史文本的完整性,把一篇经典文本割裂得鸡零狗碎,肢解得面目全非,这绝非尊重历史的态度。学生诵读的是删节本,以为原书本来如此,而在别处看到原本,会因为与所学内容不同而困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梓

在清华校园内开设《四书》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讲解后,他问学生,“你们能告诉我,《四书》里哪些内容是教你们学坏的吗?”底下在座的几十位学生都笑了。在彭林看来,对于传统文化,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即:要理解那些典籍的历史背景,并基于此给予历史的理解。

——清华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彭林

■ 中小学生“读经热”如何规范?

中小学生诵读古代传统经典文本,首先要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但现在这一问题没有一个明确规范的说法,各地一窝蜂地搞,结果变了味,出版商为了渔利,出现了许多粗制滥造、内容混乱的读物。一些学校大肆推销各种版本的经典读物,背后也有利益驱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唐汉卫

当前低龄孩子中的“读经热”过于泛滥,其实家长和一些学校的功利性目的大于对思想精神内涵的考虑,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多认字、要听话,而学校则是为了打造学校品牌,多卖书,忽略了对经典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引导,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需要权威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和规范。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校长李庆平

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关键不在于所读的文本本身,而是外界的引导,我教了20多年书,没见过学生因为学了《孔雀东南飞》就自杀殉情,也没见过学生学孔乙己去图书馆偷书的。“孩子的价值观是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在社会道德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学生易受不良思想影响,更应该追问社会环境和我们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教材本身。”

——湖北黄冈市高中语文教师周洁

2011,我们需要“明白”的国学

2011年01月05日 08:08:42 来源: 光明日报

李怡 1966年生于重庆,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歌、鲁迅及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等。人物素描:赵和平

以“国学”为名义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

笔记观点:

“传统文化”仍需接受“现代”考验

刚刚过去的2010年有太多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建设,“物质”诸如住房,“精神”则似乎属于“国学”。201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时传来“国学”教育的朗朗书声,记忆犹新的还包括:企业管理的“智慧”、莘莘学子的励志、长寿之道、养生休闲,林林总总,莫不与“国学”息息相关。以“国学”的名义真可以护佑我们的一生?从治病救人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抵抗西方文化入侵到弘扬失落的古老文明?从幼儿园的第一课到MBA?

在忙碌了一年之后,我们在年关岁尾听到了另外的声音。《山东商报》12月30日消息:山东省教育厅29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前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接着,又有复旦教授严正指出,不加分别的国学教育无法让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当然,复杂的网络也出现了复杂的猜测:山东教育厅此举莫非是为了“推销”自编的“传统文化教材”?无论这一消息“背后”的故事还有多少,至少也是传达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所谓“传统文化”依然需要接受“现代”的考验,“国学”本身也亟待从内容到形式上获得刷新。

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国学”之出现,反映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保存传统文化的强烈意愿,但这

样的保存同时又具有现代世界的思路与眼光,正如第一个开办国学讲习会、倡导国学的章太炎先生所意识到的那样:“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在这里,章太炎对“国学”的重视和他对世界形势与时代特征的把握同样地重要。正因为如此,当年太炎先生国学弟子中,赫然屹立着新文化运动的几员大将与学人: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许寿裳??今天的人们常常以“国学”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动辄将国学的弘扬、文化的复兴联系到“五四”的所谓偏激与破坏,殊不知恰恰是五四一代开创的“现代”文化让国学真正具有了走向世界的可能,也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故”的整理。“国学”之所以能够在现代意义上成为“学”,就是因为它已经参与了现代文明的建构,不再是“古老”典籍的简单继承。当然,如今那种痴迷于故纸堆的迂阔之士并不多见,倒是“国学”的形式化、时尚化大行其道。“学者”明星化、“学术”利益化、“学习”表演化、“学位”官僚化,总之,以“国学”为名义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正在流行,从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对中国传统学术坚实、质朴、谨严精神的莫大讽刺。

鲁迅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鲁迅是五四新文化的旗帜,也是现代国学的发扬者,因为他对“当务之急”有着切实的感受,是“明白人”做着“新国学”。2011的我们,不就需要这样的“明白”,这样的“新国学”吗?

叫停“全文背诵《三字经》” 好!

2011-01-04 10:59:00 沈阳日报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表示,全省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不健康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价值观念。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尤其不可要求全文背诵如《弟子规》《三字经》等。

初看此话,颇为吃惊,毕竟十年来各地都对蒙学经典做了重点推广,对孩子确实也大有裨益。但重新翻看这些书,却为山东省教育厅的行为深深感动。《弟子规》《三字经》等当然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道理,鼓励孩子一心向学,孝悌恭谨,但其毕竟一成书于宋,一成书于清,充斥着鼓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世间沧桑,几多变幻,到今天,书中一些提法已然不合时宜,甚至也不符合儒家思想的真意。

比如《三字经》宣扬的三纲五常,随着君权、父权和夫权的淡去,必须重新定义;《弟子规》明确指出孩子应一切听命于父母,不越雷池半步,且一日为子女,终身“勿擅为”,与现代儿童教育中“尊重天性、提倡民主”的宗旨明显不符。可以说,《弟子规》《三字经》自普及以来,其中部分内容一直被专家学者所诟病。尤其,一些企业把《弟子规》当做奴化员工的“圣经”,要求反复诵读、践行,实在念歪了“经”。

孩子还小,很难领会这些内容,如果不加甄别,必然先入为主,学不进去新东西。所以,当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