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架起通往理想的桥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26:32 小学作文
架起通往理想的桥梁小学作文

篇一: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花总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法国 伏尔泰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想是美好的,但它既不能自发地形成,更不能自发地实现。要想拥有理想,就要深刻地认同理想;要想实现理想,就要努力追求理想。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奋斗,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生活的悲剧,不在于没有达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在于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对于每一个不甘平庸的大学生来说,在奋斗伊始,首先面临的就是立志这一重大人生课题。立志是叩开事业的大门,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这里的“志”就是理想,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吕氏春秋》提出:“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让我们抚往昔,看今朝,追溯历史,放眼周遭,用心的找一找,那些或叱咤风云,或流芳百世的人是否都是立志做大事者。陈胜:小时候当长工时“苟富贵,毋相忘”,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成为了彪炳千秋的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法国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强调:“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所谓志,乃是理想、决心、毅力。立志,首先是解决理想问题。可以说,社

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理想并不专属于青年,但对青年尤为重要。人生进入青年时期,生活之路刚刚开始,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生活课题。需要人生的指路灯,这就是理想。青年时期是理想的形成时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远大的理想像太阳,惟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量;远大的志向像灯塔,惟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

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他们使用一个铁锅,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一只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地来回游动。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为时已晚。它欲试乏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中,终致葬身在铁锅里面。接着,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油锅,经过精心策划安排,把另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了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滚油锅,跳到地面逃生。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在安逸与享乐的环境中,我们在不经意间无所作为,一败涂地。而在突如其来的外来刺激下往往能使人奋起面对,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力。

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理想高于现实,是指理想是经过人脑加工的设想和预期,表达了人的美好愿望,是集中了现实中美的、善的、有前途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的,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是超前的、指向未来的。特别是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因而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变革现实的力量。正因为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必须克服两

种倾向:第一是理想脱离现实,把幻想当作理想。第二是用现实否认理想。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应怎样”与“是怎样”的矛盾,是价值目标与事实存在之间的矛盾。人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又不够理想。而且,这种差距是动态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永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它,而只能不断地解决它。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理想的产生,而且制约着理想的实现。另一方面,人们又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着现实,人的现实又是一种不断趋向理想的现实。

所以,人首先需要立足于现实的土地;一切有价值的计划和行动,都需要从现实出发。但另一方面,能够产生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只要有志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志愿而不改变,则虽然自己可能看不到成功那一天,但经过后来者前仆后继的继续努力,成功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大学生正是青春焕发的时期,充满朝气和活力,也富有理想和热情。同时,随着大学生社会阅历的增加,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也日趋成熟。这些都是积极的方面。当然,在大学生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自己的理想目标很明确,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当他上了大学之后,反而有点迷茫了,不知下一步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和目标努力,以致浑浑噩噩,日子就这样混过去了。所以,在大学阶段,如何尽快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人的整个一生来说,大学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具有转折点的意义。只有明确了自己的长远理想和近期目标,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奋斗,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将会过得更为充实和有意义,并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时候,看见夜空中银盘似的月亮,以为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见在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以为那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妈妈便告诉我:想摘到美丽的月儿,你就得乘上奋斗的飞船;想自由的高高飞翔,你就得长出知识的翅膀。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努力的学习,去追求心中幼稚的梦。

长大以后,我常常独自一人漫步在家乡那条婉然曲折的林荫道上,回忆成长的一点一滴。虽然感觉生活很辛酸,但因为有梦想的支撑,我坚信会有“破蛹成蝶”的那一天。我登上山顶的那块青石,极目远眺,看火红的太阳奔出地平线。为了让梦想飞翔,我会“衣带渐宽终不悔”,只为“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读高中以后,对世事的经历越来越多,对社会的了解越来越多,对生活的感悟越来越多。看到外面繁华绚丽的城市和广阔的世界后,那个我生长过的偏远山村已经不再是温暖的回忆,而是痛苦的叹息。我想,我应该走出那里,我更想把那里变成与外边一样美丽的城市。能过改变我命运的只有求知,能过改变世界也只有知识。只有在知识的最高学府——大学深造,我才会长出丰满而结实的羽翼。在小学,我实现了读初中的梦想;在初中,我实现了读高中的梦想;那么,在高中,我也一定要实现读大学的梦想。

