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昆山海峡两岸中秋灯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31:04 字数作文
昆山海峡两岸中秋灯会字数作文

篇一:昆山市台协工作情况报告 -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

昆山市台协工作情况报告

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于1998年10月,是由国台办特批的首家县级台协会。目前,会员数为1404家。在台玻集团董事长林伯丰、信益陶瓷董事长林荣德、南宝树脂总经理孙德聪、大震锅炉董事长李宽信等历届会长和现任会长耀马车业董事长李邦欣的带领下,昆山市台协会已经发展成为大陆地区最有绩效的台协会之一,倍受海峡两岸关注和重视。

一、昆山市台协会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各项功能,不断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1. 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壮大会员队伍。台协的组织和功能日趋完善和丰富,成立了公共关系、商务活动、组织内务、教育培训、文化宣传、联谊服务、财务事务、转型升级、妇慈会、青年会10个专门委员会以及负责协会日常工作的秘书处。根据会员所分布的区域,先后成立了12个分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组织网络。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得以更好的服务广大会员,受到大家普遍认同。我们考虑只要符合条件能单独成立分区的,都成立起来,就近服务会员。事实证明,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可以更好的服务会员,受到普遍认同。

2.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会务运作。协会规范了例会制度,每月召开常务理监事会(每月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四),

每季度召开理监事会议,每年召开会员大会;并根据具体需要,不定期召开各类专门会议。为规范会务运作,协会秘书处还于2008年10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 加快会馆建设,台协大厦正式启用。经昆山市政府批准,协会会馆的建设用地位于开发区前进东路与太湖路交叉口西南角,面积约25亩土地。会馆的建设,采取协会与会员开发商合作的模式。开发商负责出资取地、建造、装修及洽办各项开发手续,并回馈给协会5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其余开发商则作五星级写字楼与酒店经营。2011年12月17日,广大会员盼望已久的台协大厦正式启用。现已入驻办公,台协大厦成为实体的“台商之家”。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教育管理,维护台资企业合法权益。

1. 协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在昆山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委员会的指导下,协助推动沪士电子、金利科技、新莱应材等台资企业上市融资,推动联德精密、龙灯化学、鲜活果汁、乙盛机械等企业返台上市上柜。鼓励台企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仅前三年,竣工验收台资企业技术改造33个,总投资达近20亿元,新增利税近10亿,支付给企业的贴息资金近3000万。鼓励引导台资企业从单纯加工制造向研发、销售环节延伸,从外销为主向内外销并举转变,从工业生产企业向现代服务业剥离。与台湾电电公会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百余场,万余人参加。推动企业参与企业电子化、碳足迹行销、运筹物流网、能源网管理系统、采购招标运筹网等五项

专案,取得丰硕成果。企业电子化诊断服务130家、辅导服务60家。碳足迹行销诊断服务330家、辅导服务40家。运筹物流网导入企业46家、物流业者5家。能源网管理系统完成190家重点用能企业能管员培训,建立450人的节能标兵队伍,建立208家能源申报系统,完成30家企业深度节能评估,完成发掘节能潜力3万余吨标煤(约1亿度电)。采购招标运筹网已加入采购商共计46家,台湾供货商1500多家、大陆供货商2300多家。协会致力于全方位、多渠道的推进台企转型与升级,取得较好的成效。

2.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当政府和台资企业的桥梁,是台协重要作用之一。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举办数次专门的台商座谈会,台商与市领导通过推心臵腹的讨论、交流,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各职能部门更是经常性地与台协会联合组织政策宣导会、座谈会,传达新政,听取建议。职能部门还聘请台协代表作为行风监督员,监督部门的服务意识、办事效率;机关效能建设评估中,也请台协和台商给干部测评打分,作为对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3. 妥善处理台商投诉纠纷。维护台商合法权益是台协会的重要职责。2005年,昆山市成立“马上办”服务中心,专司涉台投诉协调。为方便与协会的联系沟通,“马上办”与台协会设在一处工作,及时协调处理台资企业相关事宜。每年为台商、台企协调处理生活、工作中的咨询、求助百余件。

