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2:27:38 体裁作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思体裁作文

篇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汉英成语双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意思是说培养人才是长远的事业,是很不容易的事it takes 10 years to grow a tree and 100 years to bring up a generation of good men--long-term plan

篇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使我深思,激励我上进。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近10个年头,一路走来,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爱,是尊重,是理解,是幸福感的传递。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把品德教育居于第一位,教会学生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社会上所有和他接触的人。帮助他人,学会合作,所以对于学生的这种道德品质、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也就是身心健康。现在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一个家里有6个大人甚至更多的人来“呵护”一个孩子,导致孩子们自私、自我、思想偏激、心里承受能力下降等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我们也理解现在孩子的求学、就业压力大,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孩子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周边的事物。

第三,就是孩子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一个孩子应该拥有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有接触、合作或者是表演能力等各个方面。注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人在青春美少年,虚心学习莫贪玩,江水没有回头浪,青春一去永不返。要知道,每个人只有一次青春年少。让我们将浮躁的心沉下来,认真研究每一位孩子的情况,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因此,对教师而言,要立志于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把教育当作理想来追求,并用人生的激情来驱动,用教育的理想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的理想。

篇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版

一、十年树木,终身树人

出自——治国经典--《管子》

《管子》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

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传说是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 现在版本的《管子》是在西汉时由刘向编定的,原有八十六篇,现只有七十六篇,内容分为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七篇,《区言》五篇,《杂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轻重》十六篇。

《管子》认为,人在万物中是最有价值的。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翻译:

这里是说:比起粮食、树木这些有用之物来,人的价值最高。“树人”可以收到“一树百获”之利。君主如果能懂得并身体力行,办事就可以收到神奇之效,这才是称霸天下的唯一门路。

因此,《管子》认为:

“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之骏

雄”(《七法》);

远举贤人,慈爱百姓,外存亡国,

继绝世,起诸孤”(《中匡》);

“与其厚于兵,不如

厚于人”(《大匡》);

“务得人

”。

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

(《五辅》)、“争天下者,必先争人”(《霸言》)。

厚功大业,显于天下而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五辅》),而“暴王所以失

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同上)。

二、人配天地,最为天下贵

《管子》不仅把人同谷物、树木相比较来说明其价值,而且还同其他动物相比较来说明其特点。

“附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形势》)。从三仞高的崖顶上

跳下来,这是人难以办到的,而猿猱却轻而易举地跳下来喝水。可见人有不如动物的地方。但是,蛟龙得水,虎豹凭幽,动物只能凭借外部条件,单纯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而人却能“虑”、能“务”。人之所以宝贵,能成就大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

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管子》还认为,人有其

“能”,又善于“用道”,才能有成效。凡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可以同天地媲美。作为君主应当

参于日月,伍于四时”(《版法》),

尽管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少数圣人,但人人都有这种潜力和可能性。

三、以人为本

《管子》在把自然与人作比较的同时,还注意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这种传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他说:

“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

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轻重》甲)。

因而

“地大而不耕,非其地也;人众

而不亲,非其人也”(《霸言》),土地

再多,没有人去耕种,就等于没有土地;人口再多,大家都不以为你可亲,也不能算你的人民。 这是很切实的道理。

“有地而务本事,君国不能壹民,而求宗庙社稷之无危,不可得也。”

(《权修》)因此,管仲认为,不重视人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不以人为“本”,则“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残而国亡”(《五辅》)。

四、人者身之本

《管子》不仅从整体上肯定了人高于万物,可以

“参之于天地”,而且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独

立的价值。《权修》篇说:

治之本也。”这里从治理天下以国家为本,最后归

结到人以自身为根本,首先应把自己治理好。管仲在回答齐桓公询问治国之道时也曾说:

“始于为身,中于为国,成于为天下”(《中匡》)。承认“人者,身之本”,

也就肯定了个人的独立价值。那么,怎样为身,如何修身?管仲在回答桓公“请问为身”时指出:

“道血气,以还应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中匡》)。“道血气”

是“为身”的办法,就是自我修养,修身养性。而

附:

举贤而上

功”五个字。此后,“兴贤”就成了齐国政

治的传统。

鄙人之贾”

,是个小商人;后者有所谓“东夷之子”之称,亦非齐之贵族。但二人都在齐国为相,名显诸侯。

人,“

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

篇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论职业教育如何更接地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论职业教育如何更接地气

【摘要】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知识结构好、技能熟练,道德规范好、心理健康且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职业技术类学校也不例外,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培养好职校学生就应该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多考虑学生今后怎样接好溶入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必要的文化和道德素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更接地气

