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家乡三十年变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4:18:42 作文素材
家乡三十年变化作文素材

篇一: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

“不支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1978年12月,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致,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沧海一粟,然而就是这三十年间,中国人民的面貌,尤其 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人民面貌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的家乡也一样有了巨大的变化。从以下四方面最能体现改革开放在百姓生活上发生的变化。

一、同家乡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显性变化

1、衣、从带补丁的粗布衣到现在的追求名牌与时尚服装

从我父母老一辈人的回忆叙述当中了解到,当时家乡里的人都是自己做一件粗布衣服。从新到旧,这个穿过那个接着穿,穿到坏了也舍不得扔掉,补补接着穿,往往到了最后,这件衣服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了,一块补丁接着一块补丁,而且什么颜色的补丁块都有。除了衣服,鞋是自己做的布底鞋,都穿漏脚趾了,缝缝还接着穿。衣服只是一种防寒的工具,没有美感而言。过年了,谁家给女孩子买个带颜色的发带扎到头上,大多会引来同村小伙伴不停羡慕的眼光,小姑娘更是高兴好长一段时间。如今记忆中的这些已经永远成为回忆,一去不复返了。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了。家乡的百姓在穿着上与三十年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别说穿带补丁的衣服,就是稍稍坏点了也不穿,不是时尚款式服装不穿,不是名牌服装不穿。如今,百姓也舍得在穿着打扮上消费了,以前是出门没有衣服穿,现在是出门不知道穿哪套好。从外衣到睡衣,从头上的帽子到脚上的鞋子,样式不断更新,都讲究个时尚和搭配协调。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妇都把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了。

2、食、从吃窝头到追求绿色食品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解决百姓的温饱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不断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民不聊生,王者何以为天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让家乡人民感觉真切的就是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餐桌的食物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上河湾镇干沟村农民蔡学珍谈起三十年来在吃的变化上,老人感慨万分的说:过去那是吃的啥呀,一大家子人,贴一锅苞米面做的窝头,没有油,做的菜一点油星也没有,就是这样的菜也不常有,经常是窝头就点咸菜、酱什么的就对付一顿饭,还常常吃不饱。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不再受饿。大人小 孩都盼着过年,能改善改善生活,过年了,能吃上一顿饺子。现在好了,平常就能吃上饺子,不仅是吃饱的问题了,想吃啥吃啥,调着样吃。大鱼大肉早已是平常菜,现在也嫌油腻了,吃饭讲究个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追求的是绿色食品。这三十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3、住、从小泥草房到大砖瓦房

社会中每个小家庭都有一个固定的住所,称之为家,所谓固土难离,落叶归根等等这些成语都说明了人们对家的留恋与不舍。房子作为我们家的承载,是我们生活的起居室,是一处温馨的处所。那么家乡的住房在这三十年中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胡家乡红石村农民杨乃勤对住房的变化有着非常深刻的记忆。76岁的老人回忆说,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多,结了婚就从父母那分开住了,可是哪有地方住啊,就和媳妇用土坏、木头、草垒起了一间小泥草房。一进屋黑呼呼的,做饭休息都在这一间屋子里,那真是一贫如洗的日子!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几年功夫,家里的粮食多了,手里也有余钱了,就这样又盖了两间土砖房,厨房、卧室都各自有了屋,感觉挺亮堂。可是现在儿女们长大了,不满足了,除了种地,又搞起了副业,学习瓦工,养殖技术,家里是越来越富了,现在又盖起了漂亮的三间大砖瓦房,并且套上了砖砌的大院墙,一进屋亮堂堂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都是党的政策好啊,我们才过上了好日子,老人满足的说。现在家乡人民不仅住进了亮堂的砖瓦房,有的已经进了城买了楼房。三十年来人们的住房条件是越来 越好了,面积是越来越大了。

4、行、从土路到水泥路,从步行到开私家车

百姓的出行变化,完全可以见证家乡的生活变化。现在人们出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坐公交车,有人坐出租车,也有一部分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轿车,却很少有人步行出远门了。提到步行,我的父亲回忆说,以前出门上哪办个事,都是靠两条腿走路,谁家能有一台自行车,出门就像现在人开奔驰宝马。以前家里缺啥少啥,基本上都是走着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买,买个东西,来回就得多半天,带点东西就得用肩扛。哪儿像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每天都有,出门上哪都方便速度还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如今乡村修水泥路就是最的一个例子,百姓出门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出门怕下雨天盼晴天了。现在的家乡农