4. 切实加强会员教育管理。协会每年举办各类讲座,

邀请各职能部门作政策宣导,增强广大台资企业对法律和政策的认知,在台资企业中积极倡导“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安全生产、善待员工、保护环境”的经营理念。协会定期与政府相关执法部门举办形式生动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各分区也定期配合在会员中进行法律规范的宣传教育。

(三)发挥台协组织优势,争做宣传窗口,服务昆山经贸文化交流。

1.帮助客商了解昆山投资环境。近几年来,协会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客商了解昆山投资环境,特别是推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在接待赴台重要团组的同时,协会也将台湾工商团体“请进来”,使来昆台商了解了昆山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做到“一个昆山台协会干部,就是一本昆山投资指南”,采用昆山台商现身说法的形式,增进了台湾工商界对昆山投资环境的了解和认同,也增强了台企扎根昆山的信心。昆山已连续五年蝉联台湾电电公会“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评估”综合实力榜首。

2.成功举办两岸中秋灯会。9月17日至10月6日首届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在昆山举办。灯会以“花开并蒂,灯映两岸”为主题,以根植于两岸民族传承的中秋情结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灯会为核心,辅以文化演艺、彩车巡游、美食、游艺、灯谜元素,较好地反映了昆台两地共谋合作互赢、共盼携手发展的美好愿望,灯会共吸引游客76.8万人次。中秋灯会将作为昆台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作为台商“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成果固定下来,与台湾元宵灯会

相呼应,形成“元宵在台湾,中秋在昆山”的盛大品牌节庆活动。今年的灯会将于9月5日—9月21日在昆山举行,欢迎大家前来观摩、指导!

3.大力推广慢速垒球运动。慢速垒球运动在昆山台商中有良好的基础,仅在昆山有台商球队12支,注册球员348人,慢速垒球队伍建设也成效斐然。江苏省台商慢速垒球联盟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今年4月,江苏台商慢速垒球联盟在昆山揭牌成立,这也是台商“精神家园”建设的一件盛事。连续两年举办“周市杯”慢投垒球大奖赛。连续第二年举办“乐乐棒球”夏令营,在昆山中小学校中进一步推广普及棒球运动,使之成为昆山中小学校的特色体育运动项目。今年的活动为例,“七彩夏日”2014年昆台乐乐棒球夏令营为期5天,共有来自昆山13所中小学校15支代表队共180名学生参加,结训式暨“富邦金控杯”海峡两岸乐乐棒球交流赛在昆山周市体育生态公园举行,活动举办得十分成功,反响强烈。

4.支持慧聚寺天后宫建设。要留住台商的心、要使台资企业扎根昆山,营造一种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至关重要。在协会及会员支持下,慧聚寺得以重建,设天后宫,供奉妈祖。2009年12月,慧聚天后宫举行了上梁仪式。2010年9月,主办首届台湾民俗文化嘉年华暨妈祖安座大典。2011年11月,承办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年会”。今年6月,举办了盛大的“昆山慧聚妈祖回娘家活动”,海峡两岸反响

篇二:昆山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昆山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4-02-14 来源: 昆山市

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昆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更高水平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固树立“改革、开放、创新、责任、担当”理念,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创新实干,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总产值8870亿元,增长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3.5亿元,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0亿元,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750元,分别增长10%和11.1%。实现台湾电电公会“大陆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五连冠。连续五年排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一。连续九年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

一、抢抓机遇谋突破,转型发展和竞争优势同步提升

经济稳中有进。新增到账外资18亿美元,注册内资253.7亿元,其中超亿美元外资项目10个,超亿元内资项目24个。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885亿美元,增长2.2%。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2.4亿美元,离岸接包执行额3.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85%。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9家。18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4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本外币贷款余额2015亿元,比年初增加139.7亿元,增长7.5%。