引言

最近,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一则新闻:来自中国大西北的一名中、外名牌大学的双料博士被美国警察押解遣返回国,此人已有精神问题,年虽30,但已显老态,学习上的“学霸”生活上的“白痴”,她的一句话令人深思:“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这难道完全是她个人的问题吗?学校社会没有责任吗?教育改革的要求必然会反映到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的教育改革落实。职业技术类学校教育改革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塑造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对于目前课程来说,确立一些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是重要的。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课程结构体系,以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更加接“地气”:

一、走向生活的学习

当代学习理论表明,不仅是社会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而且认知学习也“基本上是情感性的”,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现代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学生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做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计尤其要树立这种“走向生活”的理念。因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面临着就业和升学、求学和创业、传统和创新、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如果我们的课程设置能够使学生在面临这些生活主题时,少一份烦躁,多一份热情;少一份忧考;多一份信心;少一份顾虑,多一份从容,那么,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成功的。

从目前职业技术教育现状来看,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时间都在迫切呼唤着“走向生活”。

现有的课程内容,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存在人为编制的问题多,生活中的现有问题少,人为制造难度的推理、证明多,理论多,自圆其说多,而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少,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更是缺乏。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应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探索并处理现实世界的一个个实际问题,要教会学生就业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创业、发展所必须的求实创新能力。为此,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基础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因为基础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石,综合化体现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各学科知识的渗透,需要多角度思考、多方面加以解决的实际,个性化则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体现。学科也好,艺术也罢,总是源于生活。

“走向生活”的理念要求教学实践必须贴近生活的真实面貌,我们要根据生活的实际来训练学生生活各个层面上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各专业的实验实训要真刀真枪,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各类贴近生活生产实际的实验室和实训室,使生活和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使学习富有情感性,并使学生认识到在为生活而学,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有目的、有效益的。为了贯彻“走向生活”的理念,教师也必须不断研究生活、研究实际,不断更新、丰富知识,紧跟社会变革的潮流,增强教学实践的灵活应变能力,及时反映迅猛发展的科技进步成果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形势,一扫“千古不变”的教条,使课程的内容贴近生活和实践。职教应姓“职”。职业技术教育应向丰富多彩的生活要效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教育,我们没有站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来思考学校人文环境的创设,德育教育要借助于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精神、意志、审美、规范、思维、态度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同时课程改革为校园人文环境的创建提供保障,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要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如果教师缺乏追求科学精神、维护法律尊严的斗志,缺乏审察历史的气度、思辨哲学的逻辑,缺乏鉴赏艺术的雅致、提炼文学的笔墨,缺乏关心政治的热情、融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思

现代文明的胆识,缺乏抗争不良行为的勇气、锤炼高尚人格的理想,如果我们的课程缺乏相应的内容,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会有热爱生活的现实行为呢!

二、个性化的期待

每个教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信念,学校拥有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每个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个性需求,我们的课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构建的产物,那么这样的课程就必然是个性化的,有特色的。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三大趋势具有根本意义:个人选择自由日益增大人类知识日趋复杂;今后人类活动中对关系问题的考虑将超越等级观念。”从对国外学校的教育理念来看: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及个人闲暇生活都要求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和自主决策。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自由,提高主体的自主性、自我超越能力,就要强调课程标准的多层次性,课程内容的多门类,教材媒体的多规格,课程实施的多渠道,让学生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多样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时间中学会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获得各不相同的发展,在学习、生活方式的多种选择中,学会如何面对自由,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对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呼唤尤其迫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求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体现在基础

性学科(含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课)上,就是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要求、不同的方式学习课程内容,教学要分层次。基础的定位是有利于学生学会继续血洗和生活所必须的基础。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根据学生生活、发展的自主需要来选择不同要求的课程标准。体现在专业性较强的理论性和技能性学科上,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个性需求设计多种活动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训练,打破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习惯。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贴近生活、生产和科技的实际,打破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习惯,要熟知本专业领域内各类学科的理论和技能,懂得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各种问题打开思路,使学生真正为自己所选择的生活而学习。

三、课程问题分析与对策

专业课程内容,程式化、教务化,基础性与发展性知识(技能)区分度不够,学习内容的层次性体现不充分,不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培养学生能够奋发想上的斗志。

对策:专业课程要向综合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删除不必要的课程,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课程综合成一门课程,建立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包;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课程内容要有层次、有梯度、充分体现宽基础,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