民告别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时代了。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了。家乡人民的衣食住行,这些也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最能体现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了。

二、家乡面貌上的变化

家乡面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1、自然环境变化:以前低矮的小泥草房随处可见,牲畜都是散养,粪便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下雨天,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水和泥的路。现在走过家乡的一个又一个乡村,看到的是又一翻景象:一排排整齐砖瓦房,整洁的小院,一栋又一栋的养殖基地,笔直干净的水泥路,道路两旁是绿树花草;生态环境变好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野生小动物不时的能在路边看见了。一个个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村庄在百姓眼中已是正常的景观。

2、人文环境变化:自然环境的改观给人文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转变。以上河湾为例,现在的路变好了,环境变整洁了;经济发展了,来我镇办厂发展的商人多了;百姓精神面貌变得更加有精神了,不再无所事事,开始大力发展副业,牧业;敬老爱幼的好事变多了;发展新农村建设谋事的多了。总之,一句话,家乡的生产发展了,乡风更文明了,管理更加民主了。家乡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三、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

改革开放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最根本的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振奋了精神。三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引下,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家乡人民在许多观念上都有了很大转变,最集中表现为两方面。

1、在教育方面

三十年来家乡人民对教育上前后有两种态度,表现为从轻视到重视。在家乡有很多家庭的孩子仅限于念几天书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就行。家长观念上也认为念书没有用,不如回家帮家里干点活。听父辈的人讲过,当时有这样一句话: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足见当时人们对科学教育方面有多么轻视。

现在家乡人民对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再认为读书没用。一是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学生念小学初中的学费和书本费全部免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这一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肯定,也是对国民的一种教育引导方向。二是现在通过科技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民在家通过各种渠道和亲身的例子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只有科技才能使人民走上真正致富的路。通过以上两方面,家乡人民现在都非常重视教育这一块。积极支持子女上学念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转变

(1)养老保障上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遗留下来的陈腐观念,认为养儿防老,重男轻女严重,尤其是农村大有不生儿子不罢休的架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百姓的观念已经逐步有所转变,大部分的群众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虽然我国现在仍是以子女赡养老人为主,可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出台的养老保险、最低保障、对独生子女父母的补助政策,社会上的养老院、托老院给老人们也提供了安享晚年的优质服务,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这些让老人不再对其将来有所担心,归根结底观念的转变是由社会的有力保障做基础的。

(2)在医疗保障上,百姓从硬挺到主动去医院看病

过去百姓认为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有点病是不会去医院的,认为这点小病不算啥,用不着大惊小怪的,吃点小药就好了,甚至说挺挺就好了。一来二去,小病挺成了大病。 大病没钱治也挺成了不治之症。现在国家为农民的生活着想也为农民的身体健康着想,在农村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并 且不断宣传科学卫生的健康理念。所以农民从心里上思想上也接受了去医院看病。有病也不愁了,都夸还是国家政策好啊,为民谋实事。

四、百姓业余文化上的变化

(1)从听收音机到上互联网

三十年前百姓的业余生活很单调,买个小收音机都是一种奢侈品,还不是家

家都有,往往是谁家买了一台,大家都去听。改革开放了,政策搞活了,经济发展了,也需要丰富业余生活了,于是家境最好的率先买了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引得全屯百姓都来看。30年来,电视机已从少数家庭的奢侈品逐渐变为所有家庭的日常家用电器。即使是互联网,最初是百分之百的高科技象征,也一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2)从几乎没什么活动到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十年前的百姓几乎是没什么业余文化活动的,想看书?没有;想看电影?哪里放场电影,得走出好几里地,一年也没两次。现在要想看书,看哪方面的书,你就看吧,就怕看不过来。想看电影,做家里就能看。想放松,下棋、打球、扭大秧歌、卡拉OK娱乐场所哪都有,随自己选。现代农村百姓从经济上富裕了,精神上也丰富了。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大农村从经济领域到其它各个领域,从三农建设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每一件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深刻地见证了改革开放在农村的发展成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符合了党心、民心,顺应了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百姓稳定走上了富裕安康的道路。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在新一代中央领导下,率领全国人民乘风破浪,必将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的祖国会更强大,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篇二:对家乡三十年变化的调查报告

公共教学部

《概论》实践课社会调查报告

( 2014-2015学年)

周家庄面貌三十年间的变化调查

学 院: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调查时间:

2015年 02 月 11 日

对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周家庄三十年间面貌

变化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农村在三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该通过翻看老照片和走访村中各处,充分了解村庄30年面貌的巨大改变,例如:家乡生活方式、村容、村貌等。这会让我们想到是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给村庄带来的变化,也直观的体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大发展,以便我们反思过去,畅想未来。

二.调查对象

周家庄30年前的老照片和现在的照片、村里50岁以上的村民以及村内党员

三.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采访当地的村民,详细询问村庄30年面貌的变化并做记录。

(图为周家庄里的两位老人

畅谈村庄30年变化的场景,

我在旁倾听并记录)

(图为我进入村民家中

与本村50多岁的村民进

行交流,感受30

年间的

变化)

(图为我与村内的一名党

员在交谈,充分了解周家庄

在30年间的各方面变化,

并进行记录)

(下面两图为周家庄老照片与现在照片的对比)

四.调查内容与结果

(一) 生活质量方面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比1984年的500元左右,增长了近20倍,翻了4番还多。在之前,因为生活质量差,收入的也少,人们通常都是自给自足,一般不会花很多钱买东西,而且东西哪怕是破旧了也会一直用,直到每一件物品都彻底不能用后才会换新的。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的消费水平绝对很低,那么对生活质量和物质的追求肯定也不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越来越多,这自然也就带动了消费的增长,对生活质量和物质的追求也更高了。下面我们可以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详细的论述一下:

首先是穿着方面。在30年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人们买衣服都要凭布票,而且数量有限。一件衣服都是好几个人穿,直到实在破的不行了才不穿了当做它用,也就结婚时给做件新衣服。由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还很落后,使得人们穿着单一,色彩和样式也非常地单调,稍微贴身或外露的衣服都被认为是不正经。后来轻薄的“的确良”、“洋布”开始流行,再后来套装、五颜六色的轻薄短小的羽绒服、牛仔服、西装、T恤、皮鞋、皮凉鞋等等也都在农村流行开来。现在,不仅年轻人日常就打扮得很漂亮,孩子们穿戴得鲜艳,婴幼儿的服装饰品细分化、品牌化也都越来越显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服装。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思想也从“穿暖”变成了“穿好”,人们纷纷穿上了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其次再谈谈吃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民都吃不饱了,何谈发展。其实在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刚开始复苏,人们基本能吃饱穿暖了。但是人们

平时吃的最多的还是咸菜,青菜也经常吃,而鱼肉一类的也就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点。然而再看看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好几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可见生活真的富裕了不少。这最主要的还是归功于我们国家的好政策。自从在全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渐渐地,随着改革开放实行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90年代初,粮食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到了1993年、1994年,粮票基本没有用了,粮食在那里都能买到。现在人们餐桌上面的食品种类丰富多了,主食也变的次要了。人们更加注意吃营养丰富的肉、鱼、蔬菜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改变了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住这一方面。在三十年以前,这村庄里都是茅草屋好的才是土平房,做饭烧的都是木材和和晒干的杂草等,对环境污染很大。而且在30年前电力在农村也不是很普及,只有1/3的住户才用的上电,大多数人家用的都是煤油灯。而在之后的三十多年来由于经济的才慢慢盖起了好的砖瓦房,还有个别人家盖起了楼房,电力也普及了,家家户户也逐渐用上了电灯、电视等。现在人们做饭大多用起了电器等高档厨具,对环境污染也小了,同时人们做饭时也会考虑到油烟等对身体的影响了。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村里每家都至少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而到了现在,家里孩子少了,屋子够用了,对孩子的关爱也多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行”这一方面。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周家庄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听村民们说,以前家家户户门前的路都是泥路,一遇到下雨天,不穿雨鞋根本走不出家门;而且路也很窄,并排走两个人都有困难,一辆三轮车过来,都不知道怎么让路。现在国家发款下来,不仅修主干马路,连个别村间小路也变成了宽宽的水泥路,一直通到家门口,汽车都能开进来。以前去市镇的路都是石子路,还坑坑洼洼的,下雨一积水,只能走最边上草丛路,骑辆自行车走过,还能溅一身的水;现在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且都是水泥路。