产业持续优化。预计完成新兴产业产值317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2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9%和47%,提高2个和3.3个百分点。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202亿元,增长15.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1.2%,提高2个百分点。彰化银行花桥支行正式开业,恒丰银行、泰隆银行获批设立。乙盛机械返台上市。震雄铜业跻身中国民企500强。成功举办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第八届中国零售商大会暨展会、第四届昆山电子电机暨设备博览会等会展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亿元,增长1.9%。完成苏州市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昆山任务上图落地。新增高标准农田11000亩,新认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绿色食品29个,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6%。小麦、水稻单产再创历史新高。 载体提档升级。推动区镇联动发展,促进资源整合、功能共享、优势互补。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第一次部省际联席会议顺利召开,一批先行先试政策正式落地。第三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在昆山成功举行。昆山开发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海外人才中国创业示范基地和首批省创新型开发区,体制创新指数得分位列国家级开发区第一。综保区获批电子产品返区维修试点,通关、查验、监控等“三大中心”加快建设。昆山高新区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4%。启动南淞湖科技园、海创大楼、财富广场建设,小核酸基地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阳澄湖科技园成为省级大学科技园。花桥经济开发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建设初现成效,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

重达72.2%,成为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旅游度假区实质性运作,“五个统一扎口管理”运作模式有效实施。张浦中德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昆山儿童用品基地成为国家出口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二、协同推进求效益,创新能力和平台功能不断增强

创新主体加快培育。新增国家863计划项目5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重大科学仪器专项1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3项,争取上级产业和科技专项经费4.2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7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26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689个。20家企业纳入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三一重机被授予全国质量奖荣誉称号,好孩子集团研发机构成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18家企业起草的24项国家级标准发布实施,获批组建2个省级产业标准联盟。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7件、省名牌产品8个。

人才引领作用凸显。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侨商大会、2013全英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半决赛、海外人才昆山日等招才引智活动。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0人,省“双创”人才14人、创新团队2个,姑苏人才17人,高技能人才5008人,柔性引进208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昆山维信诺首席科学家邱勇当选中科院院士。全市人才保有量达31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611人,人才资源总量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数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领先。新增专利授权1.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7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成为首批县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科技平台日趋完善。科技人才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6.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第五、第六批科技镇长团完成交接。工研院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通过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验收。北斗产业园、西电昆山研究生院正式挂牌。新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点1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工程中心2家、省外资研发机构3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研究生工作站16家。基本实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第四届中国小核酸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等产学研活动顺利举行。

三、建管并举促统筹,城乡一体和区域配套更趋协调

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深化中心城区核心区城市更新研究,编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基本建立中心城区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延伸段通车运营。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如期推进,沿线城市设计基本完成。西城大道扩建、元丰路东延、前进西路西延等工程竣工,沪宁高速昆山高新区互通、马鞍山路东延、杨林塘航道整治等项目进展顺利。

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昆山杜克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市文化艺术中心(一期)等一批功能设施建成投用。康居商业中心、老年大学、老年病医院、公交派出所基本建成,阳澄湖文化遗址公园、档案馆新馆、金融街等项目有序建设。新辟、优化公交线路88条,新增、更新公交车300辆,投放出租车100辆。市区新投放公共自行车3000辆。建成自行车慢行道12公里。提高老居住小区改造标准,改造15个老居住小区54.9万平方米。完成51个小区天然气改造,惠及居民5092户。

美丽镇村示范点建设有序推进。完成86个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人防工程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

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完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开展城市环境“六大整治”行动,启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831”行动。落实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各项措施,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用电。改造12条街巷店招立面,升级123辆环卫车辆。扩大市区货车限行区域。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导控机制,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556次。完成老城区城市道路雨污水窨井“防坠网”安装工作。市民卡接入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网络,拓展自助挂号等功能。“智慧昆山”移动客户端成功上线。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四、广拓渠道惠民生,保障水平和幸福感受稳步提高

拓展富民之举。推进劳动力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劳动力3.3万人次。实施“131就业帮扶”计划,帮助806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发放居民创业小额贷款3.4亿元。成立村级联合发展实体10个,新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3家。村均集体经济总收入670万元,比上年增加9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3%以下。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60元

昆山海峡两岸中秋灯会

。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60元。继续落实困难群体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发放价格补贴资金1529万元。推行困难人群住院自费医疗费用补助制度,支付救助金4700万元。发放公积金贷款18.5亿元。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3351套。竣工动迁安置房303.5万平方米、22077套。分配经济适用住房303套、廉租房17套,对499户低收入、低保家庭发放住房补贴282万元。

