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4:56 作文素材
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作文素材

篇一: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当代价值

摘 要:剖析了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了发现它们的意义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而阐叙它们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其含义

我们从小学的课本上开始了解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马克思及其贡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理论功绩,就是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二、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交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1)它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历史观中驱逐出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在内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学说;(2)它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和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无产阶级将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由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样,社会主义理论就不再是天才的猜测和主观的臆想,而是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3)唯物史观的创立还使研究社会问题的各门学问成为科学。唯物史观所指出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作用。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门社会科学都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目的,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以剩余

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运用、验证和发展。《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产方式进行解剖时运用了矛盾的辩证法、具体与抽象、历史与逻辑的辩证法。《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验证是系统的、全面的。它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自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其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有机体;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考察,阐明了它的发生、发展到走向灭亡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检验和证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3)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极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说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资本论》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个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著作中,是依据分析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现在则由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所作的深刻分析而得到了科学的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累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和发展,使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不可避免。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把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经济过程,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某些有价值的思想资料,所获得的重要成果。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历史观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马思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划时代的发现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三、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正如德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始终聚焦于改变世界。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1)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2)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是如何运用历史的问题。(3)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这是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指导:(1)、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新型的劳动观。(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建设。(4)、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资本市场建设。(5)、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6)、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不仅揭示了式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的运动规律,而且也蕴含了社会化大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现在,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反剥削,而在于要从理论上和究竟什么是剥削,什么不是剥削?凡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不是剥削收入,必须坚持承认和保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应该忽视和排斥剩余价值范识、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剩余价值范畴,全面研究社会主义剩余价现、分配和利用

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吸收一切现代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建立和发展社会同时在实践上要努力实现剩余价值生产和来源的最大化,剩余价值最优化,使社会主义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文明面和进步性充分展现,国人民、惠及于子孙后代。这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是当代马神圣使命。

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局部出现的劳的问题。当前,在进一步完善国家《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规的劳动执法监督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企除国家三方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发挥作用以外,企业三方协商机制也用,努力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尽量减少劳资双方的摩擦新型的劳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我们必须从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的维度,立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既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出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坚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M]《资本论 》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 2004

[2]丁兆庆.积极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

篇二:马克思简答&论述题答案

马克思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绪论——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P10

答:马克思毕生两个伟大科学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①唯物主义历史观。“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即唯物主义历史观。

②剩余价值学说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4-7)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现实的时间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时间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①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②相互关系: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作为独立的学科,自成体系,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3个组成部分都是从不同侧面概括和分析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伟大作用和历史使命,这种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逻辑联系,是与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历史联系相一致的,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与文化各领域的辩证关系。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P16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

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

为依据的,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第一章——简答题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重要意义。

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重要意义:

①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③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内容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理论意义。

答:

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简述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相互关系。

①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②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第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三,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看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4、简述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相互关系。

答:

①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②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即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空。 ③时空的客观性是绝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简述实践的含义、基本特点、基本形式。

答: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基本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大基本特征。

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6、如何从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应从以下三点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7、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

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主要表为:其一,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⑵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首先,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在同一性之中。

9、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0、简述意识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二章——简答题

1、什么是实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63

答:

含义: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P71、72

答:

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①真理是客观事物的反应 ②真理是一种客观事实

③真理的形式是客观 ④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77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P68

答: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道德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应该把它们截然分开。

第三章——简答题参考答案

1、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 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方面,生产力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

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正则起着阻碍作用。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5、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第四章——简答题

1.什么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哪些作用?

(1)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价值规律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的作用:

一、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即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二、价值规律对商品流通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来实现的.

三、价值规律促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含着一系列矛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后果?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后果:(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

篇三:马克思主义原理绪论练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绪论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 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C

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

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 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

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D

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 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共产主义社会

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

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 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

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C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

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D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明 D.伟大发现

10、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1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A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D

A.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 B.最伟大最崇高的实践 C.最崇高的社会实践 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

A.理论联系实际 B.理论联系工作 C.理论联系学习 D.理论联系思想

1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D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15、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B

A.它的革命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它的科学性 D.它的能动性

16、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D

A.阶级斗争理论 B.社会主义学说 C.辩证法理论 D.唯物史观

1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18、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19、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

二、多项选择题

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这说明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CD

A.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B.社会主义“终结论”是错误的

C.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D.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3、马克思主义ABD

A.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B.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C.对于已经发展了160多年后的今天已难以适应了 D.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

4、马克思主义的内容ABC

A.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

B.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C.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D.已难以适应发展了世界形势

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包括ACD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古典经济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7、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并发现了ABCD

A.历史唯物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当选为“千年思想家”第一人,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ABD

A.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B.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C.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东西 D.它发明了人类思想和文化中所没有的东西