(二)经济建设方面

30年前的周家庄跟现在可是完全不一样,它是一个交通不便,处处都是泥土路而且很荒凉,人口也很少。人们只种些麦子和玉米,还要靠天吃饭。 现在,由经济的发展,周家庄的人也种植了草莓、大姜、圆葱等作物;道路修得很好了,人们出行也十分方便了。同时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村里逐渐出现了很多私营企业,开始都只是织布卖布,后来厂子的种类就多了,有做瓶子盖的,有做风筝的,有做各种加工材料的?? 厂子多了,竞争力也大了,厂子里赚得多了,那么人们收入的也就越多了,生活无疑越来越富裕了。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村庄里也逐渐建起了很多家商店和各种服务站,而且我们的公共设施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了。同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发展可持续,我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因此村庄里也投入很多钱巨资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建设,现在已颇有成果。相比以前,走在道路上已没有随处可见的垃圾,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和旁边盛放垃圾的大垃圾桶;村庄里也少了臭水沟、臭湾,早已被干净的通畅的排水沟、池塘代替了。慢慢的花草树木也多了起来,绿化程度越来越好,人们因为越来越文明了。另一方面,

篇三:家乡三十年变化 毛概论文

地处偏远的天水,曾经是深受左倾错误之害的重灾区。改革开放前,天水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薄弱,体制僵化,数百万人民群众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特别是历经十年“文革”破坏后,天水万物萧疏、百废待兴。三十年斗转星移,三十年沧桑巨变,今天,天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广大人民群众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一个充满魅力和特色的现代文明城市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凡是亲身经历了这30年伟大变革的秦州儿女,无不为我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的欣喜;凡是为天水的改革发展贡献了自己力量的秦州儿女,都有理由为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感到自豪。这是我们的机遇和责任,也是我们的福祉与荣光!

30年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直接见证。曾几何时,“吃饱”依然是天水老百姓梦寐以求的愿望,1977年9月,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同志在秦安县召开的一次干部大会上说:“秦安要扭转一年吃四五千万斤回销粮的局面,什么时候秦安不吃回销粮了,我就谢天谢地!”——“吃粮靠回销,穿衣靠救济”,是当时广大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伊始,从大抓粮食生产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从调整种植结构到培植优势产业,从兴办乡镇企业到组织劳务输转,渭河川地、关山土塬、秦岭沟峁,勤劳智慧的天水人民 ,让绿染大地,黄土变黄金,昔日荒山老岭,尽显江南水乡泽国风貌,李萘芥姜,藤接中外奇茎,味聚东南之美,农业产业化道路各具形态。万千农民从传统耕作中解放出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他们从走乡串户到走南闯北,从远走边陲到越洋过海,磨砺出投身市场经济洪流的意志和智慧,告别了饥寒与痛苦,收获了幸福和尊严。

30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显著标志。天水古城,虽历史悠久,传承数代,但始终未脱农业文明范畴的拘谨、保守、因陋就简,上世纪初的工业萌芽和建国后的“三线”企业迁入,虽然给这里注入了现代工业城市的部分元素,但仍然没有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品格,低矮的民居土屋连绵交错,街道狭窄零乱,布局随意逼仄,总体上是一番小城镇的风貌。短短30年,曾经“闾阎相望,桑麻翳野”陇上荒僻之地,已经是高楼林立,烟井万家。交通干线四通八达,东接秦川,西出阳关,朝发而夕至,陇上东大门的地理优势尽显,独特的地域风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传统韵味和现代品格相结合的西部魅力之城日益彰显其独特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30年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生动象征。物质生活的丰富是改革的直接后果,人性的回归和民众精神的自我解放,人的现代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是改革和发展的终极目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程度,是改革成果的间接指标。改革开放的30年,是羲皇故里重启光华、再焕

荣光的新时代,也是天水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理念、精神面貌脱胎换骨的新阶段。文化交往不断扩大,对外宣传日益深化,民间文化推陈出新,各类文艺创作和流行文化生产领域人才辈出,天水文化,作为有底蕴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以独异的精神气质和表现形态,与时代文明积极对话,展示自己的魅力和形象。

30年漫漫征程,30年栉风沐雨,印证着一个朴素的真理:昨天万众瞩目的变革,今天日新月异的发展,明天更上层楼的憧憬,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改革大业常抓常新,天水,这片丰饶的原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征程上,天水改革发展的路子必将越来越宽!