推进社会事业。建成中小学8所、幼儿园10所,设立学前儿童看护点30个。西部高级中学主体完工。高考本二及以上达线率首次突破50%。39所学校食堂实行原材料统一配送。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督导验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覆盖面,让利惠民4000万元。启动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市妇女儿童医院正式挂牌,西部医疗中心奠基。成立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被评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有效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增食品安全监测点20个,完成重点品种监测6600批次。成功举办市第十届体育运动会。昆山籍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夺得4枚金牌。扎实推进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家庭服务社会化工作。编制完成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市福利院分院正式开工。新增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家、民办养老护理院2家,改扩建公办养老机构3家。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拓展紧急救助、家政保洁、物业维修、精神慰藉等服务内容。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健全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成为全国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市。开展“慈善一日捐”公益活动。新建农产品平价直销店4家、放心粮店2家、放心粮柜8个。征兵工作位居全省前列。荣获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创新社会治理。开展社区“减负增能”专项工程,行政事项准入制有效落实。以直选方式完成第十一届村委会、第九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出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扶持意见,试点实施政府转移公益项目公开招标,开展第二届公益创投活动,新培育公益服务类组织30家,成为全国首批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区。市工商联被命名为江苏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运行,举办首届中国(昆山)法治微电影大赛,

通过“六五”普法中期考核验收。强化接访下访工作,重点信访案件停诉息访率达80%。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消防安全行业性区域性火灾隐患、“九小场所”专项治理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化平安示范区创建,依法打击食品药品、环境安全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违法犯罪警情降低2.7个百分点。启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联合审查机制。

五、内外兼修树形象,公共文化和城市人文互动融合

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积极培育具有昆山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大力践行“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城市精神。深化“道德之城、乐仁昆山”建设,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及第三届“感动昆山”道德模范评选,设立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弘扬凡人善举,传承道德力量,凝聚社会正能量。新增339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推进“文明交通共铸”、“公共文明行动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创设“昆山乐仁学院”,推广“道德讲堂”。举办文明行业文艺汇演、欢乐文明百村行、广场文艺周周演等群众文化活动2200场,送图书6万余册,送电影3500场。成立群众文化学会、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中心、群众文化辅导培训中心,创作文艺作品1200多件。市民在线学习注册人数达68万。

特色文化加快形成。通过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17处。国际文化旅游节、国际啤酒节、2013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全球总决赛、第四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昆山序幕赛、第七届国际徒步大会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海内外爱好者的热情参与。编制昆曲十年中长期保护规划。组织《玉出昆冈》省内巡演、“昆曲回故乡”等活动。小昆班演员获小梅花金奖9个。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月等活动,设立昆台联合画院昆山分院,全力建设台商大陆“精神家园”。新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名、昆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启动闵氏伤科、锦溪宣卷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昆山市志

(1981—2010)》出版发行。举办顾炎武诞辰400周年、朱文鑫诞辰130周年等纪念传承活动。与美国达勒姆市结成友好交流城市。

文体产业快速增长。新增文化产业项目70个,投资总额85亿元,预计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189.5亿元,增长13.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完成体育产业增加值40.2亿元,增长8.7%。体育产业基地跻身国家级。昆山影视网络动漫产业园成为首批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科技产业园。1部原创动漫作品获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最佳创意奖,2部作品入选国产优秀动画片。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申报版权作品8543件,增长16%。

六、标本兼治优环境,生态文明和宜居家园加快建设

绿色发展能力持续加强。实施加快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已批未开发土地清理处置、经营性土地集中招拍挂等专项行动,整治淘汰高耗能、低产出企业72家,腾出存量用地3775亩,清理闲置土地5267亩,建设用地亩均产出比上年提高6%。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淘汰热电产能2800万千瓦时、化工产能1.5万吨,关停28家重污染企业,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4家、清洁生产企业74家、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60家。对全市562家企业开展环境评级。完成66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约标煤5.5万吨。万

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4吨标煤,下降4.1%。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幅度均超过10%。昆山开发区获评中德合作节能示范区,被列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昆山高新区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增绿色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全球首家一站式电子废弃物精炼厂开业投产。全市第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投运。

