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铁骨铮铮的中心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34:04 体裁作文
铁骨铮铮的中心思想体裁作文

篇一:铁骨铮铮 中国人

铁骨铮铮 中国人 70年!70年!

70年前的今天,我中华儿女,终将侵略者赶出我国门,从此,中国,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1937年,面对一年年的国土沦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我中华热血儿女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熊熊烈火,只恨不能与日寇同归于尽,便是死,也要有邓世昌般与舰同沉的英雄气概!反抗日寇残暴统治的斗争愈演愈烈。终于,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一声声抗战枪响表达了无数中国人的正义呼声——哪怕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依然要抗战到底,宁死不屈!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抗战英雄张自忠将军如是说。他“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壮志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这位曾击毙了无数凶狠日寇的热血男儿,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却毫不退缩,面不改色地沉着指挥部队向多于自己一倍兵力的敌人冲杀,无奈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此时,他不但更加坚定了要“力战而死”的决心,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他更是用愈来愈猛烈的子弹给予狠狠还击。甚至在中弹倒在血泊的那一刻,为了不做俘虏,铮铮铁汉毅然举枪自戕,壮烈殉国。

“万古千秋留英名,永远活在人心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杨靖宇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率部长期在冰天雪地中转战东南大地,威震东北,打得敌人心惊胆寒。最后,在战友全部牺牲的情况下,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只身一人顽强地与敌人周旋5昼夜,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残忍的日军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后,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杨靖宇就是凭着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顽强地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

“伟大壮举,真可动天地而泣鬼神,中华民族英雄的光荣典型!”——林荣,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铁娘子。在敌人一次来势汹汹的扫荡中,为了掩护主力突围,甘愿留守以迷惑敌人,当血战至只剩下她一人的时候,她慈爱地抚摸了一下肚中才三个月大的孩子,猛地站立起来,将手枪对准自己的喉部,从容地扣动了扳机,年仅24岁的林荣壮烈殉国??

中国人,这就是铁骨铮铮的中国人!日本侵略者低估了中国人的反抗精神,他们天真的认为,中国人不敢反抗,中国人没有资本反抗,甚至还有3个月灭亡中国的可笑想法。他们错了,傻到极点!中国人的抗日路程,走得艰辛,但中国人从未想过放弃。中国

的反法西斯路程,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是靠顽强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意念走完的。没有粮食,没有棉衣,可我们,宁死不屈!

曾经浸满了烈士鲜血的壮丽山河啊,那数不清的英魂的主人们啊,生活在幸福的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感谢你们的恩情!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把中华民族的脊梁挺直了,摒弃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屈战求和的丑陋嘴脸,傲然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凭敌人软硬兼施,你们就是不为所动,哪怕眼前是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还是寒光闪闪的锋利匕首。因为你们深知一个有着过硬民族脊梁的人,是耻于出卖自己的人格而苟活的,所以你们从容不迫地选择死亡,祈求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并用自己的鲜血为这饱经沧桑而今惨遭蹂躏的神圣大地作最后一次祭奠。正由于被你们这种“死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的献身精神感染,才会有在你们倒下的地方马上涌现新的抗战力量的可喜局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你们当初为了国家和人民播下的希望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开出了一朵又一朵鲜艳的花,欲开愈烈,永不凋谢 ??

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无数国人日夜盼望的日子终于来临,我们从不敢忘,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如此的来之不易。面对在物质上比我们优胜许多的强大敌人,中华民族用不可

战胜的凝聚力第一次在对抗外国侵略的屈辱史上划上浓重的伟大的胜利的一笔,结束了那段中国人任由外族鱼肉的不堪回首的历史,为这个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苦难母亲擦拭了满是皱纹的脸上的滴滴血泪,也为她注入了永葆青春的无限生命力,让她在未来的日子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夕阳之下,那只勇敢的雄鹰一次又一次地向广阔无边的蓝天发起冲击,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它的身影像一个小圆点般消失在我的视线。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以崭新的姿态飞往世界。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2010年再次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2015年7月31日晚6点成功申请2022年张家口冬奥会,中国,从当年西洋人眼中的东亚病夫一步步成长为今天的体育强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后,中国将会以更新的姿态腾飞!你看,还有那辽宁舰 ,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神舟一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艾滋病感染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我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站上更大的舞台!