大学是一个最美丽的梦想,就像天使一般,常常在夜里悄然飘落在梦的花园里。大学是一座雄伟壮丽的象牙塔,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可以尽情的去汲取成长的营养,可以放肆的去拥有精神财富。我常常幻想着自己的漫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中,呼吸着清香独特的空气;幻想着自己坐在大学幽静典雅的图书馆里,畅游知识的海洋,饱尝美味的文字大餐。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黄昏和暖的阳光泻在身上,身后那棵垂暮中的桂树更显婀娜。手抚桂枝,“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的,那心底的理想之花正悄然开放,它需要经过精心培育才会在刹那间突现焰火般的美妙,带给你心灵的狂喜。桂花树下,我庄重的承诺:我愿匆匆越过生命美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如果为这要付出,我甘心破釜沉舟;如果为这要忍受,我情愿卧薪尝胆!只有经历了地狱般的磨练,才会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了鲜血的指头,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想,只有踏实的走过高三的苦与累,才能使我的大学梦想会变成现实

无数事实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理想信念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事业的希望,更应当把理想信念体现在爱党爱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上。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了它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人生之帆,有了它就有了迎风破浪、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原动力;理想信念是生命之光,有了它大学生活就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和活得更有意义、才能架起通往理想的桥梁、才能成就个人的辉煌。

篇二:1.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课程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理想信念有了明确的认识,相信大家也树立了自己的理想。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做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呢?著名的俄罗斯作家克雷洛夫曾经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湍急的河流是指我们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所要经历的艰难困苦,而行动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实践。理想信念不仅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这一节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以及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个部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也可以说成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励志警句。例如孔子说“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首领可以被劫走,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夺走的。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会发现,三国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和严颜宁死不屈的事迹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关羽温酒斩华雄,于千军万马中夺取敌帅华雄的首级如囊中取物,这是三军可夺帅也。话说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俞涉和潘凤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 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 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又放在桌上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关羽武艺高强,没(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架起通往理想的桥梁)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连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此时,杯中的酒还是热的,这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严颜宁死不屈,面对诸葛亮和张飞,面不改色,大声高呼“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严颜最初是益州牧刘璋的巴郡太守,镇守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建安十七年(212年),刘璋慑于北方曹操的威胁,派遣法正去荆州(今湖北)迎刘备入益州(今四川),严颜认为这是“留虎自卫”的愚蠢举措。结果确如严颜所料,刘备进入益州后便还攻刘璋。这个时候,诸葛亮率张飞等溯江而上,攻破江州,生擒严颜。张飞斥严颜曰:“我大军至,为何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道:“是你们不守信义,侵夺我州。我州只有断头将军,而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喝令将严颜斩首。严颜面不改色,说道:“砍头就砍头,还发什么怒呢!”于是,张飞为其所动,便释放了严颜,并将其引为宾客。墨子曾经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指的是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也不会通达。因此,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高远。

立志当高远。诸葛亮曾经说过“志当存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

关键时期。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就像太阳一样,正因为它的博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远大的志向就像灯塔一样,正因为它的崇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古往今来,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众所周知,周恩来在中学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在立志方面,毛泽东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在年轻时给一位朋友写信是这样说的:真正的立志是要掌握真理,然后去实现真理,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客观规律,然后按客观规律去推动社会的前进。认清真理,坚持真理,去实现真理,这才叫真正的立志,叫做立大志。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再三思索,要毛泽东去做生意(即经商),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他的执意坚持下,最终还是走上了求学之路。毛泽东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了一首《赠父诗》,这就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若干年前,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 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 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 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而另外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则案例以准确的数字、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是重要的”这个道理。远大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它可以不断地激发人的生命活力,使其永葆内在的青春。若没有远大目标,就不会有生活的信心,向上的动力,就像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样,只能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党和人民对大学生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每一个有远大抱负的青年学生,都应该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立志做大事。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在今天,做大事就是要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是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值得我们去做,就是大事。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