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沿线污水排放监控,加大吴淞江流域整治力度。开展电镀行业、“固危废”专项整治。推进七浦塘拓浚,实施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和南部水乡岸线整治工程。完成12条、14.2公里黑臭河道整治,对老城区33处排水口进行控源截污。新铺设污水管网69.6公里,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量2万吨。成为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获得全国农业节水科技一等奖。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三类以上地表水比例提高到63.6%。严控扬尘污染,严禁秸秆焚烧,扩大高污染排放机动车限行区域,淘汰黄标车800多辆。基本完成出租车“油改气”工作,150辆公交车更换国Ⅲ高压共轨发动机。新建空气自动监测站2个。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0.1%(新国标)。建设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点4个,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0.8。

生态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调整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淀山湖列入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施黄浦江路南段、城北大道、同周路二期等道路绿化工程,完成京沪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及生态绿廊建设,改造西塘街、东门街等街头绿地,推广屋顶、桥柱、围墙等立体绿化,新增绿化面积1100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林木覆盖率分别达42%和19%。实现国家级生态镇全覆盖,创建国家级生态村2个、绿色社区1个、绿色学校1所。改造现有湿地,恢复滨岸植被,完成阳澄湖湿地景观公园建设。

七、降本增效转职能,政务服务和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行政效能不断增强。承接43个部门1138项省直管县下放权限。压缩承诺办理时限,审批再提速33.8%,网上审批率达55.8%。所有建设项目实现联合竣工验收。完善市、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三级政务服务网”建设,审批系统平台实现所有区镇延伸覆盖。减少10个部门24类项目前置审批。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最低标准项目目录,取消、减免、降低12大项15小项收费。推进张浦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再下放行政服务事项35项、行政处罚事项44项。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 机关作风不断优化。办理人代会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150件、政协委员提案192件,满意率分别达97.4%和97.9%。创新开展二次办理工作。开展规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向区镇延伸。加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工作,稳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定期召开老干部咨询会、民主党派情况通报会、市民恳谈会,广泛听取工作意见建议。完善“四位一体”政风行风热线媒体联动机制,9个市级参评部门进行现场评议直播。开展通信行业“诚信服务、满意消费”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规范通信行业服务行为。

自身建设不断深化。水利、交通项目招投标统一纳入建设有形市场,卫生医药器械采购纳入政府采购中心,率先实现全流程网上政府采购。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完善电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环节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国资经营管理,提升市场化运

篇三: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新人教版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

2

篇四:2013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在中共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改革、开放、创新、责任、担当”理念,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综合经济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0.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691.09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202.05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7.79万元。实现台湾电电公会“大陆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五连冠,连续五年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连续九年获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

财政收入量质齐升。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3.52亿元,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13.04亿元,增长12.2%,税收占比87.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总量、增量、税收占比在全省县级市中继续位居前列。

农林牧渔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推进粮油、水产、果蔬、林木绿地“四个十万亩”上图落地,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粮油生产连续十年获得丰收,小麦、水稻亩产量分别达351.1公斤和629.1公斤,均创历史新高。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万吨,蔬菜总产量12.99万吨。年末存栏生猪4.39万头,全年出栏生猪7.11万头、家禽26.51万羽,上市鲜奶1.4万吨。海峡两岸(昆山)农业试验区稳步推进,成功举办2013年海峡两岸(昆山)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共引进农业项目24个,新认定苏州市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30只,全市总量达到548只。

工业经济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8872.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销售收入8760.95亿元,增长3.9%;利税总额542.62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4.3%。

产业集聚度持续增强。形成了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千亿级集群IT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实现产值504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1.8%。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等六大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平稳,实现总产值1491.45亿元,增长9.6%。全年生产电子计算机整机7498万台、数码相机498万台;液晶显示屏产量10420万片,比上年增长247.8%。

工业主要行业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要求,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3515”计划,制造业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270.71亿元,比

上年增长7.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0.1%,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全市八大类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六个产业的产值超百亿元。

建筑业

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新报建工程面积1941.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2%。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2.51亿元,增长14.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55.91亿元,增长26.7%,安装工程产值32.33亿元,下降37.5%;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9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利税总额22.09亿元,增长20%。