2015年,那些血泪史已经过去了70年,但我们永远不会忘,那些历史,将在我们心里越来越清晰,一代代传下去,永不毁灭。

亲爱的英雄们,请安息吧。请你们放心,我们,会把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让中国的旗帜,在世界上空永远飘扬!

篇二: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复习

第一单元

1.《小麻雀》这个故事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从另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去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

作 者: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诗《鹰之歌》《海燕》等。

2.《金奖章》告诉人们,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地为人们作贡献的人,才是最值得奖励和最受尊敬的。

3.《 “没头脑”和”“不高兴” 》告诉大家,从小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害处。

4.《大拇指汤姆》告诉人们,为人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 汤姆的特点:善良、勇敢、孝顺。

5.《坚定的锡兵》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我还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锡兵的特点:坚定、善良、勇敢、尽职尽责。

默写语文书P28“积少成多”

第二单元

一、《望天门山》唐 李白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楚江:长江。 回:回旋。

3、浩荡的楚江冲破天门上奔腾而去。东流的碧绿的江水,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天门山在两岸相对立的雄姿扑入眼帘,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荡而来。

4、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门山看到的景色,赞扬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山行》唐 杜牧

1、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径:路。) 坐:因为,由于。 爱:喜爱,喜欢。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树叶。 红于:比.....红。(于:比。)

3、深秋季节,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盘曲而上,由山脚下伸向远处高高的山头。在高高的山上,那白云缭绕的地(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铁骨铮铮的中心思想)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人居住的房屋。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美景。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

4、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看到的一幅由高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晚秋美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暮江吟(yín)》唐 白居易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sì)真珠月似弓。 2、暮:指日落的时候。 残阳:夕阳。 铺:斜照。 瑟瑟:碧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3、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斜照在江面上,使得江水一半呈现红色,一半呈现碧绿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如珍珠一样明亮,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4、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深秋的傍晚,在江边看到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深秋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作者乘船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熟背全文,语文书P35

五、《大自然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能告诉人们许多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刻苦钻研,就能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六、《西风胡杨》一文,描述了胡杨美丽、坚韧、无私、悲壮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

七、《我家门前的海》通过描写我家门前海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门前的大海的喜爱之情。

人们都说渔家孩子有着海一般晶莹的生命:心,装着海;眼,荡漾着海;笑,就是海的声韵······

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脸。 默写语文书P52“极少成多”

第三单元

1、《七律·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首联:中心句。

诗意: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着是平平常常的事。 远征:二万五千里长征。 “等闲”:平平常常。

“万水千山”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困难多、艰险多。

颔联: 写作者对长征途中经历的大山的藐视。

诗意:五岭山脉弯弯曲曲延绵不绝,可在红军的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过的泥丸。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腾”与“走”的拟人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颈联: 一“寒”,一“暖”既写出了自然景象,又写出了心里感受。“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惊险悲壮。

诗意:金沙江湍急的河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带给人温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桥上的铁索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红军。 尾联:描述了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诗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开颜:脸上露出笑容,心中充满喜悦。 千里雪:千里皑皑白雪。

2、《狼牙山五壮士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和英勇气概。

3、《小英雄雨来 》一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4、《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邱少云从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班的坚强意志。

5、《紫桑葚》一文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许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关心人民群众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革命前辈为人民群众着想的崇高精神。

第四单元

1、《酿》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是一位尊敬老师,学习认真,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同学,而他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工作认真、诚心诚意接受同学意见,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好老师。

2、《十年后的礼物》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的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生活的美好。

3、《月下桨声》记叙了“我”买鱼时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卖鱼的姐弟俩勤劳、诚实、淳朴的高尚品质。

4、《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写了丹尼斯的爸爸采用巧妙的方式给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赞扬了丹尼斯的爸爸教人有方,也赞扬了库伯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

5、《彩票》讲述了发生在广东化州市一个在巨奖面前毫不贪心的彩票投注站的工作人员林海燕的真实故事。赞扬了她诚实守信的崇高美德。

背诵语文书P107“积少成多”。

第五单元

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从事整理《诗经》《尚书》《春秋》。本文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概况和“推己及人”、“不饮盗泉”、“识人不易”和“韦编三绝”的小故事。赞扬了孔子嫉恶如仇、为人处世能思虑再三及在学习上孜孜不倦的优秀品质。