理想,并不是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首先,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不能按个人主观愿望随意决定,从根本上讲,它是由社会决定的。个人理想的形成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背离,即使在短的时间内可能有一定动力,但从长远观点看,它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另一番面,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并反映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又依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社会理想不是虚幻和空洞的。它体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中。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作出最大的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支教,为促进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位义务支教者马骅的案例。马骅,32岁,天津人,1996年复旦大学国政系毕业。2002年他辞去了“北大在线”经理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冰川下的明永村,在这里当不要一分钱报酬的乡村教师。两年的时间里,他平静地生活在这个只有50多户人家的村子,以一个“编外志愿者”的身份履行着教师、环保者、乡村建设实践者以及传统文化保护者的职责。6月20日,距离回到北京准备攻读博士课程只有一个月的这一天,他在澜沧江遇难……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也就是说,每个人既有个人的理想,又同时肩负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不能脱离国家社会的现实,而是要把实现个人的理想与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在奋斗的实践中将理想转化为现实。案例中,马骅宁愿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作为青年志愿者,不远万里从北京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明永村,甘守清贫,不要一分报酬,义务为藏族孩子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当地藏族群众依托旅游业致富,用青春的热血和无私的奉献,谱写出感人心魄的人生之歌。他用实际行动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2010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该校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有学生蘸墨写下“仰望星空”的诗句来欢迎总理,而总理则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赠送给学子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温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但一个民族不关心脚下的事情,也是没有未来的。“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就大业,既要“仰望星空”,有远大的理想,也不能不脚踏实地。“脚踏实地”,就是要求真务实,身体力行,扎扎实实地从奠基的实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就大学生而言,就是要树立起为振兴中华而勇担大任的理想,并将此融入到当前的学习和将来的社会实践之中去,在校园和社会这两个大熔炉里,学会做人、学会技能,学会实实在在地做实际工作,当实干家,而不要眼高手低,只尚空谈。当然,在新时期“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恰如温总理所指出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国情”。国情是“星空”之下最坚实的土地,建立在国情之上的理想才不是幻想,仰望国情之上的星空才不是“虚空”。

二、认清实现理想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要实现人生理想,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困难。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既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焦虑。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希望顺利实现理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甚至会导致人们在困难面前失去信心。因此,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息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遭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充满着艰险与坎坷。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向前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历史长河的奔腾,必然潜伏着难以预测的漩涡和逆流,必然会经历难以计数的迂回和曲折。就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而言,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充满着艰辛。以奴隶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为例,公元前21世纪,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部落联盟的“共主”之后,尝试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禹建国以后把益(伯益)选定为王位的继承人,但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会。出于对王权的维护、社会的统一,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使新生的专制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原始的民主推举制被强制取代。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7年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70年。多少艰难的尝试,多少惨痛的失败,比如说巴黎公社的尝试【巴黎公社(法语: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

巴黎的政府】,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不但没有被扼杀掉,相反,在长期艰辛探索中爆发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现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然而,社会主义并未如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预言的那样,在20世纪末进入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人的一生,总会经历顺境和逆境等不同人生境遇,并感受着顺逆中的甘苦、福祸与荣辱。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所谓相互依存,是指顺境和逆境、厄运和幸运,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逆境就谈不上顺境,没有顺境也没有逆境。做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此时成功,彼时失败。可见逆境和顺境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大家对我们幻灯片上的人物应该非常熟悉,那就是我们的断臂钢琴师——刘伟。刘伟是第一季《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总冠军。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14岁获得全国游泳冠军,16岁学习打字,19岁自学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专业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一句人生感悟“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被广为传颂,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外媒争相报道,成为世人心中新一代的“精神偶像”。刘伟,一个花样少年,面对逆境,面对重大的打击,他没有屈服、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了,还能够乐观地面对人生,继续谱写自己新的生活篇章。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是美好的,实践是化理想为现实的唯一途径。肩负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品质。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困惑,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向。案例中镜头一的主角文学锋的主要问题就是他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的情况与理想的描绘有很大差距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是我们课本中谈到的第一种认识偏向。而镜头二中小李的尴尬也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用现实否定自己的理想,即我们所说的第二种认识偏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认识偏向,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首先,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