运输邮电业

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辆36.9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3%;其中汽车31.77万辆,增长18.9%。全市私家车拥有量25.0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5%。完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建设。加大甩挂运输试点培育力度,江苏飞力达成为部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全年货运量2173.4万吨,货物周转量17.18亿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3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8.3万户,比上年减少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90.82万户,比上年净增23.8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5.86万户,增长15.7%。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速平稳。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57.28亿元,增长17.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3.98亿元,增长7.7%。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镇消费。全年城镇实现零售额43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乡村完成零售额125.56亿元,增长20.4%。

金融业

金融布局进一步优化。日本瑞穗银行、浙江泰隆银行昆山支行相继开业,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昆山支行筹建中。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30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954.99亿元和2001.2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

加293.87亿元和125.96亿元。

保险证券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4.6亿元,增长24.6%。保险赔款和给付12.39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其中赔款支出11.74亿元,增长43.9%。全年证券交易额10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71.5%,年末证券总户数为9.82万户,净增0.57万户。

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乙盛机械成功返台上市,全市拥有上市企业11家,合计募集资金57.93亿元。

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发展有序。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74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49.1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0.6%和12.6%。商品房销售面积545.4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68.8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9.6%和74.2%;商品房销售额459.31亿元,其中住宅384.75亿元,分别增长80.9%和89.6%。二手房成交面积327.7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83.31亿元,分别增长81.3%和96.6%。

旅游业

旅游业转型发展。旅游度假区实质性运作,并与千灯、淀山湖、周庄、锦溪南部四镇联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1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成功举办2013昆山国际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等品牌活动。森林公园成功获批国家3A级景区、阳澄湖费尔蒙酒店获评五星级旅游酒店。张浦镇水景桃园农, , , 庄获评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周庄镇荣获“全球绿色城镇”和“中国最美水乡”称号,锦溪镇获评最佳人文古镇,阳澄湖蟹舫苑美食街命名为苏州市商业特色街。

内资经济

内资经济发展加快。全市新增内资企业8108家,新增注册内资253.73亿元。年末内资企业累计5.87万家,个体工商户7.51万户,内资企业注册资金累计1575.16亿元,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47.86亿元。

开放型经济

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大力实施“以质取胜”外贸战略,提升外贸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质量和附加值。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89.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进口总额343.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完成一般贸易进出口126.95亿美元,增长8.5%。

对外经济合作稳步推进。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02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38.9%。全年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3.84亿美元,实现营业额2.1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和8.6%。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2.69亿美元,离岸外包执行额3.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89.6%。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42亿元,比上年增长

9.3%。其中,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8.6亿元,增长14.7%,占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的64%,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306.11亿元,增长24.9%。

科技事业

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发挥人才科技专项资金和创新股权投资母基金的引领作用,促进资本与人才、技术、市场有效对接,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全年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外资研发机构32家、创新驿站服务站点7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各1家、研究生工作站16家、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新增专利授权1.5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74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在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考核中,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获批全国县级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人才建设

人才引领优势明显。新增国家“千人计划”20人,累计79人。新增省创新团队2个、省“双创”人才14人、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14人、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3人、姑苏人才14人。全市大专以上人才保有量达31万人。全年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5008人,其中技师218人。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分站2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11个、分站12个,博士后工作站总数居全省县市之首。

篇五:江苏重点项目-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重点项目-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

作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建议书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申请报告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商业计划书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第一章 总 论

1.1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概况

1.1.1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1.1.4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建设地点

1.2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设计目标

1.3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4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1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建设总投资

1.4.2资金筹措

1.5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主要财务经济指标

1.6可行性研究依据

1.7研究范围

昆山

第二章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建设背景

2.1宏观形势

2.1.1地理、历史

2.1.2交通

2.2宏观经济运行

2.2.1宏观经济发展(GDP发展)

2.2.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2.3人均生产总值

2.2.4人口变化

2.3地区及行业的发展规划

2.3.1城市总体规划(2015—2020)

2.3.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第三章 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

3.1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市场分析

3.1.1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市场近况

3.1.2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市场划分

3.1.3板块特征分析及小结

3.1.4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 市场总结

3.1.5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机会分析

3.2项目市场定位

3.3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的SWOT分析

3.3.1昆山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项目优势(STRENGTH)

字数作文