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10:18 体裁作文
篇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转帖)(2009-09-03 18:47:31)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华东师范大学 叶澜
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兼职,并兼任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0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44篇。近七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先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叶澜教授的这篇论文,我曾仔细地研读了多遍,获益匪浅。这是一篇对当前课堂教学研究最到位、最系统、最有创建的文章,更是一篇对基础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实验具有重要影响的经典之作。对于指导我们认识课堂、研究课堂、改革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特推荐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统天下的局面,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却大多还保留着习惯的方式,顽强地展现着传统教育思想。有些同志认为,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由此,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降低了升学率怎么办?似乎素质教育就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让学生活动,不追求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占教学总时数比例最高的必修课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会有本质意义上的进展,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应。在此背景下,集中探讨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就具有推进、深化学校内部教育改革的全局性意义。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它随新学校的诞生而逐渐形成。本世纪上半叶主要受日本式的赫尔巴特学说控制,50代后至“文革”前,则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形式理论方面实质上与西方传统教学论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形成了较稳定的传统模式。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时主要采用的依然是凯洛夫的教学理论。近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但大多数的课以及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一传统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除了因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它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提供了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进入规范,依样操作,理论也因此而得以广泛传播,逐渐转化成实践形式,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总之,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习的可接受性之强,都使今日教学改革面临着强劲的真实“对手”,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
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
攻坚战之艰巨性还来自课堂教学综合研究之不足。我们已有丰富的教学论著作,但大多只是从某一侧面或层次切入: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探讨问题;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在心理过程的分析,无论是对“教”还是对“学”;社会学的眼光集中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描述上;学科教学法则偏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国外学派林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各自强调一个侧面,或认知,或策略,或行为控制,或情感、人际关系、人格发展。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认识课堂教学,但我们依然缺乏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缺乏整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不只是改变实践,同时,还需要在对已有理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这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在理论上我们已走近“百川汇合”的“入海口”,但还没有见到浩瀚无边的“大海”。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何会存在这些问题?这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回答的。应该说,这些问题曾有过讨论,人们的认识也有进展。如认为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然而,这些认识的进展,尽管起了拓展思路、丰富认识的作用,但仍然局限在对教学性质的传统认识中,并未跳出原有的“大框架”。今天,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首先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大框架”的合理度。
所谓“大框架”,即指把教学活动的性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范围内的教学观。它具有广泛影响并至今活跃在教学论界,故揭示教学作为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历来是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现被普遍认同的观点大致如下: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
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
上述教学理论在实践特别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一般呈现出如下特征:
1、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是认识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达到发展能力。其它的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正的地位。
2、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的任务。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处于一定年级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研究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在何处等。依然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课程进行的程序外。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一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在教师心目中甚至在教案上都已有明确答案设定。
3、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以上就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大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本文无意否定它的合理性方面。教学确实应以完成认识任务为主,确实与日常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的认识活动不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是,我认为这种认识又是有局限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思考以下两个指向不同层面的问题。第一,现行理论是否已经把握了作为认识活动的教学之特殊性?传统理论在区别教学与其它认识活动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一问题在它所处的认识层面上与传统观点是相同的,即仍然把教学当作特殊的认识活动来研究,区别只是在具体观点和视角上。第二,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是
否仅仅在认识论层次上就足够了?换言之,“特殊认识活动论”能否概括课堂教学的全部本质?这是比第一个问题更富有冲击力的问题,它要求从更高的层次、更综合的角度去认识课堂教学,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作为认识活动的特殊性。
总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为了改变上述状态,我认为,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
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然而,这一重要价值以前被人们普遍忽视,包括被一些强调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教育家所忽视。如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他反对把教育的意义只看作是为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
篇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定稿)
理想的课堂是让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对当前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著名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在她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通过参加我县实践课堂改革活动,观看杜朗台教学新模式视频,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我受到了很大启发并深深感到:真正理想的课堂是让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想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