背诵语文书P114“阅读链接”。

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字结构紧凑,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常将颜真卿与其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铁骨铮铮,全文高度赞扬了柳公权正直敢言、刚正不阿(ē)的精神品质。

3、《黄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创始人,被公认为中

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因此中华儿女又称为“炎黄子孙”。

4、《梅兰芳》讲述了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展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课文写了婉拒播音、怒拒演出、避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五件事。梅兰芳与程砚(yàn)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

5、《唐玄奘西行取经》讲述了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到佛教的起源地天竺去学习、取经的故事,表现了唐玄奘和尚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六单元

1、《天窗》是我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以作者儿时的生活为题材,生动的再现了孩子们透过天窗,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景,含蓄地揭示了“想象”和“创新”的主题。本文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向往及喜爱。

2、《我是猫》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shù)石的代表作。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一只小猫偷吃并发现了三条真理:①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做事要抓住时机;②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做事不能从直觉的出发;③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危机出智慧。本文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反映了人间的世态炎凉。

3、《杨子荣借题发挥》选自当代作家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描写了孤胆英雄杨子荣和以座山雕为首的盘踞在东北山林中的土匪们开展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的故事,歌颂了英雄大智大勇、忠于革命的精神。

4、《武松打虎》节选自我国明代著名作家施耐庵的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课文记叙了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英武、豪放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老虎的进攻使出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防守方式就是闪。然后武松转入进攻,先是棒打,再是脚踢,后是拳打。这里表现出武松沉着机智、勇猛无畏的性格。

5、《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节选自吴承恩笔下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课文叙述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与二郎神在水帘洞前大战一场的情景,表现了孙悟空机敏、坚毅和无畏的反抗。

背诵语文书P161“积少成多”。

“四大名著”知识链接

作品 作者 主要人物

《西游记》 吴承恩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

《水浒传》 施耐庵 李逵 、武松、林冲、鲁智深

《红楼梦》 曹雪芹 贾宝玉、林黛玉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张飞 、关羽、刘备

篇三:2014下半年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古往今来,清贫思想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孔子在论语中曰: “君子固穷,人人穷斯滥矣。”还称赞其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历史上清官的可贵,贵在他们在行使手中权力时不中饱私囊。清康熙年间有着 “绝代廉吏”之称的于成龙,官阶越升生活却加艰苦。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鱼米之乡江南“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民众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诚如古人所说守贫必苦”,“苦”是对个人品格的严峻考验。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瓶蜂蜜被打翻,一群苍蝇闻到香味飞过来,落在蜂蜜上大吃了起来,当它们吃饱喝足想要飞走时,却突然发现脚已被蜂蜜牢牢粘住,飞不起来了。苍蝇快要断气时后悔地说: “我们太傻了,为了一点蜜把生命断送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要钱何干”,但偏偏有些人耗尽毕生的精力去追求金钱与名利,至死才幡然悔悟:纵有金山千万座,死去不带钱半文。

“清官”之“清贫”,就在于恪守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就在于面对金钱毫不动心,做到不贪、不沾、不拿、不要,两袖清风,恪守清贫;而“贪官”之“贪”,就在于他们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地去巧取豪夺,将国家或他人的钱财占为己有。在我们当今的干部队伍中,有的终身保持气节风范,固守廉洁清贫;有的见财起意,贪心十足;有的则企图“鱼与熊掌兼得”;也有个别“清贫官”因耐不得清贫、抵不住诱惑,将 “贫”字的一撇,改写成了“贪”字的一点,便由“贫官”跌入“贪官”的深渊而沦为人民的罪人。他们虽然获得了一时的荣华富贵,但最终被历史唾弃,留下了一世的罪名。古往今来,安于清贫的为官者也不胜枚举,淡泊明志的孙谦,忠精粹德的司马光,清梅素竹的郑板桥,清廉刚直的狄仁杰,凛然正气的包拯,还有铁骨铮铮的海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的高风亮节,虽历经岁月的磨洗,却依然清澈,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辉。我们新时代的共产党人郑培民无私奉献、俯首为民;汪洋湖心系水利、情牵百姓;任长霞惩奸