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近些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牢固树立穷县办大教育的思想,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参与、全社会支持的教育投入机制,使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少年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茁壮成长起来。

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很多商品都凭票供应,有时为买生活用品需排很长时间的队,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白面和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而现在,我们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无忧,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节一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学习查找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享受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家乡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境地,只是刚开始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家乡这片热土再次焕发了活力,我们也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经济迅速蓬勃的三十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位也不断提高,我们家乡在进步,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三十年斗转星移,三十年沧桑巨变,今天,秦安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秦安人走出家门,走出贫困,务工创业,勤劳致富。如今,劳务输转已成为我县富民富县的一大产业,带动了全民创业的蓬勃兴起,促进了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把自己造就成有用之材,将来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强大,更加美好。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篇四: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2-11 09:06

改革开放30年,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镇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利用鲜活的资料和数据,对比今夕,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感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调查报告。 (秦皇岛的)

提问者: 媄特斯‖尛曟 - 三级

最佳答案

国最基层政权组织——乡镇政府的领导机关。《党章》没有明确规定,于是当时的平昌县委组织部部长郑开屏请示上级组织部门,也就没有得到任何书面材料。但是鉴于乡镇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于是县委、县政府开始了在乡搞试点,宣传上很低调,也不敢给省上报材料。 平昌县的改革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的赞赏,曾庆红在2003年12月16日视察四川时,专门听取了平昌县原灵山乡公推直选的党委书记迟纯林的汇报,并给与高度的评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一次新的尝试。

中央党校社科部主任阎树汗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卢先福教授说:“《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没有明确规定不能由党员直接选举党委书记的做法,因此平昌的做法没有违反党章的规定。”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从党和国家的兴旺发展、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着眼于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不懈抓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度。

中央党校沈宝样教授说,平常党员直选乡党委书记体现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要求,符合十六大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一整套制度包括选举制度,基本上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苏共的影响。平昌在公推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时,有非中共党员代表参加,这很重要,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党是执政党,执谁的政?是执人民的政?执政党办的政事,直接关系人民的利益,不是纯粹的党内事务。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民是否有权过问执政党的决定,是都有权过问执政党的领导人选,特别是有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有关当地广大人民利益的事。

乡镇党委是中国基层的政权组织,是乡镇政府的领导机关,但是,在当今的“问责制”下,党委究竟对谁负责?这是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其一,乡镇党委的抉择和执行都关乎全乡镇人民的利益,而乡镇党委是整个乡镇党、政权力的中心。乡镇党委对乡镇党委书记负责,乡镇政府对乡镇党委负责,村党委书记和村主任及其两套班子对乡镇党委负责,这样一来,全乡镇的官员都“控制”在乡镇党委书记手中。而乡镇党委书记为了得到上级党委的赏识,必须保证对上负责原则,与之相应的,乡镇其他办事人员也就秉承对乡镇党委书记负责原则,于是乡镇村办事人员与群众(农民)相分离。 笔者一直认为,乡镇、村是中国国家统治形式和民众之间的一种几乎是唯一的联系,乡镇、村基层的政权是否是代表人民(农民)的利益将决定乡镇、村政权的合法性和长久性,伴随着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上访率的逐年上升,稳定和谐的农村社会到底在何方?这都取决于乡镇、村政权的体制改革,这是中国多年以来积淀下来的一种体制性问题。即党委书记及党委成员往往取决于上级党委的“内定”,这一来“向上负责”成为一种生存趋势,“向人民负责”也就成为一句口号,尽管乡镇政府和村主任很大程度来源于民众选举,单是党委的绝对领导权和党委的责任制已经让这种选举制度形同虚设,选

举的人员始终要受制于党委及党委书记的控制,所以民主选举制度在这种体制下也就走马观花,一片虚无。

如何打破党委书记及其党委的“对上负责”原则何打破党委书记及其党委对地方党、政权力全权控制,如何让人民能够真正当家作主,人民可以监督乡镇、村领导干部,可以在人事任免上取消上一级政府对领导干部的绝对控制权,如何让“民主选举”“海选”“党员选择党干部”等多种民意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的永久通畅,如何让农民和乡镇、村干部改变陈桂棣、春姚《中国农民调查》书中的死生关系,而是一种本应的鱼水关系。

中国农村的发展就是乡镇、村体制改革的进行。如果乡镇、村体制不改革,农民和干部之间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其实包括东部在内的广大农村,由于全国范围内的贫富悬殊,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和官僚体制“对上负责”原则,导致了农民和乡镇、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几乎白热化。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须要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发展是不能完全依靠农民的,因为农民无论在知识、信息、资金、社会各种资源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那么只有依靠乡镇、村一级的党政机构,乡镇、村党政机构的指引和帮助才可能解决贫困和落后的局面。要想让乡镇、村一级党政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需要体制改革——一种党政机构产生的选举制度变革和党政领导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体制变革。