9、下列对马克思主义特征认识正确的是ABD

A.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 B.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

C.克思主义理论是绝对真理 D.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革命性

10、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所写的党纲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和党纲的名称是BD

A.正义者同盟 B.共产主义同盟 C.《共产主义原理》 D.《共产党宣言》

1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的有:AB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BD

A.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与时俱进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13、学习马克思主义,说到底,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是管总的,它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行为轨迹。因此ABC

A.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B.不断提高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C.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D.失败可以成为成功之母

14、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AB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B.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解放全人类的理论

15、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C

A.辩证唯物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政治经济学

16、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BC

A.革命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完备性

1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ACD

A.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获得政权 C.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如果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AB

A.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B.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

19、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BC

A.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科学” ×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6、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7、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8、马克思主义应是与时俱进的,对于已经发展了160多年后的今天已难以适应了。×

9、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办事就能保证时时成功,事事成功,不犯任何错误。×

10、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四、本章思考题

1、要点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 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

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 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 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 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 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影响。

2、要点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

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五、材料分析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以及采取行动的指南,我们不应当把它看成包容一切学科的知识总库,它也不提供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品质,不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可以各取所需的词语和生搬硬套的条文,不要把原理当作标签任意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而是要理论联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去认识,去解决。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某些形式。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第四,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篇四:第2章 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开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初步完成

第二章 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开端: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初步完成

马克思在完成两个转变的基础上,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创立。当然,全面创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青年时期的思想,只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个环节。马克思在巴黎,特别是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对黑格尔进行了清算,但某些范畴的使用和观点的论述,还残存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烙印。从1845年《关干费尔巴哈的提纲》起,马克思开始了对费尔巴哈的清算,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这一清算的继承和完成。由清算黑格尔到清算费尔巴哈,由批判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到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成熟。

第一节 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

1.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缘由

德国是具有哲学思维传统的民族,马克思是从接受德国古典哲学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的。但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促使他由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

最初动因:1842年10月——1843年3月,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了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和地产细分的讨论、关于摩塞尔地区酒农情况的公开的论战以及关于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辩论,都是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学问题的最初动因。

思想深化的必然结果:从思想发展上说,马克思在理论上也感到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必要。1843年春,马克思退出《莱茵报》,在克罗茨纳赫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探讨了市民社会同国家和法的关系。马克思当时得出了一个结论:法律关系如同国家形式一样决定于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的解剖则应该求之于政治经济学。因此,马克思在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他的思想深化的必然结果。

恩格斯的促进: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恩格斯研究经济学早于马克思。1844年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马克思同恩格斯开始通信联系。马克思对恩格斯的第一部经济著作非常赞赏,这显然成为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一个诱因。

研究成果:大约是1844年3月,马克思在巴黎钻研英、法两国一些卓越学者的著作,开始研究经济学。他阅读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的著作,并做了摘录笔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摘要》表明了马克思同恩格斯观点的一致性;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则是马克思的经济观点的最早的较完整的阐述。

马克思在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除了巴黎摘录笔记外,集中反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毫无疑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它既标志着马克思从《莱茵报》开始的两个转变的结束,又是创立包括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体系的开端。它比《莱茵报》和《德法年鉴》的文章前进了一大步,力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论证共产主义,并在历史观和认识论方面都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但比《德意志意识形态》和以后其它著作来说又不完全成熟,还残留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

2.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步解剖

对经济学的研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残存的《手稿》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步解剖。

马克思研究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问题,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的三种主要形式,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对立的经济根源。

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研究过工资、利润、地租问题,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学

上的分析。马克思在吸收他们的一些合理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

工资:马克思的看法和亚当·斯密不同。马克思是从整个工人阶级着眼,从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过度劳动造成工伤事故和缩短工人的寿命,从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得出结论:“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繁荣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这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思想的最早论述。

利润:在工资问题之后,马克思研究了资本的利润问题,深刻揭示了资本的本质。马克思说;“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权。”这说明马克思不是把资本简单看作物,而是接近于把资本看作为一种生产关系。

赢利: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的赢利,通过分析赢利和资本的比例,探讨了最低赢利率和最高赢利率问题;通过对资本和资本家的分析,看到他们唯一的动机是追逐利润,肯定这些人的利益同整个社会的利益是敌对的。马克思分析了竞争和资本积累的内在联系,看到了资本积累是必然规律,在竞争中,大资本对小资本具有优越性。更加深刻的是,马克思当时已经看到了竞争导致集中的趋向。这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看法是相似的。

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攫取利润的资本家和依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外,还有收取地租的土地所有者。马克思在分析地租时,着重指出了土地所有者农场主同农场工人利益的敌对性,也指出了由于竞争,一个土地所有者同另一个土地所有者利益的矛盾,并且揭示了在农业中,大地产的积累和大地产对小地产兼并以及由于竞争,资本家成为土地所有者,而一部分土地所有者同时成为工业家,最终导致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归于消灭。马克思还用辩证法的观点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揭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的必然性。