除恶、关爱民生;李元龙位卑节高、情系乡里??他们在千万老百姓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我们生活中的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平凡事迹赢得了群众良好的口碑。

清贫是我们应该恪守的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恪守遇到了挑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分配的差距拉大,一些人平衡的心态被打破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涌现,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行为的不断发生。正是这种思潮助长了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不良风气,一些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诱惑,在权力、地位、金钱、美色的考验面前败下阵来。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今天的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郑筱萸,无不是从追求生活享受开始,一步步坠入贪权、贪财、贪色的泥潭,最终受到法律严惩,落得个身败名裂。

世界充满诱惑,欲望永无止境,衣着讲究品牌,住房要求豪华,交通工具需要高

档??这当然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但是,物质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自我清醒的精神境界不能迷,个人行为方式不能丧失原则。古人说得好: “人的一生如果总是忙于欲望的话,就会象牛和马一样,被人用绳子栓住,听人使唤,就会象鹰和狗一样,任由人用鞭子抽打。如果一心只想着清正廉明,淡泊明志的话,天地奈何不了我们,鬼神也不能奴役我们,更何况其他的人和事呢!”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打过比方,人的欲望犹如烈马,必须有理性的骑手来驾驭。我们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能把我们送进坟墓,不如让我们放弃那些劳碌纷争,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享受快乐人生,那才是我们生命的真实目的,是任何金银珠宝都换不来的,所以,在面对诸多的诱惑时,一定要耐得住清贫,千万不能在 “贫”与“贪”的分水岭上迷失方向。

正气如歌,廉洁如歌。诱惑虽然抢眼,但他让我们迷失心灵,失去自我,清贫固然寂寞,可它让我们生活坦然,心安理得,让我们从清贫起步,以清醒导航,拓一条清正廉洁的人生之路。让我们始终铭记“拒绝诱惑,守住清贫”。

至此敬礼

篇四:铁骨铮铮板桥魂

铁骨铮铮板桥魂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擅画兰、竹、石,间作梅花、古松。他喜画兰竹石的缘由,正如他所云:“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而“为四美也”。在他眼中,兰竹石能代表人的美好品质,所谓“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他常常托物言志,表达坚贞不屈,正直无私,坚韧不拔,心地光明,品格高洁等品格,因而画作总是意境深远。他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和他本人的清高傲岸,坚贞正直的气节密不可分。在他的每幅画里都蕴藏着铁骨铮铮板桥魂!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县人。他生于日书香门第,从小失母,由乳母抚养成人。父之本(字立庵),县禀生,家居授徒众多,板桥幼随父学。16岁随邑人陆震学作词。雍正十年(1752),板桥到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板桥到京师参加会试,中了进士,并特作《秋葵石笋图》以自贺。乾隆七年春,赴任山东范县县令,5年后调潍县又做了7年知县,前后共当12年县令。据史料记载,他在做范、潍知县时很有一些惠政,案无一积牍,无一冤民,从而得到老百姓的拥护。郑板桥为政清廉,节衣缩食,是位颇有政绩的清官!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的书法,标新立异,自成一体,堪称稀世之珍。故时人称他“三绝诗书画”,不为过誉。 郑板桥最擅长画兰花,郑板桥画的兰花,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花叶一笔点画,画花朵如蝴蝶纷飞,笔法洒脱秀逸,十分有趣,画风取法石涛而又有创新。他认为君子如兰,清静寡欲,高雅守节,因此它总是通过画兰花表现君子的美好品德。咫尺画幅,拓展无限之大,意境深邃。正所谓:“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兰花让人产生联想,做人要像兰花一样幽静、持久、清香,不浮不躁,不争艳。有时借一丛丛兰花,夹着一些荆棘的自然现象,抒君子能宽容小人之大度的气质。《荆棘丛兰石图》题画诗云:“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看到鱼龙都混杂,方知佛法浩漫漫。” 另一幅《荆棘丛兰石图》题云:“满幅皆君子,其后以荆棘终之何也?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板桥匠心独运,兰花中穿插几枝荆棘,画兰花与荆棘共存,表达了遇有小人,虚怀若谷、和睦共处,“历经磨练,方成英雄”的宽宏大量之胸怀。