农村要发展,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发展,归根结底都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增加。这三点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乡镇、村一级党政机构的技术指引,资金保障,最主要是那种“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为农民蒙利益,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是一种乡镇、村一级党政机构成绩的认可和评估机制,当乡镇、村领导干部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人民会拥护之,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呢?那就是乡镇、村党委、政府的直推直选,或者是公推直选。只有这种政治中的体制改革才可能改变以前那种“对上负责”而忘记“对下服务”。所以笔者认为,乡镇、村党委、党委书记的直接选举是一种体制改革。这种体制改革可以很大程度改变农民与乡镇、村干部的紧张关系,这种体制改革可以使乡镇、村干部能够更加认真、负责地为人民服务,这种体制改革同时也是对原来的选举制度的监督,并使其更加完善。

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的全面直接选举,增加了农民的知情权,体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乡镇、村的各级干部们意识到为人民服务是有利的,是乡镇、村干部们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生命不是在上一级党委、政府的手中,而是在农民手中,在百姓手中,在自己所辖地区的人民手中,只有为农民发展经济,只有为农民利益作想,才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这样,不仅让乡镇、村的领导干部更加这眼于为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而工作,更加改善了农民和乡镇、村干部的关系,稳定农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奠定基础。

作为乡镇、村党委及其党委书记的直接选举需要一中强有力的支持——来自于中央的政策、法规支持,同时需要把这种体制向上推广,坚持“向下负责”,坚持“向人民负责”,坚持“向农民负责”的原则,上一级党政机构成员由下一级成员选举产生,避免特权阶级的产生和不断腐蚀。

当然笔者很清楚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是需要代价的,自下而上的政治体制的改革会带来部分利益既得群体的强烈反对,政治体制改革也绝非我们想象中的这么简单,但是一步一步地进行着,着实运用人民的力量来推进改革不失为一种考虑。

所以,笔者认为,平昌县的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的直接选举是一种“去特权化”的尝试,有利于从根本上去制约乡镇、村干部的横征暴敛、鱼肉乡邻、草芥人命、恣意妄为、胡作非为,同时也可以消除乡镇、村干部的“妖魔化”,切实解决乡镇、村干部的“政绩”“向上负责”“提

拔升迁”困境。如果可以在中央帮助(立法、政策)的环境下来解决乡镇、村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完成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的直接选举,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好尝试。 我们从平昌县进行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的直接选举之后所取得的经济成绩,2004年全县GDP比上年增长13.4%,增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7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7元。我们可以认为,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的直接选举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发展,是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所以,笔者根据平昌县的实际调查和听取得报告,以及新华社,四川新闻媒介的一系列报道,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的直接选举是一种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对中国农村发展是有“模式”效果。四·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和平昌县现目前的实际状况,笔者在返校之后同杨杰反复的思索中,发现平昌的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直接选举中还有很多问题和尴尬处境。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揭示:

1、阵痛难免,利益如何平衡。众所周知,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本来的任免权来源于县级党委及党委书记,经过体制创新后的直选制度,相当于从县级党委及党委书记处将这种任免权利下放,下放至普遍的党员群体。于是,原来拥有权利操纵空间的直接收益群体即县级党委及党委书记的这部分权利出现真空状态,他们因此而能获得的体制性收益也必然大受削减。同时,由直选产生的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要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在实际政策宣传和落实中需要更多的考虑民众的利益。而在现今中国的农村社会发展现状下,真正的为民服务则必须抛弃政绩上的精心营造。因此,当他们的政绩评定权利源于他们的上级,即县级党委及党委书记这样一个前提下,服务对象和评定对象的不对等,必然造成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自身利益和为民服务者两个准则之间的严重冲突。

2、上行下知,信息如何对称。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民不相往来”的旧有积累,在这样一种创新的直选体制下,民众对诸多竞选者的信息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他们的竞选演讲和答辩。这样一种单一的现场评价机制,由于有了太多的直观感觉成分,少了深入的接触体悟而显得片面和危险。同时,上任后的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在行政工作中,他们的功绩如何明晰准确的传达给民众,如何在民众的心理建构起一部“功过账”,以便日后的评说,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环节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直选后的政府官员质量和民众利益的确切维护和表达。