篇三: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 确立远大的志向

1、人生当立志

人生贵立志。《吕氏春秋》提出:“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这里的意思就和法国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所说的一段话异曲同工。 志向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可见,“志向”一方面是确立理想信念,就是“立志”,另一方面是要为理想的实现努力拼搏。

说起立志,就会让我们想起很多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有着远大的志向,他们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就。更让人佩服的是一些弱智,他们可能没有常人的健全,但却有着坚定的志向,像高位截瘫的张海迪,他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她志向远大,发奋学习,自学四门外语及医学知识,义务为周围群众看病,出版小说,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再如海伦·凯勒,生下来又聋又哑又瞎,她遇到的困难是一般正常人难以想象的,但她读了两所大学,成了世界上有名的盲文作家。这些人,他们没有我们健全,但是却因为内心远大的志向,使他们不言弃,不放弃,取得了成就。

2、立志当高远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人生贵立志,而且志当存高远。志向有高远和下之分。把个人的立志同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所立之志为高远之志。只为个人的前途和幸福而立的志为低下之志。高远之志,有着深厚的时代使命感、责任感。

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人类幸福献身的崇高志向。毛泽东15岁就“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立志让祖国“富强、独立起来”,他把自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壮志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终于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新中国。

北大走出的第一个村支书:吴奇修,1983年以娄底地区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大经济系学习。进入北大后,他计划是读本、读硕、读博,然后去教学当教授。在大三时,他已经开始为考研做准备。但一次社会实践改变了一切。1986

年暑假,他与班上几个同学在温州、广州以及家乡涟源的农村搞调研,三地贫富的极大反差震撼了他。县领导在与他们见面时谈道,人才不足是制约涟源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暑假结束后,县领导又到北京邀请就读北大、清华的家乡学子座谈,恳请大家毕业后能回家乡工作。他至今对那次座谈会记忆犹新,因为就是在那次座谈会上,他最终下定了回乡的决心。

1987年7月,在当地人们的一片流言蜚语,是傻子、糊涂蛋的议论声中,他开始在涟源计委工作。1991年,他出任当地一个村的扶贫工作组组长,目睹了当地农民的极端贫困,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改变那里的贫穷。1995年,他主动要求到南部山区偏僻闭塞、贫穷落后的石门村担任支部书记,在家人“人家的官越做越大,你倒好,官越做越小”的抱怨声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最终使石门村从后进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他本人则在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被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吴奇修,一个从穷困农村考入中国最高学府的农家孩子,北大的高材生,毕业时自愿选择到农村基层去工作,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轰动的新闻。然而,他毅然决然走这条路,并义无反顾地下到最基层,不仅仅在于他对家乡、对家乡人民的热爱,更因为他有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感召下,校园里大家关心的是如何建设四化、振兴中华,怎样最大限度地为国家作贡献。吴奇修选择去农村,就是这种融个人理想于社会理想的时代强音的体现,他从社会发展角度确立个人前进方向,知道农村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我是共产党员,我要把知识和青春献给农民”、“要把家乡改造得像广州、温州农村一样。”正是在这些信念的指导下,他来到农村,来到基层,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东奔西走、南下北上,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走出了一条中西部落后山区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走出了一条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独特的创业之路、成功之路。 他的成功证明了人生理想的实现不在于个人选择的道路是从发达的城市开始

还是在落后的农村。关键在于是否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用自己的热情与才智,脚踏实地地去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

1999年,200多名没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回到了涟源,吴奇修兴冲冲地租了一辆车,请了30多人到村里参观,并希望他们留下工作。但毕业生们转了一圈就走了,说是过几天答复但再也没有回音。这着实让他伤感了一阵子。而从1987年至今,北大毕业生走进农村最基层任职的还没有第二人。填补了北大村支书空白的他对此有点失望:“农村要发展,缺的是知识,少的是人才。农村需要先进的观念和有知识的人去引导、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北大的唯一,这不是一件好事。”