和谐课堂是充分体现包容性与民主性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发展。师生、生生、师师之间要建立起民主和谐、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互信与互爱的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用宽容与真诚去理解、欣赏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公正、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和谐课堂是为学生创设自由氛围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强调打基础,总是讲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的课堂就总是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没有给学生自由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和谐课堂要创造一个自
由宽松愉快的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体会思考与探索的乐趣,进而孜孜不倦,认真研究,全力探索,最终在反复的思考试验中获取知识、获得经验,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课堂的新鲜和生动,才能使课堂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如果总是由老师包揽一切的学习,无疑会阻止学生自由探索的冲动,也就无法体现生命的活力。
二、理想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符合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教学新理念,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特别要注意:
1、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生自由组合等形式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曾经看到过一段教学视频:课堂上老师只起指挥作用,精讲或不讲,以启发诱导教学为主,联系生活实际,分角色扮演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某些环节上,有的学生蹲着、有的学生站着、有的由于看不到前面学生的讲解而站在凳子上。一个班近50人,每节课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发言中,表面上看有些乱,但是核心都有一个十分清晰的目标在控制着每一位师生。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时常很难辨认。只有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出现错误时,这时教师出来进行点拨、指导,教师的作用才显现出来。
受此启发,我意识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我对教室也重新进行了布臵,除了一块黑板外,两面白板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把班级分为六个小组,孩子们给自己的小组起了许多很有个性的名字如:超越梦想队、开心苹果队、智慧组、快乐星球组合……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让课堂活跃起来,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让我欣喜、佩服和震惊,我从来也没有看到课堂上学生这样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一个学生都急于表现自我,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自信。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和真实的体现。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小组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补充学习素材,而且要对每一组的学习情况予以恰当的评价和适时的点拨。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协调好各学习小组间、同一组学生间的关系,控制好整个课堂结构。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会预习、会提问、会组织、会学法、会评价。
三、理想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
智慧课堂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是以会学、掌握方式方法、获得人生体验为目的的课堂;是促使人人获得不同发展的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都能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要高度关注学习者的自身感受与个体学习,改变不利于
学习者发展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成为放飞学生个性的殿堂。
1、智慧地导读。应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哲思引导学生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要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寻觅一个课文与学生经历的最佳结合点,语言经得起推敲,内容耐人寻味,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学生在学习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2、智慧地导记。我们的课堂应由“知者”间的对话变为“智者”间的交流,因为促进人成长的至关因素是智慧而不是知识。课堂不应该只是一个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场所,它同时应该是教师、学生生命得以激扬的精神家园。学生是知识的直接探究者、构建者和发现者,而教师应是组织者、激励者和引导者,是学习活动中的共同研究者和首席发言人。
3、智慧地导问。“问”是反思性的探究活动。因“问”而“思”,因“思”而“问”,“问”是一个起点,也应是一个终点。智慧地导“问”的价值,不仅在于为探究活动指明了方向,更体现在伴随结果出现而引发的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与产生的新问题,这将成为下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始。智慧地导问“富有挑战性”,不仅是问题的覆盖面大、穿透力强,而且足以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
篇三: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途径去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创设参与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二、适时引导点拨,促进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三、变换教学方式,促成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四、养成良好习惯,增进自主学习能力的
形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自主学习 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关于自主学习的理念不由得使我想起陶行知先生1938年在武汉大学的一次讲演。[1]先生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接着,用左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先生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于是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陶先生的表演生动的告诉我们: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正像强迫公鸡吃米一样,是徒劳的。陶老谆谆告诫我们“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灌输式和绝对化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当年陶先生关于学习方
法的论述及其成功实践,对我们今天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性人才,贯彻新课标精神,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2]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参与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活动是课堂教学最根本的,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做到:
1.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提高能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读到这句我们让学生充分讨论、分析孔乙己这样穿着的原因。教师充分让学生讨论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孔乙己为什么站着喝酒?为什么是穿着长衫的唯一的人?”再让学生联系课文和背景思考讨论,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孔乙己,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的主动思考,现在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孔乙己这个“贫困清高、自欺欺人”与上层人、下层
人都有距离的特殊人物。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学习,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我们教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去思考,去探讨学习。
2.给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思考的起点却是疑问,“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深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无“疑”状态下被动接受,盲从依附,思维就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个性受到压抑。杜勃留波夫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有把教师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能是独立思考的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人而不是“猿猴”,所以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疑,让学生充分发展主动参与的个性。所以教师不仅要于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溅创新的火花,才能在阅读中采取主动地位。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做到“三思”:
①、课前思考: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时,学生在预习中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你知道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竺可桢在本文中给我们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一些奇怪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类对沙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和研究呢?今天,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怎样
有效遏制并逐步战胜土地的荒漠化?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探索,互相讨论,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然后借助集体的力量加以解决。这种教学以学生不断发现学习中的疑难为初始,以学生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为归宿,若有不明之处的教师再启发、点拔。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②、课堂思考: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教学作文时问“看到《别样》这个题目你会选怎样的材料?”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这样一来,势必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出的作品是各具特色的。平时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去否定他们的见解,从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③、课后思考: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这是他自主学习的开始,我们要耐心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之中去,如有学生提出独到有新意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筛选,组织讨论,这样多方交流,相互启发,将大大锻炼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3、创设合作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了角色,学习兴趣自然就浓烈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在班级授课制下,我们不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例如:我们可以让全班同学每四个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许多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及角色的转换。学生有参与合作的情境,有了表演的机会,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就会主动参与探讨,自主开动脑筋,自动搜索资料,为参与做准备,那么一来,学生就能慢慢地在合作参与大情境中掌握学习的技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因而教师要针对特定学习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形式,创设合作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里所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就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合作精神。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创设一定的合作情境,如学生共同设置学习目标,互相引导、独立思考、交流后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能围绕主题、深入独立思考、引经据典、踊跃发言,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自主思考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二、适时引导点拨,促进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
据专家统计,许多成功人士,在学校时大多不是第一流的学生,只不过是
二、三流的,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并不冒尖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为拔尖的人才?靠的是后天的努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这种精神来源自于学生时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据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效应。
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做的是:第一、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他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打破课堂教学如死水般的寂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语文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发掘树立学生认同的学习榜样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第四、支持、鼓励学生采用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他们在学习中有思想、有创造的问题更加积极地给与反馈、赞扬。但初中生的感情胜于理智,他们的行动不只受认识的支配,更多的还是受感情的支配。所以,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基础上还要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这些都需要靠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导点拨才能完成。
教师要怎样来引导、调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例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内容引进语文课堂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学习,在思考中慢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现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实施以下的策略:
(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1、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必把课文分成大小不等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而是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有一个单元是由学生自选课文学习的。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
篇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读后感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叶澜老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感慨颇多。
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的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所有老师追求的理想课堂。但现实生活中似乎却是很难做到的事,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面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关注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他们很少去关心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程度。因为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只要升学率提高上去了,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就会提高,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现在的课堂悦来越缺乏活力,对大多数差生来说上课就如同坐监一样痛苦。他们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感受不到知识的奥妙,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然而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这种理想课堂的追求呢,当然不是。我觉得要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作为教师首先要抛开一些功利,自己给自己减轻一些压力;而作为学生也要积极的融入课堂,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如此才能谈得上把生命融入课堂。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叶澜老师在文章中的观点是:“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不要以为生活就是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孰不知生活还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还有生存的意思。
叶老师还分析了传统课堂的三大特征: 1.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
2.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老师备课的中心任务(研究学生被普遍忽视)。
3.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在文中叶老师并不否认传统课堂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深刻地分析了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即课堂教学过程是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不应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剥离出来。它忽视了作为每个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使传统课堂教学视
为最重要认识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在现实课堂中认识任务、知识技能获取压倒一切,导致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厌倦。丰富复杂、具有无限创造潜力和创新活力、充满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生命从我们心底消逝了,教育者尚不觉;学校业已成为学童避之唯恐不及的“牢狱”,浪漫少年眼里缺乏天真、纯洁,放出的是无奈、茫然的眼神。这,这难道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吗?为什么自古就以智慧闻名的民族,就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呢?