3、腾飞经济,发展如何可持续。直选是一种创新体制,直选后产生的乡镇、村党委及党委书记背负对民众的承诺,内心有着强烈的服务渴望和建功心态。这样一种热情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在职期限(三年)的限制,便会导致超前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希望通过与时间的赛跑来实现自己任期内的承诺,赢得民众的认可。在笔者于平昌的调查中,便发现了为了发展平昌(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家乡三十年变化)经济而忽视环境保护,使得平昌水资源较严重的污染现象。因此,如何把短期的绩效与长期的利益结合起来,让民众真正的收益,是直选制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平昌县的创新直选,是试图在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内,寻求一种新鲜的调动上下积极性的机制,改变陈旧失效的沉重体制运行现状,力图在日益紧张的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一条新的互信渠道。但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却因为是在病体的局部动手术而注定不得普及,收效也只在一时一地。是权宜之计,却非长久之策。但不管怎么说,这样一种探讨和实验,还是对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有着价值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寒假闲时于四川平昌巴河之滨附: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资料来源极为不易,在次我要非常感谢北大马伟茗同学的友情支持

篇五:家乡三十年变化 乌海

家乡三十年变化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内蒙古乌海市,一块传说中人们骑马放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神奇土壤。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乌海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

要说我家乡的三十年变化,首先要谈谈她的历史由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这里一直是荒凉的戈壁滩和人迹罕至的丘陵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乌海作为资源富集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尤其是煤炭资源。其时,正值全民总动员“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年代,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开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里,黄河西岸,桌子山下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建设场面。1961年7月9日,国务院第111次全体会议通过,批准建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乌达市建立后,将阿拉善左旗的宗别立、乌素图、巴音木仁3个牧区人民公社划入乌达市。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海市。竖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正式合并成立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自此,乌海市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跃上版图,开始了寻求腾飞的历程。1978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后,阵阵春雷响彻大江两岸,乌海也从一个地处西北的默默小城,到如今世人瞩目的工业新城,经历着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说说乌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经济。乌海的成立始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因而乌海的经济发展初期主要是建立在煤矿资源开发的。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乌海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煤炭开采,到改革开放时即三十多年前,其煤炭产业已初具规模,1959至1970年陆续新建或改扩建平沟煤矿、旧洞沟煤矿、老石旦煤矿、公务素煤矿、公务素露天煤矿、设计能力277万吨,1975年实产原煤125万吨。此外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均为县级市)还新建或改建红旗煤矿和摩尔沟煤矿。与煤炭资源大开发同时进行的其它企业建设项目也在进行之中。乌海地区相继兴建起了海勃湾民用陶瓷厂、海勃湾市砖瓦厂、灰砂砖厂、乌达砖瓦厂、乌达耐火材料厂、海勃湾建陶厂、乌达市水泥厂等一批建材企业和一批能生产轻型武器的军工企业。当年,伴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兴建的这些企业,成为乌海建市前的工业雏形。也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出现,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管理上的协调,1976年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乌达和海勃湾合并建立乌海市。乌海市的成立对乌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年人口不过20万的乌达和海勃湾地区,经过建市的以后近30 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座初具规模、工业基础完备的新兴城市。这座40多万人口的城市,已经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型产业。推行市场经济以后,尽管这里当年创办的一批中小型企业先后破产转型,被甚至兼并或重组改造,但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一批以资源转换为重点的载能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乌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乌海的工业产值实现130多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 亿大关,是建市初期的10 多倍。1975年,我市的工农业总产值才达到32882.84万元;1980年突破5亿元,为54004万元。而按照现行的生产总值(GDP)统计,以1990年不变价这样一个可比口径对照,1980年我市的GDP才是35227万元。199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990年不变价)达到73060万元;1995年,GDP 达到179907万元;2000年,

GDP达到383620万元。2005年,GDP超过120亿元。财政收入方面,1992年,突破亿元;2000年,突破4亿元;2005年,超过18亿元。到2005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人均财政收入超过4000元。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乌海正以自己独特的经济优势,优惠的配套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国内外的企业家前来这里投资兴业。目前,乌达工业园区、海勃湾千里山工业园区和海南西来峰工业园区,入住的上百家企业中,有60%以上是外地投资者。这些企业借助乌海煤电资源充足的能源优势,生产煤炭深加工产品,为延伸资源产业链大胆实践着。乌海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实现着工业强市的宏伟蓝图。

接着就说说乌海的文化发展。乌海的文化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城市的建立而发展兴盛起来的。因此,与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相比,乌海的文化具有浓厚的企业文化、移民文化和新兴的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色彩。从大文化的范畴审视乌海,这里最具特点的文化是企业文化。经济中占绝对比重的工业,遍布全市的大中小型企业以及从业者一半以上的企业职工,使得当地的文化构成上,企业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承包、转制、兼并、破产、重组形成的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特色鲜明,并且逐渐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共有的一种企业精神:创业、争先、奉献。