3、立志做大事

做大事不是借大事扬名,而是需要大智慧、大度量、吃大苦。因此,做大事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智和情怀。年轻人做大事,有利于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增长智慧。 20世纪80年代初,有数千名内地大学毕业生自愿进藏工作。这些大学毕业生自称为“共和国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他们抱着崇高的理想,凭着一腔青春的热血和建设边疆的信念,放弃了可以分配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奔赴西藏。胡春华就是这批热血青年中的一个。1983年他从北大毕业后自愿进藏。在这批进藏的青年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陆续返回内地,他却留下来了,一干就是十几年。西藏的7个地市,他去过6个,70多个县他去了40多个。在环境艰苦、地广人稀的高原上,他经历了许多的艰难困苦,也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经历。他现在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大学生应该是有理想的人,而且应该是有崇高理想的人。大学毕业的时刻,就是去实现理想的出发时刻。你可以选择城市作为你的出发点,那里有舒适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更多的机会,这些为个人的成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无疑使一条比较平坦的人生之路。但平坦的路很少能够直达顶峰。你也可以选择边疆,在那里,恶虐的环境、落后的设施、贫乏的生活。在舒适与艰苦之间,在平坦与崎岖之间,在个人幸福与国家需要之间,具有高尚理想的人会选择后者。这些人或许会被人嘲笑成傻子。但那些已经选择走上这条道路的人知道,困难和挫折不是成功的障碍,它们就像是把矿石熔炼成钢铁的烈焰,为理想的实践者们铸就了抵抗磨难的钢铁般意志,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在献身边疆、

建设国家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4、立志须躬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历程,应当从高处着眼,于细微处着手。没有踏踏实实的付出,再美的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躬行,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具体的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理想的实现踏踏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地锻炼,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扬起生命新的风帆:张立勇,一个从赣南山区走出来的打工青年,他一边在清华大学食堂打工,一边坚持自学英语8年,参加托福考试成绩高达630分。他的好学,他的发奋,他的艰辛,他的成功,让人才济济的清华学子折服。张立勇家住赣南一个偏远而闭塞的小山村,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家境越来越窘迫,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家里欠下了4000多元的债务,父亲筹得90多元路费,就这样,他带上自己的课本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涯。他进入广东一家合资的玩具厂,那些玩具全部销往国外,订单是英文,纸箱上的字是英文,标的尺寸也是英文,不懂英文,工作中出了差错都不知道。他从帆布包里掏出英语课本,又买来英语词典当助手,每弄懂一个单词,心里都像喝了蜜一样甜,对学英语的兴趣油然而生。他买回了很多的英语资料,开始在厂子里帮助老板做简单的翻译。然而,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任务,使他只能断断续续地学习英语。1996年,叔叔从北京打来电话,介绍他到清华大学食堂打工,玩具厂的老板再三挽留,表示愿意涨一倍工资。然而清华大学是自己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他毅然辞工北上清华,在第15食堂当了一名切菜工。

行胜于言,他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作为学知识的突破口,开始了艰辛的自学道路。他请不起老师,一台旧收音机成了的“先生”。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在菜墩钱、窗口前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但天天晚上学到后半夜,早上起来学1小时,午休时学40分钟,晚上7点半下班学到凌晨一两点。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即

使是吃饭的15分钟他都要挤出8分钟,躲在一边背英语单词。寒来暑往8年,他天天坚持按时间表的安排走。2001年,他参加了当年的托福考试,630分。而一般托福的满分是670分,这个成绩就是接受正规系统教育的高材生也很难达到。清华学子折服了。一时间,在BBS论坛上,关于他的话题成了热点。 理想人人都会有,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尤其是现在,实现理想更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有理想,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的人,才能把握住自己的未来。张立勇就是这样的人:家境的贫寒没有阻断他勤奋求学的脚步,带着课本打工的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从英文订单、英文尺码上开始学习英语;繁重的工作没有消磨他执著追求的梦想,从切菜到打餐,他抓住一切可以运用和练习的机会。终于在不懈努力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学英语,上大学。他的事迹告诉我们:立志须躬行。