二、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共产主义的经济学论证

马克思从1844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其意义不仅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且为已经开始探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的论证,从而为建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论述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市民社会与国家、法的思想的深化

1843年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了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思想。但是市民社会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很显然,这个问题是不可能仅仅依靠哲学思辨来解决的。

1844年在巴黎,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的研究,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也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的这个论断,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上向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不仅把物质生产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把私有制的产生看成是以往全部生产发展的结果,而且提出物质生产决定国家和法以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试图对社会面貌作一个全面的考察。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前,例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已经提出了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但更多地是从哲学上进行论证。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则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述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他通过对工资、利润、地租的分析,明确指出:“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必然归结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

2.力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论证共产主义——走向现实,决定性的一步

同样,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也是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

1842年在《莱茵报》,马克思第一次接触到关于共产主义的争论。当时他明确表示自己缺乏

研究,没有本事用一句空话来解决那些正由英、法两个民族在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当时持否定态度,但不是轻率地做出结论,认为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不能根据肤浅的、片面的想象去批判,而只有在不断深入研究之后才能作出正确评价。此后,马克思开始研究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1842年10月到1843年初,阅读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卡贝、德萨米、勒鲁、孔西得朗、蒲鲁东等人的著作。到1844年初,马克思自己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了人类解放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学说,这是马克思关于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是,由于当时马克思还没有研究经济学,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述,更多的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把整个人类解放理解为“人的完全恢复”,打上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烙印。

为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分析之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力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论证共产主义,并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批判。当然,在这个《手稿》中,费尔巴哈的影响仍然存在,在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论证中,交织着人本主义的残余,表现了还没有完全成熟时期的特点。但重要的不是马克思在多大程度上仍然存在费尔巴哈的影响,而是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学说和经济学研究相结合所显示的方向:整个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这种结合,在整个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方向,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3.抓住了无产者和有产者之间的对(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立——私有制是基础又是根据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出发,抓住了无产者和有产者之间的对立。在没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例如古罗马、土耳其等地方也可以出现无产者和有产者的对立,但这种形式的对立在古代奴隶制中处于从属地位,它表现为穷人与富人的对立。而马克思所分析的有产者和无产者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产生的,它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劳动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但劳动却创造了资本,资本家不从事劳动,但资本却是劳动的凝结物并占有劳动。马克思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矛盾简单化的趋势。在工业中,中间等级不断分化;在农业中,土地所有者变为极普通的资本家,因而农业和工业一样,也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资本家和靠地租生活的人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无产者阶级。马克思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这表明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私有制看成是无产者和资产者对立的基础,又是这种矛盾难以解决的根据。

第二节 马克思论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从经济学转向哲学的巨大成果,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除了题为“异化劳动”的片断外一,从第一手稿的工资、利润、地租开始,到最后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批判改造,都在不同程度上论述了这个问题。

一、异化问题的由来——政治-哲学-经济

异化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它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与人相对立,反过来控制人,统治人。这种情况,无论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政治领域、精神领域都普遍存在,但人们对这种状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异化问题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作为社会政治问题提出来的。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和英国的启蒙学派,设想人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平等的,人们根据“契约”所产生的国家,本来是用来保障人们的自由平等不受侵犯,结果走向反面,反而使自己变成国家的工具。他们看到了这种现象,但并没有从哲学高度来概括这种现象。

真正把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作为主体和客体关系来论述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论述异化,主体是绝对观念,而客体是

绝对观念的外化。整个发展过程,就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

费尔巴哈在异化观发展上的一个功绩,就是他把异化的主体,从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变为人,变为有血有肉的、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并用异化的理论来批判宗教。他反复论述,“人在宗教中将他自己的隐秘的本质对象化”,“宗教使人的本质跟人割离开来”,等等。人本主义的异化观,即把异化看成是人的类本质同人相脱离是从费尔巴哈开始的。

其实,在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那些青年黑格尔派如鲍威尔、赫斯都曾广泛使用异化这个概念。马克思也是从参加青年黑格尔运动后开始接受了这个概念。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是逐步由异化上升到异化劳动的理论。

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谈到了异化问题,把国家比做政治领域中的宗教,也是一种异化;随后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异化的论述前进了一步,它论述了金钱是人的劳动和本质的异化,金钱统治人,人膜拜金钱,并把“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作为哲学的“迫切任务”,也就是说,整个批判不能限于宗教,而要批判产生宗教的世俗根源。

二、异化问题的研究——政治经济学视野

直到1844年初,由于马克思尚未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主要还是从哲学角度出发的。虽然提出了货币问题,甚至出现了人的劳动的异化的提法,但还是处于萌芽状态,均未展开。