乌海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源源不断来到这里创业安居,给这里带来了原居住地的文化和习俗,也带来了新的观念。因此,乌海尽管没有自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也没有自己普遍使用的方言,甚至没有固有的地域性传统习俗,但文化融合能力却非常强大,不保守,不排外,不墨守成规;任何新生事物都可以在这里生根开花,任何新观念都可以在这里被接受。由此带来文化上的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没有地域局限,不受传统束缚的文化特征--勇于创新,善于吸收,多元并存。

伴随着乌海市的成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各种文化开始孕育、发展,商业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结合了乌海的地方特点在去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而这几年兴起的社区文化、老年文化、群众性的演唱文化又渐成时尚,并且打着鲜明的乌海烙印。企业文化、移民文化、城市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出的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地文化。比如乌海独树一帜的书法文化,就是这一特征的最好体现。发端于煤矿企业,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书法文化,经过20多年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乌海闻名区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甚至外地人一提起乌海,首先想到的是这里的书法文化。从未到过乌海的著名作家张贤亮,对乌海的书法艺术有着很高的评价。目前,乌海拥有10多位中国书法协会会员,100多位内蒙古书协会员,近4000名书法爱好者,这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也是少见的。 书法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能在乌海这样一个建市不过30年的城市里得到普及和提高,决非偶然。她与煤炭企业职工豪放的性格,移民人口文化上的多元融合和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书法之外,在文学艺术的其它方面,如文学、绘画、摄影等方面,乌海也自己城市的特点。

始于60年代煤炭资源开发,兴盛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乌海文学事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在他们勤奋工作的同时,也在文学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煤矿工人作家、教师作家、领导干部作家。他们以诗歌、散文、小说、随笔等文学形式,呕歌生活;刻画人生。他们是建设者,同时也是文学的爱好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乔树澍的小说、尹君的诗歌、张志升的儿童文学、孙甲的杂文、郑达的文艺评论风

格独特,哙炙人口,在当地乃至自治区都较有影响,是乌海老一代作家的代表。而近些年涌现出的文学新人更是成果斐然。其中,青年女作家包丽英创作的功史长篇小说《纵马天下--我的祖先成吉思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乌海的文学创作树立了新的高度。

与文学创作同样繁荣的是乌海的绘画和摄影艺术。这两个艺术门类爱好者众多,其中不乏造诣深厚的本地名家,国画家靳文艺、王章一、李福祥、白占荣,油画家党祥、张德育等自成风格,不断有新作问世。其中,王章一去年夏天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展,成为乌海第一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的唯一一位乌海籍画家。他的作品,风格隽永,富予创新,题材均取自乌海和西北地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称为最耗费财力的贵族艺术的摄影艺术,近些年在乌海迅速普及。目前,全市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3人,内蒙摄协15人,乌海摄协40余人。爱好者估计有1000多人。其中邱志远、明钢、金解放、康小林、杨慧远等人的摄影艺术功力深厚,风格各有所长,摄影协会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展览。 此外,乌海的传媒文化近年也有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市有日报、晚报、电视报、海勃湾矿工报等四家平面媒体;有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台各一家,广播电台和调频立体声广播各一家。这些传媒逐渐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上作文章,成为引领全市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

乌海的城市环境三十年来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前的乌海是个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煤炭开采直接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另外煤炭开采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 被排出,这些矿井水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污染。那是的乌海可以说是吸不到干净的空气,看不见碧绿的蓝天,见不到清洁的路面。现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千里山工业园区,发现这里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丝毫不见烟火,进入厂房车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据乌海政府介绍,近年来,乌海市把生态环境和公园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已经有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工厂被关闭。公园、广场、绿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主干道基本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多彩绿化长廊。另外乌海市还将书法文化与城市建设相融合,近年来,乌海市结合城区主要街路临街建筑物立面改造、商业牌匾整?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约奥ヌ辶粱阑こ蹋凑胀骋还婊⑼骋簧杓啤⑼骋皇┕さ脑颍园住⒒摇⒑谖魃鳎嘈问饺谌胧榉ㄔ兀占笆榉ㄒ帐酢?/p>

如今的乌海已是经济繁荣昌盛,城市整洁美丽,文化多元并存,“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拥有26个民族,近48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宜居城市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