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而对着人生中的挑战与机遇,我们更应该深刻地理解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始于足下的事业需要高远志向的引领,不论多么崇高的理想信念都要靠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去践行。张立勇的志向很朴实,就是“学好英语、念大学”,这对一个在大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来说无疑使高远的志向。而他能够始于足下,认真地去做,努力地去学,抓住每一个机会,不让任何一分钟流逝。只有志向是不够的,他同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当志向在眼前时,只有勇敢地追求,脚踏实地地努力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理想的实现必然有一个过程:观察、分析现实—设立目标—为实现目标做准备—主客观条件的改变可能引起目标的调整—落实计划、克服种种困难—实现理想。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一个人的人格、能力的综合考验,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人生三境界: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篇四:架起理想和现实的桥梁[1]

架起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作为

史宪中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深刻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拉开帷幕,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课程改革在中国教育的舞台上亮相。

新课程带着时代的印记向学校走来,师生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向新课程走近。短短几年,新课程改革已在实验区取得成功经验,尤其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作为一个亲历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基层领导,在实践的层面审视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感到新课程的实施状况和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还有很大的落差。这种落差迫使校长去思索:如何引领学校师生把握新理念、走进新课程,做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

一、新课程的理想追求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驱动力。放眼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核心都是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球村”公民。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要把我国丰富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必然要对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每一位学生获得终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动力,推动民族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课程改革从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出发,针对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六个根本性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态度、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培养的传统影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严重倾向;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力争实现“五大突破”: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明示“四个走向”:走向新时代。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课程功能,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强调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走向生活。课程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面向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变化的趋势,面向社会实际及其发展需要。走向综合。整合科学和人文教育,建立分科与综合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强化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走向个性化。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主动探索与个性发展。

由此看来,这次新课程改革可谓是一场教育革命。他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站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放眼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经纬,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终身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命个体,使中华民族涌动着强劲的创造活力。

二、新课程实施的困绕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广大教师以满腔的热情走进新课程,由此而带来的变化是显见的。新课程的理念广为传播,教育理论书籍受到青睐,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起了变化,教育多元评价也开始启动等等。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撅而成,这次革命性的新课程改革同样如此。一位记者这样说: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要改变教师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语了。因此,新课程实施还面临许多问题、困难,甚至是阻力。

1、更新教育观念的意识不强。

这次课程改革,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推动下,“造势”轰轰烈烈。从上到下,领导发动、专家报告、层层培训,各种处在时代前沿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纷

纷而来。教师站在实践的层面上倾听这些理论,听听好激动,想想还不能动。教师根植在现实的土地上,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超越现实。因此,先进的教育理念尚不会一下子转变成教师指导其教学行为的教育观念。况切,新课程的理论多于实践,理论和实践还没有很好的磨合,不少教师产生了雾中看花的困惑,或者有“好看不好吃”的迷茫。

2、改变教学行为的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课上练习、课外作业,这种教学方法延续了几千年。我们的教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当学生,又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去教自己的学生。据报载,一位课程专家在某课改实验区听了100节课,发现三分之二课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可见,对于那种已经固化在教师职业生命中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它实在不易。当然,这种发生现象的原因有教师多年驾轻就熟的行为惯性在起作用,也有教师多年从教的经验定势在阻拦。不少教师说,我教了一辈子的书,不也教出了许多栋梁之才吗。

3、教师的知识、能力储备不足。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传统的学科教学只需教师在自己从教的学科领域中“深挖洞,广积粮”,无需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教师“隔行如隔山”。而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严谨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既给学生留下自己习得知识的余地,也给教师留下开发课程资源的空间。这样,教师原有的那点知识和能力就显然不够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组织让学生都参与进来的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如何真正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教师常常发出感叹,现在的书不会教了!