真正的转折点是1844年3月,即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以后。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学的巴黎摘录笔记中,特别是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对异化劳动问题作了探讨,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则作了充分的论述。

1、货币是一种异化

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明确指出货币是一种异化。在这里不仅提出了这个命题,而且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货币如何从作为流通手段,作为产品赖以互相交换的中介变成追逐的目的和统治人的力量。

在分析交换时,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联系的主体”,并且强调他所说的人,“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作为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他还作出了一个重要结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这说明,马克思不是把人看成孤立的生物学个体,而是通过生产和交换看到了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还从劳动者同自己的活动、同劳动对象和劳动目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异化的问题。这是马克思全面创立异化劳动理论的雏形。

异化劳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思想。在这里分析的已经不是一般的商品生产劳动,而是雇佣劳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关系是异化劳动的核心。马克思在论述工资、利润、地租之后阐述异化劳动,深刻地揭示了异化劳动所包含的阶级对抗。

2、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他们只研究劳动而不研究劳动者、不研究劳动者的处境。作为资产阶级代表,他们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看不到劳动的消极方面,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者带来非人化的后果。而马克思则相反。他在肯定劳动的伟大作用的同时,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思想,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

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的问题,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为资本家所掠夺,无产阶级处于贫困的地位,这是任何不怀偏见的人都能看到的,因而马克思从这个现象入手,首先分析了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数量越大,他自己越贫穷;劳动者创造的商品越有价值,他自己越是变成廉价的商品。马克思把这种状况同宗教的异化相比:在宗教中,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同样在异化劳动中,工人创造的越多,他自己越空虚。

这说明劳动者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宁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

3、异化同对象化的联系与区别

马克思在论述这个问题时,特别注意把异化同对象化区分开来。任何劳动都必须创造产品,而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劳动,因此,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对象化。这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共同内容。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对象化同时也就是异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这就是说,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对象化在产品中,生产了某种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占有”了自然界;可是这些产品不仅不归他所有,他反而被自己的产品所奴役。所以这种“占有”,同时也就是异化。

马克思把把劳动对象化看成是整个人类存在的基础,而异化是历史的现象,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包括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污染,并不在于劳动对象化本身,而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如果对象化就是异化,那人类永远摆脱不了被自己产品所奴役的命运。这是一种历史悲观论。

4、劳动本身和劳动者相异化

奴役劳动者的产品从哪里来的?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马克思进而分析了劳动本身和劳动者相异化的问题。这种异化最主要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劳动者在劳动中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感到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劳动者在他不劳动时如释重负,而劳动时如坐针毡。劳动者从事劳动不是出于爱好和兴趣,而是为了生活,即把劳动作为谋生手段。如果奴隶主和资本家不采用“棍棒纪律”和“饥饿纪律”,人们就会象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结果产生这样一种现象,人在实现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繁殖时,才觉得自己是幸福和自由的,而在实现人的机能,即从事任何动物都做不到的活动——劳动时,反而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所以在异化劳动中,“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5、“物的异化”和“自我异化”

马克思在分析产品异化时,区分了对象化和异化,而在分析劳动异化时,区分了 “物的异化”和“自我异化”。物的异化是劳动同它的产品的直接关系,是工人同他的生产的对象的关系,是指物对人的控制;而自我异化是工人同生产的关系,同自己活动的关系,指劳动者越是努力劳动,越是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们受的压迫越大,说明劳动者自己的劳动同自身处于对立的地位。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异化劳动的本质主要不在于“物的异化”,不在于工人劳动产品为资本家所占有,不在于分配中,而首先在于生产过程,在于劳动者和生产的关系,即在于“自我异化”。产品分配中的异化,不过是生产活动本身异化的结果。劳动发生异化,工人的劳动不属于他自己,产品必然不属于自己。因此要解决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必须解决劳动与劳动者相异化,即消灭雇佣劳动。

6、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从“产品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进一步分析了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问题。 劳动产品是对自然界加工的产物。产品的异化表明,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自然界从人那里异化出去了。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有些动物,如蜜蜂、海狸、蚂蚁也能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但完全是一种生物习性,而人的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可是在异化劳动中,人的劳动是被迫的,丧失了这种特性,他支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完全是为了维持个人的生存。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因为在社会中,“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马克思的这一深刻思想,包含着社会关系思想的萌芽。

异化劳动的任何表现,不可能离开人与人的关系。事情很清楚,如果说劳动产品对劳动者说来是异己的,是作为异己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那它到底属于谁?如果说劳动者的活动不属于他

篇五:试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历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

一、试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

识历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

答:(一)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1、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这一伟大发现不仅揭开了人类“历史之谜”的神秘面纱,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他们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