他画的兰花,多生在悬崖峭壁之中、生在平坡荆棘之畔,生机蓬勃,意趣横生。不仅有完美的艺术形式,而且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他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入也。

郑燮还擅长画墨竹,板桥先生画竹讲究“胸无成竹”. 他说: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实际上,板桥“胸无成竹”与文与可“胸有成竹”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郑板桥注意的是在创作之前,构思要与熟练的技巧相结台,但这种写意画与文与可高度写实墨竹画在技法上又是有区别的,即有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不同。他的画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他自题《墨竹图》:“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此番竹竿多于竹叶其摇风弄雨,含霜吐露者,皆隐跃于纸外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郑板桥画竹还讲究书与画的有机结台,“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他说:“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为此,人们都能从他的字画中体味到。他在《竹石图》中题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者由萧萧飘动的竹叶子而联想到民间的疾苦,说明作者确有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他在一幅《墨竹图》自题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他从竹子的劲节坚韧,比喻和旧势力作斗争的顽强精神。

郑板桥不仅擅长画兰竹,还能将石画的惟妙惟肖。板桥先生画石求淡,他初学时涛,晚年在探索各家之法后,终于悟出“只向精神淡处求”的道理。于是,他不囿与古人成法,师古而不摹古,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石风格。他爱石如友,曾云:“非为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板桥画石出于爱石,他爱石之体静,有骨,有德。因而,他常将石比作君子、雅朋,故常画石明心赠友。在朝城县摄政时,一天兴之所至,画石三幅,分赠胶州高风翰、燕京图牧山、江南友人,因为 三者“吾之石友也”。他画石一反传统点苔常规,极少点苔。因为它将石比

作君子友人,所以不忍使其受墨点之污。苔斑墨汁在他心中是大煞风景的。所谓“石不点苔,惧其浊吾画气”.他画怪石更是一绝,先勾石约轮廓,再作少许横皴或淡擦,但从不点苔,造型如石笋,方劲挺峭,直入云端,往往竹石相交,出奇制胜,给人一种“强悍”“不羁”“天趣淋漓,烟云满幅”之感。

另外,郑板桥自称“不画梅花”,他在《梅花图》中题记:“一生从未画梅花,不识孤山处士家。今日画梅兼画竹,岁寒心事满烟霞。”诗中说明他一生从不画梅花,今日画梅是为了诉说他不畏强权的心情。

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初期我国书画艺坛上,升起一簇闪耀着奇光异彩的艺术巨星,这就是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他们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的发作出了新的贡献。而在这些著名的群星里,最为皎皎者应首推郑板桥。

郑板桥的绘画是如此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有很多方面个方面。比如他师法古人,又师法自然。首先,板桥先生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他在《兰竹石图》中题记:“平生爱所南先生及陈古白画兰竹,既又见大涤子画竹,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添缝其间。虽学出两家,而笔墨则一气也。?‘遂取其意”这就是他学古人的奥妙所在。他极力主张学画.“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学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然后,他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另外,他还根据长年的创作实践,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眼中之竹”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实景,是对自然观察和从中体验的灵感; “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构思,一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正由于郑板桥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故在他一生创作的大量的优秀作品中形成了清新、秀逸、劲健的艺术风格.从而为文人画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但是我觉得他的画如此传神最重要原因的是他有铮铮铁骨,正所谓画如其

人,他画的兰竹石之所以那么灵动,是因为透着一种风骨!

郑板桥是我最喜欢的一位画家,我不仅喜欢板桥先生的画,更喜欢他的铮铮铁骨!我认为要先修身后作画,板桥先生就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大师。他坚贞不屈,正直无私,坚韧不拔,心地光明,品格高洁,清静寡欲,高雅守节,具有君子如玉般的修养。从他的画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气节,板桥先生所绘的梅兰竹石尽显风骨。他的画并非完全写实,但却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原因就在于,他的画中透着一股铮铮铁骨板桥魂!

铮铮铁骨板桥魂,高洁傲岸兰竹石!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