4、教育评价的魔力不减。

传统的教育评价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过强的甄别功能和单一的评价方法。确实,学生的很多能力很难通过一张试卷来鉴定,传统的评价方法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但是,在缺失“诚信”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又很难起到“公正、公平”的作用,目前社会还就“信奉”学校的这种考试形式。在学校,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教师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尤其表现在升学考试评价中。尽管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教育评价改革要与新课程改革同步,但前景如何教师心中没底。

5、教师的职业意境不高。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明天的社会准备人才的活动。因而,新课程改革的引领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呼唤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世纪强音。而一个教师,无论他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并获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保障。教师凭着

“不能误人子弟”的职业良心,面对求“分”心切的莘莘学子,勤奋工作在“三尺”讲台,以学生取得高分、考取重点学校为个人的资本,既满足学生、家长的现实需求,同时又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

三、新课程改革中校长能有的作为

如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现状离新课程的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校长,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设桥梁,让新课程一路走好,责任重大。常言道,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这不是对校长的恭维,这是对校长的事业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的引领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困难、困惑凸现,校长更应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办学理念,有敏捷的判断思维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这样,才能使学校独树一帜,立于新课程改革潮头。

1、引领新课程改革——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校长领导学校首先要把握好学校发展的“魂”。学校发展的“魂”就是办学理念,有了先进的理念才有发展思路,有了发展思路才有行为目标。

校长虽然不是教育理论的专门研究者,但必须有捕捉各种教育理论的敏感性。能够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走向和抓住社会提供的各种理论资源,经过理性的选择,形成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学校层面,校长是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引领者,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把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校长、教师、学生不断探求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而学校办学理念中蕴涵的理论、追求、激情和思考,需要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体现,让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吹拂着理论的气息、闪现出思想的光亮。这样,才可能把教育理念内化为人的观念,外化为人的行为,成为人的实践力量的一部分。

先进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前瞻性和务实性的高度统一。学校办学理念的确立是基于对教育内涵的深层理解,是基于对自己学校情况的客观分析。办学理念不是标新立异的口号,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因此,办学理念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可物化的操作要义。

校长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师生的观念、行为,一要靠制度管理,二要靠人性化服务。只有当制度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相得益彰时,学校中的所有生命体都会焕发新的活力,“生产”出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生成出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呈现“师生同发展、共进步”的无限风光。

校长在课程改革中要“盘活”教育理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生长出来的,一切成功的教育改革又孕育出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念可以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产生,也会在鲜活的教育实践中产生。要确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除了要加强理论学习、与课程专家对话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围绕课程

改革的实践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去感悟理论的真谛,通过剖析一个个教育案例去反思教学行为,使教师的课改实践既能得到专家理论的支撑,又能通过自己的课改实践去丰富课程改革的理论。

2、引领新课程改革——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者、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专家型教师”的特征就是能致力于研究性教育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化”教师自我。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发展、教师发展进展到一个较高历史阶段的系统建设工程,其中知识与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与核心问题。就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而言,专业化的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深厚的课程基础知识。

新课程要求从思想观念到教学内容、从实施途径到技术手段、从评价标准到考试方法都要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教师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在最能体现教师功夫的课堂教学中表现最为明显。突出的是许多教师很会讲课,不会教学。讲课的主体是教师,载体是课本,目标是学生接受知识内容。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载体是课程资源,目标是学生生成知识的能力。所以,今天的教师要从会讲课走向会教学,不光凭自己的学科知识和经验,更要凭自己对学科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的把握来教学。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批好教师。在教师的发展和培养上也最能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高瞻远瞩的气魄。校长必须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肚量、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拓展培训教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学习培训,重要的是要构建稳固的学习平台,在新课程实践中认真抓好校本学习培训。只有重视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学习培训,才能逐步使新课程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校本学习培训起点要高。必然要争取专家指导,请教育理论者、课程专家进行通识培训、理清课程改革脉络,解析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诊断。校本学习培训效果要实。利用本校的学习培训资源,通过课题研究牵动,教学案例研究切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公开课、研究课为载体,使科研、教学、培训有机融为一体。校本学习培训参与面要宽。关注到每一个教师员工,形成全员参与学习培训共同体。校本学习培训内容要广。应包括各个方面,如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方面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科学知识方面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以及实时发展起来的新知识、新成果等等。校本学习培训要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学应成为校本学习培训的重要形式。鼓励教师在不断反思中向更高层次迈进,使教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