课堂的生命活力源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源于教师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教师要以关注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面对学生探究性学习中每一个新发现、新见解,并给予积极评价和热情赏识。即使学生的某些观点失之偏颇,或是错误的,也不可漠然视之,或许一个天才就会在不经意的漠视下消失。课堂上师生参与互动,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点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发现的惊喜,成功的快意。从而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这正是我们所期冀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快乐的、智慧的、有浓郁的人性关注和极强的生命呼唤的。在这里实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享受学习,课堂把自我实现,开拓创新的权利归还给了学生,这样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也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
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只有教师有了动力,才能推动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教师的动力从哪里来?又该怎么表现呢? 第一,教师应该具备学生意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应从根本上关注人、关注人的灵魂。作为研究人的教师,就应以学生为本。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作了精辟的解答:“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师爱是育人的根本,师严则是育才的保证。严于律己、严于待生,是一切育人者必不可缺少的职业品质。但是,“严”而有“格”,“严”而有“度”。 教师不应放过任何问题契机,及时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中感受教师人格的魅力。
第二,教师应当具备课程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知识,关注教学进度,片面地强调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未来生活着想,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这标志着教师将以自己的独特理解而鲜活地融入到课
程的生成中去,从而在中国教育史上空前地凸现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即课程。而唯有如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才能健康成长而得到奇迹般的自由释放。
第三,教师更要具备交往意识。
教师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其职能将变“知识施与”为“教育交往”,以矫正“教程”与“学程”相分离甚至相对峙的应试倾向。这里的交往包含了两重意思,一是教师要有交往者的意识(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有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不要使自己高高在上,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与学生相互合作、各尽所能、各扬其长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交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而是要及时正确地相机诱导,关键时刻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放弃。
篇五: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绥江一中 蔡 盼
摘要:新课程给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生成”的课堂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思维。让课堂“活”起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笔者从课前设计、课堂表现以及生活联系三方面,谈了对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一些认识和体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生命活力
谈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们作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与不适,同时也感受着新课堂展现出的神采与活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以至于激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开放和不断生成着的课堂,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教师们迫切地希望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追求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关注学生,抓好教学设计。
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即“备好课”。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
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考虑的是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哪些问题 ?上课只是按照事先的“脚本”而进行的教学表演。在我们的教学现实中,在公开课或教学研讨会上,不难发现这样的“表演课”。在完全陌生的教室里,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生,老师从容不迫、有板有眼地开始授课,师生之间以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顺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推进,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教学活动成了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且主要是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需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教师的思维取代了学生的思维。看似活泼的课堂其实只停留在形式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因此,教学设计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更应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应更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学。教师应树立“为学习而设计”的理念。在备课中具有学生意识(是不是按照学生思维来思考教学了)、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跃课堂。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抨击思维火花。
(一) 真诚面对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善于倾听、赏识、激励,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意。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
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 ??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二)“创意”引领课堂。
教师在课堂中不断面临着挑战,“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因时而变,因情而变,表现出种种积极状态,抓住课堂中的普通事件和偶发事件,捕捉教育契机,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通过尝试实践获取新知,既生动活泼,学有兴趣,又掌握牢固,培养了学生的尝试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让生活融入教学,让学生体味学习乐趣。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任何备课活动中,都不妨仔细地去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那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那些实践活动
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等。学生活中的数学,读身边的语文,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获得合作的乐趣,生活融入甚至成为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智慧光芒”的一面镜子。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吗?
参考文献:
【1】《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任长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2】《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周小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久淳、张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0.
【4】《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叶澜,《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5】《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上海教育科研,2000.6.
【6】《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力的探究》, 中国基础教育网, 2004.11.4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